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5:12: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基层干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基层干部

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报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民征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市全面实现“两个率先”的大目标下,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潜力和希望也在农村,特别是当前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这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是新形势下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真正把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到实处,巩固农村的组织基础、政权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农村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下面从二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的认识。

一、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十分注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和农村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基层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春江镇为例:

1、文化层次低、年龄大。从村级班子带头人41名村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的统计情况来看,村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年龄大、文化层次低的人占绝大多数,35岁以下的1名、占2.44%,36-45岁的10名、占24.39%,45-50岁的11名、占26.83%,51-55岁的17名、占41.46%,56岁以上的2名、占4.88%;初中文化的20名、占48.78%,高中以及同等文化的14名、占34.15%,大专文化的7名、占17.07%。

2、选人渠道窄。绝大部分村干部来源于本村,从农民中选拔,这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村干部这个位置又不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吸引力,有能力、有头脑的人都纷纷出外"闯"事业,特别是那些相对比较落后的行政村,最终选农村干部只能从矮子里头挑将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选任干部的“资源危机”,从而导致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即使那些比较好的行政村,村干部办企业不会引资、引资不会谈判的现象普遍存在,很难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因此,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加强农村班子建设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3、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低。过去集体管理时,村干部说话管用,在村里呼风唤雨,地位很高。现在,当村干部政治上权力不大,事情不少,工作偏重,难度很大,有的村干部曾戏言,现在我们在群众中的处境是“有吃有用不靠你,市场经济不求你,有了事情就找你,处理不依我就骂你,无违规违法要告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任务最终还要依托村干部去做。经济上收入偏低,有时还难以兑现,有的村干部辛辛苦苦整一年,忙于村里工作耽误功夫不说,有时村民不理解还受气不少。有的村干部曾调侃说:“爹妈给我两张皮,一个肚皮管吃饭,一个肚皮管受气”。特别是在贫困村,脆弱的集体经济导致村干部在开展各项工作中缺乏经济支撑,前几年靠“卖”,卖干了后几年靠“贷”,这几年贷不上靠“债”,有时谈论起来,都感到骑虎难下,苦不堪言,这是图个啥?只好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处于维持状态。现任干部都这样,何况那些农村老干部的安置待遇等问题更无法解决落实,这直接影响村干部的情绪。现在,有相当部分人对农村工作失去了一定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能力思考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组织者,是管理农村各项社会事务的直接领导者,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刻,农村基层干部必须着力提高“五种能力”,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拓宽发展思路,增强发展本领,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道。发展农村经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实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三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把握大局、谋划思路为主。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有好的思路就有好的出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出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形成各个方面的规划,并一以贯之地推进落实。二是由以具体指挥为主,转变为以项目带动、市场引导为主。当前,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一定要强化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争取项目就是争取投入的意识,以项目的实施促进本地的发展。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要高度重视培育新的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由以一般号召和普遍宣传为主,转变为分类指导、示范服务为主。要依据各村、各户实际,本着实际、适用、适度的原则,帮助农民出点子、想办法,解决好个体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提高“双带”能力,带头致富,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实现共同致富。

二、围绕畅通民主渠道、加强法制建设,努力提高依法办事、民主决策的能力。一是要加强村委会的自身建设,要依法行政,实现社会公平,使村委会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二是要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不断提高民主决策水平。三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积极推行党务和政务公开,赋予农民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保证党员群众对基层党务政务随时进行了解和监督。四是要健全农村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等农村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村干部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公正执法。大力开展农村普法教育,让广大农民学法、懂法、守法,参与政治规范有序,表达诉求理性合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三、围绕繁荣社会事业、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提高社会调剂、促进公平的能力。要用城镇化的理念来经营农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一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共享度。二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特别要保证贫困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对农民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四是要努力缩小农村收入水平的差距,解决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集中供养等社会保障政策,搞好农村扶贫帮困,帮助解决农村困难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五要建设生态家园,治理人居环境。针对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情况,开展以村庄绿化、庭院净化建设为切入点的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

