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03:37: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论选民意识

──兼论“选民罢免人大代表事件”的积极意义

深圳南山区麻岭社区居委会选区33名选民,最近联名要求罢免该选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麻岭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慧斌。这一鲜见的选民主动提出的“罢免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它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映射出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同时推动我们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充分保障他们权利的行使,其意义超出了事件本身。从这件事情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值得欣喜的社会现象,即:选民意识的觉醒。

由这起选民罢免人大代表事件,自然就引出我们对什么是选民意识、研究提高选民意识的意义何在、如何提高选民意识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本文在探讨选民意识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当搞清选民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选民的解释为:有选举权的公民。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不够完整、准确。完整的解释应当是:所谓选民是指在我国,具有我国国籍的年满18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成为选民。据此,笔者认为所谓选民意识,就是指选民对法律赋予其权利的能动反映及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观能动性。它包括了选民对法定权力、义务的认识、遵守和履行。基于此,笔者认为,选民意识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选民意识是一种主人翁责任意识。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有具备法定资格的公民(选民)才具有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的政治条件。换言之,不具备选民资格,就没有资格享有法定的政治权利,就不具备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最基本的政治条件,也就无权行使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内的一切政治权力。选民在享有法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每一位选民要行使好法律赋予的权力,首先应当具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只有具备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才能具有强烈的选民意识,才能倍加珍惜和认真、主动、自觉地行使好法律赋予的权力,从而更好地享有法定的权利。而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源于选民对法定权利的感知和深刻认识。正是这种可贵的主人翁意识才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动力。

二、选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民主意识。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选民意识实际上是民主意识的重要体现,它是伴随着选举制度和选举实践产生的,并随着选举制度和选举实践的完善而日益得到增强。

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尽管在封建社会里就萌发了“民本思想”,但是封建专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只能仗仰着“青天老爷”为民作主也就不足为奇了。与封建专制制度相对立的现代民主制度,其核心是以民为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由人民来实现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社会的一大文明进步。虽然选举制度引入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建立起选举制度并实行由人民选举出自己的代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开始的。其间,由于封建社会的“牧民”思想根深蒂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不够深刻,法制建设不够完善,加上受“左”的思想严重干扰和影响,一段时期,人们的民主意识还比较差,选举制度一度遭到破坏,选举实践一度出现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恢复了民主选举制度,并完善了相关的选举法律法规,从而使我国的民主选举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也使民主选举制度焕发出蓬勃生机。但是应当看到,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思想中的现代民主意识还十分淡薄,一部分选民对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不够珍惜,对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比较冷漠,参与选举的热情不够高。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和工作中还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替民作主”的想法,把自己定位于“救世主”的角色。这些正是目前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思想障碍。

查看全文

政协民意工作意见

准确、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推动社情民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信息互通的社情民意工作网络,开创社情民意工作的新局面,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重要意义

1、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社情民意,反映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而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增多,社会进入了“矛盾凸现期”。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民政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做得好,就能够把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诉求,如实准确地反映给党委、政府,从而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3、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履行职能一项经常性工作。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与反映社情民意密切相关,社情民意是开展协商讨论的基础,是民主监督的基本素材,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与政协提案、建议案、调研视察报告相比,社情民意有着更直接、快捷、灵活的优势。各级政协、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必须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使之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

二、健全反映社情民意队伍网络

查看全文

农村政情民意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巢组字[2006]45号文件要求,决定在白湖镇、万山镇以及白湖镇裴岗社区、泉水村、万山镇万金山社区、永桥村先行开展农村政情民意互动机制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最终建立切合我县实际的农村政情民意互动机制。现就开展农村政情民意互动机制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政情及时地向群众公布,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断释疑解惑,沟通情况,改进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管理民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二、主要形式和互动内容

政情民意互动以镇、村定期召开会议为主要形式,同时通过党务和政(村)务公开栏、举行听政会和干部进村入户等形式开展互动活动,活动要力求生动活泼,注重实效。镇、村一般每季度首月召开一次会议,遇到重要事项可随时召开。具体参会对象包括镇、村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和党员代表、各类协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能人大户等,其中村民要占50%以上。要鼓励和引导参会人员在会前广泛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努力提高互动实效。

开展镇政情民意互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宣传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本级党委、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工作完成情况;年度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上级下拨专项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债权债务;集体企业及其他集体资产处置;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征用土地及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宅基地计划安排及审批使用情况;救灾救济款物发放、优待抚恤情况;农业生产排灌水电费情况;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情况等。

