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9:18: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消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消费

农村消费现状及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

内容提要:消费市场启动困难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困难已经受到各方关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央关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启动农村消费的一系列重要决策正在得到逐步落实。本文分析了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现状,指出了制约农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低、消费环境差、流通设施落后以及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措施建议。

在当前投资高速增长带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贸易磨擦频繁发生与各种争端带来的经济隐患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扩大投资和对外贸易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快续增长,这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决策层的共识,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则是保持当前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应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良方。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指出,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四次会议上,扩大消费特别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也是两会代表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

*市是一个西部地区欠发达城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多年来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相对较小,特别是农村消费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增速较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微乎其微。“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年均增速11.74%中,消费的贡献率为11.2%,而农村消费对全社会的贡献率仅占1.73%。对于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庞大农村消费市场来说,其差距是巨大的,其增长潜力不可估量。

一、我市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的现状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末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18.8元,五年年均增长6.13%,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即第一产业收入)和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分别占全部总收入的56.5%和31%(见表1),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少,仅占8.5%。

查看全文

农村消费论文:小议城镇居民和农村消费的改善

本文作者:姚敏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基本状况及其演变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优化,消费质量不断提升,消费模式实现了重大突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84年之前统计城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1985年之后统计城市居民家庭收支情况,鉴于保持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研究时间区间为1985—2010年,基础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所编的《中国统计年鉴》(1986—2011)。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内在特征。消费结构可以从价值和实物两种形式来表示,即消费支出的项目构成及其占比和消费的实物形式,消费结构从消费内容的角度反映了消费的层次和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随着发生改变。(一)居民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优化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的重要指标。这一比重越高,意味着消费层次越低;这一比重越低,意味着消费层次越高。1992—2010年,虽然食品消费支出仍然占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第1位,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2年的52.86%下降至2010年的35.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2年57.55%下降至2010年的41.09%,表明温饱型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断减少(见表1)。同时,随着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上升。对于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方面支出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方面支出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四项合计支出的比重从1992年的19.90%迅速提高到2010年的43.17%,其中2010年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均超过了12%,分别占据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第2位和第3位。对于农村居民,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方面支出的比重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四项合计支出的比重从1992年的20.08%迅速提高到2010年的45.39%,其中2010年居住支出比重为19.06%,交通通讯支出比重为10.52%,分别占据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第2位和第3位。总体而言,目前城镇居民消费逐步向住房、汽车、旅游、休闲等领域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加快趋势,而食品和衣着支出在农村消费中仍然占较大比重。(二)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主要消费品的消费量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也是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方面。家庭部分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加,且不断升级换代,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消费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家庭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换代(见表2),由20世纪8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老三件”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新三件”,随后科技含量更高的家电产品又逐步取代了“新三件”。对于城镇居民,1985年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仅为17.21台、6.58台、48.29台,2010年则分别为137.43台、96.61台、96.92台,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的消费市场已基本饱和。此外,一些新型、现代化家用电器逐步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用型消费方向转变,移动电话、电脑和家用汽车成为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新三件”,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电脑、家用汽车分别为188.86部、71.16台、13.07辆。同时,城镇居民还青睐一些科技含量高、时代感强的高档家电产品,如无氟环保电冰箱、数码纯平彩电、变频式空调、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对于农村居民,不仅消费支出规模偏低,而且在消费的内容和层次上,也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较为落后,总体上还没有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有些耐用消费品,如黑白电视机已经退出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领域,但仍属于农村居民主要的消费项目;有些耐用消费品,如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对城镇居民来说已经饱和或接近饱和,而在农村地区尚有较大的需求空间;有些耐用消费品,如组合音响、摄像机、微波炉、健身器材、家用电脑等,目前农村居民还没有能力消费,而城镇居民已经或即将作为主要消费项目。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居民收入水平当居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最根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9%以上的高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有较大的提高,分别从1985年的739.1元和397.6元增加到2010年的19109.4元和5919元。然而,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进而导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内生因素的原因,如居民自身素质、性别差异等,也有外生因素的影响,如宏观政策对居民社会财富分享程度的差别等,特别是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二)居民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既包括政策、信用等制度环境,也包括消费行为赖以实现的基础设施等物质环境。不同的消费环境客观上会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为消费需求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与消费潜在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比,消费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交易中存在一些失信行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等现象仍然存在,加之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尚不完善,消费者基本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张。另一方面,消费信贷政策尚不健全,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购买住房、汽车等有一定的困难,大多数居民只能依赖于信贷,但我国关于住房和汽车的信贷政策不够成熟、抵押担保难、手续繁杂、有关法规不完备等问题,降低了城镇居民消费信贷的热情,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另外,在消费潜力巨大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仍受到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如不少农村地区电线老化、供电容量不足、电网改造后电费收取不合理,通信设施落后、覆盖范围有限、覆盖效果不好;给排水设施落后、未通自来水等,这些因素使得农村地区的家电普及率较低,阻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张。总体上,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比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差得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潜在消费需求增长。(三)居民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负债消费或超前消费意识较强的居民,会有较高的消费水平或需求;负债消费或超前消费意识淡薄的居民,会有较低的消费水平或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化逐步实现了从较低层次需求向较高层次需求发展的一个过程,从“能省则省”到“想花就花”,从“吃饱穿暖”到“精神愉悦”,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对于开放经济的感受程度和影响冲击不同,使得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出现较大的差异。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国外的消费、理财、投资等理念正在影响着我国居民。城镇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完善,交通便利,医疗卫生条件好,文化精神生活丰富,同时城镇居民的文化水平较高,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因此,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更为开放,具有一定的超前消费意识,并且消费观念的更新也比农村居民要快得多,更加注重消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而农村地区相对封闭,对外来开放消费观念的接触和认知较少,使得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主要受到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如过去几千年以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使农村居民崇俭黜奢的消费观念浓重,从而形成“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同时农村居民自给自足的消费习惯也根深蒂固。再加之未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则更为保守和谨慎。(四)社会保障和制度变迁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缓冲储备储蓄理论都强调了预期在决定居民消费需求中的重要影响。目前,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预期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有些社会保障项目,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可以稳定未来收入、满足未来支出,从而具有减少预防性储蓄的作用;有些社会保障项目,如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可以直接增加受助者的收入,从而具有直接增加消费的作用。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会起到抑制消费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目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但相对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相对滞后,养老、医疗、教育等支出仍然是农村居民家庭的较重负担,还无法保证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强化了农村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支出的预期,使得预防性储蓄增加,从而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次,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出现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国企改革、职工下岗分流,使人们产生危机感,宁愿压缩消费,而为未来储蓄抵御风险的资金。我国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价格、金融、教育、消费体制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原来大部分由国家负担的部分转由个人负担,从而使居民预期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这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加大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进而使得城乡居民加强了预防性储蓄动机,降低了居民即期消费。

