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决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09:48: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主决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民主决策思考
党的**大报告强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有效弥补决策者在能力、经验以及学识等方面的不足,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都进行了建设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的探索,成立决策咨询机构、开展决策咨询工作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探索,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决策的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决策咨询工作。
完善党委和政府内部决策咨询系统。目前,党委和政府系统为决策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部门较多,力量相对分散。可以由党委和政府研究部门牵头,整合有关机构和组织,建立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党委和政府内部决策咨询系统,全面负责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工作。同时,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等措施提高内部决策咨询系统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健全制度、搞好保障等措施为其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设立决策咨询专项经费,使内部决策咨询系统能够围绕省市党委和政府确定的重大课题进行调研、多出成果;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加强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
建设党委和政府外部决策咨询系统。在完善党委和政府内部决策咨询系统的同时,建立专业领域广、调研能力强、咨询效率高的决策咨询专家库,形成党委和政府外部决策咨询系统,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的决策咨询作用。专家来源可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二是实际工作部门;三是在外地工作的本地籍知名人士;四是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国内外人士。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若干子专家库,并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决策咨询专家的主要职责是参与有关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重要规划等的咨询工作,重点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调研作用。广泛搜集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和数据,进行国情、省情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二是论证作用。对党委和政府提出的重大政策、重大问题、重要规划等进行科学论证,拟定备选方案;三是谋划作用。主动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实现党委和政府与专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决策咨询专家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作用,需要在党委和政府特别是主要决策者与决策咨询专家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使他们能够便捷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决策咨询专家及时了解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需求和有关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咨询;另一方面可以使决策者及时了解决策咨询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咨询建议,并把它们应用到决策过程中。应定期向决策咨询专家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委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以及干部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建立一站式决策咨询模式,将决策咨询专家的决策咨询建议直接报送党委和政府领导,并将决策咨询专家的建议被采纳情况向专家本人、所在单位、有关咨询机构及时通报。
健全决策咨询工作的有关制度和机制。由于决策咨询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应通过强制性规定,把决策咨询作为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必要环节,保证决策得到尽可能充分的信息和智力支持;建立党委和政府决策咨询工作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沟通情况、部署任务,及时向社会重大咨询课题;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参与到决策咨询工作中来。
村务民主决策制度
为避免村务决策的失误,增强决策人员的责任意识,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村务决策的内容包括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定决议和工作部署,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村干部报酬、村公益事业经费筹集方案和建设承包方案等,都属于村务决策的内容。
二、村务决策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三、民主决策的程序:
(一)方案的提出。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十分之一村民联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方案;
(二)受理议案。由村党组织统一受理议案,并召集“两委”联席会议讨论,研究提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党委民主决策思考
在各级党的基层组织里,党委领导班子是组织肌体的头脑。基层党委的决策水平、决策质量、决策效率和决策的正确程度,决定着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提高决策质量,减少决策失误,就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实行党委制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目前,总的来看,基层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好的,但在一些基层党委的决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悖于民主集中制的现象。比如:对民主集中制采用实用主义态度,随意变通,对制度程序人为取舍,轻易抛开制度的约束,使得制度淡化,程序虚化,监督弱化;一言堂,民主成了形式,决策程序走过场;一般决策甚至重大决策暗箱操作;不重视调查研究,只凭片面依据甚至主观意愿,不收集足够的信息,不经过充分的酝酿,在议不够、议不透的情况下,就轻率地做出重大决策;班子主要领导遇事怕承担责任,不作为,不敢为,对于矛盾集中的问题和棘手的问题,往往采取上交、拖延、回避等办法;班子成员之间缺乏思想交流,缺乏沟通,互相不配合,表面和气,背后生气;决策程序不当,不分决策的性质和内容,一律简单化处理,采用举手表决或鼓掌通过的方式进行表决,即使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也不对操作过程做出严格规定;无考核,没监督,形不成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的有效机制。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有效克服一些基层党委存在的有悖于民主集中制的现象,推进基层党委决策民主化的进程,当前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决策观念。党委决策是在获取足够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若干方案进行分析、判断和抉择,从中选取一个最具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方案的过程。决策民主要贯穿决策的全过程。在决策前,要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开言路,拓宽信息渠道,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决策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防止久拖不决。尤其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服从多数与尊重少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等几个方面的关系,把握好“度”。
