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13:03: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电企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电企业

论农电企业的安全监管

农电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

明确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及工作重点,并按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进行签订,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安全履职评价体系,将安全工作重点落实到各级行政一把手身上,并与绩效挂钩。建立安全“内控”机制,构建安全常态管理机制。要制定安全生产“内控“管理工作标准,加强对各项工作流程、各种生产现场、各类事故隐患的安全管控;将“两票”、违章、安全整改及事故障碍等作为重点指标和安全监督的重点内容进行跟踪管理,并纳入安全奖惩;对事故应急处理、操作、抢修、施工检修作业等重要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控,推行现场作业违章记分管理办法,严格查处严重违章,落实安全管理者和安全监督着的到岗到位跟踪管理,全力确保作业现场安全。加强事故障碍的分析,杜绝人身事故和有人员责任的电网设备事故。加强事故障碍统计、分析工作,做到及时、如实、准确、完整;对每起线路跳闸及设备异常、人身未遂事件均须进行故障分析,并要求每次故障都能及时找到故障原因,对故障点进行拍照留底。对故障暴露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整改,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加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提高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从增强设备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加快电网主设备技术改造,提升输、变、配电各环节的设备健康水平;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缺陷和异动的过程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抓好全员培训工作,提升全员安全素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和岗位工作标准,推进流动课堂模式,组织专职教师,结合基层站所的生产实际,制定培训课题,并深入一线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全面加强生产人员的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满足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

提升农电安全管理可控水平的几点思考

要重视安全工作的过程管理,做好事前和事中控制。要全面加强各个生产环节和作业现场的工作质量管理,倡导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的理念,层层抓质量,级级保安全,不留后遗症。要认真编制标准作业指导卡,规范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要编制安全作业风险防控卡,指导作业人员“知作业风险、要防范风险、会防范风险”。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作用,督促“车间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工作班成员、应到岗到位的安全管理人员”确实履行好安全职责,防范安全风险。要建立“九个一”的防事故常态机制,抓好事后管理:要按照“抓住一次事故,弄透一类问题,消除一批隐患;抓住一个问题,解决一串矛盾,建立一种秩序;抓住一次机会,警醒一批人员,培训一支队伍”的工作模式,深入开展防事故工作。要深刻认识安全管理中的海因里希法则,加大设备异常、障碍和人身未遂事件的统计、分析和整改工作,建立一个防范同类事故、障碍再次发生的新机制和新秩序。要注重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要充分认识影响安全生产的三大因素,夯实“人、机、环境”等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重视人员的安全素质提升,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管理方法,防范人的不安全行为;着力加强设备的本质安全管理,注重日常的缺陷消除和隐患排查工作,加大设备技改升级的力度,提升设备安全、可靠、优质运行水平;加大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营造安全氛围,提供保障安全的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生产工具和工作环境,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塑造平安、温馨的作业环境。

本文作者:沈长火工作单位:永定县供电有限公司

查看全文

农电企业如何走向市场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wto总体框架的运作下,必将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随着跨国公司将一些在发达国家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加入“世贸”组织后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激励竞争的市场经济驶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农电企业如何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超前发展。寻求农电企业的落脚点、出发点、归宿点是当前探索追求的主题。笔者以同仁的角度,根据当前的现状,浅谈农电企业如何走向市场。

一、理清企业思路,自身科学定位是走向市场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经济以何为本。这是这几年来一直争论的问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本位论”曾被视为无政府主义的观点。农电企业曾一度被定位为事业单位,农电是社会福利事业,“电力是商品”的概念非常模糊。近些年来对农电的定位在人们认识中长进了一步,被定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长期以来不识企业真面目,,不识企业方向,不识企业谋求发展的前景在何处,根本出路在哪里,因而贻误了我们的工作,贻误了农电企业跨跃式的发展。现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农电企业认识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当主角,农电企业的亏损得到了扭转。’如何确立企业的主体行为,笔者认为应解决三个层次:一是在经营策略上敢于承担主体,根据市场信息。自主与效益结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下农电企业员工高付出、高收入。高回报的路子,合理拉开职工工资收入的档次,充分发挥企业党、政、工的集体领导核心作用,全方位地调动全员职工的整体力量和生产积极性。企业经济的决策执行和利益的主体性能,要分解到企业领导和职工个人j形成人人身上有重担,个个肩上有指标,时时有压力的良好氛围。二是企业作为主体的同时,也