扩大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查看全文

农村消费论文:小议农村消费的财政战略

本文作者:韩伟华工作单位:驻马店市财政政策研究室

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2011年,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为578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315元,家庭经营性收入4149元,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319元。而城镇居民同期可支配收入为11306元,是农民可支配收入的1.96倍。农民收入水平低直接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实现,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二)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满足。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行的农村社保体系仍属初级阶段,农民受到的保障层次仍然太低。在多方经济压力影响下,农村居民的理性行为只能是减少现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备未来在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等不测之时使用。(三)农村消费环境差一方面,大多数村级个体商业经营商品品种单一,质量差,只能满足农民日常生活需求,大部分大件商品还需要去县城购买,导致农民购买成本高于城区,从而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农村消费市场还处于开发阶段,售后服务尚不完备。在农村,常常出现维修难、维权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消费的积极性。(四)农民消费观念保守长期的自然经济、小农思想培养了农民相对保守陈旧、求稳求俭的消费观念,加之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提倡“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导致农民形成了“捂紧口袋过日子”的消费习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消费观有了重大改变,但“借钱提前消费”的观念还未被认同。固守的消费观念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了消极的作用,降低了农村居民对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认识,削弱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张力。

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消费信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民消费预期,增强农民消费信心。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保制度建设,重点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适当提高医疗救助资金标准,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加快农村敬老院、养老院建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领域,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二)积极谋划农民增收思路,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二是加大财政支农、惠农补贴力度。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等,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还需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创新农地流转模式,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民财富。(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安全一是构建现代化的农村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农村新型流通方式,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逐步将连锁经营、销售、配送服务等营销方式向广大村级延伸,为农民提供质优、安全、放心、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二是支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在税收、贴息贷款等方面对农村消费信贷业务予以扶持。三是加强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保护农民消费利益,提高农民消费信心。(四)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切实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农村城镇化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首先,农村城镇化可优化投资环境,使乡镇企业获得与城市企业同等的人才、技术、信息乃至资金,从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农村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可推动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领域。第三,农村城镇化可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提高农户消费水平,填补城乡消费断层,形成新的投资和消费热点。

