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1:39: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族大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
一、研究结果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文化认同度比较高,均值为4.51分,这也符合我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多民族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成果。尤其是当问到我国受到外敌入侵时,95.4%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应该奋起抗战,这说明他们在维护中华民族主权时拥有十分积极的态度,愿意主动参与维护祖国主权。在谈到少数民族归属问题时,94.5%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94.3%的少数民族学生十分同意“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这一观点,80.8%的少数民族学生觉得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前程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前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18.4%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根据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3]以上调查结论表明,我国已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民族实体,少数民族学生拥有良好的主流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认同方面,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但他们的积极民族文化认同程度确呈现多元走向,整体均值不是太高(M=2.64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比较理性的民族认同,而不是极端的民族中心主义。题1中只有2.4%的学生表示自己一般不参加汉族活动,92.2%的学生表示不同意;题9中只有6.5%的学生表示“当我发现和我一样的少数民族学生和人打架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帮助少数民族同学。”,29.2%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少数民族的积极民族文化认同是相对理性的;题12中95.7%的学生表示“如果有人问起我的民族身份,我会直接了断地告诉他、她”,这说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身份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对自己的归属感到满意。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能理性看待其民族认同,但消极的民族文化认同情况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对自己民族身份、民族地位、民族语言等认同方面,不是太普遍。题4中2.8%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有时我想,如果我是一个汉族就好了”;题18中,仅有0.8%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如果能有机会重新选择,他愿意选择当汉族;题19中,2.7%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对自己的民族身份产生迷茫和失望。对于民族身份能否带来自卑,仅1%的学生表示当他和汉族学生在一起时,自己有自卑感觉,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们,而问及到如果你成为单位的领导,是否会掩饰自己的民族身份时,也仅有1.1%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刻意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82.2%的少数民族学生以自己是少数民族为荣,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只有3.1%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自己会常常怀疑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还有8.6%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公共场合使用民族语言时,会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在民族行为卷入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本民族的各项活动,例如食物的制作,传统节日等,他们也愿意参加本民族的亲友聚会。
二、讨论与启示
(一)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程度极高
具有良好的国家观念,能积极肯定和认同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统一体。这是我国多年来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最佳诠释,生存在同一环境的不同民族,是特定的区域生活使他们之间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社会组织都会变得互相兼容,甚至变得十分接近。作为这个多元一体的核心,即从华夏族到汉族,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渗入到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凝聚作用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在中国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文化即中华文化极高的认同是我国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最好显现,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今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良好的主流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二)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积极认同程度(M=2.64分)明显低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M=4.51分)
民族大学英语教学对策研究
一、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民族大学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母语现象严重。在现如今的民族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受以往教育环境、设施水平的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城市地区学生而言相对落后。由于处于偏远地区,学生所受英语环境的熏陶较少,使得他们在说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母语现象,往往不能说出非常流利的纯正英语。
2.教学方式传统,学生积极性不高。有利于学习英语最主要的因素是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如今的民族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校的教学依然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中,教学模式非常陈旧,依然坚持以往非常枯燥的词汇、短语、句子的结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于偏远地区的民族学生,由于以往英语教学资源的落后,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也相对较差,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同时,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也使得学生无法在英语课堂上找到乐趣,更加无法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另外,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主动讲英语,对于语言的练习程度不够,积极性也不能得到加强,教学始终不够理想。
3.师生比例失衡,影响教学的针对性。在民族大学中,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非常少,而学生的数量又相对较多,造成了英语教学大班级的出现。同时,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赶进度,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水平差异,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个人意见也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缺失,且在无形当中对水平较差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4.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科研后劲不足。由于处于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了民族大学对于人才的引进,使得学校英语水平高的教师相对较少,学校往往只将具有专业性的英语教师安排在英语专业系,而公共系的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则相对较差。同时,由于英语教师教学压力过大,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更加阻碍了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加强民族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科研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5.教学内容针对性弱,不适宜民族地区高校。在现今我国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往往针对教学大纲进行编写。但是,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学而言,自然原因、人文原因、学生水平原因,等等,也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而应当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修改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现今民族大学英语教学不太注重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传输,没有弄清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没有主动丰富和完善英语教学内容,是值得重视的。
小议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
