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责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10:53: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主责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主责任

浅析干部民主推荐责任制

民主推荐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是科学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第一个步骤,通过民主推荐有利于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民主推荐也是在干部工作中体现正确政绩观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规定,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领导班子职位的设置全额定向推荐;个别提拔任职,按照拟任职位推荐。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根据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选拔任用干部要经过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程序。每个环节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要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各个环节的责任划分,是哪个环节的责任,要由哪个环节的行为人来承担,不可混淆。如果出现了用人失察失误的问题,推荐人负推荐责任,考察人负责考察责任,等等。本文仅对推荐环节中责任明确及其追究的问题进行探讨。

责任的追究是抵挡推荐环节中不正之风的一把利剑。一方面可以约束推荐人的推荐行为,另一方面也能防止少数干部不思进取、投机钻营现象的发生。虽然《干部任用条例》对推荐环节的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干部工作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条例》所没有规定的情形,导致推荐责任不明确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里首先必须明确一些概念,推荐行为者的推荐行为对推荐对象的任用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如果推荐对象被任用,这种可能性就变成了现实性,“初始提名人”就确定为本次任用的“推荐人”。“推荐人”可能是个体的人,也可能是推荐单位的党组织,也可能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党委组织部门。

任何事情都是人来做的,任何机制的形成其本质都是对“人”的个体行为的约束。本文从对“人”的行为约束的角度出发,明确推荐程序中行为者的责任,以对行为者的责任追究为手段,规范推荐程序,形成科学的推荐机制和可行的操作体系,真正落实民主推荐环节中的民主,防止少数人选人现象的发生,为科学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把好第一关。

查看全文

公共行政民主责任论文

【内容提要】民主和责任,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内部间的关系等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的内涵和意蕴,对中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行政/民主/责任/价值取向

政府作为“一以公民的自愿联合或本质上的强制性为基础的组织”(注:参见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其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其功能在于运用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公共权威,承担起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这内在地决定了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必然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以及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准则。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迄今为止的各种类型国家中,拥有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无疑都是政府,但对现代民主制国家而言,政府的这种行政主体地位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受制于社会、公民或立法机关,由此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查看全文

公共行政民主责任取向论文

【内容提要】民主和责任,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内部间的关系等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的内涵和意蕴,对中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行政/民主/责任/价值取向

政府作为“一以公民的自愿联合或本质上的强制性为基础的组织”(注:参见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其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其功能在于运用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公共权威,承担起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这内在地决定了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必然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以及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准则。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迄今为止的各种类型国家中,拥有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无疑都是政府,但对现代民主制国家而言,政府的这种行政主体地位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受制于社会、公民或立法机关,由此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查看全文

公共行政民主和责任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民主和责任,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内部间的关系等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的内涵和意蕴,对中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行政/民主/责任/价值取向

政府作为“一以公民的自愿联合或本质上的强制性为基础的组织”(注:参见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其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其功能在于运用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公共权威,承担起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这内在地决定了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必然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以及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准则。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迄今为止的各种类型国家中,拥有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无疑都是政府,但对现代民主制国家而言,政府的这种行政主体地位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受制于社会、公民或立法机关,由此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查看全文

公共行政民主和责任取向论文

【内容提要】民主和责任,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内部间的关系等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的内涵和意蕴,对中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行政/民主/责任/价值取向

政府作为“一以公民的自愿联合或本质上的强制性为基础的组织”(注:参见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其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其功能在于运用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公共权威,承担起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这内在地决定了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必然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以及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准则。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迄今为止的各种类型国家中,拥有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无疑都是政府,但对现代民主制国家而言,政府的这种行政主体地位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受制于社会、公民或立法机关,由此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查看全文

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迈进。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政府无疑起着主导性作用,它既担负着推动整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任,同时,也必须适应改革,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公共行政便成为改革中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从动态上看,公共行政实际上是其主体(代表政府)与相对人(来自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所以,公共行政的运作在其深层就体现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模式。鉴于此,本文就从国家(主要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对当前我国公共行政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演变: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1.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直接决定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

公共行政的根本宗旨决定于整个政治系统的性质。但就公共行政运行过程所直接体现的价值取向而言,则取决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即政府与社会的力量对比关系。由于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的不同,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可以作“政府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区分。

