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业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9 01:26: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牧业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一、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农牧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西藏旅游产业和农牧业发展态势的趋同性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相关产业也得到了促进。其中,较为明显的表现是农牧业在近年来稳步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取得了粮食丰收、经济作物较快发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好成绩。自2000年以来,西藏旅游产业发展和农牧业经济呈现同向变化趋势。这一变化通过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来反映。1.西藏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增加值对比分析2000年以来,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总体上均出现增长的趋势。旅游综合收入从2001年的7.505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6.4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38.08%。以2001年为基期,农牧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37.47亿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80.41亿元,年均涨幅为4.17%。总的来看,2001年到2012年间,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都表现为上升趋势。2.西藏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增加值的增幅对比分析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幅度)表现出阶段性。旅游产业是敏感性产业,受2003年的SARS和2008年3·14事件影响,2003年与2008年旅游综合收入都出现低谷。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后,西藏旅游综合收入出现迅速发展的态势。2006至2007年间,西藏旅游综合收入平均增速为59.15%,比11年间的平均增速高出21.07个百分点。2008年3·14事件之后,西藏旅游综合收入增幅每年成增长态势。2001至2005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4.05%,与2001-2012年的年均涨幅4.17%比较接近。2006至2008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5.5%,比平均值高出1.33个百分点。2009至2012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3.3%,比平均值低0.8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旅游业的波动性较明显,农牧业发展情况较平缓。
(二)西藏旅游产业和农牧业发展趋势的定性分析
乡村旅游是农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乡村旅游目的地农牧业景观、农牧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均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且部分农牧业生产要素本身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乡村旅游吸引力。旅游业同样可以反哺农牧业,乡村旅游业能够吸纳农牧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牧业收入、促销农产品。农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效应已经不言而喻,国内外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两者之间的关系。1.政策扶持与产业融合就西藏而言,2002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了《关于扶持和鼓励农牧民群众开展旅游服意的指导意见》,乡村旅游开发活动开始在区内遍地开花。2012年,西藏自治区出台了西藏十二五期间的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经济开始快速发展。西藏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五大主题品牌,分别是“雪峰乡村”“高原林村”“高原牧歌”“神奇乡井”“屋脊农庄”[10]。乡村旅游已经与传统的农牧业以及新兴的高原净土产业相融合,依托农牧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农牧业产品供给以及农牧业原有的人力资本在不断发展。从整体情况来看,西藏乡村旅游经济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共同特点。最为明显的一点,即产业融合吸纳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西藏农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发展西藏乡村旅游可以调动农牧民参与旅游开发和服务接待的积极性,提高农牧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效率。因此,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发展西藏乡村旅游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农牧业经济效益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对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与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相比,虽然西藏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而从产业联动的角度分析,西藏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高原农牧业生态景观及农产品、高原特色奶、肉制品等均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农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实现了农牧业产品创新,促进了农牧业结构创新发展。反过来,农牧业的转型与发展为乡村旅游经济注入了活力,同样丰富和发展着西藏乡村旅游经济。2.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佐证课题组于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对西藏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的开发模式、不同地理区位、不同发展程度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西藏昌都地区半农半牧县芒康县为例,该县处于滇藏线与川藏线的交界处,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该县境内沿214国道有一条旅游观光线,观光线周边分布着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包括纳西民族乡(又称“盐井”)、曲孜卡温泉度假村等。其中,纳西民族乡的千年古盐田景观及当地农牧民制盐晒盐的劳作方式成为了吸引沿途观光游客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而旅游经济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人们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保护了非物质文化资源,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复兴。由于旅游业的乘数效应,旅游产业链与农业相衔接,拓展了农牧产品的销售和经营渠道;农牧业的生产要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旅游产业提供支持与保障。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与农牧业联系地研究已经有了较好地积累。但是,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发现,以实证研究范式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内在联系的文献不多。在研究对象方面,以西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的报道尚未出现。综合上述论述,结合2000年以来西藏农牧业和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及相关数据,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在西藏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西藏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已经开始融合,旅游产业与农牧业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关系。
二、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农牧业经济增长的VAR和脉冲响应分析