第一,要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度”。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不可对立,不可偏废。第二,要把握好服从多数与尊重少数的“度”。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策,有利于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但是,对于少数人的意见,尤其是一再强调、反复呼吁、言之成理的意见,要引起重视。在决策中既不能造成多数人压制少数人,甚至剥夺少数人权利的氛围;又不能过分迁就少数人,使其破坏集中统一的步调。第三,要把握好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度”。“决策随同”、“不敢作为”、“一言堂”等现象的产生,与班子成员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密切相关,实际上是决策成员的责权利关系不对称的结果。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每个成员在决策过程中的职责,有利于形成每个成员的民主意识,克服“集体负责,谁都没责”的弊端。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决策水平。发扬决策民主,建立健全决策制度是基础。应从两方面来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科学民主决策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科学民主决策,提高重大事项的决策水平和效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等要求,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原则
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遵循如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决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使决策符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律。
(二)坚持民主决策。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领导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三)坚持依法决策。决策行为和决策程序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法规、决定、命令和市政府的有关规定。
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报告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课题组对我省近年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在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剖析了当前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民主决策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一、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机制的科学内涵
从党政领导班子的决策角度来说,民主决策机制主要是指用于规范党政领导班子决策行为,通过预定的程序、规则和方式,确保决策能广泛吸取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符合本地区实际、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它主要是由制度设计、程序设定、规则设立、机构设置有机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从其含义来看,民主决策机制主要包括决策制度、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和决策机构四个要素。决策制度是民主决策机制的核心内容。民主决策机制大量的内容体现为制度形式,并通过制度来规范和保障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作为要素的制度主要有:调查研究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民主集中制,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等。决策规则是民主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制度运作的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规则通过对决策的范围、主体、原则、纪律、方式、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使制度得到进一步细化,为制度的具体化、操作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作为要素的规则主要有:议事规则、表决规则、工作规则等。决策程序必须经过一系列相互衔接、环环相扣而又相互作用的环节和步骤。这些环节和步骤是民主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关节点,起着坚实的支点作用,哪个关节被省略、简化或颠倒,都将造成程序要素的不完整和缺失,最终导致机制的功能受损。作为要素的程序至少有六个前后相继的环节和步骤: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深入调研、形成预案,咨询论证、综合评估,集体研究、会议决定,组织动员、决策实施,监督反馈、修正完善。决策机构是民主决策机制的载体,制度、规则、程序的要素都要依托机构这个载体才能运作,机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要素的机构主要有:决断机构,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决策辅助机构,如调研机构、咨询机构、论证评估机构等。
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的有益探索
我省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在议题提出环节,拓宽渠道,广开言路。议题的提出,是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我省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在重要问题、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视议题反映的民意,对许多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事关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事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决策议题的提出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渠道反映出来的。比如,南平市委、市政府就解决“三农”问题,向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议案;请一些派、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干部对“三农”问题提出思路看法;请许多身处基层一线的干部、党员群众反映“三农”问题。此外,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信息专报关注“三农”问题。广泛吸收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南平机制”。
党委民主决策思考
