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05:10: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政局民政会议讲话
同志们:
在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新形势下,省政府决定召开河南省第十六次民政会议,非常及时,十分重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4年的工作,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民政工作,大力发展民政事业,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李成玉省长出席会议,还要作重要讲话。会后,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我省第十五次民政会议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民政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了民政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使民政工作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20*年以来,我省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力度。从20*年开始,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有关工作,列入向全省人民郑重承诺的“十大实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有效促进了我省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建立,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一是城市低保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确保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年底,全省年保障人数、年发放低保资金分别由20*年底的114.6万人、4.9亿元增加到135.3万人、10.8亿元,月人均补差金额由51元提高到78元,4年来累计发放低保金37亿元。二是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五保供养新体制。全省48.83万五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2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全省集中供养率达到21%。三是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实现了从农村特困户救助向农村低保制度的转变。20*年底,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00.17万人,第四季度人均月补差22元。四是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困难群众的医疗难问题得到缓解。全省共投入2.68亿元,救助277.*万人次。五是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全省共投入救灾资金10.89亿元,救助受灾人口2100多万人,重建灾民倒房43.7万间。六是依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全省共救助15.26万人次,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流浪儿童救助管理“郑州模式”。七是建立完善了艾滋病致孤致贫人员救助制度。同时,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教育、住房、司法、就业等救助制度建设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民政局民政宣传安排意见
为切实加强民政宣传工作,提高宣传质量和效果,营造民政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工作在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政宣传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政宣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民政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民政工作的社会化步伐将不断加快,民政工作的社会透明度越来越高,对民政部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政宣传工作,可以加快和扩大民政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为各级民政部门了解形势、研究对策、交流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可以使各级党政领导更多更快地了解民政工作,有利于争取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扩大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让社会各界了解民政、关心民政、支持民政,推动民政工作社会化的进程,促进民政工作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民政宣传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民政宣传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工作宗旨,正确把握和分析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探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路,宣传总结民政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推动民政事业的改革创新,为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出贡献。
民政宣传工作要重点围绕民政工作任务,及时反映各项工作在改革、创新、发展中取得的新成绩,总结新经验,发现新情况,研究新对策,解决新问题,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中心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扩大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民政局民政会议总结讲话
同志们: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河南省第十六次民政会议开得很好。我受省政府领导同志的委托,作会议的总结。
河南省第十六次民政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第十二次民政会议和省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了我省第十五次民政会议以来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分析了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全面部署了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工作。省领导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领导出席会议,李成玉省长作了重要指示,刘新民副省长作了工作报告。省政府充分肯定了第十五次全省民政会议以来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抓好民政工作队伍和制度建设,创造性地做好社会救助等各项民政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为建设和谐中原、促进中原崛起做出应有贡献。这对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会上,8个单位作的典型发言和18个单位的书面交流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省民政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做好今后的民政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会议还表彰了80个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和119名先进工作者,在全省民政系统树立了一批新的典型。
与会代表围绕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工作报告,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认真讨论,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确定民政工作在建设和谐中原、实现中原崛起宏伟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会议;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是动员广大民政工作者为建设和谐中原、实现中原崛起而努力奋斗的重要会议,必将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民生问题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要求全党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摆到突出的位置,特别指出关注民生首先要关注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省委徐光春书记强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把今年作为“改善民生之年”。民政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就是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完成我省第十六次民政会议提出的任务,实现会议确定的目标,对于建设和谐中原、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第十六次民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有很多工作要做。各省辖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创造性地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一要抓住主题。