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21:28: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尼克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尼克松缓和战略探究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尚未散尽,冷战的帷幕就在东西方之间徐徐拉开,美苏抗衡成为战后几十年国际关系的主体特征。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它以军事实力作为遏制苏联的首要手段。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面临从世界权力顶峰到相对削弱的转折时期,过去的强硬遏制战略已难以奏效。到尼克松总统执政时期,为了有效地与苏联抗衡,便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缓和战略。本文试图在苏联解体这一重大事件发生后,重新评价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
一、现实的趋利选择
1969年1月尼克松执政伊始,美国世界战略赖以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尼克松政府面临着重大而艰难的抉择。
首先,美苏之间军事力量对比呈现新态势。60年代末,美苏战略武器相对均衡。1969年,美国共有陆基洲际导弹1054枚,苏联达到1050枚。1970年,美国继续保持原数,而苏联的洲际导弹则增至1300枚。(注:转引自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98页。)到1972年美苏战略武器包括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数量,苏联2167件,美国2165件。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和准确性处于领先地位,苏联在运载工具和投掷重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注:转引自王家福:《国际战略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5—336页。)可见,美苏军事实力基本处于均衡状态。有鉴于此,尼克松在战略核力量方面,提出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即均衡数量与质量,以确保美苏双方战略效能的均衡。另一方面,尼克松赋予美国外交战略以新的面容,他认为必须改变以强硬对抗的方式与苏联竞争,主张以谈判代替对抗,他说“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其次,国际战略格局呈现新局面,世界范围内维护和平的力量有了重大发展。60年代之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是美苏两国。此后,西欧、日本、中国的力量和影响不断增强,美苏都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应付裕如地扩张争霸。加之,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汹涌澎湃,第三世界国家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强烈要求缓和国际局势,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这对美苏赤裸裸的强权政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震撼力量。一向自诩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也需要有一种相应的姿态。
第三,越南战争使尼克松政府面临国内巨大的政治压力。持续多年的越南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场全面危机,美国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越南战争已使美国社会绷紧到了崩溃的边缘,并把自杜鲁门最初在1947年宣布了遏制主义以来逐渐形成的对冷战外交政策的一致支持打得粉碎。”(注:(美)丹·考德威尔:《论美苏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65—66页。)尼克松政府成为“战后这一代第一个不得不在没有全国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来处理它的外交政策的政府。”(注:(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1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而且,从6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感到美国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国内问题,一股新孤立主义思潮随之衍生。新孤立主义者主张尽可能多地削减军费,减少美国在海外承担的义务。尼克松任职时只有不足10%的美国人赞成增加防务费用,而肯尼迪执政初始这个数字为70%。(注:“ColdWarPatriotandStatesman:RichardM.Nixon”,EditedByLeonFriedmanAndWilliamF.Levantrosser,GreenwoodPress,1993,p161.)尼克松政府既要同新孤立主义思潮做斗争,以防止出现轻率地迁就苏联的倾向,又不得不在国会及公众的强大压力下,削减防务开支。从这个意义上说,尼克松实施缓和战略也是受民意的趋动。
尼克松缓和战略探讨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尚未散尽,冷战的帷幕就在东西方之间徐徐拉开,美苏抗衡成为战后几十年国际关系的主体特征。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它以军事实力作为遏制苏联的首要手段。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面临从世界权力顶峰到相对削弱的转折时期,过去的强硬遏制战略已难以奏效。到尼克松总统执政时期,为了有效地与苏联抗衡,便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缓和战略。本文试图在苏联解体这一重大事件发生后,重新评价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
一、现实的趋利选择
1969年1月尼克松执政伊始,美国世界战略赖以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尼克松政府面临着重大而艰难的抉择。
