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18:01: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年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透析木版年画艺术特质
木版年画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华美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所熟悉的画种,因其在新年时贴换而得名。岁末迎“新正”自古称为过大年,上至朝廷,下至庶民都有卜岁饯腊活动,人们把它张贴在门、墙、窗、灯等处,点缀出新年喜庆的气氛,以此表达祈求吉祥如意、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我国木版年画的主题主要有“辟邪纳福”和“欢乐吉庆”两大类。过去的门神画虽具有年画性质,但大部分是手工绘制而成。宋朝是手工业发达、刻版印刷和造纸工艺较为成熟的时代,因此,木版年画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形式的作品。明朝,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重视文化,对外通商,促进商业繁荣,因此刻版印刷、造纸都有显著成就,木版年画至此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清初为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开始学习、吸收汉文化并恢复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木版年画同时也得到发展,除了大量印刷旧版年画,还不断创作出新的体现儒家治民理政之道、反映人民思想愿望的民间年画,题材更为广泛,刻工精致优美,用色绚丽,深受百姓的喜爱。当时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有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坊,闽台地区的漳州、泉州、台南等地。我国民间木版年画的表现手法大多是简朴大方、率直明快、粗犷单纯。其人物造型头部大而身体粗圆,呈福态憨相,色彩鲜艳,多采用原色和补色强烈对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以及各区域间的生活条件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形成了各地木板年画不同的艺术风格特征。笔者拟探析漳州木板年画的艺术特质并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题材、体裁形式、使用的材料与表现技法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步比较,就教于方家。
一、创制年代久远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兴于明永乐年间,清代为鼎盛时期。漳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南部,与台湾一水之隔,为亚热带湿热海洋性气候区,四季温暖,雨量充沛,平原广阔,花香果甜,是一“天然大温室”,唐初置州,多种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历史上中原人士几次南迁带来了选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原乡的民风民俗,不断地在漳州地区广泛传播。宋代是我国手工业发达,雕版和造纸工艺较为繁荣的时代。南宋淳熙《三山志》记载了福州元日、立春、上元、寒食、中元等十三个主要民俗节日,同时在“桃符、钟馗”条下写到“书桃符星户间,挂钟馗门上,禳厌邪魅。今州人岁暮,画工市之。”[1](P14)宋代中元节日习俗及年画在福建及至漳州地区已广泛存在。明代是漳州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耕地进一步扩大,沿海围垦、兴修水利。隆庆元年(1567年)月港成为我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桅樯林立,贾客云集,贸易航线达47个国家和地区。由此促进漳州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同时也给木版年画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漳州木版年画的发展。明朝中叶漳州木版年画已跃居全国主要产地行列。清代,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疆平靖后,漳州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在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下,漳州木版年画的印制与行销进入了鼎盛时期。杨柳青地处我国河北天津,是我国北方历史名镇,据史料记载初名“流口”、“后复口”和“柳口”。金贞祜三年(1214年)置“柳口镇”为该镇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名为杨柳青。明清时期,此地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交通发达,水运便利,成为我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市肆纵横,商业繁荣,风景优美,被誉为北方的“小苏杭”。[2](P237)民俗文化气息浓郁,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明代杨柳青民间艺人继承宋元时期绘画传统,同时吸收明代木刻版画等民间艺术,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创作出鲜明、喜气、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版年画。清代杨柳青年画风格严谨,画面热闹,色彩丰富,注重人物刻画,深受人们喜爱,从清朝雍、乾年间至光绪初年最为风行。
二、题材内容丰富
