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9:00: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活动探讨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时期,与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显得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尤其着眼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一、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是各种落后、反动文化易于滋生和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宿命论、有神论等思想和观点,修庙塑神、买卖婚姻、重男轻女、虐待老人等现象还比较严重。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讴歌好人好事、宣扬先进文化、阐述党政国策、鞭挞丑恶落后现象等,移风易俗,陶冶世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民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魔术、戏曲等各类文化活动形式,都极大地丰富着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几十年、几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一种世界观和一种价值观。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二、当前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基础不够牢固。上世纪80年代前期,乡镇领导把文化站作为推动各项中心工作的工具使用,自然十分看重。搞市场经济,对只起教化作用而不出直接经济效益的文化工作来说,领导的注视点自然就会有所偏移。过去,群众出于求娱乐、求教育的心理动机,积极参加文化活动,集体还给记工分,更加刺激了参与积极性。现在,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2、组织基础不够牢固。一是乡镇文化工作人员队伍薄弱,人员配备不足且分工、兼职较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二是农村文化站工作瘫痪,名存实亡。很多乡镇文化站一年到头,根本无法举办一次农村文化活动。三是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

查看全文

农村文化原因及对策

论文概要:本文通过作者的深入调研,提出连云港市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农村文化站投入、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有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就如何大力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文化存在问题对策

近年来,连云港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了“在海一方”广场文化活动及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乡文化的发展。但从整体情况看,市区文化活动较乡村来讲相对丰富多彩,农村文化活动仍然十分匮乏。是什么瓶颈制约了我市农村文化的发展,怎样推进农村基层文化改革?近日来,笔者深入到我市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单位进行深入的调研,以期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

一、连云港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层文化阵地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基本文化阵地之所以投入不足,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基层领导对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中心工作忙起来不要。对西部落后地区来讲,主要是乡镇财力不足,无力投资。有的地方,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做一时的表面文章,检查组来了找几间房屋应付一下,检查组一走又物归原主,文化站成了超级“流动站”。当前,在不少农村,文化设施大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投资建设,至今已破旧不堪,尤其是乡镇电影院1/3以上是危房,有的已经倒塌。特别是在近年来城镇规划过程中,文化设施大多处在镇区的黄金地段,由于工业开发、道路建设等原因,1/3的文化设施流失,被随意挤占、挪用、变卖。

查看全文

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乡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已是势所必然,农村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如何加速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农村文化发展后劲,是很多文化人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是紧扣农民的文化需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农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一、江苏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451.8亿元,占全国的10.7%,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查看全文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论文

一、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和目标要求

地区差距基本消除,中、西部和东部一样享有基本相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社会阶层差距基本消除,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目标得到实现。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

二、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项主要任务

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下面主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着重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抓紧抓好的深化改革几项主要任务。

(一)建立协调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设施网络建设是硬件基本建设,是刚性要求。要建立协调机制,努力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乡镇、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提出目标要求,进行国家的投入;省市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制定地方法规和措施,保证建设经费;地市级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指导;县级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并指导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努力形成级级相联、环环相扣的设施建设网络。特别要着重抓好农村基层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平台和设施网络建设。第一级是县级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与服务。按照国家的要求,县应具备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基本设施。县文化馆要体现实用性、普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图书馆要增添新书和报刊杂志,加强数字化建设,体现现代气息,改善阅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利用率。县城一般应具备有开展演艺、集会、群众文体活动的文化广场或礼堂,同时成为群众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此外,纪念馆,文物馆,博物馆和民俗馆等可依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来建设,不必样样齐全,但要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县级要指导下级的文化设施建设,要注重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标准。第二级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建设与服务。农村乡镇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长期以来,设施建设薄弱,欠账很多。一些地方没有公共文化设施,有些公共文化设施“空壳化”严重。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建有图书室、放映室、培训教室等基本设施,有文化专干和相关服务人员。图书室要定时开放,设施不得挪作它用。广播室在农村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农村中有较长历史的群众喜爱的文化传播工具,保留下来对传播本地信息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培训教室可与乡镇会议室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综合效应。有条件的乡镇,一般还应建有群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的游艺室、健身房等。农村远程教育是现代新兴的文化服务设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诱人的前景,乡镇应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决定》特别强调:要整合多种设施,建设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因此,建设高质量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尤为重要。第三级是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服务。村文化活动室在一些农村并没有普遍设置,已有的大多规模小,设施缺乏,利用有限。可以采取政府投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凑一点,把活动室建立起来,这样村文化活动才有基本的载体。村文化活动室可与村会议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结合起来,成为农民开会学习、看书读报、棋牌活动的场所。由于农村居民的分散性和作息的不规则性,流动服务就成为十分重要的服务形式。这就要求建立从上到下的流动服务网络,配备必要的流动文化设施,多配置一些流动图书馆、流动舞台车、文化大蓬车等深入到各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瓶颈。

