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18:06: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技推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技推广

农技推广改革培训讲话

同志们

加快推进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意见》[安政发(20105号]文件精神。县政府决定召开此次全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培训动员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圆满完成改革任务。后面,安康学院的教授专家还将就生猪良种繁育进行专题讲解,请大家认真听讲。下面,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重大意义,认清形势。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等科研效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对农业的技术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以及推广体系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作了相应调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但在新形势下。一定水平上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当前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新形势下要求更新更高的农业服务职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一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人员缺乏,基本处于“线断、网破、人散”局面;二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整体专业水平不强;三是基础装备落后,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多数仪器设备简陋不全,乡镇畜牧兽医站大多数没有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四是县、乡、村、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渠道不畅,缺乏有机衔接,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需认清当前形势,因此。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机遇,认真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项目,不时巩固和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查看全文

农技推广瓶颈和对策

1引言

农业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现代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效益和具体生产力的关键,是加快和推动当前的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根本所在。所以,研究和探讨如何加强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课题之一。

2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的现实困境

目前,因为存在着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和困境[1-2]。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一是在广大农村的推广体系和体制不衔接,经常出现断层,导致技术服务不能及时到位。二是在有些地方以政府行政命令式地进行推广,农民在接受起来普遍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在应用新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难题。四是农业技术的服务渠道和环节单一,不利于提高推广的效果;五是农业技术人员缺乏更新技术和知识的机会,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本身也不够全面。六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地方在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时,却没有经费,推广服务难以展开和实现。

3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策略

根据目前农村新技术、新设备难以推广的现实局面,农技工作者需要放开思路,在观念上也要有突破,在行动上实施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措施,从根本上推动农技推广的开展,并力求让农民增加收入,让农业增加效益,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3-4]。

查看全文

农技推广安排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农业部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中心,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吉州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区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三)总体目标。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区、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区为主”的思路,在乡镇统一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独立核算,人员集中管理。

二、主要内容

(一)体制改革

查看全文

谈论农技推广意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供养占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发展现代农业尤其重要,现代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以更加先进、更加环保等技术发展农业。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并逐年递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并明确:“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长期的重大问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我国粮食实现“八连增”,并连续5年超过一万亿斤。它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粮食供需平衡的压力并没有因为粮食产量达到一个新台阶而有丝毫的缓解,而靠资源性的增长已经没有更多的前途。因此只能挖掘内涵的潜力,也就是着力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这要靠土地节约、劳动力节约、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

1农技推广最大问题是技术源头缺失

农民碰到技术问题,不找推广站,反倒依赖直接将技术送到家门口的农业物资销售等单位。现在的农业技术推广以省地县乡四级推广网络为主体,以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作为补充,即“一主四元”。在实践中,现有的四级推广网络已经远不能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现行的农科推广体系中,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有推广责任,但没技术,而有技术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却没有推广任务,科技创新的源头高校和服务的对象农民是脱节的,现如今粮食丰收,但粮食价格还在不断攀升,原因在于相对于生产的增加,需求变化更快、增长更快,这在一个经济成长国家特别是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这种供需平衡压力,应该讲在我们国家选项不多。靠资源性的增长已经没有更多的前途,我国无论是耕地资源还是水资源,总量非常不足,捉襟见肘。因此只能挖掘内涵的潜力,也就是着力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这要靠土地节约、劳动力节约、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技。

(1)农技推广应坚持“一主多辅”,重视市场化多元主体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这些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一支有效的力量。

(2)设置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以专职或兼职身份投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专家带项目、带成果进农业龙头企业、进农户的方式,建立起无缝对接渠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

(3)政府项目推广与技术示范辐射相结合的推广。各镇(街道)农技推广部门每年要有选择的实施一批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品质优、基础好、效益高、有市场需求的设施农业重点项目,在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项目确定后,各级财政都应拨付一定经费,由市里组织专家研究提出集中应用的新技术或配套技术。开展以入户指导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员要统筹制定指导方案。

查看全文

农技推广问题思索

建国至今,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的改革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因而随之产生了管理、制度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沂源县作为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其在农技推广所遇到的问题值得研究。

一、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概况

沂源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现有5个,包括:农业局、蔬菜局、农机局、畜牧局、科技局。其中农业局有下设农技中心、种子站、农经站、农广校、果品中心、土肥站。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无经营性收入。全县乡镇级别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l1个,另有一个办事处处于建设中。这些服务机构的职能依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例如,中庄镇是沂源县的苹果生产基地,该镇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主要围绕果树的培育、管理以及新品种的引进等诸多问题展开。

2.农业推广人员

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县农业系统人员总数345人,其中:管理人员135人,专业技术人员210人。沂源县农业推广体系共有209人,其中县级有139人,乡镇级别有70人。

查看全文

农技推广途径及创新研究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民生工程中的重要工程,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农技推广的途径有多种模式。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的途径,包括政府主导型、市场开发型和农民参与型。然后分析农技推广的创新策略,创造性地设计总体工作模式,以期促进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途径;创新策略

1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途径

1.1政府主导型农技推广。一方面,政府需要根据农业发展或者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由专业的部门将技术成果推广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基层地方政府进行组织协调,推动和实施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调动农民积极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积极性,最终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此外,政府要将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纳入农业生产计划中,通过政策手段,协调科级单位积极普及农业技术知识,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加强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最终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1.2市场开发型农技推广。科级单位可以选择当地有技术、有资源的项目,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单位进行合作,或者是政府或者科级单位与农户通过经济合同的方式共同建立高产优质的实验田,然后进行技术推广。此外,在加强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调节,让农户认识到掌握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培训农民,引导他们熟练地掌握农业技术。1.3农民参与型农技推广。农民参与的推广方式主要是让农民提出所需要的项目,选择农民代表参加,贡献经验知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农民也可以在推广人员的协助下,向技术发明人购买新技术,开发适合自身的农业产品,并且自产自销,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另外,农民可以与从事同类农产品经营的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最终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的创新策略

