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3:37: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族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谈民族文化进校园
一、引言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1]词汇在语言的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应达到的二级词汇标准有以下的表述: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词汇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要真正掌握好词汇,除了会读、拼写外,更应掌握其内涵意义。词汇的发展不只是熟悉新词而已,还包括深化已知词的知识,词汇知识的深度和词汇量同等重要。[2]每个民族的词汇都蕴含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对词汇的掌握就意味着要理解它们的文化底蕴。
二、黔东南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推行背景及其效果
黔东南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简称。它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比例为80%以上,而苗族人口占全州的比例不少于41%。[3]2002年贵州省开始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依托学校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了紧随贵州省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这一步伐,黔东南州教育局和民委颁发了一系列通知、文件,以保证此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已有多所学校展开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教学成果要求学生能简要介绍本民族、本地民族民间文化及特点,学校开展诸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手工作品、美术作品之类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成果展示等。目前黔东南各校开展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蜡染、芦笙舞、民间体育、民间绘画、苗族飞哥、木鼓舞、板凳舞、刺绣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行有着良好的初衷,但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其受制于长期以来的升学制度的考核标准。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学习民族文化是负担,不够理解支持子女学习,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课堂也信心不足,事实上,个人发展与生存竞争挤压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民族文化进课堂大多只是点缀而已,形同虚设。[4]单一的、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教育评价体系、人才评价系统决定了我们现行教育的运行轨迹以及社会选人用人、职业应聘、劳动报酬等人才成长的所有的评价标准,这是民族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根本原因。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成效没有与学校、家长和学生关心的升学成绩挂钩,这是其推行受挫的直接原因。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视域下的黔东南苗族地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黔东南小学英语课程开展情况简介。2001年春季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小学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乡镇所在地逐步开设英语课程。黔东南州根据这一文件精神,相继在各小学开设英语课,但到目前为止仍有少量位于农村地区的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二)黔东南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情况及存在的不足。黔东南各小学使用的英语教科书有两种,分别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湘少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出版,两种教科书都以三年级为起点,其中更为偏远的地区用的是湘少版的教科书。湘少版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各有12个单元,六年级下册有9个单元;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各有6个单元,六年级下册有4个单元。两种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的量相当。各校每学期的教学周为18至20周,每周英语课程开展时间为2到3节。如此看来,小学英语每单元的课时数较少,学习的连续性也较差。人教版的《义务教学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提出了对词汇教学的五点教学方法建议,即第一点是利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等教学词汇;第二点是在语境和语篇中教词汇;第三点是提供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与词汇相结合的语用活动;第四点是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词汇;第五点是注意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于课时数不多,教师难以做到设计综合的语用活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比较欠缺。第二点词汇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语境等来帮助学生学习。黔东南有80%的少数民族人口和41%的苗族人口,但在黔东南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并未做到联系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词汇的教学,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学习特征。忽略了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殊困难,这是黔东南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较大不足之处。(三)黔东南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与民族文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5]。苗族是黔东南人口比重最大的民族,苗族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黔东南的整体学习效果。在黔东南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关注到苗族学生的学习特征,致使教学成效不高,学生的成绩差。英语是苗族学生的第三语言,他们对英语文化较为陌生,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存在着恐惧心理,易失去学习兴趣。“特别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6],帮助苗族学生克服跨文化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苗族地区小学英语授课教师应思考的重大课题。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际推行效果并不理想,多校的此项活动流于形式。但如果做到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做到提高学生各科文化知识的成绩,这样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无疑将受到师生的欢迎,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行也得到了保障。