查看全文

扩展农村消费的财政规章

摘要:从农村消费需求理论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农村信贷成本等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财政角度解读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激活农村消费信贷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之良策。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消费信贷

一、农村消费需求的理论基础

(一)农村消费需求

由于农村消费品中既有生活消费品又有生产消费品,所以,农村消费需求包括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农村消费需求系统是由生活消费需求子系统和生产消费需求子系统构成,两子系统既对立又统一。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农村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当农村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一定时,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必然会使生产消费需求相应减少,反之也然;另一方面,农村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活消费需求是生产消费需求的原动力,人们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消费需要,如果没有生活消费需求就不会有生产,更不会有生产消费需求。

(二)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查看全文

生产过剩与农村消费启动

从商品货币关系角度考察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出现并不全是坏事。消化生产过剩,关键是要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在于消费,也就是说,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是要刺激和启动消费,因为持续多年的消费不足至今没有明显改观。启动消费,重点又在于农村消费。当前城市消费已相对饱和,但是农村消费则停滞不前,城乡消费反差太大。消化生产过剩,根本落脚点是要启动农村消费。农民收入增速持续4年下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未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为农民兄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又主要依赖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与中国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603种主要商品2001年下半年的全国市场供求情况的分析显示,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03种,供过于求的商品500种,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经济日报》2001年7月16日第2版)。该分析还表明,下半年供过于求情况最为严重的是家电商品,其生产能力仍然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当然,这项分析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所选取的600余种商品存在结构上的问题,没有包括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publicgoods),而这些公共物品很大程度上至今供给不足。因此,当前我国市场局势一方面是生产过剩(overproduction),另一方面事实上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产品品种不丰富,但是总的说来,当前市场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产品滞销,物价下降。生产过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一般都从“坏”的角度认识生产过剩,认为生产过剩导致经济不景气,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当然不好。此言不错,但是我认为还是要辩证地看待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诚然有坏的方面,但是较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短缺经济时代,你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进步,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生产过剩无疑是“好的”。生产过剩的“好”,理论上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理论告诉我们,生产过剩危机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买和卖的分离包含着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这就是说,不论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还是古典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就存在着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但是,危机的可能性不是危机的原因,危机的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写道:“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85页)。因此,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出现现实的生产过剩,并不有悖于商品经济的自然属性,相反,它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信用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也说明中国经济已具有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若干重要特征。这其实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样,从商品货币关系角度考察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出现并不是坏事,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生产率日益提高和新的投资领域不断开拓大规模增加了供给。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当然,我并不是为生产过剩叫好,唱赞歌,既然要辩证地看待,那么在看到“好”的同时,确实还要关注生产过剩的“坏”。坏,体现为生产过剩是通货紧缩(deflation)和经济萧条(depression)的直接诱因,破坏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运行,无疑需要克服和遏制。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在我们传统观念中,生产过剩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论述,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定期爆发,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对抗性矛盾的表现。这种对抗性矛盾,源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不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但并不意味着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存在矛盾。改革过程中,由于体制的变异,加之生产和消费之间本身的固有矛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愈益尖锐,进而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张的趋势与普通城乡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生产过剩。因此,生产过剩的根源是改革过程中生产和消费矛盾的日益尖锐。按照这个思路,消化生产过剩,关键是要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在于消费,也就是说,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是要刺激和启动消费,因为持续多年的消费不足至今没有明显改观。启动消费,重点又在于农村消费。当前城市消费已相对饱和,但是农村消费则停滞不前,城乡消费反差太大。1999年,乡村地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已从1985年的52.96%下降至38.68%,减少了14个百分点,而农村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69%。今年上半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城镇高出乡村3.5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为1.8个百分点,去年底为2.3个百分点,城乡市场零售额增幅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远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底,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38.24台,电冰箱10.64台,洗衣机24.32台,照相机2.69部,同期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111.57台、77.74台、91.44台、38.11部。在城镇流行的空调器、热水器、排油烟机、微波炉、家用电脑、影碟机等耐用消费品,农民的拥有量更低。因此,消化生产过剩,根本落脚点是要启动农村消费。启动农村消费,必须立足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农民收入增速持续4年下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未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为农民兄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又主要依赖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了,就会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更多的机会,乡镇企业也会得到较快发展。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乡镇企业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为此政府必须继续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乡镇企业的政策不宜简单关闭了事,要积极引导。金融市场的改革方向,也应该保证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只要乡镇企业再度蓬勃发展,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农民收入增速继续下跌的趋势必将得到扭转。此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途径。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农民的家用电器拥有量低,除开收入因素外,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一般的家用电器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相配套,例如电视机需要电压稳定和有线电视信号,电冰箱需要电源供应不间断,洗衣机离不开方便的自来水供应,但是农村的这些基础设施的现状是:电视信号比较弱,收视效果差;电力供力跟不上,电压不稳定,收费比较高;自来水普及率很低;不通公路或路况极差。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限制了家用电器在农村的普及。因此,启动农村消费,必须尽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包括农村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农村道路等方面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公共物品,其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贫穷的中国农民当然出不起,这无疑需要政府投入,将城市供水、供电、电信、道路建设、广播电视等公共事务职能伸入农村,兼顾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应鼓励农民集资办小水电、小水塔、电视信号接转站等。水、电、路、信号等基础设施问题解决后,广大农村地区将很可能出现一个家用电器消费热潮,蓄势待发的潜在需求将变为现实,进而消化掉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严重过剩的生产能力。

