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13:13: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地流转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地流转

农地流转研究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农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进而使农地转入方获得额外利益而不必对转出方进行补偿的现象—农地流转的正部性,农地流转正外部性的存在造成农村土地市场上农地供应数量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因此采取相应的方法使农地流转正外部性的内在化,实现农村土地市场上的供需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论:通过对农地流转正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后,发现农地转出者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完全实现,是造成市场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故而应当由农地流转中的受益者(转入方)向农地转出方,在经济上给与一定数量的补偿.同时运用成片发包和优先权等的制度设计,提高农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可能性.

关键词: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优先购买权农地互换

Abstract:Thepurposeofthepaper: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ishelpfultodevelopscaleoperationstepbystep,theexternaleconomyisaphenomenonthatthebuyercanobtainextrabenefitandneedn’tcompensatethesellerin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Theexternaleconomyleadstotheinsufficientsupplyofthefarmlandintherurallandmarketandisdisadvantageoustotheestablishmentandtheconsummationoftherurallandmarket.Soitissignificanttocorrecttheexternaleconomybyusingsomecorrespondingmethods,thenrealizessupplyanddemandbalanceintherurallandmarket;Meansoftheoreticalanalysisandeconomicalanalysiswasemployed;Theconclusion:thereasonofinsufficientsupplyofthefarmlandisthattheseller’sbenefitdon’tobtainedthecompleterealization,sothesystemwhichbuyergivessellersubsidyineconomyisestablishedtocorrecttheexternaleconomy;Atthesametimefarmlandshouldbesendinlargescare,andtheneighboringfarmland’speasant-householdshouldhavetheprioritytoobtain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soastoincreasethepossibilitytodevelopscaleoperation.

Keyword: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externaleconomycorrectionthepriorityrightfarmlandexchange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见农地流转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并把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地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进而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路径选择.

现阶段土地的有序、合理流转不仅面对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缺陷的制约,还受到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及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土地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承包人转出土地因自身权利在经济上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再加上对农地转出后对“后路”的顾虑重重,造成农地市场上供给量的不足,这是[1]农地流转正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体现.因此研究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对于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查看全文

农村农地流转分析论文

摘要:文章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背景下,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了广东的土地流转状况,解释了为何土地流转难以发生的原因,指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已经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保证农业安全需要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是前提是政府必须保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并且对粮农进行补贴,否则可能导致农业安全面临更大的危机。

关键词:农地流转;劳动力流动;补贴

“民以食为天”,农业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大国,解决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必须首先立足于自力更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我国农村原本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和工业领域流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和工业的发展。2004年发生“民工荒”现象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持续紧张,农民工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我国正在从“劳动力绝对剩余阶段”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剩余阶段”。这意味着农地流转也将面临新的形势。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我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到1.5亿,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然而,2004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不但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很快消失,反而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2006年对2749个村的调查显示,74.3%的村认为能够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已外出。根据蔡(2007)的估算,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这同原来剩余比例为三分之一的观点差距巨大。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供给的特征正发生变化——越过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供给。

笔者在广东河源招元村、长洲村、黄石村等地的调研对上述观点给予支持。例如:黄石村村委会的该村外出打工情况的数据显示:2007年该村共有410人外出打工,约占黄石村总人口1218人的33.66%;外出打工人员中有男性220人,女性190人;全村282户人家中,全家人都外出打工的有51户,只有16户家中无人外出打工。而家中无人外出打工的家庭,多半是由于家中有人生病或者孩子太小等其他的原因无法出去。胡靖2007年在广东龙川县长洲村进行的为期一周住户调查亦发现农村家中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因此可以对形势做出一个基本判别,即作为我国经济最早起步亦最发达的广东农村中的可以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基本转移完毕。

查看全文

谈论我国农地流转研究

摘要:农村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合理配置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农村土地流转是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目前中国学术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就专家学者们研究的有关理论观点和实践成果进行全新的分类梳理,最后为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找出立足点和突破点。

关键词:土地;农地流转;观点

前言

家庭承包制的框架下,农地产权结构被分解为三种权利,其一,所有权;其二,承包权;其三,经营权,即使用权。所谓农地使用权流转,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地流转)。目前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管清友等,2003),其主要集中于农地流转问题。中国的农地流转应该仅是一种农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流通(钟涨宝,2003)。正是得益于中国农地制度的深刻变迁,农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虽然中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农地流转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理性行为,还是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随着中国对三农问题的深入研究,结合中国的国情探讨中国农地流转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以下对中国农地流转研究的动态做了一个全新梳理。

