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3:29: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党建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市**区作为安庆市北扩的“核心”区域和前沿阵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日趋加快,农村社区、尤其是以安置征地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社区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所占比重日渐增大。在新形势下,沿用过去农村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收效甚微,照搬照套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难以行得通。在此背景下,**区委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模式和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的建设。

(一)

自20**年成立以来,**区委积极调整组织设置,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为扎实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实施分类管理。区委结合区划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将全区农村社区划分为城郊社区型、中心集镇社区型和村落社区型三大块,进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形成了芭茅巷、圣埠社区为代表的城郊型农村社区,以杨桥社区为代表的中心集镇型农村社区和以姥山社区为代表的村落型社区。由于设立合理,目前,三种类型的农村社区不断发展壮大,也创造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为下一步工作的全面开展夯实了基础。

完善党组织设置。区委坚持在实施村改居过程中同步优化党组织设置,做到了一个社区一个党组织。在农村社区成立时,区委及时明确了社区党组织在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上的重要职能,对原村级集体资产坚持“不分、不乱、不平调”。*个社区党组织通过招商引资、兴建社区工业集中区等方式,迅速发展社区经济。

优化党组织班子。区委通过“两推一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农村社区干部,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建设。20**年,区委向社会公开招考了社区党建组织员,派任到社区帮助指导党建工作。目前,全区有97名社区专职干部,平均年龄41.5岁,其中大专以上文化占28.7%。为落实农村社区干部相关待遇,大桥街道党委出台了社区干部规范化管理意见,逐步为社区干部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17个农村社区党组织还普遍开展了“双培双带”活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创业致富带头人,把创业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实现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查看全文

研究生服务新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研究生服务新农村工作的自觉性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研究生服务新农村工作,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3月,**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由研究生组成的新农村服务团——**大学研究生新农村服务团。为准确把握国家对**市的重要战略部署,把学校的发展思路统一到《意见》提出的新定位、新使命和新要求上来,学校先后邀请到**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陈万志,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冯刚等到校作专题辅导报告,帮助广大研究生深刻领会新形势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研究生服务新农村工作的自觉性。

二、进行实地调研,增强研究生服务新农村工作的针对性

**大学紧密结合《意见》内容,围绕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学校各项事业如何推进深入进行专题调研,将推进新农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相结合。领导班子成员领题带队深入基层,结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市城乡统筹改革实际需要,如何进一步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如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和主动做好社会服务”等展开专题调研。学校坚持“走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派人到**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区县进行实地考察,并就如何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学发展征求**市农业委员会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棣棠乡和涪陵区梓里乡为首批研究生服务团挂职实践基地。学校与彭水县和涪陵区分别签订《挂职工作实践协议》,确定每批次实践时间为4-6个月,并于今年2月派出首批13名研究生赴实践基地担任村干部助理或乡党委办公室干部。

三、强化科学管理,增强研究生服务新农村工作的规范性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服务新农村工作,**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改革研究生培养方案,出台了《**大学研究生服务团管理办法》。《办法》中指出要建立研究生全覆盖岗位实践、全方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并从服务团成员的选拔、使用、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定。研究生挂职期间,由**大学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补贴,并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多项保险;所在挂职乡镇统一解决挂职期间的食宿;每月报销一次探亲往返费用。挂职实践研究生接受所在区(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指导,按基层干部管理措施实施直接管理,**大学定期对挂职实践研究生进行实绩考评,计入研究生培养必修环节成绩,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查看全文

农村工作问题调研报告

中央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连续5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好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于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日,笔者在鸣凤镇、茅坪场镇部分村进行了调研,就当前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浅见。

