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2:54: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族品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族品牌

中日品牌看民族品牌及特性

一、从中日品牌产生看与西方品牌概念的差异

品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民族、地域、时间的概念,其构成要素是多元而复杂的。就宏观而言由于民族、地域、文化环境的不同,品牌的内容和特征也有很大差异;就微观而言,品类、企业和消费需求差异,对品牌的构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品牌概念内涵演进的轨迹取决于文化环境、地域环境和市场环境。现今的品牌理论发源于西方,这一理论建构和话语形式都完全是西方化的。我国业界在引进西方品牌理论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我国品牌生成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将西方品牌理论到中国企业来生搬硬套,导致了许多的失误。虽然不同国家的品牌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是更有民族的个性一面。现有的品牌理论往往只强调了品牌的共通性而忽视了其内在的差异性。

任何一个品牌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民族和历史的,对任何一个时期的品牌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其具体的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以日本最早的著名百年老店三越百货为例,三越百货从1611年开始创办,迄今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商店,也是日本最知名的百货店品牌。日本著名的品牌专家八卷俊雄教授认为,三越是日本最早的系统化的、商业化的自觉的品牌建构活动,比西方的品牌建构活动要早得多,从品牌的核心价值的确立到品牌的传播和视觉识别系统都非常完备。因此,植根于东方文化和商业土壤之中的中、日等亚洲国家的品牌建构方式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三越百货和其他日本的百货店一样,最早的业态都是“前厂后店”形式的“劝工场”,这一业态主要来自于中国。在江户时代,这种业态主要集中在“吴服店”、“汉方药铺”、餐饮店和手工作坊等行业。到了20世纪初的明治后期,随着西方文化进入日本,三越、白木屋、松岛屋等传统业态的品牌百货店受到了很大冲击与挑战。“劝工场”开始向现代百货店业态转变。日本学者宫野力哉在《百货店“文化志”》中指出:欧美的百货店业态是三越所追求的目标,也成为了三越品牌的宣言。三越品牌的内涵自然也由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品牌理念,实现了向现代文化为基础的品牌理念的跨越。三越、白木屋等企业在具体表现形态上,首先把业态名称由过去的“吴服店”改为“百货店”。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东京都各大报纸刊发新闻,报道三越吴服店改为欧美的“百货店”(DepartmentStore)的形态。这也是日语汉字中最早“百货店”名称的语源。

三越百货的品牌内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是有具体的品牌文化内涵和现代的营销业态作支撑的。它率先采用了欧美百货店的陈列贩卖形式。日本的陈列贩卖最初是由外国人在京都引入的。明治二十年(1887年)高岛屋京都店开始采用陈列贩卖形式。三越百货是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在大阪店开始实施陈列贩卖的。其次,三越百货在引进西方百货业态作为改造品牌内涵的同时,还把引进西方文化也作为其新的品牌内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以百货店为依托经常举办美术展览。三越和高岛屋等知名品牌公司都专门设置了“美术部”,专事各种展览事宜。在日本早期美术馆还比较少的情况下,三越、高岛屋这些知名品牌百货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美术馆的职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对三越品牌的新内涵的一个重新认识的开始。再次,最重要的是三越经营的商品由传统的商品转向了现代的商品,不仅有传统的手工产品,也有西方引进的工业产品。可见,品牌的转型与重构为三越品牌改造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中国传统品牌是以“中华老字号”为代表的。字号是中国特有的品牌文化。实际上,字号不完全等同于品牌的内涵,把中华老字号翻译为英语ChinaTimed-Brand,即中华历史悠久的品牌意思并不十分准确,而日语翻译为“中华老铺”则比较贴切。其主要原因是最初西方的品牌是以产品名称为基础命名的,因此商标注册是产品品牌的注册,而不是企业名称的注册。我国的商标注册管理曾以此为基础,结果导致了很大的混乱,如“银泰”既是一个产品商标,又是一个商号,但却属于不同的企业所有,带来了很多的法律纠纷。中国的字号是以企业名称为基础命名的,其核心功能是对企业的识别而不是对产品的识别,字号识别背后的品牌价值则是企业的信用和企业的秘传技艺。这种字号品牌的建构方式构成了中华老字号品牌核心价值的根基。

