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8 01:40: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事审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贯实民事审判调查分析
我市人大司委领导一起,对法院民事审判工作进行了视察调查。通过此项活动,我对我县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在我主要根据我县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各位主任、委员在审议时参考。
民事审判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头戏,老百姓所讲的“打官司”主要是指民事诉讼。因为民事审判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既要依法审理、依法裁决,又要使人民群众得到满意的结果,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整个法院的工作和法院在外界的形象。县人民法院近年来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并坚持司法为民,推进审判改革,审判质效取得显著进步。
一、积极改善硬件环境,提高审判人员业务能力
人民法庭历来就是民事审判工作的主力军,办理的民事案件每年占全院总数的%以上。为了改善法庭的基础建设,去年该院积极筹措资金,建成了苏北一流的城北人民法庭,今年五月还新设立了羊寨人民法庭,并对其它四个法庭进行了重新装修,使整个人民法庭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民事审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根据方便审理、方便诉讼原则,各庭还在有关镇设立巡回办案点。针对民事审判面广量大,政策法律性强的特点,法院将年轻的审书人员安排到人民法庭工作,配备工作能力较强的庭长到基层。切实加强民事审判队伍的教育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学历教育,目前的民事审判人员具有法律本科以上学历。法院还通过开展裁判文书制作竞赛、观摩庭审和举办审判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认真搞好民事审判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司法能力。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认真贯彻民事法律、法规
为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加快司法民主进程,今年上半年,法院在全县范围内聘请了二十名人民陪审员,经人大任命,省高院和市中院培训,目前已全部上岗,和审判人员一样成为审判组织重要成员。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法院民事审判一线的全体审判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民事法律、法规以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熟练地掌握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和合同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地保护当事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坚持规范庭审活动和司法程序,正确地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坚持巡回审判制度,选择了一些赡养、侵权、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等案件,深入到农村、居委会就地开庭,取得了审判活动的最佳社会效果。
法院民事审判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主任会议安排,月19日,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副主任任带领常委会部分委员组成调查组,就县人民法院年以来民事审判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查。为了确保调查内容的全面性,增强调查成果的务实性,调查组采取“一看、二听、三议”的调查方法,围绕基础设施、工作机制、法官队伍建设和办案质效等重点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组现场查看了洋坪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制度建设和民事审判工作情况,在听取县人民法院负责人关于年以来民事审判工作情况汇报之后,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就加强和改进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建议。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调查组认为,年以来,我县民事审判工作在立案数量逐年上升的新形势下,县人民法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依法做好民事审判工作作为司法为民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强化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理念,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措施得力,案件的审结率、执结率、调解结案率不断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县民事审判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围绕和谐建设,大力开展和谐调解工作。县人民法院在办理民事案件工作中,以推动和谐建设为己任,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多调少判,案结事了”的司法理念,积极探索了“立案调解、庭前调解、庭审调解、判前调解”和“判后释疑”的“四调解、一释疑”工作机制,以调解为重要手段,着力加大和谐办案力度,既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又有效促进和谐建设。年至年6月,县人民法院通过调解结案的民事案件994件,占案件总数的77%,调解结案率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大力开展为工业经济服务工作。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把支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作为做好民事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途径,创新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服务工作。