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03:20: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俗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俗艺术继承要素
一、民俗艺术传承的主体要素
传承是民俗文化传统维护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民族特色保持的最可靠的路径,民俗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部分,自然也以传承为其存在、延续和发展的前提。传承既包括随纵向的时间线索的不断传习,也包括在一定横向空间范围内的接受与传播。它一般以时间为标杆,以同地域、同种族的前后传习为主要运动模式,同时也因文化触染和交流认同而具有跨地域、跨种族的传承可能。民俗艺术传承的对象与领域包括作品、题材、主题、风格、技艺、语言、色调、工具、方法、场域、审美、信仰等诸多方面,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承相接、相沿相习。人作为主体和传承的第一要素,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也是延续文化艺术传统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民俗艺术的传承体现为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间的相互运动,其中,主体是人,客体为民俗艺术作品,中介是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信仰观念、艺术市场和其他的动态过程。主体决定着客体的存废与发展,也决定着中介的有效与无用。民俗艺术的传承主体是长期生活在一定民俗氛围中的民众,其中的从艺者和从业者,以及研究者和爱好者构成了传承人的浩荡队伍,不断推动着民俗艺术的持续传承。就传承人的身份性质来说,他们有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的区别,但共同汇成了传承大军,展现着艺术传承中的主体阵容。
(一)直接传承人
民俗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指民俗艺术的从艺者们,他们承继着历史的传统和前人的技艺与经验,坚持着地域的特色和行业的规约,延续着各自艺术门类的功用和门派的风格,不间断地从事艺术的创作、展演与生产,尤其是以带徒、演示、教习等方式培养后辈,使民俗艺术的品类和技艺得以薪火相传、延绵不绝。民俗艺术有民俗造型艺术与民俗表演艺术的门类区分,它们在传承方式与传承规律方面也有所区别,它们的直接传承人或从艺者的传承活动自然也各具特点。拿民俗造型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来说,坚持从艺,坚持制作传统产品并创新题材和工艺,以满足俗民社会的文化与生活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传承。同时,撑持作坊,带徒传艺,培养行业的继承人更是传承的基本方式。民俗造物艺术涉及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艺术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的制定、工具的使用、技术手段的运用、行业信仰和行规的遵守、行话的掌握、民间知识和风俗习惯的深入了解、民俗审美的领悟、产品功用的开拓、艺术市场的把握等方面。此类传承主要在作坊、工场等空间展开,围绕民俗艺术品的制作流程,通过眼观、耳听、嘴问、手动、心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技术要领、基本方法,领悟民俗传统和文化精神。直接传承人既是从业者,也是授业者,构成民俗艺术传承、发展的主要因素。拿民俗表演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来说,他们从事民间小戏、木偶戏、皮影戏、傩戏、讲经宣卷、唱山歌、讲故事、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杂耍、吆喝等表演,主要以语言、动作构成民俗艺术的要素,以过程性为其展演特点。与民俗造型艺术有形的物质形态相对照,民俗表演艺术以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民俗表演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未必都是专门的从业者,他们可能是农民,也可能是市民,不少人另有职业,从事民俗艺术的表演乃出于兴致和对民俗氛围的热衷,大多不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不论是常年的表演,还是季节性、节日性或伴随某生产环节的自娱性表演,总因民俗艺术的应用与传布,成为实际的传承人。他们也带徒传艺,但更多的是在观赏、模仿、参与和教习中培养自己的后继者。直接传承人既亲自参与民俗艺术活动或民俗艺术品的制作,又以带徒、教习的方式传授他人,在传统的延续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间接传承人
民俗艺术的“间接传承人”指民俗艺术的非从业者或非专业人员,但他们与民俗艺术的传承、保护密切相关,他们关心、热爱、参与、学习、研究、推介民俗艺术,从而强化了民俗艺术的存在,推进了民俗艺术的传承。民俗艺术的“间接传承人”包括民俗艺术的收藏者、研究者、工作者、出版者和爱好者们,这些人员或机构所组成的庞大阵营构成了民俗艺术传承主体的重要方面。他们从各自的关注点出发,为民俗艺术的传承创造了条件,虽不直接介入民俗艺术的生产过程和传习活动,但为其传承构成了良好的主体背景,成为间接的传承因素。民俗艺术的收藏者们以木版年画、纸马、泥人、剪纸、风筝、皮影、红木雕件、木雕构件、玉石雕刻、紫砂茶壶、拴马石、油灯、玩具、饰品等民俗艺术作品为收藏专题,他们的收藏与展示扩大了这些民俗艺术品类的影响和传播,荟萃了各地域的相关信息,促进了文化艺术市场的活跃,并带动了这些民俗艺术品的生产,从而推动了民俗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除了个人收藏者的单一品类的收藏,一些民俗博物馆、民俗艺术馆的多品类的征集、陈列与收藏,往往与地域文化、馆址氛围相联系,也为民俗艺术的传承营造了背景。民俗艺术的研究者们以民俗艺术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踏查、走访座谈、作品采集、文献审读、现场体验、活动记录、市场观察、统计分析等,对某一民俗艺术类型做出历史的、功能的、审美的、价值的、应用的、市场的,以及其他理论与实践范畴的研究。或者,他们从宏观的理论出发,对民俗艺术志、民俗艺术史、民俗艺术论做出学科性质的理论阐发。这些研究成果将推进民俗艺术的创作实践,帮助人们深刻认识民俗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基本规律,并引导民俗艺术的传承、发展、保护和应用。研究者们以理论层次的介入,使他们实际上已成为重要的间接传承人。
