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本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23:55: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本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本主义评析论文
传统的经济思想自来学者言论,政府措施,稍有作为者,莫不以务农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因其以农为本,故名之曰农本主义。直到晚近海通以来,情异势迁,思想稍变,然犹不无残存。“我国自古重农,以农立国”云云,几成为口头禅。诚可谓为我国传统的经济思想。
农本主义之产生商及西周虽在农业时代,人民殆皆事农,田畜几为唯一富源,商王且亲自省耕,然犹无所谓农本主义。盖其时商业未盛,不足影响农业,无所谓本末,更无所谓重本抑末也。降及春秋,市镇渐兴,商业渐盛,封建渐坏,农业渐受商业之影响。然春秋犹在过渡时期,尚无鲜明之农本主义。子贡善贾,
《史记·货殖传》:“子贡既学于仲尼,通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孔子称其:“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殊无轻视或抑制商业之意。而一般出身贵族之士大夫,鉴于封建制度之渐坏,追怀往昔,以阶级差别之明显固定为美,
《左传》襄九年“其卿让于善,其大夫不失守,其士竞于教,其庶人力于农穑,商贾皂隶,不知迁业。”(楚子襄赞晋国之言)
《左传》昭二十六年“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晏子之言)
小议农本主义思想结论
【摘要】基于对中国近代惨痛历史的认识以及中国革命现实诉求的考量,指出广大农村是革命力量的落脚点和聚集地。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套关于农村与农民问题的革命理论,这种以农为本的农本主义思想,成为其阶级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成为了确立划分中国农村阶级标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本主义阶级理论应用
民主革命时期,通过深刻分析中国革命的强大敌人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指出城市是帝国主义及其反动同盟军的统治中心和资本主义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受其控制与影响最弱的广大农村则是革命力量的落脚点和聚集地,并将成为向城市发起总攻的战略起点。这种具有农本主义特点的革命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社会结构矛盾运动同中国自身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农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的耻辱史,使长期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中国人很难接受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进步性的理念。对于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马克思曾经从历史高度与辨证角度冷静地分析了其功过是非。他一方面谴责此行为的非道义性,另一方面又充分肯定了其对于打破中国晚清“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肢解“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①,即打破中国封建制度的进步意义。今天,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上述评价是客观的,但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西方资本主义带来的是战争、破坏与创伤,而且成为一切罪恶的渊薮。如果说早期工业化的后果已经使人们意识到资本主义是一种异化的罪恶制度的话,那么,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带给中华民族的屈辱更加验证了这种判断的正确性。因此,在革命话语中,西方资本主义顺理成章地被视为中国人民最大和最凶恶的头号敌人,成为中国革命最主要的对象。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又告诉我们,除抗战时期之外,中国并没有可以直接打倒的现实帝国主义,因而理论上解释为:打倒帝国主义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可以直接达到消灭外国资产阶级的目的,而是推翻其在中国人的统治,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
此外,在外部刺激下成长起来的以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中国资本主义本土化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即“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②,此联系集中在外国殖民统治区,尤其是在对外通商口岸方面。这种根源如此异己、外表如此畸形的中国资本主义,很难使人相信其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相反,人们更易于接受这样一种观点:中国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沆瀣一气,共同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因此,的论述一般倾向于把中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相提并论,并将二者均视为革命的对象。
四个一标准快速发展农业
我讲四个“一”,第一个“一”是概括一下各位专家学者发言的“一个共同特点”,第二个“一”是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理解”,第三个“一”是我要提出“一个期待”,最后我还要向大家发出“一个邀请”。