在各级党的基层组织里,党委领导班子是组织肌体的头脑。基层党委的决策水平、决策质量、决策效率和决策的正确程度,决定着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提高决策质量,减少决策失误,就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实行党委制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目前,总的来看,基层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好的,但在一些基层党委的决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悖于民主集中制的现象。比如:对民主集中制采用实用主义态度,随意变通,对制度程序人为取舍,轻易抛开制度的约束,使得制度淡化,程序虚化,监督弱化;一言堂,民主成了形式,决策程序走过场;一般决策甚至重大决策暗箱操作;不重视调查研究,只凭片面依据甚至主观意愿,不收集足够的信息,不经过充分的酝酿,在议不够、议不透的情况下,就轻率地做出重大决策;班子主要领导遇事怕承担责任,不作为,不敢为,对于矛盾集中的问题和棘手的问题,往往采取上交、拖延、回避等办法;班子成员之间缺乏思想交流,缺乏沟通,互相不配合,表面和气,背后生气;决策程序不当,不分决策的性质和内容,一律简单化处理,采用举手表决或鼓掌通过的方式进行表决,即使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也不对操作过程做出严格规定;无考核,没监督,形不成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的有效机制。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有效克服一些基层党委存在的有悖于民主集中制的现象,推进基层党委决策民主化的进程,当前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决策观念。党委决策是在获取足够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若干方案进行分析、判断和抉择,从中选取一个最具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方案的过程。决策民主要贯穿决策的全过程。在决策前,要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开言路,拓宽信息渠道,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决策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防止久拖不决。尤其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服从多数与尊重少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等几个方面的关系,把握好“度”。
第一,要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度”。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不可对立,不可偏废。第二,要把握好服从多数与尊重少数的“度”。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策,有利于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但是,对于少数人的意见,尤其是一再强调、反复呼吁、言之成理的意见,要引起重视。在决策中既不能造成多数人压制少数人,甚至剥夺少数人权利的氛围;又不能过分迁就少数人,使其破坏集中统一的步调。第三,要把握好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度”。“决策随同”、“不敢作为”、“一言堂”等现象的产生,与班子成员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密切相关,实际上是决策成员的责权利关系不对称的结果。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每个成员在决策过程中的职责,有利于形成每个成员的民主意识,克服“集体负责,谁都没责”的弊端。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决策水平。发扬决策民主,建立健全决策制度是基础。应从两方面来加强制度建设。
民主决策机制调研报告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课题组对我省近年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在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剖析了当前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民主决策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一、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机制的科学内涵
从党政领导班子的决策角度来说,民主决策机制主要是指用于规范党政领导班子决策行为,通过预定的程序、规则和方式,确保决策能广泛吸取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符合本地区实际、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它主要是由制度设计、程序设定、规则设立、机构设置有机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从其含义来看,民主决策机制主要包括决策制度、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和决策机构四个要素。决策制度是民主决策机制的核心内容。民主决策机制大量的内容体现为制度形式,并通过制度来规范和保障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作为要素的制度主要有:调查研究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民主集中制,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等。决策规则是民主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制度运作的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规则通过对决策的范围、主体、原则、纪律、方式、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使制度得到进一步细化,为制度的具体化、操作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作为要素的规则主要有:议事规则、表决规则、工作规则等。决策程序必须经过一系列相互衔接、环环相扣而又相互作用的环节和步骤。这些环节和步骤是民主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关节点,起着坚实的支点作用,哪个关节被省略、简化或颠倒,都将造成程序要素的不完整和缺失,最终导致机制的功能受损。作为要素的程序至少有六个前后相继的环节和步骤: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深入调研、形成预案,咨询论证、综合评估,集体研究、会议决定,组织动员、决策实施,监督反馈、修正完善。决策机构是民主决策机制的载体,制度、规则、程序的要素都要依托机构这个载体才能运作,机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要素的机构主要有:决断机构,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决策辅助机构,如调研机构、咨询机构、论证评估机构等。
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的有益探索
我省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在议题提出环节,拓宽渠道,广开言路。议题的提出,是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我省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在重要问题、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视议题反映的民意,对许多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事关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事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决策议题的提出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渠道反映出来的。比如,南平市委、市政府就解决“三农”问题,向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议案;请一些派、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干部对“三农”问题提出思路看法;请许多身处基层一线的干部、党员群众反映“三农”问题。此外,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信息专报关注“三农”问题。广泛吸收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南平机制”。
民主决策制度意见
