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06:37: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脑缺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脑缺血氧化应激损伤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氧化应激;脑血管病:自由基
论文摘要: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0S)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病理反应过程。缺血性脑损伤后,活性氧自由基(oxygenfleeradical,OFR)增加,通过坏死或凋亡的方式引起细胞死亡,还介导线粒体逢径、核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间接导致细胞凋亡。近年来中药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当今社会的老龄化,脑血管发病率不断增高,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57个国家中死于脑血管病者占11.3%,其中40个国家脑血管病占死因前3位,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很大的比例。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极为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脑组织能量代谢紊乱、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等多环节。近些年来,氧化应激学说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因此研究氧化应激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阐明其发生机制、调节机制,对寻找临床疗效更好的药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1.氧化应激
1970年Paniker等首次提出氧化应激的概念。目前把能导致化学或代谢来源的活性氧(如O2、H2O2等)及相关产物产生的这一系列的细胞内或外状态,称为“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OS)”。生理条件下,这些自由基调节细胞分裂及机体免疫力,参与药物的降解、杀灭细菌。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是有氧代谢的产物,具有强氧化性,是吞噬细胞消灭入侵微生物的重要武器。当ROS的产生超过生物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时将导致氧化应激反应的产生。研究表明,ROS参与抵制外来物质的入侵,也充当内部生物学过程的调节因子,包括信号转导、转录或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内存在许多信号系统,这些信号系统依赖复杂的激酶级联、蛋白酶级联和(或)第二信使调节胞浆及核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激活转录因子AP-1及核因子KB(nuclearfactor-kB,NF-kB)等,调节细胞的生长和(或)凋亡。
2.脑组织对氧化应激的易感性
短暂性脑缺血护理方法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响。方法将85例短暂性脑缺血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危因素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影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一般持续10~15min,多在1h恢复,最长不超过24h,但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因其发病特点有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极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约有25%~40%的病人在5年内将发展成为脑梗死而威胁病人生命。本研究对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共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龄35~81岁,平均(55±5.8)岁。85例TIA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入院后经头部CT或MRI检查未发现梗死、出血或肿瘤灶。排除既往有脑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TIA首次发作30例,发作两次及两次以上者为55例。
1.2方法将85例短暂性脑缺血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诠释依达拉奉治短暂性脑缺血案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主要原因为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不稳定,微血栓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小动脉,造成微栓塞,引起脑部缺血、脑组织损伤、脑水肿发生,产生一系列改变,如羟自由基产生,更加重脑组织损害。依达位奉具有捕获羟自由基(·oh)的活性抗氧化剂,具有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及组织损伤,笔者自2005年5月~2007年1月,用依达拉奉治疗住院tia患者90例,现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自2005年5月~2007年1月住院tia患者90例,其中男69例,女21例,年龄42~70(57.2±9.6)岁。tia持续60min缓解49例,tia超过60min,并反复发作,但无持久的神经缺损,头颅ct或mri证实无脑梗死者41例。以上病例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发病24h内入院;(2)不伴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3)女性患者无服用雌激素药;(4)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脑梗死病史。
1.2方法入选90例病例分为两组,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治疗采用常规治疗方法:(1)丹参粉针0.8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阿司匹林每日75~100mg;(3)尼莫地平0.5mg/h持续泵入3~5天;(4)低分子肝素5000mg每12h1次;(5)胞二磷胆碱、脱水剂、降血压、降血脂药。治疗组45例,男33例,女12例。治疗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10mg,商品名必存,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342)30mg+生理盐水150ml静脉滴注,每次30min滴完,每天2次,1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观察指标:①tia发作次数;②脑栓塞发病率;③实验室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④头颅ct或mri检查。观察时间1~7天。观察脑水肿程度、头颅ct或mri、不良反应。
