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9:40: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陌生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以诗歌语言研究为基本材料而提出的一种艺术主张。它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艺术理论:“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1]陌生化一词的俄语字面意思是makingchange,含有“使之陌生,使之新鲜奇特”之含义。为了打破感知的自动性,形式主义者主张采用陌生化手法创造出新的形式,使人们摆脱自动感知。陌生化的提出有其科学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熟悉而单调的刺激易使人产生疲惫和厌烦,甚至有排斥心理,但陌生而新奇的事物却能满足人的猎奇心理。自陌生化理论提出之后,西方学术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翻译领域,近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使用这个术语,认为陌生化对文学翻译有重要的启示。然而,现阶段真正将陌生化和翻译相结合的研究为数不多,并且将陌生化移用于翻译时概念模糊不清,常与异化相混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厘清陌生化与异化概念的基础上,对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再现原作品中的陌生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陌生化对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陌生化概念
(一)文学领域中的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文学性是文学有别于非文学的基本特征,而表现文学性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陌生化。陌生化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指作者通过重复、颠倒、错位、浓缩等方式将日常语言符号重新排列成巧妙奇特的表达,从而有意识地“增加读者感知的难度和感知所造成的困难形式”,使感知过程变得艰涩,延长整个审美体验过程,从而增强客体的可感知性。[2]作家或诗人会无意识地将这种艺术手法用于文学创作,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刺激读者的感知,故意颠倒黑白或指鹿为马,避免人云亦云,以使其所表现的客体具有新奇、美妙、不同寻常之感。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坚硬的稀粥”“绿色的太阳”等这些看似情理不通、不合逻辑判断的表达却被视为佳句。正是因为它们打破惯常思维,修改了人们有关事物的文化记忆,让人们跳出审美疲劳的漩涡,从而在凸显的陌生意义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二)翻译领域中的陌生化
再现原作中的陌生化不仅是由文学翻译的任务和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翻译伦理的需求。这样可以保留原作异常的写作手法,益于保存文化的差异性和异域性,使读者尽可能体味到接近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其实,陌生化一词早在1988年就已出现在翻译领域。爱尔兰诗人希尼最早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抛弃译语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2]他认为翻译中的陌生化即异化,其表现形式就是追求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根茨勒曾说过,译文应保留原作品的陌生化表现手法,如现有表现手法可用第二种语言翻译出来,译者需进行二度创造寻求新的手法。[3]80目前,国内译界对陌生化和文学翻译之间关系的探讨还不多。孙艺风指出在译文中应保留原文中陌生化这种有意识地违背规范的特征。[4]郑海凌认为陌生化是文学翻译应遵守的一种翻译原则,无论采用归化或异化只要带给读者陌生感就好,实际上他却把重心放在异化的重要性上。[5]王东风认识到陌生化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应该“以变异对变异”来处理陌生化手法,但他却把陌生化简单归结为语言的差异性。[6]综观国内外有关陌生化在翻译领域中的研究,学者们对陌生化概念的界定并未达成一致,大致可分为两大倾向。一种是视陌生化为翻译的对象,研究重心为译者如何处理这些陌生化手法;另一种是将陌生化视为一种等同或类似于异化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研究倾向中的陌生化并不属于同一范畴和层面。前者是文学作品中创造新奇之感的一种表现手法,只涉及一个文本,“以艺术价值为目的”;而后者是指保持原作品异域性和差异性的一种翻译策略,涉及原语和译语两个文本,“以信息传真为宗旨”。
陌生化与广告研究论文
[摘要]很多广告创造者使用“陌生化”技巧,通过论文语音、词形、语法、语体的故意“扭曲”、“偏离”、“违背”语言常规的语言现象,使广告词更具感染力,从而引起受众的注意、兴趣和记忆。
[关键词]陌生化偏离广告词
文学语言陌生化理论是本世纪初俄国文学评论家、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和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其中最重要的文学主张之一便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这些主张最初是从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的研究开始,并始终是建立在语言结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按照什氏的解释,“诗歌的目的就是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他说,艺术的程序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更复杂,从而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知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强化。至于如何“损坏”普通语言,主要是运用文学语言的新奇词语及反常组合,对诗歌而言则是运用诗歌所特有的韵脚、节奏、格律等手段从整体上打乱、变换普通语言的常规,使普通语言变形、扭曲、缩短、拉长、颠倒,从而造成与日常生活语言不同的“陌生化”效果。
从广告语言中,人们也发现了“陌生化”的踪迹。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广告使用“陌生化”技巧,有意识地打破一般语法、构词规则的手法,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兴趣,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轰动效应,从而强化人们的记忆,大大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这种陌生化手法在广告的设计中应用面很广泛,本文着重在四个语言层面进行探讨,即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体。
