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定位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22:00: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目标定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目标定位

公共人力资源目标定位分析

一、风险社会下公共人力资源目标的概述

公共人力资源目标是指公共部门在风险社会下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对本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预测,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以适应在高危的风险社会下公共部门的发展。公共部门是指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政府组织,如政府、公共企业、非盈利性质、国际组织。公共人力资源目标是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体系都要建立在人力资源目标的基础之上,详细的说,风险社会下人力资源目标就是要解决谁是风险的面对者,怎样应对风险,完美应对后有什么样的正效应。应上文所述,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乐观的应对风险,舍小我利益成全国家利益,有助于让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居乐业,体会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让党民关系更加亲近。在风险社会下合理的定位公共人力资源目标非常关键,目标作为整个系统的的起点,以何种策略作为目标,将直接影响风险的界定,人力资源的发展。

二、风险社会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俗话说“: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要想社会总体质量好,对应的服务组织公共部门就要改革好,公共部门的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聚集社会中所拥有的有利资源,广泛运用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的方法优化公共部门治理的能力,提升公共部门的绩效与其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最有效的公共利益。2014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发表讲话,他提出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明纪律,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并在工作规划中指出要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这些足以证明党中央综合改革治理的决心。而治理的实践者,是人,是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随着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政府被问责的次数越来越多,人民越来越体会到当家的优越性,政府的治理归根结底就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近年来,其管理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独特的整体单位,具有特殊的性质,公共部门是国家的决策部门和服务部门,就必须要求人力资源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此外他们这个整体代表着公共部门的形象,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媒体的出现,群众的关注,让政府工作人员曝光于聚光灯下,接受媒体与群众的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对工作不满离职跳槽到企业,工作压力大而自杀,工作人员做吃空饷,80后任职县委书记,90后任职局级干部,专业技能人员退役后安排到地方任职而发挥不到作用,利用职权贪污犯罪,在众多风险的频频出现下,在媒体的曝光下,在群众的检举下,再次把公共人力资源推向风尖浪头。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不足,主要是对事的管理,与工作人员无关,殊不知,这样更弱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惰性。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众多社会风险的出现,迫使传统公共人力资源转型,需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建立一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系统应对高危风险,从而提高单位组织绩效。公务人员离职,业务能力比较低,对自己的所属的角色不认同,道德素养不高,另外在职务晋升选任上与绩效考核上也潜在着风险,归根结底就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方法比较落后,后盾比较薄弱,很难发挥其本来的优质潜能,也就不能顺利完成公共组织的目标。风险社会下,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要正确认识风险,从而分析风险,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避免同种风险的再次发生。公共人力资源目标贯穿于公共治理的始终,也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人是活动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其中的一员,同时,公共人力资源目标是治理公共部门的出发点,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目标,组织的发展趋向就会与之成正比的关系。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风险社会阶段,构建一套可行的应对风险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体系以指导公共部门应对危机,使公共部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风险社会下公共人力资源目标定位分析

在彼得原理中提到在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都趋向于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人力资源在公共部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出现了就要及时解决,解决人力资源的策略方法是关键,它决定了公共组织如何更有效的发展,首先应该先明确公共组织的运行目标,还要知道在什么背景下,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目标。在风险社会中,未风险的种类数不胜数,在积极应对其高复杂的风险中,我们要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即风险未形成阶段,风险事故,即成灾难阶段,风险过后评测阶段。

查看全文

给排水目标定位与特色创建思索

截至2008年,全国设置给水排水专业的高校已达百所以上,除少数设置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外,大部分设置于地方高校。由于专业设置时间短,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建设任务重的问题。如何结合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准确专业定位和凝炼专业特色是专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扬州大学给水排水专业建设,探讨地方高校给水排水专业建设中的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建设问题。

一、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

培养目标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地方高校因其地区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培养具备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在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与再生,以及可持续利用这一社会循环中,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这是对培养目标普适性的表述,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在一般性表述的基础上,从地区、专业内涵、专业发展和自身发展水平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从地区(区域)人才需求内涵思考培养目标定位。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主要承担为江苏省培养人才和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由于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水污染加剧,对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同时由于区域内国内知名高校相对集中,人才竞争较为激烈。从人才需求内涵看,有研究型和应用型两方面的人才需求,在这两大类人才需求中,学校定位于培养以应用型为主兼顾研究型的专业人才。从专业内涵和发展趋势思考培养目标定位。给水排水专业内涵为解决水的社会循环过程中各种科学和技术问题,传统内容包含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随着大量城乡水污染问题急需解决,在专业内涵上又发展了水环境保护工程,工作类别包含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而言,在培养目标定位中,既要满足专业内涵所规定内容,又要有所侧重。由于江苏省内在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几个方面都有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学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强调了专业面宽、能力强的要求。基于上述分析,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以社会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能从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多个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特色建设于专业基本要求之上