查看全文

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

计量方法及理论模型

1.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农村文化消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我们认为能够对农村文化消费产生影响的因素归根结底来自供求两个层面。首先,农村文化消费受需求因素制约。一般来说,由文化教育程度、消费观念与习惯、收入水平、文化消费支出水平、消费结构和社会保障状况所决定的需求意愿和需求能力是制约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最为重要的需求因素。文化消费是精神层面的消费,其需求强度与认知程度、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文化程度高且已形成一定消费习惯的农村居民,其认知力、理解力越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就越多,需求意愿也就越旺盛。由于文化消费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且文化消费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表现在以前与现在的消费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未来文化消费水平是建立在当前消费水平基础之上,因而,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大小不但受农村居民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预期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直接影响。其次,农村文化消费受供给因素制约。在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过程中,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文化消费价格所决定的供给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文化产品的供给,而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必然影响到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价格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而且影响着文化产品供给者的供给积极性,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数据选择与变量处理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均来源于1991-2010年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并且用各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各项文教支出除以1990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分类价格指数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用性,在不改变原有性质的前提下,对部分变量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用以1990年为基期的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代表价格因素;用居民消费支出中前三位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代表消费结构;用人均农村文化教育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文化基础设施;用人均农村社会福利救济费代表医疗和社会保障;借鉴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以居民消费倾向替代消费观念、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等无法具体量化的影响因素,其中,居民消费倾向可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比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代表[5]。

3.模型建立在建立文化消费模型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消除异方差,并减少变量的波动,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可对各经济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

1.序列平稳性检验对时间序列变量直接进行回归有可能导致伪回归的发生,因此,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必须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ADF检验方法对变量的单位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序列,无法直接进行回归分析。而经过一阶差分后,这些新的时间序列均变成平稳序列,且单整阶数相同,均是一阶单整,可用于进行协整分析。