一、语音上的陌生化
英美文学陌生化言语特征
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分析有利于研究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对文学语言的形式研究也十分有利。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存在着语言意象的可感性和语言表现的超常性的特点,对文学创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形式,有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一、陌生化语言模式解析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这个词语最早是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词的复活》中提出的。“陌生化”能够使人打破“自动化”的束缚,摆脱日常感受的惯常化,它会刺激人们已经麻木的神经,重新唤起人对事物、对世界的新奇感受。例如:蒙蒂科夫的诗歌《放逐?角落》其中的语言“一个人要亲手埋葬多少痛苦,绝望,无奈。隐忍的吞噬多少的无知的毒。才能坚决的长大。成熟,是伴着多少不愿碰触随时会复发的毒。毅然决然的存在这一个宇宙。”这种能够引起与作者同样心理感受,但是并不符合语法运用的语言形式就可以视同为“陌生化”语言。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包括这样几方面:
1.总体疏离陌生化语言模式的陌生化不是独立体现的,在文学作品之中,往往在与其他语言形式相对立而产生的陌生模式。尤其是在小说之中,陌生化语言所展现的语言力量与小说的整体风格产生疏离感觉,而这种疏离感觉是小说形成优势化特征的关键所在。总体疏离的特征,使得陌生化语言模式形成了现实与虚幻的完整统一,现实与虚幻是一组对立的词语,在后现代者的眼中他们已经打破对立的局面,站在“统一”的语境下。这类的文学作品,其文本中跳动的意象,语言的俏皮与幽默,意蕴的缥缈悠远却又难以隔离现实[1]。
2.陌生用度陌生化语言模式要体现出适当地“陌生化用度”,这一特点重点体现的是“度”,应该保证其运用有一定的范围,不主张通篇运用。因为,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无疑可以实现语言陌生化,增强语言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并在进一步的联想想象中获得美感。但不恰当地使用,甚至滥用,则非但于增强文章美感无益,反而会极大地损坏其美感。当然,对于后现代文学作品而言,多数小说都整篇体现出陌生化的感受,与传统小说叙述模式相比更为特立独行,但是就横向对比来讲,陌生化语言的运用体现出更为明确的形式,不是一味地强调通篇地陌生化。
二、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发展分析
谈论文学陌生化语言特征
文学是以各种文字语言来表现作者所要向读者传递的东西,如作者的感情或想揭露的社会现象等,其实质上就是作者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处理。英美著名的文学作品无论在风格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学有很大的差异,它主要表现在英美作家善于处理语言,把整个作品的气氛带动起来,从而使所有人物都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处理方式最显著地体现在整部作品中语言的陌生化上。站在文学理论的角度上看,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呈现的趋势主要是虚构化、突出审美化、整体化等,有着显著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因此对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征的探讨显得极其重要,对今后文学研究的方向与途径可能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及特征分析
其实“陌生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想到的,但当时他没有具体去定义这个概念,而是用“不平常”“惊奇”等词来形容这种形式给人们带来的触动。而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语言”这个概念,实质是不断改变我们对旧事物的观念、看法,从旧事物中发现创新点,从而对生活、人生有新的不一样的感受。这些都是在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且自从陌生化语言的理论被接受并传播开后,这种新奇的语言运用方式被很多作家用于小说作品的创作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它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作者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一种惊奇又陌生的感觉。在陌生化语言的特征的小说作品中,平凡无奇的生活场景都被作者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展示出来,并用一反传统的多重叙事模式和非线性的叙事技巧介绍故事的发展、高潮及结局,充分显示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这种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手法是为了让读者对已熟识的事物再次产生的新奇感,其目的却不是仅仅局限于所产生的新奇感,而是为了吸引读者,通过新奇感来使读者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脱离以前的麻木状态,重新拾回对生活的激情,找到真正的生活的意义,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因此,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是为了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新鲜感。
