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师范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3:15: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族师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
一、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现状
1、理念
以欧洲音乐中心论为主的西方音乐教学形式长期影响着我国音乐教育,虽然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不断进行自我体系建设与改革,可却并未将我国民族特色体现在民族音乐理论体系建设当中。在教学理念方面欠缺发扬民族性的思想,崇洋媚外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更多投入到西洋音乐、流行音乐当中,往往对民族民间音乐、乐器、戏曲等方面较为冷淡,甚至不加理会。
2、课程设定
对于当前的音乐教育而言,本土少数民族的地方性音乐乃至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学、人类学等人文知识并未踏入课程设置范围内。并未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关于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结构的了解程度,是否具有搜集、研究、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及标准。
3、教与学
高等师范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一、树立多元音乐文化意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我国独特的存在,同时其在世界多元文化序列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中要着重克服“欧洲中心论”的教育观点,而应该树立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树立民族音乐风格,确立其在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点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经历了众多历史大潮而始终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顶端可以看出。另外,继承和弘扬我国音乐文化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音乐的宣传和引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因此,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需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以生动、鲜活的民族音乐感染世界,比如不同地区的学生均会歌唱属于自己区域的家乡歌曲等,同事也可以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从而不断促进民族音乐的普及和推广。
二、更新高师音乐教育观念,改变音乐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大多数院校大都喜欢采取“欧化式”音乐教学方式,即便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课时设置等方面也均按照“欧化式”音乐教学来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极大制约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因此,在新课标下,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要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与音乐专业院校采取相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错误观念,从课程设置、课时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变革,从而逐渐扭转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重西轻中”的音乐教学思想和观念,也可以避免音乐教学过度局限于技术层面。另外,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需要加强学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在音乐理论、器乐以及声乐等相关音乐课程方面重点增加一些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不断向学生灌输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中西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使他们深切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层音乐教育者,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的真谛和精髓,并熟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同时需要促使学生在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爱上民族音乐,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宣传中来。
三、强化课程计划设置,调整教学内容
正如上述所述,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有限,所以开展的课时也比较少。因此,为了加大民族音乐教育的力度,相关教育部门需要根据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具体的开展情况来采取合理的管理办法或者指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来对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进行行政干预的硬性管理方式,从而使音乐教育可以应对当前教育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标准,确保民族音乐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高等师范院校还需要适当调整音乐教学内容,比如在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的教学中,需要加强音阶理论和民族调式的教学力度等。这种将与民族风格相关的曲目或歌曲渗透到视唱练耳训练中可以在提高学生视唱技能的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民族词汇,深化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创作能力;在和声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和声配置以及民族调式的训练和分析,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民族和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在歌曲做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民族曲式写作教学和民族曲式内容教学,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知识的记忆;在键盘和和声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民族风格创作曲目的学习,还需要加强民歌改编等学习内容。另外,除了讲解西欧式音乐教学中的“ABA”单三部曲式的充分、展开和对比外,还需要加入我国民族音乐的联曲体、循环体和多段体等曲式结构。
师范美术教育发展变化研究
摘要:上世纪,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通过全面改革及调整,给自身的民族艺术教育事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为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随着社会变革及教育形式的转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笔者针对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了当代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变化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师范美术教育思想观念。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地域性教育观念;特色教育