查看全文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分析

一、农村公共文化产品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首先是一种公共产品。关于公共产品,保罗•萨缪尔逊给出了比较精当的解释,他认为“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根据上述对公共产品的描述,所谓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就是满足农村地区文化建设需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当前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有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报刊、互联网、文化演出、图书等。先进的思想要想在人的头脑中扎根就需要文化产品作为中介。同样,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必须向农民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而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决定了其公共性。

二、当前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1.供给总量不足

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依托于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供应体系,而农村公共文化供应体系的运行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政策的倾斜和物质上的支持。由于我国各个地区间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在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上也出现不均衡的情况。首先是城乡不均衡,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不足。其次是地区不均衡,各个地区的农村也存在着差异,东部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2.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查看全文

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农村文化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一起,在党的领导和特别关注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农村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民主意识不断提升和增强;广大农村到处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风貌焕然一新的新局面。但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建设内容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阻碍农村文化建设的桎梏依然存在,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使得农村文化的建设任务也依旧非常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任重而道远。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重要性。一方面,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和提高人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将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并构建了到2020年建成包括农村文化全面繁荣发展的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从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开始的。缺失活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保证,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此,党的十八大还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其中,文化建设与其它四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如果农村的文化不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其它四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二)紧迫性。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难看出,文化建设是事关农村改革与发展,以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影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宏伟目标实现的问题。而且,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作用还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机遇和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机遇

查看全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研究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阶段的划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本研究所统计的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不包括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1979—2015年间,中央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共72项,政策年出台数量分布情况,见图1。如图1所示,最早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出台于1981年;而1988—1997年的10年时间则几乎成为政策出台的“真空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仅出台1项;进入21世纪,政策出台数量则明显增多,并呈现出阶段性波动式增长的特征,分别在2002年和2007年达到阶段性高峰。因此,根据图1,结合其内容和特点,将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1979—1997年为农村公共文化政策的肇始阶段;1998—2005年为农村公共文化政策的探索阶段;2006—2015年为农村公共文化政策的深化阶段。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历程

2.1肇始阶段(1979—1997年)

2.1.1政策实施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文化工作“左”的教训,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方针[11],文化建设回归到正确的轨道。2.1.2政策实施情况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从政策层面较少受到关注。1981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要求县图书馆帮助社队办好图书室,并提出“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198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此后,针对乡镇文化站隶属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当前农村文化站问题的请示的通知》,明确说明文化站隶属于乡政府、业务上接受上级文化部门指导,文化部则在1992年制定出台了《文化站管理办法》,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进行系统规定。2.1.3政策的特点及影响该阶段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呈现出出台数量少、内容单一、辐射面小的特点,并且为数不多的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乡镇文化站建设上。受政策的影响,乡镇文化站建设呈现出先扬后抑情况,1979年全国乡镇文化站仅有3264个,1982年迅速发展到32780个,1985年达到53519个,而后1993年减少到46212个,1994年减少到约36054个[12-13],与文化站数量减少对应的是农村文化衰败和文化虚无现象的出现。

2.2探索阶段(1998—2005年)