专业特色是学校立足校情,发扬优势,经过多年建设,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等某些方面形成的某专业特有的在一定地方(区域)范围内优于或不同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实力声誉表征的总和。可以认为,一个没有特色的专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专业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专业办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在特色建设时首先要解决好满足专业基本要求与建设专业特色的关系,应在夯实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建设专业特色。专业基本要求是专业培养规格规定性要求,是给水排水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个性化体现,脱离了专业基本要求的专业建设是无意义的。认识到这一点,是办好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对地方高校给水排水专业建设尤为重要。原因是:地方高校分布于全国不同地区(区域),由于不同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对专业服务于实际的方向、层次、范围要求也不同,而专业基本要求兼顾了全国不同地区(区域)对专业服务于实际的方向、层次、范围。过分强调地区(区域)实际要求,可能会出现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的问题。把握给水排水专业基本要求要注意以下问题:人才的素质培养是核心,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障和措施,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学校给水排水专业(本科)创办于1991年,尽管基础条件较差,但坚持规范化办好专业理念,坚定贯彻落实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办学之初解决了专业“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首届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专业建设在达到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适时思考建设专业特色问题。

三、特色建设的途径

查看全文

会计目标定位探讨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会计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人们主要是站在企业角度,围绕“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进行探讨。实际上,会计作为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管理活动,无论是营利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存在会计目标问题,而作为营利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会计目标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拟从总体上寻求会计目标的基本定位,从具体上探讨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同一会计主体不同发展时期的会计目标问题,以期得到对会计目标的整体、全面、客观的认识。

一、中西方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

西方对会计目标问题的探讨主要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来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以历史客观的信息为主,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合理决策的信息。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我国对会计目标问题的研究主要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来这一问题逐渐得到会计界的重视,以会计目标命题的论文经常见诸重要的会计刊物。其中围绕这一问题争论最多的是我国到底应该采用哪一种会计目标理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是可靠性为主还是相关性为主。目前居于主流观点的是以可靠性为主,兼顾相关性。

二、研究会计目标的基本思路

(一)了解会计目标的特性

查看全文

电子政府目标定位论文

摘要:在20世纪90年达国家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位居第一,是因为它不仅迎合了政府改革的迫切需要,而且还为这一充满矛盾和难题的改革提供了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机制。作为全球政府改革与信息革命两大浪潮的汇流,电子政府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目标定位;战略对策

1建设电子政府的目标定位

现在,我国电子政府总体上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因为国家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发展电子政务的宏观政策导向已经明确,信息网络技术支持条件日趋成熟,还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等。同时,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以及“政府上网工程”等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应准确把握全球政府改革和信息革命的大趋势,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不失时机地确立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因此,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目标可以确定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基础,以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导向,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经济、有效的电子政府服务系统,使其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府服务系统的平均水平,使民众在对政府公共服务品质获得全新体验的同时,大幅提高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

通常电子政府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其具体的目标定位分别是:

(1)建设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内部网(办公业务网)、专用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外部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办公资源数据库等四个要素构成。其中,内部网、专用网和办公资源数据库构建的是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的平台,而外部网则是一个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它包括一个具有政府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等功能的门户网站。为此,应尽可能在省及省辖市两级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政府基础网络平台,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低效和浪费;尽可能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来建设和维护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防止因建设电子政府而造成政府规模的扩大和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查看全文