首先,美苏之间军事力量对比呈现新态势。60年代末,美苏战略武器相对均衡。1969年,美国共有陆基洲际导弹1054枚,苏联达到1050枚。1970年,美国继续保持原数,而苏联的洲际导弹则增至1300枚。(注:转引自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98页。)到1972年美苏战略武器包括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数量,苏联2167件,美国2165件。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和准确性处于领先地位,苏联在运载工具和投掷重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注:转引自王家福:《国际战略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5—336页。)可见,美苏军事实力基本处于均衡状态。有鉴于此,尼克松在战略核力量方面,提出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即均衡数量与质量,以确保美苏双方战略效能的均衡。另一方面,尼克松赋予美国外交战略以新的面容,他认为必须改变以强硬对抗的方式与苏联竞争,主张以谈判代替对抗,他说“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其次,国际战略格局呈现新局面,世界范围内维护和平的力量有了重大发展。60年代之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是美苏两国。此后,西欧、日本、中国的力量和影响不断增强,美苏都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应付裕如地扩张争霸。加之,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汹涌澎湃,第三世界国家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强烈要求缓和国际局势,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这对美苏赤裸裸的强权政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震撼力量。一向自诩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也需要有一种相应的姿态。
第三,越南战争使尼克松政府面临国内巨大的政治压力。持续多年的越南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场全面危机,美国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越南战争已使美国社会绷紧到了崩溃的边缘,并把自杜鲁门最初在1947年宣布了遏制主义以来逐渐形成的对冷战外交政策的一致支持打得粉碎。”(注:(美)丹·考德威尔:《论美苏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65—66页。)尼克松政府成为“战后这一代第一个不得不在没有全国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来处理它的外交政策的政府。”(注:(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1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而且,从6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感到美国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国内问题,一股新孤立主义思潮随之衍生。新孤立主义者主张尽可能多地削减军费,减少美国在海外承担的义务。尼克松任职时只有不足10%的美国人赞成增加防务费用,而肯尼迪执政初始这个数字为70%。(注:“ColdWarPatriotandStatesman:RichardM.Nixon”,EditedByLeonFriedmanAndWilliamF.Levantrosser,GreenwoodPress,1993,p161.)尼克松政府既要同新孤立主义思潮做斗争,以防止出现轻率地迁就苏联的倾向,又不得不在国会及公众的强大压力下,削减防务开支。从这个意义上说,尼克松实施缓和战略也是受民意的趋动。
尼克松缓和战略分析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尚未散尽,冷战的帷幕就在东西方之间徐徐拉开,美苏抗衡成为战后几十年国际关系的主体特征。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它以军事实力作为遏制苏联的首要手段。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面临从世界权力顶峰到相对削弱的转折时期,过去的强硬遏制战略已难以奏效。到尼克松总统执政时期,为了有效地与苏联抗衡,便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缓和战略。本文试图在苏联解体这一重大事件发生后,重新评价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
一、现实的趋利选择
1969年1月尼克松执政伊始,美国世界战略赖以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尼克松政府面临着重大而艰难的抉择。
首先,美苏之间军事力量对比呈现新态势。60年代末,美苏战略武器相对均衡。1969年,美国共有陆基洲际导弹1054枚,苏联达到1050枚。1970年,美国继续保持原数,而苏联的洲际导弹则增至1300枚。(注:转引自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98页。)到1972年美苏战略武器包括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数量,苏联2167件,美国2165件。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和准确性处于领先地位,苏联在运载工具和投掷重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注:转引自王家福:《国际战略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5—336页。)可见,美苏军事实力基本处于均衡状态。有鉴于此,尼克松在战略核力量方面,提出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即均衡数量与质量,以确保美苏双方战略效能的均衡。另一方面,尼克松赋予美国外交战略以新的面容,他认为必须改变以强硬对抗的方式与苏联竞争,主张以谈判代替对抗,他说“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其次,国际战略格局呈现新局面,世界范围内维护和平的力量有了重大发展。60年代之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是美苏两国。此后,西欧、日本、中国的力量和影响不断增强,美苏都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应付裕如地扩张争霸。加之,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汹涌澎湃,第三世界国家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强烈要求缓和国际局势,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这对美苏赤裸裸的强权政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震撼力量。一向自诩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也需要有一种相应的姿态。