一、中国农地流转的模式

由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状况极不平衡,因此全国各地的农地流转形式也不完全一样。一些学者认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有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反租倒包、委托代种、拍卖等(韩连贵,2005)。也有学者提出土地使用权流转有五种模式:转包、转让、股份合作制、招商租赁、土地置换(胡小平、孔喜梅,2005)。但有学者质疑土地置换不属于土地流转(傅晨等,2007)。在农地使用权流转形式中,有部分学者认为转包是当前中国农地流转的主要形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地流转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有高收入户向低收入户流转,流转方式也由以转包为主的形式向其他方式过度(史清华等,2005)。有学者提出租赁土地是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戴中亮,2004)。农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土地租赁市场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陈和午等,2006)。从现实的实践中来看,广东东莞市的农地流转是以租赁为主,转包为辅(傅晨、范永柏,2007)。河南省农地流转是以转包为主,土地置换和入股为辅(曹金臣,2006)。

查看全文

农地流转障碍性因素论文

内容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的农地流转现象被学界称之为“第三次土地革命”或“新土地革命”,但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全国并未形成新的土地革命。本文从“土地革命”的概念诠释着手,指出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对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及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制度变迁与创新的两大基本模式,从四大诱变因素分析了我国没有形成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原因。结合我国农地使用权变革的实践,探究了农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进一步讨论了有可能诱发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重大因素及其模式变化。

关键词:农地土地革命制度变迁农地流转

我国为什么没有形成第三次土地革命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农村经历了十余年的家庭承包经营制之后,农业生产呈现出徘徊局面,“三农”问题初显端倪。一户一农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已经无法解决农村社会生产要素的结构性矛盾,即土地、资本要素快速流出农村,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受阻。这种结构性扭曲现象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原有的农地制度变迁与创新势在必行,农地流转就应运而生。有学者称中国的农地流转现象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土地的“第三次革命”。但是与学界研究的结论不相一致的是,“土地流转”并未在全国范围内纵深展开,没有象家庭承包制那样形成由点到面的一统化,也就没有达到“革命”的目的——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新土地革命”为何在中国没能真正形成,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的障碍性因素是什么,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大问题。

“土地革命”的诠释

“土地革命”其含义是指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或是土地所有制的重大革新,或是土地使用制的重大创新,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从其内涵来看,土地革命既要改变人们在占有、使用土地上的关系问题,更要解决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上怎样配置利用好的问题。因此,土地革命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变革的基础或前兆。

查看全文

地区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分析

在我国农村,农地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土地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分属于承包农户。农地流转不仅受农地使用权供给市场的约束,还受到农地所有者决策行为的约束。

笔者选取新疆察布查尔县三个乡镇138个农户为样本,研究了西部地区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结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这三个乡(镇)的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也存在差异。其中两乡经济水平较高,一乡较低。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其农地要素的流动性显著高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呈现一种增强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区域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两乡农地流转比重高,区域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一乡农地流转比重较低。农地流转户数分别占调查户数的49.9%、48.1%、28.9%。

通过分析在三个乡镇所做的统计调查数据,关于影响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因素有以下结论:

1、职业兴趣和农地经营能力因素。从土地流出方的角度看,促使农户将土地流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土地耕种效益低”;其次是“有非农收入”;再次是“缺乏劳动力”,觉得“种地太辛苦”;也有个别农户是由于土地离家远,不方便耕种,才放弃土地经营权。从土地转入方的角度看,“增加收入”和“喜欢种地”是主要的原因;然后是因为有多余的劳动力。由此可见,职业兴趣和农地经营能力是推动农地流转的主要原因。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多少、肥沃程度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水平和体制选择。虽然农业收入效益比较低,但对于有农业经营能力的人,种地还是划算的。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看,越是具有经营能力的农户,转入农地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转入农地面积也越大。对于具有积极的农地转入行为态度的农户,如果具有经营农地的能力,那么转入农地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不具有经营农地的能力,则转出农地的可能性较大。未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不流出土地的最主要原因是“除了务农,没有其他专长”;不转入土地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耕种土地的效益低,增加土地面积对收入贡献不大”。在不转出原因中,选择“流出收入比自己耕种收入低,不愿转出”的比例较高,选择“担心转出后,收益得不到保证”的比例也较大。这说明,经济收益和社会保障的缺失是制约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2、流转年限因素。农地流转的年限约定,不仅体现了农户对流转农地使用权拥有的时间尺度,而且也反映了农户对农地流转的预期。流转约定的年限短,说明农户对农地流转的预期不足;流转约定的时间长,说明农户对农地流转有较好的预期。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看出:双方约定的农地流转在一年的短期居多,这说明部分样本户是在对农地流转预期不足或预期不明的情况下发生的农地流转行为,即这部分农户的农地流转是一种权宜之计,并无长远计划。主要原因在于:短期流转可以维持转出户的土地承包权,一旦转出户在外或从事非农产业失败,可回家种地、维持生计,这一权利的保存直接影响到农地流转的年限。

