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阴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02:45: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耐阴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园林植物耐阴性研究论文
摘要:从环境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解剖特征4个方面综述了园林植物耐阴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耐阴性;光能利用;解剖构造;量子效率;色素含量
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而植物生态效益的大小决定于叶面积的总数和叶面积指数,这就迫使人们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之中,注重植物立体化的配置,建立稳定而多样化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从空间上寻找绿量。形成这种复层结构和良好的共生关系,会受到诸多生态因子的制约。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保证其生存的首要因子。目前城市中一些绿地多处于建筑包围之中,使50%以上绿地处于阴蔽环境中;室内植物的广泛应用也对耐阴植物材料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耐阴植物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国内对农作物、林木、花卉、牧草的耐阴性有较系统的研究。在园林植物方面,苏雪痕教授最早对杭州园林植物群落中的一些种群在不同光照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园林植物耐阴性及群落配置理论[1]。广州市园林科研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先后对广州常见的32种室内植物,就其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生长量、单位叶面积干鲜质量、叶面积及叶的解剖结构、光合性质作了深入研究,并且对一些植物耐阴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2]。
对植物耐阴性的研究是和光合作用研究密切联系的,国内外学者在光对植物的形态,叶片解剖构造,叶绿体数目、大小,叶内色素含量的影响和光学性质、光谱组成对光合器官的作用及植物CO2气体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3-10]。
1植物耐阴性及其机理
园林植物耐阴性研究论文
摘要:从环境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解剖特征4个方面综述了园林植物耐阴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耐阴性;光能利用;解剖构造;量子效率;色素含量
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而植物生态效益的大小决定于叶面积的总数和叶面积指数,这就迫使人们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之中,注重植物立体化的配置,建立稳定而多样化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从空间上寻找绿量。形成这种复层结构和良好的共生关系,会受到诸多生态因子的制约。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保证其生存的首要因子。目前城市中一些绿地多处于建筑包围之中,使50%以上绿地处于阴蔽环境中;室内植物的广泛应用也对耐阴植物材料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耐阴植物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国内对农作物、林木、花卉、牧草的耐阴性有较系统的研究。在园林植物方面,苏雪痕教授最早对杭州园林植物群落中的一些种群在不同光照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园林植物耐阴性及群落配置理论[1]。广州市园林科研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先后对广州常见的32种室内植物,就其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生长量、单位叶面积干鲜质量、叶面积及叶的解剖结构、光合性质作了深入研究,并且对一些植物耐阴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2]。
对植物耐阴性的研究是和光合作用研究密切联系的,国内外学者在光对植物的形态,叶片解剖构造,叶绿体数目、大小,叶内色素含量的影响和光学性质、光谱组成对光合器官的作用及植物CO2气体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3-10]。
1植物耐阴性及其机理
园林植物耐阴性管理论文
摘要:从环境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解剖特征4个方面综述了园林植物耐阴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耐阴性;光能利用;解剖构造;量子效率;色素含量
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而植物生态效益的大小决定于叶面积的总数和叶面积指数,这就迫使人们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之中,注重植物立体化的配置,建立稳定而多样化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从空间上寻找绿量。形成这种复层结构和良好的共生关系,会受到诸多生态因子的制约。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保证其生存的首要因子。目前城市中一些绿地多处于建筑包围之中,使50%以上绿地处于阴蔽环境中;室内植物的广泛应用也对耐阴植物材料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耐阴植物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国内对农作物、林木、花卉、牧草的耐阴性有较系统的研究。在园林植物方面,苏雪痕教授最早对杭州园林植物群落中的一些种群在不同光照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园林植物耐阴性及群落配置理论[1]。广州市园林科研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先后对广州常见的32种室内植物,就其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生长量、单位叶面积干鲜质量、叶面积及叶的解剖结构、光合性质作了深入研究,并且对一些植物耐阴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2]。
对植物耐阴性的研究是和光合作用研究密切联系的,国内外学者在光对植物的形态,叶片解剖构造,叶绿体数目、大小,叶内色素含量的影响和光学性质、光谱组成对光合器官的作用及植物CO2气体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3-10]。
1植物耐阴性及其机理
园林植物耐阴性研究论文