第三,越南战争使尼克松政府面临国内巨大的政治压力。持续多年的越南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场全面危机,美国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越南战争已使美国社会绷紧到了崩溃的边缘,并把自杜鲁门最初在1947年宣布了遏制主义以来逐渐形成的对冷战外交政策的一致支持打得粉碎。”(注:(美)丹·考德威尔:《论美苏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65—66页。)尼克松政府成为“战后这一代第一个不得不在没有全国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来处理它的外交政策的政府。”(注:(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1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而且,从6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感到美国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国内问题,一股新孤立主义思潮随之衍生。新孤立主义者主张尽可能多地削减军费,减少美国在海外承担的义务。尼克松任职时只有不足10%的美国人赞成增加防务费用,而肯尼迪执政初始这个数字为70%。(注:“ColdWarPatriotandStatesman:RichardM.Nixon”,EditedByLeonFriedmanAndWilliamF.Levantrosser,GreenwoodPress,1993,p161.)尼克松政府既要同新孤立主义思潮做斗争,以防止出现轻率地迁就苏联的倾向,又不得不在国会及公众的强大压力下,削减防务开支。从这个意义上说,尼克松实施缓和战略也是受民意的趋动。
尼克松缓和战略探析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尚未散尽,冷战的帷幕就在东西方之间徐徐拉开,美苏抗衡成为战后几十年国际关系的主体特征。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它以军事实力作为遏制苏联的首要手段。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面临从世界权力顶峰到相对削弱的转折时期,过去的强硬遏制战略已难以奏效。到尼克松总统执政时期,为了有效地与苏联抗衡,便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缓和战略。本文试图在苏联解体这一重大事件发生后,重新评价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
一、现实的趋利选择
1969年1月尼克松执政伊始,美国世界战略赖以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尼克松政府面临着重大而艰难的抉择。
首先,美苏之间军事力量对比呈现新态势。60年代末,美苏战略武器相对均衡。1969年,美国共有陆基洲际导弹1054枚,苏联达到1050枚。1970年,美国继续保持原数,而苏联的洲际导弹则增至1300枚。(注:转引自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98页。)到1972年美苏战略武器包括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数量,苏联2167件,美国2165件。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和准确性处于领先地位,苏联在运载工具和投掷重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注:转引自王家福:《国际战略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5—336页。)可见,美苏军事实力基本处于均衡状态。有鉴于此,尼克松在战略核力量方面,提出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即均衡数量与质量,以确保美苏双方战略效能的均衡。另一方面,尼克松赋予美国外交战略以新的面容,他认为必须改变以强硬对抗的方式与苏联竞争,主张以谈判代替对抗,他说“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其次,国际战略格局呈现新局面,世界范围内维护和平的力量有了重大发展。60年代之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是美苏两国。此后,西欧、日本、中国的力量和影响不断增强,美苏都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应付裕如地扩张争霸。加之,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汹涌澎湃,第三世界国家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强烈要求缓和国际局势,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这对美苏赤裸裸的强权政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震撼力量。一向自诩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也需要有一种相应的姿态。
