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09:02: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主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发展党内民主研究
内容提要:为了了解和掌握党内民主发展情况,本文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充分地肯定了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其表现,深刻地分析了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系统地阐述了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对策。
关键词:党内民主/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发展党内民主,不仅关系到党的生命,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而且也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推动人民民主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为了了解目前党内民主发展情况的现状,找出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对策。2002年暑假期间,我们查阅了近年来探讨这方面问题的理论成果,设计了60个细节问题,向北京、山东、辽宁、黑龙江、甘肃、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各行各业基层党组织的党员群众,发放了40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510份,其中,党政机关(含党校学员)624份,事业单位215份,企业单位1087份(含私营企业4份,中外合资企业8份),农村373份,大中学生178份,解放军33份。2003年寒假期间,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又重新设计了60个细节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对山东部分地区的党员又进行了补充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13份,其中企业610份,党政机关91份,学校12份。通过认真统计和分析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我们认为,目前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其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6500多万党员、34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通过民主集中制实现思想和意志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发展党内民主问题,是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党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党内民主发展情况最好的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和人民民主互相促进,加之我们党对党内民主宣传教育的日益加强,使党员的思想普遍活跃,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发表意见,党内民主意识比较强。尤其是通过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党员的权益比过去有了更多的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实行监督的渠道越来越宽,党内决策的民主化程度逐步提高,为健全和深化党内民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概言之,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党内民主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民主政治发展
一、中国社会传统的行政集权体制。
(一)行政集权体制的存续
以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流血牺牲中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新中国从法律上确定了劳动者的民主权,并建立了初级的民主制。但由于民主制尚不完善,以及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在政治体制层面,不得不保留行政集权体制,现实中国政治的主要矛盾都集中于此——民主制与行政集权体制之间的矛盾。行政集权体制,是旧的集权官僚制的体制在新社会的保留,也是初级公有制和民主制的实现形式,当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委领导和掌控下运行的。它在原则上是民主的,但实行民主的方式和机制,却延续了旧的行政集权。在初级公有制和民主制建立时,所能实行和运用的体制,只能是对旧制度的行政集权体制在改造中的保留。两千余年的集权大一统,虽经制度变革,但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其延续性,新政权只能在利用旧体制的同时对其加以改造,这种改造主要体现于各级官员的变换,并体现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行政层次和级别,以及运行机制等,基本上保留了旧的框架,即中央、省、市、县、乡的自上而下的统属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行政集权体制中,也将自身行政化了。
政党作为民主权中结社权的集合,其内部的基本关系是党员个人权利的平等。虽然也会有上下级的区分,但这主要是在组织行为上的,党员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初期是很明确的,党的章程上也有明确规定。但是为了适应对行政集权体制的领导,党组织不能不按行政级别来建制,而所有的行政及执法、司法机构、甚至人民代表大会都要设立相应级别的党委或党组,其中负责人也要有行政级别,并据此领取工资。而行政、立法、司法、执行等机构的负责人,不仅要由党委来提名候选,当选后还要担任同级党委或党组中的副职。由此,党就在领导和掌控行政集权体制的同时,将自己纳入该体制,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至今,问题百出,某些党员从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出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逐步凌驾群众之上,逐渐脱离群众,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民主权利。
(三)官员选拔与晋升途径中存在的问题
党内民主发展思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那样,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基层民主包括基层人民民主和基层党内民主两大部分,其中基层党内民主尤其重要,因为作为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起着带动、示范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来推动并实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来推动并实现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如果执政党的基层党内民主没有搞好,就会影响到基层人民民主的健康发展;或者说假使执政党的基层党内民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就会造成对基层人民民主的阻碍和伤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就,现在的问题是,要重在贯彻、重在落实。在当前时机成熟、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为了加快发展和落实基层党内民主,应集中做好以下**件事项。
一、实行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
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赋予党员有了解党内事务的权利。党员既然拥有了解党内事务的权利,就必然要促使党务走向公开。《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所谓党务公开,是指凡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能力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和发展的状况以及财务开支账目必须向全体党员报告。在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就是使基层党组织的所有事务让所有党员都知晓。过去,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往往只为少数党员,主要是领导班子的成员知道。而需要将党务传达给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知道的,只是那些因为要求大家执行,而只有了解了组织上的意图后才有利于贯彻的内容。这样,就使基层党务长期处于封闭、限制的状态。现在,实行党务公开必须打破这种状态。