二、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运用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手法虽然起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理论,但其却被非常明显广泛地运用在了英美文学的意识流作品中,通过研究这些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特征,能够清楚地看到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英美文学的快速发展。“意识流”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来的,该概念一经提出就直接影响到了文学界,被很多文学大家借鉴并运用于各种作品中。英国作家瑞恰生最早在他的小说《旅程》中运用意识流方式写作,之后在文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后来纷纷出现意识流派、意识流作家等。意识流小说是指整个小说的发展都是根据作者的意识流动来完成的,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没有逻辑纯属想象,意识流派作家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他们对人内心的观察和描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来的。我们看到的很多意识流小说虽然大都风格迥异、手法不同,但作者都会注意在语言措辞上的揣摩,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充分揭露人物的内心活动。小说中的很多语言看似是杂乱无章、毫无逻辑的,而且不易看懂,但正是这种看似凌乱的无序的写作才显示出了陌生化语言的特征。意识流作家认为这种无序杂乱的语言恰好是最好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小说主角混乱的思维及矛盾的内心世界,根据意识飞快地流动,主角的内心世界更加混乱,潜意识的活动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正是要用这种方式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这种写作形式表面上看毫无逻辑,语言晦涩且重复混乱,甚至打破了正常的语序结构,但正是这种难以理解的内心独白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作家们的深层意识,也突出了陌生化语言的特征。英、美有代表性的意识流作品非常多,较典型的有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托马斯•曼的《魔山》、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小说,其中都运用了陌生化语言来加深作品的新奇别致感。比如小说《尤利西斯》中最后一章是完全无标点的连续到底,描写医科学生穆利根昏昏欲睡时的心理变化。整段文字像天马行空,思绪所到之处尽显纸上,所以也有人说意识流小说根本上是对思想的描摹,因此阅读意识流小说也可以从作品中窥探到自己的思想和心理,达到与作品的共鸣。
三、典型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分析
陌生化叙事下科幻小说的特性呈现
摘要:“陌生化”理论与科幻文学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是这种类型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但是放在世界科幻小说界,中国的科幻小说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造成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对民族国家复兴和发展的焦虑,因而很难仅仅做单纯的科学幻想。而且中国的科幻小说作家们也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自己设定为英美科幻文学中一种“陌生化”的存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用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作为分析的文本,来探讨其陌生化叙事下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
关键词:陌生化;《流浪地球》;“家园”情结;天人合一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它作为一种文学手法,讲求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事物进行一种复杂化、困难化的艺术手法来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然后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使自己的知觉模式与作者通过“陌生化”手法所引导读者运用的知觉模式进行沟通,拉开读者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使人们摆脱机械化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麻木感、功利和物化的束缚,恢复对事物的原初感受。“使事物再生,把对世界的感受归还给人。”①而科幻小说这种文学类型与“陌生化”理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几乎每一部科幻小说都脱离不了这一文学表现手法,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也不例外。而且这部科幻小说与“陌生化”理论的联系还不局限于此,《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的科幻小说,还走出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执着于言说的民族自身的文化衰落和复兴潜力的焦虑主题,突破了英美科幻小说视角中的“他者”形象,从而激起了全世界读者对于地球未来的共同想象。本文将从《流浪地球》的“陌生化”叙事角度,分析这部小说所呈现出的民族特性和世界特性。
1.民族性:“陌生化”的形式架构与内容选择
科幻小说更多的是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看旧的世界,立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世界,提供给我们更好地审视我们现在生活的角度。但这种基于想象的科幻文学的形式架构,并不是完全脱离我们现实生活的,只是将故事抽离现实世界,放置到一个全新的、未来的环境中,去想象环境的变化会给我们人类及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变化,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在此过程中变与不变的思考。因此,科幻小说中的现实是一种“熟悉的非现实”,最后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实。而《流浪地球》中对于这种“熟悉的非现实”的呈现,无不透露出中国独特的民族特性。1.1带着整个地球“出逃”———中国的“家园”情结。中国人自古与土地、家园有着紧密的情感联结。我国古代主导的小农经济体系决定了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安土重迁”思想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主导着中国人对于人口迁移的看法。直至今天,这种对于故乡的情结仍然将我们与自己的故土相连。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也着重体现出了中国人对我们生活的家园的留恋与难以割舍。于是,《流浪地球》中面对太阳爆炸可能给全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危急关头,刘慈欣选择将故事设定为人类带着整个地球从太阳系“出逃”,带着地球共同寻找新的“家园”。在全书的人物呈现方面,刘慈欣将这种中国独特的“家园”情结集中投射到了“爷爷”这一人物的身上。文中的“我”出生在地球停止自转的那天,所以决定了自己一辈子都没办法亲身体会到地球正常运转时候的生活。但是“爷爷”不同,“爷爷”对“前太阳时代”的生活有着深深的眷恋。面对刹车时代的酷热,“爷爷”在一场大雨中兴奋地冲出家门,以为大雨会像从前那样为人类带来清凉,可是却被已经被地球发动机热量烤热的雨水烫伤。