查看全文

小议民族品牌生成及其特征

一、从中日品牌产生看与西方品牌概念的差异

品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民族、地域、时间的概念,其构成要素是多元而复杂的。就宏观而言由于民族、地域、文化环境的不同,品牌的内容和特征也有很大差异;就微观而言,品类、企业和消费需求差异,对品牌的构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品牌概念内涵演进的轨迹取决于文化环境、地域环境和市场环境。现今的品牌理论发源于西方,这一理论建构和话语形式都完全是西方化的。我国业界在引进西方品牌理论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我国品牌生成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将西方品牌理论到中国企业来生搬硬套,导致了许多的失误。虽然不同国家的品牌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是更有民族的个性一面。现有的品牌理论往往只强调了品牌的共通性而忽视了其内在的差异性。

任何一个品牌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民族和历史的,对任何一个时期的品牌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其具体的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以日本最早的著名百年老店三越百货为例,三越百货从1611年开始创办,迄今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商店,也是日本最知名的百货店品牌。日本著名的品牌专家八卷俊雄教授认为,三越是日本最早的系统化的、商业化的自觉的品牌建构活动,比西方的品牌建构活动要早得多,从品牌的核心价值的确立到品牌的传播和视觉识别系统都非常完备。因此,植根于东方文化和商业土壤之中的中、日等亚洲国家的品牌建构方式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三越百货和其他日本的百货店一样,最早的业态都是“前厂后店”形式的“劝工场”,这一业态主要来自于中国。在江户时代,这种业态主要集中在“吴服店”、“汉方药铺”、餐饮店和手工作坊等行业。到了20世纪初的明治后期,随着西方文化进入日本,三越、白木屋、松岛屋等传统业态的品牌百货店受到了很大冲击与挑战。“劝工场”开始向现代百货店业态转变。日本学者宫野力哉在《百货店“文化志”》中指出:欧美的百货店业态是三越所追求的目标,也成为了三越品牌的宣言。三越品牌的内涵自然也由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品牌理念,实现了向现代文化为基础的品牌理念的跨越。三越、白木屋等企业在具体表现形态上,首先把业态名称由过去的“吴服店”改为“百货店”。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东京都各大报纸刊发新闻,报道三越吴服店改为欧美的“百货店”(DepartmentStore)的形态。这也是日语汉字中最早“百货店”名称的语源。

三越百货的品牌内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是有具体的品牌文化内涵和现代的营销业态作支撑的。它率先采用了欧美百货店的陈列贩卖形式。日本的陈列贩卖最初是由外国人在京都引入的。明治二十年(1887年)高岛屋京都店开始采用陈列贩卖形式。三越百货是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在大阪店开始实施陈列贩卖的。其次,三越百货在引进西方百货业态作为改造品牌内涵的同时,还把引进西方文化也作为其新的品牌内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以百货店为依托经常举办美术展览。三越和高岛屋等知名品牌公司都专门设置了“美术部”,专事各种展览事宜。在日本早期美术馆还比较少的情况下,三越、高岛屋这些知名品牌百货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美术馆的职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对三越品牌的新内涵的一个重新认识的开始。再次,最重要的是三越经营的商品由传统的商品转向了现代的商品,不仅有传统的手工产品,也有西方引进的工业产品。可见,品牌的转型与重构为三越品牌改造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中国传统品牌是以“中华老字号”为代表的。字号是中国特有的品牌文化。实际上,字号不完全等同于品牌的内涵,把中华老字号翻译为英语ChinaTimed-Brand,即中华历史悠久的品牌意思并不十分准确,而日语翻译为“中华老铺”则比较贴切。其主要原因是最初西方的品牌是以产品名称为基础命名的,因此商标注册是产品品牌的注册,而不是企业名称的注册。我国的商标注册管理曾以此为基础,结果导致了很大的混乱,如“银泰”既是一个产品商标,又是一个商号,但却属于不同的企业所有,带来了很多的法律纠纷。中国的字号是以企业名称为基础命名的,其核心功能是对企业的识别而不是对产品的识别,字号识别背后的品牌价值则是企业的信用和企业的秘传技艺。这种字号品牌的建构方式构成了中华老字号品牌核心价值的根基。

查看全文

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1劳动价值理论的评述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量。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查看全文

