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2:36: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族精神思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族精神思想论文
[摘要]毕生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不断形成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民族精神包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践行实事求是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坚持自强不息精神。还形成了以人名、地名、重大事件等为载体的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关键词];民族精神思想;实践基础;主要内容;表现载体和形式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在毕生的奋斗中,始终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不断形成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生最辉煌的实践就是领导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从落后与衰败中走出来,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以对民族的无限热爱、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经天纬地的卓越才华、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实践之中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为建立新中国凝聚起了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精神伟力,同时也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换中,中华民族追求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诉求随着时代和现实的变换而不断凸现。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开来,融之于轰轰烈烈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反动统治的斗争实践之中,并在其中不断培育和塑造着崭新的民族精神。深知精神力量对于革命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现形式分别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论述,并多次号召和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探寻中国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并准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情,并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在遵循和弘扬实事求是精神的基础上,领导中国共产党最终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因遭受外敌侵略而面临生存危机,突出强调了民族团结凝聚、勇于反抗、不畏牺牲的顽强民族意志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精神。从革命经验及社会发展规律出发,认为屡经灾难和战争考验的中华民族必定拥有不畏牺牲、自强不息直至最终胜利的伟力。因此,他强调:“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他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解放战争时期,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以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刚毅无畏的精神鼓舞人民军队的士气。他相信人民军队的伟大革命精神,指出它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号召革命军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人民军队取得军事斗争的阶段性胜利时,号召军队继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在革命胜利的前夜,又提出了要保持两个“务必”,这既是对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民族精神思想探析论文
[摘要]毕生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不断形成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民族精神包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践行实事求是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坚持自强不息精神。还形成了以人名、地名、重大事件等为载体的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关键词];民族精神思想;实践基础;主要内容;表现载体和形式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在毕生的奋斗中,始终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不断形成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生最辉煌的实践就是领导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从落后与衰败中走出来,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以对民族的无限热爱、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经天纬地的卓越才华、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实践之中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为建立新中国凝聚起了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精神伟力,同时也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换中,中华民族追求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诉求随着时代和现实的变换而不断凸现。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开来,融之于轰轰烈烈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反动统治的斗争实践之中,并在其中不断培育和塑造着崭新的民族精神。深知精神力量对于革命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现形式分别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论述,并多次号召和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探寻中国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并准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情,并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在遵循和弘扬实事求是精神的基础上,领导中国共产党最终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因遭受外敌侵略而面临生存危机,突出强调了民族团结凝聚、勇于反抗、不畏牺牲的顽强民族意志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精神。从革命经验及社会发展规律出发,认为屡经灾难和战争考验的中华民族必定拥有不畏牺牲、自强不息直至最终胜利的伟力。因此,他强调:“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他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解放战争时期,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以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刚毅无畏的精神鼓舞人民军队的士气。他相信人民军队的伟大革命精神,指出它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号召革命军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人民军队取得军事斗争的阶段性胜利时,号召军队继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在革命胜利的前夜,又提出了要保持两个“务必”,这既是对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民族精神思想探讨论文
