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机构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12:19: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内审机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内审机构

企业内审机构完善探析

一、内审机构开展管理审计的观点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企业管理涵盖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通过管理的职能来实现。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一般由管理当局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作用来完成。同时经营者为了正确履行职责,成立智囊团、管理委员会等专门管理机构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管理当局的管理工作或管理活动是否科学、合理、有效,需要一个独立的部门对其进行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就是业绩考核,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对事后结果的评价。只有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查、分析和评价,才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各个层次的管理责任,从而推动管理工作改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对企业管理的评价由谁来完成呢?首先肯定是独立于管理职能之外的部门来完成,因为管理职能不能自己评价自己,而且囿于管理职能业务范围的局限性,他也不可能进行全面的评价。查找有关资料,有人提出由外部人员来对管理业绩进行评估。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兴起的由管理专家组成的咨询机构开展管理咨询和经营诊断,我们认为就是对企业管理的检查、分析和评价。但是这种咨询、评价不是经常化的。也有人提出由CPA来完成,我们不同意此种观点,笔者是注册会计师,也有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经历。CPA的职责和业务能力不能承担此项工作,只是在局部开展一些税务咨询方面的业务,因为他们是会计师,不是管理专家。CPA开展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主要是会计内控制度,审计界的人士也知道他对内控制度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审计的重点,提高审计效率。

近几年,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管理审计的呼声较大。从内部审计发展的经历来看,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力手段,是强化企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实现自我发展的中心环节,具有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只有参与企业管理,真正融于企业管理中,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审计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综合性的高层次的职能行为,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而,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我们之见,这也是由内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的,实质上,经常化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本身就是企业内部的事情。

从国际内审发展的阶段来看,开展管理审计比较早,现在已逐步实现管理审计向风险评估过渡。而我国内部审计起步本身晚,开展管理审计更晚。专家学者们积极汲取西方的经验进行探讨,审计战线的同仁也在摸索尝试。如近几年开展的物资采购审计、经济合同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等。但由于管理审计的实施还刚刚起步,理论不成熟,体系不完整,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相关案例匮乏,加之审计队伍知识结构缺陷,全面开展管理审计困难很大。

查看全文

内审机构改善意见

结合我区内审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省、市内审工作会议精神。对年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年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指导和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路子,不时拓宽内部审计领域,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继续搞好机构建设,完善审计监督和机构内部管理制度,针对部门、单位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关心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机构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区直各部门凡预算内、外收支数额较大的都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专职审计人员。继续推行内审人员持证上岗和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

(二)各内审机构要认真执行内部审计的各项管理制度。

查看全文

内部审计工作相关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区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工作,促进内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意见的通知》(*府办发[*]15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区各区级机关、镇(街道、工业区)、区属公司的内审机构,依法独立履行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第三条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审工作的责任主体是本部门、本单位。要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内审工作重点,加强内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内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内审的内控制衡作用。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四条区审计局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区内审工作。主要职责:

查看全文

审计局监督和管理意见

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职能,进一步提高我市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市审计监督条例》和《市内部审计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计划管理

1、市内审协会每年初根据上级协会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制订《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要点》,指导内审机构围绕各部门各单位重点工作制定年度内审工作目标和项目计划。

2、市内审协会将通过分片召开会议等形式,依据各部门各单位年度内审项目计划,检查实施进度和落实情况。

二、加强质量检查

1、市内审协会依据有关准则,结合市具体情况,制定与内部审计业务工作相配套的操作规范和办法。

查看全文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文章以调查问卷结果为基础,选择广东省范围内624家民营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有223家企业设立了内审部门,401家企业未设立内审部门,内审机构设置比例偏低。文章首先从区域、行业、类型、时间四个方面了解分析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之间的差异;在进一步分析民营企业设立内审部门动机,通过数据发现广东省民营企业设立内审动机主要是管理动机还未上升到治理层面;同时对223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设立的效果进行分析以及401家民营企业不设立内部审计的原因分析。最后通过调查分析,揭示广东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广东;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调查报告

一、引言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民营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调研目的是通过了解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和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对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广东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次调研针对广东省范围内民营企业,一共发放调查问卷842份,收回调查问卷808份(其中面谈372份、邮件268份、电话168),样本回收率为95.96%,剔除信息不完整及错误问卷,保留有效问卷624份。此次调研范围广泛,企业类型众多,能够真实反映广东省民营企业内审设立现状。

