农民群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22:48: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民群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民群体

剖析农民弱势群体地位提升对策

关键词:农民弱势群体改革

摘要: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解决是重中之重。多年来,农民在我国一直处于弱势群体地位,这种弱势群体地位是我国农业、农村中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改变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

判断某一群体是否处于弱势地位,不应该以该群体人数的多寡作为依据。农民虽然是我国人数最多的群体,但是其弱势地位在许多方面都有表现。

一、农民弱势群体地位的表现

面对自然条件和市场的弱势。农业是自然依存度很高的产业,农民只能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开展生产;而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对水旱、台风、虫害、霜冻等不利自然因素的控制和抗拒能力还很弱。这使农民在自然条件面前处于弱势。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缺乏收集、运用市场信息的能力,难以灵活适应市场调整生产;农产品的难保存性、农业市场主体的多而分散等特点,使农民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余地较小;农产品市场需求弹性小,农民面临着更多的需求约束,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增产之间不一定存在着正比关系;农业生产往往以“年”为单位,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积累速度慢,资金运用效率低;在加入WTO以后,相对发达国家运用现代化、资本化、规模化手段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体而言,我国农民也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文化素质方面的弱势。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目前在我国9亿多农村人口中,有2亿多文盲和半文盲,占整个农村人口的23%。在4.6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1%。这种状况,使农民科技水平低下,法律法规也知之甚少,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文化心理层面,农民普遍存在着逆来顺受的文化取向、消极认命的人生态度、迷信鬼神的封建意识等,折射出农民思维、行为方式的弱者取向。

查看全文

我国农民群体分化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分化不仅表现为职业上的多元化,而且在农民群体的阶层变化中还出现了一些质的分化。当前,由于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农民群体的变化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一群体已经从职业群体变成一个特殊的身份群体。在不同时期,农民群体的变化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变化将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继续下去。

一、从职业群体向身份群体转变

农民本来是一个职业概念,是指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依靠农业为生的人(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还包括从事林、牧、渔业和水利业生产的人)。但是,1958年以后,我国所有的居民被划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农民的流动受到限制。从此,农民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身份,兼具两种属性。加之当时全国实行计划经济,农村“以粮为纲”,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职业同质性强,人地矛盾没有显现出来。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很少有希望转变职业和身份。以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间,农民群体的职业分化度非常低。1949年,我国乡村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9.36%,这一比例1978年为82.08%。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例,1949年为91.5%,1978年为73.8%。30年间,农民基本没有大的职业分化。

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问题很快就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也使农村内部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在中央政策的许可下,一部分农民就开始从事非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到乡镇企业做工、搞长途运输、进入集镇做一些小生意等,农民群体的职业出现多元化。

农民职业分化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刘洪礼、李学广等人就提出了农民队伍构成的问题。到8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者从职业的角度重新对农民群体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陆学艺先生提出的8个阶层的分析方法和观点。这8个农民阶层包括: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工阶层、农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管理者阶层。这里的“农民”主要是指农村户籍身份的人。各个阶层之间所从事的职业差异很大,但是他们却有着同样的户籍身份——农民户口。这种分析方法和结论受到很多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机构的重视。

查看全文

农民群体马克思大众化路径选择

摘要: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农民群众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农民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表现为思想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分层化、职业实践不同。本文在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总结党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再基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的差异化视角下去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农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差异化特殊性

一、党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灵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这段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土地革命、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这些大事件,它们都体现了党用马克思主义去引导、教育农民群众的经验。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彭湃等人通过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协会、通过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把马克思主义贴近农民生活实际进行宣传。土地革命时期,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加的系统化,创立师范院校、结合农民群众思想上的特殊性采取标语、口号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调动广大农民的抗战热情,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农民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到改革开放后

查看全文

农民弱势群体宪法保护论文

「内容提要」在我国社会不断现代化的时候,农民更加边缘化,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积贫积弱的社会弱势群体。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人权问题,而人权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宪法问题。从宪法角度研究和实践对逐步边缘化的农民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解决农民问题最根本、最基础的法源性问题,是法学工作者研究和实践解决农民问题的逻辑起点。以此为背景,文章从平等权、自由权、选举权、教育权和财产权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宪法在农民弱势群体保护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宪法对农民弱势群体保护存在的五大缺失及其影响,再而寻找从宪法法源保护农民弱势地位的答案。

