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22:20: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析民企融资技巧
企业素质为“成功根本”
首先强调的都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问题。如果一个民营企业的财务、运作上存在严重问题,那么本身就不具备融资资格。
宝供物流财务总监于赞文表示,体制和机制是企业活力的前提,有了“活力”才能赢得“信任”和“融资”,最终才会产生“服务”和“效益”。对于债权融资,他认为,企业找银行贷款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对企业的“雪中送炭”。如果自己的企业还不是“锦”,就不要找银行贷款,先应把企业的基础打好。
某企业财务总监王朝曦谈到,目前有些民营企业总把“发展不好”归咎为“政策”原因,其实并不客观。在同等政策环境的背景下,许多规模大、机制完善、运作优良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今天某些行业的领跑者。
他还表示,企业要融资,第一步就是它的融资目的要是“善意”的。如果融资动机不健康,只想“圈钱”和“骗钱”,那么即使吸引到了一部分资金投入,也同样无法继续生存,因为投资者(或银行)也不总是傻子。
财务专家是“明智选择”
民企帮村活动调研报告
“民企帮村”活动是连云港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五大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精神,组织广大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载体。“民企帮村”活动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取得了“双赢”、“多赢”的良好成效,得到了江苏省工商联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连云港市委、市政府“2006年度新农村建设创新奖”和承担“和谐企业建设”、“万村千乡工程全面推进”等重要事项的嘉奖。为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分别赴全市四县三区就民企帮村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了8个座谈会,75家民营企业、2个乡镇和6个行政村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并实地走访调研了18家企业、2个乡镇和5个村。听取了会员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或是实施“民企帮村”的项目情况、主要做法、实际效果、经验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去年以来,通过连云港市工商联十届四次、五次常执委会、县区工商联会长、书记工作交流会和市联直属行业商会会长会等重要活动,在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中就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共识。率先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组织实施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民企帮村”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活动的通知》,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明确了工商联组织在“民企帮村”活动中的作用、工作定位和工作要求,找准切入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
各县区委统战部、工商联也都加强了对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东海县工商联通过积极主动工作被县委明确为县新农村建设村企挂钩合作牵头部门。赣榆县县乡(镇)两级商会组织都成立了“民企帮村”工作领导小组。灌南县工商联下发了《关于“民企帮村”的实施意见》。海州区工商联开展的“民企帮村”活动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和亲自到村企调研,对“民企帮村”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乡镇村组织也积极配合、协调村企关系,解决民营企业在当地遇到的困难。“民企帮村”活动已经成为乡镇与商会、村与企业、企业与农户增进感情和友谊的纽带。
二是把握工作定位,坚持基本原则,努力促进多赢。
民企帮村会议讲话
同志们:
“民企帮村”活动是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五大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精神,组织广大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载体。一年多来,“民企帮村”活动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取得了“双赢”、“多赢”的良好成效,得到了省工商联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市委、市政府“**年度新农村建设创新奖”和承担“和谐企业建设”、“万村千乡工程全面推进”等重要事项的嘉奖。今天,我们相聚在赣榆,一起学习党和政府鼓励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一起看现场、听交流,进一步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的参与面,切实提高活动的实际效果。下面我就去年在灌云召开的“民企帮村”现场会以来的活动情况进行回顾小结以及对下一步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把握原则,积极引导,扎实推进,“民企帮村”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去年以来,通过市工商联十届四次、五次常执委会、县区工商联会长、书记工作交流会和市联直属行业商会会长会等重要活动,在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中就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共识。率先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组织实施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民企帮村”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活动的通知》,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明确了工商联组织在“民企帮村”活动中的作用、工作定位和工作要求,找准切入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
各县区委统战部、工商联也都加强了对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东海县工商联通过积极主动工作被县委明确为县新农村建设村企挂钩合作牵头部门。赣榆县县乡(镇)两级商会组织都成立了“民企帮村”工作领导小组。灌南县工商联下发了《关于“民企帮村”的实施意见》。海州区工商联开展的“民企帮村”活动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和亲自到村企调研,对“民企帮村”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乡镇村组织也积极配合、协调村企关系,解决民营企业在当地遇到的困难。“民企帮村”活动已经成为乡镇与商会、村与企业、企业与农户增进感情和友谊的纽带。
民企帮村调研报告
“民企帮村”活动是**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五大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精神,组织广大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载体。“民企帮村”活动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取得了“双赢”、“多赢”的良好成效,得到了江苏省工商联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市委、市政府“**年度新农村建设创新奖”和承担“和谐企业建设”、“万村千乡工程全面推进”等重要事项的嘉奖。为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分别赴全市四县三区就民企帮村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了8个座谈会,75家民营企业、2个乡镇和6个行政村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并实地走访调研了18家企业、2个乡镇和5个村。听取了会员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或是实施“民企帮村”的项目情况、主要做法、实际效果、经验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去年以来,通过**市工商联十届四次、五次常执委会、县区工商联会长、书记工作交流会和市联直属行业商会会长会等重要活动,在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中就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共识。率先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组织实施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民企帮村”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活动的通知》,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明确了工商联组织在“民企帮村”活动中的作用、工作定位和工作要求,找准切入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