银行监管目标定位论文

基于改革的市场取向,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这场体制转轨与制度变迁过程,可以被极为简练地概括为经济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表现出的是市场力量的不断加强和政府干预的适当淡出。然而,对于银行等金融部门而言,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却越来越重视和强调政府部门对金融市场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从国际社会来看,也存在着这一看似矛盾的“二律背反”现象,伴随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浪潮的推进,国际金融业也正在向强化监管复归,强化监管与金融自由化同步发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对银行业进行监管,银行监管的基本逻辑依据是什么,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基本意图与动机是什么?归根结底,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只有明确这一问题,才能正确解决怎样进行监管的问题。也即监管目标的定位是有效实施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监管目标明确定义,并且准确无误地将实现监管目标的责任委托给监管机构,监管才有可能有效进行”(Goodhart,1998),才可以围绕这一目标而有针对性地对具体监管内容、对象、方式、技术、方法、手段以及监管组织形式进行选择取舍,才可能确保监管效率甚至整个金融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

一、监管目标及其主旨:理论的辨析

现代经济学对银行监管的原因、必要性及其应达到的目标的解释,主要建立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之上,特别是“市场失灵理论”与“信息经济学”理论。该理论体系认为,政府实施银行监管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对市场运行过程中不适合或低效率的一种反应,是为纠正金融市场垄断性、外部性、传染性、脆弱性和信息不完备性等所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做的制度安排。从理论分析的逻辑看,主要有两个基本分析视角:一是基于银行系统的宏观视角,主要着眼于银行系统本身的重要性及其外部性效应,认为银行体系在提供金融服务等特殊商品外,还支撑着整个社会的支付结算体系,对整个经济体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从而使得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银行业是高风险聚集的行业,同时银行风险会引起系统风险,一家银行的破产倒闭可能诱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破坏整个支付结算体系,并通过货币信用紧缩影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介入,通过外部监管来限制银行倒闭的不利影响,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

另一种视角则是基于银行合约参与者——存款人的微观视角,主要着眼于保护一般存款人及金融商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Kareken,1986)。认为在金融商品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委托关系,为保证作为人的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委托人服务,金融商品的消费者需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者进行监督。对于银行而言,为避免银行经营者在使用存款人的资金发放贷款时过于冒险、损害存款人利益,存款人需要对其进行监督。但由于银行与存款人及各金融交易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监督成本很高,数量众多而分散的中小存款者存在着普遍的“搭便车”倾向,中小存款人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去搜寻信息或干预银行管理。因此,银行监管对中小存款者而言具有公共品性质,供给严重不足,需要政府承担这一公共品的供给。

作为这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和关注视角,尽管在最终监管要求和监管内容等方面是基本统一的,两者异曲同工,都要求被监管行尽可能稳健经营,避免其过度涉险,进而保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存款人利益的最大化。以消费者保护为目标的监管,常常可以获得对维护系统稳定有用的信息,而以维护系统稳定为目标的监管,也照样可以甚至必须对具体业务行为进行监管(王君,2001)。然而,基于两种不同的目标和关注视角,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两者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的冲突,如基于稳定整个金融系统的角度考虑,在银行业出现一定问题时,出于担心整个市场崩溃的角度考虑,监管者可能会故意隐瞒一些重要的信息,但从存款人利益的角度来讲,显然具有一定的“欺诈”之嫌,侵犯了消费者的充分知情权,不利于其及时调整投资决策。

为了避免目标冲突,相当一批经济学家主张监管机构应围绕监管目标设置(Wallman,1977;Taylor,1995;Goodhart,1998)。但在具体方案的设计方面,理论界仍未达成共识。较为普遍的一种模糊分类方案认为,各类金融机构由于性质的不同,对维护系统稳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特征明显,并且与宏观经济政策关系密切,因而应当由中央银行负责监管;而保险业与证券业的消费者保护特征比较明显,可以由相应的专业监管机构负责。但在这一框架下,对于某个金融机构的监管常常难以同时兼顾不同的目标,只能有所侧重。如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只以维护系统稳定为重点,有时不可避免地难以顾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对证券业的监管,则主要顾及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而忽视了其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为避免这种主次的冲突,泰勒(Taylor,1995)提出了一种“双峰”论(TwinPeaks)的观点,认为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可以根据目标的不同,设置两个相应的监管机构。两者的监管对象都同时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只是前者针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审慎性监管,以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尽量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崩溃;后者针对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商业营运监察”性的行为监管,以防止其出现欺诈或机会主义行为,保护知情较少者(中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负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监管机构应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对象,而负责稳定金融体系的监管机构应以支付系统为对象。

