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1:59: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电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被遗忘的农村电力
时下,电力短缺成为一个大问题。在稀缺资源面前,城市与农村的电力配置并不平衡,城市是优先的,而农民的电力消费显然更容易被忽视。笔者将电力资源配置看作宪政问题,要建立一种分配规则,以维护电力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如果辩论起来,可以罗列很多理由来为城市用电优先作辩护,如城市的战略重要、经济发展等等,但其实更真实的原因是掌握电力配置的权力者在城市,而且农民作为一个大的集团缺乏游说和制约能力,电力分配中的偏好形成就不可避免了。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看,电力的供给应当是一种普遍服务,不能因为供应给农村的成本高就收高的价格、提供低质量的服务和在交易时次序排后。
在当前情况下,电力分配仍是政府行政行为,更多地是靠领导拍脑袋决定的。城市居民不仅具有更多的宪政意识,而且媒体监督等比较全面,政府就必须考虑居民的利益,而农村山高皇帝远,一些地方政府及官员行为更加不受约束,电力分配就更多地考虑企业,而不顾农民的感受和利益。
农村电力短缺是真的短缺,收入约束用不起电造成第一重短缺,普遍服务不到位造成第二重短缺,城乡差异造成第三重短缺,电力分配次序排后造成第四重短缺。电力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农民面临的困境。在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今天,如果从小事做起的话,不妨在解决农村电力短缺上下些功夫。学者也应该为解决农村电力短缺献策才是。
电力服务新农村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电力必须先行。经过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后,农村电力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村电力供应基本得到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电网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部分农电设施未能改造,部分已改造的设施也已老化,需进一步的改造。为此,供电企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结合实现,有新方法、新举措。
一、金华农村电网概况
(一)近年来农村电力建设的主要成就
1、从**年开始,经过5年的辛勤劳动,金华电业局共投资16.612亿元资金对金华农村电网实施了改造,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验收。
通过改造,金华电网农村10千伏公变容量增加了4.8倍,平均每年递增30.4%;农村10千伏高压线损下降1.22个百分点,低压电网线损率下降13.78个百分点。全网农村用电量,从1998年的4.68亿千瓦时增加到2005年11.2亿千瓦时,年均递增19.9%,其中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年均递增19.4%;全网农村各类电价实现同网同价,减轻农民电费负担13.37亿元。真正实现了减轻农民负担,造福于民的目的。
2、实施农电改革,农村集体电力资产以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方式移交给了县级供电企业,同时撤销了乡(镇)农村电力管理站,将原先的管理职能转移给县供电企业,供电企业在乡(镇)建立或扩展农村供电营业所,对广大农村用户实行“四到户”管理,用电秩序得到了明显好转。通过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现有农网配电营业工1969名,为他们解决了五大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研究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农村供电所的电力营销管理水平,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基于此,对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提高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水平
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差异较大,因此很多农村地区的供电所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营销服务质量和水平,还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想提高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水平,就要找出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不断提高农村供电所的营销管理水平,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1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虽然很多农村供电所都制定新的营销管理方式,但是却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制度约束能力较差,管理人员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导致执行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工作人员也无法快速适应新的管理制度,在很多工作中仍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虽然现阶段都普及了电子化采集抄表,但是很多供电所的计量装置还不够规范,导致在电力计量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失误。供电所的管理力度也比较薄弱,在计量表装置中,经常会出现没有封印的情况,导致很多用户产生偷用电的行为,抄表员也会出现抄错或者漏抄的问题,因此无法获得用户的满意和需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现阶段的农村供电所营销人员大多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或者新进员工,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无法紧跟时展的潮流和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思想观念也比较陈旧。新进员工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失误,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管理技术的问题:农村供电所受到地区发展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都比较低下。现阶段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多地区开始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工作。然而很多地区的营销人员并未适应,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会出现各种细节失误,导致各种档案不够健全完整。
2提高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农村电力市场研究论文
绪论
农村是我国用电需求潜力最大的地区,由于受电网的制约,加之管理体制不合理,农村用电需求还很低,"有电用不上和有电用不起"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一、二期已经基本完成,经过5年多的努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电网覆盖面不断扩大,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用电量的快速增长,这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农村电网结构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加强农村电力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农网改造的意义何在,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究竟要怎样来进行,这依然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与创新的课题。俗话说的好,国家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如何才能发展好电力事业,怎样才能利国利民,使电力工作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本论