在工作机制上,制定了《关于为地方民营经济提供法律服务的意见》,建立了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台账管理和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企业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依法服务企业行为;在工作方法上,坚持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开庭、优先执行”,年以来,共审结涉企案件73件,涉案标的总额2300万元,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是围绕社会稳定大局,积极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县人民法院在履行民事审判职责中,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对于突发性、涉案人数相对较多的案件,实行院长挂帅,提前介入,耐心解释,正面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如在处理年的“香菇烂袋”事件中,积极引导300多户菇农依法维权,受理的28件诉讼案件中,26件调解结案,有效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又如年在审理县工商银行原职员张某某以所在银行名义吸纳存款挪为己用的案件中,县人民法院积极加强与被诉银行的沟通,依法维护了储户的利益,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民事行政协调与审判
本文作者:李永昌工作单位:郑州大学法学院
(一)现状当下检察机关中的民事行政检察与审判机关之间存在着不互相配合,审判机关存在表面配合实际排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权的现实情形。实践中,检、法两家在检察监督法律适用上的具体问题存在分歧,最高法院作出的部分司法解释,如执行程序中的裁定、先予执行的裁定、破产程序中的裁定等是禁止检察监督的。再如,法院对检察机关调取、复印、阅读审判卷宗的要求不予配合,设置重重门槛,如需要法院不同庭室负责人及主管院长多人签字同意方可,造成调阅卷难。更有甚者审判机关对于检察机关抗诉的部分明显错案,赞成检察机关的抗诉观点,但借口社会现实及案件当事人的个别案外因素而拒绝改判,造成你抗你的、我判我的。(二)原因1.理念的冲突审判机关认为,抗诉监督打破了“控、辩、审”的平衡模式,抗诉权凌架于独立审判权之上,损害了司法权威与尊严。其次,独立审判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依靠法官独立和身份保障等制度来保证裁判的公正,而不是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去实现公正裁判。检察监督权的过分强大定将对独立审判权行使造成严重损害。再次,检察监督权来监督独立审判权,那么谁来监督检察监督权呢?这将形成权力监督的无限循环。检察机关认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独立审判并不意味着不能甚至于不得对审判权进行监督,借口审判独立而宣称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团体的监督以及不能进行制约,完全是违背法律规定的,不符合中国的现实,中国目前只是法院独立而不是法官个人独立。再者,从权力属性上讲,抗诉权是一种司法请求权,而不是裁判权,其功能在于启动法院的再审程序,审判权依然由法院行使。因此,检察监督权并无影响独立审判权的行使,更不会取代审判权。2.现实环境下的制约因素我国审判机关虽然独立,但这种独立目前是非常有限的独立,而非西方法冶意义上的法官独立,而只是名义上独立于其他行政机关、社会组织等,并不能独立于执政党及权力机关。而现实是审判机关(含检察机关)的人员编制、经费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且法官在行使审判权时并不完全独立,更多的现实是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当然,检察监督权也存有类似的限制。3.当前司法机关考核制度的影响在目前中国司法机关行政化管理的现实上,检察官在工作考核机制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抗诉率、再审案件改判率或改变率,而在法官工作考核机制层面上主要体现为上诉改判率、发还率(发还重审),这两项指标本身就存在此长彼短、不相共容之势。检察机关对监督案件数量上要求抗诉率,对案件质量上要求再审改判率或改变率,以最大限度内发现裁判错误并争取到法院改变原审裁决为重点工作。如果抗诉再审案件改判率高就说明抗诉工作做得有成效,抗诉率高则审判机关的发还改判率相应的也会高,就有可能说明法官办理案件的质量低下。由于法院系统近些年来也加大对法官的错案追究制,一些抗诉案件法院改判了是否意味着原审裁判就是错误,存在一定争议,但抗诉案件原审法官对改判后裁决普遍存在质疑与抵制的态度。由于考核机制受制于已身的影响,为纠错机制制造了不利因素。4.检、法人员在审查个案的具体问题上观念有偏差一是在事实性质的认定上,检察机关审查主要依据法院的卷宗,认定事实严格遵从证据的三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出发;而审判机关由于法官亲临庭审现场的感受的主观因素更浓些,导致对同一证据证实的事实性质态度不同、认识不同;如对复印件证据材料的审核,检察机关往往采取严格的法定主义,而审判机关则在证据的采信上却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也有顾及案结事了的目的,导致对证据材料的效力、证明力上的处理态度迥然不同;再如,对新证据的理解上,检察机关则往往以事实为原则,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审判机关则出于诉讼效率及纠错成本因素的考虑,采取较为严格审慎的态度。二是在责任划分上,检察机关站在监督者的立场,抗诉时以维护法制统一、正确而审判机关过分强调纠纷的诉讼解决终局性,对立看待抗诉监督,对抗诉观点不予重视甚至视而不见。5“.潜规则”导致对利益追求的扭曲化个别法官、检察官与当事人之间也存在权力寻租受利益驱动等司法腐败现象,这使得法官不公、检察官沦为当事人的律师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在依然存在。司法的公信力在当前社会普遍评论较低,群众有很多不满意的声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①审判权与检察监督权的对接之处──程序公正,或是契合点在于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对此检、法两家的理念与认知是大致相同的。在此基础上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独立审判权如何更好的协调开展工作为契机,树立“理性监督”的意识。②检、法机关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检、法对接的常规化、标准化。要加强与审判机关的沟通、协调,促进和谐司法,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依法监督,但也要讲方式方法,注意多沟通,坚持与同级法院定期座谈、文件互换、会议互邀,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工作协调联系机制。③争取得人大支持,立法权在司法权之上,检法两家向人大汇报工作,接受人大的监督与评议。人大作为权力机关,争取人大的支持将为监督机制的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④加强民事行政检察抗诉书说理改革,相比较之下裁判文书的改革早于抗诉书,最高法院旨在推进裁判文书的析法说理性以增进审判案件的质量。检察机关的抗诉文书也应通过制定规范抗诉文书,着力加强抗诉文书的说理析法性,增强抗诉观点的说服力,这不仅会提升抗诉文书的品质和办案质量,更重要的是争取审判机关的认可与支持并提高改判纠错率,同时也会得到当事人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定分止争,化解社会矛盾。⑤强化检调对接,作好息诉工作。对于申诉抗诉案件,应建立健全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和解的衔接、配合。对当事人双方存在和解意愿及和解基础的,要积极引导和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配合法院做好息诉罢访工作。