党务公开应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通报的内容既包括一般情况通报,也包括重大情况通报。要根据通报内容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规定时限,一般性工作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作一次情况通报,有重要性或紧急性的工作则要迅即通报。党的各级组织要把党内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尤其是重大情况,及时通报给全体党员,使党员对党组织各方面的情况有所知晓,就能保持密切的联系。党内情况通报,可以采取党的会议、文件、简报、资料以及网站等形式进行。公开党务公开到什么程度?往往会碰到“党务机密”的困扰。其实,中国共产党早已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了,对于基层党务来说,已经不再涉及国家机密和军事机密的问题,究其实质已没有什么机密可言,不能再借口“机密”而拒不公开。应树立“基层党务必须透明”的理念,及时地将基层所有党务公开。
二、实行基层党内情况反映制度
如果说党务公开主要是组织方面所采取的行为的话,那么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则可以包括党员个人向党组织的思想汇报和情况反映、党内思想倾向的反映、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反映、党内作风方面的情况反映,以及党外人士和群众对党员、干部、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方面的情况反映,还有社情民意的反映等。这一制度要保证基层党员群众在第一时间反映问题,提高情况反映的效率。反映的情况要及时向领导或上级组织汇报,不能截留。要规范情况反映的程序,一般问题逐级反映,重大事项可多级反映或越级反映,直至向中央反映。
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党中央发挥表率作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汇报工作,中央的重大决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征求意见,并且从制度层面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化建设,有力地指导和促进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党内民主创新试点。党的基层和地方组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积极主动进行党内民主的试点改革,在竞争性选举、党代会常任制、党的领导和决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为党内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全面考察和总结近年来党内民主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党内民主发展的一些主要特征。
一、循序渐进,累积创新
党内民主在基层的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村支部竞争性选举到乡镇党政领导公推公选,再到乡镇党委书记和党委班子公推直选,基层党内竞争性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累积创新的过程。公推公选建立了一种干部选拔的竞争机制,但仍然是干部选干部,于是产生了公推直选,公推直选作为对公推公选的一种改进性创新,既体现了竞争原则,又落实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四川平昌县乡镇党委书记和党委班子公推直选就是在经历了乡镇领导班子公推公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而来的。公开选拔作为省、市、县地方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选拔领导干部的一种方式,由于笔试环节不利于选拔出真正能干的人才,而且缺乏民意的体现,于是公开选拔和民主推荐相结合,公开选拔向公推公选演变。例如,2006年4月至8月,江西省对公开选拔的方式进行改进,取消了笔试环节,完善民主推荐环节,通过公推公选产生9名正厅级领导干部。党内民主创新是一个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扩大民主空间的过程,在创新的基础上再创新,呈现出累积创新的态势。
党内民主的演进和扩大也是一个先易后难,由低到高的过程。进行公开选拔和公推公选的领导岗位先是低职位的领导岗位,然后到较高级别领导岗位,先是副职岗位,然后再是正职岗位,先是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的岗位,然后再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岗位。徐州市在进行公推公选党委政府副职的基础上,于2003年开始公推公选县区长候选人推荐人选,江西省在公推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基础上,于2006年公推公选正厅级领导干部。随着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制度设计的改进和完善,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的成本也不断降低。
二、解决问题导向,
而非理想导向
民主政治发展考究
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国家在加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村民自治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等等,这些是基本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所残留下的与民主政治南辕北辙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所转化或抬头,成为阻碍中国社会民主政治进程的主要障碍,表现为民主政治的脆弱性。如在集体与个人、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关系问题上,对个人、少数人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要求重视不够;在确保民主政治巩固与发展的程序方面也存在许多漏洞,等等。究其原因,这种脆弱性与中国社会行政集权体制的存续和中国民众“官本位”文化、小农意识的繁衍密切相关。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以期探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
一、中国社会传统的行政集权体制。
(一)行政集权体制的存续
以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流血牺牲中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新中国从法律上确定了劳动者的民主权,并建立了初级的民主制。但由于民主制尚不完善,以及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在政治体制层面,不得不保留行政集权体制,现实中国政治的主要矛盾都集中于此——民主制与行政集权体制之间的矛盾。行政集权体制,是旧的集权官僚制的体制在新社会的保留,也是初级公有制和民主制的实现形式,当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委领导和掌控下运行的。它在原则上是民主的,但实行民主的方式和机制,却延续了旧的行政集权。在初级公有制和民主制建立时,所能实行和运用的体制,只能是对旧制度的行政集权体制在改造中的保留。两千余年的集权大一统,虽经制度变革,但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其延续性,新政权只能在利用旧体制的同时对其加以改造,这种改造主要体现于各级官员的变换,并体现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行政层次和级别,以及运行机制等,基本上保留了旧的框架,即中央、省、市、县、乡的自上而下的统属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行政集权体制中,也将自身行政化了。
政党作为民主权中结社权的集合,其内部的基本关系是党员个人权利的平等。虽然也会有上下级的区分,但这主要是在组织行为上的,党员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初期是很明确的,党的章程上也有明确规定。但是为了适应对行政集权体制的领导,党组织不能不按行政级别来建制,而所有的行政及执法、司法机构、甚至人民代表大会都要设立相应级别的党委或党组,其中负责人也要有行政级别,并据此领取工资。而行政、立法、司法、执行等机构的负责人,不仅要由党委来提名候选,当选后还要担任同级党委或党组中的副职。由此,党就在领导和掌控行政集权体制的同时,将自己纳入该体制,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至今,问题百出,某些党员从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出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逐步凌驾群众之上,逐渐脱离群众,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民主权利。