民族品牌战略探讨论文

摘要:品牌是指企业及其产品的牌号,包括商标、厂商名称和服务标志等。民族品牌的建立势在必行,也任重道远。我国企业要进行品牌的创造活动,也就是要从头做起,实现品牌从无到有的过程。

关键词:品牌;强势品牌;品牌创造

一、民族品牌的建立势在必行,也任重道远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中国企业的产品卖不出价格,长期处于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却没有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随着原材料、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东南亚、中欧、南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原有的制造成本优势将被削弱,制造业势必急剧萎缩,规模巨大的“中国制造”实际上是以极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获取微不足道的加工费。难怪有经济学家讽喻身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就像一个“大厨房”,捧出去的是精华,留下来的除了满屋蒜皮就是一地鸡毛。

中国经济总量需要赶超的国家依次是: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美国。根据2006年《财富》杂志统计,如果以进入世界500强为依据计算这些国家的世界级企业的个数,意大利为8家、德国34家、英国35家、法国37家、日本82家、美国189家,中国则是15家。六大强国进入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100强的个数分别是2个、9个、4个、8个、7个、58个,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瑞士有4个世界级品牌,荷兰有3.5个,芬兰、韩国和瑞典各有一个,然而我们中国却一个也没有,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所面临的严峻的形势,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赛跑,也预示这将是一场持久而艰苦的较量。

品牌是一个民族经济实力的代表之一。一个民族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声誉的优劣和数量的多少,能够反映该民族的整体形象和经济实力;反过来,民族的经济实力又不断扶持和强化其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强势品牌的塑造不是少数人、少数企业的事情,它与整个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查看全文

民族品牌战略探究论文

摘要:品牌是指企业及其产品的牌号,包括商标、厂商名称和服务标志等。民族品牌的建立势在必行,也任重道远。我国企业要进行品牌的创造活动,也就是要从头做起,实现品牌从无到有的过程。

关键词:品牌;强势品牌;品牌创造

一、民族品牌的建立势在必行,也任重道远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中国企业的产品卖不出价格,长期处于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却没有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随着原材料、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东南亚、中欧、南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原有的制造成本优势将被削弱,制造业势必急剧萎缩,规模巨大的“中国制造”实际上是以极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获取微不足道的加工费。难怪有经济学家讽喻身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就像一个“大厨房”,捧出去的是精华,留下来的除了满屋蒜皮就是一地鸡毛。

中国经济总量需要赶超的国家依次是: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美国。根据2006年《财富》杂志统计,如果以进入世界500强为依据计算这些国家的世界级企业的个数,意大利为8家、德国34家、英国35家、法国37家、日本82家、美国189家,中国则是15家。六大强国进入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100强的个数分别是2个、9个、4个、8个、7个、58个,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瑞士有4个世界级品牌,荷兰有3.5个,芬兰、韩国和瑞典各有一个,然而我们中国却一个也没有,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所面临的严峻的形势,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赛跑,也预示这将是一场持久而艰苦的较量。

品牌是一个民族经济实力的代表之一。一个民族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声誉的优劣和数量的多少,能够反映该民族的整体形象和经济实力;反过来,民族的经济实力又不断扶持和强化其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强势品牌的塑造不是少数人、少数企业的事情,它与整个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查看全文

消费者的民族品牌营销策略综述

论文关键词: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品牌营销策略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框架,对民族品牌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4P营销策略分析,提出民族品牌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对于民族品牌的营销策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学术研究上,国货意识常常被冠以“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之名,因此本文采用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说法,而不用国货意识。Shimp与Sharma在1987年正式提出“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概念,其含义是:当消费者面临国产货与外国货选择的时候,会偏爱和更多地购买本土品牌,对外国货则会产生心理抗拒。这两位学者设计出衡量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量表,其中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值最小17分,最大119分,分值越大,说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倾向越强,即越倾向于购买国产货。根据这一量表,他们首先证实了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在美国的存在性,并测出美国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平均值为61.08。之后Netemeyer于1991年验证了该量表在德国、法国、日本的跨文化适用性。随后,研究学者陆续证实了各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同样存在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现象。