淮阳泥塑民俗艺术概论
淮阳是伏羲定都、创业和长眠之地,有众多的遗迹遗俗和神话传说,为纪念伏羲功德,后人在太昊陵建有宫殿式陵庙,俗称“人祖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太昊陵有盛大的祭祀“人祖庙会”,“泥泥狗”作为太昊陵二月庙会的泥玩具,主要是在庙会上兜售,同时也是祭祀活动的象征物。
一、淮阳泥塑的艺术特点
淮阳泥塑俗称“泥泥狗”,是河南淮阳太昊伏羲陵传统庙会上泥玩具的总称。泥泥狗的传统题材相当广泛,涉及狗、鸟、兽、猴、蛇、蛙、虫、鱼等数百种。老艺人说泥狗子是人祖伏羲女娲“抟土造人”时传下来的,都是伏羲的臣民,泥泥狗也就成了神圣吉祥之物,所以这种泥玩不同于一般的玩具,而是被当作祭祀伏羲和女娲的一种圣物,消灾去病,祈保平安。泥泥狗的捏塑、饰绘的实质与祭祖、娱神、祈子和禳灾等功利目的紧密连接在一起,反映生命意识又带有娱乐实用性,因此,泥泥狗伴随着远古的宗教祭祀和美好的愿望代代传承下来。
(一)用色鲜艳、对比强烈
淮阳“泥泥狗”的用色属于民间色彩范畴。传说,伏羲以五色分大地五行称为正色,其中黑色是东方最具象征意义的色彩,代表着神圣、尊贵、神秘、本原、正统、忠诚等深刻的内涵。黑色又称玄,老子设想的玄牝能够生育万物,还有玄鸟可以降而福之,象征着春天来临和生育,所以“泥泥狗”所有的底色都采用黑色,以黑色的沉稳庄重衬托其他亮丽的色彩,颜料中的黑是采用锅底灰加骨胶熬制而成,其它颜料如大红、大绿、中黄、鲜蓝等均为土质颜料调配而成,还有的加入蛋黄进行调配,白色在其它对比较强的色彩中主要起穿插调和协调作用。
(二)线条自然、装饰淳朴
民俗艺术符号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一、图形化的形式符号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图形化的形式符号是构成广告设计形式的重要元素,图形的表现形式、图形的新颖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告作品的成败。图形是通过一种视觉化的形式来向人们传递信息,让人们以此来了解产品的某些属性,这在广告设计创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民俗化艺术符号在当代广告设计的运用,会使广告设计作品,具有了文化性的内涵,图形化的表现形式,也不再是一种空洞化的展现,而是具有了一种图形形式的独特性,这是利用传统意义之下的民俗符号,因此它能在作品中穿华为一种吉祥寓意的符号意义,把这种传统意义之下的符号运用到广告设计作品中,这也会使我们的设计更具有一种象征性、文化性和社会性。吉祥化的艺术表现符号,是一种具有传统意义的符号形式,它具有一种吉祥寓意的特点,传递着人们的心愿,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取向以及形式美感的表达。如龙的图形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民俗性的呈现,而龙这种吉祥符号在当代广告设计中也是应用广泛的,不管是在一些广告宣传还是在一些品牌形象方面都是随处可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也是一种形式感极强的表现形式,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要手法。在当代广告设计中,对民俗艺术符号的运用,这种独特的创意赋予了作品不同的民族特色,这种具有文化的形式美感在当下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图所示是一副企业LOGO的设计作品,利用的局势吉祥符号龙的符号进行创意,形式感简洁、清晰,具有独特的表现内涵,整体作品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有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形式美的表现也是非常完整的。再如中国结也是民族意义的象征性的符号,它有着独特的造型和色彩,也是民俗色彩的代表,中国红的颜色运用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以红色为主色系,有着独特的个性,是一种文化性的象征。在当代广告设计中,常常运用这一种中国传统元素来表现其独特的意义,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意,中国结的这种独特元素与现代设计形式相结合,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着不同的内涵和审美意味,这种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如图所示是一副对民俗艺术符号中国结的运用,赋予了整幅作品不同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极强,形式感具有中国传统的表现性和寓意性,符号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形式之间的有机结合,充分的体现出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再如一些吉祥猪悟的形式符号也是属于中国传统民俗符号,在当代一些商业广告中也常常运用一些吉祥的植物来代表着作品不同的内涵与意义,这些元素符号呈现在画面上是具有独特的含义,同样对于这些元素的运用,怎样在作品版面中去编排,采用什么类型的形式这些问题也是能够体现出企业的文化,也会诠释着产品不同的文化内涵,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符号就是传统绘画中的水墨元素的运用,体现着极强的中国传统意味,形式感也是比较具有感染力的。
二、以情感为主体的广告设计表现形式
