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10:25: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内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德育重在内化上下功夫

摘要:德育内化是德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突出表现。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德育教育的主体性;坚持情理交融;增强德育教育的情感性,就是要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内化实效性

众所周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教育的奋斗目标,德育教育是搞好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坚持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论文则是当前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关键,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愿与同行商榷。

什么是内化?德里克·朗特里把内化称作"内在化",即将从别人处听来的看法,价值准则与主意化为自己的思想或把自己想出的看法,价值准则与主意隐在心中(或化为自己的品格)的过程。可见,内化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将外在要求化为自己内在需要的过程。它是一种感染、感受、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当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进入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激起个体内在的需要,个体是不可能真正接受的,即使由于外力的强大影响包括硬性灌输,有时表面上接受了教育,但由于没有引起内部矛盾,也形成不了内化过程,因此,德育内化就必须对抽象、空洞的德育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高职生的年龄阶段,知识层次,心理特征等实际情况,本着"够用、必需、适度"等高职教育教学要求,遵循"因材施教、因人管理"等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多种方式、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共鸣,让其理解、认可、接受,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自觉修炼,从而将其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性

如前所述,内化既然是人对外部事物普遍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那么这种内化就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愿、自觉独立完成的。教育作为一种以促进人的发挥,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功用德育论文就在于把人类所创造科学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性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这就是说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做贡献。而以往的德育教育只重视德育目标的制订和德育道德规范的灌输,缺乏对人的关注,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难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德育教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自己教育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可采取不是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应是体验、醒悟,通过发挥人的主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让德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例如,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后,不妨把规章制度交给学生,改变传统习惯下的"学习"为"讨论",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及时改进,不太合适的意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即可使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而当今社会人缺失的恰恰就是责任。另外,可以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委、学生会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开始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安排,最后取得成功,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感。

查看全文

内化德育原理分析论文

从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即他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除了热情、耐心、无微不至等特点外,在方法上也有一个共同点一一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积极肯定的态度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学生在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发生预期的变化,这就是教师的教育影响在学生身上的内化作用。

为什么教师从与学生一致的观点和态度入手,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内化效果?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人内化外部影响的心理进程及其心理机制。

一、“内化”的心理过程及其机制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触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刺激)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

所谓“内化”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查看全文

试析道德规范内化的心理效应

内化是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的必然过程,也是个体汲取道德营养,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而道德规范的内化与个体的心理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归纳道德规范内化的心理效应,并分析其成因,不仅是道德教育所必须,也是伦理学所必须。

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相对的有始有终的过程,因之,内化的心理效应则包括过程效应和结果效应。所谓过程效应,指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引起的个体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同化效应、顺应效应、失调效应和斥拒效应等。

所谓同化效应,指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并把新的道德规范有效地纳入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在这一效应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被纳入个体的道德认识结构中,因为个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经过个体的认知结构的整理、分析、组合、转换,才能形成具有整体性、一般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量的变化,亦即新的道德规范被有效地吸收并促使个体认知结构发生某些预期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结构,而是使个体认知结构具有了更强的同化能力。

所谓顺应效应,是个体与道德规范相互作用过程中道德规范对个体的改变,顺应使个体认知结构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质。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认知结构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道德规范,当道德规范发生较大变化时,认知结构不再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情况,同化也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个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结构更新,变旧的结构为新的结构,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这时,个体必须首先响应道德规范,然后才能同化道德规范,否则就会遭到道德规范的抵抗而陷于失败。显然,倾应是个体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已经变化了的道德规范的过程。但是,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并不是抛弃旧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对旧的认知结构的扬弃,是把旧的认知结构整合到新的结构中去,使之成为新的结构的一个组成都分。在这一心理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认知结构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新的同化,从而经历了一个不断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的更替过程就是个体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失调是同化或顺应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应。它一方面连接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连接着个体心理结构,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必然的、有效的反应。说它是必然的,是因道德规范不可能“纯粹自然”地或完全无意识地注入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不可能对外在的道德规范长驱直入而死水不惊。说它是有效的,是因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有效的成分,或者促使道德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个体的心理失调是必要的,只有引起个体心理失调才能打破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静止”状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结构。如果个体对外在的道德规范或“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要想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

