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1:00: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主政治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思考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又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三点基本经验值得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

一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要围绕中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展开,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和脱离这个中心。

邓小平把凡是涉及人民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的问题,都作为政治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在狭义的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1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建设,从一开始党和政府就没有把它仅仅看成是经济领域的事情,而是把它看作是关系到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伟大创新实践。邓小平对此讲得最清楚:“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2“就我们国内来说,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3在他看来,“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4“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5作为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中国的经济建设就不是仅仅限于生产和分配等行为,而是党和政府需要动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集中精力做好的头等大事。邓小平理论这种独特的政治视角,对于正确定位中国经济建设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具有指导性。既然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是经济建设,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就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政治问题另搞一套。我们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割裂开来,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开展民主政治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实际坚持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即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出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对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什么变革要求,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建设就要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满足这些要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30年的实践也证明,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主题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多元需求,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19**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也相应地确定为“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6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主攻方向也随之作了调整。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强调了六个方面:一是保持宏观政治稳定,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二是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建立并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创新,建立法治政府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制的需要。五是推进和扩大村民自治和城镇社区自治,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使基层民众真正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六是加强人权保障和司法保护,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民充分享有法制保护的权利和自由,使中国的人权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7

查看全文

民主政治建设

一、符合国情的选择

人类几千年政治文明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选择。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有着与古埃及、印度、巴比伦文明并称于世的灿烂文明,为人类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她的历史传承之久远、文化形态之完整,为世界所公认。

中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直到1840年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衰败,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后的近110年时间里,中国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小帝国主义国家掠夺的对象。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起反抗,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国人民从艰难曲折的探索和斗争中终于认识到,在中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必须以新思想新理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建立全新的政治制度。领导中国人民找到这条新道路和建立新制度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1921年,一批接受过民主与科学思想洗礼的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经过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查看全文

民主政治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新中国取得了以下历史性成就: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的政治制度基本确立;创造性地提出了“矛盾学说”;代议民主政治初步运行。同时,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存在以下不足: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受苏联模式影响太多,兼顾中国国情不足;执政党权力太大,对党政关系的制度规范不够;政治精英在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政治制度特别是立法制度的权威不足。分析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的得失,对我国目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民主政治;成就;不足

一、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反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二是反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国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就政治发展而言,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既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又使民主政治的实现成为可能。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1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确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则是人民民主专政。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确定新中国的国体为人民民主专政,并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与米高扬在延安谈话时指出:“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究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不过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称为人民民主专政更为合适、更为合情合理。”1949年,在新年献辞中,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新中国的国体构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建国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得以实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实现了包括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民主。这既是新中国的重要制度设计,又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在新中国的建国方案中,政体是最没有悬念的问题。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早已确定了新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体决定政体。新中国的国体也同样决定其政体。对此,刘少奇曾指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有它的内容,有它的形式,用资产阶级议会制表示不出来人民民主专政,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充分表现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尽管建国后新中国并未立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而是以政治协商会议作为过渡,但是,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使人民代表大会制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成为可以预期的政治目标。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则意味着政治协商会议完成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历史使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并开始运转。董必武曾指出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性:“现在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它的代表性,比苏维埃广泛些,比资产阶级议会更不用说了。所以人民代表大会是能包括广大的各民主阶级的政权形式。”具体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其特定的内涵:首先,政治权力的来源是民主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其次,政治程序是民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最后,各政府机关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与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上述特征再次证明,在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设计和抉择中注意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政治民主化的思路。