味着个人主体作用的加强,做到责权利统一。在企业运行中始终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动态管理的用人机制,特另是在干部聘任时,按照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标准进行双向选择,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企业领导和职工个人的责任和利益得到了明确,职工个人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出来,企业主体作用才能落到实处,企业效益才能大幅度提高,从而使企业资本积累纵横滚动中发展壮大。

农电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由市场决定自已命运已成定局,舍此别无退路。作为农电企业,要尽快摆脱旧体制束缚,确立主体意识,超拓思路、与时俱进,进入市场,站稳脚跟,寻求归宿,谋求发展,这是走向市场的重要前提。

二、转换经营机制,重塑企业形象是走向市场的关键

查看全文

创建一流 深化农电企业管理

近年来,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河南公司农电工作坚持以创一流同业对标为抓手,加强县供电企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深化行风建设,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了电网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截至目前,河南公司拥有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27个,省一流县供电企业26个,占全省县供电企业总数的49%;有2个单位被国网公司确定为2007年同业对标综合标杆单位,8个单位被确定为专业标杆单位。2007年,我公司在省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再次名列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

一、深入推进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全面提升农电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部署,我们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以同业对标为抓手,大力构建农电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电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提高创一流同业对标的针对性

河南公司拥有107个趸售县供电企业,其中88个代管县供电企业,19个有限责任公司。县供电企业数量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企业之间管理基础差距大,一流建设面对问题各不相同。对此,我们积极做好农电基础调研,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

一是坚持全面开展创建一流企业的原则,要求所有县供电企业树立建设一流企业的工作目标,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明确创一流同业对标的任务,强化基础管理,缩小企业之间的管理差距。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要求各单位找准差距,制订完善措施,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确保创建工作质量。三是坚持科学建设、规划先行的原则,结合农电企业发展状况和需要,做好一流企业建设规划,突出创建工作亮点,一年上一个台阶,逐步提升县供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四是坚持按需培训、强化提高的原则,针对县供电企业管理需求,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强化提高县供电企业对一流建设工作的认识,正确把握工作方向,端正工作态度,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推进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查看全文

农电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1农电安全范畴

随着新的农村供电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日益重要。由于电力特殊性,供电安全具有特殊含义,电力生产和运行过程中具有高度危险性;具有高度自动化过程;发电、供电和用电几乎同时完成。因此农村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不仅要保证企业自身安危,还应把对公众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电力企业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逐步提高电力供应可靠程度,避免因停电对社会造成影响和危害。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和发展不均衡性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的设备还存在很大危险性,对公众来说就是一种威胁;电网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农村单一线路供电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抵御环境因素破坏的能力还不高,供电可靠性有待提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电安全管理必须努力避免电网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因此农电企业安全管理概念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供电安全包含全社会供电可靠性管理,狭义供电安全只针对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农电企业安全管理主要集中在人身、电网、设备和施工作业安全四个方面。同时农电企业生产场所点多面广,发生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几率也很大。安全管理工作可细分为人身、设备与电网、消防、交通和施工作业安全五个部分。关于电网事故,现行《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虽明确了概念,但从目前电网和设备状况看,电网事故往往是由于设备事故引发的,可按照社会认同的标准列入设备事故范畴,而且设备事故也应根据设备损坏的程度来衡量。现行《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虽明确其“不作为处理和判定民事责任的依据”,但作为行业标准,按照我国立法原则,又不能不被法院采信为证据。因而其届定的电网和一部分设备事故对于供电企业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现阶段,农电企业应把电网事故细分,把可靠性管理纳入安全管理范畴,统一管理,区别对待。同时农电企业安全管理应更注重防范社会普遍关心的人身触电伤害、违章作业伤害和家用电器损坏问题,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作为事故进行处理。