政府与社会的区分源于国家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又导致了以下两个结论:一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被区分为统治阶级和市民阶级,统治阶级从社会主体中分离出来,上升为权力主体也即政府主体;二是政府通过公共行政使统治阶级的权力固定化、合法化,统治阶级对市民阶级的控制是通过其意志执行系统——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来实现的,社会从属于政府,欧洲的中世纪和中国的封建时代尤为如此,因此,政府与社会的力量对比关系表现为“政府本位”,与之相应,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也必然是政府本位。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使社会日益强大起来,国家(政府)必将以被社会日益包容的形式而渐趋消亡,在政府与社会的力量对比中,重心逐渐向社会倾斜,所以,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将逐步实现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本来意义上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制度。广大劳动人民既是社会的主体又是权力的主体。政府成为人民(而不是少数人)意志的执行系统,其宗旨就在于为全体劳动人民服务。因此,社会主义在根本上实现了国家(政府)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开始了公共行政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的历史。

查看全文

漫谈公共行政的民主及其责任取向

【内容提要】民主和责任,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内部间的关系等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的内涵和意蕴,对中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行政民主责任价值取向

政府作为“一以公民的自愿联合或本质上的强制性为基础的组织”(注:参见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其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其功能在于运用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公共权威,承担起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这内在地决定了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必然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以及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准则。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迄今为止的各种类型国家中,拥有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无疑都是政府,但对现代民主制国家而言,政府的这种行政主体地位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受制于社会、公民或立法机关,由此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从终极根源上看,政府及其公共权力产生于人民的直接或间接授权,这是任何一个民主国家所确定的一项根本的宪政原则。虽然人民授权的具体方式和过程在政府体制不同的国家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它们本质上的一致性,那就是人民对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不仅是现代政府及其公共行政合法性的惟一来源和公共行政运作的前提,而且也是现代民主的一种典型形式。这就从根本和实质上决定了政府的公共行政活动必须遵循和体现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有悖于此的政府必然丧失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查看全文

公民主张追究政府官员责任活动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论;公民问责的概念与内涵分析;公民问责的基本行动模式;公民问责要素的比较分析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研究者们都看到了公民参与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许多促进公民参与问责的构想、责任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概念、信任合作型、问政追理型、评议考核型、究责诉讼型、不同的问责模式反映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不同关系状况、参与者范围、参与的深度、问责的对象和内容、问责的激励、制度化水平、问责效果、公民有问责的权利,也有问责的能力,更有问责的要求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公民问责是公民发起的直接指控或主张追究政府及其官员责任的社会活动,分为公民问政和公民究责两个相对独立的行动范畴。根据公民与政府之间互动关系的性质,形式多样的公民问责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信任合作型、问政追理型、评议考核型、究责诉讼型等行动模式。不同的问责模式反映了公民与政府之间不同的关系类型,并在参与者范围、参与深度、问责的对象和内容、激励方式、制度化水平和问责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问责;责任;公民问责;政府及其官员

一、引论

2003年的“非典(SARS)”危机开启了中国官场的“问责风暴”。综观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公共事件,如陕西的“周老虎事件”、厦门市民抵制PX项目的“散步事件”、浙江温州和江西新余等地公务员出国考察账单曝光事件以及“林嘉祥事件”、“周久耕事件”等,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公民个人或集体直接指控或主张追究政府及其官员的责任,谋求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

自问责制进入理论研究的议程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者们都看到了公民参与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许多促进公民参与问责的构想。问题是,公民并不只能是作为附和者或见证者来参与权力监督机关实施的行政问责活动,他们也能够直接指控或主张追究政府及其官员的责任,比如举报、信访、行政诉讼甚至抗议性行动等。

查看全文

责任政府贯穿民主政治建设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咎辞职制度;引咎辞职制度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结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内涵、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引咎辞职的主体是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是以“咎”为前提、强调官员的道德自律、辞去的是领导职务、引咎辞职制度的价值功能、破除传统“官本位”思想、提升我国政府形象、推进我国责任政府建设、促进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缺乏配套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引咎辞职带有明显的行政性、引咎辞职的问责范围狭窄、辞后责任追究不够、引咎辞职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后续管理体制模糊、党政系统间表现不协调、公民参与意识的缺失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建设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政府权力的不断规范化与政府责任的不断明确化。但目前制度刚建立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完善这一制度及其内外执行环境,使其真正成为人民民主的体现与责任政府的切实表现。

【关键词】引咎辞职责任政府道德自律

一、引咎辞职制度

1.内涵

引咎辞职作为一项制度,《公务员法》第八十二条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不宜再担任现职,本人应当引咎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查看全文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论文

【内容提要】民主和责任,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内部间的关系等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的内涵和意蕴,对中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行政/民主/责任/价值取向

政府作为“一以公民的自愿联合或本质上的强制性为基础的组织”(注:参见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其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其功能在于运用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公共权威,承担起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这内在地决定了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必然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以及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准则。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迄今为止的各种类型国家中,拥有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无疑都是政府,但对现代民主制国家而言,政府的这种行政主体地位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受制于社会、公民或立法机关,由此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