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6:09: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金融体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况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较为齐全的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前,我闻农村金融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和农村信用社业务组成。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从而确立了中同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1994年从中同农业银行分离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增加了政策性金融部门。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标志着农村金融体制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1986年开始设立的邮政储蓄机构被界定为其他金融机构,但因得益于政策优惠,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成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供给方为农发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而需求方则主要包括了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产品受制于供给水平、能力及意愿等因素,目前品种较为单一,对于各种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千差万别的金融需求则显得供不应求。还有,客观上由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短缺和抑制,供给方在市场体系中基本处于垄断者的地位,加之资金的价格未能市场化,由此导致金融交易行为扭曲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完善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金融力度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政策金融体现国家意向。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一是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二是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业务单一。本来政府建立农发行的目的就是要给农村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但后来成了农副产品收购银行,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而农村很多需要政策性支持的事情,如农业的开发,农业科技的推广等方面作用较少。
2.商业金融嫌贫爱富。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商业金融要赚钱就必须考虑交易成本和风险。大部分农民需要小额、频繁、多样的贷款,交易成本相对高一些。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金融对农民担心较多。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3.合作金融名存实亡。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日益突显出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历史包袱沉重等一系列问题,已经逐渐失去了合作金融的特性,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效益提高,逐步成为制约扶植“三农”发展的瓶颈。
4.民间金融缺乏规范。农村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体系,适应于农村传统的固有经济模式,再加之其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农村的金融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目前民间借贷来源主要是地下钱庄等。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由于缺乏监管所容易引发的问题。首先,由于民间金融活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支持,民间借贷风险大,容易引发债务纠纷。而且民间借贷具有为追求高盈利而冒险或投机的一面,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和影响社会稳定。其次,民间借贷其利率比银行同期利率较高。一方面加重了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不仅是因为农业经济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农村经济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直接影响着农村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同样,农村金融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本文就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来详细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完善对策
农业经济关乎国计民生,对于农业经济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由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制约,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出现许多问题。整个农村经济体系的完善关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更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农村金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足或是机构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与需求不平衡。由于农业作为基础行业,资金回报慢、收益低、风险高,许多银行开始减少对农村地区的放贷比例并且逐渐从农村撤离,导致农村地区的区域经济与地方资金不平衡。在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多数金融机构的服务种类单一。对于正在发展的农村经济来说,多样化的、全面的系统服务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一些机构抽调农村地区资金而不完成支农任务,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体系的完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也随着农村经济的完善而完善,这要求农村地区需要建立各类金融机构满足用户的信贷需求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由于我国乡村地区对于银行的依赖程度过高,导致融资程度较低。多数国有银行认为农村地区具有较大的风险,并且受当地经济条件约束,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更加影响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各类金融机构及银行为了不承担风险,只留有一部分资金来保障基本需求,这样不但不利于扩大“三农”建设的范围,也不能合理调节整个农村地区资金与需求的平衡,导致矛盾深化并引发金融体系中的更多问题。只有因地制宜改造农村金融服务,形成线上与线下同时发展的金融服务形式,并推进管理型村镇银行与民营银行的设立,逐渐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二)传统体制制约发展。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限制,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不够广泛,其服务能力相比于城市地区仍有不足,包括农村信用社作为“三农”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也都存在资金实力不足且贷款种类单一的问题。这意味着必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并且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不断激发乡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农村金融体系受到整体传统金融生态体系的制约,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认为农业经济风险大、回报小,而逐渐退出农村地区转战城市,这也体现了商业银行的逐利战略。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对于生态金融体系建设不够重视,而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整体发展不均衡导致农村地区资金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缺乏不仅影响着信用担保机制等机制的具体建立,我国信用担保业务发展十分落后,这影响着“三农”建设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时多数地区都忽视了农业保险机制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政府忽略了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导致市场内部忽略了农业保险的有效性。同时,保险公司畏惧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对于农村地区的保险体制建立十分不利。农户缺乏对制度完善的认知,参与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农业保险体制的发展十分缓慢。