2供电安全与经营生产的联系

农电企业如其它企业一样追求的目标是企业效益最大化,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强农电企业安全生产,可降低企业风险,改善与政府、员工、民众的关系,提高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将是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和基础,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农电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还必须进一步增供扩销,而增供扩销的基础就是安全生产。因此安全生产对于农电企业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电力安全管理包含发电和供电两个环节,而且使用同一标准,运用同一方法。在发电和供电实践过程中,电力安全管理深入到设备环节,强调保证体系与监督体系的运行,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很好作用。从整个企业管理角度看,安全管理只是其中一个分项,而安全管理又必须对安全生产进行宏观控制,管理矛盾较突出。就目前农电系统中,安全监督部门多为监督与管理的双重职能。如一味强调纯监督职能,工作就会显得空洞,且缺乏力度,造成事前控制工作缺位。因此农电企业作为纯企业运作后,应把安全管理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中,制定新的管理流程,使安全监督部门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重要环节上能实施监督。

查看全文

企业文化在农电管理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法;企业管理艺术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艺术的灵魂,它以人为中心,以其特有的张力和弹性,由表及里,纵横交织,延伸贯穿在农电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位,成为激发农电管理的内在动力。文章对企业文化在农电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探讨。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艺术的灵魂,它以人为中心,以其特有的张力和弹性,由表及里,纵横交织,延伸贯穿在农电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位,成为激发农电管理的内在动力。

一、硬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

所谓硬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表层,即物质文化。它是指企业生产、生活、文化娱乐诸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整齐规范、健康向上的硬文化建设,能够在职工中产生自豪感、归属感,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无形中增强了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了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企业形象。牟平供电公司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外在形式的建设,全面开展了环境“五化”工作,建立起图书室、职工俱乐部、塑胶篮球场,使职工在工作之余有休闲娱乐之处,陶冶了职工的文化情操。该公司还以巧妙构的思将浓厚的文化底蕴隐藏在物质基础之上,使一件件看似平常的物品,在丰富的文化理念的映衬之下,别具风采,具有鲜明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激励作用。例如在一楼大厅布置的党团员天地、在大厅醒目处悬挂用于记录重大活动的电子在屏幕以及每层楼梯的交界处镌刻的名言警句,使职工步入工作场所,就感受到一股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文化氛围在包容、在融

化、在鞭策着,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查看全文

县级农电服务公司优质企业平台研究

党的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理念。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主体,服务广大农村、服务广大农民的前沿窗口,县级农电服务公司是供电企业面对农村的一面旗帜,是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网衡山县农电服务公司通过做细人力资源、做实市场化工程、做优综合业务全面提高农电管理水平,打造优质企业发展平台,激发农电队伍活力,更好地服务“三农”。通过对人力资源、财务预算、市场化工程业务进行集约化管理,全面提升县级农电服务公司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农电服务公司员工技能及服务水平,管理并培训出一批扎根农村、熟悉农业、服务农民的技能型农电员工,有效留住人才,优质服务“三农”。农电服务公司职工是电网企业与农村千家万户的联系者,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实施者,是供电企业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代言人。以往农电服务公司职工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其中县级农电服务公司基础管理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站房建设不齐备,员工办公生活环境不佳;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受限;员工专业技能水平不一;经营效益差异大,薪酬水平不高等原因严重影响员工和企业健康发展,难以让员工专心、安心、热心地服务好“三农”,服务好企业。因此,提升农电服务公司管理基础、效益水平,提高员工整体技能、服务能力,保障员工经济收入、保障队伍稳定是当前县级农电服务公司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强化综合基础,狠抓供电所创建,提升管理能力

