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19:46: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林大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林大学学生党员迎评创优思想汇报
编者按:作为农林大学子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作为学校评估的最大的受益者,在学校迎评创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本科评估中的责任和义务。做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党员,更应该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我们应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等方式,为学校的迎评创优贡献微薄之力。迎评创优,是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所以我们更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评估,时刻铭记:迎评创优,人人有责。我们必须正视这真真切切落在我们肩上的责任,努力撑起自己头上的一片天空。迎评创优对我们每个农林大学子来说,都是一次考验,一份责任。所以,我认为我们广大党员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从我做起,在本科教学评估阶段,我们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从小事做起,首先要明白评估专家不是一个个带着红袖标检查的,可能就是你身旁不起眼的一员;从现在做起,我们要有时间紧迫感,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宣传和动员;迎评创优,党员争先,每一名党员还应表现出党员的先进性,树立全局意识,发挥模范带头和主任翁作用。
教育部定于2010年**月18至23日对我校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次评估是我校的历史性大事,其评估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我校的办学声誉和发展前景。争取在评估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是每个农林成员的希望,也是每个农林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农林大学子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作为学校评估的最大的受益者,在学校迎评创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本科评估中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以迎评促建为基础,以十七大的顺利召开为契机,共同建设人美物美的“八型校园”,积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贡献一份力量,为树立大学生党员在迎评创优工作中的先锋模范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感染普通同学。我们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校的迎评促建工作添分加彩。做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党员,更应该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等方式,为学校的迎评创优贡献微薄之力。
迎评创优,是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评估工作贯彻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学校则以迎评创优工作为契机,促发展,促学风,促拓展,促文明,通过评估来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到最后,我们各位学子才是真正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我们更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经济参与评估,时刻铭记:迎评创优,人人有责。自觉做好基础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务必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主动学习,热情接物;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荣我幸”的主人翁意识,脚踏实地,尽自己所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注意每个细节,把握每个瞬间,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投入,才能换来一丝一缕的胜利。
我们必须正视这真真切切落在我们肩上的责任,努力撑起自己头上的一片天空。以迎评为己任,时刻关注迎评,主动了解迎评,积极参与迎评,自觉服务迎评。每一名农林大的学子都必须站在学校历史责任的角度来看待我校的迎评促建工作,要弘扬“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要学习“五种品格”的创业精神。我作为一名大四毕业班的学生,最近时期正处在实习阶段,要把实习当成是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难得的实践机会,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中要做好思想换位工作,要把自己当成是所在实习岗位的工作任务;在实习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农林大的一员,在外面实习过程,我们维护和宣传学校的声誉为己任,要深刻认识到我们走出去代表着我们农林大的形象,我们的一举一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们学校的形象。
今天我以农大为荣,明天农大以我为荣,我们必须重视学校的这次本科教学评估,积极为评估出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要争取创优,迎难而上,勇挑重任,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优质的学生工作迎接国家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迎评创优是一股推动自我发展最好的动力,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而把握契机是其中的关键词。迎评,提供了我们一块雪白的画布,我们就要在上面尽情涂抹精彩的颜色,释放我们的热情和活力。迎评创优也同样是历史性的机遇,它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机遇之所以称其为机遇,是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系列条件。那么。就需要我们共同去把握,共同去争取,共同去付出。我们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参与迎评创优的工作中去。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校园文化论文
一、独立学院特色校园文化现状
1.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基本情况。作为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起步较晚,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浅、自身特色不足等原因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努力使特色校园文化成为独立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力。在深化学风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开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各大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为切入点,推动内涵式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长。