二、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对策
河北农村金融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促使农村金融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数量逐渐增多,促使信贷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尽管农村已经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但由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对于农村金融体系还需要采用更多的措施进行优化,才能促使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推进。通过对限制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制度才能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优化
河北省政府对于农村金融发展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制定多种金融保障制度,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经济增长。河北省政府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信贷服务范围,有效减轻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完善经济市场结构,能够有效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促使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一、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
(一)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主要是指农村中货币资金的流通与融合,是一种经济活动,能够将资金流通与信用业务相结合。正是由于农村金融为农村带来多样化的变化,能够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为此只有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业务,才能促使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二)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情况。由于国家对金融政策的重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建设,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河北省利用金融政策,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构建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促使农村金融改革,进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河北省政府加强对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并开展扶贫政策减轻农村人民生活负担。尤其是农村信用机构的建立,有效地将农村金融工作落实。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的调查发现,截止到2017年,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要作用。河北省政府采取“双基”政策对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建立为农村人民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促使农村人民更加深入理解金融知识,并能够准确使用金融业务,为自身创造更多利益。
二、限制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因素
农村金融改革与建设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一、保定市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保定市响应中央政策,积极推动了农村改革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农村金融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还包括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的正规农村金融体制。1993年10月成立了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2003年成立了涞水县扶贫经济合作社,创造性地开展了以“扶贫社+小额信贷+贫苦户”为主要形式的小额信贷开发式扶贫的实践。2010年初,保定辖区共有24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占河北省的44%,全部位于革命老区8县。2011年,经过保定市银监局等各相关部门的努力,消除了这些空白乡镇,并且成立了保定市第一家村镇银行———唐县汇泽村镇银行,已经于2011年11月30日正式开业,资产14479万元,存款8810万元,贷款4501万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二、保定市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相对较少,无法完全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由于农业的高风险、低收益等特点,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了农村市场;原本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主力的农业银行也调整发展战略,将业务重点向大中城市转移,大量撤并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大大削弱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还处于尝试或探索阶段,还面临着盈利能力差、社会认知度低等缺点,业务规模也比较小。同时,虽然消除了金融空白乡镇,但是,在农村地区仍然是一个网点要辐射好多个村庄,给离网点相对较远的村民办理业务带来不便。此外,业务量大、工作人员效率低等会导致农民为办一笔业务需要花费大量等候时间,这些都有可能抑制他们的金融需求。
2.金融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长期以来保定市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只办理存款、贷款等最基本的业务,贷款的种类也比较单一,主要是联保和小额贷款,消费信贷、理财产品等基本出于空白状态,近几年,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感召下,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生活的改善或者理财需求的出现,农村信用社还没有适应这些需求的产品。
3.资金外流比较严重,涉农资金投入比例较小。由于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取向,为了追求高收益,农村现有的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也多把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投向城市,比如邮政储蓄,在农村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的保定市农村信用社由于存在经济规模小、贷款手续繁琐、员工素质较差的诸多缺陷,难以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支农作用有限。
农村金融体系缺陷及矫正
