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2:07: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族关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族关系

乡镇调解民族关系调研报告

依据发[]2号《关于开展民族团结不变工作专项调研的通知》精神,依照有关要求,县民委于2月19日至29日在县镇开展了关于居民在协调民族关系方面的社会调研,此次调研以深化实地、走访群众等方法进行,现将调研状况申报如下:

一、镇根本状况

横断山脉腹地的高山峡谷区。东南部与镇相邻,是一个典型的雪山峡谷镇。镇和两个社区,两个村委会,37个村民(居民)小组,67个天然村。总人口为7886人,镇的都寓居在阿墩子社区,共36户,173人。长期以来,镇的居民固然有本人共同的习俗习气和宗教崇奉,他们与本地的藏族群众调和相处,曾经构成了一种团结、敦睦、合作的民族关系。

二、镇崇奉伊斯兰教的居民历史渊源

在走访本地居民的进程中,据引见,县镇邻近,于清朝雍正年间,发现铜矿及银矿。山西、陕西、云南大理等地的人,前来采矿冶炼。后来,矿洞坍毁,死伤多人,这些采矿人大局部为崇奉伊斯兰教的,有些人就在镇静居下来,伊斯兰教就在这时传入。镇的首要有马姓、海姓、杨姓、蒋姓。每年阴历正月,镇的同胞,都要到镇北部的马鹿场银矿遗址,进行祭吊。由此可以看出,的伊斯兰教,是从汉地传入的。县镇有一座清真寺,是迪庆州最陈旧的一所伊斯兰教活动场合。听说,在清朝雍正年间,久居镇的,在古城址(铺子农)有一处伊斯兰教活动场合,后被山洪冲垮。现存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据史料记录,清咸熟年间起义掉败后,铁朝贵等人,于咸丰十年(1860年)呈清真寺楼房三间给当地头人,以示归顺,经镇历次维修扩建,至民国年间,清真寺有木构造楼房一院,内有经堂、阿訇居室及活动室。寺内有雕梁画栋,是县珍贵的建筑文明遗产,民国末年屡次被占用、破坏。至“”时期,遭到彻底破坏。1987年,经迪庆州人民县政府同意,县人民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维修,并退还信教群众。

三、镇的习俗习气

查看全文

两汉民族关系教案

考点指南

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认识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分析封国制产生的原因、特点;归纳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认识王国问题解决的意义。

2、察举制;

认识察举制是汉朝重要的选官制度、并理解其概念及目的。归纳察举制在两汉的演变及影响。

3、编户齐民

查看全文

浅淡民族院校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的价值功能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之所以将和谐民族关系列入党代会报告,就在于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我们这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它既是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统一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院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独特的办学性质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建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创办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把创建民族院校放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和建设、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考虑,先后成立了13所民族院校,累计培养出了30余万毕业生,占全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21%,使许多少数民族从此有了本民族的第一个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民族院校成为了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特殊的贡献和作用使民族院校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影响已超越了高校的一般功能,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从实际效果看,民族院校已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有效载体,通过民族院校的培养使广大少数民族更直接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民族政策的温暖,在少数民族心中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和积极的心理影响,成为维系少数民族与党和国家的感情纽带,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建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对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先进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成功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处理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就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并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了国家稳定和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进步和繁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需要民族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未雨绸缪,在认真总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的跟踪调查,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前瞻性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查看全文

小议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摘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现状,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努力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关键词:和谐民族关系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一、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

(一)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关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总结了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又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从而保证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巩固。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就此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删这就以宪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及其基本特征。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后,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都明确提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二)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

查看全文

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思考

【摘要】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对当前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必须以各民族平等为基点;以和谐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以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为重点;以各民族间的真诚互助为手段;以加强民族民主法制建设为保障。

【关键词】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民族和谐;启示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强调:“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1]“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的论述为统一全党、全民思想,为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突出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关照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权益及感情,对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以实现各民族平等为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列宁曾明确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民族平等,是邓小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最为鲜明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2]

邓小平立足并归宿于民族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之间如果相互蔑视、歧视甚至敌视、仇视,或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就会导致民族危机,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荡。只有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成各民族间的正常往来,只有接近、了解,才能消除民族歧视、偏见与隔阂,才能创造各民族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和谐局面。当前我国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少数民族群众不安定的原因所在,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必须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群众政治上真正享有平等权利、经济生活得到切实改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查看全文

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研究论文

[摘要]苏联由超级大国到最终分崩离析的演变过程,民族问题是主要诱因之一。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笔者从列宁对民族关系的论述出发,试图对影响民族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途径。