司法运作需要一个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社会法治环境。司法改革的源起发自于检、法系统内部改革,以程序公正为价值目标,逐步树立并强化现代法治观念,全面看待民事行政审判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程序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并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积极主动与审判机关建立良好、互动的司法关系,树立共同的司法理念和司法价值观,如独立审判与监督、效率与公正、当事人的权义责与诉讼风险等,最终达到检、法和谐,共同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
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交叉问题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关系演变的日益繁复以及行政权行使领域的不断拓展,加之客观情况的多样性、不稳定性及改革技术的滞后性,许多私权与公权出现了相互交错、冲突,如行政权力对民事权利的干预和侵害等,在审判实践中的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出现相互交叉便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在于所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然而在诉讼实践中,有些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经常交织在一起,出现了难以区分诉讼属性以及如何适用程序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行政侵权状况下的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交叉问题、行政瑕疵行为状况下的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交叉问题、行政行为合法状况下的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交叉问题等。在理论界,对这类问题如何处理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体系中,对如何处理这类交叉问题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没有统一的尺度,甚至是显得束手无策,有鉴于此,对于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交叉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就具有了极大的意义。本文认为相关联的争议虽然在外在表现上大致相同,但基本属性却并不相同,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先行政诉讼后民事诉讼、先民事诉讼后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或者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四种方式,解决两种争议的交织问题。
通常来讲,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构成了一个法治国家司法制度的有机整体,由于三大诉讼的任务、目的、性质和诉讼标的等不同,各类诉讼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特有的诉讼原则。但是当一个主体的行为分别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部门时,就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基于两种法律关系形成的争议就可能分别按照不同的诉讼程序解决,因此就会产生在审理上的先后顺序问题,甚至将不同性质的诉讼合并审理还可能会出现以谁为主、以谁为辅的附带诉讼问题。
司法实践中,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之间出现相互交织现象呈上升之势,且处理难度逐步增大。针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式,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均歧见纷呈。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草拟之时,诉讼理论和实践方面均缺乏相应基础,故未在条文表述中具体涉及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交叉问题,而现行的相关司法解释也未对此提出周详的解决方案。实践的需求和立法的滞后就给予了理论研究充足的探讨空间。
学术界针对如何控制行政权力对民事权益的侵害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得出以下结论:行政权力对民事权益的侵害从根本上说是法律技术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立法技术,协调行政权力和民事权利的运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交叉问题不是仅制定一两部法律就能解决的,它需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办法。综观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各有其价值,但从总体上考察,却有不足之处:(1)研究内容不够深入,没有能够深入地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本质属性,而且虽然认识到这一问题要从政治、经济、法律等诸角度去治理,但如何运用他们去治理学者们却论述得不多。(2)学者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大多从其外在表象去探讨,而对其内在动因却探讨得较少,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角度较为单一,分析工具运用得较为缺乏。(3)虽然认识到这一问题不利于保护民事权益,并提出了诸多的对策,但纵观这些对策,不是太过单一,就是不具有操作性。
因此,值三大诉讼法启动修改之际,此问题又成为近年来诉讼法学界关注的难点问题。有鉴于此,笔者从诉讼交叉问题本质切入,剖析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两大诉讼制度之内在关联,对我国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交叉制度的构建略陈陋见。
