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18:19: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年金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企业年金制度完善论文
[摘要]企业年金作为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二大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存在着组织结构不明晰、规模小、分布不均、投资状况不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企业年金制度完善和发展的策略。[关键词]企业年金;年金制度;养老保险;税收优惠一、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一)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企业年金性质的认识与会计处理不一致。当前企业年金已经被认为是职工工作期间为企业服务所获取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但许多企业在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上依然遵循收付实现制,把企业年金视为期间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等,未能体现出企业年金的特性,不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其次,企业年金的会计规范不全面。我国企业年金由企业及其职工缴费,交由受托人选择的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基金托管、账户管理,实行市场化运营。因此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主体应涉及企业本身和企业年金基金两个部分。但由于当前对作为缴费主体的企业本身缺乏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理论指导,导致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无章可循。(二)企业年金计划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未明确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形式。企业年金按给付方式不同,分为规定缴费制计划和规定受益制计划两种。由于这两种形式的企业年金在具体内容和约定条款上不同,在企业年金费用、年金资产与负债的会计处理上也存在差异。其次,企业年金计划在操作上缺乏统一性。企业年金的列支渠道不统一以及企业年金提取比例不统一,在列支渠道上有从成本费用中列支的,也有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三)结构、规模及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结构方面看,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组织结构不明晰、地区及行业分布严重失衡的问题。首先就组织结构而言,由于尚未构建起企业年金主体间合理的框架体系,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组织结构模糊。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个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这五大责任主体责任不明晰、分工不明确,相互制约能力差,导致严重的委托问题和高额的资金运行成本。其次就地区及行业分布而言,也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从地区看,企业年金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参保企业、参保人数以及基金积累数量都比较大,企业年金发展相对成熟;从行业看,企业年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电力、电信、石化等行业部门为代表的国有大型企业。从规模方面看,当前我国企业年金规模小,覆盖面窄,企业年金的供给与需求均不足。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企业年金已发展到了近千亿元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规模还相当小,而且企业年金普及率只有5%左右。从供求角度看,当前企业年金存在供给与需求均不足的问题。在供给方面,当前企业年金的主要供给者是企业经营者,但在目前社会保险的缴费中,企业经营者的负担已经很大;在需求方面,职工应该是需求的主体,但目前我国的退休职工的工资替代率偏高也导致对企业年金的需求不旺。从运营方面看,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狭窄,运营状况不佳,增值压力大。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被严格限制而无法进入资本市场,我国目前企业年金的投资方向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效率低,难以满足企业年金的增值需求。(四)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相关支持政策缺失,立法不足。政策方面,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税法中只有关于社会保险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关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制度的唯一政策依据,只有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关于企业年金缴费可以在其工资总额4%以内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的规定,但对基金运营中的税收政策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缴费税收的政策则没有具体规定。此外,当前我国在与企业年金相关的具体立法方面还是空白,导致我国目前企业年金的运行机制不规范,企业年金运行无法可依。其次,资本市场的现状无法满足企业年金发展的要求。企业年金从成立到员工退休领取养老金中间时期很长,风险较大。而我国目前尚缺乏一个完善的、充分竞争的市场,资本市场运行规范不够完善,政府对投资活动的监管存在缺陷,加大了企业年金在市场中运行的风险,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年金的最终价值。而且,投资性金融产品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致使企业年金投资收益有限。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年金在资本运作中的风险大大增加。如何实现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成为一个十分现实且迫切的问题。最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在我国,作为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一开始建立就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一度长期维持在80%以上。经过近20年的不断改革和大力推动,尤其是由“现收现付”模式转向“统账结合”模式后的10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造成了政府财政养老保障负担过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实等问题,这也直接限制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使得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既无必要亦无空间。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改革及其有效运行是企业年金制度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二、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相关建议(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明确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缺位,使得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动力,导致企业年金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客观上制约了企业年金的发展。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使其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担当重要角色,并逐步使企业年金在操作上保持规范统一。结合我国国情,规定缴费制计划应成为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的主选方式。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规定缴费制计划的实施较容易,会计处理也比较简单,而且职工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养老金的积累情况,这比较符合我国当前企业会计实际情况的需要;其次,规定缴费制计划对劳动力流动的阻碍较小,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能够适应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客观情况;此外,实施规定缴费制计划有利于减小成本、规避风险,这对于我国当前的企业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二)要规范企业年金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当前,我国的企业年金会计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缺乏对企业主体的年金会计规范,所以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有关企业年金会计的理论架构,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步构建企业年金会计体系,规范企业年金会计的核算。此外,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需要一大批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当务之急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需要。