[关键词]列宁;民族理论;民族关系;民族和谐

一、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原著解读与时代背景

作为无产阶级一代导师的列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完善工作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实践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尤其在1922~1923年重病期间,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等三封信和五篇文章,这是列宁一生中的最后著作,也是后人所说的列宁的政治遗嘱。这几篇口授记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民族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在今天,重温列宁在民族问题上的最后遗言及之前的民族理论,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目前,一亿多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全国总面积64%的土地上,而且绝大多数主要集中在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边防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关系问题,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协调民族关系,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不断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不断推向前进,民族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显示出了新的特点,为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和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谐”民族关系的提出,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继承了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在总结世界民族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提出来的新的理论和设想,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也意味着在现阶段如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摆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关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查看全文

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启示论文

摘要: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对当前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必须以各民族平等为基点;以和谐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以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为重点;以各民族间的真诚互助为手段;以加强民族民主法制建设为保障。

关键词: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民族和谐;启示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强调:“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1]“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的论述为统一全党、全民思想,为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突出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关照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权益及感情,对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以实现各民族平等为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列宁曾明确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民族平等,是邓小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最为鲜明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2]

邓小平立足并归宿于民族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之间如果相互蔑视、歧视甚至敌视、仇视,或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就会导致民族危机,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荡。只有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成各民族间的正常往来,只有接近、了解,才能消除民族歧视、偏见与隔阂,才能创造各民族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和谐局面。当前我国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少数民族群众不安定的原因所在,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必须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群众政治上真正享有平等权利、经济生活得到切实改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查看全文

不断深化对和谐民族关系价值的认识

同志把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概括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并明确指出:“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这是对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本质的最准确的表述。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和谐

民族关系价值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形成了血浓于水的兄弟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地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民族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取得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政治条件,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我国一亿多人口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形成的差距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民族特点和相互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包括民族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和谐民族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也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理想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又是衡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发展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又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出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我国的民族问题从根本上讲仍然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依靠发展。只有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主题,不断提升各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内地的发展差距,逐步消除民族间发展的不平衡。和谐的民族关系使56个民族心连着心,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得到不断加强,为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其过程就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共同团结奋斗”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凝聚在一起,把构建和谐社会内化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繁荣发展”使各民族人民各得其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得到逐步缩小,从而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以及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对社会安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都会对我国的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一些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勾结,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使我国的民族问题显得更为复杂。但是,我们有先进、科学的民族理论和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作保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得人心,“三个离不开”使56个民族结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大家庭。和谐的民族关系为民族和谐、社会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架起了民族友好的桥梁,在民族大家庭中产生着强大的亲和力,有效地化解了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各类矛盾,有力地促进着民族团结事业。

查看全文

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论文

【摘要】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对当前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必须以各民族平等为基点;以和谐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以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为重点;以各民族间的真诚互助为手段;以加强民族民主法制建设为保障。

【关键词】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民族和谐;启示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强调:“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1]“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的论述为统一全党、全民思想,为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突出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关照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权益及感情,对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以实现各民族平等为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列宁曾明确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民族平等,是邓小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最为鲜明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2]

邓小平立足并归宿于民族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之间如果相互蔑视、歧视甚至敌视、仇视,或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就会导致民族危机,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荡。只有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成各民族间的正常往来,只有接近、了解,才能消除民族歧视、偏见与隔阂,才能创造各民族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和谐局面。当前我国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少数民族群众不安定的原因所在,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必须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群众政治上真正享有平等权利、经济生活得到切实改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查看全文

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探析论文

一、以实现各民族平等为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列宁曾明确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民族平等,是邓小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最为鲜明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2]

邓小平立足并归宿于民族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之间如果相互蔑视、歧视甚至敌视、仇视,或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就会导致民族危机,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荡。只有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成各民族间的正常往来,只有接近、了解,才能消除民族歧视、偏见与隔阂,才能创造各民族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和谐局面。当前我国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少数民族群众不安定的原因所在,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必须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群众政治上真正享有平等权利、经济生活得到切实改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以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邓小平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3]。观察少数民族地区、衡量民族工作是否取得成效,“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4],哪个民族地区能够尽快地发展起来,那里的群众才会安居乐业,民族关系才会融洽,说明这里的民族工作搞好了;哪个民族地区不能发展起来,那里的群众生活水平就不能提高,群众的不满情绪就会增多,民族关系就会紧张起来,就说明这里的民族工作还没有做好。“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5]

经济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首要因素。民族地区经济若发展缓慢、长期落后,不仅不能形成自身发展的能力,还将造成区域收入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在当前周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关系巩固已形成压力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容易引起少数民族心理失衡,恶化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较落后且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现阶段,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投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层次升级,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加大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每一个民族自身的素质,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和谐繁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