而“爷爷”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也反复念叨着:“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啊......”。在“爷爷”的身上,有着以往正常生活给他留下的深深的烙印,在弥留之际仍然牵挂自己家园的未来,最后在担忧中去世。而西方在同样涉及太空的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更多是外太空的其他生命与地球生命之间的斗争,含有浓重的侵略与战争意味。在这些故事中飞船是往来穿梭于太空的重要交通工具,也很少流露出像《流浪地球》中的对故土的留恋之情。就像是刘慈欣在美国的一场读者见面会上表达的那样:如果西方科幻小说在面对《流浪地球》中太阳发生灾变,人类将要逃生这种情况的时候,肯定是倾向于人类坐着飞船去逃生。《流浪地球》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了中国对于自己生活的大地的无法割舍的感情。1.2对自然环境的留恋———中国的“天人合一”。在《流浪地球》中,人类与自然的接触变得非常困难,而原本亲和的大自然也在那样的一个世界中变得极端而可惧。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对于大自然的“陌生化”处理,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对抗,这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不无联系。中国的传统思想“天人合一”,主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自然不仅提供给小农经济下的中国人生命得以不断延续的物质能量,而且也是中国人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的精神能量。古代的国人也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气节,如梅之傲骨,如竹之清丽……这种国人对自然无法割舍的眷恋,在《流浪地球》中那样极端的环境下,也仍有体现。首先体现在“我”对于在自然中重新生活的向往之情上。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对“我”对自然的看法进行了展现。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就以“我”的口吻说道:“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这里表现的“我”对于自己的这一遗憾的遭遇是麻木而冷静的。而在小说的结尾,“我”在听到有着“……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歌词的歌曲的时候,“我”的情绪是激动的。我幻想当地球完成迁移后,人类再次拥有了阳光、蓝天、草地、河流……为什么小说中的“我”对于自己失去幸福生活的遗憾和对未来子孙幸福生活的幻想,都是与这些人类以往的自然生活记忆相关,大概与刘慈欣深受中华文化中对自然的独特感情影响不无关系。其次,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也多次提到了人对自然生活的眷恋。在“我”的儿童时期,“父亲”从小星老师那里重新回归家庭的时候,“母亲”看了看全家在地下城家中天花板上的全息星空和四壁的全息森林,让“父亲”顺便将这些图像换一下。在这里,作者通过对当时家庭生活环境的想象,为读者营造了一种“陌生化”的场景,而这一场景也恰好体现了即使生活到了地下,人们也要尽力与从前的自然景象有亲密的接触,体现出对自然的眷恋之情。这是中国科幻小说中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在西方科幻小说有关机器人、星际大战等内容中间是极少有所体现的。1.3家庭与老师对儿童的教护———爱与知识的传承。家庭和老师的教化在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对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传承关系和知识的传承是怀有一种敬畏之情的。这从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的这种观念对他的影响,如《乡村教师》。而西方科幻小说对于这种家庭观念和知识的传承,表现的则并不是那么突出。《流浪地球》中,在“我”的儿童时期,自己的老师“小星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而且还在“我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的时候,安慰“我”,给“我”以关怀。对于家庭内部传承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表现在“爷爷”这个人物对“我”的影响上。在《流浪地球》第一章中提到,“爷爷”弥留之际,嘴里反复念叨“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啊……”从作者的叙述口吻中可以得知,“我”此时对于这句话是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并没有对地球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有非常深刻的感受。而当“我”也到了与“爷爷”差不多的年纪,这句话同样也出现在我的口中、小说的最后。此时,在作者笔下,最后这句话出现在“我”的咏叹中的时候,显然有了更为复杂的情感,这其中就包含有对“爷爷”当时这种感受的理解与再升华,表现出中国家庭内部的连接与传承。其次表现在“我”童年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对“我”在这样一个极端的环境中有关希望的教育,同样也对“我”今后的一些观念和选择产生了影响。在“我”的儿童时期,第五次近日点即将来临的时候,母亲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担忧,害怕地球末日的到来。父亲安慰母亲:我们必须要怀有希望,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这是这个时代一种高贵的品质,不管活多长时间都要拥有它,而且还在最后说明天也要将这样的话说给自己的孩子听。在成年后的“我”与加代子结婚后共同回家的飞机上,从一对老夫妇的对话中听到有关希望的表述的时候,让“我”在这里想起了“父亲”之前有关希望的嘱咐。最终,“父亲”对“我”关于怀有希望的嘱咐影响了“我”。在最后回忆起自己经历的这一切,并想象自己子孙后代拥有的生活的时候,是饱含希望的。而且小说最后还提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同样快要拥有自己的孩子,也从侧面表明,“我”也非常有可能将这种希望传递给了下一代。有了一代代的传承,子孙们将来可以拥有与自然亲近的生活就永远有希望实现。
2.世界性:走出中国科幻小说自我的“陌生化”设定
陌生化思维下大学语文教学探究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开设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的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学校为教学提供环境条件。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学生、学校都应该在陌生化思维的指导下,用新奇的思维摆脱以往教学的惯常化,从新的视角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激发教师创新和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大学语文;陌生化;教师;学生;学校
