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2:56: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思考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组织设置、队伍建设、活动载体、工作制度、领导方式等方面探索新路,取得了初步成效,表现在:巩固和提高了农村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乡、村党组织和乡镇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各种社会矛盾及时得到处理,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市、县委党建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一级抓一级的机制基本形成,涌现了一批党建工作先进县、“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带领群众奔小康、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能力明显增强。**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元,均比上年有较大增长。收人超5亿元的乡镇***个,超亿元的村***个,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明村镇、卫生村镇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中心村镇。

一、深化认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性

我们致力于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认识。

1.改革创新是农村基层组织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进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五大以来,我省农村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加快。面对农产品结构性、阶段性过剩,我们通过面向市场,实行新•轮土地承包,努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加速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其次是乡镇企业改制改革力度加大。到去年末,我省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达到****万家企业中,集体独资和控股的6.1万家,其它的分别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个体私营企业,形成了产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是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仅**年,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家,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流****亿多元。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与之相适应,必须在组织设置、制度体系、活动载体等方面作大的调整,否则就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改革创新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适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伴随着我省“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农村全面实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农村社会民主气氛日益活跃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趋复杂。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抬头,邪教组织出现,个别地方宗族势力操纵民丰选举,影响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在领导成员产生、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运作机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效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3.改革创新是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内在要求。过去我省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的逐渐不适应了,如不及时改革创新,固守老经验、老办法,就会使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形势。只有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不断出新招,创特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也是落实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查看全文

农村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农村改革30周年之际,本文基于新福利经济学检验改革效率的标准,对其间发生的三大改革进行了反思,就未来农村改革的主线——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相关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改革帕累托标准城乡统筹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新福利经济学理论,反思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微观经济主体培育、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三件大事,从而提出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政策建议。

一、新福利经济学检验改革效率的标准

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改革往往都会在使大多数人受益的同时,使另一部分人受损,因而不是帕累托改革。为使这种改革得以进行,美国经济学家卡尔多和希克斯提出了所谓的“假想补偿原理”:如果受益者的所得在补偿受损者的所失后,还有剩余,那么就可以认定社会福利得到增长,经济改革便是正当的。希克斯进一步指出:这种补偿并不需要受益者支付。因为每一次经济变革只会引起实际收入分配微小的变化。微小的损失无需及时补偿,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补偿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因此,在长时间的一系列改革中,人们的受益与受害往往会相互抵消,所以补偿不必每次都进行。

对于受损者利益怎样补偿呢?西托夫斯基提出“双重标准”,即一方面要对利益受损者给予足够的补偿,诱使其接受改革;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逆检验,即利益受损者“贿赂”受益者的支出远大于改革带给他的损失。(李特尔还增加了“实际收入的分配,要比现在好,至少不比现在坏”,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很多局限,正是在对“改革对象”的补偿,以及由谁来补偿上,出了问题。

查看全文

农村改革措施

一、关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全会《决定》系统回顾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五大成就”、对全局的“四大贡献”和积累的“五条经验”,冷静剖析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四个问题”,明确作出了我国总体上“三个进入”的基本判断。

(一)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成就”。一是农村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三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加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五是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农村改革发展对全局的“四大贡献”。一是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二是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是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的“五条经验”。一是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我们党指导“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二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这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激发农民积极性、搞活农村经济的动力源泉。四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方向。五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农村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准则。

(四)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四个问题”。一是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二是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四是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全会《决定》鲜明地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充分表明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繁重性,再次警示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查看全文

农村改革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查看全文

农村改革30年征文

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农村改革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农村政策体系已逐步形成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从1982年起,中央连续关于农村工作的5个1号文件,奠定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确立了农户的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地位,阐明了农村经济要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要素市场体系。20年后的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此后,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志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几年来,中央在农村工作中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重大措施,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从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5个1号文件,出台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些政策措施,为我国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农业和农村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制度根源和体制保障。

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的基点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一论断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创新,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的基点。

查看全文

农村改革分析论文

1.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一大二公”的制度,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均有国家安排,即统购统销,而劳动成果则平均分配。这种经营模式致使农村生产力多年在低水平上徘徊,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困苦成了多年难以改变的现实。

20世纪70年代中期,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几位农民在不甘贫穷的勇气下自发地组织起来包产到户,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197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提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25条政策措施,第一次正式宣布包产到户可以作为一种例外的体制形式存在。1982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正面肯定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制,奠定了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1983年下发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废除“政社合一”的体制,并把家庭承包制称为“我国农民伟大的创造”确立为今后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至此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在全国农村全面推开。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达到99.5%。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彻底打破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经营模式,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从计划经济的藩篱中解放出来的农民以前所未有的极大热情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土地收益得到了空前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很短的时间内从2.5亿人下降到1.3亿人,创造了人类消除贫困历史的奇迹。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承包到户的家庭承包期可以延长到15年。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鼓励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从此农民开始真正迈进市场经济的大门。十年间广大农民活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改变生产和生存环境中也不断改变着自己。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农民的信心和热情再次得到了极大增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国家财政再向农村倾斜,“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方针使农村经济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更加活跃,特别是2006年1月1日开始,彻底废除了延续2600年的传统农业税,广大农民作为解放了的生产力,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潮中。30年来农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3.24%,农民储蓄存款2007年末达到2000亿元。剩余财富的逐年增加彻底改变了广大农民的生存状态。