一、民族精神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生最辉煌的实践就是领导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从落后与衰败中走出来,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以对民族的无限热爱、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经天纬地的卓越才华、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实践之中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为建立新中国凝聚起了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精神伟力,同时也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换中,中华民族追求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诉求随着时代和现实的变换而不断凸现。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开来,融之于轰轰烈烈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反动统治的斗争实践之中,并在其中不断培育和塑造着崭新的民族精神。深知精神力量对于革命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现形式分别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论述,并多次号召和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探寻中国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并准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情,并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在遵循和弘扬实事求是精神的基础上,领导中国共产党最终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因遭受外敌侵略而面临生存危机,突出强调了民族团结凝聚、勇于反抗、不畏牺牲的顽强民族意志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精神。从革命经验及社会发展规律出发,认为屡经灾难和战争考验的中华民族必定拥有不畏牺牲、自强不息直至最终胜利的伟力。因此,他强调:“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他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解放战争时期,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以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刚毅无畏的精神鼓舞人民军队的士气。他相信人民军队的伟大革命精神,指出它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号召革命军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人民军队取得军事斗争的阶段性胜利时,号召军队继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在革命胜利的前夜,又提出了要保持两个“务必”,这既是对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地努力和坚持不懈地探索,在付出了千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之后才赢得了这个事业的成功。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对于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时,满怀豪情地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得中华民族这个饱经沧桑的伟大而古老的民族一举摆脱了百年的屈辱与束缚,扬眉吐气,重新凝聚起来,找回了一度失落的自尊、自信与自豪,再次站到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书写崭新历史篇章的新起点上,它全面激活并大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为它的进一步弘扬和培育创造了前提条件。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华民族首次作为一个民族整体团结和凝聚起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使中华民族百年来追求民族繁荣和复兴的梦想获得了最根本同时又是最重要的保障,使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和谐而又顺利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后,随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中华民族的又一场伟大实践,它有别于此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但同时又与之紧密衔接。它同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一样,也是一项充满开拓性和创造性的民族伟业,激发了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使全民族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努力推进。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所和发展舞台,为中华民族的不断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二、民族精神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了我国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一生倡导与践行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预备党员民族精神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就是因为民族脊梁精神之所在。民族脊梁精神,有着深刻的丰富内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成就了它,创造了东方文明。俗语说,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妄称王,人无脊梁何为其人?而脊梁精神则是支柱力量之显现,支撑作用之发挥。有了脊梁精神,不断壮大这种脊梁精神这个群体部件,那么,作为国家这个整体、这个国家的民族就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就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往而不胜。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说的四种民族脊梁人物:其一,“埋头苦干的人”;其二,“拼命硬干的人”;其三,“为民请命”的人;其四,“舍身求法”的人。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具有这四种特质的人都不同程度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人我们就把他视为“民族脊梁人物”,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民族脊梁精神”。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的为经世济民,追求真理,竭尽全力,声名远播,成绩卓著;有的不为名利,公而忘私,利泽于民,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博爱;有的为了捍卫祖国的安全舍生忘我;有的为了祖国建设爱岗敬业;有的为了科学创新勇攀高峰孜孜不倦;有的……。根据民族脊梁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把它归纳为六个方面,即:“宽容博爱、勤劳勇敢、默默奉献、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和铁骨铮铮”。这六个方面充分揭示了民族脊梁精神是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民族脊梁精神,就扑捉到了民族之魂这个道理。在这六个方面中,包含了各家学派的思想,容纳了各家学派的精华。诚然,各个学派都有其优秀的文化、各自的特点,是互相学习、采长补短、共同进步,一起为民族繁荣为人类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团结起来,其能量一定是巨大的。
民族脊梁精神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等领域具体的体现着。远有古代的女娲补天、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李世民贞观之治……等;又有近代的虎门销烟、辛亥革命……等;近则还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青藏铁路、三峡工程……无不体现民族脊梁精神的巨大力量;司马迁、文天祥、李时珍、林则徐、孙中山、、鲁迅、白求恩、张思德、、、王进喜、雷锋、牛玉儒……这些人他们无不是民族脊梁人物中最杰出的代表;卧薪尝胆、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都是脊梁精神的楷模;井岗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则更是民族脊梁精神的发扬光大。
民族脊梁精神的内涵,涵盖了百家学说的精华,内容广泛、意义深远。如果全面论述、即使写上几万字、几十万字,也未必能够参透说得明白。我们撰写她在于弘扬民族脊梁精神才是目的,只有人们理解了,并铭刻在心,进而付诸行动才有意义。具有民族脊梁精神的人多了,民族兴旺,国家繁荣就有了保障。和谐社会从小康到富有也就为期不远了。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呈现三种趋势:即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殖民化。这三种趋势对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都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文化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最大。文化全球化是从全球化派生出来的,是指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碰撞和融合,并不断形成共识的历史过程。从积极方面看,文化的全球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舞台,为世界其他民族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提供了机会。从消极意义看,文化全球化造成了文化的趋同性,文化的趋同性意味着民族精神的消亡,民族精神的消亡,意味着民族的衰落和消亡。中华民族精神正面临着这种威胁和危机。文化多元化趋势下,中华民族精神在保持自己特点的前提下,也要不断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向世界展示自己民族的精神风貌。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文化渗透,西方文化战略在于企图摧毁中华民族精神,毁灭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不费一枪一弹彻底打垮中华民族。由此可见,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而且还有更严重的挑战。中华民族精神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凝聚一切积极力量的作用,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因此,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至关重要。
关于民族精神思想教育与法律课的演讲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志愿者代表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
下午好!
