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08:26: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政组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政组织事迹材料
1992年元月,组织上根据工作需要,*同志从豆门乡党委书记位置上调任淮阳县民政局局长。上任十几年来,*呕心呖血,日夜操劳,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勤勤恳恳地耕耘着“民政”这片热土,把满腔的热忱都倾注在民政事业上,使淮阳县的民政工作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淮阳县民政工作连续15年被周口市民政局评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县;1997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1999年被国务院全国双拥工作领导组命名为“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全省三好活动先进单位”;2004年,淮阳县民政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淮阳县唯一的一个“周口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05年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周口军分区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2006年被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评为“2005年度全市企业军转干部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多次受到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和县委县政府表彰,并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市劳动模范”称号。
*上任后不久的一天,他带领有关人员到县福利院了解情况,诺大的院子里杂草丛生,30多间房屋年久失修,已几处坍塌;厕所内不堪入目;座谈会上,孤寡老人的谈话,句句他都感到揪心的疼痛。是夜,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他怎么也无法入睡……天亮了,一份改变福利院面貌的规划,在*的手下已跃然纸上。第二年,经多方筹集资金,在西城区征地20亩,建造了一幢仿古式的、适合院民居住的、宾馆式的套房,娱乐室、阅览室、电视室、健身室一应俱全。淮阳县福利院开展了以院养院的院办经济,年经济收入近6万元,老人们生活有保障,娱乐有场所,健身有器材,散步有花园,使福利院真正成了幸福院。省厅、市局及兄弟县市来该院视察和参观后,都称赞*有远见,方向对头,值得推广学习。1999年,淮阳县社会福利院晋升“省二级福利院”,2003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老人们脸上的愁云散了,他们开心地笑了,但生活在农村的数千个五保户,生活情况又是怎样?对此,*惦挂在心上,并将工作重点迅速转向农村。全县20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敬老院,使504位自理能力差的五保老人入院安度晚年,并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建立健全了五保服务网络,成功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1996年,时任县勘界办主任的*同志,常带领勘界人员深入勘界第一线,他踏遍了周边邻近界线的乡乡村村,道尽了千言万语,历经了千辛万苦。每条界线的贯通,每个界木桩的勘定的,都印下了他的足迹。在勘界工作的几年里,他没有双休日,甚至二十多天都没有回家,他83岁的老母亲生病,多次住院,都没有时间去照料,但这没有影响到勘界工作的开展。在他的带领下,提前完成了与周边8个县、市、区8条长246公里的界线勘定任务。1998年淮阳县的勘界工作被省政府勘界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勘界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全省勘界工作先进工作者”。
*是农民的儿子,自从踏进民政这个新天地之后,他就用一腔激情谱写着曲曲奉献歌,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般的连心桥。
*局长以同样极强的责任心,从落实各种抚恤、定补和农村优待政策上做文章,抓落实、抓兑现,广泛深入地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切实维护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1999年,在*同志的倡导下,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爱心献功臣行动”,局党组成员分片包乡、蹲点指导,为全县60户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新建住房116间,为72户修缮房屋136间,向全县优抚对象发放医疗减免卡48000多张,切实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难、住房难、就医难”的问题,受到广大优抚对象的称赞。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国务院全国双拥工作领导组命名为“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
民政局组织管理安排
民政工作,事关民计民生,一是需要钱来把民政工作做强,切实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全面构建社会保障网络,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二是要人来把民政工作做好,要不断完善、规范各项救助制度,切实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因此简而言之,我想年,我局的工作是两句话:一是加大投入,切实把民政工作做强;二是加强管理,努力把民政工作做好。
一、加大投入,切实把民政工作做强
年,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大民政工作的投入,全面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网络,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1、组织1000万元,在春节前开展大规模的“送温暖、保民生”活动。全县1万农村“三无人员”和重点优抚对象每人下发100元春节补助,计100万元;慰问各类困难户700万元;年前集中下发医疗救助、爱心助医资金300万元;慰问困难乡镇110万元。
2、本级财政计划安排医疗救助金600万元,其中民政350万元,人平7元。另安排敬老院集中供养人员医疗补助费用100万元,共计700万元。
3、本级财政计划实施安居工程400栋,安排预算560万元,不足部分争取市以上追加。
区对基层民政组织意见
基层民政工作是整个民政工作的基础和前沿,为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进一步夯实我区民政工作基础,不断提升民政为民服务水平,现就加强我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民政工作,立足我区实际,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街道、社区(村)民政工作网络机制,夯实民政工作发展基石,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今年年底前,全区8个街办要全部建立民政工作站,所有工作站要达到“三有四全”规范化建设目标,(即有适应工作任务需求的编制,有满足为民服务需要的办公场所,有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经费来源;办公设施设备全、规章制度全、文档资料全、信息员队伍全)。
县长在民政组织现场会发言
同志们:
这次全县民政组织建设现场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健全村级民政组织网络,在全县各行政村配齐配好民政信息员,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全县民政组织建设工作任务。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民政组织建设现场;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吴守居同志传达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县各行政村设立民政信息员的通知》;乡、镇、镇三个乡镇作了经验介绍,这几个乡镇民政组织建设工作各有特色,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民政组织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健全村级民政组织,在全县各行政村选配民政信息员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政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最广大群众的社会性工作,民政工作对象在基层,根基在基层,优势在基层,实效也在基层,基层是民政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民政工作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担负着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当前,随着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民政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民政部门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由于我县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人员严重不足,大家知道,我们乡镇民政管理人员只有一名民政助理和一名民政会计,多数乡镇的民政助理还兼任本乡(镇)的敬老院院长,特别是在村级还没有建立起一支政治责任强、业务水平高的民政工作队伍,使部分民政工作出现了信息不畅、底数不实、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制约了民政工作在基层的落实,严重影响了党的民生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村级民政组织建设,配备村级民政信息员是民政形势发展的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立了村级民政信息员队伍,就能形成以县民政局各科室为中心、以乡镇民政助理为骨干、以村民政信息员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基层民政工作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准确掌握基层的民政工作情况,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民政工作在基层的落实。同时这项工作又是市局领导安排的一项重要任务,市民政局准备在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计划下半年在我县召开全市现场会进行推广。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民政组织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大力度,明确目标,切实做好民政组织建设工作