先讲第一个“一”。今天下午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都很精彩,对我很有启发,内容不再重述。虽然各位专家所谈的问题各不相同,研究视角也不一样,但是,在我看来,他们的发言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意无意地把他们所研究的问题置于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换句话说,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了,大家都感觉到,当今“三农”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往往来自“三农”之外,这可以视为今天下午各位专家学者达成的一个共识,可喜可贺。
这么多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我想这绝不是偶然的。因此,我在这里讲一讲第二个“一”,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浅见。我以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化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同时现代化也是当今“三农”诸多矛盾的来源,这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大家知道,自1840年至今,160年了;在这历史长河中,无数先烈、仁人志士努力奋斗,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要实现国家现代化;从康有为到孙中山、、再到邓小平,他们所提的主义、政治主张或有不同,所采取的政治手段也可能不一样,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核心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实现国家现代化。那么现代化到底要化什么、怎么化?1949年后60年社会主义实践就可以看成国家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这60年又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在前30年,我们试图以“非市场化”的手段——计划经济手段来实现国家现代化,企图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结果发现这个路很难走,走不通;于是,在后30年,我们掉过头来,搞市场经济。实际上,对于现代化到底怎么化,上个世纪40-50年代,先贤们就已经做过思考,胡绳先生就曾经指出“要现代化,就要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承认并肯定落后的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需要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可惜的是,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阴差阳错地背离了他们当初的正确判断。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我们的这后30年社会主义实践是一种回归,我们通过交前30年学费,终于明白了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发展基础之上,绕不过去;今天我们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去补资本主义的课,补市场经济的课。那么,今天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到底要化什么、怎么化也就清楚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这“四化”。再反过来看,当今“三农”的诸多矛盾和棘手问题也就是从这“四化”中来的。今天下午,专家们为什么要研究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呢?因为这是“市场化”目标决定的,是“市场化”的要求;道理很简单,市场经济的本质东西是什么?是交换,交换的基本前提是交换主体平等,奴隶主和奴隶之间不需要交换,奴隶主只要对奴隶实行“拿来主义”就可以了。之所以要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就是因为城乡不平等,交易主体不平等,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陈文胜刚才为什么要谈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呢?基本原因就是你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目标决定的。或者换个说法,如果我们放弃“工业化、城市化”目标,那今天下午也就没有必要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因为农民不需要向城市转移了。可见,当今“三农”的诸多棘手问题就是从这“四化”中来的。所以我说,今天各位专家学者把他们研究的问题都与现代化联系起来,这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内在逻辑的。现代化是我们不能放弃的目标,现代化也是当今“三农”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来源。公务员之家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现在我讲第三个“一”,就是我的“一个期待”。我期待着下一届湖湘三农论坛上能多一点实证研究,多一点实际调查研究。今天下午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也很好,但给我的感觉是,绝大多数同志的发言是定性的理论分析,理论推理的成分大,有的还比较情绪化,缺少实证资料的支撑。我们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是社会的医生,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进而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调查研究,要深入到农村去,要深入到农民中去,以使我们的研究、我们的讲话能言之有据。这是我在此发出的呼吁,我也以此与同志们共勉!