四、围绕巩固思想阵地、推进精神文明,努力提高弘扬正气、引领新风的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而且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内在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弘扬正气、引领新风。一要加强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健康文明、富于时代气息的农村文化氛围。二要培养和树立积极向上的乡风、村风、民风。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结合本乡、本村实际,研究和制定引领新风的村规民约,有条件的村可以组建起村民道德评议会,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村里触及道德范畴的人和事、言和行进行评议,大力开展“文明村”、“文明户”评比活动,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三要打击和遏制各种丑恶现象。要综合运用思想的、行政的、特别是法治的手段,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摒弃小富即安、小绩即满的思想,坚决刹住吃喝风、玩乐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风。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申张正义,关爱弱势群体,对各种违法的人和事,要敢于挺身而出,与之斗争,成为农村社会中扶正压邪的典范和坚强后盾。

五、围绕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持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做好农村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形成牢固的农村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认真解决土地纠纷、乡村债务等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步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全程跟踪处理,保证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得到及时解决和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要畅通信访渠道,完善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要以创建平安农村活动为契机,坚持打防并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农村长治久安。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计划

根据安组字[**]10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步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结合我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特制定**--**年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

**---**年期间,我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紧紧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高、民主作风好,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强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二、培训对象、目标任务

培训对象:乡镇、村所有干部和后备干部。

目标任务:以建设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目标,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上下功夫,用三年时间,将全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培训一遍,使农村基层干部的党性观念、政策观念、群众观念、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乡村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上一个新水平。

查看全文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建设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全会精神,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保证农村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现就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全国600多万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有战斗力的,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同时也要看到,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一些年轻干部不熟悉农村改革进程和政策;有的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缺少办法;有的思想作风不正,办事不公,作风简单粗暴,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把**届**全会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需要,是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各级党委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总的要求是: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大、**届**全会精神,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工作的方法;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增强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基层干部的职责和任务

农村基层干部要把团结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根本任务,主要职责是:

1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本地的优势确定经济发展思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推广农业科技,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在积极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发展。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探讨

农村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政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新农村、新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之与不断富裕、不断觉悟的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农村工作。

一、运用政策,推动工作。

党领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不断致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作保证的。因此,运用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首要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首先掌握政策。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掌握政策关键在于从整体上把握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党的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就是“富民”。这是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是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工作的归宿点。围绕“富民”思考农村工作的点子,展开农村各项工作,这是长期不变的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民群众不了解党的政策的情况下,单靠农村基层干部动员加强调,或者采取行政手段是难以把党的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耐心、持久、反复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尤其要教育农民群众把政策本身与执行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区别开来,及时消除群众对政策的误解。使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自觉遵循,积极运用。

运用政策,关键在于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党的政策是指导全国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县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县的,也具有相对的概括性,不一定能为每个乡镇、村、社解决当地的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切不可不动脑筋,不顾乡镇、村、社的条件,照搬政策条文。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保证农村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现就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全国600多万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有战斗力的,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同时也要看到,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一些年轻干部不熟悉农村改革进程和政策;有的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缺少办法;有的思想作风不正,办事不公,作风简单粗暴,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把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需要,是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各级党委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总的要求是: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工作的方法;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增强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基层干部的职责和任务

农村基层干部要把团结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根本任务,主要职责是: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思考