2.现代农机的广泛应用,把农民从传统、低效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愈来愈多。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助,2004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使现代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政府的主导下得到了广泛普及。2007年中央财政拿了12个亿作为农机购置补贴,从2004~2008年五年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9.7亿元,巨额补贴使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得到了改造和更新,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008年12月29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决定2009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增加100亿元,农业部、财政部印发了《2009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补贴机具种类由2008年的9大类18小类50个品目扩大到2009年12大类38小类的128个品目。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将使2009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47%。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使50%的农民从低效能的传统农业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3.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把广大农民从农村解放出来

查看全文

语文农村改革论文

今天在中国,加入世贸、与国际接轨等口号越来越响,似乎大有代替兴旺了近二十年的改革口号。从一种角度看,这好象表明中国的改革已经踏上了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以往那种主要关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眼光再也跟不上形势了。但也有一些比较坦率的学者专家认为,其实,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瓶颈阶段,近年来现实中面临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实际上始终无法有效解决。于是,谈深化改革的场合反而越来越少了。如果反思二十多年的改革历史,具体分析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现状,就会发现,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深思:中国改革今天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难道只剩下加入世贸和与国际接轨了吗?加入了世贸、与国际接上轨,中国的改革难道就大功告成了?毫无疑问,加入世贸至关重要,但如果单打一地强调其重要性,就难免落入有意无意的"见木不见林"。

除了加入世贸这样的努力之外,中国当前就没有更关键、更紧迫的改革任务了吗?事实上,如果冷静地观察,当前中国除了需要加入世贸之外,还有一项更艰巨、更重要的改革任务,那就是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农村改革,改变农村目前日益严重的经济困局。中国的改革本来是从农村开始的,但二十年之后,农民的境况却陷入了一种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困难之中,由此影响到全国的经济沉入低增长和连年萧条。可惜的是,在目前国内的主流话语中,进一步的农村改革却似乎已被忘却了。好象经过八十年代的承包制改革,农村的体制已经基本理顺,再也不值得重新关注了。即便有一些相关的讨论,也往往是针对一些零散的政策措施,而缺乏对农村困局的整体评估。

八十年代中,中国研究改革的专家学者里,最强的队伍之一就是杜润生领导的农村政策研究室属下的一群中青年经济学家。他们常年持之以恒地的调查研究,使他们得以始终保持着观察农村问题的前沿眼光,在政策研究和学术讨论上都赢得了领先地位,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八十年代末,这支队伍被打散了。此后,虽然还有一些学者继续坚持不懈地研究"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背后再也没有了强有力的团队研究的支持,其研究成果也得不到必要的重视。中国不再有研究分析"三农"问题的强势团队,并不是件好事。更何况,今天的"三农"问题比以前更复杂了,不单单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甚至涉及到政治改革。没有了类似的团队,只靠一些政府机关的农业经济专家作些单纯的经济技术分析,就有"盲人摸象"之虞。十年以后,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面对今天农村的困局,似乎只能在中国的媒体上见到个别学者的分析以及一些记者的零星报道,而再也看不到八十年代那种脚踏实地、以第一手调查为基础、有充分说服力的系统整体性分析研究,更看不到有关"三农"的政策制定与这类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或许就是农村改革被忘却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日农民状况:富起来了还是越来越穷?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多年中,中国通过农村经济改革,彻底抛弃了严重束缚农民经济和人身自由的体制,农业生产力迅速回升,带动全国出现了八十年代的经济繁荣。虽然五十年代初时给了农民的土地没有真正回到农民手中,但土地的长期承包基本上巩固了农村的市场机制。随后,在农村流通体制方面也有一些改革,但进展并不大,而且过去五年来还时有反复。按照一些书斋经济学家的看法,似乎只要在农村里引进了市场机制,农村的体制就自然而然地理顺了。可惜,现实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问题不在于市场机制不灵,而在于市场机制的这只"看不见的手"被另一只"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现存的权力分布格局把一度尝过改革甜头的农民重新置于被剥夺的可怜境地。

二十一世纪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挑战。近年来农村这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面的状态正处在每况愈下、难以有效改善的境地,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农村改革交流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党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