第三,越南战争使尼克松政府面临国内巨大的政治压力。持续多年的越南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场全面危机,美国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越南战争已使美国社会绷紧到了崩溃的边缘,并把自杜鲁门最初在1947年宣布了遏制主义以来逐渐形成的对冷战外交政策的一致支持打得粉碎。”(注:(美)丹·考德威尔:《论美苏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65—66页。)尼克松政府成为“战后这一代第一个不得不在没有全国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来处理它的外交政策的政府。”(注:(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1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而且,从6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感到美国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国内问题,一股新孤立主义思潮随之衍生。新孤立主义者主张尽可能多地削减军费,减少美国在海外承担的义务。尼克松任职时只有不足10%的美国人赞成增加防务费用,而肯尼迪执政初始这个数字为70%。(注:“ColdWarPatriotandStatesman:RichardM.Nixon”,EditedByLeonFriedmanAndWilliamF.Levantrosser,GreenwoodPress,1993,p161.)尼克松政府既要同新孤立主义思潮做斗争,以防止出现轻率地迁就苏联的倾向,又不得不在国会及公众的强大压力下,削减防务开支。从这个意义上说,尼克松实施缓和战略也是受民意的趋动。
美苏经贸关系探析
摘要:20世纪70年代,白宫与国会之间有关外交政策的争端成为福特政府时期的一个主题。在外交上,福特政府虽对苏继续推行缓和政策,但作为缓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苏经贸关系的发展却遇到了重重阻碍。围绕授予苏联最惠国待遇地位问题,美国政府、国会及苏联三方进行博弈,结果美苏经贸关系最终恶化并给美国政治、经济等领域带来影响。
关键词:缓和;外交政策;经贸关系;最惠国待遇
受水门事件影响,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杰拉尔德•福特(1974年-1977年在任)接任美国总统一职,但国务卿基辛格仍继续主持国务院工作,所以福特政府的外交常被看成是尼克松外交的简单延续而没有什么建树。[1]113事实上,虽然福特政府对苏继续实行缓和的外交政策,但并非尼克松政府外交的简单复制,而是有所变化。在对苏关系方面,福特政府时期继续推行缓和政策。但围绕授予苏联最惠国待遇问题,美国政府、国会及苏联三方进行了较量,致使作为缓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苏经贸关系的发展遇到了重重阻碍,结果美苏经贸关系最终恶化并给美国政治、经济等领域带来影响。
一、福特政府时期美苏经贸关系的背景
(一)尼克松政府时期的美苏经贸关系由于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尼克松上台后优先考虑外交事务。早在1968年尼克松在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即声称,在对苏关系方面,要从对抗走向谈判。[2]4041972年5月,美苏达成限制战略武器协定。除军事方面的合作外,双方在经贸关系领域也开始了新的谈判。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双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最终在1972年10月签订了《美苏贸易协定》,其中包括苏联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以及苏联偿还债务的问题等。美苏经贸关系整体呈缓和之势。(二)福特上台初期的美苏经贸关系及苏联最惠国地位问题福特上台之初就继承了上述已成事实的协定,但这一协定缺少必要的执行法律,而这个法律必须由美国国会来制定。实际上,1972年缓和初期,美国国会与政府之间已开始产生分歧,而且此后双方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产生分歧的原因众多,如“水门事件”的影响,政府的秘密政策行为,参议员杰克逊与其他参议员共同的政治阴谋等。此外,还有福特自身的原因,任职之后,他的权力仅限于国内政策。而在外交领域,他完全依赖于基辛格,这一点在他就职当天所批准的国家安全备忘录中得到了明显体现,备忘录中再次强调了基辛格在外交领域的核心地位。[3]210福特上台之初,就与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中他表明对发展美苏经贸关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希望协定能够最终达成并被批准,并且指出美国政府及国会也会认真考虑苏联方面提出的建议。[4]28-29国务卿基辛格也在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支持与苏联建立正常关系,承认苏联享有最惠国待遇,但是他认为政府必须加强与国会以及苏联方面的协商,这样才能推动法案的通过。[5]9-11为加强两国的经贸联系,美国政府欲在经贸关系领域授予苏联最惠国待遇,并且此举也会让苏联感到美方已将其视为平等的贸易伙伴,从而有利于获得苏联在其它领域的让步与合作。[6]278-279但以参议员杰克逊为代表的国会部分议员认为必须先解决苏联35犹太人移民问题。
二、美国政府、国会及苏联围绕最惠国地位的较量
演讲与口才:智语妙言解困境
演讲与口才
著名诗人莫非应邀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举办学术讲座。诗人讲到自己的诗作时,准备朗诵一段,可诗稿却放在一个学员的课桌上,诗人便走下讲台去拿。由于是阶梯式教室,诗人上台阶时,一不留神一个趔趄倒在第二级台阶上,学员们顿时哄堂大笑。诗人稳住身子,转向学员,指着台阶说:“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亦如此。”这一哲理性的话语顿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诗人笑了笑,接着说,“一次不成功不要紧,再努力!”说着,装着用力的样子走上讲台,继续他的讲座。
有一次,林肯在擦皮靴,某外交官不无揶揄地问:“总统先生,您总是擦自己的靴子吗?”林肯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是啊,那你是经常擦谁的靴子呢?”林肯的高明在于他巧妙地绕开对方所提出的一个判断性问题,进而找出破绽,给对方回敬了一个特指性的反诘。
1972年,尼克松访华,登长城的时候,他因为腿疾只上了三步石级,就站着不动了。于是有记者问他:“总统先生,您为什么不登上最高峰?”尼克松轻松地说:“昨天我与的会见已经是最高峰了。”尼克松的高明也在于他善于跳脱,巧妙地避开私事谈国务,虽然答非所问,却能趣在言中。
杨澜在主持一次知识问答类节目时,问道:“阿拉伯某小国的公园里,常常有武士模样的人摇着铃铛走东串西,这是干什么的?”参赛者的回答各种各样,结果都是错的。最后杨澜告诉大家谜底:“这是卖茶水的人。”此时杨澜见参赛者情绪有些低落,赶快补上一句:“看来这地方的水真是太宝贵了,卖茶水的人也穿戴得这么漂亮,把我们都迷惑了。”这句话看来很平常,可一声“我们”,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化解了参赛者由于回答错误可能带来的尴尬;一个自圆其说的道理,消除了参赛者心中的不快,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冷场。