第一章农电改造取得的初步成果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的实施,农村电网结构布局日趋合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变,广大电力客户对供电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营销策略,改变以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经营理念,树立客户是上帝、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采取各种促销手段,积极开拓农电市场,不断寻求新的供电增长点。这已成为电力企业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宜春电力供电公司不断创新营销策略,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已实现县域内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供电量以15%的幅度连年递增。县局已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两改一同价"后的效果已经显现,农村电网结构得到了优化,低压线损显著降低,农村电价普遍下降,农村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高。家庭电器的普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另外,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电价、促进电力消费、住宅用电消费的措施。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论文
一、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应坚持电力工业改革的方向
电力工业改革的方向是打破垄断,引进竞争,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潮流。当前,国家正在按照电力工业的改革方向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进竞争,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竞争供电”。打破由“垂直、集中、一体化管理”在发电端和配电端造成的行业垄断和以“省为实体”、“一省一公司”导致的“区域垄断”,最终在发电端和配电端引进竞争。同时建立政府监督机制,规范竞争市场。这一改革方向和目标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符合我国电力工业客观实际,有利于促进电力工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是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方向和目标进行,而不应该与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目标脱节,更不能背道而驰。前阶段进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是在以“省为实体”、“一省一公司”、“一家管网”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对不同产权的独立供电企业实行上划、代管,推行垄断经营,这种逆向改革必须停止,应该按照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目标,重新制定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
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思路
(一)县级供电企业改革
对农村供电,原则上以县为实体,组成县级供电企业,既符合我国农村的特点,也符合现行的农村电力体制结构,各方面都可接受。县级供电企业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农村电力体制和农村电力市场的建立,农村电力体制必须根据农村电力市场建设的需要和电力工业改革的方向来确定。电力工业改革的方向和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是要打破垄断,引进竞争,实行发、输、配分开,建立开放的发电市场和配电市场,允许不同的投资主体参与发电市场和配电市场的竞争,供电企业要从电网中分离出来,组建若干独立配电公司,实行竞争供电。由此可见,农村电力市场的竞争主体是多元化的,要允许不同产权的独立供电企业参与农村电力市场的竞争。
从我国农村县级供电企业的构成来看,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2400多个县中,省电力公司直供直管县640个,趸售县1040个,自供自管县近800个,趸售县和自供自管县供电企业的产权是地方的,有的是水利部门的,有的是林场和农场的,有的是矿区的,有的早已成为股份制企业,只有以0个县供电企业属各省电力公司。对于这样一个早已成为多家供电、多元化格局的农村电力市场,应该坚持实行开放竞争的改革方向,而不应该把它变成集中垄断的电力市场,实行一家供电。
农村电力管理论文
摘要:农村电力是电网的神经末梢,它为农村经济各种产业的生产、发展及居民生活提供必要的能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工业。农村电气化程度是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探讨适应我国农村实际的农电管理体制的决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管理体制改革
1引言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农村电力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结合农村电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由于我国的国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民将继续占人口的大多数,东西部差距和城乡经济差距很大。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全国范围的工业化、城市化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将是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因此,关系农村经济先行工业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制定与实施必须深思熟虑、统筹兼顾。改革路径和有关问题处理一定要积极稳妥。
2改革建议方案
根据国际上农电体制改革经验和我国农电体制改革实践,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电力市场,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不同。对于成熟的农村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降低电价;改革的首要目标是:降低电价,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农村电网的扩建和升级,吸引投资成为改革的次要目标。对于发展中的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建设改造坚强的农村电网;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吸引电力投资,建设充足的发电容量,基础设施扩建和升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降低电价,提高效率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则成为改革的次要目标。因此,我国农电体制改革方案应根据发展中农村电力市场制定。
农村电力管治改革方案
发挥村支两委和村管电理事会在农村台区供电管理的重要作用,建立农电管理乡村自治机制。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农电体制改革有关政策、农村供用电乡规民约。广泛发动群众自发进行供电设施保护、窃电防范,养成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自觉缴费的好习惯,全面建立“规范有序、公益自治、和谐稳定”农电管理乡村自治机制。