查看全文

流通创新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现状分析

农村消费水平逐步增长,消费增长潜力巨大。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解放初期至1978年,这一阶段农村消费水平较低,由于物质条件奇缺,人们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二是1979-2000年,农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三是2001年至今,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化,农民收入得到快速增加,农民消费水平增长很快。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1803元,而在2017年高达10955元,年均实际增长8.6%。同一时期,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350元,至2017年时为24445元,年均实际增长7.4%;在绝对数值上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然而,从年度增长速度上看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速度要高于城镇居民增长速度1.2%,说明农村消费增长潜力巨大。从数据上来看,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比1978年的63.9%下降了34.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6%,比1978年的57.5%下降了28.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2%,比1978年的67.7%下降了36.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由于消费能力受到收入限制,在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农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因为收入受限,物资紧缺,农村实行集体制经济,农村个人可支配的收入有限,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有限,主要集中在数量有限的衣食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得到明显提高,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农村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提供消费的资金较多,比较明显的改善是自行车、手表、电视机等产品进入农村任舒(安阳学院河南安阳455000)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高校重点科研项目(18B79000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南“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家庭,其后,随着农村收入的增长,农村家庭对空调、摩手车、小汽车、电话手机等通讯及家电产品追求增加,这些产品在农村普及并不断更新换代。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35部,计算机80.8台,家用汽车37.5辆;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46部,计算机29.2台,家用汽车19.3辆。2013年至2017年农村消费支出情况分别为7485元、8383元、9223元、10130元、10955元,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具体如表1所示。然而,由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农村消费能力受限,与城镇相比,消费结构仍然存在差别。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明细结构上也有不同,以2017年为例,农村居民消费构成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消费,分别为3415元、2354元、1509元,占比分别为31.17%、21.49%、13.77%;其次是教育和医疗,分别为1171元、1059元,占比分别为10.69%、9.67%。随着农村消费水平增长,农村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食品消费支出逐步下降,农村居住消费逐步增加,表明农村居住环境正在改善,此外,交通通信消费和教育、医疗消费支出增长,表明农村居民交通环境得到改善,加大了教育和医疗投入,希望获取更好的生活保障。农村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由于各项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首先,农村购买服务的条件得到改善,便利于农村居民就近消费。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一部分大卖场进入农村集市或者主要居住区,与农村消费市场更加接近,促进了农村消费的便利化。同时,农村本土居民在各乡村设置便利店,包括部分乡村设置了村镇银行服务网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开展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活动,方便了农村居民的购买活动。此外,部分医疗单位定期开展医疗服务下乡活动,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就地就诊。但在教育消费方面农村居民开支成本增加,由于城镇化和农村居民环境改善出现农村人口流失,农村小学数量缩小趋向集中,中学一般以乡镇为主设置一到两所,高中大多集中在县级城区,农村在基础教育方面投入增加,以及农村子女进入高等学校的增多,因此教育投入相应增加。其次,农村外出消费的机会增加。由于农村居民条件的改善,外出消费的机会增多。由于部分乡村购物环境较差,物品销售不全,农村一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不能从本村本土购买到的物品,或者农村人因为受到消费习惯影响,认为本地的商品质量存在问题,大多到县城或者大中城市购置高档品,比较高档的服装、电器等,此外,还有小汽车等,使消费市场延伸到大中城市。还有一部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期间从外地带回所需的物品,满足家庭需求。再次,由于网络购物出现,农村通过网购方式进行消费增加,农村足不出户能够购买到所需物品。这得益于农村物流运输的发展。再次,农村市场扩大,农村间集市交易也较为活跃,农村间相互提供农产品消费,以及农村通过网络或者通过通信联络组织农产品销售活动,将本地农产品推广出去。最后,支付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善。随着金融业务向乡村延伸,以及移动支付发展向农村渗透,农村消费使用现金结算需求减少,通过银行转帐方式,或者手机支付的方式在农村消费活动中得到使用推广。

在城乡双向流通背景下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农村消费增长水平。近几年来,虽然农村收入增长明显,2013-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分别为9430元、10489元、11422元、12363元和13432元,但总体增长幅度有限,具体如表2所示。农村以2017年为例,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虽然实际增长幅度比城镇居民增长幅度要高,但在总量上有很大差距。而且,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为5498元、5028元、2603元和303元,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于农民的打工收入和经营收入。原因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加快,一部分农村居民实行了转移,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已不属于农村消费序列,在计算口径中进行了剔除;二是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都很不固定;三是大部分贫困人口都在农村,而且这部分人脱贫任务很重,有许多属于缺少劳动力,无法通过自身解决收入增长问题。因此,收入增长缓慢是影响农村消费规模的主要原因。(二)农村市场流通渠道不足影响消费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环境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明显不足。主要是农村市场流通渠道严重不足,一是农村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固定有效的销售渠道,农产品销售与流通环境不畅,包括农村间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及农产品进入城镇市场销售渠道两个方面,增加了销售成本。二是农村商品数量有限。销售市场环境存在局限,包括场地设置有限,商品供应数量不足,很多产品在农村市场中无法购买。主要集中在集贸市场,环境脏乱差,不能提升消费升级。三是农村消费市场管理混乱,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农村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影响着农村消费市场的信誉,使农村一部分消费能力出现转移。(三)农村保障制度滞后阻碍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在农村居民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必须精打细算过日子,在收入不稳定,而支出相对出现刚性的情况下,农村消费趋于保守,信贷消费很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给农村居民消费形成很大压力,住房支出、教育支出等占了很大比重,在养老和医疗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消费变得更加谨慎。农民必须预存养老和医疗资金,以防万一。此外,农村消费中的人情支出也占有较大比重,占用一定的支出。总体而言,农村居民在许多方面支出成本要比城镇居民高,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的压力,农业经营收入减少,特别是农业投入大,农产品价格涨幅有限,甚至出现农村经营收支倒挂现象,影响农民经营的积极性,使农村消费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不能带动农村消费升级。