2.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校园文化特点。①与时俱进的物质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很多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从一个校区变成了“一校两区”(新、老校区)或者“一校多区”(一个老校区、几个新校区)的办学格局。暨阳学院在迁址诸暨前,就校园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探讨,认为校园文化的提炼与传承至关重要。2013年迁址办学以来,校园环境整齐一新,校园硬件设施走在省内前列,校园整体彰显出“大气厚重、传承文脉、平中现奇、彰显特色”的理念,环境幽静、设计新颖,设施齐全先进,明净舒适,以老校区命名的道路、景观不在少数,如“天目湖”、“衣锦大道”等。②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暨阳学院立足“求真敬业、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突出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开拓“特色立院、创业兴院、创新强院”的发展道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提炼
1.根据学院的客观条件进行提炼。以暨阳学院为例,该校创办于2000年,在衣锦校区的发展受到地域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迁址诸暨办学后,依托母体的同时,有效地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学院在关键时期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增强了学院自身的文化软实力的,并合理地进行校园文化的输出。
2.根据学院的项目特色进行提炼。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学院项目特色和育人方针,以主流的区域文化为向导进行校园文化的提炼,去粗取精,进行校园文化的品牌化建设。暨阳学院围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立足于“活动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在日常学生活动中,将众多的学生活动提炼,整合形成创业文化节、文化艺术节、学生节,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农林大学校务公开工作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重视和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不断完善校务、院(处)务公开制度;拓展校务公开的形式,畅通校务公开的渠道;明确校务公开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校各级党政对校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把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在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领导之下,工会认真履行校务公开办公室的职责,多次召开有关会议,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坚持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坚持提案征集、落实与反馈制度、建立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坚持行政职能部门工作通报制度、坚持校、院(处)务公开栏和公开网公示制度、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不断拓展公开工作的渠道和途径、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要抓好典型的培育和推广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推行校务公开是加强高校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2009年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在校党政的领导下,在
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了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步伐,为打造“阳光工程”,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重视和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我校各级党政对校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把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学校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和校务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部署、协调有关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事项。今年4月,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校党委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及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各学院、各部门也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相应调整充实了院(处)务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工会组织实施,纪检监察监督,职能部门负责,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工作分配到岗,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具体到人,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公开工作的领导。学校各级单位根据重新修订的《校务公开目录》和《院务公开目录》,进一步明确责任,注重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公开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不断完善校务、院(处)务公开制度
农林大学校务公开工作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重视和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不断完善校务、院(处)务公开制度;拓展校务公开的形式,畅通校务公开的渠道;明确校务公开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学校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和校务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部署、协调有关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事项、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各部门、各学院、各单位校务公开工作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办法、坚持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坚持提案征集、落实与反馈制度、建立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坚持行政职能部门工作通报制度、坚持校、院(处)务公开栏和公开网公示制度、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不断拓展公开工作的渠道和途径、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要抓好典型的培育和推广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矗推行校务公开是加强高校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年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在校党政的领导下,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了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步伐,为打造“阳光工程”,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重视和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我校各级党政对校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把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学校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和校务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部署、协调有关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事项。今年4月,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校党委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及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各学院、各部门也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相应调整充实了院(处)务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工会组织实施,纪检监察监督,职能部门负责,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工作分配到岗,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具体到人,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公开工作的领导。学校各级单位根据重新修订的《校务公开目录》和《院务公开目录》,进一步明确责任,注重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公开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不断完善校务、院(处)务公开制度