查看全文

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论文

摘要:会计目标理论研究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界关注和讨论的重点课题。讨论的焦点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会计环境。我国会计环境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在会计研究方面不可能照搬国外研究成果,深入进行会计目标研究成为我国会计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着重理论研究,在对会计目标和相关影响因素的一般认识的基础上,详尽的分析了影响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几大因素,并据此推出了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环境;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财务会计目标(以下简称会计目标),又叫财务呈报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连接外部会计环境与会计系统的关键,也是构建会计体系的向导。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挥作用,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系统运行。会计目标在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受其相应的会计环境影响。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趋同步伐加速。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正确确立一个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特色的会计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就新会计准则的财务目标如何理解,以及在现今我国会计环境下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会计目标概述

何为会计目标?概括地说,它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的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具体来说,会计目标涵盖了两个重要方面,即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对外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的会计准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新准则第4条指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目标体现了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合理的定位会计目标非常重要。会计目标作为整个概念框架的起点,以何种会计报告作为制定目标,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告要素、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内容的定义和界定,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最终对国际会计协调产生影响。

二、现今会计目标理论的两种观点

查看全文

谈论民企财务会计目标定位

财务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它的特殊性,所以确定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是评价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活动成败优劣的基本标准,因此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应立足中国实际。本文试图探讨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定位问题。

一、引言

所谓财务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由于财务会计目标既是进行财务会计活动的前提条件,又是评价财务会计活动成败优劣的基本标准。所以它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起着引导方向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等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服务。财务会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会计职能的扩大、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特定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的目标处于变化之中,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确定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应立足中国实际。本文试图探讨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定位问题。

二、对财务会计目标理论和世界会计目标模式的认识

1.财务会计目标理论两种学派的主要观点。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规范学派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观点有:

(1)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

查看全文

物业税改革的目标定位论文

物业税与土地财政的关系

近年来,土地财政引发了包括暴力征地、拆迁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土地财政的收入难以预期,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形成了征地、卖地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导更关键的问题则是,因土地资源的有限,其不具有可持续性,地方财政收入必将缺乏长期性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财政,建立在其土地私有制和城市化、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基础之上,主要靠向存量土地资产征税,其土地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地方公共服务。我国的土地财政,则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主要依赖增量土地,靠掠夺农民的土地财政,是在市场经济和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分税制改革的产物,具有国情性和必然性。我国土地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发展和偿还政府性债务,为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财政实际上充当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作用,具有历史的积极性。[12]因此,并不能全面否定土地财政。对土地财政,要改变的是地方政府对其的过分依赖,要强调的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提供,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这种具有中国国情财政形式的合理性。土地财政是我国现阶段地方财政的主要表现形式,规范有必要、持续是前提,但批判不合适。[12]而且,土地出让金绝不能收归中央政府或取缔,否则,一方面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所得收入在短期内急剧减少,必然导致地方财政急剧恶化,地方政府必然对物业税改革持抵制态度,增大改革阻力;另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而言,土地资源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必然导致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和拓宽腐败官员的权利寻租渠道。下表是2009———2011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情况。由表可见,两税无论是在国家财政收入还是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都很低,而目前,物业税改革推进艰难而滞缓,其全面有效开征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因此,物业税收入在短期内无法成为土地财政的替代品。但物业税改革有利于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有利于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实行土地财政与物业税的双轨制,不断改革推进的物业税与规范管理的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则将是一个阶段并存、此消彼长的过程。[12]当进入城市化末期,增量土地枯竭的时候,物业税就将完全取代土地财政,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源。