(三)要优化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宏观环境[1][2]首先,应加大企业年金的宣传力度,完善企业年金缴纳制度,激励企业和职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其次,政府需要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年金的性质、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资金来源、基金运营方式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证,也为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使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法可依。此外,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四)要为企业年金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立良好的投资与管理机制首先,要进一步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越高,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就会相对偏低,相反,如果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偏低,则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就会相对较高。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替代率高出国际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企业年金的建立与发展。在企业有限的能力范围内,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会使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负担无法减轻,这必然压缩对企业年金的投人。并且在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不降低的情况下,企业也没有发展企业年金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必须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留下空间。其次,要加强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养老保险市场的结合。企业年金的基金积聚制度决定了对其进行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作为负债资金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对投资的安全性要求甚高,由于其刚性支出的特点,又使得企业年金的投资营运对收益性和部分资产的流动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与养老保险市场,为企业年金的基金营运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增加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也要利用大量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保值增值的契机,实现资本市场自身结构的调整和效率的提高,使其运作与管理技术日趋成熟,从而使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及养老保险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最后,要建立良好的投资与管理机制。作为新型的资产管理形式,企业年金管理正引起资本市场各方的关注。企业年金的特点,要求投资的稳健与收益的稳定。目前,中国企业年金的市场化运营,主要是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虽然也有些企业委托某些专业投资机构秘密从事证券投资等,但总体上投资渠道不畅,收益难以保障。此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妥善解决企业年金管理问题刻不容缓。而良好的投资管理机制的建立,主要在强调政府监管职能的基础上愈加注重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我国在企业年金运营和管理方面,应允许符合条件的信托、基金、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和相互竞争。
企业年金制度定位论文
摘要: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是一项强调税收减免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完善企业员工福利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增进企业员工的忠诚行为,有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思路是要处理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国家管理和企业自主权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年金制度与一般福利制度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体系
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1]。第一支柱是社会基本养老金系统,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第二支柱是企业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也即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私人储蓄养老计划。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其发展关系到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否能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人们退休以后生活待遇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本的完善。
我国企业年金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据估计,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总量约300亿元左右,未来三年企业年金总量每年将增长1000亿元,2010年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万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对企业年金的建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2]。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企业年金制度进行合理定位,健全社保体系,提高社会整体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确定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思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企业年金的内涵
企业年金[4]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一般由有能力的企业自愿建立,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进入职工个人年金账户,职工在退休后领取。它是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在国外,企业年金一般被称为私人养老金计划(privatepensionplan),职业年金计划(occupationalpensionplan)或雇员年金计划(employer-sponsoredpensionplan)。
年金制度定位健全社保论文
摘要: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是一项强调税收减免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完善企业员工福利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增进企业员工的忠诚行为,有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思路是要处理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国家管理和企业自主权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年金制度与一般福利制度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体系
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1]。第一支柱是社会基本养老金系统,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第二支柱是企业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也即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私人储蓄养老计划。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其发展关系到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否能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人们退休以后生活待遇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本的完善。
我国企业年金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据估计,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总量约300亿元左右,未来三年企业年金总量每年将增长1000亿元,2010年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万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对企业年金的建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2]。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企业年金制度进行合理定位,健全社保体系,提高社会整体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确定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思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企业年金的内涵