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7]将苗族文化融入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对比英语词汇和苗语词汇的内涵,能加深苗族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推行。下文从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出现的几种苗英内涵差异较大的词汇现象进行说明。1.问候类词汇。湘少版和人教版的小学英语教科书的第一单元的问候语都用了“Hello”和“Hi”,而苗语中无直接与其对应的单词。传统上苗族是聚居民族,同一部族的人居住在同一村寨,大家彼此熟悉,一般把村里的人看成自己的家人。如果见面说“你好!”或者“早上好!”,就会显得见外。苗族的问候语常是问“你去哪里呀?”“你吃饭了吗?”或者是“你在休息呀!”“你在忙呀!”等。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教科书后面的单元出现了“Goodmorning”之类的问候语,苗族也有类似的话语,如“你起得真早呀!”。问候语的差异反映了东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差异,西方人比较注重隐私,而东方人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像西方人那样忌讳谈隐私。2.送别词汇。通常英语的送别词汇就是简单的“Good⁃bye”或者“Bye”,而苗族人在送别的时候往往说“您慢走!”“您走好!”“下次再来!”等,且陪同客人走出家门,以显示自己的好客、客气和真诚。3.家庭称谓语。一般来说,英语的家庭称谓语涵括的范围比苗族的更为宽泛,需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找到与之具体对应的苗族称谓。(1)father和mother。英语的father是对父亲的称呼,而苗族却可把父亲、叔叔、伯父、姨父都称为爸爸。同样,英语中称母亲为mother,而苗族却可以把母亲、叔母、伯母、姨妈都称为妈妈。当然,苗语中也有单独称呼叔父、伯父、姨父的词汇,但为了表示亲近,父母一般提倡子女称之为爸爸。对叔母、伯母和姨妈的称呼情况亦是如此,父母教导自己的子女称之为妈妈。(2)brother和sister。英语的brother对应苗语的哥哥或者弟弟,sister对应的是姐姐或者妹妹。虽然有时英语在brother和sister前加上older或者younger来明确其长幼关系,但一般都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其准确指称。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苗族比较重视男性,所以不管女孩比男孩大还是小,一般都称自己的亲兄弟为哥哥。(3)cousin。英语的cousin对应的苗语较多,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4)aunt。英语的aunt对应苗语的伯母、舅母、叔母、姑姑和姨妈。(5)uncle。英语的uncle对应苗语的伯父、舅舅、叔叔、姑父和姨父。4.breakfast(早餐)。传统上苗族对早餐的理解与英语中的“breakfast”的内涵差异较大。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是农耕民族,大多数人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传统上,苗族人一起床就挑水、煮饭、煮猪食,煮熟后一般已经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他们在这段时间吃饭、喂猪后便去干农活。他们称早上九点到十一点的这顿饭为早饭。早些时候苗族人没有手表或者手机,没有办法知晓准确的时间。在农忙季节,他们通常干活到天黑才回家。由于干活时间过长,他们早上出门时通常会带上饭,以供在下午两三点时吃,他们称这顿饭为午饭。天黑回到家,再做晚饭吃,吃晚饭的时间一般已经是晚上七点到十一点。“黔东南苗族一般一日吃两餐”,“苗族大人小孩一般都不吃早点,如果你问他们吃早餐没有,他们往往理解成9至11时那顿饭吃了没有”,“苗族群众往往把城里人在十二时左右吃的午饭,视为他们在9至11时吃的早饭,因而他们问城里人吃早饭没有,实际指12时左右这顿饭吃了没有”。[8]由此可见,由于时间概念的不一致,看似简单的breakfast(早餐)、lunch(午餐)、supper/dinner(晚餐)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苗族学生来说,却会引起他们在理解上的混乱。5.green(绿色)和blue(蓝色)。英语和汉语都把绿色和蓝色分得很清楚,但黔东南苗语中的绿色和蓝色是同一个词。鉴于小学生的具体性思维强于抽象性思维的特点,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展示颜色的图片给苗族学生看或者进行举例说明,将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区分green和blue。除了英苗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导致苗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造成他们的混乱和学习困难外,由于说英语的民族和苗族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历史存在差异等原因,英语还存在着大量苗语无法对应的词汇。在苗语里,抽象和概括性的词比具有具体含义的词少得多,比如在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出现的reason(季节)、animal(动物)、plant(植物)、color(颜色)、hobby(爱好)、pet(宠物)、sign(标志)、country(国家)之类的英语概括词就难以找到完全能与之对应的苗语词汇。由于长期以来苗族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偏远,许多东西是苗族小学生没有见过的。这些差异造成苗族小学生的认知空缺以及文化空白,需引起授课教师的注意,并想法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民族文化反生态思想研究
摘要:学术界对于文化的研究一直都存在雅与俗、良与莠、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等一系列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也不应该有所例外。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缺少辩证分析的色彩。本文重申了辩证分析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必要性,阐述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反生态思想的概念、特征及区分标准等,分析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反生态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其消解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反生态思想;消解
关于文化的研究,学界一直都存在雅与俗、良与莠、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等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相较而言,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则缺少辩证分析的色彩。目前,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体系的解读、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价值评价及建构途径的探讨方面。〔1〕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些仍然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而有些却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的理念相悖。因此,辩证分析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糟粕”无论对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一、辩证分析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消解其文化中反生态思想的首要步骤