民政工作事关民生、民权、民利,是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加强民政组织建设,配备好各行政村民政信息员队伍,是12年民政工作的重点,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根据民政信息员的选配条件,按照时间要求选配好所辖区的民政信息员。纪检、组织部门要密切配合。在民政信息员选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选配程序,把握好标准,选那些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民政工作、责任心强、公道正派、在村里有群众基础而且有时间精力的人来担任民政信息员。原则上民政信息员从现有村级班子中选聘,选择村会计是首要人选,村会计不符合条件的从村支两委干部中选聘;民政信息员隶属于乡镇民政办管理;县民政局、乡镇民政办负责业务指导。各村会计担任本村民政信息员后,由于工作量增加了,适当增加其待遇。民政信息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建立好各种民政台账、按时统计报送本村的各种民政信息,发放各种民政专项资金,向民政对象宣传、解释相关民政法律法规和业务政策,使其了解政策,掌握办事程序,化解各种矛盾。
民政组织建设紧急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根据《关于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意见》、《关于转发省编办〈关于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意见〉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通知》文件以及2009年第2次县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基层民政工作发展实际,现就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民政工作在保障民生、发扬民主、服务社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政业务多元性、群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决定民政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基层民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对民生工作愈加高度重视,使得民政业务拓展迅速,民政职能不断增加,同时也使得基层民政组织与承担任务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显露,严重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县民政服务对象众多,全县由民政部门直接服务的灾民、五保户、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及贫困群众达10万多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成为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基层民政组织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促进民政事业与县域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二、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总体目标和具体标准
指导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典型示范、区域先行、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建设思路,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强化服务的推进原则,落实突出特色,力求创新的建设措施,提升全县基层民政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民政组织村委会调研报告
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将于今冬明春展开。现就换届选举中民政部门应当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供讨论参考。
一、关于搞好同组织部门的配合问题
村委会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的自治,离开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就没有保障,农村也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四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其他三个民主的前提和基础,直接选举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组织部门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管部门,理应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负责定大原则,出大政策,拿大主意。从这个意义上讲,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因此民政部门必须主动搞好与组织部门的配合,自觉服从组织部门的统一调度,这是换届选举中民政部门应该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关于维护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问题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支部与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支部书记是农村的“一把手”。对于这些,民政部门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予以宣传和坚持,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遥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部分群众可能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在解决这些难题,听取这些意见时,都可以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去探讨、去商量,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党支部与村委会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党支部书记是农村的“一把手”这三个问题不容探讨、不能商量。自觉维护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应该成为衡量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若干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也应该成为各级民政部门必须遵守的一条铁的纪律。在这一点上,民政部门的同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关于换届选举的程序问题
民政局组织培育若干意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在社会事务管理、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是在社区建设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依据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民政局有关通知精神,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组织和个人在街道、社区居委会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各类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居民自治、服务人民群众的一支新生力量。重视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不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0号令)、《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1号令)为依据,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的要求,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发挥驻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精神,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社会组织,不断提高社区社会组织整体质量,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民政局组织管理与创新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直有关单位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X,现就推进我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行社会组织审批登记制度改革,推进社会组织社会化
1、实行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凡申请成立行业协会、商会,按照分级登记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市、县(区)民政部门直接受理登记,并履行管理职能。市、县(区)的其他有关部门是行业协会、商会的业务指导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依法对行业协会、商会进行相关业务指导。行业协会、商会按照“无业务主管单位、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无合并账户、无合署办公”的要求,和“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的原则,实现民间化与社会化。原有的行业协会、商会按此要求和原则,实行政会分开。