市长在牧业经济汇报大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牧业经济工作汇报会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中心议题是总结上半年全市牧业经济工作,认真分析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畜牧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从而进一步推进牧业产业扩能升级、推动全省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和我市建设牧业大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刚才,各县(区)分管领导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增强建设牧业大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三年时间把我市建成省牧业大市的奋斗目标,明确了畜牧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及发展畜牧业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半年多来,总体上看,各县(区)都能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牧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三年攻坚战暨三年建设牧业大市开局良好,工作进展顺利,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按照省、市要求,各县(区)相继建立了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把发展牧业经济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解决牧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工作目标明确。各县(区)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产业扩能升级为核心,紧紧围绕年初市政府下达的牧业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制开展工作。三是工作讲科学、重实效。各县(区)能够及时组织人力制定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牧业生产。四是牧业项目建设标准高。各县(区)能够本着合理利用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严格控制相关项目建设标准,努力为实现精品高效畜牧业、实现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前郭县鑫泰种猪场、宁江区金城种猪场、万兴源种猪场、扶余县绿源种猪场的建设标准已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五是发展氛围好。各县(区)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惠牧政策,各项补贴发放、项目申报有条不紊地开展,农民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六是建设势头猛。牧业小区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市新建牧业小区已达153个。龙头加工企业等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如长岭县旭源食品有限公司、前郭县牧业有限公司、乾安县长青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都有突破性进展。七是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新的发展,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八是在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农联社通过试点在牧业贷款规模、期限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扶余县、乾安县和科尔沁公司正在积极筹建牧业贷款担保公司。在国际、国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在不易,大家应倍加珍惜。要进一步利用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更好地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推动三年攻坚战和建设牧业大市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客观面对当前发展牧业经济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有的地方牧业小区建设速度比较慢。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各地在规模养殖场和牧业小区建设上加大了力度,并初见成效。但按建设牧业大市的要求发展的还不够快,规模不大、标准不高、投入不足、产业能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二是龙头加工企业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几年来,我市相继建起了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但这些企业大都没有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畜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我市的各种牧业协会、合作社在促进畜牧业发展上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看发育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畜牧业面对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不宽,资金制约这一“瓶颈”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把畜牧业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要正确看待成绩,勇敢面对困难,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盲目乐观情绪,增强三年攻坚战和建设牧业大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把牧业搞上去。
二、强化措施,加快提升牧业经济发展水平
现在看,加快现代牧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选择。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牧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长远看,畜牧业是产业,具有绝对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就我市而言,全市有很多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确保全省三年攻坚战和三年建成牧业大市目标顺利实现。下一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牧业经济发展工作讲话
同志们:
刚才,炎志副书记、庆才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时期全省牧业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年乃至“*”时期全省牧业经济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20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和20*年要落实的重点任务,讲三点意见。
一、200*年全省牧业工作成效显著
200*年,全省牧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努力拼搏、团结奋斗,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
(一)“粮变肉”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面实施“粮变肉”工程的基础上,实行了重点突破战略,以粮牧大县、大型龙头加工企业为载体,有力地拉动了“粮变肉”工程的深入实施。
领导在牧业经济专题会发言
同志们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发展现代牧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牧业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牧业经济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形势。从我州情况看,发展现代牧业经济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要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现代牧业经济。