(2)疗效判断:86%~100%为基本痊愈;46%~80%为显著进步;16%~45%为进步;<16%为无效。以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为有效。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4项、肝肾功能检查。并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二氮嗪对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R1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二氮嗪对深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制作深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30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二氮嗪组和模型组。分别在缺血1h后再灌注2、6、12h及1、2、3、7d断头取脑,对脑组织行含水量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NR1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二氮嗪组和模型组,二氮嗪组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和二氮嗪组脑组织含水量在12h开始升高、1d达高峰、3d基本恢复正常,模型组和二氮嗪组NR1均在2h开始升高、1d达到高峰、7d后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但二氮嗪组NR1表达水平在2、6、12h及1、2d明显低于模型组,且两组NR1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脑组织NR1的表达来实现。
【关键词】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二氮嗪;脑保护;NR1表达;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包括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两个方面,其中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被认为是关键环节之一[1]。二氮嗪是线粒体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已广泛应用于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而对脑保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之一,是一种离子型EAA受体。目前已证实,NMDAR是由NR1、NR2A~2D5种亚单位组成的异聚体。其中NR1亚单位是NMDAR的功能单位,NR2是其调节单位,只有和NR1组合才表现出活性。NR1基因紊乱就会使NMDAR的活性丧失。EAA的毒性是通过受体活性改变而发挥作用,缺氧缺血能影响NMDAR的数量和功能,诱导和加强NR1的表达,上调NMDAR的数量。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试验主要采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含水量、形态学及NR1的表达变化来探讨二氮嗪对深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
成年健康SD大鼠306只,雌雄不限,体重200~250g,由南京市儿童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饲养与实验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1998)》的要求。
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鼠模型的脑水肿和脑梗死比的变化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梗死比和脑水肿的变化。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模型,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比及干湿称重法测量脑含水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h时大鼠脑组织即有含水量的增加,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且未损伤侧中段脑组织含水量升高最为显著。TTC染色在缺血再灌注6h即可见白色梗死灶,梗死比在再灌注72h内逐渐增加。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72h内脑梗死比和脑水肿均呈进行性加重。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
脑梗死比缺血性脑损伤(ischemiabraininjury)是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之一。而脑缺血及再灌注引起的脑水肿(hydrocephalus)是影响病人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生存的重要因素。较大面积的缺血因脑水肿致病变脑组织体积急剧增大,可诱发脑疝。缺血后的脑水肿被认为是加重脑缺血原有病变,导致脑疝及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1~3]。另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破坏也是缺血性中风继发出血的原因,而这也是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目前缺血后BBB破坏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brainedema,VBE)及其对缺血病变进展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实验旨在进一步明确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时程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与材料