民事审判与事实探知探究论文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的基本司法权能就是对民事纠纷作出裁判。在民事审判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理念:即作为裁判者的法院应当查明案件的争议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裁判。诚然,法院的裁判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这一点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如果将查明事实作为一项"绝对命令",成为一种影响左右民事审判的理念,就值得反思了。民事审判观念是人们对民事审判制度构架和运作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而事实探知的理念则是民事审判理念中最基本的一种理念。虽然事实探知的主体是法院或法官,关于事实探知的理念主要存在于审判主体的意识之中,但作为裁判主体之外的人也同样可能具有这种理念。
我们常常会遭遇来自社会这样的疑问:即有许多案件法院并没有查明案件事实或者彻底解明案件事实,却作出了判决。对此,有的当事人和社会一般人往往难以理解。比如对于按照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作出判决的情形、对于缺席判决的问题,人们都对其裁判的正义性存有疑问。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审判理念与制度的内在紧张关系。
这种事实探知绝对化的理念也反映在我国所制定的民事诉讼法中,包括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试行)和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两部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尽管不能否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性,但从该原则的表义和通常的理解来看,实际上就是反映了理念上事实探知的绝对化。除了这一原则外,我们还可以从民事诉讼法的其他具体条文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中看到这种理念的存在。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对于哪些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则解释为,所谓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也就是说除了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的案件以外,对于那些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告,可以采用拘传的措施。正是为了查清案件事实才必须将该被告拘传到庭。民事诉讼法这一条规定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都十分清楚地反映了对案件事实探知绝对化追求的理念。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该款的规定表明人民法院拥有独立收集证据和提出证据的职权。为什么法院要拥有这种独立收集证据的职权呢?除了诉讼体制上的职权主义要求外,另一方面,仍然是基于一种事实探知绝对化的理念。在当事人双方提出的证据仍然不能使案件事实明了时,基于必须查明案件事实这样一种绝对的命令,就自然要赋予法院这种独立收集、调查证据的职权。实际上,规定这一条也是受到事实探知绝对化理念的影响。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这一条当中的"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同样也是基于解明事实的事实探知理念。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
勤政为民秉公执法无私奉献
争做人民群众的好法官
-------记某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宋继宏
在某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有一位身材魁梧的法官,他爱岗敬业,心系百姓,秉公办案,在民事调解工作上倾注了满腔热忱。他始终默默无闻,以自己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演绎着为民、务实、清廉的共产党员的光辉人生。他,就是某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宋继宏。
参加工作以来他凭着其对知识的渴望,不甘落后,孜孜以求,面对繁重的工作,他丝毫没有放松对政治思想的学习,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他清楚的认识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法官,仅仅有深厚的法学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他常常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作为自己政治生命中的导航灯。在“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大思考中,在“执法为民”的大讨论中,他总是坚定不移的将“三个代表”的精髓溶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先锋;在“司法公正树形象”活动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法官风采;在“双学”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学习了任长霞、牛玉儒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通过反复学习、思考和实践,使他的政治品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市长在民事审判会讲话
同志们
一、肯定成绩。努力开创行政审判工作新局面
市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当前。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逐步更新,利益格局的大幅调整,思想观念的快速变化,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逐渐增多,其中不少矛盾表现为群众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行政争议事件增多。什么是行政争议,就是公民或者社会组织对我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决定存在异议、形成争议。从当前情况来看,行政争议事件在数量上逐年增多、频率上逐步提高。二是行政争议复杂多样。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土地权属、山林权属、企业改制等各个领域内,都存在着行政争议。三是群众维权意识增强。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始更多地借助于司法途径,寻求对权利的保护。四是配套建设严重滞后。市场资源十分有限,社会诚信机制还不完善,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到一些陈旧观念的深刻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审判工作的深入展开,妨碍了行政审判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尽管我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自身建设,近些年来。