查看全文

农地流转中的权力寻租

中国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事关全局,而土地关系的稳定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

农地制度:“委托—悖论”及其利益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作为土地所有权代表的村集体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忠实地代表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因而村民与村集体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形成了委托—关系。但是事实上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就很难享有集体土地所有权,村两委不是代表“村农民集体”行使土地所有权职能,而是贯彻执行乡镇意图。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土地的所有权由于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或者说是排他性的占有权受到更高级别的乡镇权力的侵蚀。土地分配的具体执行常常要通过集体的人——乡村干部来实现,土地事实上是乡村干部能够施加重大影响甚至完全掌握的一种非市场资源。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是虚拟的,而这一层虚拟的土地所有权实际是归属于乡镇一级的,委托—关系完全脱节,因此就产生了所谓的“委托—悖论”。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无不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土地所有者会要求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有所实现,这种实现就是地租。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两权分离也必然会引起土地所有者对使用者的地租要求,但与纯粹地租不同,是一种经济地租。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由于土地和劳动力是稀缺的,经济地租的水平取决于两种要素在市场中的均衡水平。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土地相对于劳动力是稀缺的,且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自由进出劳动力市场的成本较高,劳动力对土地需求弹性较小,则作为土地所有者处于垄断地位的基层政府与作为土地使用者的农民在租金上的选择将处于非平等地位,租金水平将取决于垄断者的地位强弱如何。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治治理格局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经济地租就成为基层组织经济权力的实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必然的一种寻租行为,也是农地制度的“委托—悖论”必然蕴含的利益关系。

农地“流转”:弱谈判能力及次优选择

我国当前农地“流转”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探讨这个问题有利于明确我们讨论的基础。经过界定的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入股、互换、租赁、继承、拍卖等。基层政府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创造性地发明了很多“流转”形式。而“划定项目区,政府以优势产业,吸引农民拿出土地集中发展特色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流转”,根本不涉及土地承包权或者经营权的转让。一些地方甚至提出了“加快使用权流转,发展规模农业”的口号,下硬性指标;有的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实行“一票否决”。可见,对农地实行“流转”而不称为农地“交易”并不仅仅是约定俗成的通称问题,“流转”只是在许多法定的财产权利模糊不清的情况下的一种模糊的定义。交易往往意味着各方财产对象的财产权利界定基本清晰,各方在交易中的民事法律地位对等,而农地流转的主体是谁、应当是谁以及各主体是否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都不明确。交易中基本能够做到基本的等价有偿,否则就不会形成普遍的稳定的交易活动了;而“流转”则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自愿等价有偿的等价交易,事实上许多地区正是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性低价剥夺农民的土地权利,而土地财产权利界定的模糊特别是农民个人和家庭的土地承包权缺少法律的充分保护,又为这种剥夺提供了机会和政策依据。

查看全文

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农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进而使农地转入方获得额外利益而不必对转出方进行补偿的现象—农地流转的正部性,农地流转正外部性的存在造成农村土地市场上农地供应数量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因此采取相应的方法使农地流转正外部性的内在化,实现农村土地市场上的供需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论:通过对农地流转正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后,发现农地转出者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完全实现,是造成市场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故而应当由农地流转中的受益者(转入方)向农地转出方,在经济上给与一定数量的补偿.同时运用成片发包和优先权等的制度设计,提高农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可能性.

关键词: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优先购买权农地互换

Abstract:Thepurposeofthepaper: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ishelpfultodevelopscaleoperationstepbystep,theexternaleconomyisaphenomenonthatthebuyercanobtainextrabenefitandneedn’tcompensatethesellerin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Theexternaleconomyleadstotheinsufficientsupplyofthefarmlandintherurallandmarketandisdisadvantageoustotheestablishmentandtheconsummationoftherurallandmarket.Soitissignificanttocorrecttheexternaleconomybyusingsomecorrespondingmethods,thenrealizessupplyanddemandbalanceintherurallandmarket;Meansoftheoreticalanalysisandeconomicalanalysiswasemployed;Theconclusion:thereasonofinsufficientsupplyofthefarmlandisthattheseller’sbenefitdon’tobtainedthecompleterealization,sothesystemwhichbuyergivessellersubsidyineconomyisestablishedtocorrecttheexternaleconomy;Atthesametimefarmlandshouldbesendinlargescare,andtheneighboringfarmland’speasant-householdshouldhavetheprioritytoobtain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soastoincreasethepossibilitytodevelopscaleoperation.