早在2010年就有学者探讨过《辩证分析法在文化研究中的运用》问题,文章认为,“只有对本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外国文化进行辩证的、历史的、系统分析,才能科学认识文化的本质,把握文化规律,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正确指导。”〔2〕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术界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其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上,而忽视了文化在不同时代而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不科学的研究方法必然会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在其对待方式上也必然会全盘吸收。因此,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否能够对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科学的引领作用,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真正认识了它的本质,是否分清了它的构成成分。为此,必须采取辩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诸多的文化现象中分解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进而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它们尽可能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首先,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优秀的、先进的生态文化进行科学引领,而错误的反生态思想只会把人们引向歧途。“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处理整个生态系统的积极成果。”〔3〕80“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先导,是因、在先;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实践产物,是果、在后。”〔4〕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是当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先导”,不同民族的生态文化共同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伦理观及政绩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因此,“蕴含在民族和宗教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原动力。”〔5〕在西部地区,虽然民族不同,文化有别,但其生态文化的本质是共通的,那就是它要求人们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开发西部,在保证天蓝、地绿、水净的前提下发展西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保护西部。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不良成分则无法发挥这些积极的作用,相反,会把我们的行为引向保护自然的对立面,使我们成为自然的敌人。其次,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素质的提升,需要有生态文化中正面的生态思想的引领和负面的反生态思想的警示。所谓生态素质,就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的、心理的、技能的以及道德的综合素质。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遇到环境问题能自觉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处理就是一个具有较好生态素质的人。生态素质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西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挖掘并整理这些民族生态文化,对其中的“良莠”成分加以甄别,并在生态素质教育中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掌握生态保护的技能,同时通过反生态思想的梳理,可以警示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做到远离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为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再次,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需要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甄别和扬弃。在对待文化发展的态度上,我国一贯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缺少科学研究这一重要环节。“倘若没有科学的研究和规划作为开发的基点,利用就可能失之盲目和无序,文化开发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与破坏。”〔6〕研究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就是要挖掘其中优秀、进步、符合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的“精华”,以便于人们去保持、继承和发扬;同时,甄别其中有害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糟粕”,帮助人们去批判、改造以致于摒弃。最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全面建构,需要补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有益成分,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则要及时加以修正或摒弃。“生态文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反思与超越,也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和探索。”〔7〕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建构,应该是“基于自然———人———社会‘三维化’的,由微观、中观、宏观和宇观四个层次共同构建的方法论体系”〔8〕,它需要世界人民携起手来,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国度、不分民族,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我们的地球家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作为我国大家庭中的成员,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贡献,而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反生态思想则要从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中及时剔除。综上所述,突破原有的研究方法,辩证分析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梳理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传承与创新都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又为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特征。
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反生态思想及其特征