相关研究回顾

在中国,王海忠(2002)对京、沪、穗、渝四地消费者进行调查,全面检验了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及其衡量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量表,同样证明其在中国的适应性,并测出中国的消费者民族主义倾向平均值为61.22,其程度与美国相近,但却远远低于韩国的平均分90.18。王海忠(2004)以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为细分标准,把中国消费者划分为“国货崇尚簇”、“国货接受簇”和“崇洋簇”3个细分市场,并对其进行轮廓描绘。庄贵军、周南、周连喜(2006)提出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本土品牌的相对知名度、相对质量和相对性价比越高,消费者越偏爱本土品牌;消费者越偏爱本土品牌,消费者就越倾向于购买本土品牌。王海忠(2006)通过测量京、沪、穗三地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同时存在民族中心和民族淡漠两种复杂或矛盾的心理倾向。吴剑琳、朱宁(2010)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青少年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购物意愿的影响,得出我国青少年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平均值为53.61,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购买国产品牌意愿有显著正面影响,对购买国外品牌意愿有显著负面影响。梁修庆、彭绍允(2010)通过对手机与电脑市场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内地基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细分市场具有周期为16个月的季节波动性质,在每年12月份达到波峰,在次年3月份又会降到波谷,但不具有循环周期波动性质。当前中国营销界对中国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研究文献并不多,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在中国市场的适应性仍然有待进一步论证。

基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民族品牌SWOT分析

查看全文

品牌化民族艺术设计论文

一、民族艺术设计与品牌化战略的相关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消费的功能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着装方面,服饰品不单起原始社会中御寒、遮羞的作用了,如今更强调服饰品的品牌性、时尚性、流行性、符号性,在款式与材质上也越来越丰富,服饰品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这个人的形象、品味,相当于是人的“第二张脸”;饮食方面,“民以食为天”的文化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今社会不仅仅强调食品的食欲满足的色香味美,还更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卖方市场也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不再过度追求“外观”,更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健康食品;居住方面,房屋由原始的遮避所,到改革开放的福利分配,再到个人消费私有住房,这其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住房消费向环境优良、住宅布局合理、装修豪华、配套设施完善的享受型发展;出行方面,以自行车为主的交通方式,正在向以私家车、轻轨、地铁的快捷方式发展;社交方面,更是各种名牌炫摆的地方,仿佛我国进入了富裕社会……时尚性的符号消费正在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文化潮流。所以,在消费文化的多元化、符号化发展趋势下,市场经济发展及其竞争也为民族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品牌化发展战略的市场竞争中,也需要民族艺术设计在商品形象、商品包装、商品文化、商品营销方面提供艺术设计支撑。“品牌化战略”是一个组合性概念,其内涵呈现出一个递进层次。所谓品牌,也就是商品的牌子,通常由符号、图案、文字、标志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企业文化理念体现,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的商品与众不同。而品牌化战略则是把品牌化运用到市场竞争、市场营销战略之中,以争夺顾客、争夺市场份额,使企业成为某类商品的龙头、甚至独占熬头的发展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以奢侈品为代表的符号消费文化正日益浸渍我国市场经济,挤占我国的中高端消费品市场。“洋品牌”的消费文化,对我国“看广告长大”的青少年一代,影响尤其深刻。吃洋快餐、过洋节、用洋品牌,成为他们攀比消费的首选,对我国民族品牌和消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大学生贷款买苹果背后的真问题”。据重庆商报报道: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这些学生贷款主要是购买新上市智能手机平板。在透支消费风行的时代,大学生通过正常的借贷渠道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从法律上讲,年满18岁就是完全行为责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考虑到多数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没有收入来源,一旦还不起贷款,就由家长承担,背上信用污点。这样的提前消费又显得过于盲目,有“攀比”之嫌。麦肯锡市场调查中曾提出,“品牌对中国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有重要影响。不过,这并不能视为人们对单一品牌的忠诚度有所增加的信号。”[2]品牌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刺激消费者,例如我们去大卖场选购牙膏,首选的品牌不外乎就是国产的黑人、冷酸灵、云南白药等,或者外来品牌高露洁、佳洁士等,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会关注品牌的知名度,首选知名、安全的品牌,通俗说法就是“消费者看牌子选购产品”。某种意义上,一个品牌所代表的不单是产品,更是某种概念,生活方式的理念、社会地位的象征、消费观念、安全感等。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心目中会感受到品牌所带来的文化附加值,从心理上获得满足、体验感。面对消费市场这一态势,与此相关的民族产品包装设计与广告设计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这种压力已经制约我国民族艺术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民族艺术设计发展模式难以继续。因此,如何强化民族艺术设计,树立民族品牌化战略形象,如何实现民族品牌战略化,与当前符号消费趋势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将民族地区商品规范化、市场化、品牌化、符号化,就是我们面临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少数民族艺术涵盖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建筑、服饰、音乐、绘画、饮食与生活习俗等等,这其中还包含了语言、文学、画型、地域产品、文化风俗等等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内容对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如何运用这些宝贵资源第五卷74对民族艺术再设计,结合符号消费的趋势,进而传承与发扬、开拓与创新,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文化与民族艺术产业,让大众对民族品牌有亲切感、自豪感、归属感,是一项前景广阔而任务艰巨的事业。