学校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志愿者表彰大会刚刚落幕,我们又在这里举行学校第一届志愿者联合会成立大会.这个成立大会不仅是为了总结成绩,鼓励先进,更是为了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在此,我谨代表校党委,行政对我校第一届志愿者联合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过去一年里长期坚持在志愿服务一线的广大志愿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切关心和支持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广大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三年来,在校团委的大力倡导下,我校的志愿者始终本着"奉献,团结,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宗旨,打造出"春蕾"爱心支教行动,爱心回收等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创建了小岭小学,头堰小学,荣华希望小学等社会实践基地,服务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全校,十堰市乃至湖北省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春蕾"行动曾作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列入"感动十堰"十大活动候选之列,"春蕾"行动,爱心回收也曾作为"百杰十优"的志愿服务候选集体被推报到团省委.这些已经成为我校校园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组织部分.
一年来,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的积极践行中,我校的志愿者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志愿者行动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这次学校团委抓住契机,组建联合会,完善我校的志愿服务体系,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有益的尝试.这必将开创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在以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我希望新成立的联合会领导集体与广大志愿者们能够围绕一个宗旨,达成两个目的,把握好三个关系:
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分析
摘要:音乐是源于内心发于生活的人类对感情的抒发方式和途径,而民族音乐是在传承和积淀了我国近千年古典文化其中深意的浓缩和精华,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民族的古典文化和古典音乐的历史操守和道德精神的厚积是需要后代很好发扬和传播的。本文基于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意义,深刻剖析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带给群众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统领地位,这种精神支柱般的精神内核对于群众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民族音乐;群众文化;建设
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仁、义、礼”,在精神聚守的能动性和民族文化前景发展的必要性下,民族音乐的精神唤醒是一个民族在守候自身文化精神动力的主要系统模块。中国民族音乐是指我国民间传统的乐器以合奏、独奏、间奏的组合形式,通过鼓声、笛声、箫声、琵琶声表达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的途径,其中对我国古往今来的文化的继往开来做着时代的记录者和推动者。不管是民间的山间号子、悠扬清丽的小调、深厚持重的长歌、还是丰富多样的民间歌谣都是民族音乐庞大体系的组成部分,戏曲音乐的唱念做打刻画了时代文化的形象表达,将民族精神注入表达的细节之中。但是不管表达方式怎样多变,文化的继承核心始终是民族精神最本质坚毅的核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以民族音乐为主调的灌输与发扬是建设的主要切入点和立意点,因为既然是一种建设性的工程,文化建设就需要有建设主旨,群众力量的凝聚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础,时代再演变,文化再转型,民族之本不能随着时代的脚步褪色与忘记,反而更要加强和守候传承。所以,民族音乐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凝聚力的提升,各民族的团结发展,群众文化的民族性提升是文化强国的必要途径。
一、有助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民族意识形态建立
意识形态的本意是从哲学角度探究存在于客观表象之下的对事物的认知、观念等思想性的集合,对于事物的认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已经形成规律性结构和系统。意识形态引领行为方式,所以在意识形态的建立中,有意者对于行为目的性的建设构想贯穿其中。对于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建立,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既是指向国家的强大与国际地位的生生不息。民族音乐的兼具人民情感和意识表达的双重作用,在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是很好的媒介和桥梁。所以,民族音乐裹挟着国家精神内核通过音乐这一普适的表达方式蔓延于国家间,化有形的时代和民族精神于无形中,形成了强有力的民族精神塑造力。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民族音乐增强了这种民族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传承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建设团体,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氛围建立有利于对具有民族文化实体的群众文化建设体系的形成,让群众文化建设自发具备传统文化的意识惯性。
二、有助于群众文化建设中各民族文化联结
民族音乐教学深化分析
摘要:本文对民族音乐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再给出提升学生文化认识、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增强美感辨析能力等措施,希望能够为高中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议,通过民族音乐教学提升我国音乐教学水平,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中音乐;教学改革