摘要:从环境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解剖特征4个方面综述了园林植物耐阴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耐阴性;光能利用;解剖构造;量子效率;色素含量
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而植物生态效益的大小决定于叶面积的总数和叶面积指数,这就迫使人们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之中,注重植物立体化的配置,建立稳定而多样化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从空间上寻找绿量。形成这种复层结构和良好的共生关系,会受到诸多生态因子的制约。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保证其生存的首要因子。目前城市中一些绿地多处于建筑包围之中,使50%以上绿地处于阴蔽环境中;室内植物的广泛应用也对耐阴植物材料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耐阴植物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国内对农作物、林木、花卉、牧草的耐阴性有较系统的研究。在园林植物方面,苏雪痕教授最早对杭州园林植物群落中的一些种群在不同光照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园林植物耐阴性及群落配置理论[1]。广州市园林科研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先后对广州常见的32种室内植物,就其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生长量、单位叶面积干鲜质量、叶面积及叶的解剖结构、光合性质作了深入研究,并且对一些植物耐阴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2]。
对植物耐阴性的研究是和光合作用研究密切联系的,国内外学者在光对植物的形态,叶片解剖构造,叶绿体数目、大小,叶内色素含量的影响和光学性质、光谱组成对光合器官的作用及植物CO2气体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3-10]。
1植物耐阴性及其机理
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仪器检测与纸片扩散检测的检出率。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并以琼脂稀释法为标准对临床分离的63株葡萄球菌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对63株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50株,凝固酶阴性13株)3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60.3%、57.1%、50.8%。含4%氯化钠(NaCl)MH平板药敏纸片扩散法和VITEK32型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琼脂稀释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仪器法与琼脂稀释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KB纸片扩散法,仪器法和作为MRS检测推荐方法的含盐琼脂平板稀释法对MRS的检出率,三者差异均无显著性,仪器法与KB纸片扩散法均可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MRS的检测。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纸片扩散法;仪器法;琼脂稀释法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MRS)所致院内感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1],有效预防和控制其感染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检出MRS,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2],因而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对快速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和MRS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十分重要。MRS的检测方法有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琼脂扩散法、Etest法、仪器法及PCR技术检测mecA基因等[3],我们将临床分离的63株葡萄球菌用含4%氯化钠(NaCl)MH平板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和VITEK32型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法进行检测比较,并以含6μg/ml苯唑西林的琼脂稀释法为标准,评价其准确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及其来源自2006年1月至2006年5月从江医二附院临床患者的痰、血、尿、脓液、前列腺液及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经常规分离得到63株葡萄球菌,包括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5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3株。另MRS阳性参考菌株ATCC(R)43300,MRS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方法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呼吸内科未实施药学干预271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521例、女1197例;年龄53.2±2.7岁。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呼吸内科实施药学干预患者2819例为研究组。其中男1683例、女1136例;年龄54.8±3.1岁。1.2方法。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要求,如:适应症、禁忌症、疗程、给药途径和药量等,制作成手册并发放到临床内科。医院药房负责发放抗生素药物的药师要对临床处方进行核对、审核,如果发现该处方存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解决。每个月随机抽取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处方进行分析,确认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每个月对内科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和药师开展合理用抗生素讲座,强化临床医师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意识。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字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比较。