2、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发展,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在尊老扶弱、助残养孤、扶危济困、救助赈灾等领域成立社会组织。凡申请成立此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分级登记管理的原则,由市和县(区)民政部门直接受理登记,并履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能。市民政部门可直接受理非公募基金会的申请登记并履行登记管理职责。同时报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3、实行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城乡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推动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从方便准入的原则出发,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手续,实行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推行社区社会组织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登记和备案并行的准入双轨制,推动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二、创新社会组织扶持政策,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民政局民间组织培育与管理意见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抓好长效管理,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巩固执政基础,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加强我市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与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培育和管理社区民间组织的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民间组织在促进社会事务管理、推动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特别是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及其长效管理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和管理,既是进一步深化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居民自治,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的现实需要,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和引导社区内的各方面力量参与到长效管理工作中来,坚持既抓培育发展,又抓规范管理,精心指导,大力支持,做好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二、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与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的新形势,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为依据,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事务管理中的凝聚和组织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长效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管理社会化程度和依法民主自治水平,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新生活,推进城市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三、社区民间组织的性质、分类及管理体制社区民间组织是指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或居民个人为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自愿举办的、主要在本社区地域内活动的、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娱乐为宗旨的公益性或互益性群众组织。社区民间组织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指符合民间组织登记的法定条件,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没有明确业务主管单位的,应由各区政府授权街道办事处作业务主管单位),区民政局核准登记的社区民间组织。如由社区居委会或居民个人举办,主要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有偿、低偿或无偿便民服务的公益性服务实体,即民办非企业单位。另一类主要是尚未具备民间组织登记条件,由社区居委会备案并管理的社区民间组织。如由社会组织或居民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尚未具备两个条例规定条件的,但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其活动组织、活动形式与社会团体性质相近的社区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类群众自发性组织。社区民间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和分层管理的体制。双重管理,是指经正式登记的社区民间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应依据两个条例规定的职责,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育与管理工作。分层管理,是指对符合登记条件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区服务组织,统一由区民政局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和管理;对尚未具备条件且在社区内开展活动的群众自发性组织,由所在社区居委会备案,社区党组织加强领导和管理。四、加强领导,大力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区民间组织(一)统筹规划,促进社区民间组织有序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把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纳入当地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本着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社区建设长效管理的原则,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培育发展工作,使社区民间组织做到结构、布局合理,健康、有序发展。(二)加强党对社区民间组织的领导。社区民间组织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必须建立起党的基层组织,在所在社区党组织带领下开展组织活动,由所在街道党工委统一管理;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由所在社区党组织指派党员到社区民间组织内兼职,加强社区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三)加强指导,规范管理。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以边发展、边完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应各尽职责,加大扶持力度,指导社区民间组织逐步建立完善社区民间组织的工作机制和自律机制,指导社区民间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发展业务。尚未达到正式登记条件、在社区居委会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由社区党组织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应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区居民的整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严防“”之类邪教组织或其他敌对势力利用社区民间组织从事不法活动。(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主动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支持社区民间组织的活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其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行政机关审批管理和社区居委会备案管理社区民间组织,均不得收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费用。要将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各职能部门在开展本部门工作进社区活动中,各项工作应切实到位,不得将应由本部门完成的职能工作交给社区民间组织,确需社区民间组织协助的工作,要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可签订合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区民间组织给予经费资助。(五)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民间组织发展的社会化程度。要调动区、街、部门、辖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六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实现政府行政职能与社区的自我管理功能的对接。鼓励和支持市、区级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将功能延伸到社区,为社区居民服务;鼓励和支持驻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利用闲置资源,与社区居委会联办各种民办服务机构;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加社区民间组织,投身社区建设。要大力宣传社区民间组织中的先进典型,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工作,以带动全市社区民间组织的整体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培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统一思想,争取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党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整体合力。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实施分类指导,加大培育发展的力度,合理调控社区民间组织数量、结构和布局,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发现和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促进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为社区建设长效管理服务,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条例
第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第二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第三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除行使本法规定的职权外,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第二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