民俗艺术符号也是一种情感符号的表现,因而在当代广告设计作品中也常会以情动人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从而大打动消费者,赋予产品不同的蛇形,图形符号是构成文化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成广告设计作品的主体行使,尤其需要提出的是一些公益广告作品,往往都是以情感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呈现主题,它主要是抓住消费者心理对情感的寄托,从而达到宣传的力度,这种独特的创意形式,总是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手法来深入内心,体现主题内容。在当代广告设计中也会采用一种寓意联想的表现手法,是为了是整幅设计作品具有别样的内涵,带有一种启发性的意义,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把一种具有寓意的元素符号运用到视觉艺术设计作品中,能够诠释一种独特的内涵。设计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室,应该具有自身的风格,从而体现一种独特性,同时又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的传达与视觉表现的效果。如靳代强是著名的香港设计师,是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充分的代表人物,他所创作的设计作品,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他主张把中国传统元素与文化融入到当代设计中,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自己本身的独特性,这种具有个性化的表达也总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三、民俗艺术符号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当代创意广告设计中,要学会对文字的充分运用,图形和文字是构成广告设计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设计作品是,要合理的运用文字,合理的编排文字,使文字作为广告设计作品的切入点,往往会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文字在广告设计作品中,主要是一种说明性的表现和一种装饰性的表达,因而这会使广告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从而达到一种特殊广告形式的呈现。文字的合理表达主要有;文字间的组合变化形式,这种表现手法就有很强的表现性和装饰性,文字间的变形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独特的设计形式,具有了自身的艺术个性,文字间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在版面的编排形式,通过不同的编排形式来体现不同的主题内容,因而设计师对文字进行巧妙的组合编排,能够更好地传达作品信息。
试议广告设计中的民俗艺术
一、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特征
根据汉字形成资料的论述,可以将民俗艺术文字分为形象字和意向字2种构成方式,民俗艺术文字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一种语言的图画。
1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形象性
1)节外生枝。中国民俗艺术文字的形象性表现,通过在文字中添加图形或将笔画的延伸点与图形连接起来,进而突破文字中原有的寓意来表达更新的意境。这种表现方法就如同树枝中发出新枝结出果实或者扎下根须,在表现本意的过程中传达新的信息。
2)万物融形。汉字取于自然万物,在汉字的运用过程中逐渐地将汉字的形象本源特征表现出来,在字的书写过程中,将世间万物逐渐融入到文字的笔画中,使自然万物与汉字的笔画联系起来,生动形象,这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形式。在民间,蝌蚪文、龟书等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从而将形象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3)图画结体。汉字最初是象形形式,最后发展到了符号化的结字,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各类人都喜欢通过汉字作为本体来进行创作,从而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画在处理过程中寓意非常明确,逐渐成为了一种艺术风格。
新农村民俗艺术创新思考
一、农村民俗文化特性
民俗文化,通俗的来讲就是民间文化,包含了普通民众生活中所形成的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因此,其表现的各种形式都贴近民间生活。《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其后所制成的民歌形成为诗经中的《风》。而“风”是指当时国君依靠巡守之人深入民间所进行的民俗风情考察。因此,从这一点看,民俗文化贴近于民众生活是有历史依据的。现代社会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式上与古代有所差别,但依然不失为研究古代民间风俗生活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民俗在城市逐渐失去了成长的土壤,在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得到完整的保留,因此发展新农村民俗文化有利于重塑国人精神信仰。
二、民俗文化创新形式
(一)建立民俗旅游产业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生活习俗、生活文化的体现,蕴含着当地丰富的社会内容。正是因为民俗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民俗旅游成为民俗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当代所开发的本土民俗文化旅游已取得有卓著的成绩,例如杭州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台湾九族文化村等,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民俗旅游内容广泛,通过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整合新农村建设资源,可以产生立体经济效益。既有旅游效益,又可带动当地民俗特产消费。旅游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力可以带动当地饮食、住宿、就业、招商和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注重民俗文化创新形式
傩舞艺术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审美视野下的傩舞既属于艺术研究的范畴,又属于民俗文化的研究范畴,因此,本文重点分为三个部分,即傩舞的审美功能、艺术特征和民俗文化内涵,对山西古老傩舞的历史和艺术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美;傩舞;民俗文化