美术欣赏中民族文化渗透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多个方面,而当今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却不甚了解,甚至盲目地去“哈韩”“哈日”,因此很有必要结合课本中的绘画工艺等作品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国家、有民族、有文化归属感的人,才能深入地体会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真切地体会我们的“民族感”。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最早认识社会的主要媒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漠视民族精神的教育,国家民族意识就会淡漠、虚无乃至异化。我国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而我们在学习美术鉴赏时,要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到:很多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出现缺失,文化价值观迷茫。当面对汹涌而来的“韩流”、“日流”时,容易失掉辨别能力。在欣赏张萱的《捣练图》时,首先让学生判断作品从材料上看是什么画,画的是哪个时代的内容?学生的回答很让人寒心,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的分类有哪些;从体型上服装上判断出是唐朝作品,但接下来让他们说唐朝服装的特点时,他们的回答是因为唐朝的服装和韩国的传统衣服很相似,他们是通过看韩剧了解到的。包括他们现在穿的衣服也是追求“韩版”,民族的他们认为土气、俗气,韩版的才是潮流才是时尚,很标准的“哈韩一族”。所以我专门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服装,尤其是汉族的服装变化,这些服装自唐以来,就有“汉服”或“汉装”的正式称呼,经历将近四千年,一直自成体系,一脉相承,并深远影响了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其中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便是汉服在这些国家的正常延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都市青年白领阶层为骨干的“汉服复兴”运动的兴起,在不失传统韵味的前提下,又颇具时尚特征。传统服饰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传统服饰的兴起也可看做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画了解其分类及传统的装裱艺术形式,我特地在班内举办了一次小型中国书画展览,内容包括了人物、山水、花鸟,装裱形式有立轴、册页、手卷、帛画、横披、镜心等,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轻松愉快,同时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古代人们生活的反映,它既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又体现了社会生产水平和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熟知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图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
尤其是通过对多工艺制作、艺术特色、文化特点方面的了解,亦可感受到我国历代工艺美术创造的伟大和艺术的光辉。对于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对其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并为此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比如从古到今一直流传的在世界上影响非凡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例,南京古陶瓷收藏专家周道祥先生认为,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除此之外,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难发现青花的影子,足见“青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结。青花瓷润澈通透,古色古香文化底蕴十足。中国的瓷器传统最早起源于餐具的制作,仿中国古典青花瓷器的作品别有一番味道,比如成套的青花瓷制茶具、带盖儿的青花瓷杯、素静雅致的花瓶等,选上一套摆在家中,既增加了古香古色的文化情趣,也给居室增添了一份温馨。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不仅成为了歌曲传唱中国风的对象,而且现在的一些服装上也印制出了青花的纹饰,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称。所以在介绍瓷器时展示一些青花旗袍的图片,银白色的旗袍上淡蓝色的花纹,每一处都惟妙惟肖,每一笔都淋漓尽致,青花之美跃然于银白色打底的旗袍上,尽显出一种古代高尚典雅的美好。青花旗袍,将温润的肤色、细腻的白绸以及青花绣结合起来,充分展现了东方女子的清韵,再配以周杰伦的《青花瓷》,学生的感官刺激很强烈,感受颇深,对于中国传统服装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在介绍民间美术时,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旧的年画、剪纸、玩具、草编等。尤其在收集草编时,学生亲眼看见棕叶在民间艺人手中折来折去,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蝴蝶就出来了,可以说是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学了。
民族文化的表达视角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委会筹备组的进展情况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聚焦这一话题,大众都在猜测此次开幕式总导演的专业表达能否和公众的期待相一致,能否给世界一个新看点,增北京一个新亮点,燃亿万观众一个兴奋点。
虽说体育赛事本身体现的是人类共有的体育文明,但是把民族的向善精神和体育的竞
技文化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应是文化使者们首要关注的问题。除了场面的宏大和喜庆的热闹之外,东方文明多元文化的魅力更应得到凸显。值此期待和质疑,有些人则表现不出应有的耐心和雅量,竟然放言奥运会是给外国人看的;言外之意是要国人少一点质疑,多一些沉默。看来在民族文化表达上有人确实存在着观念上的问题。
其实,这些人的态度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谬,既然你的表达让土生土长的国人都看不上眼,即便一时迎合了世界胃口,可经不住反刍也未必会让世界说好。要知道匠心独运须建立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情感的自信上。
过去我们曾在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丢失了太多的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和急功近利绞在一起竟派生出时下很多人头脑中可怕的自卑。这一点在某些知识分子圈里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纯属把问题的根本和表象的枝叶扯为一谈的谬误,是为了眼前的商业利润宁肯牺牲民族文化深远影响的短视行为。可悲的是某些学界精英在思潮纷杂的今天却表现不出应有的批判精神,只会迎合市场,迎合低俗,迎合炒作,迎合名利……商业社会中名利思想的泛化已使一些文化人失去了睿智和理性,倘若再丢失了操守和品德,那连起码的尊严都保不住了。
可能我们总为世界着想得太多,而为自己本民族想得太少;或许我们对世界的热情过高,而对本民族的关注过低;也可能我们想赢得世界声誉的欲望太过强烈,竟对国人的质疑置若罔闻。倘若我们真的持此观点,即使得一时之喧哗,而损国人信任之根本,害莫大焉!试想本国人不看好,就是输掉了根本;而外国人没看好,只不过伤及枝叶;枝叶伤了,还可再生,倘是元气大伤,恐怕要付出整棵树的代价!举个例子,中国龙不被外国人看好,马上就有学界人士出面试图修改图腾标志,文化的自卑心理由此可见一斑。尚未审时度势地思考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就虚妄地自找差距。要知道谦卑博得一点同情容易,而要争得应有的尊重,靠的则是文化本身内在的思想价值,一厢情愿地迎合或者曲意逢迎的巴结都是文化自卑者的自残。当然你有足够的自由说自己传承的是先民孔子的学说,而不是中国龙的精神;你还可以说你是大汉大唐的后裔,而不去做晚清的遗民;你更可以说你已经进步到美国人的思维或者欧洲人的思维了,但至少你的文字表达、抒情方式、思维习惯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依然是很中国化的,我想你所在的国家的人也会这么想。
美声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中国声乐的教育特点对于我们理解美声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国声乐的教育特点进行总结,其次对美声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挖掘和探究,旨在深化人们对美声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关键词】中国声乐;教育特点;美声民族文化
一、中国声乐的教育特点