1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变革轨迹回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是从农村拉开的。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这被学术界认为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发端于农民自身的制度创新被实践证明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因为在这项制度推开后的不长时间内,就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严重匮乏问题。根据经济结构决定金融结构的一般规律,农村金融制度理应发生相应的变化[2]。然而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改革布局的原因,农村金融体制的变革是极度滞后的,甚至滞后于城市金融体制的改革。第一阶段: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单独设立。从时间上看,农村金融体系的变革开始于1994年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立。为了解决专业银行“一身二任”(兼任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矛盾,1994年国家设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其中一家即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一改革本身是为城市金融体制改革铺平道路,但客观上为农村金融体系注入了一份“改革增量”。第二阶段:行社脱钩,即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离。1996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业银行与信用社的分离。至此,我国有了相对独立的农村金融体系。脱钩之后的农村信用社被冠以“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名义,主要以“三农”为其服务对象开展各项业务。第三阶段:“三会一部”的兴衰与治理整顿。“三会一部”指合作基金会、储金会、资金互助会和股金服务部。根据我国监管部门的界定,这类组织是非金融机构,但实际上从事的却是特定对象与范围的金融业务[3]。我国农村的“三会一部”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其后由于政策导向不明朗,经历了一个缓慢的生长过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加速,也激发了农村金融体系变革的活力,特别是在社会金融需求剧增的背景下,“三会一部”进入“爆发增长期”。不仅农民自己创办的合作基金会发展迅速,很多政府机构诸如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计生委等也纷纷加入了基金会的创办行列。由于监管体制不配套,“三会一部”失控式的快速发展引发了金融秩序混乱。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3号文件,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取缔“三会一部”。但由于“三会一部”遗留的问题相当多,迄今为止部分地区的善后清理工作仍在继续。第四阶段: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涌现。为解决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以来金融匮乏的局面,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转化为股份合作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我国进行了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点,例如试办小额信贷组织,推广村镇银行制度,邮政储蓄银行县域以下机构开办针对“三农”的业务与服务,农业银行设立“三农事业部”等。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形成。综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变革的思路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开后,因原有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系不适合农村经济体制的需要,故将农业银行进行“肢解”,分设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专职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农业银行基层机构的信用社(信用社原本是由农民创办的合作金融机构,后来为适应大一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政府将信用社强制划归农业银行,其由民办金融机构变成了官办金融机构)从国有金融体系脱钩。为进一步解决农村信用社难以承担全部支农业务的问题,又逐步设立了其它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从而形成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格局[4]。
2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制度性缺陷及成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历经多轮变革,尽管目前在形式上已经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相互支撑,大中小金融机构相互结合,不同所有制形式相兼顾的模式,但依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结构与农村经济体系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其格局变化之快超出预期。在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原来“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结构形式迅速蜕变为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无论是国有的农业银行,集体所有的信用社以及随后诞生的村镇银行都无法与之匹配。随后,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化、集中化、市场化动力的驱使,先是各类专业户的出现,然后是各种各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诞生,每一步变革中农村金融体系的变化总是滞后的,最典型的表现莫过于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后,由于其大量的服务网点位于县域以下,具有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但迄今为止,邮政储蓄银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依然与其前身“邮政储蓄机构”没有太大的区别,大量存款资金吸收进来之后没有转化为支持“三农”的贷款资金。表面上看,是新设立的邮储银行对“三农”业务不够熟悉,本质上是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对接[5]。第二,功能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不匹配。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例,这家冠以“农”字号的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其主要服务对象界定为农产品流通企业,即农产品购销调存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而非“三农”本身,故很多农户对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相当陌生。而中国农业银行走上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之后,其运作机制更是远离了“三农”的需求[6]。虽然国务院在批准农业银行上市之前要求其要保留“三农”事业部,并承诺上市之后不能“脱农”,但“三农”事业部能否从其商业性盈利以及国家财政有限的支持中获得足够补贴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存疑。农村信用社目前所从事的业务应当是与“三农”最为接近的,但信用社体制历经的多次改革都是沿袭着商业银行的套路行进的,故与正在变革的农村经济体制显示出很多不匹配之处[7]。2012~2013年间,笔者在河南省进行了一次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村信用社都不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发放贷款,而只能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自然人)发放贷款,然后再由该自然人充当“二传手”,将所获的贷款分成更小的份额,转给有金融需求的合作社社员使用。信用社之所以这样做,理由是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多为松散型组织,不符合“承贷主体”的要求,这一现状对已经颁布并实施数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近乎是一种嘲弄。之所以呈现出不适应、不匹配的格局,从制度层面分析,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重构取向有内在联系。第一,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自然演进的制度变迁相比较,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有其巨大优势,可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改革的程序,节省时间成本[8]。例如,农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专业银行走上商业化改革的道路之后,为了弥补农村金融领域服务主体缺失的空档,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将信用社推上“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位置。