对照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1.85%、不合理用量发生率为18.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8%,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1.03%、7.34%和7.0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2.2两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比较。药学干预实施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21.60%、大肠埃希菌耐药率26.20%、铜绿假单胞菌26.20%、鲍曼不动杆菌19.79%,实施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10.71%、大肠埃希菌耐药率18.23%、铜绿假单胞菌10.43%、鲍曼不动杆菌11.21%,药学干预实施后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胃肠道以及关节软组织感染等疾病效果非常好,现已发展至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包括: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普卢利沙星[3]。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泛,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抑制效果,抑菌原理是抑制细菌核酸合成[4]。然而随着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率的上升,耐喹诺酮类药物的细菌发生率也逐渐上升,且部分患者服用该类药物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悸等,有研究认为该药物还潜在性损伤患者皮肤、神经,长期不合理用药会损伤患者组织健康[5]。药学干预是对药物使用情况,应用药学知识制定预见性干预措施[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喹诺酮类药物临床药学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情况,可见:临床药学干预实施后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事件(包括: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量、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临床药学干预实施后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针对我院内科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制定针对性药学干预方案,通过发放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原则手册、抽查处方用药情况、临床药房发放药前核对处方、坚持举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讲座、对多次指正不改正的临床医师进行批评等办法,有效降低我院内科临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事件发生情况,同时降低临床耐药菌的发生率。
多重耐药性结核病临床分析与探讨
结核病防治知识
摘要:为探讨多重耐药性结核病(MDR-TB)的临床治疗。本文采用新的化疗方案治疗了MDR-TB3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7.5%。说明本所采用的治疗MDR-TB化疗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486(2000)02-0106-02
本组多重耐药性结核病(MDR-TB)病例选自我所住院病人中资料比较完整的32例,通过对该组病例的治疗与临床观察,现将其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药学监管论文:肺部感染的药学监管综述
本文作者:李莉顾万红工作单位: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
患者入院后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抗感染及保肝、祛痰等对症治疗并继续予硝苯地平缓释片(Ⅱ)、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泼尼龙片等药物治疗基础疾病。患者2011年11月17日夜间出现寒战,高热,考虑阳性球菌感染可能性大,遂加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11月18日血培养结果回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落数大于15个。11月22日因肾功能不全停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改为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患者感染控制尚可。11月27日患者病情稳定停用莫西沙星。后又因发生黄疸停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经上述治疗,患者病情稳定,无发热,精神,饮食,睡眠可,于2011年12月16日出院。基于肺部感染相关指南,评价初始抗感染方案该患者为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病且既往多次住院,有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危险因素,根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可选用的药物有:1)具有抗假单孢菌活性的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必要时还可同时联用氨基糖苷类;2)具有抗假单孢菌活性的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静脉注射喹诺酮类;3)静脉注射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氨基糖苷类。综合考虑患者既往有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史,应尽量避免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患者在急诊使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抗感染并对症治疗后,有所好转,入院查体,体温为36℃,所以初始抗感染继续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2011年11月17日夜间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考虑阳性球菌感染可能性大。根据我国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2]:在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中,进入分离菌株数前10位的革兰氏阳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MRSA和MRCNS的分离率分别为69.9%和83.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6.2%。