一、前言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聚集的边疆地域。1952年,延边被命名为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延边朝鲜族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及少数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通过他们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最早确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艺术教育体制。并成为少数民族艺术教育领域的楷模。以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为例,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自1950年形成以来,以提高民族素质为责任和使命,倾心培育我国朝鲜族美术人才,为民族艺术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大批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并在朝鲜族美术文化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其难以估量的战略作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受中国革命文艺路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及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影响,始终注重民族审美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为建立自身民族艺术文化特色及朝鲜族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结束后,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根据1981年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中所指出的“民族教育须采用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发展及进步的民族形式,要尊重其民族特性。各民族地区绝不要照搬汉族地区的方式,须从现实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民族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民族特性的教育发展方向,以更高的热情,为地区社会的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时期的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始终明确自身特性,坚守现实主义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继承和发扬忠于现实、注重朴素的自然之美的朝鲜族鲜明的民族审美教育特点。并在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受到了民族艺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总之,延边朝鲜族美术教育从20世纪中期形成以来一直探索民族美术教育文化的发展之路,为确保自身文化地位做出了积极努力,其优越性在国内充分地得到了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受社会发展变化及地区社会文化结构变化等影响,遇到其民族性及地区性的教育性质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形式正处于逐渐消失的阶段。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对于将来延边地区艺术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正确理解新时期师范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性质,对于延边地区的社会发展及民族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代延边朝鲜族美术教育人才培育目标
进入21世纪后,延边大学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发展教育的行动计划”及“延边大学发展规模纲要”,综合以往的发展经验,结合美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未来改革发展方向战略。并提出了以下三点:第一,在教育思想方面,“在新世纪,将美术教育打造成运营体系完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区域特色、国内一流、蜚声海外的美术人才培育基地。”;第二,在学院运营方式方面,“以培育民族艺术人才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发扬民族传统特色,敢于创新,以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为己任,在总体教学工作中树立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交流的运营思想。”;第三,美术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是,“在扎实的基本功和美术作品中具体体现浓厚的民俗及风俗风貌。这是美术教育专业最为有力的生存优势,将为学院的未来带来无限美好前景。”不过,在实际运营中,一方面由于朝鲜族学生数量的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地区间广泛的人文交流、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计划下的招生模式、就业取向等在社会变革中所产生的不可避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民族教育战略思想不相符的各种问题。对此,须要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的结构及功能。
师范院校美术培育目的
1美术教育的含义及类型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术为教育媒介,充分挖掘美术的素质教育功能,追求普通教育意义的人格素质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善人格而协调地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为基点、以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含义。美术教育分为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和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着眼点,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传达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从教育的价值来看待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一种媒介,建构以美术为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的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便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1]。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可完整地被表述为: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2合理定位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由3个层次组成,即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专业层次。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和本科教育的特点规定了本科教育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的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地位、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培养目标。不同科类、层次、区域学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科类和层次,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及专业性质等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可见,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区域特点、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仍未能脱离专业美院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未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以技能型专业美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培养目标过于技术化、专业化。当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基本沿袭了其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自己没有突出的特色。故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的应用
摘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瑰宝,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应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具有重要文化传承意义,也是促进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必要性,并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向来都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中国作为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拥有着体系丰富、数量庞大的民族民间音乐。对于师范学校来说,在音乐教育中有效的应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度与认可度,从而为传承发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出更多贡献。