最后要讲的一个“一”,就是我在此要向同志们发出“一个邀请”。我来自安徽省,来自安徽大学。安徽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徽省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是中国历次主要农村改革措施的“试验田”,对我们三农研究工作者来说,安徽省是理想的研究样本。国家批准了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省城乡一体化建设正在提速,也给当前的三农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安徽大学是省属唯一综合性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是安徽大学办学宗旨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安徽大学持续关注农业大省的三农问题,有三农研究的传统,建有若干涉农研究基地。在此,我真诚地向同志们发出邀请,请同志们在得便的时候,到安徽省、安徽大学走一走,看一看,以便加强我们彼此的交流与合作。11月20日,第四届县乡干部论坛将在安徽大学举行,由我们主办,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关注和支持。
列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列宁/苏俄/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
【正文】
[中图分类号]A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1)01-0001-05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领导俄共(布)和苏俄工农群众展开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1924年列宁逝世,有7年的时间。总结这一时期列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第一,从苏俄的实际出发,谨慎地、渐进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十月革命胜利时,苏俄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小农占全体劳动者的大多数,生产力水平低下。在这样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注意这些情况,采取特殊的办法和措施。1918年1月,列宁在全俄工兵农苏维埃“三大”上的讲话中提出:“没有一个社会主义者会不承认这样一个明显的真理,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有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漫长的、比较困难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形式,在很多方面将取决于占优势的是小私有制还是大私有制,是小农业还是大农业。”[1]他还说,爱尔兰这样一个人人识字和全国都是大农业的小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和俄国这样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大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情况将是不同的,前者可能比较容易、比较快地完成过渡任务,后者则需要经过一个比较困难、比较长的过程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上所作的政治工作报告中,在讲到过渡问题时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具备了实力雄厚的大工业基础,才能保证实现过渡的任务,“而在我国,第一个特点……就是我国的无产阶级不但只占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占大多数的是农民。”[2]他认为,由于这种情况,俄国无产阶级需要同小生产者打好多年的交道,这样就有必要在经济生活中实行自由贸易。在这次大会上,在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中,列宁在讲到无产阶级同小农的关系时说道:“毫无疑问,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3]以上的材料说明,列宁对于俄国必须采取特殊的办法和措施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是深刻的。
列宁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与上述思想认识是一致的。在十月革命过程中和革命胜利初期,列宁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计算和监督”。所谓“计算和监督”,指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由工人团体或苏维埃国家的某些国家机关,对企业的生产和分配过程进行监督,对有关帐目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制约资本家的活动和有利于无产阶级利益的目的。1918年4月,列宁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主张,认为在俄国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所谓国家资本主义,也是指不改变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由苏维埃国家政权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干预、指导和引导。上述这些措施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不改变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不是急风暴雨式地消灭资本主义)。由此可以认定,它是谨慎地、缓慢地、渐进地推动社会主义进程的措施。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更是主张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利用市场和商业的作用,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更能说明他主张谨慎地、缓慢地、渐进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
殖民主义历史影响评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殖民主义;历史影响;评价
【论文摘要】:殖民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一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有罪恶,也有贡献。文章将科学地认识殖民主义产生的原因,从而分析殖民主义对历史的影响并不只是负面的,对其历史影响进行重新评价。
说起殖民主义,人们脑中浮现的尽是侵略者的凶残、暴虐,弱小民族的悲伤和苦难。许多学者也认定殖民主义无非代表掠夺、屠杀、奴役等。马克思认为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来看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他说:"英国不管干出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所以,我们在评价殖民主义时应以一种理智的心情、理性的心态来分析评价,应从殖民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事件中,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揭示殖民主义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演变和衰落的内在原因和规律。故文章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进行重新评价。
一、认识殖民主义的根源
从非洲到美洲,从亚洲到澳洲,到处都留下殖民者的足迹。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一历史现象出现?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1.卑鄙手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造成的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探索
摘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曾经提出了很多闪光性的思想观点和创新性的见解,如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生产,要重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等,这些成果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路。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观点,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贵探索。
一、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灭亡后的未来社会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只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对未来社会的一些特征进行了描述,他们认为,商品生产是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在未来的社会制度下,资本主义私有制被消灭了,社会实行了公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等现象也随之消亡。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1]因此,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当然也不存在商品和商品经济。同样,恩格斯也认为未来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2]“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3]。由此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里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未来的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实行对生产的计划调节。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设想一个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共产主义社会”,“问题就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的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任何损害”[4]。列宁最早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行成功探索和肯定。在早期,列宁也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经济,在1918年俄国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前,列宁虽然认为俄国的经济建设道路应该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不同,但他的思维大多数时候还是局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上,认为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列宁指出:“至于社会主义,那么大家知道,它就是消灭商品经济。”[5]“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6]。后来,面对1920年俄国国民经济急剧恶化、群众普遍不满的状况,列宁果断地实施了新经济政策,这标志着他对商品经济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会议上,列宁阐述了恢复商品货币的必要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的关系这一问题。