为切实抓好我县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根据上级有关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和《县农村电网完善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农网改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农电管理体制,规范农村电力市场,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力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二、改革目标
县、乡、村按电力管理法规和社团管理法规规定分别成立县农电管理协会、乡镇农电管理分会、村管电理事会,一)理顺农电管理体制。农电管理以郴电国际分公司为主体。制订相关农电管理制度,报上级理事会,乡镇农电管理制度报郴电国际、县农网办备案。各村与郴电国际分公司要签订农电管理合同,明确双方权、责、利关系,报县农网办备案。第一、二期农网改造村统一按照本次体制改革模式执行。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思考
随着年底的临近,全国各地农村电力"两改一同价"工作已近尾声,上海也不例外。公司领导已明确规定,到年底全面完成本市"两改一同价"任务。如今公司上下正努力开展此项工作,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上海市电网是我国最大的城乡一体化电网之一,其供电范围覆盖全市(包括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在内),供电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本市电网既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电网,又包含相当比例的农村区域,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管理、运行已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管理,基本达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质、同价"的要求。此次农网改造的重点是农村低压地区,三年共投资17.25亿元改造,对2923个村近110万农户进行改造。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关于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现行管理模式,将乡(镇)电管站改为县级供电企业所属的供电所或营业所,其人、财、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乡及乡以下农村集体电力资产采取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方式由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并由其承担维护管理责任"和国家经贸委(2000)595号批复给上海市经委"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关于完善和加强县供电企业对镇(乡)供电站的管理,撤消县农电管理所、乡电管站,成立县供电企业所属的供电营业所,将人、财、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实行区、县、镇(乡)电力一体化管理"的文件精神,我公司在抓紧本市农村电网改造的同时,在市政府有关委办的领导下,已着手开展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理顺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好体制改革中的各种关系,保证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必要将改革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求共识,保证电力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一、农电体制改革前的情况
1.供电方式
我市农村用电主要指乡(镇)、村用电,开始于50年代初。经历了农村电力排灌→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照明→乡村工业用电直至全面用上电的过程。本市在60年代达到乡乡通电,70年代达到村村通电,80年代达到户户通电。农村的供电方式是由我公司10千伏线路架设到农村用电负荷中心,然后安装10千伏配电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计量总表。在总表后,架设农村集体低压电网,并按不同的电价安装一级分表,用户按分类执行全市同一目录电价。
农村电力市场营销措施
摘要:分析目前农村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服务质量、电能供需关系、电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村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为提高农村电力市场的营销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电力市场;电力营销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农村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1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电力营销管理是一项十分特殊的工作。在农村,垄断体制的影响使得许多电力企业的营销人员不良服务态度一直沿袭至今。一些电力企业员工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往往缺乏近距离的深入了解,对顾客反映较多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备案处理,甚至在很多时候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这些问题对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1.2电能质量有待提高。电能是电力企业的最终产品,电力的稳定供应是连接企业与客户的关键要素,电力企业为客户提供可靠的、稳定的电能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着电能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电能质量不稳定降低了农村电力企业经营质量,也有损于农村电力企业在客户心中的社会形象。长此以往,对电力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由此,农村电力企业有必要采取措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既要保障电能连续稳定输送,又要确保输送电压和输送频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以平衡电力供需。1.3电价机制需要完善。市场经济中,价格一直是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杠杆之一,但至今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农村电力定价机制,导致电价的制订并不以市场为依据。在农村,电价的调节和导向作用也不显著,且未以生产运营成本为参考,而主要以政府部门的工作指令为依据,往往成为影响农村电力企业营销的消极因素之一。1.4电力市场营销分析不到位。目前,农村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分析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农村电力企业的营销分析工作大多表现在宏观层面,用电价和电量2个主要指标来衡量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有效性。然而,此类指标对农村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并不具有现实意义。1.5营销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农村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比较守旧,市场意识不强,服务意识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农村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技术水平较低,以人工操作居多。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电力市场营销分析工作必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人工操作技术手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不够科学。农村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学历低、工作能力有限等方面,直接影响电力营销工作质量。目前,有的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人员来自于其他部门的调配,既缺乏专业知识,又缺乏工作经验,对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不利。此外,农村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缺乏深度,响应速度不够快,与现代化电力工业发展不相协调。
