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15:14: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能源安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能源安全

全球能源安全

一年前,我们这个听证会关注更多的是理论性的东西,充满了“如果怎样”等假设分析。过去几个月所发生的事件使这一主题又重新推至前台,并再次证明了石油对我们的安全以及经济的重要性。目前海湾石油问题尤为突出。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来自非海湾地区国家,如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的大范围石油中断的影响。委内瑞拉石油出口锐减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伊拉克石油出口中断对市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油价大涨、美国石油库存下降。石油进一步中断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北半球冬季的结束,石油需求在下降,而且其它产油国石油产量的大量增加,国际石油价格的势头是持续向下。

但是有关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仍不会消失。能源安全不是一个新的问题。自100多年以前工业社会兴起,这一问题就已经反复出现。在一战前夕,温斯顿·丘吉尔作为皇家海军上将,开始用石油替代煤炭作为皇家海军的动力源,于是便出现了能源安全问题。结果,皇家海军的动力来源从威尔士的煤炭转向了伊朗的石油。面对新的风险,丘吉尔所诠释的能源安全原则是:“石油的安全与确定性存在于品种多样性”,至今这一结论仍未过时。

近百年中,能源安全不断地被列为首要问题。在二次大战中这一问题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层面。在二战以后的几十年,先后爆发了5次中东危机,它们或是造成世界石油供应中断或是险些造成中断,而现在则是第6次。

上一次的危机发生在10年以前,即1990-1991年的海湾危机。当时,世界石油生产中心——波斯湾受到严重威胁,萨达姆·侯赛因即将控制该地区,并使其政权将石油转化为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力量——甚至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伊拉克的石油不再进入世界石油市场。回首往昔,十分清楚的看出,冷战以及海湾危机解决后,我们显然在过去的10年里对安全问题过分自信。其中包括能源安全。

今天的听证会,我的主要目的是回答委员会提出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给委员会提供一个清晰的全国能源形势框架;

查看全文

欧盟能源安全论文

一、欧盟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欧盟与亚太、北美一起并列为世界三大能源消费地区,根据2004年和2005年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3年欧盟1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5.4%;2004年5月欧盟实现第五次扩大后,欧盟25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能源市场,2004年欧盟2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6.8%。从1951年《欧洲煤钢一体化条约》和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虽然欧盟各成员国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能源生产、运输、分配和科研等一整套体系,特别是核能工业技术和生产居世界领先地位,基本保证了其能源安全供给,但是其能源安全仍受到众多因素的威胁。具体表现为:

(一)能源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大。1999~2000年欧盟能源自给率约60%,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个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自给率分别只有15%、60%和65%。近年来,特别是欧盟吸纳中东欧10国后,欧盟的能源自给率下降到50%左右。欧盟能源署认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欧盟能源对外依存度将从现在的50%上升到2020年的70%甚至更多。

(二)环境保护对能源生产的严格限制。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国际会议后,各国政府、国际机构都已积极行动,支持大会的决议,纷纷制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为建设一个无公害的、清洁的世界而共同奋斗。欧盟承担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于1993年制定了欧盟《可持续发展规划》。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能源生产又不能破坏和污染环境。在这种新形势下,欧盟将面临重新调整能源工业结构、加大科研与技术力度、寻求新的能源开发途径的考验。

(三)能源市场加速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市场国际化增强。其表现不仅在通讯、运输和技术等重要领域,而且也逐步发展到能源市场。1993年欧盟统一市场的开通,1994年东、西欧能源宪章的签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皆反映了世界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面对能源市场的国际化及其激烈竞争的机制,采取什么样的有效对策也是欧盟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四)协调机制的挑战。欧盟各成员国的能源机构千差万别,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悬殊很大,经济实力穷富不均,因此能源政策也有较大分歧。例如在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上,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基础较好,而英国却不愿为此投入大笔资金,法国也不想被强制性目标捆住手脚,更愿意充分利用核能。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个能源发展总政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指导和协调欧盟能源工业发展确实势在必行。

查看全文

能源安全论文

一、我国目前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占全球一半。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每万元GDP能耗大致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今后,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据预测,要实现“十七大”制定的2020年经济发展目标,我国能源需求的年增长率需达到4.1%~5.0%(全球同期平均增长率约为2.1%),除煤炭经挖潜和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基本满足需求外,石油和天然气均有巨大缺口。因此,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二)石油消费和进口依存度大幅度提高,进口来源单一。我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扩大。对外依存度从1995年的7.6%增加到2005年的42.9%。2002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7年1—9月我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超过1.5亿吨,其中进口原油12407万吨,同比增长13.6%,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进口量将超过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到70%。石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石油资源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东地区是我国石油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地,其中50%来自中东,这些石油全部通过海上运输运抵我国,其中有8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能源运输通道受到国际恐怖主义、海盗活动猖獗及美日制海权的多重制约,因此,石油来源和运输通道都极易受制于人。