**年,在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领导之下,工会认真履行校务公开办公室的职责,多次召开有关会议,结合我校具体实际,贯彻落实省校务公开办《**年**省校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参照《**省校务公开目录示范文本(试行)》,广泛征求各部门、各学院意见,反复斟酌,数易其稿,重新编制了《**农林大学校务公开目录(修订)》和《**农林大学院务公开目录(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各部门、各学院、各单位校务公开工作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办法。建立并规范校务、院(处)务公开网页,各职能部门、各学院指定专人负责公开内容的上栏、上网。校务公开办拨出专款,统一组织重建了二级公开栏,并认真做好校务公开栏和校务公开档案材料的管理。校务公开监督小组还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农林大学女教职工工作汇报材料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强女教职工思想建设,提升女教职工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作贡献;围绕中心,依法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努力为女教职工说话办事;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女教职工特点的文体活动,促进女教职工身心健康;加强女工委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女工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坚持每年配合校工会采取下发学卫材料,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知识竞赛、坚持每年配合校工会开展理论调研和评论评选活动、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女教职工组织的作用、在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女教职工的作用、在校、院民主管理中发挥女教职工的作用、在校、院党政工艺建家升级达标活动中发挥女教职工的作用、坚持“双维护”、坚持送温暖和“五必访”、坚持配合配合学校组织女教职工妇检、组织女教职工参加学校为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重视女教职工干部队伍建设、宣传和评选女教职工先进、坚持召开女工工作专题会议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农林大学有女教职工878人,占教职工会员总数38%。近年来,我校女教职工工作在上级工会女工委和校工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女工委和校工会的中心任务,在“提升女教职工素质,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发挥女教职工组织作用,加强女教职工委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活动,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发挥了“半边天”作用。
一、加强女教职工思想建设,提升女教职工综合素质。近年来,校女教职工委把配合校工会,积极组织女教职工会员、学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坚持理论调研、提高女教职工综合素质是我校女教职工委配合校工会履行工会教育职能而长期坚持的经常性工作。一是坚持每年配合校工会采取下发学卫材料,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知识竞赛,《征文评讯教工报》刊登、开辟网页学习专栏等形式组织女教职工干部和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十七大,以及《胡锦书记6.25讲话》《讲话》;《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基本知识》等,努力提高女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二是坚持每年配合校工会组织女教职工学习《宪法》、《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是中妇女发展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在学习的基础上坚持每年开展一种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通过法律法规学习及竞赛,促进女教职工知法,学法,守法,用法和依法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三是坚持每年配合校工会开展理论调研和评论评选活动。近年来配合校工会开展《八型校园与工会创新》、《构建和谐社会与节约型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与女性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师法师风建设》、《学生在我心中,教书育人见我行动,教职工在我心中,管理服务见我行动》等演讲及征文评选活动。近年来校工会开展的理论调研征文评选活动中,共征集到文章116篇,其中女教职工提交的60篇,占51%。同时,我校女职工还积极参加上级工会部署的工运理论调研和撰写调研文章,分别获得省教科文已体工会理论成果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3篇,优秀奖10篇。四是配合校工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先后组织女教职工参观上绕集中营,平潭红军烈士庙,三军演习和对台广播旧址等。五是,坚持对女教职工会员的思想反论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努力发挥党委联系女教职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过程中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维护团结,促进和谐的具生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建设和谐、发展、以挥女教职工组织应有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作贡献。
1、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女教职工组织的作用。配合校工会,鼓励女教师“以德为本”,“以德律已”,“以德育人”用高尚的师德情操,天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服务。校女教职工委积极配合校工会开展师法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青年女教师参加“名师与青年教师座谈,如何当好教师”;召开“女教授与女大学生座谈理想、事业、人生”,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召开“师法先进个人座谈会”,鼓励女师法先进个人,继法为学校改革,建设发挥先进作用;配合校工会开展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竞赛活动。其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女教师占49%;组织女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获**省预赛二等奖;组织女青年教师开展“青年教师就业环境研讨会”等等。
2、在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女教职工的作用。07年新上国家863计划项目4项,其中女教师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30项,其中女教师主持的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6项,其中女教师主持14项;省科技重点项目19项,其中女教师主持8项。