查看全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为主

与西方社会“自然生长”的文化生产与分配体系不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无法绕过建国以来形成的庞大的文化事业体系而“另起炉灶”。因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建国以来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即文化供给国有化。在这种文化管理体制的影响下,政府几乎包揽了资金支持、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产品供给在内的所有事务。建国初期,我国文化管理以“五五戏改”为标志,通过“改人、改制、改戏”的方针对民间艺术团体进行改制和收编,完成了新中国文化行业的国有化改革。国家文化体制的定型,不仅摒弃了旧戏班中“养女制”、“徒弟制”等一些不合理制度,而且在再造人民群众的伦理道德观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国有化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种体制引导下,我国的文艺创作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的深度都有所突破,将中国的文化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但受文化生产力的影响,文化艺术作品的社会总量供给不足,无法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这一时期的国家文化供给呈现出相对低水平和低层次的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预示着党的工作中心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凸显,为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的经济属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自此,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由公益性文化事业供给一家独大进入到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供给并存状态,在文化领域开始了公共性的文化事业与市场性的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时期。鉴于我国区域间和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受资本逐利性的影响,人民群众享受文化产品不平衡的状态进一步显现,文化民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到农村而言,文化事业的供给“难以到位”,而文化产业的供给又“到不了位”,造成了农村文化供给的真空状态。“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发展的新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应有之义”,更是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保障。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开始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服务购买模式”转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拓宽了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路径,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洼地,虽然有政策引导但难以形成吸引市场主体的环境。因此,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现阶段仍以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为主,政府主导下“服务购买模式”的触角难以延伸下去。

