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0:59: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产业

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品牌建设探究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产品的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已经成为现今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式。基于此,本文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流程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策略,从而加强农业产业链基础上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

在当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打造农产品强势品牌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尤其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打造农产品强势品牌成为时展的要求。

1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品牌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产品的品牌不仅来源于农产品的质量、知名度,还来源于农产品自身的营养价值以及质量安全。通过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发挥品牌知名度以及美誉度的影响作用,刺激消费者对该农产品的消费,进而增加农产品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产品产业值和附加值。与此同时,农业产业链的运行及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通过对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能使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质量安全产生正向的认识,增强消费者对生产农产品的企业责任、经营信誉等,进而实现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发展目标。

2农产品品牌建设流程

查看全文

小议农产业化带头企业的拓展及对策研讨

摘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加强龙头企业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产业集群,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发展新模式,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就全国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实力增长较快。2001年,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660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有27000多个,占41%;中介组织带动型的为22000多个,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的为7600多个,占12%;经纪人、专业大户带动型的为9600多个,占14%。2002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其营业额达1042亿元,利润264亿元。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4693亿元,比2000年增长52.8%。销售收入为946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者达1762个,增长62.3%。2003年,监测合格的35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规模平均为8.1亿元,比2001年第一次监测时提高3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固定资产规模3.2亿元,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销售收入9.7亿元,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截止2004年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超过10万个,带动7000多万农户,每户平均增收100多元,初步形成以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270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局面。国内各地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在58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83.7%,合作方式占10.1%,股份合作方式占1.4%,其他方式占4.8%。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及西部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相对较小,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就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省来说,2007年初,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有3657家,总销售收入1823亿元,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8家,省级龙头企业达200家。浙江省绍兴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100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2006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189.6亿元,利润12.8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达155亿元,联结基地728.9万亩,带动农户169.7万户。而中西部地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则有所不同。湘西自治州政协调研组2004年9月上旬对湘西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州只有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州级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只有11亿元,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个地级市的水平。

查看全文

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一、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非农产业对于农村经济的拉动式比较大的,提高了农民收入,到了200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六左右,近年来比重进一步增大,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农民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的增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和实现途径。农民在非农产业中得到了工业化的锻炼和洗礼,素质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

(二)吸纳了农村大量的劳动力

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阵地,吸取了大量的劳动力,对于农村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非农产业由于身处农村,对农民创业也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很多农民受到启发,创办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又进一步吸纳了劳动力,农村就业实现了良性循环,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查看全文

农产业现代化发展计划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强力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促进农民增收,特编制本规划。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农业龙头组织带动,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近年来,区按照“调结构、建基地、抓龙头”的思路,负重奋进,真抓实干,既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又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衔接、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15元,名列全市第一。

(一)主导特色产业全面发展。2008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9.2万亩,总产25万吨,其中日光温室蔬菜9100亩,百亩以上连片种植蔬菜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成为全省蔬菜基地县(区)之一;大家畜、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13万头、10.8万头、52万只,规模养殖场(户)愈百家、养殖小区5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0.83、0.32、1.37万吨;苗木花卉面积1万亩,经营场户88家,其中百亩以上苗圃25家;果品面积5.2万亩,总产8.93万吨,其中优质杂果面积8600亩;红薯产业迅猛发展,以马庄、双照两镇为主的莽塬红红薯产品远销省内外,面积突破3万亩。

(二)“一村一品”工程稳步推进。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创建区域优势品牌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先后建成八里庄、押大村等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11个,形成49个推进村。押大村、八里庄村被评为全市发展“一村一品”先进示范村,同时,八里庄村被市外专局认定为全市“一村一品”样板村。

查看全文

非农产业发展会议领导讲话

一、要把加快郊区非农产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带来了农村全面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在座的各位大都经历了两次创业的艰辛历程,许多酸甜苦辣至今记忆犹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兴工经商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我市农村掀起了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标志,第一次创业不仅为我市农村率先在全国脱贫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农村工业化起步和商品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和物质基础。九十年代以后,实施了以所有制变革和开发区建设为标志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民营经济迅速兴起,逐步成为我市非农产业的主体。与此同时郊区12个开发区茁壮成长,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两次创业,使我市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目前,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90%以上;非农产业已经容纳了全市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郊区工业实现的产值已经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郊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了以农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增强了区县实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大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发达地区比,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一是产业层级不够高。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偏小,集聚效应不够明显,产业优势尚未形成;传统产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低,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产品不多。服务业的增长潜力和空间还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和拓展。二是发展不够平衡。不仅区县之间发展有差距,就是一些区县内部,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中心城镇与偏远乡村之间发展的差距也相当大,有的村和乡镇经济发展甚至出现萎缩。2006年,新四区人均增加值达到3.8万元,其余区县仅为1.47万元。其中人均增加值最高的达到4.62万元,最低的只有1.18万元,相差3.9倍。从农民人均收入看,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942元,其中新四区全部在平均水平之上,其余区县全部在平均水平之下。目前有77.7%的村庄低于全市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人均纯收入低于3200元的农民还有78万人,而且差距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三是对村级经济发展重视不够。八、九十年代,我市村级非农产业实现的收入曾经占郊区全部非农收入的70%以上,现在已经下降到30%以下。相当多的村集体经济薄弱。如果持续下去,不仅建设新农村缺乏物质基础,甚至连维护基层政权稳定都会成为问题。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一些带有长远发展的紧迫问题。