“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主要内容为驱鬼辟邪,艺术形式的外显为面具、音乐和舞蹈,是一种古老神秘的祭祀仪式。傩舞属于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会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之间举行活动,2006年,傩舞已经被纳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山西傩舞的审美功能
与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傩舞艺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而不断改变的,属于融合了舞蹈、音乐、服装和体态于一体的民俗舞蹈艺术,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极高。从审美视野分析,山西傩舞是美的艺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和多彩形象表达人类的健康美感,总之,从审美角度分析,山西傩舞有以下几种审美功能。(一)社会美。艺术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傩舞能够与人的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其社会美的内涵不言而喻。我国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在自然中获取食物,原始社会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猎物就会与社会产生关系,在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社会关系,从而产生社会美。山西傩舞的核心内容是驱鬼祈福,作为祭祀功能使用,因此,此种舞蹈类型也有社会性质。美来源于生活,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密切联系,总而言之,傩舞可以促进社会实践,当时的人类能够通过此种民俗舞蹈的激发,促使自身生产能力和劳动力得到提升,所以具有社会美。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傩舞具有社会交往功能,即通过表演傩舞,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也能够在傩舞表演的过程中更加和谐,因此傩舞具有社会美。(二)生活美。山西傩舞属于祭祀舞蹈,是古代傩仪式中的一部分。古代人有很多祭祀活动,此类祭祀活动与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形式有关,属于在原始社会生活方式指导下产生的舞蹈艺术形式,古人期望通过祭祀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希望获得与自然对抗的能力。由此可见,祭祀活动是原始时期人类的精神支柱,祭祀活动就是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宗教行为,而傩舞是将祭祀活动与舞蹈结合产生的特殊民俗舞蹈形式,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精神,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美。在审美视野下分析,傩舞属于我国古代人民重要的生活行为,人们能够通过表演傩舞获得快乐,而在欣赏傩舞的过程中人们身心愉悦,生活也得到了满足,从艺术层面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形态,即在闲暇时的祭祀活动中起舞,获得轻松的生活体验,产生生活美。(三)形式美。形式美主要是指在构成事物以外材料的自然属性,即色、形、声,与他们的组合规律配合呈现出的审美特点。从傩舞与形式美的概念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傩舞表演中处处透着形式美。山西傩舞的形式美具体表现在其面具、服饰、音乐以及舞蹈动作当中,面具是傩舞的重要元素,不仅内涵丰富、层次分明,还具有普通面具所不具备的作用,如:傩舞面具可以作为表演者的装饰,还能够作为神的象征,体现着舞蹈艺术与宗教元素的结合。除此之外,傩舞的另一个特点是服装,傩舞的服装十分有特点,且各个地区的傩舞服饰皆有不同。总而言之,傩舞的服饰呈现多元化特点,不仅体现在其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当中,在色彩搭配和装饰等细节方面也在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充满形式美[1]。
二、审美视野下山西傩舞的艺术特征
小议客家民俗与艺术文化特点
关键词客家民居门楼民俗与艺术文化特征
摘要门楼是客家民居中最为人注意的突出部位之一。由于受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客家民居门楼充满着浓郁的客乡风情,其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往往内在地蕴涵着深刻的客乡文化,体现了客家人的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审美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围龙屋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客家民居不但在外型上具有独特的“客”味,在具体的细节中也能突出地反映“客”的文化特征。门楼乃客家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蕴含着浓郁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民居建筑的独特外形及其浓郁的客家文化特征早已受到了中外客家学研究者的重视,①然而,客家民居门楼却似乎被忽略,在对客家民居建筑的研究中几乎未作探讨。本文旨在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从客家民居门楼的设置及其装饰艺术,揭示其设计中的民俗与文化内涵。
一、客家门楼的类型及影响门楼安置的因素
门楼是一栋大型建筑物的最主要甚至是整栋建筑物的通道口,是人和物进出的主要通道。客家民居的门楼通常包括大门、侧门、斗门三大类。大门是整个民居的中心,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围龙屋、五凤楼、土楼等所有的客家民居都必有大门。门的造型和色彩对客家民居的整体装饰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一般都将其纳入建筑总设计的重中之重。围龙屋的大门两旁,设方形石座,有的设石狮。大门进去则是下厅,过天井之后则是上厅。