客观上讲,这一制度安排弥补了特定历史时期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的问题,信用社也的确为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一制度安排是由市场需求拉动的,不是市场自然演进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政命令的结果,故脱钩后的信用社与内生于农民群体中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并非同一概念,其“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取缔“三会一部”之后,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又占据了近乎垄断的地位,与原来农业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并无二致,这与农村经济形式的多元化,结构层次的多样化是相悖的。第二,单纯机构扩张的路径选择。目前,单从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来看,尽管还比不上城市当中人均拥有金融服务网点的水平,但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的确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是信用社的改制、邮储银行的设立还是小额信贷公司试点及其随后村镇银行的推广,都走的是机构数量不断扩张的路子。毫无疑问,机构扩张是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短缺状况的。但机构扩张如果没有准确的功能定位,其扩张的取向就会“跑偏”。例如,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监管部门对于其新开设网点的管制相对宽松,但新增网点之后没有相应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跟进,增开的网点就失去了增加有效金融供给的现实意义。邮政储蓄银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是邮政机构,而我国邮政机构的网点遍布全国各个乡镇,其数量超出任何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但新设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由于缺乏针对“三农”的准确定位,也陷入了机构单纯扩张而功能没能创新的窠臼。第三,外生制度的移植嫁接。改革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历经数次调整,但每次调整都是既有外部金融制度嫁接于农村经济肌体之上。以信用社体制改革为例,将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表面上是将原国有金融体制内的一个组成部分“降格”为集体金融组织,从而拉近其与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生产组织的关系,形成二者相互伴生,相互支撑的效应。但由于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布局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信用社始终没能摆脱“官办”背景,甚至还强化了官办色彩。在现有信用社制度安排中,为了强化政府对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外溢,各省政府都强令安排基层信用社出资构建省级联社并对基层信用社行使管理权,这种扭曲的制度安排无论相对于合作属性的经济组织,还是相对于规范的现代企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结构而言,都是有悖于法理的[9]。这必然导致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出现诸多的矛盾。村镇银行的设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之所以取名为“村镇银行”,初衷就是使这类金融机构与“三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契合。但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设立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换言之,越是大银行才越有资格开办村镇银行,如此,新设立的村镇银行虽然身在乡村,但其治理结构、管理模式都无法摆脱位居于城市的大银行对它的影响与控制。故村镇银行从其诞生之日开始,就与“三农”失去了天然的亲和力。
3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路径与对策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与改革基本上都是走的“外生供给”的路子。由于农村肌体内部的创新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励,“金融压抑”依然如故,这是导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严重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此,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外生制度的供给如果无法与内生创新因素相结合、相促进,每一轮耗费巨大成本的改革都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功能优先。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归根结底,农村金融体系是要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走向的。基于金融功能观[10],改革的基本思路不应是单独追求金融机构的多样性与多变性,而是金融体系功能的相对稳定性。因此,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应当围绕稳定服务于“三农”这一核心功能来设计改革方案,而不是单纯立足于机构的增减来调节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据此,凡围绕服务三农这一核心功能的,予以保留,继续推进,凡偏离服务三农这一核心功能的予以调整,从整体上应当遵循“结构———功能———行为绩效”的改革范式。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在市场上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渐渐失去原来的业务对象。在国家开发银行与进出口银行向商业性开发银行转制的影响下,农发行也酝酿向商业性开发银行转轨。这一思路值得商榷。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化,必然会加剧政策性金融供求失衡。而新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供给又将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增加更多的时间成本。故立足于增加政策性金融服务供给来设计农发行的改革才是符合农村金融体系功能要求的选择。信用社与村镇银行的改革也当遵循功能优先的基本思路。我国信用社在与中国农业银行分离之后,其体制历经多轮变迁,成功之处在于定位于“三农服务的主力军”,症结则是过多从机构角度考虑其分分合合,以致信用社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带病运行”的状态。事实上,信用社是否应转化为股份合作银行,何时何地在原信用社基础上改设为农村商业银行,省级联社的模式是否过渡为省级的农商行的问题都是机构层面的变化,如何围绕服务三农,服务农村实体经济,顺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设计布局,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机构形式的未来发展取向,应当是接受市场检验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人为搭建。第二,协同发展。既包含城乡金融体系的协同发展,也包含农村金融体系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发展,还包含外部制度供给与农村内生金融市场、金融活动及其组织体系发育的协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上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模式,这一模式影响了金融领域改革布局,体现为非均衡策略,即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优先考虑城市金融体系,而后考虑农村金融体系;优先考虑国有金融体系,而后考虑非国有金融体系;优先考虑体制内金融,而后考虑体制外金融。之所以采取这种思路,是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金融稳定,同时也是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发展国际化的要求。但随着非均衡改革的“红利收益”逐渐消退,金融领域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金融改革延后,是为城市金融改革做铺垫,承担城市金融改革带来的成本,而今天,在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已经远超过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偏重城市金融改革。为此,从宏观层面,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投入力度,不仅是资金与财力、物力的投入,更为重要的是给予其与城市金融改革等同的政策供给。在农村金融体系内部,过去一段时间内重心放在了信用社的改革上,随着农村金融结构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其它相关领域的改革也应当平行推进,与信用社改革相互支撑,相互协同,这样才能解决一个时期以来信用社承担绝大部分支农的责任而“不堪重负”的困境,也才能为信用社今后的良性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重视“官办”金融体系(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的同时,要重视民营金融体系的发育,民办的农村体系根植于“三农”内部、产生发育于“三农”之中,在其产生之初,需要更多的关照与呵护,这样才能让外生制度供给的变迁与农村肌体内部的创新机制有机结合,最后达到消除农村金融压抑的效果。