非增强CT检查预测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非增强CT;CT灌注扫描;脑缺血;半暗带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脑缺血病变在非增强CT扫描的成像表现。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1例发病时间小于24h,临床怀疑有早期脑缺血,经过CT灌注扫描、CT和MRI随访检查确诊为脑缺血的患者,利用AlbertaStrokeProgramEarlyCTScore(ASPECTS)评分标准分析其非增强CT(NoncontrastCT,NCCT)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和CT灌注扫描以及CT和MRI随访结果对比,研究CT平扫在早期脑缺血诊断中的作用。结果:21例经过CTP和(或)MRI随访检查确诊为早期脑缺血患者中,缺血核区CBF和CBV均较正常脑组织明显下降(P<0.05)。经NCCT扫描发现脑缺血病变的患者11例,其中8例主要表现为患侧密度降低,3例主要表现为患侧脑组织水肿、脑沟变浅,ASPECTS评分分析的26个异常区域中,有19个区域表现为密度降低,7个表现为脑组织肿胀。结论:早期脑缺血患者中,NCCT所见的低密度区大致和缺血核区域相符,脑组织肿胀区域大致和半暗带区相符。虽然平扫CT不能准确判断半暗带和缺血核区,但是对早期脑缺血性疾病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卒中患者的50%~80%,致残和致死率高,成功的治疗取决于能否在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建立再灌注,抢救半暗带脑组织。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溶栓治疗,由于受到3h治疗时间窗的限制,早期诊断对治疗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CT和MRI灌注技术以及PET技术的发展,对早期脑缺血的诊断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由于CT灌注扫描(CTPerfusion,CTP)可以分析脑血流情况,显示脑血流发生改变的区域,CTP扫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脑缺血疾病的早期诊断。目前早期脑缺血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仍然为非增强CT(NoncontrastCT,NCCT)扫描[1],并且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一些患者不适合行CTP和MRI检查,NCCT可能是唯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因此研究NCCT表现特点对临床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通过CTP和MRI扫描,回顾性分析NCCT的表现特点,提高早期NCCT诊断的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21例根据临床表现怀疑脑缺血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者患侧肢体运动障碍,一侧肢体无力或者肌肉张力下降,部分患者言语不清、构音不良、鼻唇沟变浅,主要体征为一侧Babinski,Gordon,Hoffman征阳性等。所有患者都行NCCT和CTP扫描,1~2周内复查CT或(和)MRI,确诊为缺血性脑梗死。
骨髓基质干细胞研究论文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称骨髓基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实质细胞的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成多种细胞。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称骨髓基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实质细胞的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成多种细胞。近来研究表明它可以向三个胚层的多种组织分化,如来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MSCs移植为脑缺血患者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的研究综述。
1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1目前发现至少存在3种形态的MSCs。Colter等从培养的人骨髓细胞中分离出MSCs后,发现来自单细胞的克隆中除了含有小的梭形和大的扁平MSCs外,还有一种非常小的圆形细胞,这种小圆形细胞有更强的折光性,它们比大的MSCs能更快分裂、增殖,并且有更强的多向分化潜能,当将MSCs放在不同的微环境内时,它们可相应地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或成肌细胞等[1-3]。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MSCs经静脉途径或局部注射移植到不同的组织时,MSCs即可在相应的组织内分化形成该类组织细胞[3,4]。
1.2MSCs的易粘附、易贴壁生长,易增殖特性使得它们经过数次换液和传代后得到分离、纯化[3]。
缺血性脑损伤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HPK1对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缺血15min后分别灌注30min、3h、6h、24h、3天和5天。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和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再分为2组,分别脑室注射100g/L的HPK1AS-ODNs、HPK1MS-ODNs,每24h注射1次,连续3天,在最后一次注射24h后行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使用免疫沉淀和焦油紫染色法等技术检测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活化水平及神经元细胞的死亡。结果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有HPK1的表达,脑室注射AS-ODNs大鼠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明显增多。结论HPK1反义寡核苷酸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造血祖细胞激酶1;反义寡核苷酸;海马;凋亡;大鼠
TheroleofHPK1inischemicbraininjury
LITing,ZHANGGuangyi*
(ResearchCenterfor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JiangsuKeyLaboratoryofBrainDisease
Bioinformation,XuzhouMedicalCollege,Xuzhou,Jiangsu221002,China)
骨髓基质干细胞发展论文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称骨髓基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实质细胞的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成多种细胞。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称骨髓基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实质细胞的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成多种细胞。近来研究表明它可以向三个胚层的多种组织分化,如来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MSCs移植为脑缺血患者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的研究综述。