二、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难以形成吸引市场资源的有利条件,致使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一)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单一供给模式的弊端越发凸显,其突出表现便是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并存。供给不足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均公共文化资源占有量小、针对性强的公共文化资源缺乏。据统计,2017年我国文化事业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2%,人均文化事业费用仅为61.57元,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用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就2017年而言,我国人均公共图书藏书量为0.7册,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09平方米,其水平远低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建议性标准。针对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更是缺乏,以“文化下乡”为例,虽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但2012年人均“文化下乡”活动次数仅为1.27次。[1]供给无效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低,这种现象在基层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不可否认,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具有一定的政策倾向性,如村级文化站的建设、农家书屋的投入等。但政府单一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契合度不高,导致资源浪费率高,供给的无效性进一步凸显。以农家书屋为例,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国家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此工程有一定成效,不过也存在利用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据人民网报道,现今的农家书屋生存状况堪忧,大多数大门紧闭无人问津。(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政府内部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虽形成了以文化部为主、部门间协调共抓的管理体系,但覆盖部门过多,包括、新闻出版总局、文化部等20多个部门,多部门介入导致工作协调机制难以顺利运转,容易出现混乱情况。一方面,多部门管理造成资源浪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庞大,但覆盖内容有限,很多部门在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并未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缺乏统一安排,容易造成公共文化设施闲置和浪费的情况出现。就农村互联网建设而言,早在2016年农业部就制定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而商务部也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多部门指挥、多部门投入、多部门管理的体制导致现阶段农村互联网工程建设仍然没有大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多部门管理容易导致服务真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广泛,但多部门交叉管理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出现某些方面无人管理的情况。虽然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展了以理清部门职能为重点的“三个清单”工作,但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界定,致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管理主体职责相对混乱,不时出现无序管理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并在某些服务领域出现管理真空。以农村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例,在管辖上呈现出传承中心、文物中心与文体广新局“三龙治水”的局面,某种程度上造成管理真空,导致农村特色文化遗失和断流。2.缺乏激发其它主体参与的有效措施。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内容。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再次强调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特别指出要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突破点。《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37号)中明确要求,省级部门和相关部委要制定中央与地方协同配套、操作性强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体系和管理规范。几年来,全国范围内虽基本形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机制,但向基层延伸性不够,广大农村地区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入公共文化服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专门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地方政府出台的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具体措施不够细化,成效也不够明显。总体而言,政府主导下的“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延伸依然不够,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热情依然不高。3.供给内容与农村需求契合度低。供给错位是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浪费的重要因素。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受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软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如果实行简单的模式移植会造成供给错位。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与农村文化需求契合度不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属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对文化的需求根据收入差别存在一定的差距。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城乡经济差距已成事实,一味脱离农村发展状况,简单复制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内容,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就硬件设施条件而言,与中心城市建设不同,农民居住相对分散且交通不如城市便利,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范围和对象相对集中,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远高于农村。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只追求“豪华气派”,则会出现缺乏人气、利用率低甚至设施闲置的状况。就人口结构而言,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且多是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体的哑铃型结构,某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在农村难以找到市场。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参照城市进行简单的移植,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总体而言,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拓宽农村公共文化生存空间,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乡村振兴不仅包括乡村经济的振兴,还包括乡村文化的振兴。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出台了如电影下乡、文化站建设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天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供给模式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总体而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组织为依托、市场资源为补充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乡风文明”的重点。(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原则。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过程的新认识,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文化事业管理的“不到位”和市场经济主体“到不了位”的矛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早“占位”,防止“三俗”文化“越位”和“抢位”。1.公共文化的内涵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公共文化是文化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正侵蚀着社会肌体,农村公共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同样面临严重滋扰。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的作用,必须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正向文化理念。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文化资源内向挖掘不够、外向吸引力不强,缺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环境,利益导向型的社会组织不愿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益导向型的社会组织又缺乏扎根基层的长效激励机制。另外,农村村民文化自治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自建、自营和自管方面同样缺乏系统长效监督激励机制。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3.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政府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意。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破除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要破除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体现,更是贯彻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做好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需要以公共文化为引领,以标准化促均等化,重塑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市场趋利性因素对农村公共文化影响逐渐扩大,农村已有的道德约束体系正面临解体风险。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依旧是一个薄弱环节,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一供给无法满足农民对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还有可能因“供给错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内源性动力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加强农民的文化发展自觉。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时间虽久,但并未形成系统性、延续性的自治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农村文化自治方面,仍是一大欠缺。鉴于此,加强农村文化发展自觉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发掘的自觉性。文化的传承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做好农村文化的挖掘工作,通过对农村文化追本溯源,夯实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创造的自觉性。农村文化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要让文化贴近时代特征、贴近百姓生活,仍需发挥农民自身的文化创造力。只有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中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群众化和生活化。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管理的自觉性。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已全面铺开,但在场地和设施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要确保政府投入的有效性,农民文化生活的长期性和延续性,需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管理中来。通过进一步挖掘农民对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拓宽公共文化的生存空间,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大繁荣。2.充分挖掘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驱动因素。随着我国文化管理权的进一步下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拓宽。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推动政府力量与农民自身力量的“双轮驱动”。一是发挥政府撬动作用。纵观各国文化管理模式,有“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和“分权化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各个国家均通过有限的政府力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文化管理与发展过程。对于我国来说,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尤其需要发挥基层政府的撬动作用。通过培育农村文化组织、举办符合农民需求的文艺活动,利用政府购买、财税监督等途径引流社会资源;二是发挥乡贤带头作用。农村道德体系存在时间已久,稳定性强,抓好文化乡贤这一关键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对文化乡贤的价值引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加强对乡贤公共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仅仅是符合农民口味的“娱乐性”文化服务,还有促进个人发展的“知识性”文化服务。加强对乡贤文化素养、文化技能的培训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由“娱乐性”文化服务向“知识性”文化服务转换的重要一环。(三)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随着协同治理理念的出现,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中政府职能的补充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区域上来看,社会组织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社会组织力量薄弱;从城乡来看,城市社会组织成熟稳定且运作规范,农村社会组织数量少、发展不成熟、管理不规范;从行业来看,社会组织行业领域分类中,文化类社会组织较少。因此,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是撬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后备力量的重要之举。1.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在政策规范方面,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相关权益,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倾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资金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解决其后顾之忧;在舆论引导方面,营造宽松的、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在工作培训方面,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思想教育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社会组织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发展。因此,社会组织必须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供给。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途径;要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对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管,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公共性和有效性;要不断完善效果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供给成效评估。(四)进一步激发市场资源活力是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需要借助市场力量,进一步挖掘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元素,开发农村文化的商业价值,吸引市场资源的进一步注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市场的有序衔接,实现农村文化繁荣与收入增加的双重效果。以公共文化服务引领乡村文化发展,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必须打破单一主体供给模式,结合我国农村特色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组织为突破、市场资源为补充的协同治理模式。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农民、社会组织与市场资源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支撑。