漳州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闽南地方特色。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门神类:漳州木版年画门神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尺幅相差较大,以适合不同门户的需要。其一为武将型:主要有《秦叔宝尉迟恭》、《神荼郁垒》,披盔戴甲,手持金锏,威风凛凛,浓眉虎目,一左一右,相对而立。此类门神多张贴于宅院大门,在漳州民间流传较广,成为门神中的主要类型。其二为祈福型:这类门神主要张贴于正厅大门,内容主要有《簪花晋爵》、《加冠进禄》、《天赐平安福》《人迎富贵春》等,还有尺幅较小的《五虎衔钱》、《魁星春》、《梅花福》等数个品种,主要张贴于厨房门、米缸、箱柜等处。此类年画反映人们祈求富贵平安、家族兴旺、福星高照的愿望。其三为祈财送子型:有表现财神内容的《日日进财》、《招财王》、《财神献瑞》、《春招财子》等,体现民众求财盼富的愿望。又有期望添丁为内容的《天仙送子》、《百子千孙》、《年年添丁》、《莲招贵子》等等。[3](P78-82)此类门神一般贴于新婚房门或内房门。其四为辟邪护宅型:此系贴于民宅门额上,或船舱上,或建新房安梁时贴于梁上,目的在于辟邪驱灾,祈求平安。主要有《剑狮》、《姜尚在此》、《八卦》、《天师镇宅》等,皆屋门神画,此类形式多样的门神年画与杨柳青木版年画比较,内容更为丰富。
春节礼仪-年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
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春节年画有讲究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平面设计木版年画运用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人物的造型艺术表现特色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以刻版印刷工艺制作的,且一直以来都是师徒传艺,作坊大批量生产,它的风格和造型与当地的习俗、人文、以及制作技术等紧密相连。纵观朱仙镇所有的木版年画,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与其它门类艺术特色在其中的再现,从门神画到各类题材内容的年画中,在年画人物整体造型上,往往可以发现人物一般都呈头大身小的比例,且人物大多饱满、壮实。虽然这些都是民间艺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及大众的审美趣味创作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对人物造型用夸张、写意、变形、抽象等艺术手段来评价。画面上每个人物的面部大都饱满,门神武将和英雄人物的脸部则借鉴了戏曲脸谱的表现形式,增加其强悍、威风感。人物面部通常极少着色,五官均由墨线勾勒,线条粗细有间,有聚有散,富有动感。人物的眼睛在面部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也夸大了眼长和眉长,眼角通常上挑,双眼皮往往着上红色;眼神刻画得极其生动,不同的人给人不同的感受。从人物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出那些民间艺人们在创作过程中遵循了传统的意象造型观念:形不似而神似。只要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就不难从很多年画类别中辨认出其作。年画除了人物的造型特色外,色彩也是非常醒目的一个元素。我们可以说色彩的搭配和造型是完全相辅相成的,整幅画面呈暖色调,鲜艳明朗,对比强烈,虽然用了我们所认为应该避免的黄紫、红绿对比色,但是在年画中却应用的恰到好处,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程度,这点在国内年画特征中别具一格,它同时也把画面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很到位,也从侧面体现了河南人民的朴实、大方、乐观的生活态度。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人物造型特色,尤其是夸张、变形、写意等艺术手段以及所遵循的传统绘画思想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图形创造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除此以外,作为一项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基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在保持它原有艺术特征的原则下对其进行新的创造应用,使它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永葆其生命力,让它一如既往的丰富着人民的生活,这是很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对此本文将从年画人物造型方面着手,粗浅的尝试在当今平面设计中对其进行再创新应用。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人物造型再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朱仙镇木版年画人物的造型特征独具一格,其人物的线条塑造、整体比例的定律、五官的刻画特征以及创作所遵循的传统绘画观念等,不但对现代设计创作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外,而且还可以对它们自身进行新的创造。笔者认为,如果一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当它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后,且继续保持它的原本特色单向发展下去,那么,久而久之,这种艺术只能成为众人的艺术欣赏品,也许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化。所以我们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分析,为它探索不同的发展道路,使它在保持着自身原有风格的同时去积极顺应新时代的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笔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朱仙镇年画人物造型进行新的创造和应用的设想。
(一)地方性标志设计