村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实施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对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保证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观就实施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村级组织工作规则》、《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浙江省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关规定,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村民(社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确保农村重大事项决策工作科学民主有序进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施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依章办事有机结合,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范决策;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尊重和维护群众的权益,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做到集中民智、尊重民意、为民办事;坚持切合实际、简便易行,既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有关程序,又符合农村实际和村民生产生活特点,操作性强,效果明显。
二、主要内容和形式
民主决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村庄建设规划;村民自治章程、村经济合作社章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和村规民约;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集体资金的使用,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以及集体企业的改制方案;兴办学校、道路、水利、电力、自来水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以及建设承包方案;村集体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的承包和租赁,宅基地的安排和使用,征用土地各项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领取村干部误上报酬的人数及标准;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其它重大事项。
规范民主决策机制方案
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村民自治水平,现就农村重大党务、重要村务党员和村民代表两轮票决制(以下简称“两重两轮”票决制),提出如下方案。
一、主要目的
通过实行“两重两轮”票决制,调动广大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使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制度化、民主监督程序化,促进农村以济建设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两重两轮”票决制,是指在行政村重大党务、重要村务的决策过程中,采取党内与党外相结合的办法,由党员、村民代表分别进行讨论,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最后形成决议决定的制度。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村党支部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运用票决制度,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党支部的主张变为全体村民的意志和自觉行动,确保票决制真正成为维护、实现和发展全体村民根本利益的平台,做到有利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浅析论文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人们平时最关心也是谈论最多的便是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问题。但是究竟如何理解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却并没有得到深入的讨论。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界。
一般说来,人们对科学决策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决策的方法和程序符合科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决策的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前者一般不容易产生歧义,而后者却容易产生歧义。当然,就前者来说情况也是很复杂的。科学方法有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区别,人们只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而不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否合理呢?对信息的归纳、整理和分析也有不同的方法,有量化分析的方法,也有一般的归纳与综合的方法。使用一般的归纳与综合的方法是否就不科学呢?例如过去的革命战争时期,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政治环境纷纭复杂,然而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和归纳综合的方法制定了正确的政治的战略策略和军事的战略策略,从而赢得了革命和战争的胜利。我们都知道的《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发展作了多么英明的预见,历史证明,后来抗日战争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一预见实现的。我们能说这样的决策不科学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说量化分析的方法不科学,虽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关于决策方法的科学性的问题便是一个值得深入地讨论的问题。
对于后一个问题,即关于决策结果的科学性的问题,就不仅复杂,而且还会产生歧义了。这里涉及到对实际情况的看法问题。从决策者的角度来说,似乎决策的对象──包括环境和人都是纯粹的客体。他们只有在一定政策的作用之下才会产生这样和那样的反应。这样,就可以把每一项决策和客体的反应之间的联系作相关的细致的分析,并且将这一过程变成完全可以重复进行实验的过程。只有作这样的设想时,才能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考察决策结果的科学性。这也就是把决策的过程和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提并论。这样做在一些人看来才是完全符合科学的,因而是科学决策的本意。然而,问题在于,是否能够把决策的对象看成纯粹的客体?实际上恐怕不能这样看。因为决策的对象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或人群。他们不仅仅可以对决策者的行为做出一定的反应,同时,他们还能以主体的姿态对决策者施加影响,并且力求达到预期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总的权力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实际上已形成一种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互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过程已经不是原来人们所设想的单向的运动,而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并且是一种往复不断的双向运动了。而在双向的运动中,原来的所谓决策的科学性便不见了。第一,因为决策者通过一定的决策并不一定能从决策对象方面得到预期的反应;第二,决策者的决策动机本身便要受到决策对象反作用的影响。这样,便使得决策者和决策对象双方的地位都变得相对化了。因而,决策过程便伴随着决策者和决策对象双方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现实的决策状况。这个问题,我是受启发于詹姆斯·不坎南的《自由、市场与国家》。他在书中分析了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指出,经济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完全看成像自然对象一样的纯客观对象。因此,其所研究的就是每一项政策对客体作用之后所产生的反应。而且这种作用与反应的内容是可以重复的,也就是说,不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用同样的政策得到同样的反应。这样,决策过程就变成了与自然科学实验一样的过程了。然而不坎南认为,这种对科学的追求实际上是并不科学的。