所谓斥拒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引起个体的强烈的排斥反应,从而使道德规范游离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之外。排斥效应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自我保护”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直接动因来自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外在道德规范之间的格格不入或者水火不容。这种心理效应虽然不是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反应,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在特定的条件和群体之中,它却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

查看全文

道德规范内化的心理效应分析论文

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内化的心理效应包括过程和结果效应。过程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引起的个体心理反应,包括同化、顺应、失调和斥拒效应。同化效应是指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并纳入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中。效应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纳入个体道德认识结构中,个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外在的道德规范,经过个体认知结构的整理、分析、组合、转换,形成整体和一般性的道德认知结构。

顺应效应是个体与道德规范相互作用过程中道德规范对个体的改变,使个体认知结构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质。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认知结构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道德规范,当道德规范发生变化时,认知结构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同化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个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结构更新,变旧的结构为新的结构,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

这时,个体必须响应道德规范,才能同化道德规范,否则会遭到道德规范的抵抗。顺应是个体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变化的道德规范过程。改变旧的认知结构不是抛弃旧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对旧的认知结构的扬弃,是把旧的认知结构整合到新的结构中,成为新的结构一个组成都分。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新的同化,经历不断地量变到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的更替过程,就是个体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失调是同化或顺应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应。连接新的道德规范,连接着个体心理结构,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必然、有效的反应。必然是因为道德规范不可能“纯粹自然”地或完全无意识地注入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不可能对外在的道德规范长驱直入而死水不惊。有效是因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有效的成分,促使道德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个体的心理失调是必要的,只有引起心理失调,才能打破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静止”状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结构。

拒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引起个体强烈的排斥反应,使道德规范游离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以外。排斥效应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自我保护”效应,这种效应的直接动因,来自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外在道德规范之间的水火不容。其心理效应,不是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反应,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和群体中,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

结果效应是指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同化某种道德规范,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某些变化,它的出现会在新的同化过程中影响着过程效应。对于结果效应可以依照社会价值体系进行价值判断,结果效应分正、负、零和混合效应。正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和预期期望一致、合乎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其变化有利于道德规范的代表性、先进性和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包容力和应变力;有利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内化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负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相反、背离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主观、客观和传播媒介。零效应是指道德规范不能为个体认知结构所内化和对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本身产生影响。尽管道德规范存在着,但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对此没有反应,产生不了内化效果。混合效应是指道德规范内化产生的综合结果,是正、负效应的叠加,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混合效应是常见的心理效应。

查看全文

外化制激励与内化精神约束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行政文化同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交互作用;行政文化在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融合路径选择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行政文化通过心理和精神因素影响行政人员的行为,激发其自主性和创新精神、行政文化的功能类同于公务员激励机制、行政文化对行政人员存在导向作用、行政文化对行政人员存在聚合作用、行政文化对行政人员存在约束作用、行政文化激励功能借助公务员激励机制表达、行政道德对行政人员的这种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行政主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上、制度、法则等外在规则由于缺乏内在心理认同的支持、促进公务员激励机制实施——借鉴传统行政文化中优秀思想、强化公务员激励机制效果——培养积极的行政心理、有效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加强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行政文化与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交互作用,指出将行政文化融于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将精神激励融于制度设计中,发挥其对公务员的激励效应的观点,最后提出行政文化在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行政文化公务员激励机制融合

所谓行政文化,指行政活动过程中,影响甚至决定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意识、行政理念、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习惯、行政规则等。行政文化通过心理和精神因素影响行政人员的行为,激发其自主性和创新精神,这有别于公务员激励机制外在的制度激励方式。无论是精神推动还是制度激励,两者殊途同归都会激起组织成员工作热情。由此,应该努力将行政文化融于公务员激励机制之中,结合外化制度激励与内化精神约束,最终将公务员个人需求统一于组织利益之中,借以更好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实现行政组织共同目标。