「关键词」农民弱势群体宪法保护政治人权农村承包经营权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被归纳在一起的,我们称之为“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我国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世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将使中国农业更加现代化,中国农村更加繁荣,中国农民更加富强。但我们更应该看到21世纪中国的复兴、繁荣和强大,不解决十分突出的“三农”问题,特别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问题,中国就不可能真正现代化,中国法治化的社会理想也无从谈起。正如“十五”计划报告中所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回顾历史,我们很容易看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三农”问题均不同程度的被政治家、学者们所高度重视。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道路”到的“农民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的“农村包围城市”;从费孝通对“三农”问题的学院派研究到邓小平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创造的农村承包制、农民自治等制度;从过去的“问题导向”性研究,到“政策导向”性实践,再到“规范法治化”建设的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实质问题是人权问题。谁解决好了农民问题,调动好了农民的积极性,利用好了农民这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力量作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体,谁就会取得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不断现代化的时候,农民更加边缘化,成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的积贫积弱的社会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groups)。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权益保护、社会竞争力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的弱势地位。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农民问题,把农民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来看待,制定了一系列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社会地位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农村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成功。但相对其他社会主体而言,农民的社会弱势群体状况仍未得到根本好转,有些方面还更加显得积贫积弱。一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和社会实践工作者也分别对“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始终没有找到解决“农民问题”的良方。法学工作者们在这研究和实践中,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中,但大多数均未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法律对策”。二十多年来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制度设计,似乎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度设计大都陷入了把农民排除在外的思维定势,走入了人治的死胡同。[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正如笔者前文已述: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人权问题,而人权解决的关键是宪法问题。过去的一些法学工作者们之所以没有真正找到解决农民问题的法律对策,就在于没有从法律的源头、国家的根本大法上去寻找答案。近年来,一些法学工作者逐步意识到宪法保护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纷纷投入精力和热情去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实践探讨。他们认为: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最神圣的宪法,是共和国的立国之纲;他们希望宪法之母,一方面要严厉约束易于膨胀的权力,一方面要慈祥地保护易于受害的弱势群体的权利;他们更期盼在共和国宪法之母的眼中,没有权贵和贱民、富裕和贫困、工人与农民等区分;在共和国宪法之母的眼中,只有平等的公民概念,任何人都是慈祥的宪法之母的高贵之子,享有做人的基本权利。[2]

查看全文

我国农民群体研究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分化不仅表现为职业上的多元化,而且在农民群体的阶层变化中还出现了一些质的分化。当前,由于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农民群体的变化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一群体已经从职业群体变成一个特殊的身份群体。在不同时期,农民群体的变化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变化将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继续下去。

一、从职业群体向身份群体转变

农民本来是一个职业概念,是指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依靠农业为生的人(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还包括从事林、牧、渔业和水利业生产的人)。但是,1958年以后,我国所有的居民被划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农民的流动受到限制。从此,农民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身份,兼具两种属性。加之当时全国实行计划经济,农村“以粮为纲”,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职业同质性强,人地矛盾没有显现出来。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很少有希望转变职业和身份。以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间,农民群体的职业分化度非常低。1949年,我国乡村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9.36%,这一比例1978年为82.08%。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例,1949年为91.5%,1978年为73.8%。30年间,农民基本没有大的职业分化。

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问题很快就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也使农村内部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在中央政策的许可下,一部分农民就开始从事非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到乡镇企业做工、搞长途运输、进入集镇做一些小生意等,农民群体的职业出现多元化。

农民职业分化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刘洪礼、李学广等人就提出了农民队伍构成的问题。到8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者从职业的角度重新对农民群体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陆学艺先生提出的8个阶层的分析方法和观点。这8个农民阶层包括: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工阶层、农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管理者阶层。这里的“农民”主要是指农村户籍身份的人。各个阶层之间所从事的职业差异很大,但是他们却有着同样的户籍身份——农民户口。这种分析方法和结论受到很多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机构的重视。