1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1目前发现至少存在3种形态的MSCs。Colter等从培养的人骨髓细胞中分离出MSCs后,发现来自单细胞的克隆中除了含有小的梭形和大的扁平MSCs外,还有一种非常小的圆形细胞,这种小圆形细胞有更强的折光性,它们比大的MSCs能更快分裂、增殖,并且有更强的多向分化潜能,当将MSCs放在不同的微环境内时,它们可相应地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或成肌细胞等[1-3]。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MSCs经静脉途径或局部注射移植到不同的组织时,MSCs即可在相应的组织内分化形成该类组织细胞[3,4]。
1.2MSCs的易粘附、易贴壁生长,易增殖特性使得它们经过数次换液和传代后得到分离、纯化[3]。
纳洛酮脑保护研究管理论文
纳洛酮是通过受体非特异的竞争性拮抗剂,对所有内源性阿片肽受体均有拮抗作用。其为高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
自1981年Baskin等报道纳洛酮能有效逆转卒中病人的神经损害后,有关阿片受体拮抗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1]。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大量内源性阿片肽能引起脑灌注压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呼吸抑制及意识障碍加重等。实验结果证实,纳洛酮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可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现将纳洛酮对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纳洛酮的神经保护机制1.1逆转脑外伤后脑组织内钙离子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升高
细胞内外钙离子平衡紊乱是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细胞内钙([Ca2+]i)升高既是脑损伤的后果,同时又是进一步脑损伤的始动因子,甚至有人称[Ca2+]i升高为“细胞死亡的最终共同途径”。脑缺血发生后由于三磷酸腺苷(ATP)生成不足和生物膜去极化,导致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与此同时兴奋性氨基酸(EAA)也在细胞外大量堆积,激活其在细胞膜上的受体,使受体门控钙通道也开放,这两个途径造成细胞外钙离子内流;由于生物膜的受损,线粒体、内质网膜等细胞内钙池释放钙离子也增加,即细胞内钙释放也增加。而此时钙泵由于ATP缺乏不能正常的将细胞内多余的钙离子泵出,细胞内钙池也不能重新储存钙离子,即生理状态下细胞对钙离子的调控机制在此时失去作用,最终造成[Ca2+]i升高这一结局,又被称为“细胞内钙超载”[2]。有研究结果表明,一氧化氮(NO)的合成以及EAA的神经毒性作用也与[Ca2+]i升高有密切关系。脑外伤后,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神经细胞及血浆中的兴奋性氨基酸进入神经细胞间隙,导致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闸门钙通道开启,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最终致细胞破坏[3]。Faden等报道脑外伤后脑组织钙、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均明显升高[4]。内皮素(ET)是目前发现最强烈的血管收缩因子,脑外伤后,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血栓形成及应激性肾上腺素(AD)增高都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ET和神经细胞膜上ET受体结合后,可激活细胞上磷脂酶A2(PLA2)和气磷脂酶C(PLC)等,加速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神经细胞损害。Rysard等研究发现,阿片受体促效剂能显著增加海马神经细胞内自发的细胞内钙振荡幅度,而纳络酮通过NMDA受体和L-型钙通道可拮抗这一作用[5]。此外,Yang等发现,吗啡对T-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可被纳洛酮所阻断,这一作用是与纳洛酮对μ-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6]。纳洛酮通过竞争性拮抗内源性阿片肽受体,同时对细胞膜有稳定作用,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促进SOD生成,阻止脂质过氧化,提高Na+-K+-ATP酶活性,抑制Ca2+内流,使各种病理损害的最后通路被阻断,这可能是脑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
1.2改善神经细胞的生物能量代谢
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的产能和做功都有独特的特点,做功的最大特点是几乎不涉及机械功和外分泌活动;产能的最大特点是对能量的来源,即氧和供能的底物(葡萄糖)的供应失调异常敏感。这提示血糖的高低和血氧饱和度是决定神经细胞产能过程的两大要素,而氧又是脑组织代谢产能的关键因素。大脑缺血导致低氧和低葡萄糖供应,并减少ATP的产生。很多依赖ATP的过程,如对维持代谢和离子内环境稳定有重要作用的细胞膜泵就会受到损害。能量代谢的水平,如丙酮酸和乳酸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乳酸、丙酮酸及其比例(L/P)的变化常作为实验动物和临床研究脑缺血的重要生化指标。纳洛酮通过恢复脑缺血再灌注介导的细胞外积累的乳酸,减少丙酮酸并增加L/P之比,表明其有明显的恢复能量代谢的作用。纳洛酮也能通过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fusion,I/R)所导致的复杂级联反应产生的有害代谢事件中的某些步骤,恢复线粒体活性或能量代谢[7]。此外Shibata等发现,μ受体促效药、κ受体促效药在缺氧/低血糖时可导致鼠海马层2-去氧葡糖摄取降低。纳洛酮能对抗缺氧/低血糖时引起糖摄取缺乏,因而显示有神经保护作用。相反,吗啡却呈现出使其恶化的作用。这些结果提示用纳洛酮阻滞μ受体有对抗缺氧/低血糖时导致海马回糖代谢减少的作用,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8]。血管内或腹膜内给予纳洛酮可使脑组织纪律血流量增加,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供应来源,对中枢神经系统能量状况的改善有益。
1.3降低体内自由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