外事翻译政治性和时代性探讨论文
一、外事翻译的目的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要圆满地完成这种交际任务,与翻译的目的密切相关。关于翻译的目的,翻译理论者各有自己观点。如有的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向受众介绍异域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外事翻译肯定要显示其特殊性。一个翻译活动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我们认为,外事翻译主要是向对方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方针政策等,因而外事翻译的特殊目的决定了外事翻译的翻译活动的特殊性。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也很注重翻译的目的,他将目的分为文本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类。我们认为外事翻译的目的应该是文本目的和译者目的的完美统一。如上所述,外事翻译,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是代表国家说话。而文本的作者(包括文本的起草者、演说者)也都是奉命代表自己的国家起草文件、发表讲话。所以文本的作者和译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代表国家阐述观点,表明立场和态度,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是一个根本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如果文本作者和译者不能完全统一,就会出现问题。大者会有损国家的形象和利益,小者会出现笑话和纰漏。而这种统一,则主要是在政治观点和原则立场上的统一。
外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它具有有别于其他领域翻译的特点:必须特别注重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首先,外事翻译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外事翻译的内容多是国家的立场、政策。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地位及其国际关系等,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其次,外事翻译的时代性强。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成了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也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新的方针政策相继产生,新的提法、新的词语不断涌现。这些都会给外事翻译带来新的挑战。如:
(1)朱总理在回答《时代周刊》记者时说:我不认为我访问美国将要进入地雷阵,但是确实要遇到很多敌意,或者是不友好的气氛。Idon’tthinkmyvisittotheUnitedStateswillbringmeintoaminefield,butIdoexpecttoencountersomehostileorsomeunfriendlyatmospherethere.译文用了bringinto和Idoexpecttoencounter似乎访问美国就是进入地雷阵并确实期待敌意。若改为involveentering和mayreallymeetwith则更贴切。改译:Idon’tthinkmytriptotheUnitedStatesinvolvesenteringaminefield,butImayreallymeetwithmuchhostilityorunfriendlinessthere.
(2)美国总统布什在2003年3月20日的伊拉克战争檄文中说:Ournationentersthisconflictreluctantly,yetourpurposeissure.ThepeopleoftheUnitedStatesandourfriendsandallieswillnotliveatthemercyofanoutlawregimethatthreatensthepeacewithweaponsofmassmurder.
出于政治目的,布什使用了entersthisconflictreluctantly;anoutlawregime;和threatensthepeacewithweaponsofmassmurder这些短语,因此以下翻译则更符合布什本意且能引起受众的同情和支持:美国并不愿意这场冲突发生,然而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美国人民、我们的盟友不会对一个非法的政权心慈手软,这个政权正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世界和平。
政治体系研究论文
二战后的美国史是美国全球战略从幼稚到相对成熟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象一夜之间发了财却没有花钱经验的爆发户。那时的美国似乎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它在朝鲜半岛投入大量兵力,结果却败在中国人的手中(在中美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美国被迫讲和就是中国的胜利),接着美国又开始拉筑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菲律宾继而到中东地区的意在防?quot;共产主义"的链条,其结果又在1954年的万隆会议及1973年越美在巴黎草签和平的协定中,烟飞灰灭。20世纪50和7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痛苦惨败反使美国的全球战略变得成熟起来。从反共右派尼克松开始,美国将自己的对手按多米诺规则排为一起,并着手向中国示好。在与中国的合作中,美国迫使苏联从阿富汗及越南从柬埔寨撤兵。此后,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开始好转,美国则利用当时苏联领导人的"幼稚病",迅速促成了苏联的解体并利用阿富汗以北的五个独联体国家将俄国力量进一步向北挤压。苏联解体前后,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抓住历史机遇,使中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迅速崛起。发展使中国对海外利益和海权利益的需求增大以及随之而来的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步伐日益加紧。