二、我国民族艺术设计的案例分析

品牌化战略的提出是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产物,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著名的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理论,20世纪50年代初劳斯•瑞夫斯提出,他较早地意识到广告必须引发消费的认同,而不是广告人员硬性赋予广告的东西。一个好的品牌定位就意味着品牌已经成功一半,如现在受年轻一代观众追捧的湖南卫视,其金灿灿类似芒果的台标,在观众的视觉与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综艺节目的先驱者,湖南卫视已牢牢扎根于广大观众的潜意识。市面上其他卫视的竞争非旦没有撼动其综艺娱乐节目霸主地位,反而促使其成功经营出许多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成为目前国内电视娱乐品牌成功范例之一。符号消费,是人们脱离基本生存需求以后发展起来的以文化、精神需求为主的消费趋势,其市场表现的一般形式就是时尚消费、甚至“奢侈品牌消费”。现代社会中的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从产品本身属性去改变已经变得潜力有限了,由此诞生了商品的符号化。符号化的过程实际是赋予商品本身和品牌象征的意义,所以符号消费往往与品牌化战略相联系。例如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食品———苦荞茶。四川作为苦荞的主要产地,又是民族种类众多的地区,具有很大的优势。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本草纲目》记载鞑靼荞麦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练五脏滓秽及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3]。苦荞茶是将苦荞麦的种子经过筛选、烘烤等现代工序加工而成的冲饮品。纵观市场上的苦荞茶品牌参差不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消费者较为熟悉的品牌仅有如下:三匠、彝乡人、彝家三寨等,缺乏具有品牌性、符号性的品牌。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良好,饮食丰富,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摄入过量,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每天坐办公室,缺乏锻炼,带来的后果就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害。苦荞茶与一般茶叶相比,其自身带有苦荞黄铜,苦荞当中的类黄铜成分对人们的身体十分有益,可以起到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几率,虽然达不到替代药物的疗效,但它是一种健康的饮品,略带麦香味的口感适合大众口味。

现代人们在满足基本衣食住行后,越来越提高自己的健康养生意识,而苦荞茶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茶叶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可以预见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饮用苦荞茶。面对这样的消费市场,如何将苦荞茶品牌化与市场相结合值得我们深思。苦荞茶的市场前景巨大,苦荞茶品牌化战略上应当与市场多方面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生态健康的道路。比如借鉴美国连锁咖啡———星巴克,虽然消费者对星巴克褒贬各异,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消费者对星巴克的推崇备至。更多时候,星巴克所代表的是一种身份感认同,将咖啡作为一种载体,向消费者传递一种融入美式生活的消费文化。星巴克是普通咖啡售价的2-3倍,感染与吸引消费者的不是味蕾,而是时尚生活方式的概念,它所营造的舒适环境、咖啡豆的香醇气味,快捷的免费无线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第三空间,星巴克所代表的不仅是咖啡,更是一种咖啡文化体验,自助式的服务使消费者感觉以人为本,在匆忙的生活中能停下来享受片刻个人时间,给消费者一种温暖的感觉,星巴克不单单是销售咖啡,更是在“卖环境”,让每一个消费者来到星巴克有家的感觉,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化”、“符号化”。反思我们的苦荞茶品牌在营销战略上,应该学习国外优秀连锁品牌成功的市场营销经验。我们的苦荞茶在产品质量上是达到国家要求的,但在品牌营销战略、科技创新、文化发掘上,恰恰缺少了这几个方面,这对于现在的消费市场来说是重中之重,如今的产品不再是质量上乘就会畅销,质量是重要的,而怎么与市场相结合吸引消费者,产生品牌效应却更重要。在苦荞茶的包装上,要与时代相结合。例如三匠苦荞中的黑苦荞全株茶系列(图一),在色彩上多以黄、黑、红为主色调,主要以黑底配以红色苦荞茶杯及略带凉山彝族风格的纹样,带有彝族漆器的感觉,茶杯上的火焰寓意苦荞茶业红红火火,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茶杯上的火焰非常具有民族代表性,蕴含着原汁原味的凉山彝族文化元素,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