(一)声乐教学侧重演唱技能的培养。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演唱技能的培养。技能与声音不同,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肌体动作训练而成。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有稳定良好的声音状态和演唱状态,必须通过一整套科学标准、协调一致的动作训练才能达到。演唱技能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需要不断、反复练习才能够把握演唱技能的科学规律,形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声乐课所训练的内容一般都遵循由浅到深、逐步变难的原则,不断强化和完善学生的音域、音色和音量的控制,培养学生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发声技术,使学生的演唱技能能够得到全方位培养。(二)音乐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在声乐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反复对学生强调演唱技能的重要性,但这不是说声乐教学就不注重基本的音乐知识教学。我们必须明白,音乐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演唱技能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像歌曲分析、艺术处理等内容都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细致讲解才能明白。(三)声乐演唱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从时间概念来说,声乐演唱的时间概念明显强于其他学科。比如,其他学科在考试过程中,还有机会和时间进行反复修改,而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时间的控制则是十分严格的。演唱过程中,如果出现声音不理想、技巧不规范或者“开破”等现象,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声乐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时间概念,严格培养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能,保证学生在演唱表演或者考试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表演自然。(四)声带和相关的发声器官是声乐教学的“乐器”。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还表现在其所依托的乐器就是人自身的器官,比如声带和相关的发生器官,声音经过内耳道的传递,与通过口腔向体外传送时所产生的震动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声乐演唱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演唱者主观上的听觉,与其演唱的客观情况很难达到一个完美统一。有时演唱者觉得自己演唱的声音太小了,而听众觉得很大,从而出现不太理想的演唱效果。目前这也是声乐教学当中的难点所在。
二、美声民族文化的起源及相关特点
(一)美声唱法的文化起源及发展。美声唱法这个词是从意大利语Belcanto直接翻译过来的,它的原义是美好歌唱的意思。从它的原义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美声演唱不是只对声音有较高的要求,它对于演唱者的音准、节奏、风度、仪表和气质都要十分严格的规定和标准。谈起美声唱法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乐器的发展史。在17世纪的欧洲,为声乐伴奏的乐器只有钢琴,并且当时的钢琴由于没有延音踏板,致使其发出的声音短促,音量很小,演唱风格整体偏轻柔。在尚家骧先生的《意大利歌曲集》中有一首《我亲爱的》,这首歌就是17世纪左右的作品,因此整首歌的演唱十分轻柔缓慢,代表了美声唱法早期的一些典型特征。随着乐器的不断发展,古钢琴不再是唯一的伴奏乐器,弦乐器的出现使得三重奏、四重奏都得以实现,因此木管小乐队、钢管小乐队以及双管大乐队日益发展壮大,人们开始加强对于声乐的发展和声音的技术化处理。人声开始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限度发掘,人们在演唱的时候必须打开喉咙,才能够将优美的人声传递给观众。在文艺复兴时期,美声唱法逐渐呈现出现代化特征,比如强调呼吸艺术、注重声音的高位置、打开喉咙等。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十分经典的作品,如《爱之甘醇》当中有一段咏叹调,被奉为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调。在20世纪后期,美声唱法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像世界三大男高音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美声演唱风格。(二)美声唱法的要素。美声唱法对于声音的要求很高,要求发声自然,声音宏亮,音色美妙,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因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以及装饰音等。美声唱法的要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嗓音自然优美,在整个歌唱音域范围内保持声音的均匀与统一。第二,通过严格的技巧训练和演唱技能的培训,能够演唱具有高度技巧性的音乐作品。第三,通过赏析优秀歌唱家的表演,掌握各种美声唱法。
浅谈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也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民族精神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是新时期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我国优秀民族精神的根基。民族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流动的血液,是国家精神的支撑,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与传承,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源泉,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容推卸的责任。
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概念在学术上有这样的定论:中华民族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时间的检验与人民的筛选、淘汰,并且不断进行丰富与长期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是每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专属于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主要强调文化的本源与沿着这个本源所发展与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地理文化等各方面。
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的联系
[摘要]民族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极具意义的文化载体。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民族舞蹈产生于民族文化当中,又反过来对民族文化因素加以展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相生共进,民族舞蹈在对民族文化加以继承的基础之上实现着不断发展。探析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合理处理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民族舞蹈;民族文化;继承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产生于人类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民族舞蹈则产生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带有浓郁的民族生活习俗及地域特征,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融入着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始终对民族舞蹈的创作和完善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要想实现民族舞蹈艺术的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深入探析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使其基于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保持原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一、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舞蹈艺术产生于人类劳动实践中,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人类生活始终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舞蹈是一种艺术文化形式,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人们将通过主观意愿创造出来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具象的、特定的舞蹈形式加以表现,借助舞蹈来表达对自然以及社会的认知和期望。