Keyword: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externaleconomycorrectionthepriorityrightfarmlandexchange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见农地流转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并把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地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进而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路径选择.

现阶段土地的有序、合理流转不仅面对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缺陷的制约,还受到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及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土地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承包人转出土地因自身权利在经济上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再加上对农地转出后对“后路”的顾虑重重,造成农地市场上供给量的不足,这是[1]农地流转正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体现.因此研究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对于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查看全文

农地流转价格动向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以江苏南通市为例,依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分析了惠农实施后农地流转价格上涨现象。研究表明:农地的超额利润增加,刺激转入户调整投入农地数量,扩大种植规模,取得最大利润;转出户则通过自身拥有的使用权将补贴内部化,提高利润水平。农地使用权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其他资源对土地的替代,使农地资源得到有效地配置,解决土地资源紧张问题;转出户将农地补贴内部化,则使农地的利用效率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相关了建议。

关键词:地租理论;农地流转价格;惠农政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简称农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组织内部成员把属于自身的农地承包权转与他人进行生产经营。从南通市的情况看,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交换、出租、入股等,参与流转的主体有本组农户,也有外组本村及其他,流转后土地主要用于农业,也有用于农产品加工的。农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到重新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增进转出户和转入户的福利。随着农地流转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许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普遍认为农地流转的价格偏低(黄晓峰,2008,黄丽萍,2005),主要是产权和价格机制不完善(邓大才,张家胜,2007);影响农地流转的价格因素很多,从宏观方面看,比如农地政策、农业的比较利益、农地对中国农民的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流转本身的交易成本等因素(黄丽萍,2005,张家胜,2007),从微观主体上看,各个农户本身的资源禀赋、收入水平等(黄丽萍,2005),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农地流转价格直接影响着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行为(张娟,2005)。2001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2006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飙升,农地流转价格也有了新动向。学界对这些新动向的研究并不多。

江苏南通市位于江苏中部,南临长江,东滨黄海,与经济中心——上海隔江相望;截至2007年底,该市农村劳动力达到320万人,承包耕地577.41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6503元。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农地流转率都比较高。该市有65%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累计流转面积达到90万亩左右,占总承包面积的15.3%。研究南通农地流转及价格问题,对江苏以及全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江苏南通市为例,依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研究新形势下农地流转价格问题,为决策提供参考。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中国农地的地租问题

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的使用者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纳给土地的所有者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土地交易可以在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一级市场进行,也可以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者与受让者之间的二级市场展开。土地二级市场上交易主体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交易的性质,也没有改变交易价格的性质,因而并未改变地租的性质。

查看全文

基于农地流转的食品安全论文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成因

1.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2005中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这样规定的,食品安全(foodsafety)是指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5,6]其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5-6]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可持续安全问题。食品数量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本民族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膳食数量。要保证食品数量安全就要求人民必须既可以买得到又能够买得起维持其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食品质量安全主要指所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等方面能够满足和保障人们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到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是否有毒,以及添加剂是否违规和超标、标签使用是否符合规范等问题。食品可持续安全问题主要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获取需要注重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食品安全的成因