各县区委统战部、工商联也都加强了对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东海县工商联通过积极主动工作被县委明确为县新农村建设村企挂钩合作牵头部门。赣榆县县乡(镇)两级商会组织都成立了“民企帮村”工作领导小组。灌南县工商联下发了《关于“民企帮村”的实施意见》。海州区工商联开展的“民企帮村”活动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和亲自到村企调研,对“民企帮村”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乡镇村组织也积极配合、协调村企关系,解决民营企业在当地遇到的困难。“民企帮村”活动已经成为乡镇与商会、村与企业、企业与农户增进感情和友谊的纽带。
二是把握工作定位,坚持基本原则,努力促进多赢。
民企思政工作研讨
现阶段民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实际情况,已成为检验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能促进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生产积极性,还能促进企业的和谐,因此研究民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政工的不同,提出了改善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民营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在民营企业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民营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通过对民营企业做思想政治工作,可让企业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规律等;引导其发展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合法经营的民营经济,使民营企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可为民营企业发展发挥精神激励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强大的平台可以鼓舞和教育广大的民营企业领导、员工,催促他们努力奋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作用。第三,可促进民营企业和谐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化解、调和、疏通民营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使得企业和地方政府、客户之间、员工之间、有一个良好协调的关系,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第四,凝聚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把共同理想渗透、融入到广大员工中去,促使全体员工围绕共同理想奋斗,紧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思想政治工作还能使员工获得归属感和荣誉感,树立起群体意识,使人们超越低层次的狭隘眼界,获得精神动力,团结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2、民企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
由于民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起步较晚,而国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成熟,很多民营企业则直接借鉴国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方法是不可以取的,因为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第一,工作内容差异。民营企业作为自行投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民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主要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但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员工愿景、企业文化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工作、企业管理改革举措方面的教育,确保党的基本路线方针能得到贯彻落实,使企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民企职工的组成较为复杂,所以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丰富企业文化教育及职工职业生涯教育等。第二,工作方法上的差异。在民企,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其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领导素养等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走向。企业管理往往是人性化的管理,在职工人文情感关怀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国营企业在这方面是无法相比的,国营企业往往是靠制度进行管理,其方法比较死板,忽视了一些人文情感的关怀,而这恰恰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及职工的向心力。第三,工作机制的差异。大多数国企的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往往能发挥着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国企在党群活动的经费上也舍得投入,能充分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而民企由于其体制制约,民企中的党组织较少,党员数量少,无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致使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生产经营,导致职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不强。第四,工作载体的差异。民营企业特别注意其企业形象的塑造,把企业形象的塑造、宣传作为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使企业在职工和社会中具有良好的评价和独特的形象魅力。而国企在工作载体方面,往往多采取“阵地式”的教育方式,即党刊党报、宣传专栏、群众大会的形式,与大众媒体接触较少,方式方法相对民营企业来讲传统、保守。
3、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分析
法律进民企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依法治县纲要》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法律进民企宣传教育活动三年规划的通知》,从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全县工商系统开展为期4个月的“法律进民企”宣传教育活动。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坚持“四个结合”,大力宣传涉企法律法规并强化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的理念,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助推民企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二、主要目标
全县工商系统2014年法律进民企的目标是:弘扬法治精神,丰富民企的法律知识,提高民企主体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民营企业依法维权和运用法律规范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能力。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办事、遵法守法,进一步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服务对象
民企帮村工商交流材料