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满足音乐教育体系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改革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学校教育体系,积极主动的去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民族民间特色以及人文风貌的文化形象,来作为各类教学课程的应用内容,以此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对于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来说,除了创新性的应用教育部门提供的音乐教材外,还应该加大融入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内容。进而充分发挥地方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音乐教育的丰富性和延伸性。民族民间音乐一直都是各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不同民族拥有着不同的文化情感和精神风貌,音乐最能体现本民族思想和灵魂。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尤其是师范类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民族精神,也可进一步扩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如果在培养过程中不仅有效的应用本土音乐文化,将会导致演唱、演奏本土音乐人才的断层,甚至资源枯竭。因此,为了满足当前师范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满足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应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非常必要。(二)满足全球视野下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化是现今各个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基本诉求,在全球视野下各国家的教育风向也在不断改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将地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文化的大同,是全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必需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全球视野下,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也是音乐文化价值最大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全球视野下,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必须审时度势,认可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保持自身音乐教育的开放性,在积极吸收接纳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坚持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应用,进而丰富自身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满足全球视野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应用现状
高校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研讨会综述
2020年5月16-17日,由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高校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经验交流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的部分专家及百余位师生代表分别在网络会议客户端与现场参会。研讨会围绕高校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实施路径等做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分享了各自高校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
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教授做了题为“大学应主动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提到,西南大学通过实施教育部委托的“西藏教学改革支持活动”项目,在西藏部分地区开展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教师发展”“学生学业负担”“教师幸福提升”“数学素养”等专题调研。通过问题梳理、经验提炼、课堂诊断、课题申报指导、1对1帮扶以及“西藏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宣传、申报、评审等工作,积极推进西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发现,西藏基础教育质量偏低,理科问题尤为突出;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如性别、年龄、族别等),部分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凸显,学生睡眠严重不足;高海拔地区学生学习发展面临巨大压力;教学不规范现象普遍,应试教育现象突出等问题,是困扰西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要积极开展基于西藏教育实际的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在藏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实施力度;强化中小学规范办学的意识和行为;尽快制定符合西藏实际的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逐步实施高海拔(非边境)地区异地办学。他在报告中指出,西北师范大学的服务地方的经验也值得其它高校借鉴和学习。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做了题为“重申现代教育公共性———兼谈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质量与公平的问题,实质上与其所承载的公共性理念、价值嬗变以及话语表达紧密相关。它既可以描述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也可以系统地揭示出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与当下困境,为重塑其教育公共性、建设公平优质的少数民族教育提供理论和价值依据。无论是现代公共教育最早发端的西方国家还是后发的现代国家,其教育的公共性在价值层面都表现为实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加强社会动员和团结、消除或缓解阶级冲突等,而公共学校教育则是实现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最有效的工具。就民族教育而言,第一,要明确民族教育是国家公共教育的重中之重;第二,将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作为民族教育的质量核心;第三,认识到民族教育是高成本的;第四,对民族教育的援助应该是更具稳定性,要对标质量的提升;第五,民族教育需要特定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指标,不能泛化于一般教育发展目标与评价指标。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李锦煜副校长做了题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面向社会、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过程、提升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树立整体化、科学化的教书育人观念为指导思想,探索出民族师范学院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一是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二是实施“三学期制”,丰富课程资源;三是深化师范类专业教育改革;四是因材施教分级分类实施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与藏语专业分类教学;五是实施“双语并进”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实现培养双语兼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六是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活动课程化改革、考核综合化改革;七是积极建设双语专业、发展特色学科、参与社会合作;八是探索“书院制”改革路径,系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等;九是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培育以“阳光品质”为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西北师范大学万明钢教授做了题为“从学前教育做起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旨报告。他结合西北师范大学近年来在藏区支教的工作,指出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幼儿园规模迅速扩张与幼教师资不足的冲突;少数民族大学生文理科分布不均衡、专业结构严重扭曲问题,是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2019年9月27日,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语言教育模式的实施,一定要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首先,要高度重视藏区的学前教育,从学前教育开始做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模式战略布局的调整。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要进一步完善支教管理机制,拔出专项经费、扩大支教规模、加大支教力度,充分发挥支教效果。第三,超越双语教育模式,把民族教育体系融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做到“同轨同向”:一是除了开设国家通用语、少数民族母语、英语课程之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自然、信息技术等理科课程教学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除三科统编教材外,在教科书编写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上尽量做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三是地方课程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母语。