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宣贯力度,严格执行到位根据省市公司指导意见,衡山县农电服务公司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围绕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化工程、农电综合协调等4类编制了30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细化,使县农电服务公司逐渐向制度完善、执行规范、监督有力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健全农电服务公司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组织全体员工对《员工管理办法》《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劳动考勤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进行宣贯,宣贯过程中全程录音或摄像。宣贯后全体员工要进行考试,做到制度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做实农电综合业务,强化“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供电所营配业务融合,建立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优化班组设置,强化“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供电所设内勤班、外勤班和配电班三类班组,400V及以下设备运维实行低压营配合一。优化岗位及人员配置,培养复合型员工,支撑新型业务推广,完善工作流程及制度标准,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有效解决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司结合乡村规划和园区发展规划的用电需求,根据衡山县的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对供电所进行了优化调整,对各供电所供电区域进行了调整和划分,建立了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新建了开云供电服务站。优化调整后,公司五个供电所各项业绩指标都稳步提升,为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2019年创建示范县供电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星级供电所创建工作,对照《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星级供电所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制定适合本公司的星级供电所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星级供电所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改善供电所生产条件,实施营配业务末端融合,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建设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通过1周1进度1计划上报资料完善情况,使各供电所控制相关专业指标达标贯穿全过程。县公司应对创星供电所进行检查、帮扶。通过星级供电所创建活动,全面提升供电所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规范和统一供电所相关工作流程、管理要求、台账、记录等资料格式模板和要求,全方位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目前衡山供电公司5个供电所有2个“四星”供电所、3个“三星”供电所。积极开展供电所“小公寓、小食堂、小浴室、小书屋、小菜园”的建设,妥善解决职工住宿难、洗澡难、就餐难等基本保障问题,让员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努力增强广大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供电所真正成为员工的另一个“家”。

集约人力资源,提升供电服务员工队伍战斗力

推进农电效能工资改革以“分类规范、层级分明、统筹平衡、平稳过渡”为原则,规范设置专业岗位层次,完善岗位等级序列,建立统一岗位、能力、绩效、辅助工资单元的工资管理制度,完善基于绩效累积的薪档晋升机制,规范供电服务员工工资发放。对岗位设置、岗级标准、任职资格和配置要求等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学习和宣贯,激励员工向高等岗位晋级。公司作为衡阳供电公司农电效能工资套改首个试点单位,成为湖南省第1个圆满完成供电服务员工岗位套改及效能工资套改试点发放的县农服分公司。因效能工资套改成功,盘活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推行量化管理,加大绩效考核,抓好供电所的二次分配以“指标全量化、业绩分数化、分数货币化、操作实用化”为思路对员工绩效工资进行改革,下发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将专项量化考核分为营销、线损、运检、安质、党建、发策、供指服务、农电综合管理八大块,总考核分数为2000分。将月度、季度、年度绩效工资与每月量化打分及累计量化排名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各供电所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行“台区竞标制”“工作积分制”等方式抓好供电所的二次分配,员工绩效工资必须计件、量化、细化、指标化。台区经理工资发放最大绩效差距达4万元。通过合理拉大收入差距,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能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员工更加有动力,让混日子的员工无生存空间。夯实人资系统数据管理,完善档案管理安排专人参加档案管理培训,组织人员对供电所服务员工档案进行整理、鉴别、整理、分类、排序、编目,以员工姓名为文件夹形成电子档案,实现人事档案数字化的雏形。并根据员工档案要求收集充实缺少的资料,扫描入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资料库保存。通过随时对ERP系统及农电用工管理系统内员工档案进行同步更新,公司充分实现对供电服务员工数量、员工信息、合同签订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切实做到员工档案与用工系统一致。健全员工成长及激励机制通过供电所所长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员工担任供电所所长,引导鼓励优秀员工到供电所任职。加强考核激励,对工作能力强、业绩优秀的供电所所长,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加强供电所所长后备梯队建设,加大对供电所优秀年轻员工及大学生的培养力度。挖掘员工身边的先进典型,做好劳模和工匠选树,积极做好工匠首聘工作,畅通供电所员工成长通道。强化队伍建设,落实“严管厚爱”要求全面开展供电服务员工体检、疗休养、困难补助、劳动保护用品保障措施,提高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凝聚队伍活力;关心困难员工,关爱一线员工,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一年四季送关怀”慰问活动。让农电服务公司员工真正感受到省市公司的“厚爱”,极大增强了员工的从业幸福感和团队归属感。加强培训,打造“一专多能”员工队伍强化需求导向,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员工参加技能鉴定,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加大内训师的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岗位培训、实操训练相结合等一系列的培训方式,补齐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短板,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水平,使供电所运维抢修、营销管理、现场服务等岗位技能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1懂2爱”)的电力服务“三农”工作队伍,增强服务前端快速响应能力。截至2019年12月公司在岗技师及高级工以上员工占总比48%。规范财务运作流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资金结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支付业务流程控制,建立严密有效的内部牵制机制,完善支付审批程序,保证支付业务的安全、准确,有效防范了资金风险。通过日常细致管理管控好资金安全,做到日收日存,日存日晒。杜绝小金库,杜绝公款私存,杜绝挪用公款,做到互相监督,互相监管,互相提醒。自创财务管理“三字经”,让财务管理耳熟能详、烂熟于心。