(三)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效低,污染严重。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为:煤炭占69.9%,石油占25%,天然气占2.8%,煤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世界22.5%的平均水平,而天然气、核电及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又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结构极不合理。由于煤炭所占比重过大,煤炭使用技术水平低,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而且使环境日益恶化。

(四)可再生能源没有得到高效、充分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的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有较为充足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居世界首位,我国有丰富的核能资源,风能、氢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资源也居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除水电得到相对较好的开发利用外,由于技术开发水平、使用成本等问题,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不到2%,远远低于8%的国际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可再生能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选择

查看全文

生态文明视阈下能源安全研究

一、能源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开发的历史,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每一重大进步都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密切相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每一次飞跃,都引起了生产技术的变革,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驱动力。然而,人类文明成果的迅速积累在带给人们生活享受的同时,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打破了能源本身固有的更新周期和自然物质生产的自我修复周期,使不可再生能源日渐枯竭;而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大量的废弃物质的排放则远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类本身的可控范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失衡。面对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严峻态势,人类反思工业文明,催生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生态文明是人类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准则,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通过认识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来表现的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其本质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能源安全先行来保障。能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源资源,能够持续稳定地供应和高效地使用,以保障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又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造成威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包括能源的供应、需求、价格、运输、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概括起来就是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的有机统一。能源安全是事关国家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战略性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能源安全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能源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可谓是“地大物博”。但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能源又相对较少,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高能源消耗来实现的,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能源的角色逐渐从经济发展的引擎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导致能源资源约束加剧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敞口式能源消费,导致我国能源需求增速过快,能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约束问题更加凸显,能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30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1980年的6亿吨标准煤急剧增长到2012年的36亿吨标准煤,2013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接近22.8%,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能源消费大国。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迅猛增加,能源供给压力持续加大,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此外,2011年我国汽车生产量达1827万辆,平均年增长200万辆,2011年民用汽车拥有量达9356万辆,平均年增长1032万辆。这对能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能源的需求量将会达到28.88~38.80亿吨标准煤,届时原煤缺口约为3.21~11.74亿吨。巨大的能源缺口或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罪魁祸首”。

查看全文

能源安全战略分析论文

一、欧盟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欧盟与亚太、北美一起并列为世界三大能源消费地区,根据2004年和2005年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3年欧盟1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5.4%;2004年5月欧盟实现第五次扩大后,欧盟25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能源市场,2004年欧盟2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6.8%。从1951年《欧洲煤钢一体化条约》和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虽然欧盟各成员国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能源生产、运输、分配和科研等一整套体系,特别是核能工业技术和生产居世界领先地位,基本保证了其能源安全供给,但是其能源安全仍受到众多因素的威胁。具体表现为:

(一)能源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大。1999~2000年欧盟能源自给率约60%,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个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自给率分别只有15%、60%和65%。近年来,特别是欧盟吸纳中东欧10国后,欧盟的能源自给率下降到50%左右。欧盟能源署认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欧盟能源对外依存度将从现在的50%上升到2020年的70%甚至更多。

(二)环境保护对能源生产的严格限制。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国际会议后,各国政府、国际机构都已积极行动,支持大会的决议,纷纷制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为建设一个无公害的、清洁的世界而共同奋斗。欧盟承担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于1993年制定了欧盟《可持续发展规划》。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能源生产又不能破坏和污染环境。在这种新形势下,欧盟将面临重新调整能源工业结构、加大科研与技术力度、寻求新的能源开发途径的考验。

(三)能源市场加速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市场国际化增强。其表现不仅在通讯、运输和技术等重要领域,而且也逐步发展到能源市场。1993年欧盟统一市场的开通,1994年东、西欧能源宪章的签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皆反映了世界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面对能源市场的国际化及其激烈竞争的机制,采取什么样的有效对策也是欧盟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四)协调机制的挑战。欧盟各成员国的能源机构千差万别,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悬殊很大,经济实力穷富不均,因此能源政策也有较大分歧。例如在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上,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基础较好,而英国却不愿为此投入大笔资金,法国也不想被强制性目标捆住手脚,更愿意充分利用核能。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个能源发展总政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指导和协调欧盟能源工业发展确实势在必行。

查看全文

农村能源安全通知

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年,我县农村能源建设正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农村沼气建设,推广数量不断增加,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为确保农村能源建设质量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现就做好*年农村能源安全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要将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要落实安全工作首长责任制,领导挂帅,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及时报告和处理。要克服麻痹思想,要高度重视,下大决心抓好安全工作。

二、加强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各乡镇要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科技赶场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安全宣传,普及农村能源安全知识,增强群众的安全防护意识。对沼气用户要发放沼气安全使用常识宣传资料和有关技术资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查看全文