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繁荣起来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乘势而上,大力开展郊区非农产业的第三次创业,形成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三次创业的目标是:以全面提升非农产业素质为重点,努力把非农产业做优、做大、做强,实现强区强县、强乡强镇、强村富民。应当说,开展第三次创业,实现非农产业更大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统筹协调、联动发展的战略已经展开,战略空间的转移、产业布局的调整、产业链的再造,都为郊区非农产业第三次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产业转移正以更大规模、更新技术、更高速度向环渤海区域推进,我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将同等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利益;随着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整体效应的显现,外省市资本向**聚集将成为一大趋势,郊区将成为二、三产业资本集中投向的重要区域;加上这些年我市非农产业业已形成的良好基础,郊区无论是经济内生能力和扩张能力,还是投资环境和区域品牌影响都达到了一个崭新高度。只要我们各级领导真正把非农产业的发展摆上位置,以战略的眼光精心筹划,以扎实的工作进行推动,干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会使非农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绘就第三次创业的宏伟蓝图。

二、要着力推进郊区非农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发展,必须放宽视野,着眼大的发展背景,从更高战略层面上进行谋划和推进。要坚持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为主导,以建设国际一流加工制造业基地为取向,以发展现代郊区工业和服务业为目标,既抓亮点,实现调优调强;又攻盲点,实现和谐发展,努力取得大的突破,全面提升郊区总体实力和水平。要集中力量干好4件事:

查看全文

年度全市农产业工作要领

年,全市农业产业工作将按照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坚持以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围绕“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全年完成资金投入8亿元。

1、制定园区建设年度推进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农业“两区”推进会会议精神,确保市里批复的各类园区年内全面启动。每个园区都要按照已批的规划或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建设计划,明确年度建设任务、建设重点、建设进度,落实筹资方案和建设主体。园区建设投入任务列入市对县(市、区)的重点项目考核内容。

2、加强检查考核。建立园区建设季报制度,加强检查督促,及时掌握建设进度,确保年度工作目标如期完成。今年,全市要基本完成年公布的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建设。4月份前,组织做好第一批通过验收并命名的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推荐工作。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园区建设项目宣传推介,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认真做好园区项目的包装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配套落实属地政府的扶持政策措施,建立业主自筹为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扶持为辅的项目建设投入机制。市里将建立现代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统筹用于扶持园区建设。市级项目资金原则上扶持三区园区建设,没有上报年建设计划的园区不予支持。

查看全文

农产业龙头发展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省财政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加强对财政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管理,对已实施的项目,省有关部门要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对连续几年扶持的项目,根据上年绩效评估情况,决定下一年的扶持力度和方向。继续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扶持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十大主导产业重点项目。

2、各市、县财政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投入机制,安排一定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中小龙头企业发展。

3、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龙头企业的投入。从**年起,中央财政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全部用于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投资参股产业化经营试点项目,省财政按规定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省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安排产业化经营有偿、无偿结合项目和贴息项目,省、市、县财政按规定安排配套资金。鼓励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根据龙头企业需求和当地实际建基地,以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开展农业咨询服务。对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辐射带动面广、生产需要急速扩张的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列入投资参股项目和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予以扶持;对有一定规模、成长性较好的龙头企业项目,列入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予以扶持;对效益较好、信用度高、获得银行贷款的龙头企业,予以贴息扶持。增加小农水资金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

查看全文

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农业部决定从20*年起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

一、指导思想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依据,遵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律,准确把握我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和发展所处阶段及其特征,扩大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产业链条对接和延伸,培育知名品牌,积极推进产业整体开发,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把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二、行动目标

通过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全面提升产业带的规模化建设,提高产业整体开发水平,实现“四个促进”:

——促进产业聚集。产业链条进一步有效对接和延伸,产业带内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进一步协调发展,订单农业面积年均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农产品加工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

查看全文

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论文

我们今天要发展优势农业,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先举个例子,中国的蔬菜运到日本,中国农民种植、车运、船运,非常辛苦,要经过很多环节。而日本的物流业在日本港口码头附近就有工厂,拆开集装箱后,迅速搞成小包装,两根大葱一个塑料袋;两三个青椒一个小塑料盒,立刻送到超市,甚至送到居民家里。这样就赚大钱,而我们只赚很少一部分。所以,要提高农民收入,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