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强调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作为经常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的农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其作风的好坏不但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息息相关,更对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化培训教育,夯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基础。要制定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责任制。对基层干部进行分层次、分期分批培训,坚持经常性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除加强政治理论、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外,特别要侧重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实用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要注意改进方式方法,强化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实际,明确学习重点,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专题,优化教育内容。注意不同对象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提高教育效果。建立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制度,特别是督学、考评制度,把理论学习考试成绩与年终工作考核相挂钩,督促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宗旨意识,解决民生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民生最基本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做得怎样、问题解决得怎样,是衡量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否有效、农民群众是否满意的根本尺度。要把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就要坚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增强党的宗旨观念,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在解决好他们实际困难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中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变为党的政策和部门决策,在群众中加以贯彻实行,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推行“两化”管理,加强内外监督。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要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正确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因此“民主化、制度化”管理是关键环节。民主化管理方面,一要完善民主管理机制。重点是推行“阳光政务”,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明确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的要求,增强政务透明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公开承诺服务的范围;定期开展对领导干部和行业系统的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和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二要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乡镇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和项目出台前,要集思广益,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把群众意志贯穿于决策全过程。制度化方面,一是规范基层干部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年度考评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村组财务审计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等制度,实现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二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将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合并为民主监督委员会。重点监督财务管理和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公益项目建设及村干部执行廉洁自律情况等。完善纪检、组织、信访、司法等部门间的工作联系,及时通报情况,加强协调与配合,对基层干部进行监督和检查。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逐步形成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监督网络。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目标管理报告

在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上,各乡镇党委大多沿袭以往的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主职的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完成任务的工作状态,对发展地方经济、维护地方安定、建设和谐村居环境缺乏一种内心的热情和自觉的行动。受乡局级党政正职任期目标管理的启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应尽快出台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让基层干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考评办法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当地工作目标能否预期实现。而从目前实施的乡局级党政正职任期目标考评办法来看,在办法制定上最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目标过低,缺乏先进性和激励性;二是目标过高,即使再努力也无法实现。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制定农村基层干部目标管理考评办法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在制定办法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要以有利于激励基层干部“二次创业”,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合理设置目标任务。在制定目标任务前,考评主体和考评对象要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既把乡村两级以及干部群众的意见考虑进去,又把当地目标任务落实下去,还要充分结合各村的具体实际,体现客观实际性。

2、科学性原则。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考评办法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依据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突出重点,兼顾全局,合理分配各项考核指标。经济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比例要设置合理,各单项工作之间比值也要合理,突出重点工作,不能在实绩指标设置上过于琐碎。

3、导向性原则。考评项目和具体指标,力求总体上体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符合发展实际的思路,引导基层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速度与效益、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同时,要严格按照考评结果落实村干部的各项待遇,在全体农村基层干部中形成“看公论给待遇、凭实绩定奖惩”的良好导向。

4、激励性原则。激励原则是实施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设置适当的目标,能激发内在活力,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各地在确定工作目标时,按照当年增速不低于前三年平均增速的标准,采取“总目标、分步走”的方法,合理设置考核指标,让考核对象既感觉到任务的艰巨性,又让他们感到有奔头。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计划

根据安组字[**]10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步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结合我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特制定**--**年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

**---**年期间,我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紧紧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高、民主作风好,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强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二、培训对象、目标任务

培训对象:乡镇、村所有干部和后备干部。

目标任务:以建设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目标,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上下功夫,用三年时间,将全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培训一遍,使农村基层干部的党性观念、政策观念、群众观念、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乡村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上一个新水平。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探讨

农村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政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新农村、新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之与不断富裕、不断觉悟的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农村工作。

一、运用政策,推动工作。

党领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不断致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作保证的。因此,运用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首要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首先掌握政策。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掌握政策关键在于从整体上把握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党的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就是“富民”。这是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是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工作的归宿点。围绕“富民”思考农村工作的点子,展开农村各项工作,这是长期不变的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民群众不了解党的政策的情况下,单靠农村基层干部动员加强调,或者采取行政手段是难以把党的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耐心、持久、反复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尤其要教育农民群众把政策本身与执行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区别开来,及时消除群众对政策的误解。使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自觉遵循,积极运用。

运用政策,关键在于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党的政策是指导全国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县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县的,也具有相对的概括性,不一定能为每个乡镇、村、社解决当地的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切不可不动脑筋,不顾乡镇、村、社的条件,照搬政策条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