2解决对策
2.1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是解决电力营销管理工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在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应端正服务态度,努力为广大电力客户持续提供热忱、完善的服务,以利于树立电力企业优秀形象。在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在便民咨询、故障抢修和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细化工作,从而确保可在任何营销流程和环节中都将服务工作做好。应充分考量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促进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2.2开展专业管理培训。为提高电力市场营销水平,农村电力企业应加强市场营销分析工作,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农村电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更新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培养和提高其市场意识。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将客户需求置于工作首位,一切工作从客户的需求开始,到满足客户需求结束;另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对市场营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电力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力度,促使市场营销和营销分析工作实现信息化。建立系统的市场营销分析网络,提高市场营销和营销分析工作的技术水平。加强对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素质。2.3拓展营销渠道。倡导农村电力企业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为拓展营销渠道提供基础保障。农村电力企业可运用科学的营销管理策略,特别是针对那些业务不明确或只能提供电力的企业,拓宽营销渠道更为重要。在促销的策略上,必须要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并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同时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上加以监督。在价格战略上,在现有的用电标准上,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电价标准。2.4注重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现代市场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公关能力等。农村电力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为企业的营销人员提供培训和锻炼的机会,这其中不仅要有职业技能的培训,更要有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农村电力市场的营销人员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具体到每一个营销人员是否具备抓住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对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来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所以加强营销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也非常重要。2.5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以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尤为关键。为此,我国农村电力企业必须提高市场服务能力,以市场为风向标,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而调整市场供给。农村电力企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兼顾社会效益和自身利益。新形势下,农村电力企业要结合当前电改方向和“互联网+”时代特征,积极开拓市场服务空间,增强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国农村电力发展论文
一、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一)20世纪8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内曾进行过一次农村能源利用调查调查表明,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炊事、取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如制茶、烤烟叶等,主要靠烧薪柴和秸秆,有些地方烧砖瓦也用薪柴。据估计,全国年耗生物质能实物量高达6亿吨,其中薪柴2.4亿~2.6亿吨,这是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对全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又作了一次调查,据估计农村能源消耗总量达3.7亿吨标准煤,其中薪柴占21.76%,秸秆占33.41%,煤炭占31.9%,电力占9.31%,成品油占2.04%,液化气、沼气等占1.58%。全国农村居民每年要烧薪柴1.45亿吨,按每750公斤折合1立方米木材计算,约计消耗木材1.88亿立方米。近几年,又对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1万户农村居民用能情况作了调查,其中,烧薪柴为主的占47%(包括秸秆),烧煤为主的占24.5%,用电为主的占19%,燃气为主的占6%,其他占3.5%。据电力部门统计,2003年农村居民生活用电915亿千瓦时,只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8%,全国约2400多个县级供电企业年供电量,包括县乡镇企业用电约8000亿千瓦时,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42%。当前,农村用电水平很低,按8亿农民计算,人均居民生活用电仅114千瓦时/年,与发达国家农村居民用电2000千瓦时/年到20000千瓦时/年相比,我国农村能源利用和农村电气化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二)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农村能源利用和农村水电事业的发展50多年来,农村小水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站发电到联网运行,从建设县电网到建设农水电电气化县,到2003年底建有中小水电42266处3586万千瓦,其中5万千瓦以下2849万千瓦,共建有400多个提高标准的水电电气化县。2003年,小水电年发电量1037亿千瓦时,总资产现值超过2020亿元,年创收益350余亿元,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农村水电产业。