一.陌生化定义及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1.陌生化的定义。陌生化理论的构建是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于1916年开始的,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间,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它就理应延长。”[1]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陌生化的看法是文学性的,认为艺术要达到创作的目的需要采用反常化的手法,对原本熟悉的事物进行改造,设置欣赏的障碍,增加读者感受的时间,让读者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对世界的看法,摆脱固式思维的束缚,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1936年,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将陌生化定义为:“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2]可见,陌生化不是为了让理解和感受陌生而陌生,而是采用一个可以产生欣赏障碍的手段,从表面上制造隔阂,使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从更高层次上突破思维的局限,获得新奇的感受和体验。2.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纵观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其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劣势,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和教学研究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大学语文所涉及的内容丰富,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往往不是安排的最有资历和学识渊博的老师,有的甚至是跨专业的老师。由于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精心安排,课后没有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导致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二,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课前预习欠缺,课上参与度不高,课后复习延伸较少。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学生多注重专业课程和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的学习,如计算机或英语考级会成为学生毕业和找工作的限制,大学语文对于学生没有硬性要求,因而学生对待大学语文仅以通过期末考试作为标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学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导致学习氛围不好。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的环境,学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目前高校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安排的课时较少,没有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二.陌生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陌生化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陌生化思维,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能有意识地用陌生化思维来设计课堂,突破传统的刺激—反应式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定向思维着手,对熟悉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对于学生来说陌生的问题,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运用陌生化的思维,也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陌生化思维,首先需要教师不断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教师面对熟悉的教学内容要设计陌生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收集资料并进行消化。其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在鼓励学生陌生化思考的基础上还要跟上学生思维的节奏,这些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方面的课堂问题处理能力。2.陌生化是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学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又一主体,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陌生化思维能突破思维定势,是创造性学习的关键。一方面,语文学习一直伴随着学生,学生很熟悉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学习方式。大学语文不是高中语文的延伸,面对熟悉的语文课程,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与之前诸多陌生的地方。学生运用陌生化思维来进行课前预习时,将原本熟悉的语文学习方法陌生化,主动突破思维定势,多发现学习内容中的疑惑并做好课上交流讨论的准备,这就有利于学生改变常规思维,进行发现性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前预习、课上参与和课后复习中都培养陌生化思维,能够在熟悉的课程学习中,发现陌生的问题,并从陌生处入手,设置障碍并积极跨越学习中的障碍,主动参与课堂,这有利于实现创造性学习,能够更好地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人才。3.