查看全文

宪法中农民弱势群体保护论文

「内容提要」在我国社会不断现代化的时候,农民更加边缘化,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积贫积弱的社会弱势群体。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人权问题,而人权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宪法问题。从宪法角度研究和实践对逐步边缘化的农民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解决农民问题最根本、最基础的法源性问题,是法学工作者研究和实践解决农民问题的逻辑起点。以此为背景,文章从平等权、自由权、选举权、教育权和财产权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宪法在农民弱势群体保护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宪法对农民弱势群体保护存在的五大缺失及其影响,再而寻找从宪法法源保护农民弱势地位的答案。

「关键词」农民弱势群体宪法保护政治人权农村承包经营权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被归纳在一起的,我们称之为“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我国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世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将使中国农业更加现代化,中国农村更加繁荣,中国农民更加富强。但我们更应该看到21世纪中国的复兴、繁荣和强大,不解决十分突出的“三农”问题,特别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问题,中国就不可能真正现代化,中国法治化的社会理想也无从谈起。正如“十五”计划报告中所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回顾历史,我们很容易看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三农”问题均不同程度的被政治家、学者们所高度重视。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道路”到的“农民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的“农村包围城市”;从费孝通对“三农”问题的学院派研究到邓小平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创造的农村承包制、农民自治等制度;从过去的“问题导向”性研究,到“政策导向”性实践,再到“规范法治化”建设的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实质问题是人权问题。谁解决好了农民问题,调动好了农民的积极性,利用好了农民这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力量作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体,谁就会取得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不断现代化的时候,农民更加边缘化,成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的积贫积弱的社会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groups)。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权益保护、社会竞争力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的弱势地位。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农民问题,把农民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来看待,制定了一系列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社会地位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农村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成功。但相对其他社会主体而言,农民的社会弱势群体状况仍未得到根本好转,有些方面还更加显得积贫积弱。一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和社会实践工作者也分别对“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始终没有找到解决“农民问题”的良方。法学工作者们在这研究和实践中,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中,但大多数均未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法律对策”。二十多年来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制度设计,似乎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度设计大都陷入了把农民排除在外的思维定势,走入了人治的死胡同。[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正如笔者前文已述: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人权问题,而人权解决的关键是宪法问题。过去的一些法学工作者们之所以没有真正找到解决农民问题的法律对策,就在于没有从法律的源头、国家的根本大法上去寻找答案。近年来,一些法学工作者逐步意识到宪法保护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纷纷投入精力和热情去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实践探讨。他们认为: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最神圣的宪法,是共和国的立国之纲;他们希望宪法之母,一方面要严厉约束易于膨胀的权力,一方面要慈祥地保护易于受害的弱势群体的权利;他们更期盼在共和国宪法之母的眼中,没有权贵和贱民、富裕和贫困、工人与农民等区分;在共和国宪法之母的眼中,只有平等的公民概念,任何人都是慈祥的宪法之母的高贵之子,享有做人的基本权利。[2]

查看全文

近代我国农民工群体特性和组成框架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民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向喧嚣的城市,打工谋生。他们构成近代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主体。本文以城市为视点,从社会史的角度,对这一群体的地域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家庭结构等略作考察,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众所周知,城市下层社会群体主要来源于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农民,这些离村农民,由于受到交通、经济条件、心理成本等因素的制约,通常倾向于到距离最近的城市打工,由此形成了城市农民工群体“地缘”汇聚的特色。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农民工群体都以本地区为主,就是如政治中心北京、国际性大都会上海,各色人等来自全国各地,但地域构成的这种特色依然不减。陈华寅对劳工的抽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表1所示。[1](P.408)