到2002年底,全国有1600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站,形成了以110千伏输电网络为骨干网架的比较完善的县级配电网,还相互连接形成了40多个跨县的县际区域性电网,互相交换电力电量。全国有800多个县以农村水电供电为主,农村水电遍布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1/4的人口,使3亿多“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用上了电。(三)农村水电是水利事业的组成部分,农村水电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是中小河流开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特别是为“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1990年以前,农村水电建设主要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投资中,中央投资占30%以上,1990年以后到上世纪末除了国家投资外,有一些省市引入了社会资本(主要是私人资本和少数外资)。进入本世纪,特别是近几年,大量民营资本涌入,农村水电建设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到2003年底全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以资产为纽带的省、区、市一级水电(集团)公司或地方电力公司,还组建了70多个地、县级地区性水电开发公司,其中有12家公司的股票已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实力最强的是四川省水电产业集团,经原国家计委和省政府批准作为省级企业法人和项目法人,推动全省113个县的农村水电和农网工程建设。四川全省180个县有120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占县总数的66.6%,有113个县是自管、自供县,占总数的63%。我国西南、西北、中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甘肃、青海以及东部的浙江、福建、安徽等水力资源丰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水电开发情况也很好,发展也很快。(四)农村的能源和电力不仅依靠开发小水电,全国2400多个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大部分还依靠大电网直供和趸售的电力供应。在1998年4月份以前,全国约有2/3县级供电企业的110千伏及以下的配电网是依靠地方或集体投资建成的。从1998年6月开始到2003年底,国务院决定拨出一部分国债资金作为资本金,再加农业银行贷款,共投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投资达2884亿元,2003年又投入了县城电网改造项目投资334.2亿元。近几年来,贯彻实施国务院对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政策后,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由“两改”前的94.55%上升到现在的99.3%,电压合格率由85.17%上升到94.24%,线损由35%~40%下降到现在的15%左右,成绩很大。当前,我国农村能源和电力已经从单纯满足农民照明用电,农副产品加工用电发展到需要满足县、市、城镇居民和乡镇企业的生产、生活用电,农村能源和电力的服务范围扩大了,需求增长也加快了,因此已不再是上世纪50年代或80年代的农电概念了,而是面向新世纪、新时代的农村能源和电力产业的概念了。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入巨额资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农村能源和电力发展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投入,它奠定了新世纪我国农村能源和电力产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二、大力开发和利用农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一)我国农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小水电: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新的普查资料,全国技术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5万千瓦以下)有1.25亿千瓦,年发电量5000亿~6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产2.5亿~3.0亿吨原煤,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东北等1600个县,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目前小水电的开发程度仅为23%,全国中小河流的水电开发规划已由或正在由各水电水利勘测设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设计院及地、县水利局编制。小水电资源是国际公认的清洁、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也是我国拥有的最有现实意义的,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风电:据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全国年均风功率密度为100瓦/平方米;我国陆地上离地面10米高度风能储量约32.26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2.63亿千瓦;沿海水深2米到15米能设置风电的海域,风能储量有7.6亿千瓦,共计10亿千瓦。离地面50米高度的风功率密度为10米高度的2倍,按目前主流风电机组轮中心高度60米推算的技术可开发量为20亿千瓦,每年约可提供40000亿千瓦时的电量,相当于20亿吨原煤。太阳能:全国2/3国土面积平均年日照小时数为2200小时,每平方米太阳能辐射能量为3340~8400兆焦,陆地表面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能量相当于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的资源非常丰富,需要加强利用太阳能的科学研究,提高设备生产技术水平,创造条件扩大利用太阳能。沼气及生物质能:农村农林废弃物、粮食加工废弃物、木材加工废弃物、生活垃圾、农村秸秆等年产6亿吨,折合2.5亿吨标准煤。沼气储量理论上有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垃圾2.1亿吨,相当于500万吨标准煤。(二)主管部门初步拟定的全国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利用规划小水电:2003年约3000万千瓦,到2020年增加到8000万千瓦,7年增加5000万千瓦,每年约新投产300万~350万千瓦。2003年新投产230万千瓦。风电:2003年约50万千瓦,到2020年增加到2000万千瓦,17年增加1950万千瓦。目前,国内已有10多家风电机组制造厂,可制造单机6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正在进一步提高和扩大风电机组的制造能力。太阳能:2003年太阳能热水器有52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增加到2.7亿平方米,每年计划增加1200万~15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电池,从2003年的5万千瓦增加到2020年的100万千瓦。沼气和生物质能:2003年200万千瓦,到2020年增加到2000万千瓦,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清洁、卫生、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农村居民1/4利用沼气作为生活能源,户用沼气达到5000万户,年利用量125亿立方米,可节约900万吨标准煤。养殖场及工业企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沼气100亿立方米。(三)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中共中央2002年2号文件将农村水电列为我国“覆盖千家万户,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的中小型基础设施”,要求加快发展。