对于食品安全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诸多研究。如美国农业经济学家Kinsey教授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可以分类为以下六个方面:[5-10]土壤、水和空气等农业环境资源的污染;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和生长激素等,致使有害化学物质在农副产品中残留;农副产品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违规或超量使用添加剂(防腐剂);新原料、新技术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科技进步对食品安全控制带来新的挑战。我国的部分学者也从食品生产、加工到销售供给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柏振忠、王红玲等研究认为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加工过程中的食品不安全因素,以及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掺杂使假和包装容器对食品造成污染等几个方面。陈兴乐等从政府规章、管理制度等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对影响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府监管投入成本过高、部分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监管体制与机制不到位、监管信息不畅通以及监测与预警机制失灵等几方面。孟菲、段玉峰等从生产角度分析,认为农药、兽药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环境因子。王婷等认为食品安全必须要加强对农副产品源头的控制。王志刚、周洁红通过对不同特征的个体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程度以及消费行为特点等进行分析,认为“收入、对绿色食品的了解程度、消费者对安全的忧虑度以及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度”等是影响消费者选择食品安全信息管制方式的重要因素。徐晓新认为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完善所致。刘为军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表征因素、过程控制因素、制度因素三个方面。综上可知,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复杂多样,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受到生产、加工、储运等各个环节的影响。首先,在生产环节会受到土壤和水源污染导致的种植业、养殖业的污染,以及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大量滥用植物生长调节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激素、抗生素等等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其次,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污染以及滥用添加剂等而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对于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等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行业门槛、加强产品标准制定以及完善立法和监管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真正解决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重点还在于追根溯源。食品安全不从源头保障,一切都是徒劳。笔者认为,这个源头在于农副产品的生产环节,包括最上游的生产环境(土壤、水、空气等)和农副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因此,为农副产品生产的源头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监管条件,既是有效改善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也是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长远之计。

二、食品安全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查看全文

论农地流转下的职能转变

乡村组织面临的新困境

从中可以看出,乡(镇)政府的职责范围几乎囊括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利益诉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的乡村组织,其职能也要求随着农民利益诉求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在我国农业税费改革之后,作为乡村组织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的“三提五统”取消了,乡村组织在从上级得不到足额的财政拨款,从下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无法有效进行本辖区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从而使乡村组织面临着新的职能困境。1.工作中维稳的压力增大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农业生产将会投入更多的机械、资本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投入将会大大减少,这一方面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这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少数人能够作为现代农业工人参加经营流转后的土地耕作外,其余大部分人只能通过第二或者第三产业转移,或者谋求其他的就业渠道,或者只能闲置在家。但是我国现在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吸纳足够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在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成熟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产生的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了农村社会安定的隐患,没有合适的职位安置他们将使得乡村组织面临很大的维稳压力。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因为农村土地流转而导致的群体事件,这增加了乡村组织处理这些事件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乡村组织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乡村的隐形风险加大。[1]2.工作质量不高且效率低下目前形势下,农户一般通过土地互换、土地出租、土地股份合作、土地入股和土地转包等五种形式实现土地流转。[2]在土地流转过后,大部分农民基本不再耕种土地,也就说通过土地对农民束缚已经基本不可行了,农民外出务工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会促使大量的农民走出农村,以致于长期居住外地。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会面临着找不到本人的尴尬局面,这会使很多工作没法开展,上面出台的政策传达不到村里,或者即使能够传达到村里但真正能够领会政策精神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导致政策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出现这种情况后,很多乡村干部表现出了工作不积极、“消极怠工”,甚至很多乡村干部把自己放于一个有利位置,工作中不作为或者少作为。3.职能模糊不清土地流转前后,乡村组织工作的重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流转前,乡村组织主要完成诸如税费收取、计划生育、普九达标等任务,而这些任务一方面十分明确,另一方面乡村组织乐于要坚决的完成,因为这些任务指标是与他们的工资相挂钩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乡村组织结合成利益的联合体,它们互帮互助。但是在土地流转之后,乡村组织任务中重要的“税费收取”没有了,这等于直接切断了他们很大一部分经济收入来源,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另一方面,现在“维护农民利益成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3]乡村干部工作时必须首先考虑农民的利益,一切从农民出发。这导致原来一些软指标现在却成了硬指标,比如传达上级指示、提供公共服务等现在成了乡村组织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但是这些软指标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难以量化,乡村干部在开展这些工作时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标准,很多都是靠领会,自己琢磨,这导致了原来的软指标现在“硬”不起来,乡村干部大多感觉这类工作没有意思。四、乡村组织的职能展望农村土地流转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的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激发和调动种田能手积极性以及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农民和乡村组织,城市和农村等各方的互动博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乡村组织职能转变带来了新的契机。1.建立乡村基层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保障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大量劳动力剩余是土地流转有效进行的阻碍因素,只有妥善转移安置了土地流转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有效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乡村组织应该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谋求职位,并且给他们办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社会福利,解决他们走出农村的后顾之忧。[4][5]另外,考虑到中国人的安土重迁情怀,乡村组织也可以自己发挥造血功能,吸引外地投资,创办乡镇或者村组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安置。2.建立乡村组织工作人员奖惩机制虽然乡村组织工作者是国家公务人员,但他们也符合基本的“经济人”假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后,针对很多村民常年不在村内,乡村干部工作难以展开的事实,应该让乡村干部明晰自己的职能定位,尽力对留在村内的村民做好服务工作。“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是乡村组织工作者必须要树立的工作理念。但是现实中,乡村干部是村民与上级组织沟通的桥梁,既肩负着把农民需求反馈给上级的重任,又需要传达上级对农民需求作出的指示以便及时解决村民的问题,其工作是十分繁重的。因此,应该完善对于乡村组织工作人员的奖惩机制以保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3.建立乡村组织工作人员工作考核机制明晰职权,确定每一职位的考核标准体系是乡村组织职能转变的工作重点。职位重叠、职责不清是乡村组织在目前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难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后,原来乡村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已经转移,在我国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乡村组织也要按照这一目标努力,并且乡村组织处在最前沿,其所要做的工作更加细碎,需要乡村组织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土地流转后当地的新变化来明确其职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职能确定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确定量化考核指标,以便考核工作人员的绩效,防止他们感觉工作“没意思”。五、结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发启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次有关土地制度的改革,被誉为新时期的“土地革命”。在这次土地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以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为主要内容,其中会涉及到多种流转方式的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之后,乡村社会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例如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进一步减少,农村空心化进一步加剧;乡村社会治

