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06:08: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脑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超前护理预防肺性脑病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密切观察病情;预见性判断病情;注意预防性护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部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及肺动脉高压、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变化较快、呼吸与咳嗽、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血压(BP)、呼吸与心率、意识的改变是观察的重点、体温骤降是肺性脑病的早期表现、肺源性心脏患者由于胃肠道淤血、低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汗较多、注意观察病情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地采取应急措施、心功代偿良好、肺功能部分代偿者,可嘱患者卧床休息、注意肺源性心脏患者因呼吸衰竭引起脑组织低氧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必须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采取超前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咳嗽、血压、呼吸、心率、体温、腹胀、呕吐、皮肤黏膜及意识的改变,注意预防性护理,注意吸氧、用药,减少CO2潴留,早期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肺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预见性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部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及肺动脉高压,继而出现右心室肥厚,最后导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恐惧、疑惑、烦恼、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预见性护理在抢救急、危、重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正愈来愈受到重视,肺性脑病是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为了提高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2006~2008年,我科对4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尽早地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

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变化较快,严重者可很快出现颅内高压、脑疝,威协患者的生命,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具有超前的护理及早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把护理工作做到症状出现前,才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保证治疗措施及时进行。

查看全文

脱髓鞘脑病分析论文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28岁,公司会计。患者主因视力急剧减退,伴头痛1周入院。1周前,晚餐食用麻辣火锅,当时即感全身热灼不适,第2天晨起后,自觉视环境发暗如阴天,视物不清,头胀痛,行走时左腿力弱。5天后因视物模糊、视力急剧下降,拟诊球后视神经炎住本院眼科。颅脑MRI检查,双侧额叶、颞叶、顶叶均见散在不规则T1低信号,T2高信号,注射增强剂,显示不同程度强化,视交叉可见异常强化信号(图1a,b)。会诊后转住神经科。神经系统查体:双眼眼前20cm处见指动,正常眼底,未见其他肯定阳性体征。脑脊液压力正常,常规无特殊。生化检查:蛋白53mg/dl,IgG32.5mg/dl(正常<0.5mg/dl),IgA5.47mg/dl(正常<0.4mg/dl),IgM1.91mg/dl(正常<0.1mg/dl),电泳见寡克隆区带,墨汁和抗酸染色、细菌培养、梅毒抗体、抗核抗体等无阳性发现,埃柯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病毒抗体等均阴性。视觉诱发电位(VEP)双侧无波形,脑干电测听(BSR)右侧无反应,体干诱发电位(SSEP)正常。脑电图(EEG)各导联散在低到中波幅4~7c/s波,报告轻度异常。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未见肯定神经源性损害,运动诱发电位正常范围。颈椎MRI未见异常。诊断考虑脱髓鞘脑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6天后,改为口服强的松治疗。1个月后复查视力恢复到0.2(左)和0.3(右)。住院第32天,VEP复查左侧恢复正常,右侧仍无反应。复查MRI脑内异常信号消失,住院第50天出院,视力恢复到0.7(左),0.6(右)。此后4年,患者拒绝食用麻辣火锅,视力保持在出院时水平,但行热水浴或进热食物时,出现疲劳感,视物欠清等类似Uthoff现象。其他无特殊记载。

例2,患者,男,32岁,公司职员。主因口角流涎1个月,复发伴说话不清8天入院。入院1个月前,患者晚餐食用麻辣火锅后,出现恶心、呕吐并腹泻1次。第2天口角流涎,咀嚼时,常咬右侧口唇,书写时字体歪斜,手显笨拙,未曾治疗,2周后缓解。入院前8天,饮啤酒后口角流涎复发,入院前7天,视物不清,入院前6天,讲话语速快,难以停下来,入院前5天,说话不清,饮水呛咳。住院神经系统查体:构音不清,口吃样,勉强听懂其说话内容。咽反射弱,软腭上举力弱。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正常范围,免疫电泳未见寡克隆区带,墨汁、抗酸染色无阳性结果。血清中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中性粒细胞胞浆(ANCA)抗体、双链D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补体(C3、C4),C反应蛋白等正常范围。VEP、BSR、SSEP无异常结果。颅脑MRI显示皮质下白质多发点片状异常信号影(图2)。结合临床诊断为脱髓鞘脑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6天后,改为口服强的松口服,1个月后,症状缓解出院。4年后随诊,患者遗留轻度口吃样言语,且不清。偶进微辣食物,饮啤酒,但病情无加重或复发。

