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5:01: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基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基层

农村基层党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党的荣辱和国家兴衰。全面认识、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据笔者调查,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了“六多六少”现象,即年龄老的多,年轻的少;性别男的多,女的少;文化低的多,高的少;从事务农的多,经商办厂的少;经济穷的多,富的少;身份混同于一般群众的多,体现形象的少。笔者所在单位的花岩溪和仙池山两村共有党员66名,其中女党员4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6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党员8名,分别占总数的6.3%、9.2%和12.1%。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些党员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入党,各个时期有各自不同的时代特殊性,时代背景决定党员的标准。在解放初期、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等不同年代衡量党员的要求就有明显差别。这是历史的原因。二是党建“新鲜血液”减少。

近些年来,农村青年纷纷外出务工或经商,很少有留在农村耕田种地的。据调查,2003年整个花岩溪有应届初高中毕业生28名,至今除一人在家里务农外均外出打工。农村年轻人和文化人的大量外出,导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源头萎缩,内部新陈代谢减缓,也势必造成了整个组织结构的劣化。这是现实的原因。

理论学习氛围不浓厚

当前,我们有一部份党员淡化、漠视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放松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原因是多样化的。主观原因一是受理论学习“过时论”的影响。反反复复地学习无非就是老书本、老套路,那都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事了,而今刻意重新来过没有任何新意,枯燥无味,一提进行党的理论学习就找理由逃避。二是受理论学习“无用论”的影响。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来自生存及工作的压力正逐步加大,人们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竞争日趋激烈,如履薄冰。与其坐下来照本宣科学习老三样,倒不如抓紧时间办几件具体事实在。三是没有时间学。也还有一部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平日身陷日常琐事、迎来送往,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搞学习,加之缺乏对他们有效的监督,即使学也只不过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学与不学一个样。客观原因一是没有地方学。这个问题在村一级党组织中犹为突出。当前多数村都没有一个象样的党员学习室,即使有往往也是偏安于村级小学一角,但随着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相当一部分村小被拆除、学校资产被处理后,党员学习室也随之消亡。笔者曾工作过的某乡镇共有20个行政村,现勉强算有党员学习室的仅5个。党员开会或学习往往“打游击”,今天在你家,明晚在他家,久而久之便流于形式或最后干脆连形式也没有了。就流动党员群体而言,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他们大多数游离于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间,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党组织的学习生活。二是教育方式落后。目前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理论学习时,仍停留于“台上一人读,台下多人听”的传统模式上,没有将现代科学文明及时地吸收、转化到党的教育方式中来。我区的党员干部现代知识远程教育目前也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党建想法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大强调基层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地位,要求“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党支部书记应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针,抓住关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内容,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模范,成为加快小康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加强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理论素质和思想觉悟,提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使党员成为先进分子,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力度,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头脑,确保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教育要制度化,要把自学与经常性的集中学习结合起来,把学习党的知识与农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结合起来,把党委中心组学习与党支部组织学习结合起来。要利用党员电教对党员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带领群众进入市场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二、加强以“一把手”为重点的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班长的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来贯彻落实。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发展主导产业,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乡镇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把村支部书记这个“龙头”抓住了,才能带动广大群众这个“全身”。在班子建设中,要下力气建设好一把手队伍,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不仅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同时又对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要选能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高、作风正派的人员;把那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把外出务工经商、退伍军人和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识的青年作为后备干部对象重点培养,储备一批优秀的基层干部。

三、健全和完善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只有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运用惩戒手段,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得到规范。一要加强党内监督。党的十七大对党内监督提出明确的要求,发挥党组织和纪委的作用,用党的纪律来约束村级党员干部。二要加强民主监督,切实抓好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村党支部年度目标责任和群众评议制度,把目标量化到项目、时间、人头,并在村务公开栏公布,接受群众的跟踪监督,接受群众的业绩评判。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的素质,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样实现形式,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通过一系列的关爱活动,基层干部有盼头,有想头,干事有劲头,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四、抓载体,拓宽党员发挥积极性的空间。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开展一些结合农村实际,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活动,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要以“三级联创”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落实责任,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坚强战斗堡垒。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党建思考