并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摆在重要位置,但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然对行政审判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高,对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来说,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增强对行政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要从依法行政的高度来强化认识。客观上来讲,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的基本要求,不依法行政就会经常成为被告,所以说,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行使权力的应尽义务。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与以前相比,总体上是大有进步,依法行政的意识大大增强,但应清醒地看到执行政策上还存在偏差,工作程序上仍未到位,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既要重视行政权力的规范运行,更应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特别是要注重发挥行政审判的司法监督作用,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二是要从履职尽责的高度来强化认识。近年来,由于有的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由此而产生的行政争议,从而引发一些群众上访,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安全稳定。事实证明,畅通行政诉讼渠道,加强行政审判工作,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行政诉讼解决矛盾纠纷,避免矛盾激化;有利于将行政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减少群众集体上访、重复上访,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有利于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行政审判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善于借助法律手段,通过依法、公开、公正、公平的行政审判途径,来消除因行政争议而引发的不和谐因素。三是要从匡扶正义的高度来强化认识。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比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对公平与正义的期待尤为迫切。通过开展行政审判,依法行使行政审判权,有效发挥司法审查职能作用,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还能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积极配合。确保推行行政审判制度新成效
既依赖于各级政府支持和保障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工作力度,推行行政审判制度的成效。又取决于各级法院切实公正、高效地为政府和诉讼当事人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为此:
小议民事审判的陪审员制度诠释
摘要:在陪审制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引入陪审制的过程中,刑事审判中陪审制度被当作研究重点。在民事审判领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于保障公平正义,维护人民利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事审判人民陪审员陪审制度
一、民事审判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概念及渊源
(一)民事审判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概念
陪审制度是指由普通公民中的非法律职业人员参加案件审理的一种制度。①民事审判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在民事诉讼中,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的社会公众代表参与民事案件审判的制度。
(二)民事审判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法律渊源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构建
(一)、再审程序设置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问题
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首先应解决再审程序设置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问题。我们要破除“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再审指导思想,那么应以什么来作为再审程序设置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呢?
作为诉讼程序,它所追求的是程序上的正义、法律上的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因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终结纠纷的期限。如果诉讼程序以追求客观真实作为目标,那么很多纠纷就会无限期地拖延下去,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再审程序除了诉讼程序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知道,再审的对象是生效的判决、裁定。由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经过一、二程序后确定的“法律真实”,是一、二审程序独立价值的体现。因此我们应以“程序正义”的理论,作为再审程序设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按“程序正义”的要求,再程序应当具有:一、中立性,其基本条件是:(1)与自身有关的人和原审法院不应是该案的法官和受理再审的法院;(2)结果中不应含纠纷解决者个人的利益和部门利益;(3)纠纷解决者不应有支持或反对其一方的偏见。二、劝导性:(1)对各方当事人的诉讼都应给予公平的注意;(2)纠纷解决者应听取双方的论据;(3)各方当事人都应得到公平的机会来对另一方提出的结论和论据做出反响。三、科学性:(1)纠纷解决的诸项条件应以理性推理为依据;(2)推理应论及所提出的论据和证据。
(二)、关于再审标准问题
《民诉法》一百七十七条中“确有错误”这一再审标准应修改。因为“确有错误”的概念,不能确定是当事人的诉讼过错,还是人民法院的诉讼责任。如果是人民法院的诉讼责任,应当予以纠正。如果是当事人的诉讼过错,叫人民法院怎么纠正?我们知道,公民行使民事权利有一条基本原则。这就是“民事权利自由处分原则”。当公民行使民事权利的时候,人民法院不能指令公民应当行使这样民事权利、那样民事权利。这些事应由律师去做。人民法院只能公平地对待每个公民所主张的民事权利,摆正自己的位置就行了。因此,应该对《民诉法》一百七十七条中“确有错误”的规定修改为,“发现因人民法院的审判过错,足以影响人民法院公正判决、裁定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这可避免因当事人的诉讼过错,而社会各方面却责怪人民法院错判和当事人的缠讼的怪现象。