要知道,传统的流通概念仅限于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品转移。除少数生产者自产自销外,都由销售商从事物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销售商有各种类型,包括大批发商、小批发商、大零售商、小零售商等,他们的利润来自差价。销售商可以兼营运输,也可以委托运输机构从事运输。而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生产的末端延伸到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衔接成供应链,使销售、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专业化的,基本上实行垂直的专业分工。物流产业的利润来源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换言之,物流意味着流通领域向两端延伸,以最小成本把生产者提供的物品直接发送到用户(包括厂家、商店、超市,甚至消费者)手中。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第一是物品配送,指准时、准地点把物品送给客户(门对门服务)。超市、来料加工企业都怕延误或中断供应,特别需要即时配送。第二是连锁经营,目前已从零售店、餐饮业、旅店业扩展到专业店(如家电、建材等业),内部建立配送中心。第三是初步加工,包括包装、再包装业务、其他加工业务,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还包括定制业务。第四是产前产后服务,包括报关服务、纳税服务、维修服务、服务、广告业务、会展业务等,还包括信息提供。第五是仓储运输,包括多种方式联运和中转仓储服务、装卸业务、保管业务、维护货运安全服务。第六是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订购、导购,锁定客户,追踪服务,为客户进行咨询服务。通过电子商务,把以上各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以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

一定要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同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是指在卖方或买方企业中有一职能部门或有一下属企业,为本企业从事物流业务(推销产品或采购产品),特点是业务比较熟悉,有事也比较方便。第三方物流是指:成立专业的物流企业,受卖方或买方的委托,从事物流业务。这样,既可以在专业化服务的条件下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又可以使卖方企业或买方企业集中人力和物力搞好本企业的业务。双赢结局是靠第三方物流的效率和信誉形成的。

我们要懂得物流成本下降的意义。物流成本是交易成本的组成部分。交易成本通常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谈判成本、物流成本、合同履行成本等。交易成本是交易领域内发生的各种成本之和。在正常情况下,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低,信息成本也比较低,而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特殊情况下,如产权不清、市场秩序紊乱、市场信息不畅、信用体系极不完善、信息极不充分等,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信息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物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降低物流成本,从宏观上说,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上说,任何一家企业,只要物流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就强,赢利就上升。降低物流成本,还起到带动消费和推进出口的作用。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看,这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也有利于消费者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查看全文

农产品物流产业研究论文

我们今天要发展优势农业,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先举个例子,中国的蔬菜运到日本,中国农民种植、车运、船运,非常辛苦,要经过很多环节。而日本的物流业在日本港口码头附近就有工厂,拆开集装箱后,迅速搞成小包装,两根大葱一个塑料袋;两三个青椒一个小塑料盒,立刻送到超市,甚至送到居民家里。这样就赚大钱,而我们只赚很少一部分。所以,要提高农民收入,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

要知道,传统的流通概念仅限于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品转移。除少数生产者自产自销外,都由销售商从事物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销售商有各种类型,包括大批发商、小批发商、大零售商、小零售商等,他们的利润来自差价。销售商可以兼营运输,也可以委托运输机构从事运输。而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生产的末端延伸到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衔接成供应链,使销售、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专业化的,基本上实行垂直的专业分工。物流产业的利润来源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换言之,物流意味着流通领域向两端延伸,以最小成本把生产者提供的物品直接发送到用户(包括厂家、商店、超市,甚至消费者)手中。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第一是物品配送,指准时、准地点把物品送给客户(门对门服务)。超市、来料加工企业都怕延误或中断供应,特别需要即时配送。第二是连锁经营,目前已从零售店、餐饮业、旅店业扩展到专业店(如家电、建材等业),内部建立配送中心。第三是初步加工,包括包装、再包装业务、其他加工业务,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还包括定制业务。第四是产前产后服务,包括报关服务、纳税服务、维修服务、服务、广告业务、会展业务等,还包括信息提供。第五是仓储运输,包括多种方式联运和中转仓储服务、装卸业务、保管业务、维护货运安全服务。第六是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订购、导购,锁定客户,追踪服务,为客户进行咨询服务。通过电子商务,把以上各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以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

一定要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同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是指在卖方或买方企业中有一职能部门或有一下属企业,为本企业从事物流业务(推销产品或采购产品),特点是业务比较熟悉,有事也比较方便。第三方物流是指:成立专业的物流企业,受卖方或买方的委托,从事物流业务。这样,既可以在专业化服务的条件下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又可以使卖方企业或买方企业集中人力和物力搞好本企业的业务。双赢结局是靠第三方物流的效率和信誉形成的。

我们要懂得物流成本下降的意义。物流成本是交易成本的组成部分。交易成本通常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谈判成本、物流成本、合同履行成本等。交易成本是交易领域内发生的各种成本之和。在正常情况下,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低,信息成本也比较低,而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特殊情况下,如产权不清、市场秩序紊乱、市场信息不畅、信用体系极不完善、信息极不充分等,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信息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物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降低物流成本,从宏观上说,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上说,任何一家企业,只要物流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就强,赢利就上升。降低物流成本,还起到带动消费和推进出口的作用。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看,这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也有利于消费者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