小布什上台后迅速调整对华政策,将克林顿时期中美之间确定?quot;战略伙伴关系"调整为"战略竞争对手"关系,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矛头直指中国,并加快与日、台、菲、印在遏制中国问题上的战略合作。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1架军用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与中方1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机坠毁。事件发生后双方立即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布什政府在中国放回美机组人员后,立即将遏制中国的政策从原来的经济文化层面直截了当地上升到政治军事层面。4月7日正在美国访问的印度外交部长兼国防部长贾斯旺特·辛格在与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会晤后对外界称:印美两国已达成国防合作协议。印度媒体报道称,印美国防合作协议将包括两国国防部长定期对话、两国军方领导人互访等内容。当问到是否与美方讨论联合进行军事演习时,辛格称:"答案非常肯定,而且正在进行。"24日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电台(ABC)"早安美国"节目专访之前,首度突破美国传統上模糊回应战略,以明确的口吻表示:"一旦中国攻击台湾,美国有义务、并且將不计一切代价协助台灣。"4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政府执意向台湾出售基德级驱逐舰、常规动力潜艇、P-3反潜巡逻飞机等先进武器装备一事向美国提出警告。26日,新当选为日本执政的自民党领袖的小泉纯一郎表示赞成日本修宪建军并建议考虑允许日本自卫队扩大与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暮献鳌M眨ㄍ宄滤饨邮芟愀坌艌笞ǚ檬背疲ㄍ宓奈蠢础⒑O苛桨兜墓叵担?quot;只有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才拥有最后的选择权、決定权。"27日美国国防部已派1700名军人赴菲律宾参加军事演习,美国驻菲代办迈克尔·马里诺斯基在菲律宾三军总部举行的演习开场仪式上说:"这同美中关系和美台关系的最新事态发展毫无关联。这只是参加演习的美菲两国之间的事务。"5月1日,布什发表部署NMD的演讲,2日,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布什的讲话,同日,印度又在印巴边界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舆论无不注意到,此前印度政府一直在NMD问题上持批评立场,但就是美国在欧亚的盟国都对布什讲话普遍持保留态度的情况下,印度的立场却发生了突变。这三个似不关联在时间上却前后相随的信息,无疑在对俄国、中国和美国分别传送着含义深远的信息。
从20世纪亚太地区的历史看,中美关系最终将是朋友关系。但在美国人的国际政治词典中,"朋友"的含义就是打不败的对手。为取得先发制人式的战略主动,美国已在中国主权范围内公开向中国步步进逼并将快速出手。与19世纪末美国不得不接受并赢得英国和西班牙在东太平洋上的挑战一样,中国现已处在不直面接受并誓死赢得美国挑战就没有退路的关口。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通过打赢朝鲜战争后获得国际社会尊重的道理一样,拥有光明前景的中国外交,在今天也不得不更多地依托于军事实力来实现。
现在,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这场较量及其结果,并以此决定它们未来的对华政策。对印度而言,如果中国赢得这场挑战,印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目前这种受到多种力量"追求"的外交环境和经济发展机遇;反之,印度将不可避免地在美国人垒起的自苏联经中国最后到印度的多米诺牌局中,成为最后倒下的一张。如果不信,那就请去研究一下美国在印度洋中心的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及其作用。
目前印度以"中国威胁"做幌子,其海上军事力量已达到南中国海。其实,对此首先感到警觉的是美国;美在南中国海迅速加强海军力量意在防御的不仅是中国而且还有印度。2001年3月3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该报记者约翰·迪林《亚洲日益崛起,美军运筹帷幄》文章说得明白:美国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宰,它可能会遭遇到新的竞争。到2025年,中国和印度都会成为不可小视的海上对手。五角大楼正重新探讨今后20年对美军的要求。这项研究由战略家安德鲁·马歇尔负责。到目前为止,印度一直全力以赴处理与巴基斯坦风暴迭起的关系,今后20年内,它也有可能扬帆起航。五角大楼的规划者说,印度可能会跟中国一样,设法扩大海军,最终控制印度洋。美国可能会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失去立足之地。
现在,印度开始扬帆进军南中国海,许多人都说,其目的意在遏制中国,但印度人必须明白,这实际上已经拔动了美国人最敏感的海上神经。现在,印度声称将具有导弹远程打击能力,【24】以对付"来自中国的威胁",但事实上远程导弹对美国则更具有威慑力。可以肯定,今天印度的成就,尤其是海上而不是北方山区的国防成就,根本不可能象克林顿所说的那样被美国人也视为自己的成就。如果印度海权力量真的达到某种程度,即使遏制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美国也会从太平洋迅速调头进入印度洋。如果印度届时没有能力迎接这场挑战并遭受厄运的话,西方大国在打败并肢解印度后,就会随后在某个"和?quot;上重新洗牌。于是,新一轮多米诺牌局将再次垒起并倒下,前后时间大概是一到两百年。届时世界就象是又玩了一场游戏。
邓小平与之后中美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对1977年之后至90年代初,邓小平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和策略进行考察和评估,认为邓小平的决断是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从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出发,努力促进中美经济贸易的发展,不仅为中国引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为稳定中美关系的大局构筑了一个新的战略支点。邓小平在1989年中美关系跌入低谷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使中国在西方的制裁面前,稳住了阵脚,并成功地把中美关系稳定在一定的战略水平之上。