因为作为经济政策的对象的人们,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对象,而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体。他们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经济政策的作用,而且也在把决策人当作实验的对象。他以《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和星期五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当鲁宾逊开始遇到星期五的时候,由于无法进行语言的交流,他只能对星期五进行作用与反应的实验以探索交流的途径。这样看来他似乎是在进行一种纯粹的自然科学的实验。而经济学便类似这样一种实验。但是,不坎南指出,实际上,当鲁宾逊在进行这种实验的时候,反过来星期五也在对鲁宾逊作着同样的实验。也就是说双方都在寻找交流的途径。这样便很快找到了交流的途径,并发展为语言的交流。不坎南指出,这种情况正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这样便把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这就说明:如果说经济学所追求的是只能有唯一答案的科学真理,那么,政治经济学所追求的却是利益的交易。这就是不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出发点。不坎南的这一思想对我们研究决策问题显然是有很大的启发性的。如果说在经济领域中情况是如此,那么作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对象的政治领域就更加如此。所以,政治决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的交易过程。是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利益交易的过程。因此,虽然基本上说来决策是在政治管理的权力的框架内运行的,也就是说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地位不可能是平等的,但是其中已在很大的程度上渗透进了交易的内容,从而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权力关系。面对这样一种实际的情况,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就有可能走人歧途。因为科学性所追求的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把并非唯一正确的答案当作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自认为自己已经真理在握的人,就会把其它的可能答案当作谬误去排斥和打击。因为真理是从不妥协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一定要碰壁的。正如不坎南在上述的书中指出的,不注重利益交易而只注重追求真理的政治学,很容易变成专制主义的政治学。这种说法也适用于对所谓科学决策的评价。名义上追求科学性的决策,很可能变成专制主义的决策。这样,所谓的科学决策不但不等于正确的决策,而且还同民主决策完全对立起来了。如果说真理是决不妥协的,那么利益却是可以妥协的。交易就是利益妥协的最经常和最方便的办法。所以,对科学决策这一提法需要慎重对待,应该仅仅从前一种意义上即决策方法的科学性的意义上来使用,而不应该将其意义延伸到决策的结果方面来。同时,我们在研究决策的结果时,则应把决策的结果看作是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围绕着利益问题的互动过程的一种合力,也就是双方反复进行利益交易的结果。从这方面来说,并不存在追求真理和追求科学性的问题,而是追求利益的协调,即追求双方都能或都愿意接受的结果。这才应该是正确决策的最后的衡量标准。这样一种认识应该始终贯彻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中来,使公共决策真正能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良好的、积极的作用。
关于决策民主化的问题与上述问题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民主从操作的意义上说就是人民对政府的制约。也就是在政治管理权力运行的框架之内相对于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权力而存在的自下而上的制约权力。因此,民主的实质在在于制约。而一般所理解的民主决策一个是指采纳群众的意见;另一个是指按照民主的程序进行决策。然而采纳群众的意见,完全可以是单向地即自上而下地实现的,而并不体现自下而上的制约。也就是说收集意见的过程很可能是上级提出要求,而下级提供材料,而与广大群众没有直接的联系。至于按程序决策,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直接联系的。所以,按照民主的精神,民主决策应该体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制约,而人们对于民主决策的习惯看法却与这种制约没有直接的联系。这在认识上便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为了要真正实现民主决策,首先便需要使人民对决策过程发挥制约的作用,体现出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双方的互动关系。其次,作为民主决策来说,一般地、笼统地指出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还是很不够的,而是还必须解决如何互动的问题。因此,所谓民主决策问题就是要解决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之间如何互动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互动的内容、方式、程度、幅度等等问题。那么,在民主决策中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呢?
第一,在民主决策中人民与政府互动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双方的利益交易上。当政府从国家或政府某一部门的利益出发要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必然会触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于是,人民群众便会针对这个利益问题对政府提出要求。从而引起双方的利益博弈。如果政府不顾人民群众的意见,而强行贯彻自己的政策时,就会形成零和博弈的局面。相反,如果政府能够很好地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那么就会形成正和博弈,也就是形成交易的局面。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被政府所承认并对政府产生实际的影响。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人民群众要有足够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并有相应的机制使政府不能不考虑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实现双方的利益交易,形成正和博弈的结局。
第二,在民主决策中,人民群众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同政府之间实现利益的交易呢?首先,人民群众应该在不同的程度上组织起来。如果人民群众处于一种无组织状态,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形成比较强大的力量,从而他们的利益要求也就很难引起政府的注意和被政府所采纳。这样便提出了社会结构多元化的任务。也就是在政府之外,需要形成多种多样的群众的社会组织的政治组织,从而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强有力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次,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和政治机制,使得政府官员的利益与其对民意的态度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政府官员不能不考虑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一般地说,这种机制是来自竞争性的民主选举制度。再其次,在上面两点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交易呢?这方面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通过代议机构向政府施加影响;可以是某种具有制度性的协商方式;可以是群众组织与政府官员之间的某种个别的接触;可以是非制度化的某种压力行动;可以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来对政府施加影响;以及人们能够想到的其它一切方式,等等。所有这一切归纳到一点,就是要使决策过程贯彻民主的精神,使决策过程本身实现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利益交易,这样所产生的决策,就能既符合于政府的利益,又符合于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