关注民生 发展民主 服务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管理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所主管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民间组织、优抚安置、区划地名、婚姻、殡葬等20多项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主要职责就是关注民生、发展民主和服务社会。可以说,民政工作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点,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切实履行民政部门的职责,更充分地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一、立足于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协调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充分体现和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民政工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着重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等三类特定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定数量需要国家和社会扶助、救济和优待的对象,其中主要是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困难群体包括城乡贫困户、农村五保户、流浪乞讨人员、受灾群众和其他困难人群。全国现有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还很大,仍然达到2100多万,低收入人口3550多万,五保供养对象570多万,城镇低保对象2200多万,每年需要救助的受灾群众近亿人次。特殊群体包括需要得到救助与关爱的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目前,全国有1.43亿老年人,8296万残疾人,57.3万孤儿。同时,还有大量需要国家扶助的优抚对象。解决好“三个群体”的实际困难,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更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责,是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和谐共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
十六届六中全会从维护社会公平出发,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生活权益,确定了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民政工作将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和谐出发,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以健全体系、完善制度、搞好衔接、狠抓落实为着力点,以创新管理方式和增强财力支撑为推进手段,切实保障“三个群体”的基本权益。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制度健全、相互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兜底”作用。实施国家灾害应急救援重点工程,健全灾害应急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加快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惠及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面向农村五保对象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妥善解决五保老人的住房、医疗问题。切实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注重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发展就业救助服务,帮助低保边缘人口等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加快推进城市医疗救助。积极推进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项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努力满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民主发展新举措为科学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的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对备受人们关注的民主发展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强调民主法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保障,要重视人民群众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主体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民主发展的新举措,为广东科学发展增添内生动力。
《决定》对推动广东民主发展提出系列创新举措
《决定》抓住当前影响我省政治发展与稳定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民主发展的新举措。
一是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针对分配不公和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强调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财政支出重点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民生保障等倾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立法等。
二是在政治方面,针对法制不张、对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不力、对权力腐败治理失效、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伤害民众利益、民众政治参与途径窄小、决策忽略民众利益等问题,强调重大决策、决定要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民意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建立法规多元起草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推进“阳光用权”;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机制,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奖惩、培训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公布各地区的科学发展指数;要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中聘请科学发展监督员,对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考核情况进行监督等。
三是在文化方面,针对传统政治文化中“官本位”的旧观念和做多错多、不如不做的消极观念,提出必须认清民主法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保障,从不重视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意识中解放出来,注意保护干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坚强后盾,营造宽容、宽松、宽厚的社会氛围等。
学校开展民主评议发展汇报
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福清市教工委精神,以树立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以规范收费行为,加强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纠建并举、评建结合的原则,有组织、有重点、分步骤,规范管理,依法治教,切实开展了学校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树立起学校新的形象。现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一位教师。离开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评议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为此,我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召开动员大会,拉开序幕。在行风评议准备阶段,校长亲自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使全体教师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要求,理解良好的行风是由每一个教师的努力和形象汇集而成的,增强了全体教师加强行风建设的紧迫感。组织教师学习,突出重点。