单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人物造型特色和色彩搭配来看,朱仙镇木版年画特色在所有的年画门类中已具有自身的形象识别功能了,如人物的粗犷、敦厚且极富有幽默感的味道、还有对色彩大胆的对比应用等。由于朱仙镇是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且又因出版年画盛名,所以对于朱仙镇地方性的一些特色产品或地方标志的创作中可以取其年画人物的造型及色彩并根据标志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进行设计创作,使它成为地方性标识。这样不仅重新利用了年画艺术,而且对于整个地域及艺术也是一种充满自豪的宣扬。
杨柳青年画对平面设计影响思索
年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展现着人们的生活审美之外,还是民间社会文化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具有强大的社会规训力度。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民间,用于描绘民间世俗生活,在理想主义的浪漫思想指导下,通过借喻、象征、比拟、双关、谐音、等手法来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和传递人们的心理感觉,这与平面设计的最根本的某些设计理念不谋而合——运用平实的、积极的、消费者易于接受的叙事方式从表述诉求点,促使消费者对广告传达的信息很快地理解与接受,并留有鲜明的记忆,最终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一、杨柳青年画中的吉祥文化
中国人的吉祥观念在原始社会便产生了。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结构和造物法则。吉祥文化的存在与社会普遍流行的风俗和信仰有关,不取决于某一个人的喜好,它来源于大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拥有吉祥文化的杨柳青年画通过传统审美意识支配下的艺术来寄托人们的情思,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其取材都是人们喜爱的事物或神话故事,或传奇小说,或新闻时事,或福祥喜庆等,很少有哭丧凶杀之类的不祥内容。如世俗生活的题材:庄稼忙、女十忙、渔家乐、过新年、状元及第、加官进爵等;神话传说类:天官赐福、群仙祝寿、观音得道等;还有吉祥喜庆类:麒麟送子、财神叫门、五子登科、连中三元、马上封侯、金玉满堂等,这些题材都充分体现出人们祈吉纳福的观念,反映了人们渴求一个超越现实的、美好的世界。这一独特的东方审美样式通过与人们生理到心理的深层对应,使人的身心得到解放。这种对一个健康和谐的人类社会的祈盼,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杨柳青年画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不乏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佳篇,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信息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地久天长。这种吉祥寓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平面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二、杨柳青年画中的象征与隐喻
杨柳青年画采用象征、隐喻的手法,使吉祥文化观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主体文化就是象征文化。它通过画面中形象、道具、动植物等的隐喻、寓意、谐意与谐音,来传达人们的心理愿望、人生追求、理想归宿。画面情景表述不是直白的,而是借它物或通过符号表达某种情感和含义。这种思维方式是凭借意象进行联想、比附、推导的思维活动,具有鲜明的意象性的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联想性。如“并蒂莲”隐喻夫妻恩爱;石榴、葡萄、莲蓬寓意多子;桃、龟、松、鹤寓意长寿;龙凤寓意吉祥等。“象征和隐喻”是杨柳青年画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几乎每一件作品都有深刻的寓意蕴涵其中,年画中用一草一木,一亭一榭就能隐喻出地点、环境、岁月、时令和衬托人物的喜、怒、哀、乐、忧、苦等气氛。例如年画配景中“桥”和“亭”的表现:冬景桥少,表示河川严寒结冰,涉水无须过桥;夏景亭多,以示盛夏,人们多喜避暑于其中。山要高,用云挑,石要峭,飞泉流,路要窄,车马塞,楼要远,树木掩等。画师有句歌诀:“作画先点题,春夏秋冬要相宜,经史诸子各故事,配景恰当画出奇。”从年画的象征与隐喻中我们感受到了民间画师的集体智慧。在平面设计中也会大量用到象征、隐喻的借物托意手法,通过高度抽象的思维创作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实在的形象寓指某种情感意念。如在汉字的处理上,往往会用到一音多形的手法表达创意,这与杨柳青年画中吉祥图形汉字的谐音取意表现法,语义双关、谐音假借,寓意深刻是一致的。中国民间美术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杨柳青年画中谐音的关键是鲜明地把所谐之音点落在吉祥的本意上,别出心裁地传达主题思想。它那形式美与深层意念相结合的方式给了我们许多灵感。中国民间吉祥文化的图形形式是经过提炼的;是大众耳熟能详和普遍接受的,承载着一定情感内容而形成的。在设计中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外国文化的借鉴,都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诙谐幽默的杨柳青年画
绵竹年画灾后重建措施论文
摘要: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在“5.12”特大地震前,绵竹年画带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年画节也硕果累累。地震给绵竹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绵竹年画产业遭受重创。在这一背景下,文章探讨了绵竹灾后年画产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灾后重建;文化产业链;年画旅游
