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余劳动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2:49: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富余劳动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案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既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又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为使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向产业基地和重点企业有序转移,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特制订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缓解我县工业规模企业招工难的重要举措。想方设法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力度、引导力度和对接力度,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跨省劳务输出为主向以县内工业规模企业就业为主的转变、由无序流动向有组织地到县内工业规模企业就业的转变、由谋生型转移就业到全面发展型就业的转变、由单纯就业向就业和创业并重的转变,切实激活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方向的战略转移。
二、工作目标
1、联通一个网络。20*年底前,完成县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统一全县数据系统。20*年底前,实现县、乡两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互联互通。
2、完善一个平台。在全县现有21个乡镇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全县各行政村按省、市统一要求设立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20*年底行政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设立率要达到30%,20*年底达到80%,2009年全部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以村委会会计为主,各乡镇协管员名单要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考
改革开放*年来,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之间的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等。*县也不例外,表现出乡镇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等条件不相适应、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冲突、农民增收与结构调整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人口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包袱,怎样将这个包袱转化为资源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摆在*发展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口问题解决得好与否,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鉴于此情,我做了一些调查,并作了初浅的探索和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分析
*县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贫困县,全县总人口53.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94万人,占总人口的95.1%;农村劳动力24万人,占总人口的44.8%,占农业人口的47.1%;农村剩余劳动力10.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7%,据调查,每年还将以0.4万人的速度递增;有可耕地67.8万亩,人均耕地1.04亩。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生活也更加困难,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向外分流。许多农民为了生活和致富,不得不背井离乡,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去打工挣钱,很多农民通过打工实现了致富的愿望,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通过多年的努力,劳务输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一项可挖掘的朝阳产业,现已建成了人力资源供给的后方基地,富余劳动力主要转移到昆明、广东、福建等多个城市,主要从事生产加工、包装、建筑、保安、纺织、服务等二三产业。截止目前,今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0.2461万个,通过技能和适用技术培训转移3730人,创劳务收入2.88亿元。据统计,*年以来,累计3年已实现务工收入6.43亿元,年均劳务收入2.14亿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通过外出打工,不仅积累了资金,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而且更新了观念,开拓了视野,成为了能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一部分靠打工先富的民工,有的在外地定居创办企业,有的引导带动他人外出打工,有的回乡办厂、办企业,成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为地方创造了税收,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年外出打工的杨万华,如今投资兴办了云南万发选厂,并从家乡招聘民工,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创收入220万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通过几年艰辛的努力,*人力资源开发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转移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今天,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掌握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期,xx省xx县劳动保障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村基层,采取每个乡镇随机抽查1个自然村的方式,分4个调查组进行了历时3天的调查。通过认真仔细地调查和分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结构及转移状况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与结构
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总人口为70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4362人,占总人口的61.51%;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2.1%,女劳动力占47.9%;农村富余劳动力1441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33%,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1035人,占71.8%,女劳动力406人,占28.2%;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16—35岁之间的男劳动力797人,占77%,36—60岁之间的男劳动力238人,占23%;16—35岁之间的女劳动力307人,占75.6%,36—50岁之间的女劳动力99人,占24.4%;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1322人,占91.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19人,占8.3%。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据此次调查统计,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有105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社保局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大力推进本市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含郊区农村征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力争20**-20**年本市每年实现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10万个的工作目标,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切实加强对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是为建设新郊区、新农村培育一大批合格的劳动者,而且也是促进他们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重要举措。
20**-20**年,本市每年要通过为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职业培训补贴个人帐户,调动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职业技能和实现素质就业;要依托中职学校和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实施校企合作定向培训的方式,每年开发一批就业需求量较大的定向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培训对促进农村青年就业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根据郊区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需求,在休闲服务、水产养殖、蔬菜栽培、绿化养护等方面开发符合区域发展特点、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特点的培训项目和实训项目,并将其纳入区域性补贴培训目录。
要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工作,重点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市场急需且符合自身条件的培训项目,帮助申领“职业培训帐户卡”、选择培训机构和办理培训报名手续。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强化管理完善服务
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某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加速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关键。
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2009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2009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2009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16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430人,县内2727人。
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工作会议,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形势,研究制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措施,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天下午,孙刚同志还将对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又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
(一)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提高全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现阶段*与全国一样,都面临着带领全省人民奔小康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促进农民奔小康,必须突出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规模效应,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这是农民增加收入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把稳定农业生产与提高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要通过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的效益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二是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促进就业。只有通过农民的转移就业,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奔小康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这几年我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年,我省跨省劳务输出562.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40亿元。今年预计我省到沿海的务工人员会超过年初预定的560万人目标,达到600万人。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比较好的、房子比较新的家庭,一般都有1-2个人在外务工。因此,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省内工业园区、向新兴产业转移就业的力度,尽最大努力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实现转移就业。