例如,追溯到史前人类发展时期,人们就创造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锵经·大序》)这一简单的舞蹈形式来表达激动、兴奋的心情。而后在发展历程中,舞蹈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狩猎、祭祀、战争等一系列活动中,与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紧密相连。因此,舞蹈这一艺术文化形式包含着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舞蹈动作传达着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思考和情感。舞蹈产生于社会现实,并且包含着地域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舞蹈的产生和发展同样如此。华夏大地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由此形成了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文化产生于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中,折射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作为傣族民族舞蹈代表的孔雀舞,是由于群众喜爱孔雀,深觉孔雀开屏等动作十分优美,进而在对其动作加以深入观察和剖析的基础之上创作而成,极具地域性。舞蹈产生于社会历史文化中,是其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且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不断得以完善。民族舞蹈同样与少数民族生活及社会历史文化相生共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民族舞蹈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要想在新形势下推动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完善,就需要植根于其发展根源及民族文化,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深入剖析各民族舞蹈的内容及形式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融入新时代创新性因素,以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性、持续性发展。民族舞蹈深受自然因素,尤其是人类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其基本形式在于借助人类的形态、神态、舞蹈动作等来传情达意,因此其表演效果往往受表演者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影响,表演者对民族文化的掌握程度对于实现民族舞蹈艺术的持续性发展来讲至关重要。包括动态形象、表演形式、服装道具、场地等因素在内的舞蹈表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推动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剖析民族文化各类表现形式中蕴含的艺术因素,并且挖掘民族文化背后蕴含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趣,为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注入灵魂。
二、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继承
民族文化下长笛艺术分析
【摘要】长笛进入中国一百多年,基本都是按照西方教学理论进行演奏与教学的。何声奇也深知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何声奇与方定昊老师共同编写了《方定昊中国长笛作品集》,这篇作品集的出版,是对方定昊老师的作品表示崇敬,也是在那一时期的特殊证据,填补了我国音乐作曲家在民族文化中长笛作品创作的空白,增加了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也在国际上宣传了中国音乐。中西方音乐文化结合,扩展了中国音乐文明形式,推动了传统音乐生长。
【关键词】长笛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何声奇
一、民族文化视角下音乐教育的迫切性
在中国,长笛艺术的有效发展,必须在音乐创作等方面注重本土化的打造,创作出中国化的长笛作品,才能赢得更多听众的支持和认可。由此可见,长笛艺术的民族性教学就显得及其重要。“将有特色的中国音乐用新的方式发展到它最高的形态”,这表明音乐教学额必须追求民族化,不仅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是为了融合中西音乐的不同的音乐特点,以便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收到更加新颖的演奏效果。发展我国长笛音乐教育事业,得先将中西优秀音乐文化进行相互融合,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从中国优秀音乐文明的成长历程中探索出中西音乐融合的康庄大道。那么,笔者先来阐释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文化从衍生到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社会环境等,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而音乐是文化延续和成长的重要方式。祖祖辈辈通过社会实践给留给我们大笔宝贵的音乐财产。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18支用猛禽兽腿骨制成的笛子,经过考察被认定为是我们华夏的祖先9000年前的物品[1]。长久以来,我国音乐的传承的方式主要是老一辈人的口传心授和一些戏曲班社进行的。而近现代音乐教育多以西方文化为主,缺少对本民族音乐传播与挖掘,使我国民族音乐处于从属的尴尬地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许多不同,西方音乐文化在某些方面上影响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前进和发展,使本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产生了许多阻碍。我国音乐文化也不断被西方文化趋同。现今,民族文化也逐渐受到重视。我们在对待外来音乐文化时应采取包容并济的态度,在发展我国音乐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增加一些外来的优秀音乐作品,使两者相融合。在两者相融合的同时,还要遵循两条原则:(1)在对待我国音乐作品时,不断发掘、创作出更多的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确保不流失;(2)在对待他国音乐作品方面,我们要扩大选择面,不要单纯地选择一些欧洲音乐,避免音乐作品类型的单一性,要兼顾世界文化中的优秀音乐作品。何声奇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中西音乐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面扩大,既不让民族音乐流失,又能够兼顾各种优秀作品。今天,在实际操作中,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仍然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而我国民族音乐的肢体和形态必须采用民族音乐的手法来分析,这些也限制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注重民族文化教育,注重学生的民族文化储备量,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迫切任务。