查看全文

民族地区企业品牌营销思考

摘要:企业品牌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流,也是当今市场竞争的着力点。“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大平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品牌营销意识较薄弱、品牌战略有所欠缺,本文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问题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企业品牌的必要性,指出提升企业竞争力、改变企业生存状态的途径之一是实施品牌战略。

关键词:品牌营销;战略;竞争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一、前言

西北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大量聚集的地域。广袤的西北拥有丰富的资源,丰富的资源还未实现相应的效益。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品牌畅行的世纪,各个国家都极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品牌争夺市场、以品牌赢天下、以品牌谋未来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品牌构建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客观上为西北发展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发展企业品牌提供了机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如何面对机遇谋区域发展,创造西北少数民族自己的品牌,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是一个值得审慎思考的课题。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

树立品牌的必要性品牌是一个企业区别与其它企业的标志,表现于外有品牌名称、品牌符号、品牌标记等元素,表现于内有企业价值观、社会责任、文化内涵等。树立企业品牌既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也是企业赢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途径。(一)竞争的市场需要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1.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综合能力。从市场的角度看,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有效为社会提供产品及服务,并在市场交换中获得期望的利益,达到其目的。企业的竞争力有三个层面的理解:其一,企业的产品有竞争力。产品无论是外观的设计、造型,还是内在的功能、属性、品质在同类产品中有着不可替代性;其二,企业的营销管理要素组合科学。体现为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运行机制健全流畅、企业人才储备量充足、企业管理方法合理科学;其三,企业的核心实力突出。它表现为企业有系统的管理经营理念、有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企业品牌是企业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竞争力要素的集合。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企业品牌,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商品品牌;二是企业服务品牌。商品品牌的着力点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清晰、可辨、标志明确的产品,使消费者在众多竞争产品中一眼就可以辨别出该产品,这是企业品牌的外形表现,能够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企业服务品牌的着力点在于为顾客提供期望得到或超出期望的满足感。它是一种顾客的心里感受,能让顾客真切地感受到企业服务的诚心,是企业品牌的内在核心,提升着企业的美誉度。3.企业品牌和企业竞争力不可分割。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其一,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直面激烈竞争市场的基础。竞争力强,企业品牌就坚挺,品牌影响力就广泛,知晓企业品牌的消费者、社会公众就多,辐射到企业品牌上,表现为消费者的追逐和狂热;竞争力弱,企业品牌则默默无闻,品牌影响力有限,知晓企业品牌的消费者、社会公众就少,企业品牌无生机,对企业品牌而言门可罗雀;其二,企业品牌对企业竞争力有反作用。企业品牌的名气越大,传播范围越广,消费者、社会公众则越追逐,忠诚客户也越多,企业产品的延伸和推广付出的成本、费用则少,在竞争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自然而然竞争力就强。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品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矛盾体,脱离了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是一具虚壳,不会在市场存活太久;具备了竞争力的企业品牌不仅品牌名声鹊起,而且生命力长久。(二)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广泛优势。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逐渐趋向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在市场中打拼靠的是强有力的内在功夫,即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企业品牌则是人人能够看得见,感受的到的眼前事物。1.企业品牌具有显而易见的可视性。一是企业品牌标志,此信息易被消费者辨认和记忆,由一系列符号、图案、色彩、字体等要素组成。每当品牌标志映入消费者眼帘,便会刺激消费者的视觉神经,若品牌标志是消费者所熟悉、青睐、喜爱、偏好的企业及产品,则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为。这一可视性因素,助力消费者区别了企业及产品;二是企业品牌名称,品牌中能够用语言称谓的部分,既有文字符号又能通过听觉器官接受到文字的信息。品牌名称常常在消费者中相互传播,成为讨论企业或产品的媒介,人们往往以品牌名称指代产品。不管是品牌名称还是品牌标志,显现和视听的结合促成了企业品牌的市场效果,消费者借此确认和选择企业产品。2.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易被消费者优选。现在的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消费者以品牌论英雄、以品牌代满足感。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强大。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研发、科技、经营、销售等环节中成本费用领先,产品处于领先地位或独特性强;另一方面,企业品牌所营造的文化内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社会责任等价值观,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认同。