本文作者:努力.赛买提工作单位: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道德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封闭保守满足现状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向着更加保守、封闭的趋势发展,对外来新事物缺乏敏感性,不利于民族间交流与融合,容易导致民族矛盾与冲突发生。(2)较高民族认同,较低自我意识。如前所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及成员有较强的认同感,这对凝聚、约束与维持本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作用,但也很容易导致保守,制约自主个性发展;由此导致学生对学业、就业缺乏开拓进取意识,缺少为理想奋斗的自信、激昂与刻苦精神,学生学习动力不足。(3)个人价值观过分趋于功利与实用。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较大,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深深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部分学生过分夸大个人作用,认为事业成功取决于个人,忽视社会环境与集体主义在其中的重要性;还有部分表现出价值观念上的模糊与摇摆不定,思想和行为上很容易依从他人。(4)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方面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其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却令人担忧;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缺乏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有真、善、美的道德认知,却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成就一番事业的良好愿望,却缺乏实干精神。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问题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爱国观。首先,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引导教育学生,保证学生树立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次,努力营造民族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氛围、思想与风气。第三,借宣传维护边疆稳定、祖国统一之机,激发、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文化是教育资源,但其所具有的教化、激励与导向功能,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教育应立足于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围绕本民族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可以结合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当代环境理论、状况整合起来,合情合理诠释教育学生。总之,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与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内容,在学生道德意识教育过程中,重视与组织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肯定与赞扬优秀的、美好的民风民俗,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做到既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情感、维护学生民族自尊,又做到转变其观念接受现代先进文化。(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给予充分的尊重、宽容与支持。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少数民族特点,处理好教育规律、思想与民族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成长环境、基础教育以及历史上曾有的民族地位不平等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尊重他们心理层面的需要就显得格外重要。尽量采取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自身主动性优势,以尊重、宽容、鼓励、支持与欣赏的态度开展教育活动,消极否定的直接评价要少用或不用,从学生角度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教育过程中要允许学生不同言语与行为的存在,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索问题热情;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避免造成学生紧张、压力、焦虑与恐惧的体验,保证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4)知行统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建设。社会实践有效地将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范畴,在考核中社会实践要占一定比例。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入学校学生社团外,对其形式和内涵还要予以进一步丰富;如:组织、引导学生走进社社区、走进社会参加义工活动,到社区机构服务等;定期组织学生到农村牧区接受劳动教育,接受民风民俗、民情教育,升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质朴善良、尊老爱幼、诚实勇敢等朴素感情为理性选择;最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教育学生认清责任、理解义务,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磨练学生的道德行为,实现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上的统一。
民族大学创业教导形式探究
近年来,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多,对创业教育概念也是众说纷纭。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机构考夫曼基金会提出:“创业教育是这样一种过程,它向被教育者传授一种概念与技能以识别那些被人忽视了的机会,以及当别人犹豫不决时他们有足够的洞察力与自信心付诸行动。”国内研究者胡晓风认为,“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综合技术原理,培养具有从事一定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创业教育就是职业和创造相结合的教育。”还有学者提出,“创业教育是以创业过程、知识传授和创业能力培养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基于综合来看,高校创业教育是指高校结合专业教育,以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应该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通过开展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通过创业理论教育,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是通过创业实践教育,使学生具备创业技能,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研究意义
目前,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成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经过近10年的创业教育探索和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体系。刘延东在2012年3月29日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当前我国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高校创业教育逐渐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一是课堂式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以专业为依托,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的创业教育模式。二是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是综合式创业教育,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结合专业教育强化学生基本素质,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技术咨询,建立若干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和模式不够成熟,侧重于本校教育,有明显的区域性,广泛性不够,指导性不强,没有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其创业教育研究几乎无人涉足,尚属空白,亟待教育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和探索。当前,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已有高等学校90余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0余万人,以及内地普通高校有少数民族学生20余万,特别是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达60%以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上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复杂,少数民族毕业生积压日益严重,就业现状令人担忧,开展民族高校创业教育势在必行。目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20—30%,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参与创业人数较少,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总计达到10.9万人,虽说比往年有大幅度增长,创业比例也不足2%,少数民族大学生无疑要远低于这一比例,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积极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归因透析
大学生创业水平取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高低,创业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响,宏观上包括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大系统,涵盖个人背景、个人特质、创业态度、自我效能感、创业环境、创业氛围、创业回馈、资源获得和未来就业等九个子系统。两大系统及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动态的矛盾统一体中,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变量。
(一)个人背景是影响创业意愿的基本因素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的延续,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作为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已经引起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怎样提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成为民族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1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民族院校各专业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家庭,由于身处民族地区,落后的基础教育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潜能的发挥,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面窄,民族地区的信息交流面也窄,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挥。从进入大学校园后与城镇的同龄其它学生相比,民族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不占优势,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就业能力弱的现象。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缺乏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入校后没有正确树立就业观和择业观,在就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在校期间没有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进行提升。