州牧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十五”期末,一发展现代牧业经济具备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全州牧业产值达1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人均农民牧业收入达810元,占农民总收入的23%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草原植被恢复、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等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成功引进了汪氏蜜蜂园、华都集团、九牛乳业等知名牧业龙头企业,带动了相关牧业产业发展;新上黄牛高效快繁高科技项目和综合屠宰深加工项目,使我州牧业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本具备了发展现代牧业经济的基础。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二发展现代牧业经济面临难得的机遇。首先。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为发展现代牧业经济提供了宏观政策引导。其次,省委、省政府对畜牧业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了省“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牧业经济六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牧业经济的意见》将现代牧业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现代牧业大产业建设。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牧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我州发展现代牧业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颁布实施,加上已经颁布实施的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若干条例,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全面的牧业行业法律法规体系,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做大做强牧业产业,三坚定发展现代牧业经济的信心。发展现代牧业经济。州既有良好的基础,又面临难得的机遇,必须要坚定信心,加快现代牧业经济发展。一是要从主观上解决发展现代牧业标准过高、时机不到摸不着、够不着的问题。尽管我州牧业尚处在由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过渡时期,面临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带动辐射功能差;规模饲养水平低,牧业效益不高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但面临大好的发展形势,必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推进牧业经济全面发展。二是要增强发展现代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一些省内牧业发达地区推进现代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正在全力争夺畜产品市场份额。必须要加快发展速度,尽快提升牧业总量和质量,加快发展现代牧业的进程,提高畜产品的竞争力。三是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今年省委、省政府将把发展现代牧业经济六大工程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提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如果我牧业工作思路和计划仍停留在传统思维方式上,延续旧思维、老打法,就会在争取资金、项目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注重工作创新,善于用创新的工作思路、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方法推进工作落实。
畜牧业经济发展讲话
*副省长在全省畜牧业加快发展
三年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动员大会,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新形势,谋划新思路,明确新任务,采取新举措,研究和部署打好三年攻坚战,加快畜牧产业升级,推进牧业大省建设。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打好三年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牧业经济发展,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产业来抓。特别是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在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思路创新中,明确提出建设牧业大省的重大决策,为我省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决定,利用3年时间,打好畜牧业发展攻坚战,建设牧业大省,使我省畜牧业有一个大的、质的飞跃。这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第一,打好牧业攻坚战,是推进牧业大省建设的重大举措。我省畜牧业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打好牧业攻坚战,基础较好,条件具备,潜力很大。一是从发展基础看,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牧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年全省畜禽养殖业产值首次超过种植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20*年,克服了养殖成本增加、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和*事件冲击的不利影响,连续五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牧业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全省肉蛋奶产量达到384.48万吨、127万吨和65万吨,畜禽养殖业产值实现751.3亿元,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19个,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7.2亿头(只),实现销售收入610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预计实现1400元,畜牧业拉动农业、推动工业的促进带动功能不断增强。二是从资源条件看,我省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全省玉米常年产量400亿斤左右,未来5年还要新增100亿斤商品粮生产能力。年产秸秆2500万吨以上、牧草560万吨以上,秸秆资源还有2/3的挖掘利用潜力,这些都是我们特殊的资源优势,其它省份无法比拟,发展节粮食草型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我省畜禽养殖密度仅为山东、河南等牧业大省的1/5左右,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三是从市场环境看,在目前畜产品价格下行的情况下,养殖业的综合效益还很可观,饲养1头生猪全年平均效益在260元左右,牛羊市场价格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肉鸡、蛋鸡、鸭鹅总体处于正常盈利状态,发展走势总体看好,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发展养殖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方面,有利润空间就有发展动力和潜力。四是从政策支撑看,国家和省里强牧惠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我省近两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牧业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生猪、肉牛奶牛和家禽产业发展的意见》等10个政策性文件,初步构建了涵盖规模养殖、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和疫病防控等产加销各环节的政策保障体系。省政府已经明确,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连续投入4年,扶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20*年,国家和省里用于扶持生猪、奶业、梅花鹿等专项资金和用于牧业的一次性投入资金预计在6亿元以上,这是我省牧业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最近省政府积极协调,已与国家农业总行达成共识,将我省作为金融服务“三农”的试点省,组建全国首家省级畜牧业信贷中心,并在牧业大县组建相应的信贷分中心,将从根本上解决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五是从领导重视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牧业经济发展,王珉书记、长赋省长多次深入到基层检查指导牧业工作,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牧业发展问题。可以说,省委、省政府对畜牧业发展,重视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资金投入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各地也都把畜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摆上重要日程,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和组织推进力度,发展积极性空前高涨。总之,用足、用好、用活上述有利条件,完全可以加快牧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推进牧业大省建设进程。
市农牧业经济状况汇报
一、~年宁城县农牧业经济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我县战略推进农牧业经济工作的第一年,抓好一年,事关三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基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科学的发展观配置资源,聚集资本,发挥优势,实现农业新跨越。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是“两加、两减”的延续,是“三化、三转、三增”内容的丰富,突出设施农业、奶牛、生态、资本,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弱中求强。