一、当前农村工作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通过调研,本人认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民增收速度依然缓慢。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打工经济增长和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增长,生产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依然比较缓慢。以茅坪场镇为例:、、年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839元、4431元、5372元,而这三年城镇居民收入分别为:8217元、9354元、10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城镇居民收入的46.7%、52.6%和50.2%,收入差别依然维持在50%左右。从全县整体水平看,这个差别更大。从鸣凤镇城郊村——双利村来看,由于耕地少,农业产业不突出,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的效果不明显,作为区别与城镇居民的城郊农民,只能依靠区位优势来增加收入,长期稳定的增收机制尚未形成。

2、农民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依然较弱。近年来发生的“假石膏事件”、“蛆柑事件”等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事件,充分暴露出了农业的脆弱和农民抗风险能力的薄弱。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催生的失地农民、受金融风暴影响而失业的农民工等等,正逐步成为边缘于农民和城镇居民的特殊群体,国家配套政策还比较滞后,“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的思想在农民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市场风险、经济环境、农民素质等,直接影响了农民持续增收的进程。

查看全文

农村工作的干部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注意选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区域和农村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即使像北京、上海、天津这样一些以城市工作为主的地区,也都有较大的农村区域和较重的农村工作任务。由于基础条件差,并长期处于二元分割体制,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由于发展水平低,历史欠账多,农村各种矛盾问题也更为突出,重大群体性事件多数发生在农村地区。因此,选好配强熟悉农业、农村、农民,善于做农村工作的干部,是一个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的革命,就是从农村首先取得胜利的;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首先开始的。过去,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拥有一大批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这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政治和组织保证。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干部队伍结构发生变化,各级干部中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越来越少,加之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一些领导班子中缺少熟悉农村工作干部的问题逐步显现。当前,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使一些曾经做过农村工作的干部,也需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要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从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熟悉农村工作干部的选拔配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都要配备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农业、农村工作任务比较重的地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至少要有一人熟悉农村工作。党委、政府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要选配那些深刻了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工业化、城市化任务比较重的地区,也要重视选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保证领导班子中有懂得农业、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同志。要重视熟悉农村工作干部的使用,大力选拔那些在农村工作中做出成绩、表现突出的干部,注重从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市)和先进乡镇选拔任用干部。注意处理好选配熟悉农村工作干部与选配其他干部的关系,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和整体功能。

选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必须拓宽渠道,完善机制。要注意从源头抓起,注重从农村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改变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干部来源单一、经历单一的状况。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助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结合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农村工作知识的培训,重点抓好各级党政一把手,特别是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的培训,帮助他们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同时,要注意储备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人才资源,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

查看全文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就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我县农机化工作情况向县委、政府作个简要汇报,并重点就加快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工作进程谈谈个人一些精浅的意见和建议,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我县农机化工作概况与现状

县农机局系统内现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农机局机关参公管理全额拨款人员8人,监理站50%差额拨款人员7人,乡(镇)农机员编制人员15人。

截至2013年12月,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4.56万千瓦,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员6400人;2007年至2013年全县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发放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1839.65万元,随着农机化进程加快,农机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农机安全管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量大面广,农业机械化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农机化工作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大局。

二、2013年度农机化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与2014年农机化工作思路

(一)2013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年度购置补贴国补资金185.75万元,国补资金使用比例41.2%,实施进度全市排位第七名。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拖拉机(变型机)实行强制保险制度,年审车辆560台,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扶持果业专业合作社9家,建设市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2个,落实组建财政“以奖代补”二级农机维修中心2个,年度内争取市级以上各类农机化发展项目资金495.7万元,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农机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任务。

查看全文

民政局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最困难部分,农村低保人群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提高补助水平,而且积极出台配套的帮扶政策,社会各界也是广献爱心,使农村低保人群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公平与关爱的阳光。而游走在他们不远处的另一部分人群---农村低保边缘群体,却与这缕“阳光”失之交臂。农村低保边缘群体是指年人均收入高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但仍在农村低保线边缘徘徊的这部分群体,我们不妨简称之为农村低保“边缘户”。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其实与低保人群一样脆弱,收入相对较低,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都较弱,但他们却较少得到机制上的帮扶和救助。由于当前的农村低保政策以测算家庭收入为基础,未考虑农村家庭支出,这些“边缘户”家庭一旦出现收入未增加,但支出却大幅增加的情况,如遭遇灾害、重病以及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投入等问题,他们的实际生活可能会比农村低保人群更艰难。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方面需要巩固现有低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另一方面也亟需对农村低保边缘人群予以关注。基于此,本文仅以*市情况为例,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现状