流通创新对促进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的机理分析

(一)流通技术创新。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离不开流通技术的创新,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动力。通过创新,可以缩短农村商品的流通时间,大大提高商品的通速,进而降低农村商品的流通成本。流通成本的降低可以进一步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避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另外,由于流通成本的降低势必会导致销售终端价格的降低,销售价格的降低就会刺激农民的消费欲望,进而提高农村消费规模。就流通技术创新而言,主要涉及以下三点:一是创新机械化技术;二是制定流通技术标准;三是实现流体技术的信息化。随着流通技术创新的兴起,机械化技术的应用释放了大量的劳力,实现了规模生产。而技术的标准化融汇于这个创新过程,这是新时期流通领域发展的一种新理念。2015年底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301多项流通标准,流通标准化的制定在促进物流效率提升的同时,实现了物流的规模化发展,进而降低了物流成本。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流通创新变得更为迫切,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注入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支付等技术在农村流通中的应用更加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流通企业各环节的高度整合,进而提高了企业流通环节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助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随着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应用的逐渐成熟,包括农产品惠农网和中国农业网在内的各种农产品交易网站得以面世,这些互联网新兴平台的逐渐成熟,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流通主体也借此消除了信息屏障带来的价格差,从而实现了利润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二)流通制度创新。受我国行政体制的影响,流通领域统一的大市场难以形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而流通市场的分散化是造成流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基于此,制度创新迫在眉睫,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解放农村流通生产力、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农村流通制度的创新,主要涉及以下三点:一是政策的创新;二是体制的创新;三是制度的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现了购销一体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是基于当时历史背景的一种改革,这对于当时物质贫乏条件下的中国粮食价格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国每年都会在“一号”文件中强调要深化农村流通市场改革,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规模。这些政策文件的先后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流通市场的改革。2005年,商务部牵头,会同有关部委在我国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工程,随着这一“工程”的有序推进,农村消费环境和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农村消费结构和消费成本得到了本质的改变,随着农村市场的逐渐成熟,城市消费市场模式逐渐向农村市场渗透,特别是连锁农家店的兴起,在提高农村消费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之后,我国又在农村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旨在通过此“工程”的实施以扩大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对接,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拓宽产品流通渠道以实现农村市场的结构调整。流通效率低下一直是制约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流通效率可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活跃农村市场经济。受“新网工程”的影响,以农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结构得以调整,基本上解决了农产品难卖、农资难买等问题,农村就业和消费环境得到了本质的改变。特别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农超对接”模式极大地缩短了农产品流通时间,提高了流通效率,使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得以有效融合,农民增产增收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近年来国家扶贫政策的有序推进,诸如合作社等经营模式的兴起,提高了农村生产主体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同时,还促进了农村流通制度的创新,极大的释放了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三)流通组织创新。流通组织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降低消费成本。优化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商品流通的规模化程度,比如目前常用的连锁经营即为组织创新的产物。我国流通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为组织创新,就农产品而言,由于我国规模化生产的程度不高,更谈不上规模化流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产品流通成本的居高不下。张晓林(2015)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流通分散化是导致交易成本高、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市场风险抵抗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通过组织创新,全面推广专业合作社等,提高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流通,进而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农村市场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农村市场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内一些农产品批发中心就是通过组织创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进而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连锁化经营的优势在于通过管理水平效率和水平的提高,提高农村农资和其他商品的消费质量和降低其交易成本,连锁经营可以实现规模化采购,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铲除信息屏障带来的巨大价格差,使农民能够获得优质廉价的消费品,与此同时,通过消费市场和环境的改善激发农民的消费欲,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和体量,实现农村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四)业态模式创新。农村消费市场体量增加的落脚点在于商品流通模式的创新。基于此,可以在整合产业链的基础上,对交易方式等进行变革式的创新。“农超对接”模式的实现直接将农户和超市连接起来,降低了两者之间的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进入市场时的新鲜度即质量,最终使消费者、农产品生产者和超市都获得了实惠,进而刺激消费。在此基础上引入农村经纪人,充分利用后者在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生产、优化产品内容,则会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结构产能优化升级,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过去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农资采购成本较高,因此,可以通过批发和农户加盟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农产品生产者在农资方面的投入,另外,通过中间环节的减少,提高农资的流通效率和质量,进一步释放市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信心,从而促进消费。李骏阳(2015)认为,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可以适当扩大农超规模,比如经营规模为500平米左右的综合超市,而在人口相对分散的农村,可以采取厂家直销即统一配送的模式,进而提高销售的灵活性和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以村为支点的农业生产网络化销售。目前,随着农村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入,各种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不管是哪种模式,都是基于农村消费品流通模式的创新探索,其目的都是扩大农村市场的需求和消费。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电商、特别是政府主导、阿里巴巴公司支持的农村淘宝的兴起,农产品网上销售模式将更大的红利让给了广大的农产品生产者,农民网络采购农业生产资料也逐渐在农村开始流行,这对于农民消费热情、消费欲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农村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调整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流通创新扩大农村消费的机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查看全文