陌生化是学校更新观念,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学校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教学环境保障,学校用陌生化思维审视大学语文课程,是学校更新观念,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并在专业人员—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学校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3]一方面,如果学校用陌生化思维来定义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摆脱熟悉的对语文的认知,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定义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就有利于及时更新和完善观念,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大学语文。另一方面,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将定型的阶段,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面对社会竞争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能力。学校用陌生化思维审视大学语文,多提供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各种活动和竞赛,为大学语文课程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也更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陌生化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论文摘要]“陌生化”本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该理论为戏剧、美学、文学等艺术领域所运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求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陌生化理论作借鉴,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带来新的教学效果,促使教师坚持对教与学进行研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之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人才培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两课”理论学习,还是在专业课学习、社会实践中都无不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一名学生从小学接受教育开始一直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十多年来不断强化于心,虽然在内容上不断地深化,但在根本上并没有多大差异,诸如遵纪守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有时又感到宏大、抽象,为了考试穷于应付。在课堂上,教师把思想政治的内容讲清楚,学生对着书本、笔记准确、全面地反复背诵最后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样,形成学生对教师越来越重的依赖心理,他们关注的对象是教师的讲解,而思想政治内容本身则是他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创造性、对思想政治的兴趣被严重压抑。本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给人以新奇的魅力,不断地激发人的激情,引导他的人生追求,而传统的那种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沉闷。因此,在教学艺术上,教师不妨借助陌生化的文学理论,把它当成介入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种手段,使学生能够满怀信心地进入思想政治所创设的情境,愉悦地去学习和体会思想政治内容,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的真正热爱。
“陌生化”是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这一理论认为艺术应当陌生化,“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象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1〕这也就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来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的感受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产生去仔细观察了解的强烈愿望,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种“陌生化”理论的提出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司空见惯的东西不能给人新鲜感,熟悉而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可以使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反应,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在惯性思维中失去了对事物的感知。相反,陌生而新奇的东西容易引起注意,激发人感知的兴趣。这一理论为文学、美学、广告、戏剧等其它艺术领域所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讲求教学艺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适当地利用陌生化效应,通过创新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主动地思考、探究,不断产生新的感悟,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教学情境陌生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正是那一扇从外部世界进入到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2〕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营造出一种既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又不同于日常教学的陌生化的教学情境,就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打开通向学生心灵的那扇大门,使学生进入理想的思想境界。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时,在讲述内容之前,通过多媒体播放记录片《南京梦魇》再结合幻灯片做的图片、数据,真实的画面、详实的数据所展示的血腥的杀戮,残酷的暴行,给全体学生以震撼。此时教室里气氛凝重,教师神情庄重严肃,全体学生的情绪立刻被感染。有的学生悲痛的泪水夺眶而出,有的学生义愤填膺。这样一种通过陌生化营造的教学情境,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改变传统的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根教鞭一杯水”的教学老样子,使学生的情思很快穿越时空进入到历史的境界之中,体会到中国近代以来人民所遭受到的创伤与痛苦,从而产生坚强的历史使命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要求。当然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要使用得当。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幻灯片一张接一张地翻,内容从头念到尾,“请看大屏幕”成为口头禅,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也会疲惫、反感。教学情景的陌生化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新奇点、兴奋点,并将注意焦点集中到内容的学习上来。