农林专业特色舞台教育
艺术是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文化感染力教育、引导学生。自由、民主、创造、开放的大学文化精神,正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灵魂。艺术的思想和观念总是置于年轻、前卫、探索的艺术首创时空中。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创作、策划、编排的校园原创作品和文艺赏析,记载了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开创性的校园先锋文化。高等学校开展特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效果不言而语。
1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
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以设立农林学堂为主要标志;建国后,在高度计划体制下建立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60年的高等农林教育,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困惑。一是高等农林院校生源艺术修养不高。由于受到一些世俗偏见和国民功利化倾向的影响,重点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都在重点批的最低线,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令人满意,高等农林院校录取的生源都处在同类招生层次的最低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给高等农林教育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生源质量和办学规模有所提高。但是,市场化的取向,要素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配置高等农林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强烈取向,使高等农林教育处于不利地位,高等农林院校招收的学生,农村及边远山区生源比例较高,多数学生从小缺乏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更谈不上艺术方面的系统训练,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基础较弱。二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不浓。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教育革命的群众运动中产生的,这一时期较多地借鉴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设置单科性专门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高等农林教育一直白成体系,与理、工、商、医类高等学校相比,由于学科和服务面向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大多院校远离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这些学校办学规模较小,学科专业单一,仅有农林类专业,人文社科类学科少见,不可能形成学科交叉渗透和对学生多种学科的熏陶和感染,也就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样形成的那种无形的、相对单调的校园环境,严重影响着学校的人文艺术氛用。高等农林院校经过l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学科专业数量急剧增长,新上了人文社科及艺术类专业,但学科专业水平不高。学校人文艺术氛同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文化积累有其自身的规律,更何况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有其发展惯性;在短期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难以与其他高校同日而语。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不少。
2《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建校于1958年,是浙江省一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涵盖农学、工学、文学、理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在校生23000余人的省属本科院校。浙江农林大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实践的典型成果。作品也许还略显稚嫩,但她如实记载了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开创性的校园先锋文艺。2008年5月,撰写《茶人j部曲》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科带头人王旭烽教授携200余名师生创作了舞台剧《中国茶谣》。《中国茶谣》具有典型的“农林”学科特色,是一种带有民族性的舞台艺术呈现形式,融合了民歌、舞蹈、茶艺、器乐演奏以及民俗文化。表演共分为十个部分,即喊茶、采茶、禅茶、下茶、仙茶、施茶、会茶、讲茶、礼茶、祝茶,分别向观众呈现了茶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茶有关的文化故事。学校艺术团学生参演了采茶、下茶、施茶、会茶,讲茶。其中,采茶和会茶由校艺术团舞蹈队和礼仪模特队的同学出演,下茶、施茶与讲茶由梵风剧社的同学出演。采茶中愉悦轻快的采茶舞和会茶中清新独特的盖碗舞,体现了茶的民俗唯美。下茶、施茶与讲茶中戏剧性的表演形式体现了茶的民族精髓,使得整台演出淋漓尽致。2008年5月15日,《中国茶谣》在杭州大剧院进行了专场试演,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的几百位各国人士观看了这台独具东方魅力的的演出。2008年5月28日,《中国茶谣》舞动在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的舞台上。2009年12月27日,《中国茶谣》(正式版),在浙江农林大学影剧院进行首次校内公开演出。80分钟的时间里,我校茶文化学院和艺术团梵风剧社的200多名师生演绎了舞台魅力非凡的《中国茶谣》,表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在座的每一位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听觉享受。同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省文化部门的领导与学校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茶谣》的舞台呈现,从创作到排练,200多名师生都伞身心投入其中,点点滴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那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和悠扬的歌声似乎仍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这歌声不仅唱出了大学生明朗、清新和欢快的青年时代,也表达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学生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一次高水准的展示。
3成效及探讨
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
【摘要】教学设备作为支持教育创新的重要设施,为提升教学水平奠定基础。本文以福建农业大学东方学院新校区为例,对教学设备管理系统进行开发与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教学设备管理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字】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教学设备由展示台、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广播、电子白板、录像、实验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构成,相较于传统教育形式,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开展的教学形式更具灵活性,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赋予课堂教学无限活力。福建农业大学东方学院由两个校区构成,其中新校区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为提升教学水平奠定基础。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该新校区却存在教学设备管理不当现象,影响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应用成效。基于此,为了使我国教学管理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以福建农业大学东方学院新校区为例,进行教学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析高校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背景