2.1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目标。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创新必须要注意确立明确的目标,即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品质量,重点发展关键产品。始终要将提高质量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建设一支能够促进技术推广的领导队伍,积极地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服务。另外,必须要抓好农业示范县的发展工作,建立机构完善、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农技推广队伍,切实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1]。2.2明确农技服务对象。农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运用。在推广创新过程中必须注意明确农技服务对象,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户合作意识,降低风险,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必须注重引导中小农户,借鉴国外培训农业人员的方式,与小农户互相交流,提供新技术、新政策、新产品等信息,加强管理,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发展致富。此外,必须要鼓励当地企业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技术交流,让农户明确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而推广人员必须明确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3优化设计服务内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要加强资金、信息和技术多方面的服务。一方面,地方财政必须要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及时实施重大的公益性技术推广项目,争取企业和社会对农业的扶持和帮助,最终扩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必须要强化信息网络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让农民了解农业技术知识,同时加强各种培训使农户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技术,最终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2]。

查看全文

农技推广实现增效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前言;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素质亟待提高;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技推广体制不顺.队伍不稳、乡镇站编制被挤占、挪用,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中心工作”、资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基础设施不全、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农民群众的素质亟待提高、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由被动变为主动、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努力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由间接变为直接、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努力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的实惠由理论变为现实、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努力使农技推广机构由“空心”变为“实心”等,具体请详见。

一、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由干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推广工作喜忧参半,有的早已被事实证明成效显著的新技术,如旱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等,但推广多年覆盖面仍然不够理想。可以说,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现象。

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问题

农技推广体制不顺.队伍不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镇站编制被挤占、挪用,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中心工作”,乡镇机构改革后,井入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行政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工作由乡镇统一安排,且多站在一起办公,上面又没有相对应的单位,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而且主要是做乡里的一些多而杂的工作.如部分乡镇在农事季节任意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去抓征收税费、计划生育等工作,加之农技推广经费的不落实,农业生产现状的低格局,使其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人员对本职业务工作丧失责任心,失去了进取心。由于农业服务体系经过改革后,农业服务中心的大部分职能都由乡镇管理,农业局只有职称评定的这唯一权利,不能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实在在的管理.多种业务活动相对受到较大削弱,不能很好地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一些农技人员由于受“工作”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服务网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壮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和经济实力,从而很好的服务干农业。

查看全文

基层农技推广轮训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好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轮训活动,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本次轮训的对象是乡镇在岗的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其中包括畜牧、水产、农机等技术推广人员)。轮训的目标任务是更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效益意识;优化农技推广人员业务技能结构,强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提升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等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及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成为受农民欢迎的复合型服务人才。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分公共知识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公共知识部分包括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涉农法律法规、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业知识部分主要包括粮食等大宗作物、蔬菜、园艺、茶叶和蚕桑等特色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等。培训教材由省农委组织统一编印,各地可结合生产实际增加培训内容。

三、培训组织方式

查看全文

县农技推广实施小结

明确分工,保障措施:一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各负其责;二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促工作开展。

站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农业科技推广放在首位,以服务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果、药、菌”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推广机制,大力发扬创业、敬业和团结精神,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等,认真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一年来。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现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1.2010年工作汇报

1.1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

一是根据农时季节开展培训;二是通过县电视台举办技术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组织农民推广员等多渠道培训;三是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热线、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集中村、组群众召开技术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培训。下乡进行生产技术调查18次,开展技术培训18000人次,发技术资料5万份,举办县电视台专题技术讲座12期,向市县业务主管部门上报小麦、水稻等作物生产技术意见,调查报告和技术总结等20多份。根据农时季节,下乡进行生产调查,研究技术方案,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做好超前技术服务。开展主体技术培训方面。

组织2名高级农艺师,科技下乡包村技术服务。站长带领下。7名农艺师,经常出车做好巡回指导,乡、村与包村干部、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建立联系,进行麦田管理和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指导。县电视台做了跟踪报道。通过巡回指导麦田春季及中后期管理,使今年小麦在遇到冬春季寒潮频繁,低温寡照,造成小麦成熟期推迟10天左右;生育中期寒潮低温使穗粒数减少;后期多阴雨造成赤霉病等病虫害后发作等特殊气候条件下,减产幅度很小。据调查,小麦平均单产273.8公斤,较2009年减产20.8公斤,减7.06%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保证了小麦生长稳健。据在重阳镇半川村调查,偃展4110配方施肥麦田千粒重平均43.2g而习惯施肥麦田千粒重平均为37.3g最低只有33.3g玉米、水稻等主要秋粮作物上,全面落实了配方施肥、中耕、化学除草、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措施,使我县秋粮在今年生育期间阴雨寡照低温的不利天气条件下,没有发生大面积倒伏等灾害,压低了灾害损失。水稻生育中期病虫危害较多,水稻田间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稻区田间调查,针对生产中存在问题,村、组召开培训会,指导稻农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使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达到家喻户晓,落实到田间地头。

查看全文

加大农技推广力度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组织网络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的通知》(浙政办发〔2008〕16号)精神,为进一步整合全市农技推广资源,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抓好新型农技推广组织网络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以市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为契机,以增强农技推广能力为核心,借助**大学科技优势,通过机制创新,优化整合现有农技推广、科研、教学等资源,集聚农、科、教、企等各方力量,建立健全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科研教育机构和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乡镇责任农技员为基础、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组织网络,全面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促进农技推广有序有效开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建立健全县级以上新型农技推广组织网络

(一)建立市级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