截止目前,*市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年人均收入1000元)的人口有89688人,占全市农业人口4.43%,已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的保障范围;据*市扶贫办统计,处于农村低保边缘(即年人均收入在1001-1500元之间)的人口还有12.58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6.21%,这是一个比农村低保对象更加庞大的群体。综合分析农村低保“边缘户”的生活状况可以看出,造成他们生活窘迫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自然环境和自身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1、文化素质低、生产效益差。调查中发现,在农村低保边缘人口中,劳动力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的只占5%,“缺乏知识和技能”已成为他们挣不到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绝大部分农村低保边缘人群仍维持着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留守在农村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业,除了种粮,别无所长。但目前传统农业的效益仍然过低,即使在丰收之年,也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导致生活水平低下。

2、“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据初步统计,在*市农村低保边缘人群中,因病致贫人口占38%。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尚未全面实施。在广大农村,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患病在当地难以得到有效治疗,要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造成了看病困难,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一旦得了大病,平均花销在7000多元钱,而农村低保“边缘户”的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不过1500元,可以说一场大病就会让一个农村低保“边缘户”家庭沦为特困户,“大病拖、小病顶”已成普遍现象。

3、子女教育花费负担重。据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的《2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形容报告》指出,在20*年10月-20*年10月,在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子女的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比重达到了32.6%。对于农村低保“边缘户”来说,就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小学收费他们尚可承受,上初中就觉着困难,高中、大学的费用对于他们来说,就已不是“沉重”两个字可以形容。于是他们往往就让子女缀学,从而又造成了下一代“走不出去”、发展能力弱的问题,形成了一种“越穷---智力投资越少---越穷”的恶性循环。

查看全文

取消农业税后基层农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民负担轻重问题,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大小,一个国家治国方略优劣的尺度,也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的大事。2006年我们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这是党和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而采取的重大举措。那么农业税取消后基层农村的具体情况是如何的呢?下面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谈谈。

一、基本情况

###乡是###最大的农业乡,辖17个行政村,81个农业社(小组),二轮承包土地面积21676亩,总人口155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000人;农业户数3700户,农业劳动力8145人,村社干部126人。

###乡从2002年开始进行税费改革,2005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未取消农业税之前,全乡每年的农业税总额为40万元左右,取消农业税后对乡级财政的冲击不是很大,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乡党委、政府充分激发乡村活力,不断拓宽财政增收和农民致富的路子,奠定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再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能够及时到位,因此农业税的取消对###的财政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党委、政府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取消农业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都得到了有效化解。

二、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情况

国家取消农业税目的在于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现在农业税取消了,农民的负担有没有真正减轻呢?请先看农民的一笔帐:

查看全文

市委副书记在政协会上的讲话

一、充分肯定这次政协资政会取得的成果

(一)选题准确。这次资政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选题,充分体现了政协工作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已有一段时日,十镇百村试点工作也开展了两个多月,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到基层调研,有助于我们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好地推进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

(二)调研比较充分。虽然我没有听各位常委的大会发言,但认真我阅读了所有的调研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家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基层、走访群众,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束后,认真梳理,既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又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成效比较明显。22篇调研报告份量重,含金量高,有现象、有建议,突出重点,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可贵品质,也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客观依据。总结这次的调研报告,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全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主等各个方面,22篇调研报告都有涉及,并体现了由点及面、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特点。由点及面:这次的调研报告分成多个专题,这些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由近及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现在做的只是第一个阶段。大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报告中充分体现了由近及远的内容,不仅仅反映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规划设计、村容村貌整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医疗、教育等社会发展方面比较长远的内容。由表及里: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广大农民群众。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的主体。有多篇报告提及农民的素质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二是深刻。调研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比较透彻,尤其是对存在问题的剖析比较深刻,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市直有关部门将要认真吸纳,并将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三是有效。调研报告没有停留在表面上,对解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是既号脉诊断,又开方抓药。