在全国进入新课改教育革新浪潮中的教学背景下,高校迎合时展,不断配置先进教学设备,为教学创新及教育工作有效落实提供条件。例如,多媒体设备在当今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用于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展示,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打印机、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可以有效提升办公效率,为提高高校教育综合水平奠定基础。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新校区秉持与时俱进原则,不断添购先进教学设备,为教育创新奠定基础,然而教学设备应用过程中,存在现实问题影响教学综合成效。(一)教学设备无法物尽其用。教育创新催生教学设备生产与研发市场异常活跃,各类教学设备充斥市场,其功能、质量、系统运行稳定性均呈现良莠不齐的状态,造成高校在采购教学设备后,出无法物尽其用的消极想象,究其内因主要源于设备与高校教学体系无法有机融合,出现“层级差”,即高校教育系统滞后,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应用价值,同时也存在采购教学设备配置过低,占据教育资源,无法激发教学体系内在价值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成效。(二)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存在缺失。教学设备作为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损耗,降低教学设备应用价值,这就需要高校针对教学设备落实系统管理,针对设备损坏情况,利用数据形式进行统计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设备制定个性化管理制度,使其得以发挥积极功效,为提升教学综合质量奠定基础,对于无法发挥应有价值的教学设备,应做报废处理,根据需求决定是否进行再次采购。然而,在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新校区教学设备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设备管理工作重复,管理缺乏灵活性,无法针对教学设备具体情况落实针对性管理,影响教学设备应用成效。同时,该新校区还存在维修、调配、登记认用等教学设备管理不当现象,如教学设备在某一位教师手中停留过长时间,或出现遗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影响教学设备应用成效。(三)教学设备存在浪费现象教学设备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产生极高设备淘汰率,淘汰下来的设备无法进行优化处理,造成教学设备资源浪费现象,在追加教育成本的同时,造成教学资源浪费且降低教学设备管理成效的现象[1]。
二、分析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价值
大学生迎评创优思想汇报
教育部定于2010年**月18至23日对我校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次评估是我校的历史性大事,其评估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我校的办学声誉和发展前景。争取在评估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是每个农林成员的希望,也是每个农林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农林大学子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作为学校评估的最大的受益者,在学校迎评创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本科评估中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以迎评促建为基础,以十七大的顺利召开为契机,共同建设人美物美的“八型校园”,积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贡献一份力量,为树立大学生党员在迎评创优工作中的先锋模范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感染普通同学。我们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校的迎评促建工作添分加彩。做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党员,更应该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等方式,为学校的迎评创优贡献微薄之力。
迎评创优,是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评估工作贯彻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学校则以迎评创优工作为契机,促发展,促学风,促拓展,促文明,通过评估来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到最后,我们各位学子才是真正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我们更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经济参与评估,时刻铭记:迎评创优,人人有责。自觉做好基础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务必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主动学习,热情接物;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荣我幸”的主人翁意识,脚踏实地,尽自己所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注意每个细节,把握每个瞬间,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投入,才能换来一丝一缕的胜利。
我们必须正视这真真切切落在我们肩上的责任,努力撑起自己头上的一片天空。以迎评为己任,时刻关注迎评,主动了解迎评,积极参与迎评,自觉服务迎评。每一名农林大的学子都必须站在学校历史责任的角度来看待我校的迎评促建工作,要弘扬“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要学习“五种品格”的创业精神。我作为一名大四毕业班的学生,最近时期正处在实习阶段,要把实习当成是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难得的实践机会,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中要做好思想换位工作,要把自己当成是所在实习岗位的工作任务;在实习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农林大的一员,在外面实习过程,我们维护和宣传学校的声誉为己任,要深刻认识到我们走出去代表着我们农林大的形象,我们的一举一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们学校的形象。
今天我以农大为荣,明天农大以我为荣,我们必须重视学校的这次本科教学评估,积极为评估出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要争取创优,迎难而上,勇挑重任,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优质的学生工作迎接国家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迎评创优是一股推动自我发展最好的动力,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而把握契机是其中的关键词。迎评,提供了我们一块雪白的画布,我们就要在上面尽情涂抹精彩的颜色,释放我们的热情和活力。迎评创优也同样是历史性的机遇,它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机遇之所以称其为机遇,是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系列条件。那么。就需要我们共同去把握,共同去争取,共同去付出。我们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参与迎评创优的工作中去。
迎评创优多我们每个农林大学子来说,都是一次考验,一份责任。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习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评估结果,而党员又是学生当中的先锋队伍,所以,我认为我们广大党员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思路