一、行政文化同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交互作用

(一)行政文化的功能类同于公务员激励机制

查看全文

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

中共中央1985年18号文件要求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要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把有关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内化为个体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时候才能实现。这就提出了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品德问题。本文试图对内化问题进行一些探索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深化教改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对课题作了如下论证:

(一)课题符合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学大纲》要求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在反复训练中,使道德认识在不断内化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大纲》指出:教学要注意科学性,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的问题。

(二)课题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趋势和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查看全文

内化原理德育意义管理论文

从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即他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除了热情、耐心、无微不至等特点外,在方法上也有一个共同点一一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积极肯定的态度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学生在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发生预期的变化,这就是教师的教育影响在学生身上的内化作用。

为什么教师从与学生一致的观点和态度入手,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内化效果?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人内化外部影响的心理进程及其心理机制。

一、“内化”的心理过程及其机制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触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刺激)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

所谓“内化”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查看全文

学生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

中共中央1985年18号文件要求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要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把有关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内化为个体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时候才能实现。这就提出了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品德问题。本文试图对内化问题进行一些探索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深化教改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对课题作了如下论证:

(一)课题符合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学大纲》要求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在反复训练中,使道德认识在不断内化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大纲》指出:教学要注意科学性,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的问题。

(二)课题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趋势和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查看全文

感恩教育内化措施研究

我校秉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做人、学文化、学技术”为载体,十分注重学生德育工作。我校将“感恩教育”特色项目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以感恩教育为特色,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积极打造教育文化,多渠道、全方位地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实践研究中,我们采用有研究者认为的“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一、形成感恩教育的体系,确立各年级感恩教育的目标

我校根据上海市《中学生守则》中“学会感恩”的内容,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四个方面,在全校学生中倡导知感恩、学感恩、会感恩,让其真正拥有热情、宽容的心态、真心诚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各年段的感恩目标。根据分年段目标要求,我们在每个年段,开发了主题为《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各文化课、专技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有机融合,把感恩教育和学科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提升学生行为品性和人格素养。

二、确立实施途径与方法

1、知“感恩”

(1)在学校课程中知“感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文化学科、专技学科、拓展学科等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有机地融入感恩教育。在文化学科校本教材编写中有机渗透,我们把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感恩故事等课文纳入教材,如语文校本教材中《握住母亲的脚》、《散步》、《背影》等;还把一些体现感恩格言的句子放入教材,如天道酬勤,凡事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在烹饪、面点专技学习中,在引导学生学好技能的同时懂得爱惜原材料、珍惜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等。

查看全文

国内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探讨

摘要:由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危险性,生产安全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化工企业安全防范的一种重要手段,安全评价方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且逐渐发展为一门成熟的技术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安全评价方法的内涵及当前应用现状,选取了几种常用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安全评价方法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探究

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原材料成分复杂,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质,过程中常需高温高压条件,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巨大的危险性,一旦疏忽或安全隐患难以排除,就会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在该情况下安全评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评价方法源于美国军工产业,后逐渐推广至化工产业,目前已成为一门完善的评价理论方法,对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安全评价内涵及安全生产现状

安全评价主要以企业安全生产为第一目的,是采用系统科学的安全工程理论方法,监控并分析生产经营、系统以及工程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和未知有害元素,预测造成事故和危害的可能性并估计损害程度,根据分析研究,提出科学化、合理化对策建议,改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安全评价往往针对特定的对象或者指定的区域,分析量化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程度。通过对大量国内化工企业了解及走访调查,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尤其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差,职工忽视操作规程,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财产损失。其具体表现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生产设备老化落后,维护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专业能力差,企业安全教育水平低等。这些都是造成安全评价方法难以落实的关键。

2常见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