侧门是围龙屋、五凤楼等府第式客家民居特有的门类,是堂屋两侧横屋的外大门,呈对称在大门两边。小的民居有一对,大的民居有三对,根据两边的横屋排数而定。
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对于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品位,提升其宣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这里分析了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对于提升广告设计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俗艺术元素;广告设计;应用
在现代社会,大众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宣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从另一方面讲,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标准更高了,人们在消费的同时,不仅重视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很重视消费品的文化价值。在进行广告设计中,如果可以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在设计中有效地应用民俗艺术元素,提升广告设计品味和质量,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实现广告的功效。现代社会,广告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手段,要能够通过民俗艺术元素的融入设计,使消费者不仅能够了解产品信息,同时能够使消费者感受到广告设计的艺术性,获得审美体验,满足消费者感知民俗文化,欣赏品味民俗文化的内在需求。要能够通过应用民俗艺术元素,不断提升广告设计的品味,为宣传新产品的良好形象提供支持。
一、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民俗艺术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融入了历代人精神文化思想的一种艺术展现,这种艺术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依然没有消失,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种艺术应当受到现代社会的尊崇和重视,现代人也应该通过各种新式对民俗艺术进行保护,使其能够渊源流传下去。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历代人民精神文化的肯定。目前,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可以有效地通过广告形式传播民俗艺术文化,同时,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对于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内容,有效触动人们内心对民俗文化的亲切感觉,提升广告的宣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这种广告设计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尚未形成,广告设计中民俗艺术元素的应用还没有受到广告人的足够重视。第二,广告设计在汲取民俗艺术元素开展设计方面的经验不丰富,应该是处于简单的学习模仿阶段,对民俗艺术的内涵的理解和认知不够深刻,不能实现产品功能与民俗艺术元素审美的有效结合,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的应用效果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比如,我们都知道剪纸艺术这种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其剪影符号承载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内容,能够表现出吉祥、祈福等美好的文化意蕴。但这种艺术形式在广告设计中并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民俗艺术元素的广告应用不多,及时在某些广告设计中应用了剪纸艺术元素,但其内涵在广告设计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作为广告人要能够积极提升广告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积极利用民俗艺术元素进行广告设计,以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对广告作品的审美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广告设计的水平,有效凸显广告设计的效果与功用。
二、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应用策略
广告设计中民俗艺术元素的应用
摘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与传统艺术元素相关的广告作品开始逐渐呈现出来.从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价值及应用现状中进行分析,探索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在广告的设计成品与当前的发展规律中可以预见到,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在未来将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民俗艺术元素;广告设计;应用探索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告在设计时都会以国外的设计风格作为参考,缺乏一定的民族特点,导致传统文化表现的不充分.现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设计现代广告的过程中,也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在内,尽量以民族精神和历史发展进程为根本,在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特点的现代广告,这样才符合当前广告设计的需求.