基于政治视角的目标定位———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可以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优先目标。首先,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平、党政官员腐败、政府权威减弱等,而这些都与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联。可以说,公共财政体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纲”。作为与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和配套的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本质上至少包含了以下五大基本理念:(1)弥补市场缺陷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缺陷财政;(2)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服务财政;(3)依照公意民主决策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民主财政;(4)依法规范理财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法制财政;(5)接受公众监督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受制财政。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要一步到位地建成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是不可能的。不妨以物业税改革为契机,推进地方财政公开透明、社会公众有效参与财政决策并监督其实施,实现现行地方财政体制逐步向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型。而所有这些要求,都要落实到公共财政预算体制这个现实载体之上,其中,必然要求加快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16]1.以物业税预算信息公开推进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财政部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预算公开在不断推进、规范和深化,但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并不平衡。即使公开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公开,预算报告采用粗线条,财政信息以统计资料的形式向社会,缺乏对收入和支出项目的详细说明,人大代表看不太懂,对多数没有财务知识的社会公众来说,则更不知所云。结果人大和社会公众很难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和监督,致使公共投资缺乏监督,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把财政预算公开作为地方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要求所有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都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国家安全并经法定程序得到豁免的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异常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支持而不是限制公民行使《宪法》赋予自己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并主动接受媒体的监督,主动开放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17]譬如公民可以免费或者支付工本费后向政府索取财政预算信息,甚至进一步,将来可以直接在网上查询等。依据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物业税的征收和使用都必须要纳入到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它内在地要求要建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规范的、公开透明的、能够接受民主监督的、事前确定并能严格执行的、事后可以问责和作绩效考评的预算体制。因此,物业税改革的推进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信息的逐步公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物业税预算信息公开推进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使之成为建设中国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开端。[18]2.以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监督物业税的财政预算推进地方财政民主化我国财政预算体制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地方政府集财政预算的编制权与执行权于一体,从而使得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得不到有效落实,政府的财政税收、财政支出没有受到人大代表的实质性严格制衡。二是政府收入被割裂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特别是预算外资金可以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从而削弱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并容易产生“暗箱操作”、资金使用不当及各种预算腐败等问题。[19]三是预算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掌握财政分配大权的官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和利害关系配置财政资源,使其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四是政府支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而纳税人急需的养老、医疗、失业、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却严重不足。[20]无论是人大的监督,还是政府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本质都是政府内部的监督,换用法律的语言说,是一种同体监督。这种排斥社会公众参与的监督,虽不能说没有一点作用,但在实际中肯定要大打折扣。[18]在这种同体监督下,当前,地方政府的财税收支权没有受到人大的实质性制约与监督,地方财政民主化还只是有个意向,严格来说还没有起步。一些地方政府对财政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改进,以致同样的问题年年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会公众有效参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监督。这样的公开就徒有其表,意义不大。因此,必须引入社会公众监督。而当前社会公众的公民意识和纳税人意识尚有待提升,他们往往仅关心民法上的财产权保障,对税收拿走的那一部分怎么使用,则重视不够。