关键词:外交/中美关系/中国对美政策/邓小平
邓小平自1977年在中国政坛再次复出后,即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对美政策的主要决策人。从对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作出决断,到积极促进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直至处理1989之后的棘手事件,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起伏不定的中美关系,他探索出的一整套对美战略和策略思想,不仅对促进和稳定当时的中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们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处理当今的中美关系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本文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对邓小平与1977之后的中美关系进行考察,并试图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但双方因为台湾问题,一直未能建交。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对中方做出承诺,要在其第二届任期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尼克松连任总统后,因受“水门事件”的影响,无法实现诺言。福特继任总统后,在台湾问题上仍然是举棋不定,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陷入了僵局。这种局面直至卡特总统上台初期仍然未有根本性的改观。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拖的方针,以维持中美关系的现状,构成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1977年,随着邓小平在中国政坛的再次复出,打开对美谈判僵局的艰巨任务便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1977年8月,为寻求解决久拖不决的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美国总统卡特派遣国务卿万斯(CyrusVance)对中国进行一次“探索性”的访问。8月23日,万斯在北京向中国外长黄华提出,美国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但中美建交后“必须通过一项非正式协定,让美国政府人员继续留在台湾”。万斯还表示,在适当的时候,美国将公开声明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希望中国“不否定这一项声明,也不要发表任何有关以武力解放台湾的声明”。CyrusVance,HardChoice:CriticalViewsinAmericanForeignPolicy(SimonandSchuster,1983),pp.82-82.
外事翻译政治性和时代性研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外事翻译政治性时代性
[论文摘要]外事翻译主要是向对方传达国家、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因而在外事翻译实践中要特别注重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为了正确地传达思想,译者在斟词酌句时要特别注意它的政治色彩。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东西,研究新问题,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
外事翻译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外事口译和外事笔译。外事笔译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外交、外事场合的讲话稿,如在国际会议上的讲话稿,在宴会、招待会上的祝酒词,以及外交上交涉用的讲话、声明,国家间的照会、信函、公报、协议、条约等正式外交文件。
外事口译的主要任务是,担任我领导人出访或外国领导人来访时双方或多方谈判、会谈、交谈时的现场翻译,在各种场合的演讲、讲话或参观访问时的介绍等即席翻译。在双边会谈中,这种翻译通常采用交替传译方式。在国际研讨会、国际大会、国际组织的年会等各种会议上通常采用同声传译。在外事场合,口、笔译往往同时使用。如建交谈判、关于国际公约的谈判,都要求译员既能口译,又能将所谈的内容和结果落实到文字上,成为公报、公约、条约、备忘录、协议等。有时是先口译,然后产生文件。有时则在讲话、演讲前将稿件译好,再到现场作口译。
一、外事翻译的目的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要圆满地完成这种交际任务,与翻译的目的密切相关。关于翻译的目的,翻译理论者各有自己观点。如有的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向受众介绍异域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外事翻译肯定要显示其特殊性。一个翻译活动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我们认为,外事翻译主要是向对方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方针政策等,因而外事翻译的特殊目的决定了外事翻译的翻译活动的特殊性。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也很注重翻译的目的,他将目的分为文本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类。我们认为外事翻译的目的应该是文本目的和译者目的的完美统一。如上所述,外事翻译,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是代表国家说话。而文本的作者(包括文本的起草者、演说者)也都是奉命代表自己的国家起草文件、发表讲话。所以文本的作者和译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代表国家阐述观点,表明立场和态度,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是一个根本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如果文本作者和译者不能完全统一,就会出现问题。大者会有损国家的形象和利益,小者会出现笑话和纰漏。而这种统一,则主要是在政治观点和原则立场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