查看全文

生态扶贫移民意见

为贯彻落实我县“十二五”规划关于实施生态扶贫移民工程的要求,现就我县生态扶贫移民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山区生态环境,促进边远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生态扶贫移民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乡镇为主、群众自愿、政策帮扶。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帮扶,充分调动农户搬迁的积极性,妥善处理好安置地迁入群众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

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的基本原则是:自愿搬迁,科学安置,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对需要实施生态扶贫移民的地方,坚持以自然村或聚居点为单位,引导整体搬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安置方式采用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有条件的乡镇规划建设移民新村或移民公寓,实施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山区农民自行购房或投靠亲友,向城镇转移;“三无人员”可由乡镇安排到敬老院。

查看全文

政协民意反映工作思考

所谓社情民意,就是指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愿望。自1994年政协章程修正案把参政议政列为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以来,反映社情民意和专题调研被作为参政议政的两项主要工作来加强。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是把“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载入党的政治文件。抓好政协信息工作,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提高认识,把反映社情民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履行职能的方向性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包括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要真正做到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就必须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乐解民忧。政协工作必须深入了解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群众想些什么、希望什么,正确反映各界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把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代表好,从而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反映社情民意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关系到政协工作“两大主题”的有效发挥。促进团结与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团结和民主的基础是民心、民意,只有真正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顺乎民心,才能实现团结和民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更广泛的政治动力。反映社情民意是集中群众智慧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协联系着社会各个阶层,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人士联系着各自的群众,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问题、提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充分运用反映社情民意这种形式,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从中了解到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信息和情况,听到不易反映上来的呼声和意愿,获得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为实现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参考。反映社情民意是发挥政协优势的重要途径,关系到政协工作的开拓创新。政协代表性强、人才荟萃,反映的社情民意层次较高、针对性较强;政协联系面广、位置超脱,较少受到部门或地方利益的局限,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各种情况和问题,所提意见建议更加接近实际;政协渠道畅通、上通下达,能够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直接反映到决策层,实现基层同高层决策部门的互相沟通。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政协的优势就能得到发挥,政协的工作就会活跃深入、增添活力。

二、拓宽渠道,不断扩大信息来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信息来源,要做好信息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多层次、多渠道地收集社情民意,扩大信息来源,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1、充分发挥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我们从二届市政协开始,要求每位政协委员每年至少提供一条社情民意信息,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反映社情民意的情况作为评选优秀政协委员的一个重要依据。每年全会前印发“社情民意用笺”给每位委员,及时收集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同时,市政协领导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约谈委员,直接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委员对社情民意的反映。这样,既扩大了信息来源,又丰富了反映社情民意的内容。

查看全文

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制度

第一条为发挥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服务。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应抓住重点,体现特色,真实准确,讲求时效。

第三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个界别、各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各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内部刊物,向全国政协、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以及省直单位、省辖市党政机关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政协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重点联系本界别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体察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查看全文

干部过民意失真问题初探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选用干部的条件、应遵循的原则和必须坚持的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把民主推荐列为首要的、必须的程序,是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正性和准确度的重要保证。《条例》颁发以来,*县委高度重视,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无论是大范围的调整提任,还是个别单位的职位补缺,都始终把民主推荐作为一项基础性、常规性的程序来抓,严格坚持,雷打不动,充分体现了群众公认的原则,有效地克服了“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使一大批群众拥护和信赖、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逐步形成了一个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然而,由于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情况的多样性,民主推荐这一重要环节从实际运行和具体结果看,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种不尽人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时民主推荐中出现民意失真的现象。这种现象虽不普遍,但危害极大。它不仅仅是影响少数干部的准确提拔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和障碍,影响到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一、民意失真的表现形式

这里所说的民意失真,从民主推荐过程来讲,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推荐人对被推荐人做出的一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和判断;从民主推荐结果来讲,是指推荐票反映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从大量案例和调查情况看,选任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工作中的民意失真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表现之一:被推荐人的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的任职条件相差较大。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民意失真的一种普遍表现形式。民主推荐的目的就在于扩大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体现人民群众选择“人民公仆”、“人民公仆”向人民负责的社会主义原则。然而,在推荐工作中,有时却恰好违背了这一原则。一些工作能力强、素质好、作风务实、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政绩突出的干部,在民主推荐中得票较少;而一些作风飘浮、能力一般、政绩平平,不思工作、日常生活中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的干部,在推荐中的得票率却很高。这样的结果反映了民意的扭曲,背离了民主推荐的宗旨。

表现之二:被推荐者虽综合素质较强,但不具备岗位所要求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特长。有些职位不但要求人的综合素质强,同时还要求被推荐者具备相应的特殊技能和专长。而在推荐工作中,本来缺额单位就有与所缺岗位要求条件十分吻合的人选,但这些人选的得票率却上不去,推荐得票率高的却不是最佳人选。