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精神就是恢复和发展商品生产,对此,列宁说:“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7]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虽然是从新经济政策现实需要出发的,但其意义十分重大,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正如列宁自己所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8]实践也证明列宁这一思想的正确性。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苏维埃俄国保持了近十年的经济增长,并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但是,从总体上看,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并不全面。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他肯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分析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区别。斯大林说:“现今在我国,存在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国家的即全民的形式,一种是不能叫作全民形式的集体农庄形式。在国家企业中,生产资料和产品是全民的财产,在集体农庄这种企业中,虽然生产资料(土地、机器)也属于国家,可是产品却是各个集体农庄的财产。”[9]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就必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是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的。他说:“我国的商品生产是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根本不同的。”[10]这就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不同。但是在他的思想深处,仍然是把商品经济看作是和社会主义不相容的,还没有摆脱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立的思想观念。同时,他虽然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但认为价值规律只是在流通领域里起调节作用,在生产领域内只起影响作用。斯大林这些观点,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有深刻的影响。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早在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要以苏联为戒,提出了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工农产品交换的观点。由此可见,已经意识到了工农之间的经济联系还是要通过商品交换来进行的。1958年,在“”运动中,针对国内出现的一些否定商品、货币,主张取消商品生产,直接过渡到产品经济的错误倾向,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闪光的思想,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商品经济理论,集中代表了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探索的最高水平,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成果
马克思视线下三农问题思索
一、马克思的农业、农村、农民思想概述
在经过资本原始积累到达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正将其影响扩张到全世界,伴随着这一进程,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渐显像和暴露出来。于是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入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在当时的时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最突出的问题,马恩关注的重点是城市工人阶级的生存和解放问题。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同样进入了马恩研究的视域,翻阅马克思主义著作,可以发现马恩著作中曾多次总结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经验教训,以及对资本主义农业进行生态批判的思想,探究马克思的农业、农村、农民思想,首先应具体了解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而概括总结他的中心思想。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
(一)马克思农业、农村、农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1]“热死人!此外还缺水;贴普尔河好像是被谁吸干了,由于两岸树木伐尽,因而造成了这条小河在多雨时期就泛滥,在干旱年度就干涸。”[2]“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炭作为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用一个世代时,他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的热带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3]马克思恩格斯亲眼目睹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变革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的影响的同时,也看到了早期的农耕方式对一些局部范围内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对的农业生态链的破坏和由此而出现的衰败景象。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作用是导致地球上的气候、植物发生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4]马克思在评价弗腊斯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一书时,就对农业领域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马克思评论道:“这本书证明,气候和植物在有史时代是有变化的。他断定,农民非常喜欢的‘湿度’随着耕作的发展(并且是和耕作的发展程度相适应地)逐渐消失(因此,植物也从南方移到北方),最后形成了草原。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树木等等,最后会使土地荒芜。”[5]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加快发展并将其影响扩大到全世界的时代。与此相伴的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充分暴露和工人运动的初步发展。
时代的主题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面临的历史课题只能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尽管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了局部的环境污染,甚至是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诸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以及劳动环境给工人健康带来的危害等,但由于一方面这些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全球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工人阶级的解放和生存问题上。当然,这并非表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研究中没有考虑到农业生态的因素。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盲目增长和扩大,加剧了对农业生态的破坏。马克思、恩格斯对这种现象已有所察觉,尽管他们并没有直接明确地提出“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专业概念,但在他们的著作中,曾多次总结了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经验教训,强调了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要进行农业生态控制,发展农业文明。
(二)马克思农业、农村、农民思想的主要内容
列宁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社会历史价值的价值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连续性,首先在于社会主义是一种人文价值理想,它显示了社会主义者超越资本主义现存秩序、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努力。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并不表现为否弃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而是表现在,它从人类历史的实际发展中提出价值理想,并且科学地论证了实现这一价值理想的途径、手段、主体力量等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强调以消灭阶级对立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之实现必须具备客观物质基础,并从中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欧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取得胜利。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理论上的逻辑论证不能限制现实生活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样,怎样认识、处理社会主义价值与它的实现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成了每一位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回避、绕开的问题。列宁从社会主义实践固有的规律性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求解,从而大大充实、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应该说,列宁和俄共(布)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是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列宁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明确表示过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初期,他还提出过“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发展为社会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发”的设想。但总的说来,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的认识是不足的,在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或者说急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倾向。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中,他都提出要废除军队、警察、官吏,一切公职人员只领取普通工人的工资,土地、银行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等等,并把这些说成是巴黎公社的经验。