基于以上分析当日夜间经验性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次日血培养结果回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患者体温有下降趋势,故继续原方案治疗。综上所述评价此阶段患者抗感染方案合理,药物选择适宜。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长期以来的报道显示,万古霉素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可通过监测药物浓度进行干预,以降低毒性。早期普遍认为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10μg/mL,较安全且能达到治疗效果,>30μg/mL,可出现肾、听力损害等副作用。近年来,万古霉素在治疗葡萄球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感染时出现部分临床治疗失败病例,同时药物敏感监测显示,尽管万古霉素对MRSA仍在敏感范围之内,但其最小抑菌浓度(MIC)逐年上升,形成所谓“MIC漂移”现象。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万古霉素常规治疗剂量能否达到理想治疗浓度,以及万古霉素在感染组织中能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2009年美国多家学会联合制定了《成人万古霉素治疗与监测实践指南》[3],指出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是监测疗效最准确而实用的方法。万古霉素峰浓度监测并不能降低肾毒性发生率。对于接受较大剂量万古霉素来维持谷浓度在15~20mg/L的患者,或正同时接受其他肾毒性药物治疗的患者,最适合监测血清万古霉素谷浓度来降低肾脏毒性。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应进行每周一次的谷浓度监测。而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建议进行连续监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每日监测)谷浓度。目前甘肃省中医院尚未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工作,为了监测万古霉素疗效,降低肾毒性的发生,采用1g,ivgtt.q12h给药,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大于60min,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及其他生命体征,并严密监测肾功能。万古霉素相关的肾损害万古霉素主要以原型从肾小球滤过,经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而排泄,还有少部分由肝代谢,有肾毒性。国外多项前瞻性研究已证明,由于万古霉素药物纯度的提高,肾毒性的发生率是很低的,平均发生率是5%,而且即使发生,病情也较轻。高龄、长期治疗、高谷浓度(30~65mg/L)等,是发生万古霉素肾毒性的危险因素[4]。本例中患者为老年患者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易发生肾损害,在治疗过程中监测了患者肾功能。患者入院血肌酐48.3umol/L,根据Cockcrof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91.34ml/min,提示患者肾功能正常。2011年11月18日复查血肌酐50.8umol/L。11月22日(使用万古霉素第5天)实验室检查回报:血肌酐94.6umol/L,计算Ccr为46.64ml/min,提示患者肾功能中度损害。期间未加用其他药物,感染控制尚可,无法用患者本身疾病进展解释,根据《成人万古霉素治疗与监测实践指南》若患者经过数天万古霉素治疗后,多次监测(至少2~3次连续监测)显示,血清肌酐浓度增高(绝对增加值大于0.5mg/dL或超过基础水平50%以上)且没有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视为发生了与万古霉素相关的肾毒性[3]。综合考虑患者继续使用此药会加重肾损害,且患者体温明显下降,基本在38℃以下,故当日停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换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以覆盖阳性球菌,并继续严密监测肾功能,之后患者血肌酐逐渐下降,2011年12月16日复查血肌酐:60.3umol/L,计算Ccr为73.17ml/min,提示患者肾功能已恢复正常。
抗生素相关的肝损伤患者入院时肝酶轻度升高(AST73.5U/L、ALT43.2U/L),已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片保肝治疗。2011年11月30日查体发现患者双侧巩膜黄染。急查血生化回示:ALT103.0U/L、AST47.8U/L、总胆红素136.5umol/L、直接胆红素98.5umol/L。此时,患者已停用其他抗感染药物,从2011年11月22日开始单独使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治疗。夫西地酸主要经肝脏代谢,几乎完全由胆汁排泄。由于其代谢和排泄特性,《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注意事项中提示:黄疸第19期李莉等:基于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探讨其药学监护特点153及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用药前后以及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以及肝功能[5]。曾有报道个别病人用药后出现可逆行黄疸,若黄疸持续不退,需停用夫西地酸,则血清胆红素会回复正常[6]。考虑患者肝损伤可能与夫西地酸钠相关,当日停用夫西地酸钠,并给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00mg,iv.qd保肝、退黄治疗,次日遵消化科意见改用多烯磷脂酰注射液465mg,iv.qd。经上述治疗,患者肝酶,胆红素逐渐下降,2011年12月16日复查结果示:ALT94.7U/L、AST46.6U/L、总胆红素25.5umol/L、直接胆红素18.4umol/L,提示患者肝酶、胆红素等指标明显下降,在恢复过程中。也有报道莫西沙星肝损害主要是胆汁瘀积型或肝细胞-胆汁瘀积混合型,发生率均高于肝细胞型。症状一般在3~10d内出现,也有个例报告迟发性肝毒性作用,一般发生在停止莫西沙星治疗后5~30d[7]。患者黄疸发生在停用莫西沙星4d后,且肝损伤表现为肝细胞-胆汁瘀积混合型。故本例患者肝损伤不除外与莫西沙星相关。
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有着特殊的生理特点:机体老化、功能障碍。一般患有多种疾病,且症状常不典型不明显,病情可突然变化,在用药过程中由于多种疾病的存在使药物的体内过程复杂化。易发生变态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用药相互作用、临床特殊症状等,利用药学信息优势,对其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和及时的用药分析指导,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垂体瘤患者术后药学监护分析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垂体瘤的首选方法,90%的垂体瘤可经鼻碟入路切除[1]。此类手术为II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2]。既往报道中往往关注颅内感染,但对手术入路局部的感染关注较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往往不能明确感染病灶,造成局部感染蔓延至颅内,增加治疗难度,延长治疗时间。笔者报道1例临床药师协助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及时治疗使得蝶窦腔的局部感染未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患者恢复较快,为垂体瘤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病例概况