查看全文

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

必须从村级抓起,启示之四:新形势下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向上延伸,上下结合,整体推进。村情民意恳谈会”上,群众反映的许多问题,表现在下面,根源在上面,单靠乡村抓整改,有些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乡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固然与其自身存在问题有关,但也与上级部门作风浮躁,将部门的工作任务转嫁到乡村头上有关,致使基层感到中心任务多,疲于应付,只对上负责,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因此,抓好乡村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上,要向上延伸,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给基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县县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年月份以来。按照市委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党群干群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农村实行了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要内容的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既转变了乡村干部作风,又宣传和教育了群众,对做好农村工作、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基本动因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党的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小康社会。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稳定和发展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大主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就为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协调和处理好农村稳定和发展问题指明了方面。广大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构建起与广大农民群众之间机动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与群众保持密切而广泛的联系,保持党的凝聚力、亲和力,保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县通过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近年来。逐步建立健全了乡村干部“学习培训日”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干部等制度,有效地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促进了乡村干部作风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乡村干部素质作风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部分乡村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地学习,理解不透彻,宣传不到位,落实有偏差,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严重,宗旨观念淡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求实效;有的干部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做什么,解不深、把握不准,对农民群众的疾苦缺乏同情心,眼睛向上,心思向上。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群干群感情纽带弱化与农民群众渴求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存在着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在经济利益上对基层组织的依附关系不复存在组织领导上的依赖关系变得松散,思想感情上依恋关系变得疏远,有吃有喝不找你同时,农民群众又需要基层组织能够建立起一种党群干群关系沟通渠道,有苦有处诉,有冤有处提,有事有处找,有怨有事要找你群众主人翁意识的淡化与基层组织执政手段的弱化使党群干群隔阂加深,双方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党群干群矛盾比较突出。一些群众对乡村干部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一些干部则对群众不服从管理有情绪,委屈地说群众“不听话”三是农民群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与乡村基层干部的传统领导方式产生碰撞。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广大群众理性思维活跃,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迅速提升,不仅要求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且要求更多地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但是由于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机制还不尽完善,民主化建设力度不大,使一些地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民主监督乏力,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搞行政命令,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造成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矛盾冲突,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今年6月份省委书记同志在县乡村调研时发现一些问题之后,县县委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七里堡村存在问题,不仅仅是这一个村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也有复杂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工作作风不深入、对群众关心不够等问题,也反映了存在着发现问题渠道不够通畅、解决问题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必须解放思想,县县委认识到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创新工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积极探索一种在基层发现问题、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超前化解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基于上述考虑,县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以往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县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每月定期由乡镇领导干部分村轮流、一般干部到联系村,组织部分党员、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交真心、听真话、知真情、解难事,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知民情中改进作风,办实事中改善关系,帮民富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查看全文

民意环节选拔领导思考

“自己实实在在走了一趟民主程序,大家对竞选的结果也非常服气。”王汉春谈及他通过民意调查等环节当选为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时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原为发改委投资处处长的王汉春,最近在竞选发改委副主任岗位中,通过共计90人参加的民意投票和民意调查两个环节,在30余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经过综合考察,就任这一岗位。省发改委是中国省级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

“干部在民意的关注下走向领导岗位,这样有利于干群关系的和谐,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胜败都令人服气。这样也能扭转用人上的不好风气。”44岁的王汉春说。

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干部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活跃期,地方基层党委通过制度建设愿意把更多的选人权交给群众,逐步改变过去“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开始实行“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

分析人士认为,党决定用人的标准和程序,把选择权、选举权更多地交给公众,这“大大拓宽了中共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视野”,也可以有效防止用人失察。

参与王汉春民意投票和民意调查的代表来自省发改委,厅、局机关以及13个省辖市的发改委部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候选人在服务中有无徇私舞弊、态度差、作风差等问题。

查看全文

司法与民意互动关联思索

司法与民意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中一个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司法背离民意与常理,更是成为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一大难题,南京的彭宇案、许霆案以及张学英案等虽过去多年,仍会经常被提及,构建和谐的司法与民意关系是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命题,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一、司法要理性的吸纳民意,民众要主动的学习法律,建立对司法的信任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办案件,在案件审理裁判过程中发生法律与民意激烈冲突,甚至出现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现象。如何处理二者间的冲突,甚至解除司法审判中的道义相悖现象,是审理此类难办案件的关键。钱广荣教授认为,逻辑悖论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因为它是“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的逻辑前提。[1]发生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现象往往是因为国家法律与社会民意各自“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间的冲突引起的。因此,法律与民意各自不同的“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是引起司法与民意冲突的根本原因。调整法律和民意“公认正确的知识背景”,缩小两者之间不应有的差距,是排解司法与民意冲突,破解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现象的基本理路。