二、广东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设立的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区域、行业、体制、成立时间对民营企业设立内审的影响,调查问卷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收集了民营企业设立内审部门的相关数据,具体分析如下:(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区域差异。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制约民营企业内审的发展水平。从表1可见,不同区域民营企业设立内审机构的比例略有差异,但整体都偏低,特别是粤北地区,设立内审机构的比例仅为25.81%。粤北地区包括了韶关市、清远市、梅州市、河源市和云浮市五所城市,主要是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据2016-2018近3年广东省21市GDP排名中,清远市(14位)、韶关市(16位)、梅州市(17位)、河源市(19位)和云浮市(21位),云浮市连续三年排在最后一名,粤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从而企业内审部门设立比例偏低。表1:区域划分设立内审部分的差异(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行业差异。本次调研的624家企业中,一共涉及了58个不同的行业,行业涉及面十分广泛。调研民营企业中数量排在前三的依次是:商务服务业(23.24%)、批发业(17.31)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97%)。但从内审设立占比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工程建筑业(100%)、金融服务业(100%)、汽车制造业(100%)和保险业(100%)。可见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行业风险会决定企业是否设立内审部门,从调研数据分析可见设立内审部门排名前面的企业都是行业风险相对较高的企业。说明设立内审部门能够对企业起到风险管控作用。内部审计可以直接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检查和评价的对象,通过审查、评价帮助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完善和优化。(三)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类型差异。企业类型的不同也会导致设立内审之间的差异。从调研数据发现,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审部门的比例最高为84.6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股份制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内审部门并配置单独的审计人员。剔除20家上市公司因素,比例降为66.67%。股份制企业股东较多,股东一旦没有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又有监管需求时,就会选择设立内审部门对企业进行管理。股份合作制企业一共有1家企业,设立内审部门为零,原因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特点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行民主管理,企业决策体现多数职工意愿。这样的企业大家共同监督共同管理因而设立内审部门的需求较低。(四)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时间差异。随着经济发展的推动和相关政策制度的日趋完善,内部审计在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调研数据发现,近5年成立的企业设立内部审计的比例最高。可以看出越是新成立的企业越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同时也是近些年内部审计的发展和要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广泛,因而对新成立企业的影响较大。

查看全文

审计协会争创全国一流内审协会经验总结

审计协会争创全国一流内审协会经验总结

荣成市内部审计协会自2002年9月成立以来,在市民政部门和审计机关及上级内审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不断强化优质服务和行业指导意识,充分发挥“管理、服务、宣传、交流”的职能作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推进内部审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内审工作深入开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全市专兼职内审机构发展到107家,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312人,内审协会会员单位100个。2003年以来,全市内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4000多个,查纠违规行为金额2.3亿元,避免损失浪费1.2亿元,促进增收节支4.9亿元。先后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内审协会”和“全省优秀内审协会”。

一、用一流的目标要求确保内审工作高起点

一是高起点推进内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高起点”就是将内审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视野,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1年底和2002年初,在荣成市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的关键时期,我们利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财政财务管理暨审计监督工作会议”的契机,通过工作汇报,进一步加深了市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即将进行的机构改革中,内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只能充实不能减少。”会后,市政府又以2002年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与市人事局、市编委、经济主管部门、大中型企业沟通协调,召开了市直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专题会议,就设置内审机构进行部署。内审工作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快了内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在机构改革中不减反增,由24个增加至31个,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内审人员也由4—5人增至9—10人。到目前,全市专兼职内审机构发展到107家,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312人,其中专职内审机构57家,专职内审人员186人。

二是高点定位,打造全省全国一流内审协会。一是抓住内审协会成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全市上下大力宣传成立内审协会的重要性。通过强有力的宣传,短时间内全市90多个单位踊跃报名加入协会。二是确立了“争创全省全国一流内审协会”的工作思路,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内审作业流程,并制作成看板100多套,分送至各内审机构,有效规范了内审行为。

三是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内审理念和方法开展内审工作。我们指导各内审机构紧紧围绕“促进管理和提高效益”开展工作。市电业总公司、成山集团等单位不仅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还成功地开展了效益审计。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全市内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230个,查纠违规行为金额1.2亿元,避免损失浪费8100万元,促进增收节支达2.5亿元。

查看全文

高点定位扎实工作 全力争创全国一流内审协会[经验材料]

荣成市内部审计协会自2002年9月成立以来,在市民政部门和审计机关及上级内审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不断强化优质服务和行业指导意识,充分发挥“管理、服务、宣传、交流”的职能作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推进内部审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内审工作深入开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全市专兼职内审机构发展到107家,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312人,内审协会会员单位100个。2003年以来,全市内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4000多个,查纠违规行为金额2.3亿元,避免损失浪费1.2亿元,促进增收节支4.9亿元。先后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内审协会”和“全省优秀内审协会”。

一、用一流的目标要求确保内审工作高起点

一是高起点推进内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高起点”就是将内审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视野,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1年底和2002年初,在荣成市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的关键时期,我们利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财政财务管理暨审计监督工作会议”的契机,通过工作汇报,进一步加深了市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即将进行的机构改革中,内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只能充实不能减少。”会后,市政府又以2002年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与市人事局、市编委、经济主管部门、大中型企业沟通协调,召开了市直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专题会议,就设置内审机构进行部署。内审工作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快了内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在机构改革中不减反增,由24个增加至31个,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内审人员也由4—5人增至9—10人。到目前,全市专兼职内审机构发展到107家,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312人,其中专职内审机构57家,专职内审人员186人。