查看全文

中共民主政治建设论文

一、抗战时期中共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推动中国宪政进程,树立民主进步形象

1.极力主张和倡导宪政。1937年5月在延安中共苏区代表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今年的几个月内,全国必须发起一个广大的民主运动,这运动的当前目标,应当放在国民大会和宪法的民主化的完成上。”8月,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的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的要求,主张实行宪政。1939年2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该纲领具有“宪法”的性质。10月2日和12月1日,中共中央两次向全党发出关于宪政运动指示,各抗日根据地的宪政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1940年2月2日,“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宣言》,作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重要讲演。1944年8月12日,指出:“只有立即实行民主,才能增强团结抗战的力量,只有寻民主的途径,才能公平合理地解决国共关系与经济国内其他一切政治问题。”并且重述了信守七年前关于民主政治的诺言。12月15日,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区,首先表现在各阶级各党派合作的“三三制”政府工作中。“凡参加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工作、政府工作及社会工作的一切人员,不问属何党派,或无党无派,应该一律被尊重,应该一律有职有权。”[1]292-293

2.积极推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早在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国共两党“共同负责,共同领导,互相帮助,互相发展”的政治主张。1944年,中国共产党适时地提出了“废止国民党”,实行“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口号。1944年9月4日,中共中央指出“这一主张,应成为今后中国人民的政治斗争目标,以反对国民党一党统治及其所欲包办的伪国民大会与伪宪。”[2]9月15日上午,国民参政会的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受命在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联合政府的主张。11月7日,国共两党达成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协议,“这一协定的精神和方向,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八年来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所追求的目的所在”。12月15日,指出:“摆在解放区人民面前的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想出种种能够促成联合政府的办法来。”[1]296,389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结束国民党的两个步骤是:“目前时期,经过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的协议,成立临时的联合政府;第二个步骤,将来时期,经过自由的无拘束的选举,召开国民大会,成立正式的联合政府。”新的联合政府应当“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3]1068-10698月27日,国共双方经过40多天的谈判后签定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停战协议,政治协商会议同时召开,这成为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中最辉煌的一页。“政协路线就是同志《论联合政府》的路线,这将是今后长时期的奋斗目标。”[4]

(二)推行根据地民主选举,树立全国民主建设的榜样

“民主政治,选举第一”。[5]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具有以下特点:

查看全文

民主政治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新中国取得了以下历史性成就: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的政治制度基本确立;创造性地提出了“矛盾学说”;代议民主政治初步运行。同时,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存在以下不足: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受苏联模式影响太多,兼顾中国国情不足;执政党权力太大,对党政关系的制度规范不够;政治精英在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政治制度特别是立法制度的权威不足。分析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的得失,对我国目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民主政治;成就;不足

一、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反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二是反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国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就政治发展而言,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既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又使民主政治的实现成为可能。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1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确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则是人民民主专政。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确定新中国的国体为人民民主专政,并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与米高扬在延安谈话时指出:“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究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不过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称为人民民主专政更为合适、更为合情合理。”1949年,在新年献辞中,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新中国的国体构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建国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得以实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实现了包括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民主。这既是新中国的重要制度设计,又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在新中国的建国方案中,政体是最没有悬念的问题。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早已确定了新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体决定政体。新中国的国体也同样决定其政体。对此,刘少奇曾指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有它的内容,有它的形式,用资产阶级议会制表示不出来人民民主专政,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充分表现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尽管建国后新中国并未立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而是以政治协商会议作为过渡,但是,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使人民代表大会制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成为可以预期的政治目标。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则意味着政治协商会议完成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历史使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并开始运转。董必武曾指出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性:“现在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它的代表性,比苏维埃广泛些,比资产阶级议会更不用说了。所以人民代表大会是能包括广大的各民主阶级的政权形式。”具体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其特定的内涵:首先,政治权力的来源是民主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其次,政治程序是民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最后,各政府机关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与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上述特征再次证明,在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设计和抉择中注意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政治民主化的思路。

查看全文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论文

摘要: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新中国取得了以下历史性成就: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的政治制度基本确立;创造性地提出了“矛盾学说”;代议民主政治初步运行。同时,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存在以下不足: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受苏联模式影响太多,兼顾中国国情不足;执政党权力太大,对党政关系的制度规范不够;政治精英在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政治制度特别是立法制度的权威不足。分析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的得失,对我国目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民主政治;成就;不足