查看全文

民族品牌的生成与特点探索

一、从中日品牌产生看与西方品牌概念的差异

品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民族、地域、时间的概念,其构成要素是多元而复杂的。

就宏观而言由于民族、地域、文化环境的不同,品牌的内容和特征也有很大差异;就微观而言,品类、企业和消费需求差异,对品牌的构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品牌概念内涵演进的轨迹取决于文化环境、地域环境和市场环境。现今的品牌理论发源于西方,这一理论建构和话语形式都完全是西方化的。我国业界在引进西方品牌理论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我国品牌生成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将西方品牌理论到中国企业来生搬硬套,导致了许多的失误。虽然不同国家的品牌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是更有民族的个性一面。现有的品牌理论往往只强调了品牌的共通性而忽视了其内在的差异性。

任何一个品牌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民族和历史的,对任何一个时期的品牌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其具体的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以日本最早的着名百年老店三越百货为例,三越百货从1611年开始创办,迄今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商店,也是日本最知名的百货店品牌。日本着名的品牌专家八卷俊雄教授认为,三越是日本最早的系统化的、商业化的自觉的品牌建构活动,比西方的品牌建构活动要早得多,从品牌的核心价值的确立到品牌的传播和视觉识别系统都非常完备。因此,植根于东方文化和商业土壤之中的中、日等亚洲国家的品牌建构方式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三越百货和其他日本的百货店一样,最早的业态都是“前厂后店”形式的“劝工场”,这一业态主要来自于中国。在江户时代,这种业态主要集中在“吴服店”、“汉方药铺”、餐饮店和手工作坊等行业。到了20世纪初的明治后期,随着西方文化进入日本,三越、白木屋、松岛屋等传统业态的品牌百货店受到了很大冲击与挑战。“劝工场”开始向现代百货店业态转变。日本学者宫野力哉在《百货店“文化志”》中指出:欧美的百货店业态是三越所追求的目标,也成为了三越品牌的宣言。三越品牌的内涵自然也由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品牌理念,实现了向现代文化为基础的品牌理念的跨越。三越、白木屋等企业在具体表现形态上,首先把业态名称由过去的“吴服店”改为“百货店”。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东京都各大报纸刊发新闻,报道三越吴服店改为欧美的“百货店”(DepartmentStore)的形态。这也是日语汉字中最早“百货店”名称的语源。

三越百货的品牌内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是有具体的品牌文化内涵和现代的营销业态作支撑的。它率先采用了欧美百货店的陈列贩卖形式。日本的陈列贩卖最初是由外国人在京都引入的。明治二十年(1887年)高岛屋京都店开始采用陈列贩卖形式。三越百货是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在大阪店开始实施陈列贩卖的。其次,三越百货在引进西方百货业态作为改造品牌内涵的同时,还把引进西方文化也作为其新的品牌内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以百货店为依托经常举办美术展览。三越和高岛屋等知名品牌公司都专门设置了“美术部”,专事各种展览事宜。在日本早期美术馆还比较少的情况下,三越、高岛屋这些知名品牌百货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美术馆的职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对三越品牌的新内涵的一个重新认识的开始。再次,最重要的是三越经营的商品由传统的商品转向了现代的商品,不仅有传统的手工产品,也有西方引进的工业产品。可见,品牌的转型与重构为三越品牌改造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查看全文

小议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摘要:随着民族品牌一个个被国外企业并购于旗下,引发了人们对民族品牌价值的思考。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从人类学角度给予解释并阐述民族品牌发展对制度的依赖性。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民族品牌;经济人类学

1劳动价值理论的评述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