青海师范大学李晓华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扶贫背景下西部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探索”的主旨报告。他认为西北师范大学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的实践,学界有目共睹。报告指出:高原、多民族、欠发达是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典型特征。为弥补教育“短板”,需要改善西北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合格师资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青海师范大学积极响应《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倡议,努力打造教育扶贫培养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采取全员培养模式,秉持实践性取向,打破原有分科教学方式,向综合教学方式转变,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师德修养、扎实专业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突出、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良好、教育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较强、能够胜任小学综合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全科型教师。全科型教师是教育扶贫过程中教师培养的基本路向,实践性知识与实践技能是全科教师课程的核心,青海师范大学在全科型教师教育活动安排上做到了精细化和综合化的有机统一,以及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统一。宁夏大学周福盛教授做了题为“西北地区‘U-U合作’的路径与机制探索”的主旨报告。报告结合西北师大与宁夏大学的合作实践,指出在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宁夏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开展了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合作,在教师培养、重大课题项目的申报、博士生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探索出了高校与高校合作的路径与机制,为宁夏大学培养出民族教育学高层次人才,提高民族教育学学科的科研水平提供有益帮助。希望在未来的合作中,能够将合作范围扩大到教育学科的其他领域。在重大课题联合申报,学术论文指导,科研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方式。从院级合作上升到校级合作,共同促进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两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科学把握高校间合作交流的目标与定位,制订高校间合作交流规划;准确把握高校合作交流的阶段性,实施有效的措施,推动高校合作交流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前进。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做了题为“‘向西向下’:西北师大对教师教育内在品质的塑造”的主旨报告。报告认为,西北师范大学矢志不移地以“向西向下”为办学方向。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自身的实践推进着中国西北的社会变革,走出了一条在西北大地“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师范大学以推进教育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学术理念,秉承爱国敬业的理想,把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深入开展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并相继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建立了甘南民族地区教育实验区、临夏民族地区教育实验区、阿克苏民族地区教育实验区。在西北地区推进现代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西北师大努力把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策略运用于其中,使得西北师大的教师教育成为有灵魂、有目标、学术品格鲜明的实践,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理念引领,通过教育推动社会变革;二是充分发挥高水平教育学科在教师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三是在教育实践中生成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四是以理论构建能动地推进民族教育变革;五是主动变革,引领教师教育。经过多年努力,西北师范大学在逐步构建一个能够反映教师教育理念、符合时代精神、以职前职后一体化为取向、具有独特性的师范教育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教师,为西北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现代教育的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凝练出了“深耕西部、艰苦奋斗”“修身正道、师德为先”“全面培养、博学多才”“敬业乐群、行动反思”的独特品格。
作者:者卉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民族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众多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方法的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建设相应的网络资源库予以支持。对于音乐教学更是如此。而笔者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作为一所以招收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为特色的院校,其音乐教学开展方向和内容同学院的地理位置、环境之间存在一定隔阂,对音乐研究教改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该学院建设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从“人员培训”“采风摄录”“剪辑并编目索引人类学片”“导航检索架构设计”“讨论组功能模块”设置等几个角度切入,来阐释、构想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建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建构;思路;方法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是河北省承接“教育援藏”任务的主要窗口单位。1985年,河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河北师范学院承接“教育援藏”任务后,首先在其附属中学开设了“河北师范学院附中西藏班”,此即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最初源头。此后,随着援藏支教形势的发展,“西藏班”经连年扩大招生,相继扩充、改编成为“河北师范学院附属西藏学校、河北师范学院附属民族师范学校及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从而完成了从“援藏班”到二级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一、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建设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的现实需求