患者,男,74岁,身高170cm,体质量80kg,体质量指数27.7kg•(m2)-1。因视力模糊1年,头痛3个月,加重2周于2016年10月18日入院。患者主要以视力视野损害/内分泌症状为著,辅助检查头颅MRI后诊断明确为垂体瘤卒中,行术中MRI导航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病变切除术,术中明确脑脊液漏,术后给予腰大池引流。患者体格检查无异常,术前检查无异常。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多年,具体用药不详,无规则服药。术后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感染性休克,多次脑脊液微生物培养未见致病菌、血培养、肺部CT及胸部X线片、尿便常规均未见异常,后行内镜下探查术发现手术入路处见少量脓血性分泌物,微生物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经针对性全身抗菌药物治疗、局部清除感染灶后,患者体温、感染指标恢复正常。
2治疗经过与药学监护
2.1主要治疗经过。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为头孢曲松2g,术前30min开始给药,术后24h停药,术后入神经外科监护室。由于术中明确脑脊液漏,加用利奈唑胺600mg,q12h,同时严格卧床7d,给予腰大池引流。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高热39.5℃,腰大池引流出血性脑脊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高。考虑继发颅内感染可能性大,医生根据经验加用覆盖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美罗培南1g,q8h,并在第4天后给予每日腰穿及椎管内注射抗菌药物阿米卡星或万古霉素,未见明显疗效。脑脊液培养始终为阴性。患者持续高热,连续2次痰培养见光滑念珠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师建议加用抗真菌治疗方案。术后第10天,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最高体温39.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0.88×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0.82、C-反应蛋白165mg•L-1,降钙素原(发光法)38.9ng•mL-1,经补液扩容抑酸后恢复,但仍持续高热。患者肺部CT、胸部X线片、听诊无异常,脑脊液、尿、血培养均为阴性,因长期发热感染源未能确定,经耳鼻喉科会诊后考虑鼻腔局部感染可能性大,鼻内镜检查并取标本送检回报为嗜麦芽窄单胞菌,临床药师建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之后患者体温逐日下降,血常规逐渐恢复正常,治疗有效。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见表1。2.2药学监护要点。2.2.1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调整和药学监护要点。手术后第10天,微生物科报告患者痰培养和鼻腔填塞物培养均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药师根据《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建议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q8h;米诺环素50mg,q6h;卡泊芬净50mg,qd;利奈唑胺600mg,q12h。患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抗感染,应注意监护二重感染。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易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肝功能异常等情况;米诺环素可能造成皮疹等变态反应,且应避免与抗酸药、钙盐、铁盐等同服;利奈唑胺可能引起血小板降低。药学查房中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胀等情况,尿量、颜色等,常规监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2.2.2抗真菌治疗方案。因患者术中脑脊液漏,感染风险高,抗感染的初始方案为广谱全覆盖强效抗菌药物:利奈唑胺600mg,q12h,美罗培南1g,q8h。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持续高热,痰培养见光滑念珠菌。药师建议加用抗真菌药,医生根据经验选择氟康唑0.4g,qd。药师审核医嘱后认为:一般情况下,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敏感性较差,且高龄患者肝肾功能不良,易引发不良反应,如经济许可,应首选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卡泊芬净。医生采纳药师建议,次日医嘱更改为卡泊芬净50mg,qd。
3讨论
原菌耐药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妇产科常见感染病原菌的菌种构成比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选择有效抗生素,指导临床针对性、合理性使用抗生素。方法根据微生物检验标准化要求选用(梅里埃厂家)API鉴定系统,选用(天金章公司)微量细菌定量MIC测试盒。根据药敏试验法规的标准判定结果。结果临床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多数来自宫颈分泌物。对青霉素、红霉素、先锋必等耐药率100%,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耐药0%。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妇产科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由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妇产科疾病,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感染;病原菌;耐药
妇产科感染,尤其是对甲氨西林等抗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和表皮葡萄球菌,目前已成为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本院396份患者标本的临床分离,以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标本来源2005年1月1日~12月30日来自本院妇产科病房的患者标本,即宫颈分泌物、眼睛分泌物、伤口分泌物等39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