工作重点:盯住一个目标,主攻两个产业,加大五个力度。一个目标即人均增收350元;主攻设施农业、奶牛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民科技培训、生态保护的力度。主攻两个主导产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主攻这两个产业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二是主攻这两个产业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途径;三是走精农强县之路的必然选择。
主要任务:1、发展日光温室1万个,冷棚1万亩,食用菌1000万个单位;2、新增奶牛1万头,新增肉牛3万头,新增肉羊8万只;3、发展烟叶3万亩,新增牧草种植10万亩,其中青贮饲料种植5万亩;4、劳务输出11万人。5、农民人均纯增收350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9元。
二、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年,我县的农村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坚持用新的理念经营农业,经过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书记在牧业经济安排和部署会讲话
同志们:
继全市农村工作会后,我们紧接着召开全市牧业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州牧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发展形势,重点安排部署2012年我市牧业经济工作。前面,局长对今年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和部署,符合实际,我完全同意。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对畜牧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大力发展牧业经济,是我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和重要切入点,牧业经济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全市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大力发展牧业经济,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畜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不仅生产周期短,易于形成规模,而且最适于产业化经营,并能不断增大产业容量,延长产业链条,一旦做大做强,其辐射力和带动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说,大力发展牧业经济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一项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内容。如我省的德大、皓月、广泽乳业等也都是靠走牧业产业化的路子而闻名,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另外,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市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只要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化发展的大方向,加速推进龙头企业现代化、生产基地规模化、产业经营市场化,牧业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长足、快速发展,并将有力地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大力发展牧业经济,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畜牧业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又是一个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十分紧密的产业,一些专家称畜牧经济为中轴产业,是因为畜牧业对种植业、加工业和其它产业有着承上启下的强大的、特殊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发展畜牧业可以规避气候影响,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属于资源奢侈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饲草和青贮饲料,而饲草和青贮饲料的种植效益都远高于普通粮食作物,有利于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另一方面,发展畜牧业可以带动粮食过腹转化,实现粮食的过腹增值,加快推进“粮变肉”工程,可以从单纯的粮食生产走向粮、牧、加工业多元发展的道路。
县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团结奋斗、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农牧业经济成效喜人。
一、2005年宁城县农牧业经济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2005年是我县战略推进农牧业经济工作的第一年,抓好一年,事关三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基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科学的发展观配置资源,聚集资本,发挥优势,实现农业新跨越。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是“两加、两减”的延续,是“三化、三转、三增”内容的丰富,突出设施农业、奶牛、生态、资本,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弱中求强。
工作重点:盯住一个目标,主攻两个产业,加大五个力度。一个目标即人均增收350元;主攻设施农业、奶牛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民科技培训、生态保护的力度。主攻两个主导产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主攻这两个产业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二是主攻这两个产业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途径;三是走精农强县之路的必然选择。
主要任务:1、发展日光温室1万个,冷棚1万亩,食用菌1000万个单位;2、新增奶牛1万头,新增肉牛3万头,新增肉羊8万只;3、发展烟叶3万亩,新增牧草种植10万亩,其中青贮饲料种植5万亩;4、劳务输出11万人。5、农民人均纯增收350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9元。
二、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县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团结奋斗、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农牧业经济成效喜人。
一、2005年宁城县农牧业经济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公务员之家
2005年是我县战略推进农牧业经济工作的第一年,抓好一年,事关三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基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科学的发展观配置资源,聚集资本,发挥优势,实现农业新跨越。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是“两加、两减”的延续,是“三化、三转、三增”内容的丰富,突出设施农业、奶牛、生态、资本,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弱中求强。
工作重点:盯住一个目标,主攻两个产业,加大五个力度。一个目标即人均增收350元;主攻设施农业、奶牛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民科技培训、生态保护的力度。主攻两个主导产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主攻这两个产业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二是主攻这两个产业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途径;三是走精农强县之路的必然选择。
主要任务:1、发展日光温室1万个,冷棚1万亩,食用菌1000万个单位;2、新增奶牛1万头,新增肉牛3万头,新增肉羊8万只;3、发展烟叶3万亩,新增牧草种植10万亩,其中青贮饲料种植5万亩;4、劳务输出11万人。5、农民人均纯增收350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9元。
二、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旗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旗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我旗深入贯彻今年中央号文件精神,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不断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全旗农牧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上半年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牧民人均收入及支出同步增长
经测算,—月份全旗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元,较上年同期增加元,同比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元,增长,销售粮食收入元,增长,销售畜牧业产品收入元,增长。农牧民生产生活消费支出迅速增长,人均现金支出元,同比增长,生产资料购买、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项支出增长明显,增幅均在以上。
(二)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