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08:02: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内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析内部控制内部监督
摘要:本文就监控和内部监督等内容进行论述。
内部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以及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均规定监控为其构成要素。监控这一概念实际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作为内部控制基本要素之一的内部监督的概念是一致的。
一、《内部控制框架》中的监控
根据《内部控制框架》使用的监控的概念,是指对内部控制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行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监控是通过持续监控活动、个别评价或两者的结合实现对内部控制运行进行监控。通过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价的结合,能够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有效性。
(一)持续监控活动
持续监控活动发生在经营活动过程之中,内含于企业管理活动之中,它包括日常管理和监控活动,以及员工在履行其职责时所采用的其他行动。持续监控活动嵌入企业日常的重复的经营活动之中,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实时的监控,能够动态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持续监控活动涉及内部控制各个要素的主要方面。持续监控活动通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相对于个别评价更为有效。
论内部控制
内容提要
解决中国的国营企业问题尚需要深入触动微观机制的最本质的问题,即企业的控制问题。体制改革不是万能的,要紧的是微观机制的改造。我国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只在宏观经济范围提控制还不够,也不能在微观经济中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其实,变革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上的研究已日渐成熟。三大目标和五大组成部分构造了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帮助人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内控及其控制对象,使企业能够以内控为有力武器,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五方面开展工作,为实现各项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遵从性目标而自觉奋斗。
国际先进内控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启示我们:要正确理解内控与管理的关系、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和内控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我们要呼唤企业的控制意识,理直气壮地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实践,人们逾来逾感到强化管理的重要,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才能加强管理。内部控制的概念被国际同仁所强调,引起了中国金融界,特别是银行界的关注。自从1997年人民银行发出“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以来,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普遍开展了整章建制的工作。这一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新形势下的内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项工作又常被误解为仅仅是金融机构的事,生产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乏认识。其实,所有制及其组织结构并不是现代企业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是企业内部的控制文化和控制机制,中国国营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其内部控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和创造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中国企业界的迫切任务是运用先进的内控理论和方法,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论文
摘要: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如何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审计任务制定灵活适用的审计方案,以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实施
1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审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1.1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及其相互关系,长久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现代企业中,伴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会产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企业内审,企业内控概念的辨析、发展历史的概述,讨论了两者对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性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向企业管理层提出了改善企业内审内控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现代企业;相关性
现代企业经济迅猛发展和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既从正面促进着企业会计、审计业务的发展,也同时要求着传统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企业财务状况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重视程度,企业的审计和内控工作变得愈发重要,那么企业内审与企业内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简述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1101———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我国的内部审计即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通过运用系统的方法来审查和评价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用性,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目标。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内部审计指企业通过建立内审部门,对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经营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高效、稳定地运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步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也不再受到局限,除了传统意义上对财务活动的监督检查,还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乃至于对整个企业运营管理制度进行客观的监督,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帮助,更好地开展相应管理工作。
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建设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内部控制建设逐渐成为提升高校管理水平、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内部审计视角提出优化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方法,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期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建设;优化路径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而与此同时,高校腐败现象丛生,违纪违法案件频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下称《规范》)自2014年1月1日实施,旨在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结合高校经济活动特点,教育部于2016年制定《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首次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提出明确要求,充分显示了内部控制不仅是高校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2018年3月,审计署印发《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开启了新征程。新形势下,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既是内部审计的法定职责,也是内部审计由传统型向风险导向型转变的重大契机。
一、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多国内学者运用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从现状来看,相比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发展极不均衡,问题各异,且主要问题表现较为集中。1.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为整个系统平稳有序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就高校而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体现在:一是领导重视不够。按照《规范》,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高校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根本,致力实现教育社会效益最大化。鉴于此,许多高校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实质、意义和作用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导致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表面化、形式化;二是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不完善;三是内部存在文化冲突。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事务涉及人事、财务、资产、基建、审计等各院系、各部门,当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难以协调时,冲突必然发生,导致内部控制建设水平较低。2.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可操作性不强。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贯穿各项业务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直接决定其运行是否有效。高校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可操作性不强集中体现在:一是制度建设不完善。值得肯定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高校已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体系,有效促进管理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但不可避免的,很多高校在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部分现有制度未能及时更新修订以实现有机衔接;二是流程控制失效。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高校组织架构和权力制衡不完善,有的高校在流程设计过程中缺乏风险意识,还有的高校虽然已建立了政府采购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但各个系统之间缺乏业务对接和数据的互通,最终导致部分业务流程不合理甚至出现脱节,难以有效堵塞风险漏洞,直接影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效果。3.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缺失。完善的评价与监督机制是提高内部控制体系效能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即缺乏顶层设计。《规范》要求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但什么是有效、如何保证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的平衡、是否符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或标准,由于实施量化评价较为困难,因此,当前鲜有学校制定内部控制效益考核机制,在无考核无评价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工作难以真正被重视和发展。同时,《规范》还指出,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就高校内部审计现状来看,独立性较差,审计领域和范围偏窄。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分析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及其内部审计
企业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愿就“内部控制及其内部审计”这一课题,与审计同仁展开探讨,以资共勉。
一、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