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还携带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承载媒介。社会人才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精神是国家蓬勃发展的前提,因此将民族音乐渗透进高中音乐教学,成为教学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一、民族音乐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新课改理念要求的提出,逐渐提升美育在教学工作中的比重。音乐科目作为美育的教学典型内容,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强烈重视。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民族音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会产生情感共鸣,提升音乐核心素养,学会鉴赏音乐艺术,成为音乐创作型人才,促进音乐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艺术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民族音乐是时代文化的缩影,能够承担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高中课程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知识,会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背后的风土人情与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不会被外来文化影响,丢失中华传统美德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支持中国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民族音乐作为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应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大力重视[1]。
二、高中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渗透措施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会领导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届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推动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刚才,同志就我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近年来,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成效显著,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是强化阵地意识,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点工程,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二是精心设计教育内容,丰富展览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深化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坚持红色资源与经济资源相结合,革命文物与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建设、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整合红色资源。四是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加大经营力度,在扩大教育活动社会效果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强基地的发展后劲。这些经验,都是我们这些年来辛勤探索,开拓创新的结晶,各地要认真予以总结,积极推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市委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许多差距,存在一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各地各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教育基地主题不突出,内容单调、手段落后;不少教育基地投入不足、经费紧张;还有的教育基地缺乏主动出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内部管理不善,服务观念不牢,等等。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讲几点意见。
下一步,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紧紧抓住建设、管理、使用三个环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水平,形成以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等国家、省级示范基地为龙头,市级示范基地为骨干,以县级基地为主体的横向联系、纵向延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网络。着重以“六个一”为抓手,推动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上新台阶。
鲁迅早期文学救国思想形成
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二人,在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已经被大家反复论及,这里我们想要研究的是他们早期救国思想的形成以及这一思想呈现的面貌和意义。因为“救国”这样一个关键词,无论对于他们二人,还是对于现代中国,都是百说不厌的论题,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论题。
一人生道路的选择
鲁迅与周作人作为同胞兄弟,早期的人生经历是基本一致的,他们出生在同样的家庭,有着基本相同的求学经历,同样在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学的熏陶,归国后不久从事新文化运动。二人早年人生道路的选择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这正是他们不断被人们关注,而且不断得到人们称赞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鲁迅,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作家,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视角。周氏兄弟离开故乡绍兴,“走异路,逃异地”,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别样的人们”,也是为了寻求“别样的知识”和“别样的人生”。鲁迅说过,他看惯了故乡人们的脸,决定走出绍兴,即使寻找到了“野兽和魔鬼”,也并不想回头。因为他已经感觉到,旧式读书人的人生道路是走不通了。人生的道路上知道应该放弃什么,也就从而知道了应该选择什么。