中共中央2003年3号文件明确要求“当年启动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003年12月水利部在四川广安邓小平同志家乡向全国宣布正式启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86个县,350万平方公里,7080万农户2.73亿人口范围内启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从2004年到2020年,在本范围内新增小水电容量2403.8万千瓦,在2830万农户1.04亿人口家庭内设电炊代替薪柴,每一农户全年电炊用电量1200千瓦小时,小水电在丰水期6~7个月内可以满足农民用电需要,在枯水期或旱季用烧秸秆、沼气或从其他电源买电补充。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有电站建设、电网建设以及其他配套工程建设等。所需要的投资由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资本金再加农行贷款解决。工程建设采取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市场化的办法。为了使农民愿意用、用得起电炊,真正做到以电代柴,要求年均到户电价在0.17元/千瓦时左右,小水电全年所发电量除“自发、自管、自供”供农民电炊用电外,多余电量上网,由大电网收购。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规划工作是由各县、市经过详细调查做出规划,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再到全国汇总形成的《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规划》。在各级地方政府监管下,由小水电企业和地方电力企业实施这项工程,将有效保证1.04亿人口的燃料问题,每年可减少砍柴1.49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农民薪柴消耗总量的2/3,能有效保护森林面积3.4亿亩,减少二氧化碳2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硫92万吨,是国家对我国退耕还林区、天然林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四)全国及区域电力规划全国及区域“‘十一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及2020年设想”中需要特别增加“农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农村电力发展规划”这一章。毫无疑义,农村能源及电力发展是全国能源和电力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文明发展道路。农村能源和电力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分布地域范围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地方性,地区差别大,用能和用电消费分散,密度低,消费结构随当地经济状况而异,农村能源和电力的开发和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更加密切,建立结构合理,稳定可靠,适合农村、农业、农民消费特点和承受能力的农村能源和电力产业十分重要。最近,有少数人发表一些错误言论,如“以电网引导电源的发展”,“适当控制径流式水电站进一步发展”,“将边远的水电规划纳入主网”,“树立大农电、大营销的理念”,等等,这是一种不知国情、不晓历史、不懂政策的无知之论。要知道大电网是要为农村能源和电力发展竭诚服务的电网,农村能源和电力的发展需要由全国电力企业,特别要发挥地方的能源、电力、水利系统的企业的积极性,亲密合作,共同担负起农村能源和电力发展的光荣任务。三、要法制化、规范化地进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一)当前农电管理体制现状1998年6月份以前,全国2400多个县级供电企业中,约有1/3直管直供县,1/3趸售县,1/3自管自供县。直管直供县供电企业,其配电网(110千伏及以下)资产主要属中央财政,趸售县及自管自供县供电企业,其配电网(110千伏及以下)资产主要属地方财政。当然,在直管直供县中有部分地方资产和集体资产,在趸售县和自管自供县中也有部分中央资产和集体资产互相掺和。1998年6月份以后,国务院及原国家计委按照国发〔1996〕35号文件及计基础〔1999〕2178号文件,规定用国债资金作为资本金再加农业银行贷款,投入了约3000亿元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资金”,在这项资金中,资本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投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依法按比例享有出资人的权益。据统计,这几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管理”的县供电企业有1685个,其中“代管”县供电企业763个,直管直供县供电企业655个,独资子公司26个,股份制县供电企业241个;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管理的县供电企业有343个,其中“代管”县供电企业199个,直管直供县供电企业90个,独资子公司7个,股份制县供电企业47个。按照1999年10月13日,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农〔1999〕561号文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代管”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目的是“加大省电力公司对农电经营管理的责任”,不是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上划”要依法办事,不能平调。所以,全国农电体制改革的序幕正在拉开,要依法有序地、法制化、规范化地进行。(二)从产权制度改革着手进行县级供电企业的改制首先要明晰产权。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规定,随着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今年年内即将初步建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中央和地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将对中央和地方的国有电力资产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中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所享有的权益,依法行使出资人的职责,并担负起监督管理的责任。因此,要对全国2400多个县级供电企业110千伏及以下的配电网资产按1998年6月份以前及1998年6月份以后投入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投资中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享的权益划分清楚。其次要进行授权。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是企业法人和项目法人,不是电力项目资产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的出资人,不能用“虚设产权”“干股控股”“低估地方资产”或“限制地方产权”“超低价收购农村小水电及电网资产”等方式去“代管”“上划”“控股”趸售县及自管自供县供电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要得到授权才能与地方电力部门进行股份制的谈判和合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地方电力资产和权益的出资人,同样要授权地方电力集团或小水电集团与中央电力企业进行股份制的谈判和合作。再次是资产评估。1998年6月份以前及1998年6月到2003年底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投资所形成的县级供电企业的资产,其资产现值和经营成果、属性、出资人及其权益都需要由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做客观的、公正的鉴定和评估,要清查账目、清查文件,要分清权益,要有法律、文件作为依据,凡是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以及集体资产的划分、出售、置换、出让、股份制合作等都要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从今年2月1日开始实行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不能由“谁愿意”“谁支持”来决定。