2民族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民族大学生的法学教学的建议
一、民族大学生的法学教学定位
贺卫方认为,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应用型通才”。赵相林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筑了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人员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级法律应用专门人才。苏力认为,法学本科教育要完成培养“通用型、法律交叉学科型”人才的任务。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为培养“通用法律人才”、“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反对过分强调职业性倾向。不少学者对此却有不同意见,孙笑侠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型的教育,而不是通识型的教育。方流芳认为,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而非培养法学大师的学术教育。培养法律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学本科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其目标也应分阶段。要培养应用性的通用人才,先要培养其单项的职业技能,逐步渗透,最终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所以,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应为职业型教育,这样的定位对民族大学生尤为合适。新疆的民族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律,有语言转换带来的困难;二是新疆的法律职业人才奇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很少,有了资格愿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三是民族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由于没有语言的障碍,并且深谙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他们在民族地区处理案件更得心应手。既然民族地区急需民族的法律职业人才,那么对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应该是职业型的教育。
二、新疆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一)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对国家法生疏民族学生上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法律,他们接触到的是本民族的习惯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都按照耳濡目染的习惯进行。加之汉语水平较差,要用第二语言精通法学理论势必难于登天。如果将法条规定对比他们的习惯法讲解,结合具体案例,引导他们讨论、比较,逐渐渗透法学理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对失落感”民族大学生在家乡是各个群体的佼佼者,从小就受到村民、老师的宠爱。然而,到了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由于语言不通、基础教育落后造成的学习障碍,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平日的交流也局限在本民族学生之间。虽然学校组织的民汉互动拉近了民汉学生之间的距离,但用第二语言学习的困惑,造成的学业成绩差异使民族学生总处于被帮助的地位,角色变换使许多学生不适应。因此,增强其学习能力,恢复其自信心尤为重要。
民族大学生法学教学论文
一、民族大学生的法学教育定位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为培养“通用法律人才”、“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反对过分强调职业性倾向。不少学者对此却有不同意见,孙笑侠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型的教育,而不是通识型的教育。方流芳认为,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而非培养法学大师的学术教育。培养法律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学本科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其目标也应分阶段。要培养应用性的通用人才,先要培养其单项的职业技能,逐步渗透,最终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所以,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应为职业型教育,这样的定位对民族大学生尤为合适。新疆的民族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律,有语言转换带来的困难;二是新疆的法律职业人才奇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很少,有了资格愿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三是民族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由于没有语言的障碍,并且深谙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他们在民族地区处理案件更得心应手。既然民族地区急需民族的法律职业人才,那么对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应该是职业型的教育。
二、新疆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一)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对国家法生疏
民族学生上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法律,他们接触到的是本民族的习惯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都按照耳濡目染的习惯进行。加之汉语水平较差,要用第二语言精通法学理论势必难于登天。如果将法条规定对比他们的习惯法讲解,结合具体案例,引导他们讨论、比较,逐渐渗透法学理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促进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注重思想引领、加强学业提升、加大生活帮扶、促进文化融合、给予心理关怀、精准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管理育人模式,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育人模式
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1]的讲话为地方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地方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如何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探索构建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模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3]。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对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专业能力突出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团结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点
在地方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经历、学习水平、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知识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容易成为一类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文化、心理、就业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上总体要求进步。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学习上认真勤奋,在生活中诚实守信,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校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但是极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对消极腐朽的思想文化缺乏鉴别力,因而容易形成偏激行为。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必要的自律意识,存在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和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二)学习上基础相对较差。地方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先进青年和优秀人才,普遍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软硬件条件较差,直接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欠缺、知识面相对狭窄、思维模式比较单一等突出问题[4]。因此,当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地方高校接受更为专业的课程教育时,往往出现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无法完全理解课堂上海量的学习内容等问题[5-6]。加之在地方高校中,往往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案,学生与任课老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又存在考试分数“被照顾”的情绪等,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极易产生学习上自我评价较低、自主学习性较差、学习压力较大等问题,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业进步[7]64。(三)生活上经济水平偏低。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地理环境相对复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大多比较贫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很高,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地方政府补贴以及高校的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等优惠政策,才能顺利完成学业[8]。(四)文化上民族特色明显。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是多民族聚居地,是文化交流荟萃的地方,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本民族的文化熏陶和影响,多具有较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浓厚的文化意识,具有较好的文艺天赋,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出色。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地方高校中存在突出的文化冲击、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等问题。(五)心理上存在一定压力。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汉语水平相对较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缺乏自信,加之生活和文化差异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压力。