企业年金[4]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一般由有能力的企业自愿建立,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进入职工个人年金账户,职工在退休后领取。它是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在国外,企业年金一般被称为私人养老金计划(privatepensionplan),职业年金计划(occupationalpensionplan)或雇员年金计划(employer-sponsoredpensionplan)。
企业养老险年金制健全剖析论文
摘要: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是一项强调税收减免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完善企业员工福利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增进企业员工的忠诚行为,有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思路是要处理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国家管理和企业自主权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年金制度与一般福利制度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体系
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是社会基本养老金系统,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第二支柱是企业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也即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私人储蓄养老计划。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其发展关系到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否能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人们退休以后生活待遇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本的完善。
我国企业年金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据估计,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总量约300亿元左右,未来三年企业年金总量每年将增长1000亿元,2010年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万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对企业年金的建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企业年金制度进行合理定位,健全社保体系,提高社会整体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确定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思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企业年金的内涵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一般由有能力的企业自愿建立,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进入职工个人年金账户,职工在退休后领取。它是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在国外,企业年金一般被称为私人养老金计划(privatepensionplan),职业年金计划(occupationalpensionplan)或雇员年金计划(employer-sponsoredpensionplan)。
企业年金制度问题意见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动保障部令第23号)等的规定,现就本市实施企业年金制度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企业年金的原则
(一)企业年金由企业根据经济效益状况自主建立。政府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二)建立企业年金时兼顾公平和效率,坚持民主决策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并按国家规定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
二、建立企业年金的范围和对象
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前景论文
摘要: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是一项强调税收减免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完善企业员工福利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增进企业员工的忠诚行为,有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思路是要处理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国家管理和企业自主权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年金制度与一般福利制度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体系
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是社会基本养老金系统,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第二支柱是企业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也即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私人储蓄养老计划。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其发展关系到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否能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人们退休以后生活待遇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本的完善。
我国企业年金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据估计,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总量约300亿元左右,未来三年企业年金总量每年将增长1000亿元,2010年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万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对企业年金的建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企业年金制度进行合理定位,健全社保体系,提高社会整体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确定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思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企业年金的内涵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一般由有能力的企业自愿建立,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进入职工个人年金账户,职工在退休后领取。它是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在国外,企业年金一般被称为私人养老金计划(privatepensionplan),职业年金计划(occupationalpensionplan)或雇员年金计划(employer-sponsoredpensionplan)。
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企业年金是企业自主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一种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对职工的一项福利保障,补充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不足,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对稳定企业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国外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我国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发展前景,并对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制度模式提出了思路和政策建议。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第42号文件《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明确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该文件是中国第一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出企业年金的概念和相关制度与政策安排。这是中国企业年金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将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一、企业年金的性质与运营机制