(三)坚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电力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三段第9条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和国务院〔2002〕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第三段12条及第六段26条明确了分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要“在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实行输配分开的改革”。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输配分开的改革。目前,有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热衷于搞“一省一公司”,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原本已有趸售县、自管自供县供电企业,其输配早已分开的,却去搞“一省一个输配合一的垄断经营性公司”,这不符合国发〔2002〕5号文件规定的电力体制改革方向,也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四)建立健全地方电力控股集团在发电侧,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已经形成。目前,除了直属中央的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外,还有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这些大型电力集团公司几乎都拥有在境内外上市的著名上市公司。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50余家地方电力、能源、建设投资公司,实力较强的有申能、粤电力、深能源、浙能、北方电力、北(京)国投、山(西)国投等等,它们多数也拥有在国内上市的上市公司。这是电力行业经过10多年集资办电逐步形成的丰硕成果。同样,在配电侧,目前已有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挂牌成立,它是由原陕西省农电管理局改制而成,控股了全省66个县级供电企业。在全国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组建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的小水电集团公司或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可以在这些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和小水电集团公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成为地方电力控股集团公司,控制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趸售县和自管自供县供电企业,这是符合电力体制改革在配电侧“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改革方向的。也和发电侧一样,输配分开的改革将对农村能源和电力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推动力。四、创建完善农村能源和电力发展市场化体制和机制(一)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六段(第18条)、第十一段(第36~39条)的精神,农村能源和电力发展的政府管理职能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等要对农村水能资源和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履行政府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在编制发展规划、确立各种规章制度、监督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以及在制定财政、税收、价格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面发挥作用。根据《决定》第三段(第7条)的规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要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基本原则,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地认真清产核资,分清中央和地方所属国有能源、电力资产的权益,要依法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权益,平等对待各方资产,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不可把集体和个人资产随意上收,要严格执行授权经营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企业自主经营机制根据《决定》第三段(第8条)的规定,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国有能源、电力企业都要遵循这项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地方电力集团和小水电集团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直管直供、趸售、自管自供县供电企业,都要逐步建立自主经营机制,成为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能力的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要在市场上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竞争。中央和地方国有的能源和电力企业,遵照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能源和电力发展中的目标是一致的,利益也是一致的,所以在市场上既要竞争也要协作。(三)中央和地方国有能源和电力企业都要遵纪守法《决定》强调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目的是依法保护各类产权,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发展农村经济的精神,中央和地方能源和电力企业除了必须遵守宪法、电力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国家大法外,还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遵守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关于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决定。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该法将规定,采取强制购电的模式,大电网有义务将清洁的、再生能源发电的全部电量接入电网,同时要按保护电价向发电企业支付电费。大电网要支持、扶助农电配电网,不能用任何不正当的理由和手段去“管、卡、压”农电配电网。(四)争取国家制定农村能源和电力发展的优惠政策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已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内资金作为资本金,再从农业银行贷款作为投资来完成这项工程,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也要努力争取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或其他政策的支持。税收。目前国家已规定农村小水电的增值税率为6%,对于在“老、少、边、穷”地区开发小水电,可争取增值税“先征后还”的政策。在西部地区可享受在若干年内所得税率降低至15%的优惠。电价。供给农村和农民用电的电价要能使农民用户愿意用、用得起,有承受能力,电价不能太高。农村小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利用应采取自管自用,多余电量上网的原则,其上网电价不能低于该地区的平均上网电价,要考虑到小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的电量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贡献,应予适当优惠,大电网供给农村的电价按照同网同价原则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