在这里,急于过渡的倾向是显见的。十月革命后,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这种设想后来逐渐成了党的主导思想。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起,列宁和全党就已不再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作应急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应采取的涉及所有经济领域的完整经济体制。用列宁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正是出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但没有终止实行,相反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这就导致了苏维埃俄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普遍出现。特别是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暴露出了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此,列宁指出:“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列宁全集》第4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原因何在?他敏锐地指出,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当时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大生产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70页)。“现实生活说明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社会历史价值的价值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连续性,首先在于社会主义是一种人文价值理想,它显示了社会主义者超越资本主义现存秩序、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努力。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并不表现为否弃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而是表现在,它从人类历史的实际发展中提出价值理想,并且科学地论证了实现这一价值理想的途径、手段、主体力量等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强调以消灭阶级对立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之实现必须具备客观物质基础,并从中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欧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取得胜利。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理论上的逻辑论证不能限制现实生活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样,怎样认识、处理社会主义价值与它的实现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成了每一位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回避、绕开的问题。列宁从社会主义实践固有的规律性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求解,从而大大充实、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应该说,列宁和俄共(布)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是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列宁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明确表示过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初期,他还提出过“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发展为社会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发”的设想。但总的说来,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的认识是不足的,在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或者说急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倾向。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中,他都提出要废除军队、警察、官吏,一切公职人员只领取普通工人的工资,土地、银行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等等,并把这些说成是巴黎公社的经验。在这里,急于过渡的倾向是显见的。十月革命后,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这种设想后来逐渐成了党的主导思想。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起,列宁和全党就已不再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作应急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应采取的涉及所有经济领域的完整经济体制。用列宁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正是出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但没有终止实行,相反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这就导致了苏维埃俄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普遍出现。特别是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暴露出了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此,列宁指出:“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列宁全集》第4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原因何在?他敏锐地指出,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当时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大生产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70页)。“现实生活说明我
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社会历史价值的价值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连续性,首先在于社会主义是一种人文价值理想,它显示了社会主义者超越资本主义现存秩序、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努力。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并不表现为否弃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而是表现在,它从人类历史的实际发展中提出价值理想,并且科学地论证了实现这一价值理想的途径、手段、主体力量等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强调以消灭阶级对立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之实现必须具备客观物质基础,并从中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欧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取得胜利。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理论上的逻辑论证不能限制现实生活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样,怎样认识、处理社会主义价值与它的实现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成了每一位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回避、绕开的问题。列宁从社会主义实践固有的规律性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求解,从而大大充实、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应该说,列宁和俄共(布)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是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列宁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明确表示过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初期,他还提出过“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发展为社会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发”的设想。但总的说来,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的认识是不足的,在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或者说急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倾向。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中,他都提出要废除军队、警察、官吏,一切公职人员只领取普通工人的工资,土地、银行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等等,并把这些说成是巴黎公社的经验。在这里,急于过渡的倾向是显见的。十月革命后,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这种设想后来逐渐成了党的主导思想。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起,列宁和全党就已不再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作应急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应采取的涉及所有经济领域的完整经济体制。用列宁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正是出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但没有终止实行,相反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这就导致了苏维埃俄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普遍出现。特别是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暴露出了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此,列宁指出:“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列宁全集》第4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原因何在?他敏锐地指出,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当时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大生产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70页)。“现实生活说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