二、长笛艺术与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关系
世界文化艺术来到中国,都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断改变与前进,不断吸纳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长笛音域宽阔,音色柔美清澈,高音婉如鸟儿的叫声清脆、柔美,低音婉如幽静的月华。那么怎样将长笛艺术与我国传统音乐进行交融呢?民族音乐作品被长笛演绎出来,产生出不同的音乐体验,将这种方式的民族音乐作品推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是长笛与民族音乐相互交融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这些作品既能体现长笛的特色,又能保留许多民族音乐元素。2009年,何声奇在上海举办了专场音乐会,他在音乐会上演奏了方定昊老师改编的《幻想曲》《春江花月夜》《美丽的塔什库尔干》。这三首作品均由方定昊老师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这些作品的作曲手法与风格都很完美,在技巧方面也不会落后于西方音乐作品。但在教学中,人们习惯采用西方作品进行教学,以至于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被掩埋。因此,何声奇高呼“中国作品,要靠演奏家的演奏去推广”。据了解,201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其他各级专家的不断努力下,收录了10首中国作品的《红色的记忆》长笛专辑发行后又有许多长笛音乐作品,如戴宏威作曲的《在内蒙古的草原上》、黄虎威的《阳光灿烂照天山》等已被收入其中。传统音乐作品与长笛交融成长,推动了传统音乐文明的扩散,比如:我国长笛演奏家谭密子先生所改编的长笛音乐作品《夕阳箫鼓》,这一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就受到了国际上许多长笛演奏家的青睐[4],使本国民族音乐作品传播至世界各地,本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新的发展。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长笛艺术进入中国,增加了我国音乐的传达要领,增加了一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我们最终是要将长笛艺术与中国民族音乐融合发展,形成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将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推向世界。
地方民族文化营销思索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经济迅猛发展使文化的功能日益华丽,形成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消费文化、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管理文化、网络文化……文化从人们的价值观入手,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由于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发展经济,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云南作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经济落后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堪称民俗文化的宝库。如何利用云南的文化优势,寻找促进云南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以己所长,避己所短,真正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产业大省”的转变,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外,文化的发散性使我们还有许多可利用的发展空间。本文拟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探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利用文化营销策略,拓展市场,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对于什么是文化营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类是从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文化的渗透出发,一类从企业产品与文化的融合入手。前者如徐沛林(1999年):文化营销,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针对企业面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减少或防止经营文化、异域文化的冲突,进而使营销活动适应和融合于当地文化的一种营销方式。后者如王方华等(1998年):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两种观点下的文化营销目的相同,但在营销观念和具体营销策略上却有很大差异。针对目前云南市场现状,即几乎不存在打不进来(外省、外国商品进入云南市场,并占领市场),而主要是闯出去的问题,结合云南特色,笔者认为在重视产品与目标市场文化相适应的基础上,即从企业产品价值内涵出发,制定云南本地商品走出云南,走向各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营销策略。
在发展文化营销上,云南可以说独具特色。它是世界罕见的民俗文化宝库,其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别具特色,具有多元性、区域性、边缘性、多态性等特征。丰富的民族人文资源使云南具有其他许多省份不可比的文化优势。全国56个民族中有26个分布在云南,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人文特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受工业化侵蚀,民族人文特质淡化乃至消失。然而云南民族文化仍独具魁力,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生活价值成为塑造云南形象的社会文化底蕴。同时,云南地处汉文化、印度文化、东南亚文化交汇的边缘,边缘文化虽也具有目的性,具有一些价值观念,但其本质却并不是达到与消费者价值观的共鸣。而文化营销对顾客满意度尤其关注,它努力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或价值观念的集合来达到顾客的满意。因此,价值观是文化营销的基础,而核心价值观的构创是文化营销的关键,边缘化特性突出。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个高起点上,充分利用各种民族文化特色,紧扣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从文化角度对企业产品从设计到销售实施整体文化营销战略。文化营销战略强调文化营销必须是有意识地构建核心价值观念的营销活动。传统营销虽也具有一些价值观念,但其本质并不是达到与消费者价值观的共鸣。而文化营销对顾客满意度尤其关注,它努力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念的集合来达到顾客的满意。因此,价值观是文化营销的基础,而核心价值观的创构是文化营销的关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营销,其关键就是云南的民俗文化融入企业产品、品牌、包装销售告示各个渠道,使之深入人心,在消费者心中构建起“云南的产品就是优质、高品位”的产品观念,形成良好的消费导向。
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出现,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渗透。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应顺应这股潮流,把握自身文化优势,以此为契机,走上脱贫致富和腾飞之路。然而,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效益较低,产品没有规模效益,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教育,引进先进人才、技术固然是解决贫穷落后的根本措施,但从现状来看,许多经济文化相对发展的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地区,并非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是缺乏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知识,许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仍局限于小作坊式生产,只在本地或本省销售,不能打开外地市场。比如大理雕梅,论口感、肉质决不在北京果脯之下,其形状更是独具特色。但大理雕梅粗糙的包装、贫乏的宣传,使其在云南人之外毫无知名度,根本不具备与北京果脯竞争的实力。当北京果脯占据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柜台时,倍受云南人称赞的茶叶、咖啡、橡胶、木材等民族地区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出售。究其原因,一是商品缺少科技含量,生产方式落后;二是对产品营销的特色没能得到深刻的理解和体现。因此,在民族地区实施文化营销战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文化营销,打开市场,以销促产,以逆向发展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形成规模经济,推动企业发展。