而且,地方政府实质上排斥社会公众对其财税收支权的制约与监督。由于物业税的直接性特点,纳税人会逐渐产生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纳税人意识,对依法治税和民主理税的诉求将不断高涨,并进而要求参与监督政府的财税行为。当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各级政府中普遍采取类似于西方公共选择的做法并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无益于社会稳定。不过,县、乡基层政府距离社会公众最近,在基层政府层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广泛参与的财政民主机制是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县、乡完全可以成为基层民主的训练场。[3]因此,以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监督物业税的财政预算,打开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地方政府财税收支权的缺口,形成一种财政民主,可能是一条代价比较小的有中国特色的推进地方财政民主化之路。甚至更深远的,物业税改革会推进我国社会的法治化和民主化进程,倒逼政治体制改革。但问题是社会公众如何有效参与监督。社会公众即使有参与监督的愿望,也可能因缺乏参与监督所需的可行机制而无从下手。而缺乏参与监督所需的有效组织形式,则因存在搭便车和个人成本高昂的难题,结果是每一个潜在或现实的有参与监督愿望的社会公众都无力或不主动参与监督。[21]因此,关键是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所需的可行机制和有效组织形式。首先,基层地方政府在物业税财政预算草案制定前,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热线服务电话、民意调查、各类专业人士座谈等渠道就本年度物业税财政预算接受公众的咨询与建议。二是通过指定报纸、各种宣传册、热线服务电话、官方网站等渠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公开有关物业税的政策、法规、房地产数据、本年度物业税收支规模和使用方向等,满足公众能全面、及时、方便地获取物业税财政预算信息的要求。三是建立物业税听证制度。地方政府将物业税的财政预算草案提交人大后,由人大向本辖区全社会公开,通过咨询、听证、论坛、对话等形式,使公众都能参与进来“讨论”,“讨论”结果随后向人大会议宣布,在进行可行性论证之后,人大据此与政府共同修改财政预算,形成新的财政预算方案。为防止听证制度只“听”不“证”而流于形式,在“讨论”阶段,人大必须建立完善的民意收集程序、平等的互动和反馈机制,政府则必须以合理的程序和制度及时回应公众的质疑。四是积极培育社区房地产业主协会等组织,由该组织直接推选代表,以独立的身份直接参加人大对地方政府物业税财政预算的监督。甚至进一步,将来可以直接参与监督地方政府所有的财政预算。五是物业税作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应建立预算内财政专户,确保物业税“专款专用”,即用于提供地方公共服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尽快修订《预算法》,在预算公开的基础上,明确和细化人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管理责权,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报告、审查、听证、审计、评估、问责和处罚制度,并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环节形成权力制约和平衡机制。其中,尤其要强调社会公众对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财政预算全过程的参与。如此,通过民主、法律的机制和有效的组织形式,确保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3.激励地方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公共财政有助于正确界定政府的职能,有助于区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推进社会进步意义重大。[15]地方财政转型的目标,就是要从现行的投资、建设财政转向公共财政。目前,地方政府迟迟不能从投资、建设型政府向社会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或转变不到位,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员尤其是一、二把手只对自己的上级负责,基本上不对辖区内的社会公众负责。[23]这除了政绩考核指标的设定与地方政府改善辖区公共服务的目标激励不相容、政府主要官员由上级任命而非选举产生等政治体制原因,更有深刻的财税因素。一是目前的税收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而流转税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政府及其官员关注的中心自然是生产和流通,其精力也主要放在企业和工业项目身上。因此,搞投资、建设和发展经济就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中心,财政也就异化成投资、建设财政。[20]二是我国以间接税为主,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主要不是靠所管辖地区纳税人的直接支付。而且,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失衡,政府处于绝对强势地位,纳税人仅有纳税的义务而没有任何与税收相应的权力。因此,地方政府并不需要像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那样“看纳税人的脸色行事”,而纳税人也无法像发达国家的纳税人那样,通过投票,监督政府的公共服务,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经常处于缺失状态。[24]三是虽然大量的中央转移支付相当程度地弥补了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但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由辖区社会公众的效用和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决定,而是与上级政府的考核及晋升指标有关。[1]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与提供最优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关联被切断,导致政府职能错位。[5]开征物业税,辖区的教育、医疗、交通、生态环保、市政配套设施等公共服务质量好,房地产价值就高,地方政府的物业税相应就收得多。届时,在地方政府逐渐失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而面临硬预算约束的条件下,物业税成为地方政府的支柱财源,地方财政收入将与其辖区内的房地产价值直接挂钩,地方政府就会专心致志地优化本地投资环境,改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就会从招商引资竞争逐渐转向社会公共服务竞争。同时,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物业税的财政预算。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行为由“对上负责”逐步转变为“对下负责”,逐步改善地方公共治理结构,即激励地方政府的职能从投资、建设型向社会公共服务型转变。