(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迫切需要。工业园区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托园区办工业,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园区经济呈高速发展之势,为加速全省工业化进程增添了强大的后劲。工业园区大量企业的进驻和投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扩大就业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健的产业载体,使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可能。随着我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全民创业的深入推进,省内许多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已经开始出现“招工难”问题。现在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发展、招商引资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优惠政策、环境的竞争,更重要的表现在劳动力资源的竞争、技能人才的竞争。各级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方面取得突破。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提高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水平,而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通过我们强有力的组织引导,让更多经过培训、素质较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向工业园区企业转移,向新兴的工业产业转移,实现由跨省就业到省内省外就业并重的战略转变,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紧迫的、突出的战略任务。所以我们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今天,一定要实现这个重大的转变,由过去主要注重向沿海输出农村劳动力向省内省外就业并重的战略转移,并尽可能通过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我省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城市产业就业,形成青壮劳力、技能人才留在家乡,更好发展的局面。我们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一定要引导好、组织好、政策扶持好、对接好。今天召开这个现场会,就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研究采取更好的办法措施,实现这个战略转移,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好的在工业园区,在企业,也包括在*新兴城市产业、农村龙头企业的就业。
(三)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省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农民的就业问题尚未纳入正常的管理渠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据统计,*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2.7∶1。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充分就业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消除就业歧视,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村劳动力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二是打破制度壁垒,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障碍,大力推进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教育卫生制度的改革,重点做好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作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做到有序流动,稳步推进、协调发展。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坚持“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我县辖六乡一镇,20个行政村,县域总人口6.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3510人,劳动力11255人。现有富余劳动力1360人。近两年来,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1年转移493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5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9元;2002年转移1009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7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1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达582人,从事第一产业235人、第二产业77人、第三产业270人。截止6月底,劳动力转移已实现人均纯收入43元,为全县完成劳动力转移增收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常抓不懈。积极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规模企业来投资建设。等企业相继落户。截止目前,全县共引进农业开发、石材、工业加工、旅游开发等企业85家,这些企业的引进为我县农村劳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760余人。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开辟农民劳务空间。我们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狠抓了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按照抓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了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与农户之间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以葡萄、番茄、辣椒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3.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1.7%。带动农户986户,吸纳农村劳动力235人。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预计到今年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总量将达到20.2万头(只),同比增长6.82%,年内出栏牲畜10万头(只)。肉类总产3390吨,增长17.43%,奶类产量600吨,增长40.85%,禽类产量898吨,增长10%,各种禽类出栏30万羽。农区牲畜达11.66万头(只),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4%,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30%以上。通过畜牧业发展,为全县1546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依托旅游、石材等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随着我县旅游业、石材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业、石材业参与二三产业经营的农民越来越多,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加工销售、储藏保鲜、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达到2511户,从业人员3127人,其中54%来自农村;私营企业31户,其中26%来自农村。总收入达到40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1%。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适应能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村青年经纪人,把先进的技术、实用的技能以及新观念、新意识送到农民家中。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使全县农村青年受教育面达80%以上,为农民掌握新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形势,贯彻落实全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朱伯崇、邓望兴两位同志已对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意义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又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
(一)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提高全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促进农民奔小康,必须突出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进一步大力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规模效应,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这是农民增加收入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把稳定农业生产与提高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二是在提高向沿海发达地区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积极有序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这几年我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我区跨省劳务输出18.9万人,今年我区到沿海的务工人员已经超过年初确定的15.8万人的目标,达到19万人。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比较好的、房子比较新的家庭,一般都有1-2个人在外务工。因此,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临川(抚北)工业园区、向新兴产业转移就业的力度,尽最大努力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实现转移就业。
(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迫切需要。工业园区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区委、区政府依托园区办工业,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园区经济呈快速发展之势,为加速全区工业化进程增添了强大的后劲。工业园区大量企业的进驻和投产,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扩大就业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健的产业载体。随着我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全民创业的深入推进,我区许多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已经开始出现“招工难”问题。现在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发展、招商引资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优惠政策、环境的竞争,更重要的表现在劳动力资源的竞争、技能人才的竞争。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必须下大力气,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方面取得突破。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提高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水平,而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通过我们强有力的组织引导,让更多经过培训、素质较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向工业园区企业转移,向新兴的工业产业转移,实现由跨省就业到市区内外就业并重的战略转变,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紧迫的、突出的战略任务。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动员会,就是重点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研究采取一些更好的办法措施,实现这个战略转移,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好地在农村龙头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就业。
各具特色的国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该比重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富余劳动力,个别国家甚至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例如美国)。从整体上看,这些国家非农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是同步的。但这些国家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模式仍各具特色。
英国圈地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从转移模式看,英国选择的是圈地运动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暴力方式下被迫转向非农产业。英国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在西欧各国中也是最小的。随着英国非农产业的发展,从15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甚至在个别地方延续到19世纪初期,英国经历了用暴力驱赶小农的大规模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农业人口背井离乡,这些农业人口不得不受雇于手工工场,从而解决了毛纺织业对劳动力需求问题。
英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英国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粮食和作为原料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国外。18世纪60年代,英国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出口。然而,随着英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推进,英国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越来越依靠从外国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