图1-图2(略)

2讨论

本文报告食用麻辣火锅后发生脱髓鞘脑病2例。临床特征包括:(1)2例患者均为急性发病,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假性延髓麻痹;(2)女性患者脑脊液中IgG、IgM、IgA含量增加,电泳可见寡克隆区带。男性患者无异常结果;(3)颅脑MRI显示皮质下白质多发点、线、片状T1、T2异常信号,静脉注射Gd有增强效应;(4)女性患者视、听诱发电位异常,而男性患者正常;(5)糖皮质激素治疗显效;(6)4年后随诊,症状、体征无复发,但部分残留。

查看全文

脑病患者药学服务分析

摘要:临床药师对1例发生抗生素脑病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药学服务。患者出现抽搐、眩晕症状时,药师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建议医师停用头孢米诺钠;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用药教育。药师建议被采纳,患者精神症状较前好转。由于腹膜透析患者药代动力学特殊、用药情况复杂,药师及医师需要特别关注。临床药师积极提供药学服务,对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腹膜透析;头孢米诺钠;抗生素脑病;药学服务;临床药师

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居家治疗等优点已成为终末期肾衰患者适宜的替代治疗方式,近年来我国PD患者数量持续增长[1]。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会发生改变。对于PD患者,药物的总清除量是机体的清除量与PD清除量之和,这使PD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变得更为复杂[2]。头孢米诺钠化学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结构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相似,可通过干扰γ-GABA受体的功能,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和突触后膜去极化,使神经系统刺激阈下降诱发抗生素脑病[3]。本例是PD患者使用头孢米诺钠后导致抗生素脑病,现就该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促进腹膜透析患者安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1病例介绍

1.1病史资料。患者,女,14岁,2013年3月20日因反复颜面部水肿1月余来本院就诊,诊断为①IgA肾病(Ⅴ级),②肺部感染。2015年7月2日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在本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之后规律腹膜透析。2017年6月12日因腹膜透析1年余入院复查。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8次•min-1,呼吸18次•min-1,血压139/99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身高145cm,体重30kg。精神、饮食、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约50mL•d-1。诊断为①慢性肾脏病5期腹膜透析;②IgA肾病;③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④腹膜透析置管术后。1.2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WBC5.77×109•L-1↓、Neut3.11×109•L-1、HSCRP1.4mg•L-1、Hb75g•L-1↓。血生化:K3.69mmol•L-1、Na128.4mmol•L-1↓、Cl85mmol•L-1↓、Cr837μmol•L-1↑,Alb34.9g•L-1↓。其他检查指标如血脂、肝功能等正常。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降血压,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改善贫血,金水宝胶囊、复方α-酮酸片改善肾功能,浓氯化钠注射液改善低钠血症。继续PD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评估腹膜功能、透析充分性。2017年6月16日患者发热、咳嗽咳痰,体温最高可达39.2℃,腹水常规:无色、透明,RBC420×106•L-1,WBC25×106•L-1。李凡它氏试验阴性,暂可排除PD相关性腹膜炎。考虑该PD患者免疫功能减退,需积极预防感染,给予头孢米诺钠粉针(美士灵,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生产批号:CMMMDN1434)1.0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q12hivgtt6月16日-6月22日抗感染治疗;肺力咳口服液15mLtidpo6月19日-6月20日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6月20日患者血常规提示WBC4.1×109•L-1↓,HSCRP9.5mg•L-1↑。考虑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3gqdivgtt6月20日-6月23日。6月22日21:35患者突发抽搐、眩晕,给予地西泮注射液5mgqd肌内注射后好转,但精神较差。急查血常规:WBC5.86×109•L-1、Neut3.28×109•L-1、HSCRP8.4mg•L-1↑、Hb98g•L-1↓。血生化:K3.89mmol•L-1、Na137.3mmol•L-1、Glu5.28mmol•L-1、Cr931μmol•L-1↑、Alb37.1g•L-1。头颅CT:右侧顶叶白质见小类圆形低密度影,建议复查;两侧筛窦、后组筛窦炎症。6月22日停用头孢米诺钠粉针后,继续规律PD治疗。6月23日患者症状较前好转。6月27日患者一般情况可,出院。