作为一个破落家庭的后代,他没有选择经商,也没有幻想做“幕友”,放弃了挣钱发财、光宗耀祖的臆想,这不仅是选择了崇高,同时也是选择了明智。二周走出绍兴,南京时期是追求的开始,他们共同走过了从科学救国到文学救国的过程,特别是鲁迅,还走过了从相信科学救国、军事救国,到相信医学救国,最终执著于文学救国的一个变化过程。我们说鲁迅是伟人,最重要的证据表现为:他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联系为一个整体,也就是爱默生所说的“,谁生活在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我们就把谁看作伟人。”然而,二周在接受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上呈现出不同的趋向:鲁迅主要接受了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并自觉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现实性和批判性;而周作人显然接受了淡然处世的道家文化,并深入到西方文化的内在,感受了风俗人情等文化因子,因此两人后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说到救国,必须回到晚清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闭关自守,不知道西洋还有所谓的文明。鸦片战争的失败,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单纯地认为是败于军事,于是认为中国需要“船坚炮利”,需要科学,需要维新。他们深厚的民族主义精神和救国意识是建立在民族自信基础上的:我们的科学落后了,只要赶上来,中国的古老文明仍然可以焕发光彩。为此,晚清很多文化人开始翻译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着重学习西洋的物质文明。甲午战争中日议和以后,各国相继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清廷的腐败日甚一日,进步知识分子也发现清政府的政治存在着缺点,西洋还有先进的政治文化。这样一来,对西方文化的引入,涉及到了科学,也涉及到了思想文化。正如胡适诗中写的“关不住了”,只要一开闸,洪水就一涌而来。对西方文化、思想的译介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救国方略,20世纪之初的中国风起云涌,纷乱的思想界影响到青年周氏兄弟,使他们的思想一度处于徘徊状态中。在《知堂回想录》中,周作人也说他此时的思想“有外国的人道主义、革命思想,也有传统的虚无主义,金圣叹、梁任公的新旧文章的影响混杂地拼在一起”。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周氏兄弟在受到各种思想的洗礼之后,做出了吸收、继承、超越的选择。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到了南京学新学,与其说是对科学技术有热情,不如说是对西学产生了兴趣。他如此热情地读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即是个证明,因为这部书就是启发我们自强的书。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对于学军事、学开矿的放弃是必然的,我们不能片面地说原来的选择是一种错误,而是应该看到他选择的动机中有着怎样的指导思想。鲁迅赴日本留学的目的,抱定了医学救国的认识。这里有鲁迅思想的转折,他说自己是为了医治像他父亲那样的不能治的病,当然打起仗来也可以当军医,将救国与救民合为一个整体,在于改造中国、改造国民的“东亚病夫”形象。但是他在“幻灯片”事件后发现了中国人的身体有病是次要的,主要应该看到中国人的精神疾病,中国人的“弱”是与“愚”连在一起的,这是他弃医学文的关键。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清楚地告诉我们:“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决定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文学活动,这是他整个人生的最光辉的起点。我们当然不能认为“改造国民性”是鲁迅最早提出来的强国之策,因在他之前的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仁学》《新民说》、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说法都直接影响了鲁迅。鲁迅和周作人主要是从精神革命即思想启蒙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诸种要素中,精神是最重要的。在鲁迅看来,西方的精神是优于中国的,所以就要吸取西方的长处和普遍行之有效的精神,以促进民族精神的蓬勃发展。周氏兄弟批判西方物质文明,选择精神革命,主要源于尼采的影响。基于20世纪初西方人本思潮和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思潮,周氏兄弟绘制了通过“立人”达到“立国”的建国方略,两人选择的是人的解放和人的健全发展。
二为人性重造的文学
鲁迅认为,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最有力的方法是提倡文学。而提倡文学的路径虽然很多,他却也有自己的思路。首先,“别求新声于异邦”,译介国外的文学思想、文学创作,抨击中国的传统文化。这表明鲁迅对于中国的旧文学也并不抱有多大的希望。我们特别应该看到,鲁迅的选择中已经包含有启动新文学的意识。因为对旧诗、旧词、旧散文,那些滥俗的声调他读厌烦了,连屈原的《离骚》他也认为“反抗社会,威力非强”,最终也是以自沉保全了自己的名节,对国家的作用不大。传统文学无法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现状,就要“别求新声于异邦”。周氏兄弟懂得要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人性,改变人生。1907年夏创办《新生》杂志是周氏兄弟文学救国实践活动的第一步,这次失败后,周氏兄弟又迈出了文学救国的第二步———在《河南》杂志上和译书。周氏兄弟在《河南》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从理论上把文学救国概括为“不用之用”的文学观。由于救亡的迫切需要,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是那个时代文艺思想的主流,早在周氏兄弟之前,梁启超等人就提出了“小说界革命”,把文学视为救国的利器,高扬“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的口号。从表面上看,周氏兄弟与梁启超等人在推崇文学的社会作用上似乎是一致的,但实质上却有根本的不同。梁启超等人仍然受到封建正统文学观念的束缚,虽然他们在表面上把文学的地位捧得很高,但小说在他们心目中仍然是一种“载道之器”,仍然是“道”的附庸,并未取得自己应有的独立性。周作人批评了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实用之说既深中于心,不可复去……今言小说者,莫不多立名色,强比附于正大之名,谓足以益世道人心,为治化之助。”轻视小说的艺术规律、偏重实用主义是其思想根源。鲁迅和周作人着眼于民族的存亡和发展,注重思想启蒙,试图通过文艺的“新声”来重建“国民精神”。鲁迅从纯文学观角度出发,认为文章有利于国民精神,“文章之用益神”,“以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耳。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周作人也认为文章为精神的依托,是发自内心的,“特文章为物,独隔外尘,托质至微,与心灵直接,故其用亦至神”。