如前文所述,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是河北省承接“教育援藏”任务的重点院校,所以该校以招收以藏族学生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为其办学特色。据统计,至2019年少数民族学生占全体在校生之比达到了44%。因此,具体到音乐专业的教学方面,则必然要求强化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支持体系建设。这是因为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十分需要得到文化环境的有力支持。然而,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地处华北平原,其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与青藏高原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存在较大差别。这就为依托文化环境来支持音乐教学设置了天然的障碍。要克服上述天然障碍,最佳方法就是把青藏高原等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搬”到附属民族学院的音乐教学课堂上来。而近年来日新月异的信息网络技术则能为实现这一设想提供有力的支持。其具体途径是摄录反映少数民族音乐表演情景及文化生活场景的视频,而后将这些视频资源整理、编目,建构成为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浏览此类资源库,非常方便地检索、获取自己教学所需的少数民族音乐相关视频资源,进而将其加工成为音乐微课课件,并基于微课展开顺应信息科技发展趋势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创新改革探索。由此可见,建构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既顺应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体现了像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这样的特殊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在要求。
二、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建设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的思路和方法
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调研
【摘要】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主要基地,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如今世界文化快速蜕变的今天,该校也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进行融合。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发展
一、少数民族音乐简介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拥有了自身的民族音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记录了民族的演变史,是少数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追求,也为民族带来了应有的荣耀、自强心和归属感。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的象征。少数民族音乐按照不同种类与体裁分为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戏曲以及说唱演艺。民间歌曲是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生活情感、生活状况的一种直观表现,这种典型的民间风俗成为一门艺术,是民间音乐的代表。民间舞蹈主要是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表现形式比较多,典型的是鼓舞、踏歌、跳乐。民间器乐,在少数民族中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方式与演奏乐器,总体分为吹拉弹唱击,典型的民间的器乐有芦笙乐、铜鼓乐、打溜子等。民间戏曲种类繁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戏曲表达形式,能够当作文化遗产收录的就有275种。
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该校有5200多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比例45%,包括20多个民族,成为民族院校的典型。民族音乐作为该校的特色专业也得到了我国大中专院校的认可。
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艺术审美意识也发生了变化。民族声乐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中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与喜爱。当前我国许多高等教育院校都开设了声乐专业,在开展实际声乐教学过程中,民族声乐教学缺少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因此,可以通过借鉴美声唱法来完善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有效提高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美声唱法;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借鉴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的就业方向是中小学校音乐教师。因此,其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能够体现出较浓郁的民族风格。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为学生构建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通过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让两者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可以实现两种声乐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与借鉴。在开展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继承民族声乐为目标,通过借鉴西洋声乐艺术,让民族声乐可以向着科学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让民族声乐成为广大民众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基于此,针对美声唱法对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借鉴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美声艺术与民族声乐教学相融合格局。从而可以在其专业中延伸出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丰富了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理论,并促进了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从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方式来进行分析,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起了以美声为主体的声乐教学模式。通过美声唱法的学习,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学生可以对我国民族声乐作品进行兼顾演唱;2、充分借鉴美声唱法理论。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借鉴了美声唱法教学理论,让学生掌握科学化、系统化的演唱技巧,主以民族声乐为主要演唱内容,有效实现了中西方艺术的完美融合。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之间存在的区别分析
民国时期西南的边疆教育透析
论文关键词:民国时期;西南地区;边疆教育;学校教育
论文摘要:国民政府为实现民族同化,而重视边疆教育。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许多法令,制定计划大纲,专门成立了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员会、蒙藏教育司,负责边疆教育事项,并在边疆各省建立了各级边疆学校。边疆地方政府也兴办了大量的边疆学校,培养边疆人才。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
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称为“边疆教育”、“边地教育”、“边民教育”、“边胞教育”、“苗夷教育”等。边疆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边疆教育是以边疆所居住的人民为教育对象,狭义的边疆教育是以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为教育对象,这是通常所称的边疆教育,也即是本文研究的边疆教育。为保持原貌,按当时的语境,仍然称少数民族教育为边疆教育。本文所指的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康四省。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边疆教育的法令,专门成立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员会、蒙藏教育司,负责边疆教育事项,并在边疆各省建立了各级边疆学校。
一、国民政府发展边疆教育的政策
1929年6月,(国民党)中央决定“于首都建立蒙藏学校,作为储备蒙藏训政人员及建设人才之机关。由蒙藏各地选送优秀青年应试人学,并附设蒙藏研究班,指导促进关于蒙藏事情之专门研究。”“通令各盟旗及西藏、西康等地主管官厅,迅速创办各级学校,编译各种书籍……,在教育部内特设专管蒙藏教育之司科。”同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待遇蒙藏学生章程》,要求蒙古各盟旗、西藏地方政府、蒙藏各级学校及蒙藏相连的沿边各省县政府,在每学期开始之前,向蒙藏委员会或其驻一平办事处保送蒙藏学生。凡经蒙藏委员会或其驻平办事处介绍的蒙藏学生,在公立学校应免全部学费,在私立学校应酌量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