1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与广告设计的价值
把民俗艺术元素融入到广告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还能把我国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出来.在民俗艺术元素中可以找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语言,另外,根据民俗艺术元素和现代广告设计的关系中,可以探索出民俗艺术元素在现代广告中的设计应用,从而使设计出来的广告作品更加具有文化底蕴.通常情况下,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在广告设计中所使用的色彩和造型,这不仅仅只体现在设计的描述上,还必须要了解并掌握民俗艺术中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对于当今时代的设计师来说,如果在设计中可以很好的把民俗艺术元素中的审美意境体现出来,并科学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则完全可以达到扩大设计思维空间的目的.另外,把民俗艺术元素融入到广告设计中,应从感官、认知等方面开始入手,然后再使用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对广告作品加以设计.
2与广告设计相关的民俗艺术元素分析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论文
一、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的高校德育价值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着很强的地域亲和力和民众认可度,并深深地融入民族文化基因当中。它们展现的艺术内容和艺术形象是丰富多彩的,经常可以把同一思想主题用多种艺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表现。比方说“孝亲”思想是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的常见表现主题,以它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民间艺术,既有年画、泥塑、面塑、石雕、木雕、壁画、砖雕等造型艺术,又有越剧、京剧、黄梅戏、目连戏等民间戏剧,还有藤编、草编、漆艺等民间工艺或评书、弹词、莲花等说唱艺术。同样,对于地方民俗来说,“孝亲”思想既可以融入婚丧嫁娶、生辰寿诞等人生礼仪当中,又是清明祭祖、中秋团圆、重阳敬老、新春庆贺等岁时节庆的重要内容。并且,同一个艺术形象也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段,以“董永”为例,你就会发现既有汉代武梁祠的画像石和三国魏时石棺线画中的民间石刻“董永”的孝子形象,又有《董永遇仙传》《永与七仙女传说》等多种说唱话本,还有怀梆《七姐下凡》《织皇绫》《槐荫送子》,晋剧《槐荫记》,楚剧《百日缘》,黄梅戏《天仙配》等多种民间曲艺形式,还有诸多相关的民俗活动如河南武陟的孝子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资源是相当丰富,其中的艺术题材、艺术形式、艺术形象都可以作为高校学生进行相关主题教育的优秀素材。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对高校德育的价值还在于它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其显著特征就是将审美娱乐功能和道德教化功用结合起来。它既可以借助于面具、木偶、脸谱等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造型道具,又可以借助于弹词、评书的诙谐幽默说唱语言,也可以借助于民间传说、故事、神话当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实际展现的是地方民众共有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追求,以特有的艺术方式寓乐寓教于其中。所以在高校德育过程融入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的相关内容可以改善原有内容空洞乏味、形式僵化生硬的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并且,很多民俗活动或民间艺术简单易上手,趣味性、参与性比较强,可以在德育过程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改变原来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融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的熏陶和思想的锤炼。
二、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在高校德育中应用
(一)选择适合高校德育教育的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形式和内容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受到封建伦理和小农思想影响,其中有些内容和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所以,要把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资源应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中,首先要甄别它所表现得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及社会的公序良俗,比如那些宣扬封建伦理、封建迷信、恶俗趣味、陈规陋习的民俗和民间艺术就不能用来进行高校德育教育。还有些如民间家具、农具、炊具之类的民间生活用具,也不适合用来进行高校德育教育。所以应当选取一些审美趣味性强、可参与性强、容易上手、便于教学的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用于高校德育教育。民间曲艺、民间文学故事、民间说唱、民间手工艺、节庆民俗当中都有相应的优秀的题材和内容可以用于高校德育教育。
(二)发掘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资源,创新思政课堂教育现在高校的德育课堂教学主要借助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学平台,它们在教育内容上,政治教育内容较多,公民道德伦理教育内容较少,同时教育方式上以课堂灌输和道德说教为主,学生互动参与较少,教学不够生动。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可以为德育课堂提供更为生动的教育内容和更加多样的教育手段,不同门类的艺术可以采用不同德育教育形式。对于民间故事、口头文学来说,本身就有一些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作品和题材直接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作出讲解和正面引导。对于民间曲艺和民间工艺来说,应该课堂艺术欣赏为主,引导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美德的感染和熏陶。对于民俗活动来说,既要鼓励学生参加健康正常的民俗活动,又要讲解民俗活动由来,使得学生了解这些民俗活动的产生的原因和原来初衷,发挥它们原来移风易俗的道德教育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