其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语言交流障碍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部分学生极易出现考试焦虑、厌学的现象,进而产生自卑心理;文化背景差异容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家庭经济困难使其容易产生自卑感,加上远离父母和家乡而产生的孤独感、失意感等,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六)就业上范围相对较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多数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返回家乡和民族地区就业,就业区域相对较窄。另外,由于地方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不能提供系统详尽的就业帮扶政策,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时可供选择的范围有限,可供参考的资料较少。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等方面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导致其就业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与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1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获得了一些有关新疆南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学习情况的相关信息,如语言能力、语言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以及语言学习过程中三种语言之间的思维转换等。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影响其英语学习,这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工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问卷调查
本研究中设计的问卷调查涉及到塔里木大学各个院系的已完成预科学习的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参与调查人数在300人左右。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们的人口统计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上学地点等)、语言学习背景以及学习动机等。调查还涉及到与少数民族学生汉、英两种语言的写作水平相关的一些信息,主要目的是获得参与调查的学生的汉语及英语能力、英语学习时的思维转换及遇到的困难等方面的信息。
(2)访谈
在本研究中,笔者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及英语语言能力、英语表达时的思维转换及遇到的难题等设计了一些问题,但在大部分时间里,访谈是非结构性的,教师可以根据访谈的进展而即兴提出一些问题,当然学生也能给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访谈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尤其是听力及口语表达方面;其次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访谈也让学生们就自己的汉语能力是否会影响其英语学习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
一、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实现多元文化整合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但基于共同的人性和人类共同的生活境遇,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所信守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总会具有共通性。“全球伦理提供的不是抽象的规范,也不是整齐划一的道德规范,而是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共通性的挖掘和提升。它承认多元或多种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也强调扩大我们共同基础的必要性,即认可和接受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道德共同性,由此体现了全球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它绝不是把某一具体国家和民族、某一类型文化的独特伦理观念作为统一标准,其实,在全球伦理的建立中,每一种特殊道德观念和文化类型都起着应有的作用,它是这种合力的共同结果。所以其所包含的伦理精神都能在不同国家的各种文化中找到其存在。”全球伦理与不同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不是截然对立和不可共存的,作为承载民族伦理文化传统的民族大学生,既不能因固守民族伦理文化传统而拒绝接受全球伦理,也不能因崇尚全球伦理而放弃本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高校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兼顾全球伦理与民族伦理文化传统两个面向。
第一,高校道德教育应重点培养民族大学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识。在承认不同道德文化具有独特价值的前提下,以反思、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道德文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民族大学生作出既体现本民族道德传统又符合人类基本道德规则的行为选择。重点培养民族大学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识,既是在行动策略上对多元道德文化的主动应对,更是在提高民族大学生适应和面对复杂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要增强民族大学生对多元道德文化价值的理解,明晰多元道德文化对人类的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要引导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道德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并在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实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自强;要塑造民族大学生对异质道德文化的尊重情感,学会承认并尊重不同道德文化间的差异,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异质文化,并在差异中实现对自我文化的丰富。
第二,高校道德教育应提升民族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明确道德判断标准,是培养民族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前提。然而,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并存的局面,人们对是否存在共识性的道德判断标准、道德判断应依据“谁之标准”等问题则是见仁见智。其中,不乏有观点认为,对多元道德文化的尊重和倡导,有可能从根本上取消道德判断的标准。实际上,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道德困惑,人们对善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却是相同的。而且,从尊重和倡导文化多元的目的来看,它不是要否定道德价值的普遍性,而是要承认各种生活方式都具有特定的历史或伦理的合理性。因此,道德文化多元化不是要颠覆道德的普遍性。根据“和而不同”的立场和原则,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存在于多种多样文化之中,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道德文化之间存在着协商和沟通的可能,从而尊重和认可具有普遍意义和底线意义的价值观,比如道德生活领域的“黄金规则”。当然,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道德判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需要结合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对具体的道德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在高校道德教育中,教师要给予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判断的自主权,使得他们能够依据掌握的道德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作出道德判断。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展现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及时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引导民族大学生明辨是非和善恶。高校还应组织民族大学生走向社会生活实践,亲身感受道德生活世界。通过组织民族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们的生活视野,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高校道德教育应帮助民族大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变动性容易导致道德判断标准的缺失,使得民族大学生道德观念模糊和混乱。高校道德教育应传递那些带有共识性特征的相对稳定的核心道德价值,使这些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受教育者的内心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世界道德教育的普遍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源自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明确主张要向学生传授具有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譬如同情、勇敢、礼貌、公正、诚实、善良、忠诚、坚毅、尊重等。我国的道德教育也日渐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学者提出了四个核心价值观,即诚实守信、责任心、爱国和自我完善。另有学者认为,尊重和公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范畴,前者主要指尊重生命,而后者旨在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尽管中外学者提出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涵盖了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等关系的价值观。在确定了核心价值观之后,高校要在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使民族大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渗透核心价值观,树立行为典范,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民族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在讲授核心价值观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充分吸纳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作为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文化资源。将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以适当的形式纳入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也是坚持道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客观要求。
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遵循道德生成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