能源安全战略法律保障问题分析

摘要:能源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后盾。具体来说,能源安全是一个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确保国家能源保障的一种稳定状态,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我国又是“富煤、少气、缺油”的能源分布,必然加剧了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和能源紧张。因此,如何制定能源安全战略,如何将能源安全战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道路,是最终实现能源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目标的制度基础。虽然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能源法》立法纳入最新立法规划,但我国目前的确没有出台的《能源法》成文法,并且国内对于能源法律框架和能源安全立法必要性的研究尚未成体系,故我们应从法律角度,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重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法律保障问题。

关键词:能源安全;战略;法律;保障

一、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与能源立法概述

能源安全的定义,一般认为,能源安全是指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需的能源保障的一种状态,它不仅包括能源供应的安全,也包括对由于能源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能源安全是能源供应安全与能源使用安全的有机统一。我们认为:能源安全就是要实现能源供应、使用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与平衡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能源安全立法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相继出台《矿产资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还有系列国际条约;但是很遗憾的是,目前为止《能源法》等重要法律的缺失导致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法律保障体系的缺陷。2015年,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的发言中提到“将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转化为各国经济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降低气候风险的内在动力”,这也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立法趋势做了指引。

二、能源安全战略法律保障的必要性探究

通过立法手段实现能源安全战略的法律层面的构建,进而确保构建起完善的能源制度体系,是实现能源治理法制化必须要走的道路。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以《能源法》为主干的能源法律框架是彰显国家能源安全理念和实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在制度层面的首重任务。可以说,能源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而《能源法》的制定则是能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基石。具体而言,能源安全战略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应有以下几点:

查看全文

能源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落实2019年11月22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部署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和国资委、国家能源局《中央企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按照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省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能监办《关于开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暨全省电力安全生产“冬安”暗查暗访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落实甘发改《2019》67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及时排除各类问题隐患,保持能源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会同国网县供电分公司组织开展了能源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现将专项行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部署相关工作

在安全生产会上,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传达了省、州、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同时下发相关文件。会议强调,各能源经营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州关于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责任、整合力量、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抓好本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同时在会上安排开展安全生产暗查暗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围绕降低事故总量,减少伤亡人数,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总体目标,县发改局主要领导就如何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由局副局长牵头,局能源办、粮食股、国网县公司、粮油公司组成工作组深入各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开展暗查暗访工作。

二、整治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电网线路运行方面重点整治情况。一是整治了停电安全校核分析不深入,电网风险评估不准确、预警不规范、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二是整治了重点线路巡视不到位、相关巡视记录不规范,重点线路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对35千伏甘绒线线路下违章建房进行排查,发出整改通知书。

电气设备管理方面重点整治情况。一是整治了重过载变压器、套管、分接开关等重点设备运维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二是整治了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学习落实不到位,防止变电站全停、防覆冰、防误动、防污闪、防山火等季节性反措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查看全文

发改局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总结

为实现对我县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确保全县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正常,燃气供应充足,我局采取了一下措施。

一、未雨绸缪,全力保障能源安全

一是敦促各发电企业、供电部门、天然气供应单位、油气管道企业、加强储气等能源储备,优先保障医疗防疫、应急抢险、重点行业的用电用气需求,为全县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二是要求各镇街(园区)切实重视辖区内电力、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供需情况监测,密切跟踪、提前研判,动态监测“电荒”“气荒”等苗头信号。三是指导各镇街(园区)、单位抓好能源安全防范工作,严格落实能源应急保障措施和安全生产制度,时刻保持警惕,做好能源应急预案和应对准备。

二、建立应急机制,快速响应保障能源供应

一是迅速与燃气公司、电网等能源企业建立应急联络机制,组织企业每天报送当天能源保障、安全生产等信息情况,及时掌握企业能源供应存库、应急响应落实情况。二是第一时间协调我县电网企业、燃气公司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下属输电所、变电所同步启动电网、管道抢维修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保供电、保供气突击队,全力保障电网、燃气管道安全和电力、燃气供应,截至目前全县电网运行和电力、燃气供应未出现异常。

三、确定保供范围,确保重点单位能源供应

查看全文

新局势下我国能源安全

一、能源介绍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基本制约条件,是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在经济安全和环境这三大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并且进口量逐年增加。据2001年资料统计,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石油占38.5%,天然气占24.7%。因此,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和集中表现。石油安全是指石油进口国应始终处于一种能够以合适的价格和数量连续不断地获得外部石油资源以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态,一国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的程度越高,其安全问题就越突出。石油消费和石油进口的不断增长,加剧了我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突显出我国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性。

二、我国石油进口存在的潜在问题

(一)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太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进口的原油中56%来自中东地区,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前十中有四个是中东国家分别为(沙特、伊朗、阿曼、也门),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原油来源进口国。2003年仍有50.8%来自中东地区,而中东地区在世界政治军事局势中,很不稳定,在战争状态下石油的补给,特别是通过海路的补给会受严重影响,这对我国的石油安全形成隐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