从表1可以看出,各城市都有本地、外来劳工聚集。劳工出生本地者,部分为城市郊区的农民,而外来者,以地利之便,大多为省内的农民。一份关于武汉劳工的调查,颇能说明问题。武汉“为我国通商大埠,上海、广州而外,此处最为繁盛。位置居长江上游,地势当各方冲要,自辟为商埠以来,水陆交通,日见发达,市廛罗列,密若繁星,商业发扬(展),一日千里。且自汉阳、汉冶萍铁厂,以及武昌之公立纺纱、织布、织麻、缫丝四局开办以后,中外私家工厂,接踵而起,工业之盛,远凌各地。因之工人需要,日益增多,劳动者之趋赴市场者,日见其众。”[2](P.717)民工来自湖北、江苏、浙江、湖南、安徽、广东、河南、江西、河北、山东、福建等省,而湖北一省即占到被调查总人数3621人的61.09%[2](P.726),地域构成的地缘色彩是显而易见的。武汉如此,其他城市概莫能外,如上海人口籍贯构成中,邻近的江苏籍最多,占上海总人口的48.06%(上海在民国时期划为特别市之前隶属于江苏),其次为相邻的浙江籍人,占25.78%;在北京,河北人最多,占北京总人口的35.54%;天津,河北人亦最多,占天津总人口的47.11%。[3](PP.1405-1406)在史籍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类似记载,如河北盐山,“单身男子,于无业时期,即出外工作。通常咸于秋收之后,赴天津或附近各处,寻觅短期工作”[4](P.644);广东惠阳,不少农民“都趁着农闲时赴香港做季工”[5](PP.64-65);在广西,“(靠)近城市的农村中男子许多跑到城市去做苦力的,到农忙时有些是转回农村耕田”[6](P.107);在湖北,“在农闲的季节,农民家庭里身强体壮的农民及往附近乡镇做工”[7](P.11);在山西,“自从禁种鸦片以后,大多数农民发现他们的农田不能生产足以维持他们日常生活的粮食,都跑到省会太原去寻求仆役之类的工作”[7](P.639);在四川,“农民的数量,近年已逐渐减退……这些壮丁……跑向都会,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如成、渝两地人力车夫、山轿夫的年有增加”[8](P.901);在江苏宜兴,“附城乡村,颇有入城进工厂作工者,甚有往苏、沪、锡等埠在纱厂纺织者”[9](P.89)。显然,作为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农民工“大多数是来自企业所在省的各县农村,少数来自邻省或比邻省稍远的省份,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是来自企业中心地区”[10](P.177),是极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劳工会“在同一工业中心或企业里也易形成地区性或划分省份的彼此对抗”的原因之所在。这种地域构成的地缘特色,其实不难理解,一则距离近,交通便捷,可节约成本;二则在本区域范围内,心理上有归属感;三相对容易找到亲朋好友,有一种依靠,减轻对城市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性[2](P.726),由此形成城市农民工群体地域构成的地缘特色。

城市农民工群体的性别构成是一个复杂而难以精确求证的问题。不过,有两个方面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一是性别比例的失衡,二是性别分工存在差异性。

查看全文

品质城市建设与农民工群体城市探讨

摘要:品质城市建设中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不可回避。城市既存在先进文明的吸引力,也存在不小的排斥力,相当多的农民工群体候鸟式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始终无法完成向市民的彻底过渡。这其中影响因素很多,从政府的视角来看主要包括社会转型的利益纠结与选择偏差、自利型政府缺乏为农民工服务的动力和意愿、政府有形之手配置资源的低效或无效以及制度安排缺陷等原因,为此在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有序实现中政府职能必须准确定位:即发展区域经济,构筑包容性的城市产业体系,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重构地理空间,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完善“输出机制”以及建构政府主导的多元推动体系等。

关键词:品质城市;农民工城市融入;有序实现;政府职能

一、品质城市建设绕不开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问题

1.品质城市既需要“人脑”也需要“人手”。品质构成的要素包括“品位”和“质量”两方面。“质量”是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品位”则是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品质城市是生态的、活力的、宜居的、个性的、规范的。城市产业升级一方面需要高端优质人才,这些人不仅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突出,而且能在思想、道德规范、人文文化与素质(精神面貌)、创新、城市品牌等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所在城市和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城市中的苦活、累活、脏活、危险活也急需保洁、安保、快递等各类劳动力支撑。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完成1亿左右农民工为主体的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农民工作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已经成为城市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和潜在的未来市民。2.“推拉理论”下农民工群体脱农进城需求刚性。“推拉理论”是研究人口迁移问题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之所以会发生人口迁移是迁入地拉力和迁出地推力两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迁出地来看,农业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技术上的差距,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相比优势又不明显,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发生巨变,对农民产生了一定的粘力,但毕竟农村生活质量还不高,农民“脱农”信念依旧虔诚。与此同时,迁入地城市产业比较发达、比较收益高、工作环境好、发展机会多、设施更优越,人口聚集的“虹吸效应”明显。农民工基本定位:职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自己在城市,家属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成了我国特殊城乡关系的产物和双重体验者。3.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的无序影响城市品质。多年来,农民工通过自主的、理性的方式并按照一定的程序或秩序,长期居住和生活在市管辖区内,从事着非农业生产,接受着城市给予的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想理念,梦想着成为城市的一分子,期望能争取到基本的经济、政治与广泛的社会权利,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始终感觉在受教育机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及政府公权力救济等方面有股排斥力,始终无法融入城市,更谈不上与城市融合。尤其在比拟其他同等主体拥有地位等级和生活质量时,这种被剥夺感与低归属感交织滋生出焦虑感也越会蔓延开来;2于是有些农民工选择非对抗性、无条件接受;有些“折衷”处理,候鸟式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始终处于“半城镇化”状态;有些认为既然城市的成就、荣誉、光荣与梦想与自己无关,既然自己漂泊到城市只是一个挣钱讨生活的“过客”,既然一辈子扎根城市如此困难,他们就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城市。农民工群体劳动供给的不确定性以及这种无序的融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质城市的建设。