一、发展脉络
绵竹位于古蜀道川陕公路名镇孝泉以西。因盛产一种韧性极好的竹子,继而制作桃符,画为"神荼郁垒",使绵竹木版年画在清代同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并称为中国木版年画四大家。明清两个朝代,尤其是清乾隆年间,是绵竹木版年画发展的辉煌时期。那时,当地年画作坊达300多家,年画艺人逾千名,从事年画生产的乡民约万人,年画大量销往云南、贵州和陕、甘等省,还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其题材丰富,内容广泛,主要包括风俗习惯、生活生产、历史传说等,无一不带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如《渔家乐》、《纺线女》、《赵公镇宅》等,反映民俗风情的各个侧面和农民祈福消灾、神灵庇佑的美好心愿。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省级有关部门又专门采取抢救实施,绵竹年画获得新的艺术生命。2006年,绵竹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绵竹年画发展状况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年画之乡"绵竹,在“5.12"前已有成型的画坊十来家,常年绘画人员300多人,民营年画经营实体十余家,年画产品多达20余类上千个品种,去年一年年画销售额就达到3000万元左右,并形成了孝德镇射箭台村与遵道镇棚花村两个各具特色的年画村。以绵竹年画为题材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得到空前发展,已达30余家。政府从2001年春节开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年画节",并于2007年2月10日成功举行了《绵竹木版年画特种邮票》首发式。绵竹还以地方人大决议的形式将农历腊月二十三确定为绵竹年画节,使之成为绵竹第一个地方性节日。
木版年画艺术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宝鸡凤翔木版年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包含着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质朴愿望。当前凤翔木版年画表现形式单一,不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巨大阻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本文从装饰品、家居用品、文具用品和生活用品这些载体入手,通过纹样提取、变形、重组的方法对凤翔木版年画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再通过互联网、新媒体运营以及民俗文化旅游,使凤翔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品实现市场化推广和价值的开发,从而使凤翔木版年画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凤翔木版年画;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研究
一、宝鸡凤翔木版年画的研究背景
(一)宝鸡凤翔木版年画的时代背景
宝鸡凤翔木版年画起源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县南肖李村,其发展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凤翔木版年画取材于民间百姓的真实生活,大量的运用写实手法进行创作,成为关中历史风情画卷和难得的历史民俗记录,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国外的收藏家赞誉其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木版年画市场逐渐被现代新文化所取代,木版年画逐渐在大众消费市场消失。新型农民的观念变化使得他们对木版年画尤其是门神、家宅六神等不再重视和感兴趣,胶版印刷技术、电脑制图技术等对木版年画的生存构成了很大的冲击[1]。
(二)宝鸡凤翔木版年画的风格特征及色彩运用
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内容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绵竹年画,作为四川地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了唐代年画由画师手工画成的技法、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绵竹年画在制作时和中国其他年画一样首先要刻成线版、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运用色相和色度的对比,极富单纯强烈的民间特色、绵竹年画独特的色彩选择还表现在“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借助色彩同类色深浅及阶梯变化,造成了深、浅、明、暗的过渡、补色、高纯度的色相对比原则,是绵竹年画色彩选择的主要倾向、绵竹年画的颜色多用矿物质色和民用染料、绵竹年画历代传承的色彩选择,形成了它独特的色彩魅力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张贴于新年之际,以营造吉祥欢乐的节日气氛,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四川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齐名,是我国四大年画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内容,在全国年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关键词:绵竹年画色彩特征色彩文化