对绍兴县农村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个案调查

■调查地点:浙江省绍兴县湖塘街道香林村

■背景情况:在绍兴县半山区,因当地开发了香林花雨景区,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尚可。村里人员大半务农,另有部分经商等;外来人员只有十来户。

■调查对象:张伏英,女,52岁,绍兴县湖塘街道香林村一位普通的农妇,她没念过一天书,却培养了两个大学生儿子。目前她和退休在家的老伴在村里经营着一个小饭店,生意不错。因而每天去农贸市场、超市、副食品店等处购货备物,是她的一堂“必修课”。

■农妇张伏英的当家经

买东西原来就看“两张脸”

见到张伏英,她正和老伴在小饭店里忙活,“大儿子参加工作了,混得蛮不错,小儿子还在念大四,我们啊还得‘对付’他的日常花销呢!”说起“理财”两字,干练、淳朴的张伏英却显得“一头雾水”,“是不是指管钱那事?”可说起一天又一天的“采购”计划,她肚子里藏着自己一套小算盘,说起来头头是道。

查看全文

农村公共品的消费阻力诠释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消费现状;消费阻力;对策

摘要:农村公共品消费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需求正呈现一种加快发展的态势,原有的公共品的国家垄断供给和城市化倾向,加上“税费改革”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不畅,直接导致农民在消费公共品时效用的损失。因此,必须围绕农民的真实需求,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

一、农村公共品消费的重要性

农村公共品是指农村地区关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品消费包括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利用和农村公共服务的享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对农民的消费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刺激农村消费水平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村地区消费需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消费观念更新,过去那种独立的个人消费品消费已远远不能满足个人消费增加的需要,必须依赖非独立的消费品即公共品的消费而实现其扩大的消费需求,这必将对道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形成巨大的消费需求。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等设施的建设,加大农民急需的与生产生活直接关联的公共产品的投入,可以使农村财政支出有效引致农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从而启动农村市场,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查看全文

扩大咸阳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透析

摘要:当前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扩大内需。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咸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作了调查,透过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对制约当前咸阳农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农民纯收入;社会保障体系

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约七成,因此,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有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咸阳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

咸阳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下辖秦都、渭城两区和兴平市,共十县、216个乡镇,3800多个行政村;全市人口50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近80%。根据我们对咸阳农村消费需求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消费需求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商品消费水平不高农民在商品方面的消费呈现出实惠、低价的特点。他们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对价格很敏感。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农民在购买商品时,有63%的人首先考虑价格。商品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用品消费。农民平时的劳动场所多在农田,对日用消费品要求不高,实用、低价的产品最受欢迎,高档日用品的消费需求不多;二是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对于这类产品农民看重的是其操作简单、皮实耐用的特点。我们在咸阳农村调查发现每百户拥有手机97.4部,电视机56.7台,洗衣机47.9台,电脑7.6台、冰箱16.2台和空调8.6台。在交通工具方面每百户拥有自行车33.6辆,摩托车37.6辆,私家车3.8辆。这些耐用消费品占有量都比咸阳市的居民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