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建设和谐中原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为实现中原崛起作出新贡献。对此,李成玉省长、刘新民副省长在讲话中都作了阐述,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建设和谐中原、实现中原崛起贡献力量上来,统一到又快又好地完成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二要突出“为民”。民政工作是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提供服务、排忧解难的工作。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勤政务实作为第一要求,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标,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把民政工作落实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三要推进改革。当前,我省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民政工作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制度创新,这是解决民政工作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长效之举。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推进改革上做文章,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使民政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四要完善机制。民政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和社会多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对民政事业的主导、投入和监管职能,形成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促进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合力。五要解决问题。完成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解决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努力在工作的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综合大家讨论的情况,当前尤其要重视解决加强民政工作队伍建设和加大民政经费投入问题。下面,我根据省政府领导的讲话精神,着重就这两个问题讲点情况和意见:
民政汇报材料
民政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街道办事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为民解困”为要事,以“求真务实”为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自身建设”为手段,进一步落实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努力加大社会公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切实提高质量和效益。紧紧围绕党工委工作重心开展工作,立足社区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动员、组织和依靠社会力量,运用地区资源,完善管理功能,搞好为民服务,加强两个文明的建设,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紧密围绕“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已的幸福生活”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区民政局提出的"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的总体要求,使民政工作涉进千家万户,时刻装着老百姓,以特别的爱心、特别的热心、特别的耐心和特别的责任心,扎扎实实的工作,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传递给老百姓,切实地为老百姓分忧,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提高认识,全面发动,为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为了统一思想、提高对开展民政工作的认识,明确其重要意义,在全街道上下形成共抓民政工作的大气候,我们先后组织全街道各社区有关方面的干事认真系统地学习政部门有关开展民政工作的指示精神,收集、研究其它兄弟街道开展民政工作的经验做法。
利用工作简报、墙报、宣传画廊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积极营造开展民政连着千家万户的舆论氛围,从而在全街道上下形成了共建社区的大气候。全年统计报刊71件份,电台、电视台18次。此外,我们还充分调动社区内的各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市区人大代表等一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驻、共建、共享、共乐,形成了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同繁荣、共建文明、共同发展。
区民政活动要点
一、围绕“惠民”这个核心,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1、推进社会救助的全面覆盖。继续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巩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成果。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逐步将救助范围扩大到城乡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群体。
2、推进优抚政策的全面落实。继续抓好退役士兵职业培训,按时、足额兑现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足额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及时发放到位。巩固双拥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和双拥共建活动。加强涉军信访问题的排查与调处,确保涉军群体的稳定。
3、推进老龄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今年将新建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积极稳妥推进城乡高龄老人社会化养老服务补贴工作,按时足额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上半年,完成为1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电话的任务。积极推进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二、突出“发展”这个要务,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4、加快发展社区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5号文件精神,加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完成12个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加快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村改居的进程,确保今年将九里街道的6个村委会全部改成居委会,使他们享受到同城居民的同等福利。
民政系统演讲稿
走过了秋天,迎来了冬天。在这瑞雪飘飞的季节,我们盼望着,就像花蕾盼望绽放,就像孩童盼望过年,终于盼来了我们的相聚。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请允许我向全体同事表达我心中最最真诚的问候和祝愿———问候一声辛勤工作的我的同事们,你们辛苦了!祝愿一声,无悔奉献人生的我的同事们,你们新年好!
50多年的风雨兼程,民政工作几经沧桑,却始终没有离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宗旨。在人民最危难之时,我们代表党伸出了救援之手,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当群众遭受贫困困扰时,我们精心部署,辛勤工作,为人民构筑了“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以人为本,勇于开拓,为居民营造安居乐业的家园;我们为孤老残幼的生计寝食不安,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鞠躬尽瘁;我们为人民子弟兵解除后顾之忧,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为长辈们奉献爱心和孝心,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筹谋策划~~~~
而我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民政新成员,要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学习,怎样能把一个平凡的工作,做的如此的出色。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我懂得了什么叫克尽职守;什么叫无私奉献;什么叫开拓创新;什么叫锐意进取。这些在纸上看着是那么空洞的词语,在工作中却被他们诠释的淋漓尽致。也许有些同志会说:“哎!咱们做的都是自己分内的事儿,没什么好学习的。但是我想对你们说:“你们宝贵的工作经验,朴实的工作作风,给我做出的就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榜样。”我一定会刻苦努力学习,熟悉各项有助于开展工作的业务知识,希望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和各位一样的一名合格的民政人。以优异的工作业绩来感谢领导的关心、培养,感谢同事的支持、帮助,回报你们对我的期望。
作为一名民政人,我把民政比作一盏灯,一盏照亮所有黑夜中孤独灵魂的明灯,巴金老人的灯曾经使他微笑面对生活,我们民政这盏长明灯将更亮更暖,而我愿是这灯光中的一朵小火花,捎去民政人的心愿,投入这壮丽的事业中!