2不良反应药学监护

查看全文

新生儿脑病监护

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易引发骨质疏松,轻微受伤即可造成脊柱的压缩性骨折,骨折后腰背部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所在医院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辅以综合全面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8月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37个椎体),其中男11例、女19例,T11~L2椎体,年龄58~76岁,平均(65.0±1.3)岁,1个椎体24例,2个椎体5例,3个椎体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被动体位,活动困难,并伴有各器官功能异常,如高血压、肺心病、哮喘、糖尿病,其中1例卧床达半年。经术前各器官功能指标纠正后,在C型臂X光机监控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d,电话回访6个月,均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疗效显著。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进入老年后,由于机体机能减退,个别患者病程较长,心理负担较重,既怕拖累他人,又担心经济负担,更有对手术的恐惧,故有针对性、更实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解除患者顾虑,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查看全文

缺血性脑病护理论文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

论文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因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性损害,出生后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2001~2006年我院收治HIE患儿30例。现将其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男25例,女5例。其中出生1d20例,2~3d4例,4~5d5例,8d1例。

1.2临床表现

查看全文

缺血缺氧性脑病医疗事故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医疗事故;个案分析

【论文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此病的近期不良预后是早期新生儿死亡,远期不良预后多为脑神经损害引起的运动和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时间越长、脑病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者,越易发生后遗症,且后遗症越重。因此,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管理,可防止围生期窒息。通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医疗事故发生原因的个案分析,能为增强医护人员,尤其产科医师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或减少此类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1医疗事故定义及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构成要件主要包括:1、主体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行为具有违法性3、医疗行为存在过失且造成患者人身损害4、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个案分析

案例1,患者女,31岁,因孕足月、阵发性腹痛2h入院。产科情况: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均在正常范围,宫高33cm,腹围110cm,胎方位LOA,胎心音156次/min,预测胎儿体质量3830g,肛诊:宫口开大5.0cm,未破膜,S=-4。入院诊断:1胎0产孕40+3/7纵产式左枕前位临产,给予试产。入院后5h科主任查房,胎心音161次/min,肛诊:宫口开大8.0cm,S=0,已破膜,胎方位为左枕横位。给予5%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5U缓慢静脉滴注。于9时宫口开全,9时50分胎心音突然缓慢,86次/min,因胎儿宫内窘迫及持续性枕横位,决定行会阴侧切术及胎头吸引术,在会阴侧切、胎头吸引术助产下顺利娩出男婴1名,脐带饶颈1周,1min评4分。立即清吸呼吸道,正压给氧同时请儿科医师到场协助抢救,5min后评6分,后转入儿科抢救治疗。新生儿头CT检查提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顶枕头皮下血肿、呼吸衰竭。患方认为:院方没有足够重视高龄初产和胎心异常两个异常情况,对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未能采取积极有治疗措施,对家属提示胎儿存在脐带绕颈没有给予重视,对巨大儿产前预测不准,产程监护不到位,观察产程不细,分娩方式选择不当。经鉴定,构成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查看全文

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论文

【摘要】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病因为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或染蛊惑疫病等。多数医者认为本病是由于病程迁延日久难愈,而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甚至阴竭阳脱,邪扰心营,瘀热痰湿蒙闭心窍而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专方专用、经验方应用等治法,对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肝性脑病/中医药疗法;阴竭阳脱;邪扰心营;综述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综合病征。其临床表现轻者仅有性格、行为、智力方面的微细改变,重者出现明显意识障碍,故曾称为肝昏迷。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黄疸”“瘟黄”“臌胀”“昏愦”“神昏”等范畴。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本病的中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肝性脑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或染蛊惑疫病等。多数医者认为本病是由于病程迁延日久难愈,而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甚至阴竭阳脱,邪扰心营,瘀热痰湿蒙闭心窍而致。刘燕玲等[1]认为本病病机为热火痰浊蒙闭清窍或气血阴阳衰竭,神无所依。吕文哲等[2]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肝病后期,痰瘀热毒等阻塞清窍,导致阴阳逆乱,神明蒙蔽所致。卓蕴慧等[3]认为本病病因多为湿热腑浊和痰瘀互结,扰乱神明。张永霞[4]认为其病机为邪毒内蕴脏腑,郁久化热,肝风内动,扰乱神明。