查看全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与对策

摘要:上海要更加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性作用,以“人民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为重要价值评判标准,以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强化内容创新、优化配送机制,做实镇级公共文化配送枢纽功能,打造一批“乡村文化大礼堂”,最终把文化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农民心头”。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总体要求,我们聚焦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赴宝山、松江、青浦、金山等区8个村进行实地调研,基本摸清了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效果显著

上海一直非常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2014年专门出台《公共文化向郊区配送》实施意见。随着各级政府投入不断加大,上海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三级配送网络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乡村文化氛围日益活跃,尤其是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乡风文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一是村民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比较满意。随着各镇、各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室)、书屋等标准化建设到位,村民的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调查显示,63.75%的村民对文化活动室表示满意,近5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去文化活动室,其中15.13%的人每天去活动室喝茶、聊天、看演出等。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加。2014年后,各镇、各村可在文化服务清单上,根据本村、本镇百姓需求直接下单购买服务。这一机制有效地把上海全市文化资源有序导入农村,一些镇村的优秀文化演出几乎完全依赖于“清单购买”,53.61%的农村受访者对此表示满意,62.97%的村民认为未来文化活动需求会越来越多地被满足。一些村民甚至异常兴奋地表示,“以往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戏曲演员,现在竟然能当面看到了”。三是培育涌现一批活跃的民间文化团队。在整体文化氛围的浸润下,在各镇村的积极扶持和培育下,上海乡村草根文化正在兴起,已涌现出一批“品牌”团队,或是跳广场舞,或是表演地方戏曲,或是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区域性文艺骨干力量,更激发带动了整个农村的文化活力。例如,金泽镇村民表演的传统地区戏剧“打连湘”,每逢重大节庆,都会走村串镇,出现在十里八乡社戏、庙会的舞台上,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粉丝”。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存三大问题

查看全文

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

计量方法及理论模型

1.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农村文化消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我们认为能够对农村文化消费产生影响的因素归根结底来自供求两个层面。首先,农村文化消费受需求因素制约。一般来说,由文化教育程度、消费观念与习惯、收入水平、文化消费支出水平、消费结构和社会保障状况所决定的需求意愿和需求能力是制约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最为重要的需求因素。文化消费是精神层面的消费,其需求强度与认知程度、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文化程度高且已形成一定消费习惯的农村居民,其认知力、理解力越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就越多,需求意愿也就越旺盛。由于文化消费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且文化消费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表现在以前与现在的消费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未来文化消费水平是建立在当前消费水平基础之上,因而,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大小不但受农村居民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预期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直接影响。其次,农村文化消费受供给因素制约。在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过程中,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文化消费价格所决定的供给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文化产品的供给,而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必然影响到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价格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而且影响着文化产品供给者的供给积极性,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数据选择与变量处理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均来源于1991-2010年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并且用各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各项文教支出除以1990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分类价格指数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用性,在不改变原有性质的前提下,对部分变量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用以1990年为基期的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代表价格因素;用居民消费支出中前三位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代表消费结构;用人均农村文化教育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文化基础设施;用人均农村社会福利救济费代表医疗和社会保障;借鉴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以居民消费倾向替代消费观念、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等无法具体量化的影响因素,其中,居民消费倾向可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比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代表[5]。

3.模型建立在建立文化消费模型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消除异方差,并减少变量的波动,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可对各经济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

1.序列平稳性检验对时间序列变量直接进行回归有可能导致伪回归的发生,因此,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必须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ADF检验方法对变量的单位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序列,无法直接进行回归分析。而经过一阶差分后,这些新的时间序列均变成平稳序列,且单整阶数相同,均是一阶单整,可用于进行协整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