二是高点定位,打造全省全国一流内审协会。一是抓住内审协会成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全市上下大力宣传成立内审协会的重要性。通过强有力的宣传,短时间内全市90多个单位踊跃报名加入协会。二是确立了“争创全省全国一流内审协会”的工作思路,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内审作业流程,并制作成看板100多套,分送至各内审机构,有效规范了内审行为。

三是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内审理念和方法开展内审工作。我们指导各内审机构紧紧围绕“促进管理和提高效益”开展工作。市电业总公司、成山集团等单位不仅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还成功地开展了效益审计。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全市内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230个,查纠违规行为金额1.2亿元,避免损失浪费8100万元,促进增收节支达2.5亿元。

二、用一流的软硬件建设确保内审协会高效能

查看全文

教育内审全覆盖最大化调研报告

为贯彻和落实《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教育内审工作深入发展,做到组织机构上市县全覆盖、各地做到普及,审计业务上全覆盖,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近期我们就此问题在全省各地进行了调研,现将推进教育内审全覆盖及价值最大化的调研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确保市县全覆盖、各地做到普及

加强教育内审工作,达到教育内审工作的目的,首先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一是组织机构要全面。每个市县必须建立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做到市县级全覆盖,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做到普及。二是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具有独立性。市县级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在本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上级教育内审组织机构的领导和指导下独立开展教育内审工作,不受其他部门与学校的干涉与影响;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具有独立性,做到机构独立、经济独立、工作独立和人员独立,其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均由教育内审组织机构自行确定和实施。三是增加教育内审组织机构的权威。教育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级别要高于一般同级职能部门,教育内审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党组或局长直接领导,不归入财务部门领导,从组织机构设置上增强教育内审组织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保障审计责任的履行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内审制度建设,做到内审业务全覆盖

(一)加强内审制度建设,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要加强内审制度建设,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提出不同的审计要求,确保以制度管人、管事,提高内审工作质量。这里面要着重抓好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项目审计等内审制度建设。一是制定财务收支审计制度。按制度全面开展财务收支审计,针对存在的不足问题和弊端,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落实,促进财务收支工作规范化。二是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学校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为学校提出建议和措施,促进学校经营管理,为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制定基建审计制度。要紧抓工程项目审计,从工程的招标、施工到竣工验收结算的每个环节,实行全面审计,严查虚列工程项目,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和多结算工程款等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挽回经济损失,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有效规范工程项目的管理。

查看全文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探究论文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式如何关系到内部审计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文章分析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现状及各种方式的利弊,探讨了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关系,指出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次越高,内部审计工作越有保障。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

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现状

目前比较常见的内审机构设置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在职能部门中设立内审机构,向部门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此种设置,内部审计的范围受到严重局限,对敏感性问题,审计人员无法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审查和评价中也很难保持公正。

2、在行政系统内设立内审机构,向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设置有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相对差一些,无法对企业产权的所有者负责。

3、在监事会系统内设立内审机构,向监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设置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强,监督的力度也较大,但关系较难协调,也无法对企业产权的所有者负责。

查看全文

高点定位扎实工作 全力争创全国一流内审协会[经验材料]

荣成市内部审计协会自2002年9月成立以来,在市民政部门和审计机关及上级内审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不断强化优质服务和行业指导意识,充分发挥“管理、服务、宣传、交流”的职能作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推进内部审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内审工作深入开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全市专兼职内审机构发展到107家,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312人,内审协会会员单位100个。2003年以来,全市内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4000多个,查纠违规行为金额2.3亿元,避免损失浪费1.2亿元,促进增收节支4.9亿元。先后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内审协会”和“全省优秀内审协会”。

一、用一流的目标要求确保内审工作高起点

一是高起点推进内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高起点”就是将内审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视野,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1年底和2002年初,在荣成市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的关键时期,我们利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财政财务管理暨审计监督工作会议”的契机,通过工作汇报,进一步加深了市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即将进行的机构改革中,内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只能充实不能减少。”会后,市政府又以2002年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与市人事局、市编委、经济主管部门、大中型企业沟通协调,召开了市直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专题会议,就设置内审机构进行部署。内审工作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快了内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在机构改革中不减反增,由24个增加至31个,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内审人员也由4—5人增至9—10人。到目前,全市专兼职内审机构发展到107家,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312人,其中专职内审机构57家,专职内审人员186人。

二是高点定位,打造全省全国一流内审协会。一是抓住内审协会成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全市上下大力宣传成立内审协会的重要性。通过强有力的宣传,短时间内全市90多个单位踊跃报名加入协会。二是确立了“争创全省全国一流内审协会”的工作思路,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内审作业流程,并制作成看板100多套,分送至各内审机构,有效规范了内审行为。

三是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内审理念和方法开展内审工作。我们指导各内审机构紧紧围绕“促进管理和提高效益”开展工作。市电业总公司、成山集团等单位不仅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还成功地开展了效益审计。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全市内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230个,查纠违规行为金额1.2亿元,避免损失浪费8100万元,促进增收节支达2.5亿元。

二、用一流的软硬件建设确保内审协会高效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