电视节目创新途径与模式
一、模式时代:中国电视节目创新的焦虑与困惑
模式,在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创新中备受关注,却又极易引发争论。近几年来,荷兰Endemol,Talpa、英国BBCW、FremantleMedia等欧洲节目公司的模式产品源源不断地登陆中国电视荧屏,接连创造收视热点,“模式引进”已然成为中国电视开展收视竞争最为重要的“砝码”,带动着中国电视进入到一个模式制胜的时代。模式景观不仅引发了学界对克隆抄袭、模式雷同、原创不足等电视节目创新问题的普遍关注和激烈探讨;而且也让业界陷入了一种模式焦虑中,一方面为已有节目模式的生命力而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又为如何寻找到新的、富有竞争力的节目模式而殚精竭虑。对比近两年省级卫视的模式引进类节目开播与常规播出三个月后的收视效果,除了少数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视提升,如《中国达人秀》的第一季、第二季,大多数收视持平或呈下降趋势,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生存质量与收视效果并不乐观。模式焦虑之所以成为弥漫于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实践的一种普遍情绪与心理状态,其症结主要在于各级电视机构期待通过新的节目模式赢得收视竞争、扭转收视劣势的迫切愿望。模式引发的种种焦虑催生了相应的模式困惑,形态各异的节目模式有无组合变化的规律可言?换言之,如何超越节目模式的外在形式、把握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不论是模式引进,还是自创模式,电视节目创新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并且可能会面临着失败的风险。模式困惑进而强化了选择性恐惧,对失败的恐惧进一步压制了自主创新的勇气和信心,助长了模式复制与克隆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焦虑———迷惑———恐惧———复制”的创新怪圈。因此,电视节目创新路径与模式成为当前亟需关注、值得思考的敏感话题。电视节目创新的目标是突破与改造僵化、雷同的节目模式,确立有生命活力的新模式。在模式焦虑与困惑的纠结中,所有的注意力都指向了“如何创新电视节目的模式”,其实,反而忽略了一个更为关键与根本的问题———“节目创新模式的建立与创新”。电视节目创新模式是在不断探索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意组合过程中固化下来的模型与方式,与节目模式创新并非一回事,节目创新模式是在遵循节目创新规律的基础上,覆盖多种节目类型的创新方法论。相比于某一种节目类型创新产生的效用,节目创新模式在更深的层面概括与呈现了如何实施节目创新的方向、路径与效果控制。电视节目创新模式是电视节目类型化创新与受众类型化体验互动的产物。一方面,电视生产是天然追求规模化传播效应的,类型化的生产方式是电视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节目的类型化传播也促成了受众收视经验的分类聚合与类型化构成,形成不同的收视期待。“这样的期待是由我们对每一文类的那些规范的熟悉程度而产生这些规范体现了一组规则和符码、能指和符号以及那些加在一起构成文类的符号的潜在组合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①正是在类型化生产与类型化体验的互动中,电视节目创新得以通过不同的节目类型寻找到一系列有规律的构形手段,并且历经创新实践的筛选后凝结为相对稳定、普遍适用的创新方法———节目创新模式。“对于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而言,根据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将相关产业要素和市场资源加以有效的整合,实现模式创新,已成为媒介竞争至为重要的战略目标”。②模式创造价值,节目创新模式的价值直接体现为可重复性———电视节目创新效果的可重复体验,以标准化的重复满足受众对于电视内容的套路、发展轨迹与结局的期待与想象。在这层意义上来说,电视节目创新模式的存在使得节目创新更加符合电视传播规律,更加有序有效,减少盲目创新的无谓耗损。
二、日常化还是陌生化:电视节目创新的路径选择
笔者曾经提出,日常化与陌生化效果的创意处理是电视节目创新的本质所在。其实日常化与陌生化不仅是电视节目内容的基本属性,也是受众收视体验的类型与效果。对应于此,电视节目创新可以相应地区分为日常化的创新效果与陌生化的创新效果两条基本路径。
(一)路径之一:追求日常化效果的节目创新
从创新效果看,日常化是以逼真性为主要特性,通过真实还原生活的本真状态,回归日常生活,追求不事雕琢、不着痕迹的“自然”之感。节目创新中,追求日常化效果的核心,是缩短或拉近节目内容与形式与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采取的主要原则是相关性原则,建立节目内容与受众的心理需求、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形成日常生活经验和收视体验、当下收视体验和以往收视经验的同一和贴合,由此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性。从具体构成看,日常化效果的相关性体现为地域上的接近性、时间上的当下性、规模上的普遍性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就是相关性原则的充分体现与高度概括。从生活中来,意味着节目创新要注重从生活中发现、选取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现实生活关联密切、受到广泛关注的题材内容;到生活中去,意味着即使那些与日常生活关联松散的题材内容,也可以通过“贴近生活,回到生活”的处理方式,在内容组合与形式设计上去除疏离感,实现生活化、通俗化。当然,日常化效果并不意味着只有原生态纪录才能实现,再现与表现,主观与客观,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以“生活真实感”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追求日常化效果的节目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
影像作品中艺术美规律的应用
摘要:艺术美的规律是陌生化与生命化的统一。艺术美规律中的“陌生化”是对艺术形象与生活形象、艺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异性及产生这些差异性过程的概括。艺术美规律中的“生命化”是指艺术形象和形式摆脱了自身材质所固有的物理属性而具有了有机生命体的特质的过程,是生命的各个层次在对象上的鲜活呈现。在艺术美创造与欣赏的过程中,陌生化与生命化若能协调,艺术美就能实现;如果不能,二者之间就会形成干扰,使审美活动变得困难。