而且文章还有科学所达不到的用处。基于这种思想,鲁迅和周作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的麻痹作用都进行了批判。其次,二周的文学救国之策在于相信文学能够改变人的精神。鲁迅和周作人都认为,文学可以重建“国民精神”。此时的周氏兄弟已经由文章启蒙发展为文学救国。鸦片战争之后,在惨重的失败之后,中国人痛定思痛,才开始反思自己对待西方的态度及其得失,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性学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境地,还必须更加注重对西方“思想”性学术的吸收和借鉴,势必要打破旧的习惯势力与传统观念。而这种借鉴也是基于当时中国国力日益式微、国民精神萎靡不振的现实。“本根剥丧,神气旁皇,华国将自槁于子孙之攻伐,而举天下无违言,寂漠为政,天地闭矣”,这是周氏兄弟对当时国情的共同认识。这就成为近代文艺启蒙的重要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即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周氏兄弟早期文化选择的思想起点,周作人也把他们这一阶段的思想概括为民族主义,“豫才那时的思想我想差不多可以民族主义包括之,如所介绍的文学亦以被压迫的民族为主,俄则取其反抗压制也”。在《摩罗诗力说》文章开篇前,鲁迅引用了尼采的话:“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从而提出了对域外文化的选择,即“今且置古事不道,别求新声于异邦,而其因即动于怀古”。
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成为周氏兄弟借文艺改造社会的一种希望,兄弟二人共同编选了《域外小说集》,选择的特点一是偏重斯拉夫系统,二是偏重被压迫民族。在谈到为什么翻译介绍被压迫民族的文学时,鲁迅说:“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满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周作人也说:“一面又因为《民报》在东京发刊,中国革命运动正在发达,我们也受了民族思想的影响,对于所谓被损害与侮辱的国民的文学更比强国的表示尊重与亲近。”周氏兄弟早期的翻译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现实社会的土壤,是与时代的脉搏相一致的,符合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但他们的这种做法并不都为时人认可,林语堂就曾讽刺鲁迅“今日介绍波兰,明日介绍捷克文豪”。兄弟二人工作十分辛勤,选择也非常精当,可是社会的反映非常冷漠。总结起来,第二次文艺救国失败的原因:一是译本只有两册,而且所选各国作家偏而不全。二是文体不被人们所接受,当时文坛盛行的依然是章回小说、笔记小说,短篇小说虽已崭露头角,但小说界的主将们还没有以提倡短篇小说为己任。基于此,读者反映冷淡也是必然的事情。
邓小平理论创新研究
一、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点
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下面从三个方面的创新来进行分析:
第一,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在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邓小平提出这一理论主要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他曾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鲜明的表现了:我们面对中国的现实情况,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只谈理论而不实践。这一创新的理论成果,积极地从本国国情出发,对自身的条件作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世界其他国家面临自身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起到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第二,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得出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对马克思主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发展创新所得出的重大理论成果。面对国际上科技力量的巨大冲击和中国的发展在世界上的所处地位,邓小平以巨大的勇气指出,计划和市场并不带有社会制度的属性,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产物,而是在立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市场经济恰好适应了个体的发展,个体的繁荣带动了整个市场的繁荣,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经济学家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市场竞争是其内在机制,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并不会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反而会起到促进作用。1992年10月,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目标。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将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进行完美的结合,这在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举动。
第三,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创新。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创造性的文化成果,是在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大胆的创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更有利于邓小平理论进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更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且将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深入发展以及中国先进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通过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创新,人们开始从精神思想上有了重大的转变,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对教育文化程度的要求也有了相应提高,从而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更加迅速。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