(一)司法要理性的吸纳民意

中国传统法官认为,法律与民众追求的公平正义应当是同构的。正所谓“法不外乎人情”,这句古语的意思是在司法审判中应该兼顾法律与人情,做到法情两全。古语“人情所恶,国法难容”说的也就是人情在判断分析是非对错上比法律具有直接性、权威性,甚至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法律的是非善恶是以人情的好恶作为评判标准的。(在这里,人情实际上是民意的同义语。)而且,传统法官在对事实判断分析时,往往坚持以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民意作为标准,并更多的从道德层面对案件作出裁判。因此在中国古代,民意与法律一样被当做一种正当性资源堂而皇之地进入司法审判,甚至作为判决的理由。由于当时民众的法律知识极度缺乏,他们对司法判决的期待与评价主要是从伦理道德而非法律规范角度。在这样的司法环境里,法官要让自己作出的判决得到社会认可和接受,就必须保持与民众角色期待相一致的角色定位。因此,他们在司法活动中更习惯于运用政治的思维,即更多得从大众的视角,运用大众的是非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来裁判案件,努力做到让裁判结果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司法制度与司法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法律与道德、民意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方式也不同,而且在司法审判中,大多数案件也不会发生民意与司法相悖的情形,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代表大多数人意志的民意的体现,法官在遇到一般案件时,是不需要考虑民意的,而只需充当法律的自动售货机即可。但是,在遇到法律与民意相悖的难办案件时,传统法官审理案件的思路依然有可借鉴之处。那么,在目前司法制度下,法官如何理性吸纳民意呢?美国1889年的帕尔莫案以及四川泸州的张学英继承案很具有借鉴意义,在帕尔莫案中,祖父立下遗嘱指定帕尔莫为其遗产的继承人,但在看到祖父再婚后与妻子感情甚好,帕尔莫恐其祖父撤销遗嘱而使他一无所获,于是将其祖父毒死,以便及早获得这笔遗产。根据纽约州有关遗嘱方面的法律规定,该遗嘱是有效的,但是法官如果按照遗嘱裁判的话显然不合情理,于是法官依据普通法中的一项原则,即“任何人都不得从他的不当行为中获利”,裁决帕尔莫无权继承其祖父遗产。在张学英案中,主审法官也是考虑到民意,考虑到传统伦理道德,依据具有很强道义色彩的“公序良俗”这一民法基本原则而非更应该适用的继承法规定,智慧的剥夺了二奶张学英的继承权。

这说明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一味的按照刚性的法律规范从事审判是不行的,法官的“合理化法律分析”一定要渗透着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影响。另外,由于社会关系的纷繁复杂,而立法本身又具有模糊性、滞后性、不周延性等固有缺陷,在司法实践中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民意便成了法官司法的重要依据,其判决不得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相背离。社会生活中与此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依据民意进行判决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再一方面,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则进行判决会出现明显不公,甚至是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现象时,司法者可以依照那些与社会道德相一致的法律原则以及道德习惯等予以审判。在云南昆明就发生这样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一辆中巴车和一辆微型车相撞后,中巴车上的几名旅客赶紧下车救人,但不幸的是,随后疾驰而来的一辆捷达轿车将救助人员撞成二死六伤。交警部门最终对该案的事故认定是:捷达车司机酒后驾车负主要责任,微型车司机进入高速公路未配备警告标志负次要责任,死者不承担责任。责任方对该事故认定结果不服并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死者违反了《高速公路管理办法》中有关行人不得进入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规定,是否应该承担事故责任,最终法院从道德民意角度出发,认为死者在高速公路上救人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应负事故责任。法院的判决获得了学者和民众的认可,学者们也都认为立法的本意、法律的精神应该符合普通民众的道德观念,符合基本的社会道义。当然民意具有非理性、易变性、易受引导等特点,因此民意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在马克斯?韦伯看来,依据民意裁判案件的中国古代司法是不理性的。的确,民意有时会被异化成“多数人的暴政”,在佘祥林杀妻冤案中,200人联名上书要求严惩“杀人凶手”,迫于民意的压力,法院最终对证据不足的“杀人凶手”佘祥林定罪量刑了,民意对冤案的结局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在具体案件中判断民意正确与否,是司法理性吸纳民意的前提。这就需要各级法院法官恪守公平正义的职业道德,充分运用自身智慧,在伦理学界和法学界讨论中形成共识和相关思路基础上,吸纳那些凝聚了足够社会共识和学术共识的民意,并通过必要的司法程序加以确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