加强业扩管理,依法依规承揽业扩工程,合理合法拓展员工收入渠道

查看全文

农电局企业文化精神落实情况

农电局办公大楼座落在美丽富饶的#镇境内,走进大门,就会看到院内鲜花绿草相映,办公环境整洁舒适,楼内,醒目的安全生产警示牌、安全生产运行天数、国家电网公司三公调度“三个十条”和各部门所在位置的示意牌,会使您处处感受到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农电局的企业精神是:“学习竞争创新合作”,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农电局特有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哲学:发展源于责任。

核心理念:员工素质是发展的动力;团队精神是和谐的基础;优质服务是品牌的根本;规范管理是致胜的保障。

企业价值观:务实与超越;素质高与服务优。

企业宗旨:为企业创造信誉;为员工创造机会;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

查看全文

企业文化在农电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一、硬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

所谓硬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表层,即物质文化。它是指企业生产、生活、文化娱乐诸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整齐规范、健康向上的硬文化建设,能够在职工中产生自豪感、归属感,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无形中增强了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了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企业形象。牟平供电公司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外在形式的建设,全面开展了环境“五化”工作,建立起图书室、职工俱乐部、塑胶篮球场,使职工在工作之余有休闲娱乐之处,陶冶了职工的文化情操。该公司还以巧妙构的思将浓厚的文化底蕴隐藏在物质基础之上,使一件件看似平常的物品,在丰富的文化理念的映衬之下,别具风采,具有鲜明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激励作用。例如在一楼大厅布置的党团员天地、在大厅醒目处悬挂用于记录重大活动的电子在屏幕以及每层楼梯的交界处镌刻的名言警句,使职工步入工作场所,就感受到一股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文化氛围在包容、在融

化、在鞭策着,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中介文化:建立高素质职工队伍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中介文化即管理文化。它主要指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各项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它一般包括“硬管理”,如各种制度规定等强制手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软管理”,如舆论宣传、领导示范、树立典范等非强制手段来无形地控制人们行为的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不仅重视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更注重培养和树立职工的现代管理观念和意识,形成自我管理机制。

牟平供电公司精于管理文化之道,以人为出发点,借助文化效应,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激励和文化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技术水平,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以强的文化动力,推动农电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查看全文

强化管理 争创一流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电在电网经营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河北省电力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提出树立“大农电”、“大市场”、“大服务”观念,确立农电在电网经营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强化管理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使河北农电步入快速协调稳步发展的新阶段。2007年,河北公司以最高票荣膺河北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称号,为实现河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农电在电网经营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河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县供电企业102个,其中趸售代管县供电企业82个,直供直管县供电企业18个,有限责任公司2个。承担着河北南部农村地区供电任务。