第三,适度引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由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转移的关口,这一阶段需要金融大力支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的转型。因此,今后要加速农村金融领域相关环节改革的步伐,为农村经济发展铺平道路,这就是适度引领的真正含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改革、农业生态环保体系建设、农村科技创新等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故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城市金融改革,应当将其置于我国整体金融改革中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采取适度引领的改革策略,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可能的。201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有了更加明确的导向,也有了更为确切的改革重心定位,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相信,未来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定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村镇银行与农村金融体系论文
摘要: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包含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的组织框架。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各自存在的问题,使得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缺陷和功能的弱化,急需改造。在这样的背景下,村镇银行应运而生,村镇银行的设立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产权改革
从2007年3月1日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开业拉开村镇银行试点的序幕发展至今,村镇银行体系已初具规模。我国村镇银行是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伴随农村商业银行,小额农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试点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带着政策的光环诞生的,是政策的产物。
1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含两个层次,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各种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金融组织。就正规金融体系而言,这样一个以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组织为主体的框架,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地区。
1.1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农功能弱化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论文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关键问题在于农村金融能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况,接着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至关重要的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质上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建设,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而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能否为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因此,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况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较为齐全的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前,我闻农村金融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和农村信用社业务组成。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从而确立了中同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1994年从中同农业银行分离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增加了政策性金融部门。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标志着农村金融体制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1986年开始设立的邮政储蓄机构被界定为其他金融机构,但因得益于政策优惠,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成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金融体系研讨论文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已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农村金融体系滞后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问题思考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革新、调整和补充,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金融力度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政策金融体现国家意向。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一是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二是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业务单一。本来政府建立农发行的目的就是要给农村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但后来成了农副产品收购银行,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而农村很多需要政策性支持的事情,如农业的开发,农业科技的推广等方面作用较少。
2.商业金融嫌贫爱富。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商业金融要赚钱就必须考虑交易成本和风险。大部分农民需要小额、频繁、多样的贷款,交易成本相对高一些。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金融对农民担心较多。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论文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已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农村金融体系滞后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问题思考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革新、调整和补充,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金融力度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政策金融体现国家意向。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一是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二是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业务单一。本来政府建立农发行的目的就是要给农村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但后来成了农副产品收购银行,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而农村很多需要政策性支持的事情,如农业的开发,农业科技的推广等方面作用较少。
2.商业金融嫌贫爱富。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商业金融要赚钱就必须考虑交易成本和风险。大部分农民需要小额、频繁、多样的贷款,交易成本相对高一些。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金融对农民担心较多。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