总之,这次调研的成果对××的新农村建设将起到较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代表市委对各位同志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市委、市政府将会充分吸纳这次资政会的调研成果,进一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二、大力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是中央组织部“党管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的子课题,是各级组织部门2009年度的重点调研课题。为扎实搞好这次课题调研,现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制定调研方案如下:

一、调研内容

1、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做法、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全县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通过对好、中、差不同类型实例的剖析,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3、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着眼于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从创新培养选拔机制、抓好后备人才培养、拓宽选人视野、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监督管理、健全保障激励制度等方面入手,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二、调研方法

查看全文

农村指导员实践思考

**年以来,我区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的决定,认真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分别在**年3月和**年6月先后选派了275名(其中包括省、市下派6名,区级下派87名)机关党员干部到全区各行政村担任农村指导员,区级选派的机关干部重点进驻四种类型的村,即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环境整治村和信访集中村。各农村工作指导员在派驻期间担当起农村政策、宣传、上下信心沟通、群众信访调解、农民致富服务、组织建设督导的职责,较好地指导开展有关工作。

一、初步成效

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广大指导员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基层,恪尽职守,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与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所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营造了农村指导员工作良好氛围。**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把派遣农村工作指导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专门建立了区农村工作指导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区农村指导员领导小组以及农指办成员不定期深入到各街道,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区里专门建立了学习交流例会制度、专题研讨制度、持证上岗制度、“民情日记”月报制度、考勤考核制度、“一村一季一调研”制度、农村工作案例分析上报制度、经验交流制度、优秀评选和总结表彰制度等各项制度。区农指办通过编发简报、建立网站,及时反映指导员的工作动态,宣传指导员的工作经验,传递上级的工作信息。各级还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指导员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形成了“报上有文字、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的强大宣传声势,营造了有利于指导员开展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区直各派出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及优势,在政策和奖金上支持农村指导员工作,真正做到与派出指导员所驻村结对帮扶。

2、调研走访、了解民意,贴近了“三农”工作。广大指导员把村情民意调查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方法,通过走门串户的访谈调查,从不同视角观察和思考“三农”问题,了解和掌握了大量真实情况,撰写了许多调研报告,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点面结合、内容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为区委、区政府了解农村实情、检验工作思路、掌握政策效应、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通过召开各类会议、走访群众,详细了解了村组织建设、村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村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产生的根源;通过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使群众有了一种亲切感,密切了干群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级指导员共走访农户60000多户,召开座谈会400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360余篇,集中宣讲政策法规1700余次。驻村指导员以密切干群关系为切入点,区分不同对象开展的调查走访、摸清了群众的思想脉搏,体会到当前“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同农村工作距离变近了,同农民的心贴近了。

3、化解矛盾,宣讲政策,维护了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广大指导员正视困难,直面矛盾,发挥相对超脱的优势,耐心开展思想工作,努力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农村各类矛盾。以谈心交心、沟通思想为切入点,以建章立制、规范运行为着力点,努力化解村两委班子间的不和谐、形成合力。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积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妥善调处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农村基层。指导员还认真担当起政策宣传贯彻的职责,广泛宣讲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把党和政府关心“三农”、支持“三农”的政策送到百姓心头,推动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党群关系、政府与农民关系的改善。据有关方面反映,指导员下派以来,上访人次明显下降。“有事就找指导员”已在农民群众中深入人心。指导员成了农民群众倾诉心声的知心人、排忧解难的贴心人,成了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的一支重要力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