河北公司党组站在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高度,自觉把农电工作放在事关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认识,放在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去把握,放在事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的全局去谋划,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把发展农电事业作为惠及农民群众的伟大事业,通过“三抓一创”工作思路的落实,全面加强农电企业管理。

河北公司根据趸售代管县公司占全部县公司80%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积极履行代管责任,统筹考虑农电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出了“像管理直管县一样管理趸售县供电企业,逐步实现农电企业与国网公司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规范的接轨,努力做到管人管事相结合,实现对人财物的全面代管”。战略思想确定后,省公司将农电工作全面纳入各市公司年度业绩考核体系,强化了各市公司对县公司的管理责任,并不断完善市级农电管理评价体系,加强农电工作调度,提高工作执行力。各市公司均与县公司签订了责任状,逐级落实责任,细化考核指标,进一步健全了县供电企业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调动了县供电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电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创新机制,加强协调,全面强化农电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农电股份制改革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网改造和农电体制改革的完成,农电运行新机制的建立在带来规范农村用电秩序,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诱发了许多新的矛盾。矛盾的结症何在?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在哪里?笔者结合朔州实际,就上述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总的来看,农电体制改革虽然消除了县供电企业用电管理权向农产延伸的体制障碍,为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改革的双重性在电力企业仍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就显得更加突出。朔州供电分公司农电体制改革从**年开始,根据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精神及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整体部署,到**年底,公司所辖5县(区)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全部完成。截止目前,该公司共有供电所48座,农电员工604人,其中全民职工96人,占总数的15.89%;合同工506人,占总数的84.11%。

与全国大部分直供直管县相似,朔州供电分公司农电体制改革后新成立的供电所,基本上是在原乡镇电管站的基础上过渡而来,虽然纳入了县供电支公司的统一管理体系,但由于历史等原因,农电普遍存在跑冒滴漏严重、效益不佳、基础管理薄弱、队伍素质低等共性问题。

一是改制后的农电获利能力普遍不高。实施“两改一同价”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以及取消供配电贴费、大幅度降低初装费标准等措施后,受农村经济发展和缺电的制约,拉动农村用电市场内需的初衷并未实现。**年,朔州农村用电量为1.6亿千瓦时,增长率仅为6%,与该市全社会供电量23.18%的增长率差近18个百分点。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农网固定资产是网改前4倍,公司每年用于农网设备维护成本至少在1000万元(不包括设备的改造、扩建及灾损等)。在电费回收上,朔州五县(区)供电所欠费515万元,基本是在改制时作为债权与原电管站资产一并接收过来的,占到全公司旧欠电费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而这些欠费中很大一部分由于农村过去存在的一些小企业、小作坊的倒闭和村委会换届、撤乡并镇等的变革,成为无主之债,回收的余度已不大。同时,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移交,产权实行强制国有化后,由于新的村民管电自治组织还没有健全,使农村用电失去监督,跑冒滴漏增加。

不良资产多,维护费用高,而农电赖以生存的售电量和电费回收又不能取得突破,农村电价低,损耗大,是当前农电获利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是农电用工带来的新问题。尽管农电体制改革时农电工是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聘产生,且与供电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当前农电工与正式职工同共不同酬、劳动强度与收入比例不协调的矛盾正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制肘。一方面,在农电资产膨胀的同时,农电工的数量却在减少,使工作量成倍增加。如朔州公司,改制后的农电工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而农电资产是原来的4倍。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电工的不满与日俱增,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影响到队伍稳定。另一方面,现行农电体制及待遇还不能吸引社会上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加盟农电,就是在职的,特别是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电工也随时都有流失的可能。这一点我们也能够理解,毕竟400多元的工资收入对于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年青人来讲,在当前已没有了多大的吸引力。另外受改革条件限制,供电所在组建时还是保留了很大一部分过去以“亦工亦农”形式存在的、几乎一生都在从事农村电力生产与经营的农电工,这部分人员在当时均没有医疗、养老、工伤等劳动保险,如何妥善处理好他们退休后的生计待遇是农电面临的又一个紧迫且棘手的问题,成为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