关键词:影像作品;艺术美;美的规律;陌生化;生命化
“美的规律”这一概念由马克思提出,他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里,把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某种特殊的形式感觉上升到“美的规律”的高度,提出和阐述了“人按美的规律建构”的著名观点,将美的规律融入到当今世界的创作与实践中。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具有美的规律,是因为现代艺术是人为创造的,与自然美景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书籍《艺术美学导论》中,艺术美的规律被定义为“艺术美形成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规律,即具备了什么条件就一定会产生艺术美这个结果,反之在艺术美产生后一定能找到相应的条件”。抛开客观论美学所强调的对象的客观存在等这类非研究重点,在简化处理后,我们认为,艺术美的规律就是作为人为性的艺术对象在获得审美价值时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在此将其初步定义为陌生化与生命化,艺术美的规律就是陌生化与生命化的统一。
一、影像作品的陌生化
马克思认为,人类在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形成了“美的规律”———“人离开动物越远(其实就是离人类的原始兽性越远),其越能够形成对美的认识,掌握美的规律,以固有的‘美的规律’来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从而掌控和改造整个世界”。这一点与“艺术美的规律”中的陌生化是契合的。艺术美的规律“陌生化”是对艺术形象与生活形象、艺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异性及产生这些差异性的过程的概括。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①陌生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引起欣赏者的注意。人们面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态度往往会变得机械化,其典型特点是节约体力或精力,因此那些被机械化看待的对象不再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即使注意到也是停留在表面认知,不会进一步深入思考。二是帮助欣赏者摆脱日常生活的“自动化”认识而形成审美态度。看到陌生化的形象,我们的知觉会不自觉地在它上面长时间停留,情不自禁地调动想象和经验,加深对其解读的欲望。相比肖像照,海报能创造出更多形式和风格的美感。比如优秀的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师黄海为电影《黄金时代》设计的不同风格的海报,海报中真实存在的对象其实只有演员,如果删去海报上除演员外的其他元素,那只不过是一张剧照或者肖像,可当水墨、刀锋等元素出现在海报里,便增加了观众对其解读的兴趣。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海报上人物和其他元素的关联,从而对这部电影再进行扩充和联想。这样引导观众思考的一个过程,就是艺术陌生化所产生的效果。艺术的陌生化有利于帮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困扰而形成审美态度,我们的知觉在对象上停留的时间越长,越能够暗示我们这个对象不是一个生活化的对象。科幻电影被美国学者约翰•巴克斯特称作“原子能时代的诗”,在科技和奇幻的绚丽包装下,电影能产生诗歌般的体验美感。科幻电影承载着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各种奇异、夸张的形象和符号都存在于其中,特技手段的加持使得影片中的场景更加梦幻且具有冲击力,时空穿梭、生物变异、超能力、机器人等题材满足了人们的想象,吸引了大批观众。不论是漫威电影中如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雷神等拥有特异功能的IP系列电影,还是《头号玩家》《人工智能》《阿凡达》等独立篇章式的科幻电影,都满足和弥补了人们对过去、未来、科技和外星文明的幻想,“平凡人拥有特异功能”或“外星人如何与地球人共处”,在大部分科幻电影里都能看到这些如何“实现”。虽然已经超越现实,但电影总能以传达普遍的人性与价值为核心将它与我们的生活建立微妙的联系,这种非生活化的艺术形象既具备陌生化特点也拥有生命力。
二、影像作品的生命化
情景喜剧热播原因
摘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关于艺术创作手法的重要思想。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让表现客体“陌生”。目前,陌生化已被大量运用于文学作品的批评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而情景喜剧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则少有人从陌生化的角度进行分析,阐释他们受欢迎的原因。所以,本文拟从陌生化角度分析美国热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进而得出它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受欢迎和追捧的原因。
关键词:陌生化;情景喜剧;热播剧
一、引言
2007年9月美国CBS电视台新推出一部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TheBigBangTheory),该剧从开播之初的默默无闻的边缘题材到如今的黄金档王牌剧集,其收视率居高不下,并通过卫星电视和网络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培养了大量的影迷,得到评论界和观众们的一致认可。它不仅获得第61届艾美奖3项提名,还荣获2009年美国电视评论委员协会“喜剧突出成就奖”、“喜剧个人成就奖”等两项大奖。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该剧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广受好评?下面本文将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关于艺术创新的手法——陌生化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二、生活大爆炸简介
《生活大爆炸》讲述了一个美女和四个科学家宅男的故事。主人公Sheldon和Leonard是一对好朋友兼同事,共同租住在一间公寓。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他们有着超高的智商,对于工作上面的事情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日常生活,这两个大男人就显得比较笨拙了。直到有一天隔壁帮来了一位性感貌美的女孩Penny,他们两人的生活渐渐不同往昔。在Sheldon和Leonard的两位好朋友兼同事,也同为科学家的Howard和Raj的加盟下,四个科学宅男和一位美女共同演绎了一幕幕滑稽搞笑的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