党的**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而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结合笔者长期担任乡党委副书记,主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必须正视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及工作方法与时展要求的差距

1.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不相适应。在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加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固有的墨守成规的陈旧观念和求稳怕乱的传统意识,导致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市场主体意识和市场行为能力相对落后,对改革开放的政策走向和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导致行为上自觉与不自觉地偏离党和群众的要求。

2.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落后性与市场经济的多元性不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性使得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活跃,从业方式亦出现了多元性和流动性。然而,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正视这些变化对农村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仍然沿袭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于是便产生了三个方面的矛盾,即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单一化与党员需要多样化的矛盾,管理模式的统一化与党员从业状况复杂化的矛盾、组织设置行政化与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矛盾,其结果导致一些地方对党员教育的效果差,组织活动流于形式,使得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很多空白点和薄弱环节。

3.现阶段农村基层工作的随意性和人治化倾向与市场经济的法治性不相适应。一方面表现为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能自觉利用党纪国法和村规民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又不能很好地利用行政、法治的手段对群众的利益和行为进行调整,遇到难度较大的工作,要么随意采取强硬手段,要么对其放任自流,结果造成农村基层工作出现不良循环,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使得农村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做。

二、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消除三种错误思想认识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党建思考

党的**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而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必须正视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及工作方法与时展要求的差距

1.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不相适应。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固有的墨守成规的陈旧观念和求稳怕乱的传统意识,导致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市场主体意识和市场行为能力相对落后,对改革开放的政策走向和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导致行为上自觉与不自觉地偏离党和群众的要求。

2.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落后性与市场经济的多元性不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性使得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活跃,从业方式亦出现了多元性和流动性。然而,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正视这些变化对农村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仍然沿袭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于是便产生了三个方面的矛盾,即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单一化与党员需要多样化的矛盾,管理模式的统一化与党员从业状况复杂化的矛盾、组织设置行政化与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矛盾,其结果导致一些地方对党员教育的效果差,组织活动流于形式,使得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很多空白点和薄弱环节。

3.现阶段农村基层工作的随意性和人治化倾向与市场经济的法治性不相适应。一方面表现为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能自觉利用党纪国法和村规民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又不能很好地利用行政、法治的手段对群众的利益和行为进行调整,遇到难度较大的工作,要么随意采取强硬手段,要么对其放任自流,结果造成农村基层工作出现不良循环,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使得农村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做。

二、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消除三种错误思想认识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经济审计研究

[摘要]农村基层是农村经济政策的执行者,关系到整个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入,农经服务职能出现弱化,对于农村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如何依法、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农村基层的经济审计工作展开探析。

[关键词]农村基层;经济审计;对策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经济审计工作,是促进农村基层廉洁履责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农村基层经济审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正视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基层经济审计问题表现

一是农经机构撤并,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弱化。乡镇农经职能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财政所等机构,导致自身经济审计工作难以开展。二是审计人员整体水平偏低,走形式问题突出。审计人员的分流带来审计困难增多,加之农村经济审计多与村级“两委”换届并行,导致审计时间紧,一些地方会走形式,抄数据、编报表,违反审计制度要求。三是审计内容难以顺应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实际,如应充实村干部履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各项国家政策、决策部署情况进行审计。四是审计手段单一、质量不高。一些地方单纯依靠计算器、工作底稿进行审计,简单地查账、盘点库存、盘查物资、核算债权债务,缺失相应的审计外业调查和优化审计程序,碎片化审计难以形成完整的审计证据链;还有一些地方审计公示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失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导致群众监督职能无法发挥。五是审计结果未能发挥作用。农村基层经济审计结果多限于乡镇党委政府,鲜于对群众公开,对违规违纪问题查处少,警示教育、审计整改制度不完善,降低了审计效果。