1.企业年金的性质:介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养老保险是指有国家组织、为劳动者甚至全体老年公民提供退休金或养老金的老年保障制度。这种老年保障制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雇员的共同供款,有些国家来源于一般税收,列入公共支出预算。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有两种主要类型: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主要为劳动者提供退休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以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为全体老年公民提供基本养老金的国家公共年金制度(有些国家需要家计调查)。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投保个人自愿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签定的一种老年保障合同。它是投保个人的一种风险防范行为和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的有机衔接,也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与国家养老金制度相比,企业年金往往不需要国家出面组织,但由于其担负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一般需要国家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扶持和有关部门的监管。但是,企业年金的资金筹措和运营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不采取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普遍实行的“现收现付”制,而采取基金积累方式,需要进行保障投资安全前提下的专业化的市场化投资。在市场化投资问题上,企业年金与商业人寿保险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商业养老保险是按照大数法则,采用死亡率等指标进行科学精算,以此为基础收取费用和支付待遇,按照完全的商业方式进行运作和投资,并获得经营收益,不承担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与商业养老保险不同的是,企业年金可以享有多方面的税收优惠,对投资范围等方面的监管约束也更强一些。
2.国外企业年金的运作机制
论现代薪酬管理下的企业年金制建构
摘要:企业年金的建立已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分析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必要性,提出年金构建的原则,探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企业年金;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需求会相应提高,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也有提高职工福利水平的能力。而根据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不可能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效益好的企业为其职工建立年金,可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满足职工较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不仅是职工退休生活保障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定职工队伍,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建立年金的必要性
(1)企业年金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延期支付的长期激励方式,企业根据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的需要进行灵活设计,对不同的员工实行有差别的年金待遇,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效应,在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可以有效地激发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论文
一、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1.国民年金制度
国民年金是指被保险者缴纳统一金额的保险金,并根据各自缴纳保险金时间的长短获得相应年金的一种缴费型年金制度。国民年金法规定凡是20~59岁的全体国民必须加入国民年金制度。国民年金的筹资机制为现收现付的待遇确定型(DB),资金来源为农民缴纳的保费和国家财政。国民年金改革后的给付条件是,缴费满25年,根据各自缴费期间,65岁以后领取老龄基础年金。其中,农民的保险费继续实行定额收费,自1986年4月开始,每月缴费标准为6800日元,并自1986年起到1990年,每年将保费提高300日元。国民年金的给付水平较低,其目的是为了减轻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只起到补贴作用。国民年金由农民缴费和政府财政支持的筹资模式既激励个人提高参保意识,又能减轻政府负担。政府主导下的个人强制加入的国民年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日本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但随着日本老龄化的加剧,国民年金较低的待遇水平难以维持老年人的生活。因此,日本政府为农民建立了作为补充收入的养老金制度——农民年金制度以及国民年金基金制度。
2.农民年金制度
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以及保障农民的晚年生活,日本政府于1970年颁布《农民年金法》,1971年正式实施。2001年日本国会对农民年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将现收现付制的保险方式改为固定缴费的完全积累制。农民年金制度是日本唯一以农民为对象,针对农业就业者设立的保证其晚年生活的公共社会保障制度,为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年金制度由日本厚生省与农林水产省共同管理。开展的业务包括:农民年金事务;负责参保人农地的购买、出售以及贷款;向农民年金参保人离农时给予补贴。日本农民年金的保障对象为年龄在20-55岁之间的农业经营者,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农业经营主强制加入,拥有3000~5000平方米土地的农业经营者可自愿加入。农民年金的资金来源为参保者缴费和国家财政负担。2001年日本农民年金制度实行固定缴费的完全积累制(DC)模式,缴费标准由投保人根据不同的年龄、预期利率等自由选择,并设立缴费上限与下限,缴费下限为2万日元,缴费上限为6.7万日元。长期从事稳定且有效率的农业工作的农民,可缴纳不足下限数额的特别保险金,特别保险金与下限之间的差额,由国家财政承担。现行的日本农民年金制度采用两种方式支付:农民老龄养老金和特例附加养老金。已缴纳保费并开始领取农业劳动者老龄养老金的人,在年满65岁时,附加支付国民养老金;特例附加养老金的支付对象是年龄满65岁缴纳保费满20年以上并转移了农地所有权的非农业者。农民老龄养老金以其缴纳的保险金额为参照,特例附加养老金以国家补助额和运营管理收入的总额为准。
3.国民年金基金制度
公司年金会计核算研讨
我国已经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而且具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在整个21世纪,我国均将处于老龄社会之中,并伴有高龄化问题。虽然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工业化阶段,未富先老特征明显,尤其是我国养老制度还很不完善,因此企业年金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满足老年人口生活需要、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以及提高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等方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仍处于构建阶段,在企业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过程中,相关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亟待研究,从而为企业年金制度的推广和完善夯实基础。
1目前企业年金基金核算方法概述
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处于试行阶段,在企业进行会计性业务处理时没有专门的会计准则,基本沿用或借鉴相关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在会计核算方面并不统一。目前从整体上来看,在会计核算上主要按照几大要素进行确认并对应计量,即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以及净资产等,这基本上沿袭了一般性企业核算中所采用的计量指标,但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仍然存在差别。以下从4个方面就一般性的处理方式方法等进行简要叙述。
一是关于企业年金交费的核算问题。目前我国对于企业年金基金的交费进行软性、限制性的制度规范,每年交费的额度不能超过上年度该企业工资总额的1/12,具有一定的弹性,因为一些企业没有推行企业年金制度,甚至占比较大。同时存在职工个人的交费,但两者之和不得超过上年度该企业工资总额的1/6。可见,个人也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各个企业以及一个企业内不同职工的交费并不一定统一,但需要定期缴纳企业年金费用。在核算中,企业所交纳的费用所具有的灵活性,决定其性质具有职工变相工资的特点,从而目前主要按照职工奖励性工资来下账,一般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不同性质单位中的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这一科目。当实际交纳的时候,将该笔账目进行贷方冲销,贷记“银行存款”。
二是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的核算问题。由于企业年金是一种养老保险形式,国家政策上注重增值性和稳定性,从而在收取到的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过程中,常常投向比较稳定的行业和领域,如金融机构存款、购买国债等,计量的方式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取得投资之时,以支付的成交价款计入投资的成本,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交易费用”、“应收利息”以及“应收股利”等类似科目,待交易所支付总款的时候,贷记“证券清算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由于基金的数量总体来看比较大,获得相关收益(包括利息和股利等),仍然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企业年金基金在转让流通时,取得的总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列入投资损益。
三是有关收入以及费用的计量问题。企业年金基金进行各项投资后,将得到存款利息、股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风险准备金补亏等。其相关费用主要包括交易费用、受托人管理费用、托管人管理费用和投资管理人管理费用。在资产负债表日,基本上将当期企业年金基金各项收入和费用结转至“本期收益”账户,“本期收益”账户余额即为企业年金基金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