绵竹年画,作为四川地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齐名,被誉“中国年画四大家”。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绵竹年画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如:避邪迎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俗民风、名人字画、花鸟虫魚等。从风格上讲,它传承了唐代年画由画师手工画成的技法,同时还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术的技术。从形式看,绵竹年画分为斗方、横披、中堂、条屏等,与国画的分幅相近。从表现手法上看,绵竹年画在用纸、用笔、用色上也别具一格,比如传统绵竹年画使用的粉笺纸与鸳鸯笔,都是极具当地特色的独有工具。
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画条。其中门画制作手法多样:细活有“明展明挂”、“印金”、“钩金”、“花金”;粗活有“常行”、“水墨”、“填水脚”。画条,分中堂、条屏、横推、单条等,供厅堂、居室、走廊及牲畜圈等张贴之用。门画有大毛、二毛、三毛等大小之分,贴大门、厅门、房门、灶门之用。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类以中堂、条屏居多。
绵竹年画在制作时和中国其他年画一样首先要刻成线版,但绵竹年画区别于其他年画的最大绝妙是,其刻于梨花木的板子印拓成的黑线版只起轮廓作用,成画时全靠人工彩绘,从不套色制作,因此同一个线版的年画经不同的艺人、甚至同一艺人不同的力道心情的彩绘,也会呈现出“同形不同色”的风格趣味,绝无重复。
古版年画艺术教育作用思考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朱仙镇年画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营养使之得以丰富,年画题材,多为戏曲故事、历史故事、娃娃、美人等,寓意喜庆吉祥。在没有电视传媒的过去,年画等于家庭的启蒙教材,成人对着年画给儿童讲故事,所以要求“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因此,木版年画深受群众的喜爱,不仅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年画人物形象,同时为我国传统美德的发扬起到重要作用。
一、儒家思想在年画中的表现
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不仅是老百姓为了装饰家用,同时也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说年画是一种最直接、最便利、最经济、最直观、最易懂的教科书。中国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是年画教育的受益者,他们没进过学堂,没读过四书五经,却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这种道理大多源自年画艺术的普及。朱仙镇木版年画长期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是表现道德和仁厚的最佳方式。《孔子家语•观周》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康,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孔子的这一观点,与其“文以载道”的思想一致。这种从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出发的艺术观对谢赫“图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披图可鉴”的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彦远根据民间美术创作情况,又提及“钟鼎刻,则识魑魅而知神奸;旗章明,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樽彝陈,广轮度,而疆理辨;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①,这是对美术所产生的社会功能加以明确的肯定,同时也说明绘画是不脱离政治的。他也看到绘画与其他教育工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指出“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赞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肯定了绘画艺术的重要作用。木版年画在宣传教化方面远远超于庙堂中的绘画功能,因为它经济实用,流通广泛,作用更为突出。清朝翁斋老人李光庭阐释年画时说:“令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这里说的就是年画的教育功能和“养正”含义。年画的教说,与空洞的说教不同。年画的教说,是以画面为中心议题。画面中蕴藏着故事,一旦讲清故事,教益自然就有了。艺术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是以多种形式体现的。它引导人们向善、向上。就因为在年画艺术中包含着这样的责任,所以它必须要载道。年画不只是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用来普及教化民众、创建和谐社会的工具,观赏年画,会时常提醒人们不能玩物丧志,不应好恶无节。
二、寓教于乐的教化内容
朱仙镇年画题材的内容,大都与人民生活、感情、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作品有描绘农民生活、革命斗争的,着重反映的是人民的愿望和理想,反映他们迫切希望摆脱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年画中同时还大量描绘了历史传说和戏曲故事,这当然是适应人们娱乐的要求,但它不是单纯地对曲折情节的欣赏,更重要的是从中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体现了对英勇人物的敬慕和对丑恶虚伪的憎恶。朱仙镇年画的教化内容大致表现以下几种:
1.歌颂赤胆忠心的英雄。朱仙镇木版年画继承了我国古代优良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点。歌颂美是朱仙镇年画的一大亮点,魁梧健壮的英雄形象,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宣扬。朱仙镇木版年画代表作品之一是《步下鞭》,这个故事源于唐代。秦琼、尉迟恭二人原是唐朝大将、开国元勋,作战勇猛无比。唐太宗因病所扰,夜不能寐,秦琼、尉迟恭为其把守宫门,鬼魅不敢为祟,后来便将二人图形绘于门上,以镇鬼魅。从此,秦琼、敬德以其阳刚正气来镇鬼驱邪的故事,便流传到民间,人们尊之为门神,取代了神荼而成为人间的保护神。朱仙镇年画的秦琼、尉迟恭的形象是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运用我国传统绘画手法绘制而成。二人穿戴皆为铠甲,勾戏曲脸谱,作舞台角色打扮,有不同姿态亮相,线条粗实厚重,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这种威武英勇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长坂坡》又名《单枪救主》《保阿斗》《当阳桥》,民间各类剧种均有这一剧目。剧情大意是:曹兵追赶刘备,赵云保糜竺与甘夫人失散。张飞激怒赵云,赵云舍命杀回阵中,救出夫人与阿斗,夫人为保全阿斗性命,乃托子阿斗与赵云,自己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拼死突出重围,猛将张飞在当阳桥前接应,呵退曹兵,使阿斗平安回到刘备身边。二人身穿铠甲、肩背战旗,张飞健壮威猛,赵云怀抱阿斗面带笑容、临危不惧,厚重严谨的线条表现出了人物的精神气质。
木版年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的运用
摘要:中国传统年画因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多种类型,朱仙镇木版年画便是其中之一。朱仙镇木板年画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民间习俗,蕴含着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将朱仙镇木板年画元素作为设计基础,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该文结合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特点,探讨朱仙镇木版年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开发与设计。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创产品;设计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概述
中国传统年画因受地理环境位置、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多种类型,河南省开封市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便是其中之一。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人物造型生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张扬的线条。朱仙镇木版年画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传统,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在中国传统年画之中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特点。将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独特的元素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朝,经过宋朝、明朝、清朝的发展逐渐兴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今,制作木版年画的作坊和能完整制作木版年画的手艺人并不多。作坊的减少、手艺人的缺失,不仅导致传统工艺在传承过程中流失,而且导致木版年画失去了应有的保护,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一些阻碍。如今,如何较好地保护原有的木版年画,使木版年画工艺完整继承发展下去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其实,朱仙镇木版年画本身具有很大的文化优势,将其独有的传统艺术元素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可以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
1.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
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以及独特的地域风格。具体而言,其艺术特点如下。其一,题材丰富,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民间故事和民俗传说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根据购买人的不同需求,年画分为祈福类和辟邪类,应用方式以张贴为主,也有用于焚烧的,但一般较少用到。其二,色彩搭配独特。中国传统五色体系是朱仙镇木版年画颜色搭配的主要方式,不同色彩的木版年画使用不同的套版印刷。制作颜料的材料主要来源于传统中草药,采用中草药制作颜料的优点有很多,如,较为环保,年画不易褪色,即使存放很久依然会保存得很好,等等。木版年画颜色的搭配具有很强的民间艺术气息,画面中所使用的色彩冷暖对比的方式,使画面效果更具色彩冲击力,也更加饱满。其三,构图饱满。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画面较为紧凑,如《天地三界》《赐天大帝》等在画面上占有大多数空间,人物特点分明,在紧凑的同时不缺乏节奏感,使人觉得意象饱满又不觉烦琐。朱仙镇年画在构图布局时还讲究对称,具有较强的均衡美感,如“门花”“对鱼”等成偶数分布,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完美和吉祥的寓意。其四,线条粗犷。朱仙镇木版年画造型以线为支撑,以画面进行填充,线面结合,富有美感,从而体现出墨线的重要性。朱仙镇木版年画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画面感,是因为中线的支撑。与其他地方的木版年画相比,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粗犷奔放、刚劲有力的特点,更能体现出中原民族淳朴、厚实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