二、农民工无序融入原因分析——基于政府责任的视角

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障碍有很多原因,比如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低造成的“粘地板效应”,社会资本僵化,交往内卷化倾向。同时受经济上的贫困和时间上的不宽松影响,缺少参加职业培训等发展性消费的欲望和能力,不能被城市完全同化,始终处于城市“伪融入”状态;比如企业因为和政府之间的某种默契,违法成本很低,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不作为;比如城市接纳条件不足,“城市病”和“挤出效应”造成的市民对农民工群体的贡献性接纳和参与性排斥;比如近年来务农比较利益上升带来的外出阻力等等。这里重点分析农民工城市无序融入的政府原因。1.社会转型的利益纠结与选择偏差。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和工农剪刀差,即便近年来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但受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影响,更优的发展路径很难突破旧制度顺从的惯性,依然显现出牺牲农业和农村为代价保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的痕迹。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抽夺”相对落后的农村大量农民工积聚在低端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于价值链低端产业,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技术含量低、工资不仅低而且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存在就业歧视或失业风险,就业短工化、“爬塔吊”讨薪等成为普遍现象,难以满足农民工定居城市的生存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分工体系中劳动力比较优势正逐步消失,经济社会面临重大转型,许多城市纷纷上演“抢人”风波,出发点不错,但是定位有偏差,大都只将目光放在年轻大学生身上,放在“高大上”特殊人才身上,完全忽视了城市产业结构多层次性与劳动力市场多结构性的特征,农民工成了政府规划和公共政策的人群盲点,“民工荒”引起了政府慌。2.自利型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多年来,受绩效考核制度的引导,政府为了在自己的任期内积累成绩和好评,必然根据主观偏好和政绩考核指标来选择控制财政支出的方向和规模。因为农民工满意程度不是政府业绩考核的指标,所以面对城市资源供给稀缺与新增人口大量需求的现状,一个理性、自利型政府必然把优先发展经济当作惯性思维信条,缺少社会管理的意识;把大部分产品和资源放在形象工程上,农民工诉求只是盆景式应付;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满足本地市民的需求上,缺乏真正为农民工服务的动力和意愿。3.政府有形之手配置资源的缺位与错位。在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市场失灵”领域,该政府管理的,恰恰被推给市场,导致各种乱象屡禁不止;而在部分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又抛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味按照行政等级,采用计划手段调配资源,造成了资源产品配置的低效或无效。土地为例,国土部门严格限制5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建设用地供给,导致大城市的房价不断上调,人为地抬高了农民工落户的门槛。2农民工只能选择生活成本相对廉价的“城中村”租住。这些“孤岛”位于城郊接合部,地理位置零散,不仅与农民工的原有居住环境和文化几乎割裂,而且与城镇居民住宅之间存在明显交往边界,由于居住空间固化隔离,“碎片化”“原子式”堆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农民工闭塞信息、排斥外族。近年来尽管政府也力推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行动,但只是打碎原有地理位置,把农民集中居住区挪得更远,产生了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4.制度安排存在缺陷。目前,针对农民工的若干制度安排推行的是城乡分割的、封闭的、不可携带的属地化管理运行机制,输出地和输入地两地政府各扫门前雪,协调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流入地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如果再次对流入的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则不仅会造成“洼地效应”风险,农民大量集聚在这个“钱多、人傻”的城市,而且也会造成公共产品的双重补偿;如果流入地政府不提供公共服务,被贴上“外来人员”标签的农民工甚至在失业时还不能城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既脱离了农村扶贫体系,又不能加入城市社会救助体系,“两头落空”,极易产生“富裕社会的转移性贫困问题”。