广西石山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1.加强石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石山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山地特性造成交通的阻碍,广西石山地区发展落后,形成与外界交流少的封闭状态。改善石山地区交通条件,是石山地区首要的基础性建设。此外,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灾区分布广,灾害发生频率高。山区又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严重区,灾害种类较多如滑坡、泥石流等。2010年各省份滑坡次数统计中显示广西排名第七,共发生587次。自然灾害不仅对山区居民造成生命威胁,且加剧了石山地区贫困的压力,加深了石山地区环境破碎和山区与发达地区隔离的鸿沟。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对石山地区灾害的基础研究,普及农村灾害防御宣传,开展石山地区灾害性评估,建议农村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建设,完善石山地区的抗灾救灾体系。为石山地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建立正确的政绩观,为石山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在良好的生态屏障石山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工程。生态屏障是广西石山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因素。但在目前的广西石山地区生态屏障建设中,综合性思维较弱,主要体现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综合的观念,热衷于搞单打一,从而导致工程缺乏统一规划,无法综合整治。如在自然保护中旅游部门、地方政府强调游客数量和和收入,与环保部门对该区域的保护相冲突等。因此,在强调石山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杜绝边喊“贯彻科学发展观”,边搞“人定胜天”一味追求GDP的政绩观。应做到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实现部门与部门间的积极合作。在对待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时应采取宜荒则荒的态度,实现可持续发展。3.重视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工作,培育群众参与新村建设的意识石山地区新农村建设主力军是当地的广大农民群众,其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广西石山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定的文化氛围,再加上广大石山地区政府财政方面的压力,农民群众在石山地区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些年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农民群众都不理解甚至没听过“新农村建设”,造成了石山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因此,应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工作。在培育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意识方面应重视以下几点:(1)增强群众的发展意识。发展意识的增强,可以把每个家庭、每个农户变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单元,使新农村建设的根基深植于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2)培育群众的文明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农村建设是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就要求农民群众不仅是发展生产的实践者,也必然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3)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和管理的过程,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第四,加强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由于广西石山地区经济社会水平发展较低,不能有效地满足当地农民的需要,往往出现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的现象。增加农民生态意识有利于保护和促进石山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位于南宁市马山县的弄拉屯素有“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之称,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高寒石山区。当地之所以能保持“山清水秀生态美”的良好生态,是由于这里的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较强,早在50多年前就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从此开始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同时栽竹种果,移植中草药,修建沼气池,使这里原有的灌丛、荒山恢复成繁茂的森林,并逐渐形成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被称为石漠化山区环境绿化、治理的“弄拉模式”。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广西石山地区因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道路。近年来,乐业县因地制宜,依托境内独特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种植猕猴桃、薄壳核桃、砂糖桔等特色优质高档水果。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7.3万亩,预计年产量7693吨,年产值2670万元。“十二五”期间,该县将发展猕猴桃3万亩,砂糖桔5万亩,薄壳核桃5万亩。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猕猴桃、薄壳核桃、砂糖桔等特色产业的优惠政策,如:对农户调整稻田、玉米地发展种植猕猴桃、薄壳核桃、砂糖桔的地块,政府无偿提供种苗扶持、补助产前三年粮食收入和猕猴桃种植搭架费用,同时还将修建水利设施向产业种植区倾斜。这些优惠政策将极大地带动农民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的积极性,为该县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作者:徐登云工作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