(三)、关于重构民事审判监督的审查模式问题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分析论文
一、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若干弊端
(一)指导思想有失偏颇。事实求是,有错必纠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也是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其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其作为一种司法原则,作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其正确性就不再是绝对的了。它与民事诉讼的目的相悖,与审判工作的规律不相融,与程序本位的现代司法理念不符。它对司法机关而言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错误都应当主动予以纠正,对当事人来说只要他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实际上,民事诉讼中通过庭审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依法公正、有效、及时地处理纠纷才是诉讼的目的。司法活动追求的是法律真实,裁判结果正确与否只能讲相对性,那种要求法院裁判都必须达到绝对客观、真实、正确的想法,仅仅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一味强调客观真实,审判中就会造成拖延裁判、强迫调解、审委会干预裁判和频繁再审等后果。
(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职权色彩浓厚,主体多元化的问题。首先,就法院而言,其依职权自行启动再审程序有悖于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司法实践中的负面影响颇大,因为现代民事诉讼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法院居中裁判、不告不理原则,其本质特征是双方当事人平等抗辩。法院依职权主动开启再审程序,不可避免的干预了当事人的处分权,法官的中立性也受到影响,再审裁判的公信力也受到质疑,有悖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其次,就检察机关而言,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和人身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检察机关运用公权干预一般民事案件,违背了当事人自由处分民事权利的原则和当事人平等抗辩的原则,实际上扮演着一方当事人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使对方当事人在不平等的地位下参与民事诉讼,使人们对诉讼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产生了合理怀疑。最后,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当事人在法律上都是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者。但十几年的司法实践表明,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多元化并没有产生立法预期的效果。
(三)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缺少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制度。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如何正确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关键。我国民诉法规定了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但对于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如何审查、法院在审查中依据什么程序、审查的期限是多少、当事人在审查中享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是否享有申请回避权等却未进一步作出具体规定。该阶段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以致司法实践中这一过程各行其是,随意性极大。不仅一系列的诉讼原则、制度在这一审查程序中未能得以贯彻执行,以致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审判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法院限制或剥夺了当事人委托人、申请回避的权利,二审法院在审查申诉阶段中对所取得的证据不经开庭便直接认定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极大的损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四)再审无次数限制。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时限为两年,但却没有规定申诉时限和再审次数,法院自行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抗诉再审更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也就是说再审是无次数限制的。这种做法存在较多弊端:例如1、对法院判决、裁定、调解的稳定性、权威性构成极大破坏。2.容易给当事人造成诉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在终审裁决2年内可以无数次地提出再审申请,那么相对方当事人在2年内则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形成事实上的诉累,这对其权利的正常行使无疑形成了巨大威胁,对其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退一步说如果判决、裁定生效后,可以无次数以限制地再审,势必使这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性遭到极大破坏,使当事人在社会生活中永远处于不安全状态,这对当事人权利的正常行使无疑形成了巨大威胁。
(五)申请再审的事由规定过于笼统原则、实践中难以操作。再审事由是引起再审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一方面在再审条件方面作了极为宽泛的规定,力图为再审申请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但此种后果却忽视了相对方当事人的诉讼利益,造成了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不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再审法定理由过于原则,致使法院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形成再审申请人诉讼权利形式上的宽泛和实质上并不能得到有效行使的尴尬局面,造成再审申请人另寻途径反复申诉,反而使法院再审案件数量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