一、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反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二是反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国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就政治发展而言,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既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又使民主政治的实现成为可能。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1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确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则是人民民主专政。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确定新中国的国体为人民民主专政,并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与米高扬在延安谈话时指出:“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究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不过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称为人民民主专政更为合适、更为合情合理。”1949年,在新年献辞中,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新中国的国体构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建国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得以实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实现了包括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民主。这既是新中国的重要制度设计,又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在新中国的建国方案中,政体是最没有悬念的问题。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早已确定了新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体决定政体。新中国的国体也同样决定其政体。对此,刘少奇曾指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有它的内容,有它的形式,用资产阶级议会制表示不出来人民民主专政,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充分表现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尽管建国后新中国并未立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而是以政治协商会议作为过渡,但是,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使人民代表大会制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成为可以预期的政治目标。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则意味着政治协商会议完成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历史使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并开始运转。董必武曾指出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性:“现在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它的代表性,比苏维埃广泛些,比资产阶级议会更不用说了。所以人民代表大会是能包括广大的各民主阶级的政权形式。”具体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其特定的内涵:首先,政治权力的来源是民主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其次,政治程序是民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最后,各政府机关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与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上述特征再次证明,在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设计和抉择中注意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政治民主化的思路。

查看全文

民主政治建设论文

一、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反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二是反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国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就政治发展而言,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既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又使民主政治的实现成为可能。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1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确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则是人民民主专政。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确定新中国的国体为人民民主专政,并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与米高扬在延安谈话时指出:“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究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不过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称为人民民主专政更为合适、更为合情合理。”1949年,在新年献辞中,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新中国的国体构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建国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得以实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实现了包括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民主。这既是新中国的重要制度设计,又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在新中国的建国方案中,政体是最没有悬念的问题。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早已确定了新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体决定政体。新中国的国体也同样决定其政体。对此,刘少奇曾指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有它的内容,有它的形式,用资产阶级议会制表示不出来人民民主专政,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充分表现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尽管建国后新中国并未立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而是以政治协商会议作为过渡,但是,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使人民代表大会制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成为可以预期的政治目标。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则意味着政治协商会议完成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历史使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并开始运转。董必武曾指出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性:“现在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它的代表性,比苏维埃广泛些,比资产阶级议会更不用说了。所以人民代表大会是能包括广大的各民主阶级的政权形式。”具体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其特定的内涵:首先,政治权力的来源是民主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其次,政治程序是民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最后,各政府机关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与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上述特征再次证明,在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设计和抉择中注意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政治民主化的思路。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新中国的政党制度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有关。苏联实行一党制,东欧国家则是多党联合执政。1947年9月,苏联要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向苏联模式靠拢。此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也都由多党联合执政变成了实质上的一党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中国的政党制度最终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认为,新中国之所以选择不同于苏联一党制的多党合作制,是因为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苏联,“只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党,任何社会集团或个人,对于共产党是采取合作的而不是敌对的态度,我们是没有理由不和他们合作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石,确定了“同党外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新政权的人事安排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派和无党派人士3人,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派和无党派人士27名,几乎占一半。政务院副总理中,派和无党派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派和无党派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部、会、院、署、行的正职负责人中,派和无党派人士19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也由派人士担任”。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及与派的真诚合作成为公认的事实。如果说“作为一种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没有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没有政权组织形式的体现,是不能成立的”,那么,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赋予了多党合作制以法律的确认和保障,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则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体现了多党合作制。因此,1949年的政治协商会议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与各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新中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形式主要有民主协商会、谈心活动、座谈会、书面交流等,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新中国对中国政党政治民主建设探索的重要内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新中国国家结构的抉择问题。对于国家结构问题,党的文件中存在一定矛盾,既有过民族自治的规定,又有过联邦制的主张。这也表明了中共领导对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结构形式的探索过程。在政协筹备期间,曾向长期主持民族工作的同志征询国家结构形式问题。在政协全体会议召开前的报,告中,也提出了国家结构形式问题:“我们的国家是不是多民族联邦制”。直到1949年9月29日,也就是建国前两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才最终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这是一项重大历史抉择,但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规定仅停留于宏观层面。1952年,为便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强调“各民族自治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同时对自治区、自治机关、自治权利、自治区内的民族关系等作了详尽的具体规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再次表明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改变原来按照区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的提法,具体指出分别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三级民族自治机关,并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这样,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正式得以确立,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建立起来。