1.2西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产生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代谢物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而致脑病[5],但氨中毒学说依然处于中心地位[6],该学说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假神经递质和r氨基丁酸(GABA)神经引力增高也受重视。易安等[7]用安易醒(FZ)竞争性地抑制阻断中枢作用,使原性神经张力下降,达到清醒神志的目的。但更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还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氨基酸代谢异常、假性神经递质形成、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受体学说、锰沉积学说、神经毒性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等[8]。

查看全文

胰腺炎引起胰性脑病的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救护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照个体化的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合理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6例,死亡6例,治愈6例,好转4例。结论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预后差,需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胰腺炎;胰性脑病;护理

胰性脑病(pancreaticencephalopathy,PE)是一种继发于急性胰腺炎(AP)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定向力障碍、烦躁不安、妄想、幻觉、意识不清或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抑郁等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亦称酶性脑病[1],其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对胰性脑病的有效诊治和细心护理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AP并发PE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26~55岁,平均41岁。其中暴饮暴食乙醇性胰腺炎10例,胆源性胰腺炎5例,不明诱因性胰腺炎1例。10例行开腹手术,其余6例行保守治疗。全组14例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其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外科学组2000年在杭州会议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2]。2例为轻型胰腺炎,并排除由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渗性昏迷、肝肾功能障碍及中枢原因等引起的精神神经症状,诊断为胰性脑病。

2结果

查看全文

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综合监护干涉应用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多因素引起的脑部缺氧和脑血流的减少或暂停导致的新生儿脑部损伤,可造成小儿智障、神经系统损害及死亡。护理干预可以降低HIE的并发症和病死率。通过对198例HIE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12月我科选取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198例HIE患儿为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的176例HIE患儿为对照组。两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1]。实验组:男102例,女96例;1~3d148例,4~7d31多例,≥7d19例;轻度109例,中重度89例。对照组:男93例,女83例;1~3天132例,4~7天29例,≥7天15例;轻度99例,中重度77例。两组患儿均有明显宫内窒息史或产时窒息史。两组患儿在性别、病情、胎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该病尚无确切的特效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支持疗法。两组HIE患儿治疗均采用以下方法,包括:①中、重度HIE需采取严密监护措施;②在患儿体温正常时,氧气供应充分,使PaO2应保持>7.98~10.64kPa之间;③惊厥控制;④降低颅内压和防治脑水肿和保护脑细胞;⑤保证脑能量供应,保持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以及内环境稳定。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案如下:

查看全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论文摘要】目的:通过对1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其98例远期预后CT表现进行分析,正确认识CT在诊断HIE的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2007年175例HI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进行随访并CT复查。结果:CT诊断,175例HIE患者中32例正常,44例轻度HIE,52例中度HIE,47例重度HIE;89例复查患者中65例脑萎缩,51例脑软化,21例脑积水,8例脑钙化,11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HIE的诊断CT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诊断证据,同时CT表现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oparhy,HIE)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害,也是目前新生儿死亡及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1,2]。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发展,影像诊断进入新生儿领域,对HIE的认识日益提高。由于CT扫描具有简便、迅速、安全、无痛苦等优点,它已成为HIE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收集1997年9月~2007年3月本院临床确诊为HIE患儿175例,其中男103例,女72例;胎龄:<37周33例,37~42周127例,>42周15例;1minApgar评分:≤3分21例,≤6分119例,>6分22例,评分不详13例。随访HIE患儿并复查CT的98例,其中男57例,女41例;复查时的年龄1岁5月~11岁,平均年龄约7.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差,抽搐,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临床分度按文献[4]的标准:轻度53例,中度87例,重度35例。随访并CT复查的89例中,其中脑性瘫痪113例,智力落后97例,语言困难71例,癫痫46例,视力障碍29例,颅内高压15例。

1.2检查方法:使用设备:SomatomARnova全身CT;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80mA,时间4s,矩阵512×512,窗宽82~87HU,窗位30~36,层厚10mm,层距10mm;初次CT检查时间,最早出生3h,最迟29天,平均6天,全部为平扫,部分患儿给予镇静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