基于社会视角的目标定位

1.调节社会贫富差距中国今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社会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并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加速扩大。因为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公众并没有因为生活的改善而感到满意。相反,今天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根源于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已经严重威胁到其赖以生存的秩序,是一切问题的根源。[25]贫富差距体现在三个维度上,一是收入差距;二是财产占有差距;三是消费差距。收入差距是一种即时性差距,消费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是收入差距和财产占有差距的体现,而财产占有差距具有累积性,最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12]。现有的税制结构,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调节消费差距的有增值税、消费税以及营业税,调节财产占有差距的税种则基本没有。税收制度对贫富差距的调节,应该是全面的调节,而不应仅限于前两个环节。而且,属于直接税的个人所得税存在一个大的问题,即征税单位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忽视了家庭赡养系数的差异,扣除必要的生活开支项目过少,缺乏差别化的起征点设计等,导致其收入调节职能下降。而三个环节的调节中,财产占有环节的调节对贫富差距的调节影响最大、最具基础性作用。当前,房地产是我国个人私有财产的重要内容,房地产占有量的多寡已成为区分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以房地产为主体的财产性收入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正上升为社会公平缺失的重要原因。物业税直接针对财产占有环节的房地产征税,不具有税负转嫁的可能,而且每年征收,调节力度大,效果也最明显,是调节贫富差距的最佳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征物业税是缓解目前社会因财富占有不均而导致的贫富差距趋势拉大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因此,调节社会贫富差距应是物业税改革的目标之一。2.为财产税制改革铺路发达国家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主要税种之一是财产税,财产税制度框架是其市场经济的重要配套。[26]而财产税包括物业税、遗产税、赠与税,物业税的征收是赠与税和遗产税征收的重要前提或基础。财产税一直未能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一是一直以来我国有关对私有财产产权的明晰与保护的立法滞后,二是过去社会贫富差距不大,个人所拥有的私有财产极其有限。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个人收入及财产快速增长,社会贫富差距亦急剧扩大。同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物权法》等明晰与保护财产产权法律的颁布,我国税源格局已发生重大转变。一个国家的税制结构必须与其税源格局相吻合。但目前,我国仍然是以增值税、消费税以及营业税等间接税为主,直接税为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无法满足地方公共服务支出的需要,也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动稳定器”以及收入再分配功能。[27]而作为财产税的物业税则是优化收入分配和财产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且是一种依法、长期稳定、可预期地运行的经济手段。如果说直接税体现公平,间接税体现效率,我国目前亟需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直接税———财产税。另一方面,直接税比例的增加,将有助于纳税人主体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依法治税和民主理税的诉求将不断高涨,这些都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的法治化和民主化进程。而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经济越发展税源越向后移。因此我国财产税制改革可能也必须推进。但财产税制改革谈何容易。官员财产公开从2005年的“两会”首次提出,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实质性进展。连官员的财产都不能够公开透明,谈何征收财产税。在我国,大量的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往往转化为房地产,房地产在个人财产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征收物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征收财产税。即将建成而为物业税改革服务的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财税、工商、金融、公安、民政、统计系统等联网,将形成一个覆盖家庭成员、家庭收入、住房情况等信息的数据库,为财产税的征收奠定数据基础。可以以官员的房地产公开作为其财产公开的突破口,以物业税改革为财产税制改革铺路,进而成为打造我国直接税体系的开端,最终形成间接税和直接税并存的双主体税制结构,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完美结合。因此,为财产税制改革铺路应是物业税改革的目标之一。

查看全文

机关党政目标定位工作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紧紧围绕党要管党,把目标锁定在从严治党的方针上;强化教育,把目标锁定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目标锁定在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的积极性上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员干部是党组织直接形象的象征,从严治党,突出的一个“严“字、抓教育是党支部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根据新时期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我认为,支部在开展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三个突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自参加全省机关党委书记培训班以来,通过第一阶段的理论集中辅导学习,对我的启发教育很深。思想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促进,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今后开展工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观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文选》的学习辅导,深感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同志的理

论贡献和执政理念,对于当前我们党更好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天我想结合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情况,谈谈如何加强机关党建组织,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作用,要以党管党的目标要求,就如何对机关抓党建工作目标定位问题谈谈我的想法。

(一)紧紧围绕党要管党,把目标锁定在从严治党的方针上。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员干部是党组织直接形象的象征,从严治党,突出的一个“严“字。这就要求我们执行党内生活要严,坚决防止和克服治党不严,失之于宽的现象,机关党支部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机关党员干部,他们在各个岗位上,承担着各方面的重要工作,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党性是否强,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是否适应,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能不能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直接关系到全县的工作大局。因此,坚持从严治党,党支部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机关党员干部成为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人民满意的公仆。

(二)强化教育,把目标锁定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上。

查看全文

政治发展目标定位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扩大参与、健全法治和政治稳定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治发展的主要方向。作者运用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结合现代化的大背景和中国转型期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分别论述了将这三个方面作为我国今后政治发展目标的原因(必要性)、条件(可行性)和具体方向(着力点);并且指出:由于这三个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理论上的一致性,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也就意味着它们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参与法治政治稳定

首先应予以说明的是,本文所论的"今后"是一个中长期的时间概念。具体的截止时间并未有绝对的限定。这一点,关键要看我国今后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的进展情况。虽然本文仅仅从参与、法治和稳定三个方面阐述和分析我国今后政治发展的目标定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的政治发展目标就可以忽视,也不意味着随着我国今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出现新的更为紧要的发展目标的可能。本文只是基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和政治发展水平所作的思考,认为将这三个方面作为今后我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必要而紧迫的,而且是现实可行的。同时,文章也仔细考察了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得出政治发展的目标就是这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结论。

一,扩大参与、健全法治与政治稳定

--我国今后政治发展的三大目标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政治发展"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系统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对自身的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向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更有效地顺应社会的发展并实现自身的更新。例如,阿尔蒙德就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政治发展"界定为"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广泛的环境中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体系、过程和政策的变化"。(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