查看全文

民主政治建设与农民素质关联综述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村民自治,即在农村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务,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民主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具体内容就是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观条件就是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包括政治知识、民主意识、法律观念、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在内的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既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反过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仅对农民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将使农民的政治素质乃至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1提高农民政治素质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广大农民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他们应该是“政治权利、政治权力的掌握者和运用者,政治文化、政治思想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政治行为、政治规范的发动者和制定者,政治制度、政治设施的创建者和铺设者”[1]250。他们的民主意识、法律观念、政治知识、参政能力等政治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从而决定农村能否形成安定和谐的良好秩序。农民是中国最大的劳动阶级,他们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毋庸讳言,他们身上也存在着许多的弱点和缺陷。由于他们文化素质较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民主法制意识不强,政治参与能力欠缺,对自身的权利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不能按照制度化的程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这些缺陷和不足,会使他们在自身权利遭受侵犯时,或者听之任之而无动于衷、无所适从,或者头脑发热、感情用事,做出过火的行为。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层加剧,农村不安定的政治因素也在增长。如: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农民不满情绪不断上升,部分干部不规范执法引发干群关系紧张导致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宗族势力或恶势力对村民自治选举的渗透有强化趋势,盗窃、抢劫等刑事犯罪案件的不断发生,邪教及迷信活动屡禁不止,相邻间财产纠纷酿成的事端不断增多,等等。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会严重地影响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作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2提高农民政治素质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提高社会主体的政治素质是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体的政治素质又是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农民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民主意识、参政能力、法律水准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因此,加强对农民进行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就成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化,农村经济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村民主意识得到不断洗礼,农民人口流动和阶层分化在加速,农村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宗法思想、血亲观念等正在被现代民主思想所取代,特别是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进,农民的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他们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始进行政治参与了。那么,在此形势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进行政治法律常识和政治参与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的制度化观念,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监督能力,使他们成为在政治上成熟的公民,就成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既要培养他们的民主思想、法制观念和程序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得到强化,又要丰富他们的政治知识、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参政能力,使他们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敢于表达和保护,并能够在制度化的轨道上采取行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使整个农村社会能够在法律的范围内保持和谐有序,从而推动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与和谐社会构建。

3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对农民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查看全文

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论文

[摘要]邓小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调。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人民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这一进程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背景下进行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在此基础上,毅然决然地进行了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越来越和我们的国情相结合,使我们的发展逐步进入了新境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改革和建设的宏伟蓝图。“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邓小平领导人民努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对民主政治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奠定了基调。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手中时,他们提出了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新举措。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其意义就越发凸显出来。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着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运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邓小平对比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并把民主政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来看待。

1979年3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无产阶级新型民主政治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努力,留下了许多重要的精神财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是其中一个基本观点,它阐明了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东西。希腊文中的民主,其本意是“人民当家作主”或者是“多数人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进一步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国家,使绝大多数人能够当家作主,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的。列宁在反复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前提下,结合俄国的实际,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新型民主建设作了系统的、纲领性的规划和设想,他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思想,是规划得以实现的条件和保证。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查看全文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思考

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努力探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逐步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政务公开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改革稳定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大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维护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保障和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政治实现形式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农村事务,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和对自身事务的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的市场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积极要求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坚定广大农民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