从近几年的审计实践看,有相当多的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漏交税金、私设“小金库”、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已迫在眉睫。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控制环境建设薄弱。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和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企业负责人往往比较重视某些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但是疏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视产供销环节的程序控制,忽视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重视对实物的控制,忽视对行为者的控制。另外,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当前大多数企业除了法人结构形备而不实之外,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在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同级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医院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探讨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对于医疗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之前药品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支撑医院的发展,如今药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任何差价,这样医疗服务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提升,对医院经营也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保障医院实现全面改革和发展。但是从医院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很多医院的相关管理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内部控制上就显得非常不完善,因此医院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医院控制和管理工作加以重视,从而完善医院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如今社会发展程度不断加快,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何去更好地得到保障是相关工作人员最关注的话题,从这方面来讲,对于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完善相关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来说,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主要是从制度、控制意识上来讲,相关工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提升,保障医疗系统能够得到更好更完善的控制。
一、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系统也就是说对相关目标进行控制和约束,从而达到对目标的管理。对于医院系统来说保障整个医院的运行是相关工作人员最关注的话题,为了保障医院管理和安全,需要制定完善的控制制度和监督管理水平,医院的控制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经营能力,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去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提高控制能力。(二)维护医院财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医院的财产都是需要进行登录相关系统进行查看和保存的,因此对于资料的控制和保存也需要进行制度的保障,在对医院资产进行整理和查看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对资产数据库进行整理,从内部进行查看,从而保证相关记录与实际情况相互符合,同时对医院中的资料和设备储存的位置要进行查看,对这些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提升专业程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这些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三)促进医院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及法规。很大程度上为了实现医院管理的内部控制,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如何去监督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监督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法律制度去执行,因此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明确他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其中存在一些违法行为,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和管理,保障各项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同时对医院进行管理的人员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和相关工作要求去保证法律的贯彻实施。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融合策略
[摘要]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医院进行经济活动最重要的一种监督手段,可以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与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进行融合是实现医院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未来趋势。文章重点针对医院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融合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融合策略;医院
1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必要性
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进行融合非常有必要。首先,通过全过程的融合、全领域的融合以及全时段的融合,使医院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并且使医院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也得到明显的拓展。不断地更新审计方法,可以提升医院内部审核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使得医院内部审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以及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将内部审核与内部控制进行融合,可以提升医院的综合价值。针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实际执行力度进行有效的评价,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解决,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医院面临的一些潜在风险,甚至可以化解一部分风险,提高医院的风险管理水平,避免损失,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率,进而完成医院的经营目标。最后,将内部审核与内部控制进行融合,可以提升医院的整体的工作效率。在经过专业的风险分析之后,可以精准地将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内容进行定位,然后再根据医院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内容,例如控制要点、控制措施、控制依据等,让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医院每一个业务的风险系数,了解每一种业务风险的控制措施。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缩短内部审计的时间。所以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进行融合可以有效地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突出出来,进而构建新型的内部审计模式,把医院业务的风险评估作为内部审计的导向,把内部控制作为内部审计的主线,把医院经营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这样就可以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放在医院的高风险领域中,明确医院各部门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明确内部审计目标,提出内部审计重点。
2医院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融合的根据
第一,内部控制是在医院经营管理逐渐加强的情况下产生的,随着医院经营管理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医院内部控制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促进医院经营发展的基础。而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需要通过专业的内部审计来进行监督纠正,以便确保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法性以及恰当性。第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都是为医院经营进行服务的,内部控制是规范医院内部人员的行为规范,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内部审计是指控制医院各项业务各个部门的运作以及风险管控的有效性以及恰当性,从而使得内部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不重视内部审计,医院必然不会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最终将影响医院经营目标的实现。第三,内部审计是对医院系统的审计,是对医院经营过程的审计,也是医院各项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内部审计已经完全渗透到内部控制之中,两者密不可分。同时内部审计也需要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质量需要内部控制来进行保证。第四,内部审计需要依靠内部控制来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就有可能导致内部审计的一些信息不真实,进而造成管理责任混乱,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量加大,使内部审计的风险增多,使内部审计工作受到限制,无法形成很好的审计成果。而同时内部审计受到限制,就会影响内部控制的发展。良好的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存在的漏洞,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对策应对风险,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监督关系论文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督内部审计
论文摘要:首先探讨了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监督的关系,指出内部审计是内控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提出了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加强内控信息披露来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策略。
内部控制是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单位有效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而导致的企业监督执行不力,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对外信息披露不足。
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监督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及前提,是企业内部影响控制制度正常运作的环境因素,也是内部控制的宏观因素[1]。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则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微观因素,他们同时受制于宏观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即使有好的会计制度,科学的控制程序,但若没有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作引导、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铺垫、或者没有运用或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都会造成内部控制的执行系统失效,也就是说在内部控制这个体系中如果宏观环境失效,那么将直接影响微观因素的发挥,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执行元素,主要是通过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发挥有效作用来实现,单位控制监督应当突出内部控制和内部约束机制的健全,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会计人员在对单位负责人负责的同时,受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约束。财政部门通过指导各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培养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必要的检查验收来督促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规范会计行为。而这些措施实际上是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中的组织结构设置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各国企业对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的设计也日趋完善,会计程序中的漏洞越来越少。但我们也发现如安然、世通、银广厦这样的因内部控制监督失效而造成的经济案件仍层出不穷。究其深层原因,是企业领导者及其管理者的决策性失误,而这种决策性失误则是在一种错误的企业价值观,偏激的企业管理理念及高层管理者本身素质等原因造成的。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各要素都影响着内部控制监督目标及方法的实现。
二、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论文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内容
(一)评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其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将所审计项目的范围、性质和时间确定出来;其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能对其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做出评估,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并对此提出符合经济效益需求的、科学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审计企业财务收支、经济责任以及经济效益等
企业应以经济效益的审计为中心,具体到审计任务,需包括审计企业经济责任是否履行、企业财务收支是否合法、经济效益实情是否符合规定等。审计的重点内容是:企业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情况;执行董事会批准的重大经营方案、计划的情况;大型的担保、投资、借款;所属全资或者是控股子公司的资金收支和财务运作情况;固定资产的报损、保费、出售等情况。
(三)开展管理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