2完善农村基层经济审计的有效对策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党的**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贯彻**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组织、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作用,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近日,由市委研究室牵头组成联合课题组,利用半个月时间,深入到抚宁、卢龙、青龙、山海关等县区,通过面上听情况、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研。我们认为,近年来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总体状况较好,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同时,在新形势下也面临一些需要抓紧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我市共有75个乡镇党委,2286个农村党支部,4735名乡镇干部,10724名村干部,68984名农民党员。乡镇党委中达到“六个好”的45个,占60%;优秀党支部1**9个,占44%。

几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来抓,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确定了“围绕一条主线(发展农村经济),落实两个责任(县区委关键责任、乡镇党委直接责任),建好三支队伍(农村干部、党员、组织员队伍),突出四个重点(三级书记“素质工程”、后进乡镇党委和后进村党支部整顿转化、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三级创建),努力实现四增一保目标(增强乡镇党委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的能力、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农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确保农村稳定)”的工作思路,指导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康稳步发展。(一)加强领导。市委适时谋划、部署、调度、考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市委主要、主管领导和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联系点调研,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全市28名市级领导、170多名县区领导都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并帮助联系点解决实际问题。(二)实施以点带面。近年来,全市紧紧抓住后进乡村整顿、乡镇党委建设、素质工程三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三)完善激励机制。从99年开始,市委每年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和优秀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和党员,开展“三级创建”活动。通过明确新思路、丰富新内容、探索新方法,健全完善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四)以“学教”活动促整体进步。从2**0年冬开始连续两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改进基层干部作风为重点,以“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为目标的“学教”活动,使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觉悟有了新提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有了新转变,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新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党支部建设得到加强,战斗力有较大提高。近几年通过集中整顿、开展村级学教活动、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等,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党支部班子进行了全面调整,支部班子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支部书记平均年龄由98年的47.2岁,下降到现在的45.7岁;初中以上文化的人数由98年的77.4%增加到现在的88.5%。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大多数班子比较团结,能够独立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村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在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素质工程”,全市建立健全了市、县、乡三级领导培训体系,多层次、多形式对农村干部进行轮训。3年来90%以上的乡村干部接受了理论、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学习,近30%的乡村干部参加了正规化学历教育,大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取得任职资格证书,80%以上的农村干部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在农村“学教”活动中,广大农村干部积极率领农民选路子、搞调整、跑销路发展农村经济,深入群众解民忧、排民困、帮民难,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深受农民拥护和赞誉。

三是农村党员队伍健康发展,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全市连续3年不发展党员的问题在大部分乡镇得到解决,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到9237人。各县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了农村党员的“”、目标管理等制度,开展了“双学”、争当优秀党员等活动,党员的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全市近一半以上的农村年轻党员成为致富能手,90%以上的农民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并涌现了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民主调查思考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广大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村民委员会的直选,给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在村民自治的背景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摆在农村基层组织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当前农村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最近,我们对当前扩大农村基层民主问题进行了调研。

我镇农村基层民主的基本经验和成效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民主,在全面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层民主选举的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全镇普遍建立了村级民主选举制度,村委会班子更替步入良性循环,换届选举工作一届比一届规范,选举质量和民主化程度一届比一届提高。一大批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入村委会班子。上届村委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2.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60%以上,“两委”成员交叉兼职率平均在95%以上,选民参选率和选举成功率都明显高于上届。98%以上的村委会组织健全、制度落实、运转正常,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

二、基层民主决策的机制初步形成。各级组织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按每五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的原则,推选出符合法定人数的村民代表,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村民代表队伍。对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责、议事程序、内容进行了规范。在民主决策的实现形式上,各村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镇85%以上的村实行了村务大事由村民公决制度,重大事项决策由群众填写征求意见卡,同意率80%以上才能拍板定案。近两年有项村务交由村民公决,项顺利通过,多项根据群众建议进行了修改,项被否决。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报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民征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市全面实现“两个率先”的大目标下,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潜力和希望也在农村,特别是当前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这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是新形势下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真正把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到实处,巩固农村的组织基础、政权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农村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下面从二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的认识。

一、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十分注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和农村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基层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春江镇为例:

1、文化层次低、年龄大。从村级班子带头人41名村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的统计情况来看,村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年龄大、文化层次低的人占绝大多数,35岁以下的1名、占2.44%,36-45岁的10名、占24.39%,45-50岁的11名、占26.83%,51-55岁的17名、占41.46%,56岁以上的2名、占4.88%;初中文化的20名、占48.78%,高中以及同等文化的14名、占34.15%,大专文化的7名、占17.07%。

2、选人渠道窄。绝大部分村干部来源于本村,从农民中选拔,这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村干部这个位置又不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吸引力,有能力、有头脑的人都纷纷出外"闯"事业,特别是那些相对比较落后的行政村,最终选农村干部只能从矮子里头挑将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选任干部的“资源危机”,从而导致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即使那些比较好的行政村,村干部办企业不会引资、引资不会谈判的现象普遍存在,很难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因此,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加强农村班子建设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3、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低。过去集体管理时,村干部说话管用,在村里呼风唤雨,地位很高。现在,当村干部政治上权力不大,事情不少,工作偏重,难度很大,有的村干部曾戏言,现在我们在群众中的处境是“有吃有用不靠你,市场经济不求你,有了事情就找你,处理不依我就骂你,无违规违法要告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任务最终还要依托村干部去做。经济上收入偏低,有时还难以兑现,有的村干部辛辛苦苦整一年,忙于村里工作耽误功夫不说,有时村民不理解还受气不少。有的村干部曾调侃说:“爹妈给我两张皮,一个肚皮管吃饭,一个肚皮管受气”。特别是在贫困村,脆弱的集体经济导致村干部在开展各项工作中缺乏经济支撑,前几年靠“卖”,卖干了后几年靠“贷”,这几年贷不上靠“债”,有时谈论起来,都感到骑虎难下,苦不堪言,这是图个啥?只好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处于维持状态。现任干部都这样,何况那些农村老干部的安置待遇等问题更无法解决落实,这直接影响村干部的情绪。现在,有相当部分人对农村工作失去了一定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党建的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关系、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利益成份、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及就业岗位与就业方式等“四个多样化”表现明显。这既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创新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实事求是寻求制约原因,理论联系实际找对策,是适应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党委功能弱化与“龙头”作用发挥的矛盾。随着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在现行的县、乡条块关系中,条上的权力通过部门法规不断地得到扩聚,而块上党委的职能不断弱化。乡镇属地部门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出现“看到的管不到,管到的却看不到”的现象。

2、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素质不适应的矛盾。一是业务素质不适应。基层干部队伍文化层次偏低,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不高,有市场经济意识、懂实用科技的干部相对缺乏。二是领导能力不适应。集体表现在总揽全局、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三是思想作风的不适应。有的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民主观念不强,为民服务意识差;有的干部政策法制观念淡薄,不按政策办事;有的组织纪律性差,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还有的心浮气躁,贪图虚名,追名逐利,哗众取宠,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3、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与基层党组织有效领导的矛盾。一是村干部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学习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有些村宗族、宗派和社会黑势力有所抬头,影响和削弱了党支部的领导和村委会自治职能的正常发挥;三是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难度增大,等等。

4、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与集体经济薄弱之间的矛盾。村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分布地区差异大,“空壳村”量大面广。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脆弱,村容村面貌难以改观,村干部待遇普遍低,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说话没人听。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党建调查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根本,那么要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期,我镇组织专门力量就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经验,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做法

陵前镇党委下设党总支1个,支部33个,党员829名。近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狠抓党的建设,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强化宣传教育,重视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

为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镇党委把强化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紧紧抓住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特别突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习的形式上,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因人施教。在机关干部中实行每周集中学次,要求每个干部必须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好心得体会。在村级干部中,实行月例会制度,镇党委坚持每月召开农村党支部书记例会,村委会主任例会,会计、计生专干例会,组织进行政治、业务学习,通报情况,安排工作。在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中,坚持每月召开组织生活会,由驻村干部协助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学习教育的热情。

2、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