学习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是为了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基于这种认识,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全体老师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将我校讨论制订的《*小学*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让每位教师发表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献计献策,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把政(行)风建设摆上行政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听取政风行风评议的汇报,研究、分析学校中行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学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建立健全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机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组员的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安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将行风建设列入学校工作日程,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加强学校行风政风建设,联系实际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行评方案和确实可行、有效的措施,使行风建设与行政、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与全体行政人员签订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民主理念与民主体制的创新性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需要民主理念的进步,更需要民主体制制度和运作方法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围绕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了全面部署,不仅科学规划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而且在民主理念的进步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上,有许多创新性的设计。
强调公民意识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在民主权利及其行使保障体制制度上有新进展。
切实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既需要公民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的形成和进步,也需要制度性保障。民主意识是民主发展的精神动力。公民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是最基本的民主意识,民主权利的正确行使首先是对它的正确认知。为此,报告富有新意地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同时从整个人民民主的层面提出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等。这是人民民主权利的新认知,同样也是民主权利意识上的新要求。
丰富发展了民主公开理念,提出了完善公开办事制度的新要求。
报告根据民主政治的开放性和越来越走向公开透明的特征要求,立足我国民主实践进程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丰富发展了民主公开理念。在原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务公开,作出了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等论断。提出了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在推进和完善各种公开办事制度中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干部的选用上,要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等。公众参与、公开办事、公开听取、公开选拔、公信透明等,意味着民众在政治生活中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发言权,也使政府等组织的工作更加透明和反映民意。这不仅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象,也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高度自信。
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及理念,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前提探究论文
1.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及对政治发展理论提出的新课题
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民主?或者说,现代民主的政治形式是否能够成功地移植到非西方国家?许多政治学家曾对此持怀疑态度。在60~70年代,世界上的一些权威主义政权显得稳定和强有力,而大批建立民主政体的发展中国家却充满危机和混乱,纷纷倒向军人独裁政体,从而形成一股强劲的全球性非民主化浪潮。这种情况带来政治学界对民主在发展中国家适用性的非常广泛的悲观主义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我国一些政治学者在80年代提出的“新权威主义”也是这种思潮的一种反映。
然而历史的发展却使这种悲观主义理论不攻自破。自70年代中期起,一股巨大的民主化潮流从欧洲南部悄然兴起,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的军人独裁政权垮台,西欧最后这三个权威主义政体完成了向民主的过渡。接着,民主化潮流漫卷拉丁美洲,军人独裁者纷纷交出政权,让位给民选的文人政府。到80年代末,这片大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民主化。80年代中期,民主化的潮流涌入东亚和南亚,菲律宾、韩国等实现了向民主的过渡。到80年代末,民主化潮流迅猛席卷“斯拉夫-东正教”地区,前苏联和东欧集团各国一个接一个转向西方式的民主道路。80年代末和90年代,民主化潮流也回荡于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冲击着“中东-伊斯兰教”地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S.亨廷顿把这次民主化运动称为“第三次民主化浪潮”。根据他的说法,从1974年到1990年,世界上有约30个国家由权威主义政治过渡到民主,另有20多个国家出现了强大的民主运动,或开始了朝向民主化的改革。⑴进入90年代,又有数以十计的国家完成或开始了向民主的转变。正如L·达尔蒙德和M·波莱特耐尔所说:“当未来历史学家回首20世纪时,他们可能把这个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视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民主躁动时期。”有的学者乐观地指出,“民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唯一受到尊重的政治制度。”“20世纪是民主的世纪。”⑵这场民主化潮流使我们有可能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发展理论,特别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问题形成更明确更有根据的认识。在70年代以前,虽然有部分发展中国家走上了民主道路,但大多是受到西方政治文化冲击而产生的暂时效应,或属于某种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这种没有深厚根基的民主或者很快就垮掉,或者难以健康地运作。而在当前这场民主化浪潮中,有如此众多的非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向民主的转变,其中多数国家向民主的转变都是自身民主化条件发育成熟的结果。它表现为:这些国家向民主的过渡多都是以较为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很少暴力和流血;民主制度建立后,很少遇到强大的反抗,基本没有反复;民主制度的运作较为顺利,民主制度和民主价值为多数国民所认同。⑶这样,它就为我们认识发展中国家民主化问提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本文拟根据近20来来各国民主化的实践,参考国外有关的研究成果,对发展中国家民主化的诸种前提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2.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定量联系
经济因素与政治民主的关系历来为人们所强调。但是,关于两者之间具体的联系方式人们却有着不同的认识。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根据数十个国家的经验,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当展中国家向民主过渡的经济阀值。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塞特对经济发展与民主之间正相关的联系作出过精彩的论述。他引用一些数字证明:“民主较多国家的财富、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的平均数要高得多。”依次而降,是“民主较少”的国家和“独裁较少”的国家,而在“独裁较多”的国家这些指标处于最低水平。⑷李普塞特以后,许多研究者沿着这个思路探寻民主化的原因,把民主化视为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国民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等)的一个必然产物,而把一个国家的GNP视为解释民主的“关键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