摘要:随着新农科建设的逐步推进,新时代高校农业教育改革推动着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本文结合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与教学经验,分析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思路、特点与创新措施。
关键词:新农科;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实验室;教学质量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新农科”建设,指出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的农林专业。”2019年,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题的一系列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提出了安吉宣言、北京指南和北大仓行动的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对新农科的建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系统研究。因此,各类高校的农科专业需依托与新农科建设相关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现有课程设计、实验实践教学及就业方向的培养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大类,几乎涵盖了所有涉农经管类人才的培养范畴,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路径是面向涉农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或其他学科的渗透而转型、改造和升级成为新型农科专业。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根据新型农科专业发展需求,重新规划建设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本文以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为例,探讨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模式、改进思路和创新措施。
一、新农科背景下农经专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新农科背景下农经专业教育的内涵
综合学者研究观点,“新农科”内涵根本点在于“新”上,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提出的一个高等教育的新方向。“新农科”的本质属性依然是农科,相较于传统农业,新农科背景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新的特征:1.新农科围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养,以农业学科为核心,交叉融合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社会科学等学科,拓展传统农业学科的内涵,多学科相互渗透,深度嫁接,形成新的学科增长极;2.新农科建设坚持以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为理念,注重培养科学基础厚、视野开阔、知识结构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新型农业卓越领军人才。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新农科背景下农经专业教育是高等农业教育融入产业技术革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传统农经学科的升级改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兼具人文精神与以信息技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知识范畴的科学素养基础上拥有思考力、行动力、创新力以及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
乡镇党政集体工作总结
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在学校党政的领导、重视、支持下,在工会干部的努力工作下,在广大教职工会员的积极参与下,2011年我校党政工共建教工工作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和本科评建创优的中心工作,以建设“学习、团结、民主、文明、温馨、富裕”的教工为目标,以突出工会依法维护职能、积极推进学校民主建设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多层次、全方位参与活动为主体,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凝聚力,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党委加强领导,行政大力支持,工会积极工作,形成合力,共建“团结”
加强党委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是党政工共建教工活动落到实处并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保证。校党委认真贯彻“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实施”的建家方针,坚持把共建家活动作为党政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计划,坚持每年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听取建家工作汇报,研究协调建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工会主席,今年在原有2名专职副主席和1名兼职副主席的基础上,又增选1名专职副主席,这为开展党政工共建家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二级单位党委也及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调整共建家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并逐步健全完善二级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小家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校行政大力支持共建家活动。每年除了按照《工会法》规定,足额划拨工会活动经费和上解工会经费外,还拨出建家经费6万元,教代会经费2.5万元,校务公开经费1万元。同时,在建家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使建家活动,硬件设施逐年得到改善,为建家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各二级单位行政也给部门工会提供了建家活动经费支持,不断改善教工活动场所及基本设施。
校、院工会坚持自觉在校党委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按照校党委争创“全国模范职工”的奋斗目标,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具体牵头实施各项建家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工会四项职能,落实教代会四项职权,积极推进校、院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多层次、全方位参与活动为载体,使建家的内容不断丰富、深化,外延不断创新、拓展,水平不断巩固、提高。按照校党委的部署,校工会继续坚持把小家建设作为学校共建家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小家”活动升级达标,努力在全校形成“大家”抓重心,“小家”抓基础,“大家”带“小家”,“小家”促“大家”的良好格局。
我们在继续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小家”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今年下发了《关于做好“教工小家”考核验收及复查工作的通知》,规定了今年内凡是未申报验收的“教工小家”,将由校党政工共建教工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凡是通过校先进、模范验收的3年以上的“教工小家”,今年内安排复查验收。为了支持做好“教工小家”建设,校工会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小家建设。规定获得校模范“教工小家”的单位奖励3000元,获得校先进“教工小家”的单位奖励2000元,获得校合格“教工小家”的单位奖励1000元。各二级单位党政工认真落实校党委、校工会的部署,努力创建先进小家。目前,全校有11个单位通过校级先进、模范验收及复查验收;其中有2个单位通过省模范教工小家验收,3个单位通过省先进教工小家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