这样将民俗文化融于营销之中,首先将起到标新立异的效果。标新立异是指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独特性并因此而获得的溢价的报酬。其关键在于提供独特性而使买方效益得到提高。文化因素在构筑差别使用价值和传递差别价值信号方面都大有所为。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在产品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区别于竞争对手。孔府家酒将儒家文化寓于产品之中,“喝孔府家酒,写天下文章”,酒文化含量使其名扬海外。如果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能将其产品与民族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并融入现代商品观念,必然具有这种标新立异的优势。比如思茅哈尼族地区生产的紫糯米,不仅被视为美食,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元明时期已是贡品,用紫糯米制作的“紫糯米封缸酒”曾获两次国际博览会金奖,但至今在国内的知名度甚低。如果能结合哈尼族的民族特色,辅之以悠久的历史内涵,展开多层次的文化营销,一定能使之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市场的开拓必将带动种植、运输、加工等生产过程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地方经济发展。文化营销的另一影响是利用文化的亲和力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共同意愿,从而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与竞争优势。世博会的召开,使人们在领略云南美丽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朴实、忠厚及其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宣传企业的一种独特的忠诚价值观念,使消费者不仅接受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而且将一种亲和纯朴的民族观念融入人心,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凝聚力。企业表现出更强烈地责任感与进取心,消费者则表现出对企业更执著地忠诚度。在当今竞争激烈、创新迭现的市场环境下,这份忠诚是企业与对手抗衡的无形财富。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营销是将文化观念融合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文化营销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入手。从宏观来讲,由于云南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人才相对缺乏,实施文化营销的首要问题是改善营销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功能,对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从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文化营销主体即企业家(具有初级创业意识的创业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因为“企业文化首先就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成熟。另一方面,建立完善营销法规,保证文化营销活动有序进行,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这一方面,政府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和辅助性方法来规范营销市场,为文化营销的发展创造基本条件,推动云南商品营销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从企业角度分析,发展文化营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云南民族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精神追踪探索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5000年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自成一统又别具一格。西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西藏文化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央视纪录片《第三极》从民族文化精神的角度探寻并追踪西藏文化的独特景象,向世界人民弘扬并传承中华文化的内核和精髓。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民族文化;《第三极》;价值重构
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弘扬和传承。纪录片是民族精神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第三极》是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该片由“生命之伴”“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儿女”和“高原相遇”构成,它以独特的文化视角、精良的声画效果、合理的叙事手法,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主流与根基,为观众奉上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
一、文化认同视角下的现实关怀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中国是一个人文意识十分浓厚的国家,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基因在纪录片中的再现是创作者对人文社会纪录片的重视。”①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具有明显的现实性,现实价值是通过人文关怀的视角表现生命个体的存在形式和特殊意义。《第三极》表现的文化是深厚而坚定的,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再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诗章。西藏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具有独特的个性、精神和品质。《第三极》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视角,将中国文化与普世价值相结合,充分展现了藏区人民用勤劳、善良和智慧创造生命、改变生活的场景,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第三极》出现的人物和场景都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印记,这些民族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隐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极》更像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精神寄托,回应着这个时代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表达将西藏这个曾经作为地理意义上的佛教圣地置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符号。
二、多重镜头语言下的全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