民政福利调研报告
长期以来,税收政策规定民政福利企业符合有关条件可以享受返还增值税和免缴所得税的优惠,此举对于拉动经济发展、支持社会福利事业、鼓励安置残疾人员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我市现有民政福利企业380户,**年实现销售收入118.45亿元,退还增值税49300万元,免缴所得税1.02亿元。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民政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作出调整,此举将对我市经济发展、地方财力以及福利事业等产生深远影响。
一、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从**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策)。调整后的新政策主要优惠有:在流转税方面,由主管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其中,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县(含县级市、区、旗)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所得税方面,对安置残疾人员的单位按照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税前据实扣除,并加计100%扣除办法。与老政策相比,新政策具有以下显著变化。
1、受惠企业范围面拓宽。一是扩大适用优惠政策的企业范围。为了给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鼓励更多的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新政策的适用范围由现行的民政部门、街道和乡镇政府举办的国有、集体所有制福利企业扩大到由社会各种投资主体设立的各类所有制企业。二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业范围扩大,在现行的生产销售应征增值税货物或服务行业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工业企业。三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种类扩大,由现行的“四残”人员扩大到“六残”(即盲、聋、哑、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人员。
2、受惠企业门槛要求降低。对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所安置残疾人员实行了最低比例和绝对人数限制,企业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员占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从原来必须达到35%(享受增值税优惠达50%以上)降低到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
3、突出了保障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新政策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作为享受税收优惠的必备条件: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单位具备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基本设施及规章制度。
民政办述职小结
镇民政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宗旨去开展工作,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灾救济工作:
我镇的救灾救济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到灾害救援机制完善,人员落实,经费到位。镇、村两级分级负责的原则,出现灾情能够做到及时、准确的上报。解决农村春荒、夏荒370户,456人的生活困难,为他们送去了15000公斤大米。
二、五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认真搞好五保户供养工作,加强敬老院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全镇共有五保户148户,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5人。今年3月份,民政办干部对凡符合五保户条件的特困户逐户逐人进行调查了解,在调查的同时核实对已保的五保户资金是否落实,对未保的5户五保户全部登记上报,做到应保尽保。我镇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共7位,敬老院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确定了专人管理院内事务,院内清洁卫生好,老人们吃、穿、住都有保证,每一月镇民政办的同志都会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敬老院工作开展顺利。
不断完善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我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落实城市低保15户,16人,农村低保655户,1095人,解决了7户医疗救助困难户。
民政信访调查与思考
现象
*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102万,现有城乡贫困人口20.9万余人。同时也是典型的优抚大县,全县各类优抚对象达11.8万余人。
从信访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优抚对象类信访主要表现在“三超”:一是超范围要待遇。主要表现在退伍军人方面,认为只要是退伍军人就应该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却不顾国家政策与享受条件。二是超标准要保障。一些优抚对象尤其是残疾军人,总认为自己劳苦功高,政策范围内的一分不少,政策范围外的就“铆到干”,动辄就上访。三是超能力要照顾。由于*县属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人均GDP占有量少,地方财政对优抚对象生活、生产、住房等困难化解的资金相对匮乏,个别优抚对象却不顾县情实际,总是与发达地区相对比,认为地方政府没有照顾优抚对象,缺乏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
因社会保障问题而引发的信访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要白不要。具体表现在一些群众一贯认为民政部门是慈善机构、是专门给老百姓发钱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只顾伸手要钱,无视国家法规和政策。继而把不该民政解决的问题也推向民政部门,造成不必要的信访。二是你要我也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惠农政策的增多,一部分不符合政策条件的人就患上了“红眼病”,成天到处钻空子,要钱捞好处。更有甚者,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以要钱为生,来了就要捞点,不然就四处上访,造成信访工作压力较大。三是要了还想要。一些人私欲膨胀,以“吃”民政为荣,把“吃”民政作为生财之道,一两次不满足,给少了更不满意。四是特殊困难不习惯按程序办理。总觉得越往上找得到的越多,对基层的审查核实不愿走这一步。
成因
综上所述,究其根源,优抚对象类信访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对优抚政策不知晓。一些优抚对象只讲个人实际,从不关心国家政策,遇事不依据政策,只管个人主观臆断。一些优抚对象对政策了解不透,掌握不全,造成一知半解,凡事凭“想当然”。二是传统观念丧失。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观念在一些优抚对象身上逐渐消失,居功自傲,唯我独尊。三是等靠要思想严重。2004年8月新颁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全社会应当关怀、尊重优抚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对优抚对象的服务与管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个别优抚对象就此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认为国家的不要白不要,遇困难不主动克服和解决,等要靠思想严重。更有甚者,把向政府要钱作为生财之道,把“吃民政”当成一种荣誉。
民政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街道办事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为民解困”为要事,以“求真务实”为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自身建设”为手段,进一步落实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努力加大社会公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切实提高质量和效益。紧紧围绕党工委工作重心开展工作,立足社区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动员、组织和依靠社会力量,运用地区资源,完善管理功能,搞好为民服务,加强两个文明的建设,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紧密围绕“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已的幸福生活”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区民政局提出的"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的总体要求,使民政工作涉进千家万户,时刻装着老百姓,以特别的爱心、特别的热心、特别的耐心和特别的责任心,扎扎实实的工作,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传递给老百姓,切实地为老百姓分忧,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提高认识,全面发动,为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为了统一思想、提高对开展民政工作的认识,明确其重要意义,在全街道上下形成共抓民政工作的大气候,我们先后组织全街道各社区有关方面的干事认真系统地学习政部门有关开展民政工作的指示精神,收集、研究其它兄弟街道开展民政工作的经验做法。
利用工作简报、墙报、宣传画廊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积极营造开展民政连着千家万户的舆论氛围,从而在全街道上下形成了共建社区的大气候。全年统计报刊71件份,电台、电视台18次。此外,我们还充分调动社区内的各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市区人大代表等一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驻、共建、共享、共乐,形成了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同繁荣、共建文明、共同发展。
二、抓住"四个环节",增进操作水平,为民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