查看全文

农村党建和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区县层面的党务工作者,能够参加今天的这个座谈会,既感到十分荣幸,又感到机会十分难得。借此机会,下面我把某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某区是某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共有8个街道办事处,102个社区,15个行政村。区委直属党委(工委)24个,其中,8个街道党工委,1个直属机关党工委,15个系统党委。全区共有基层党支部(总支)508个,党员8810人。

一、农村党建工作

某区现有15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38人,总户数3,890户。共有15个党支部,党员274人,其中“两委会”班子成员102人,村党支部成员51人。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都市村庄经济发展、城中村改造和社会稳定三大任务,以创建“五个好”基层组织为目标,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依托,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重点,加强教育培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加强都市村庄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促进了全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快速发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新局面

查看全文

激活农民工群体,促进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__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共有农业人口__万人,农村劳动力_万人。自上世纪_年代中期以来,__市各级各地抢先抓住农村劳动力不断解放、国内劳动力市场逐步开放的机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从__大地走出了一支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近年来,随着全国性的劳动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农民工群体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所处的就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工群体的利益,__市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村的主导经济来对待,真心实意为农民工群体服务,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工群体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一是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_年,全市农村劳务经济从业人员_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_%,实现劳务收入_亿元,人均劳务收入占当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_%。_年到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_元,增收份额中的_成来自劳务收入的增长。近_年,全市先后有_万多个农户通过务工稳定脱贫,_多人通过务工积累创办了自己的实体,实现了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二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劳务输出使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改善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在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一方面,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逐年增多,“回流型”企业壮大了农村二三产业。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腾出的耕地较多,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桃源县枫树乡袁家巷村通过调配务工人员的耕地,形成了一大批特色经济大户,全村经营_亩以上耕地的专业大户有_多户。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转型。全市已有_万多个农民工家庭进城定居,实现了身份和职业的转型。许多农民工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就业岗位的锻炼和城市文化的熏陶,文化知识、实用技能、生活习俗、道德修养等内在素质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社会文明化进程。其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为了确保农民工“输得出、扎稳根、收效好”,__市把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1.强化培训责任。一是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根据国内劳务市场的实际,__市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从培训机构、培训科目、培训经费、培训方式到培训人数,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了整个培训工作的有序发展。二是强化部门培训责任。按照全市每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的工作目标,每年初把劳动力培训工作任务分解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定期进行调度。三是强化用工单位培训责任。切实加大危险岗位用工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用工单位抓好用工岗前培训,强化用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和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近两年来,汉寿县先后有20家企业的289名员工被强制实行岗前培训。2.突出培训重点。根据用工单位、企业不同的用工技能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培训科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重点加强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近年来,各级培训基地在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岗前劳动用工基本常识培训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劳务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先后开设了厨师、司机、机动车修理、电器维修、电工、缝纫、宾馆服务、家政服务以及外语、计算机等30多个劳务培训科目,并严格落实培训考核鉴定制度、职业资格评审制度、培训中心管理制度等,不断强化培训效果。澧县根据市场需求,每年举办2期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和创业培训班,每期30人,经过这种培训的180人中,已有50多人当上了企业老板,40多人成为外地企业的中层骨干。

3.完善培训机制。切实改变单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培训的局面,大力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了“县乡村一起上、公办民办一起上、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起上、办班培训与网络培训一起上”的多元化培训格局。一是整合教育资源抓培训。充分整合县乡农广校、农科教中心、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农民工培训,形成了专业互补、订单互通、资源互享的培训网络。二是整合市场资源抓培训。积极捕捉市场用工信息,与用工单位联系合作,定向为厂家培训专业对口人员。2005年,汉寿县先后与深圳富士康、东莞励发制衣厂等大型企业达成委托培训协议,定向培训农民工1321人。三是整合财力资源抓培训。采取政府财政挤一点、扶贫资金出一点、用工单位集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培训资金。去年市县财政共安排培训经费2000多万元,先后与市内相关用人单位联合开办培训班1500期,培训农民工8万余人。

二、拓宽就业渠道,多方转移富余农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