农业产业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村和城市的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起来,把第一、二、三产业有效衔接起来,有利于打破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相互分割的格局以及农村务农、城市务工的传统分工体系,通过市场对各种资源重新配置,形成城乡经济有机融合的经济格局。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薄弱环节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关键环节也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围绕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形式。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自给自足为主,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效率低下,靠天吃饭,无生态保护甚至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农业;而现代农业是以科学为基础,以市场交换为主,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效率较高,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目前,我国农业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农业。十六大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了出来,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化是有效的形式和主要的途径,它把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规模化的生产和市场经营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使传统农业产生质的飞跃。

农业产业化是组织农民走向市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时又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要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品质提高、加工增值以及品牌打造,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越来越大,我国农业只有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才能经受住冲击,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并要承担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包括规模经营的效益、加工增值的效益、科技应用和创新的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给广大农民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增收渠道,农民可以分享产业化经营的利益,也可以从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中获取务工收入。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活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

查看全文

农村改革探究论文

八十年代中,中国研究改革的专家学者里,最强的队伍之一就是杜润生领导的农村政策研究室属下的一群中青年经济学家。他们常年持之以恒地的调查研究,使他们得以始终保持着观察农村问题的前沿眼光,在政策研究和学术讨论上都赢得了领先地位,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八十年代末,这支队伍被打散了。此后,虽然还有一些学者继续坚持不懈地研究"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背后再也没有了强有力的团队研究的支持,其研究成果也得不到必要的重视。中国不再有研究分析"三农"问题的强势团队,并不是件好事。更何况,今天的"三农"问题比以前更复杂了,不单单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甚至涉及到政治改革。没有了类似的团队,只靠一些政府机关的农业经济专家作些单纯的经济技术分析,就有"盲人摸象"之虞。十年以后,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面对今天农村的困局,似乎只能在中国的媒体上见到个别学者的分析以及一些记者的零星报道,而再也看不到八十年代那种脚踏实地、以第一手调查为基础、有充分说服力的系统整体性分析研究,更看不到有关"三农"的政策制定与这类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或许就是农村改革被忘却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日农民状况:富起来了还是越来越穷?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多年中,中国通过农村经济改革,彻底抛弃了严重束缚农民经济和人身自由的体制,农业生产力迅速回升,带动全国出现了八十年代的经济繁荣。虽然五十年代初时给了农民的土地没有真正回到农民手中,但土地的长期承包基本上巩固了农村的市场机制。随后,在农村流通体制方面也有一些改革,但进展并不大,而且过去五年来还时有反复。按照一些书斋经济学家的看法,似乎只要在农村里引进了市场机制,农村的体制就自然而然地理顺了。可惜,现实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问题不在于市场机制不灵,而在于市场机制的这只"看不见的手"被另一只"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现存的权力分布格局把一度尝过改革甜头的农民重新置于被剥夺的可怜境地。

二十一世纪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挑战。近年来农村这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面的状态正处在每况愈下、难以有效改善的境地,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的收益明显地大幅度下降。由于九十年代上半期的"泡沫经济"已经逐渐消退,而政府转嫁社会福利支出的措施大大加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负担,城市居民、特别是内地中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开始萎缩,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没有以往那么旺盛了。这直接造成了农产品价格连年走低。而另一方面,农民的种植成本却面临着垄断型工商企业的价格哄抬,种子、化肥、电、农药等的成本越来越高。结果,出现了种得越多、亏得越重的现象。而且,今后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没有再抬升的空间。最近农业科学院的一位学者详细分析了中国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其结论值得国人警醒。他发现,中国的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已经超过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而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高于发达国家。这样,中国农民指望农产品价格回升带来今后的收入增长,看来是希望不大了。

最近,中国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坚持强调今后不能取消农产品补贴,与其他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延缓了中国加入世贸的进程。这个问题并不是新问题,早就列在申请世贸要解决问题的清单上,中国政府最近之所以突出关心这个问题,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央政府对农业问题的担忧。即使中国能继续维持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尽量减少低价进口农产品的冲击,中国农民的种植业收益也不可能再有明显改观了。

查看全文

农村改革及农村城镇化

一、农业的重要性及改革现状

(一)农业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农业在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消耗粮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然而从目前来看,粮食也只能从农业耕种而收获。千百年来,农民躬耕于田地,为世界的亿万人口的生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同时,农产品不仅仅只作为粮食来维持生命,还可以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农村、农民还是输出劳动力与工业品消费的巨大市场,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这样评论农业:“可以恰当地说,城市的全部财富和生活资料都是从乡村获得的。”

可是仅仅有农民、农业还不足以满足世界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多方面的综合需求。于是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也就相继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由于分工的不同、工种的不同、价值的差异、效益的区别,人们的经济收入自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城乡之间生活水平相应地也具有了一定的差距。

随着工业的发展,随着服务业的兴旺,随着知识、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同时,这差距相应地也反映出农业的局限性、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

(二)农村改革的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