开展“民企帮村”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深化和拓展。近年来,连云区工商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城区特点,富有特色地开展民企帮村工作,作为阶段性工作重点,努力打造工作“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基本情况
连云区现有2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26个行政村(包括村企合一的集团公司),121个村民小组,乡村总户数7207户,人口25688人,农村实有从事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劳动力人口13262人,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7256元。**年底,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5亿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注册资本总量1.26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60%。连云区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需要民营企业帮村推动,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又为帮村工作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去年以来,连云区工商联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关于“加快镇村经济发展率先达小康动员大会”精神,按照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和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关于“民企帮村”的工作部署,以本辖区为主,并拓展到周边县区,深入开展民企帮村工作。**年我们共落实4家企业4个帮扶项目,总投资1260万元,农民年实际增加收入总数达100万元。2007年落实帮村企业9家,项目10个。帮村内容涉及企业扩建用工、农户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上半年,民企帮村项目完成投资2935万元,培训和安置就业农民2980人,从工商联民企帮村这个渠道说,预计全年课带动农民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是用“双赢”理念引导激励,增强自觉性,调动积极性,树立责任感。民企帮村是以扶贫开发委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的拓展和延伸,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快,民企帮村将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资源要素和充满活力的新经营领域和空间。因此,民企帮村并不就是要企业单纯的作“牺牲”,而是企业和农民都受益的“双赢”、两全其美的智善行为。既是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义利兼顾、可以取得长足发展的经营谋略经济手段。
民企国际营销策略透析
民营企业在国际营销中有很好的前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民营企业必须要不断更新思想,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力争在国际营销中提升竞争力。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力量。
一、我国民营企业营销特点
1.生产规模小
我国民营企业由于资本存量水平低,资信程度不高,筹措资金也相对困难,因此生产规模扩张缓慢,技术创新能力弱,在花色品种、质量、标准文化程度和技术含量等方面都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比,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然而近几年来,技术方面的变化令人瞩目,一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办出了特色,技术含量大大提高。
2.民营企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
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如日本、美国在制造业方面中小企业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和98%,发展中国家也差不多如此。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方面,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农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竞争性领域无所不在。
民企财会改革思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民营企业迅猛发展,但同时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的现代化改革势在必行。
一、民营企业财务现状
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它的财务就成为了敏感的区域。由于企业内外的环境,企业家都不愿将自身的财务管理进行透明,也将财务部门纳入自己最核心的位置之一,不论在其观念中、机构设置还是在人员的任命中,都很不规范,这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1.民营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不规范。民营企业基本都是家族性企业,这往往导致企业的内部管理很不规范,企业靠亲缘关系维持着企业的运行,造成了家庭“大锅钣”。公司的各个股东之间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制衡机制,难以形成有效制约,产权结构不合理,资本、风险与决策权高度集中,管理缺乏规范。甚至在有些企业中,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企业的财产就像银行的“活期存款”一样,可以自由存取,这种严重的不规范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财会队伍素质偏低,法律法制管控缺失。理念陈旧、法治意识淡薄和成本因素三者互为影响,致使会计核算在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中地位的边缘化。民营企业的财会队伍概括起来一般为老板、内设财务人员或记账及兼职财会人员等。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大都为家族成员,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会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凭感情、义气办事,在进行企业重大经营战略决策时,很容易用亲缘和血缘代替依法办事、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也存在有一定水准的聘用财务总监等人员不得不对老板、税务、银行各做一套账表的做法。
3.财会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层次低档。在民营企业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违规操作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不按规定使用会计科目,张冠李戴,无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收入与费用不配比;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方式记账等等。理财观念滞后,理财方法落后;财务人员习惯地一切听从老板,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会计档案归档不及时不规范等。
民企脱贫攻坚战思考
党的将脱贫攻坚战作为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不到2年时间,但截至去年底全国贫困人口还有约300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艰苦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属于脱贫攻坚“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可谓时间很紧,任务很重。脱贫攻坚战不仅是这一两年的任务,更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小康社会的如期全面建成。这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必须集全社会之力来打。民营企业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发展壮大起来的,应该在这场战役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力参与。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脱贫攻坚战中尽显民企担当
前段时间,雪松控股规划投入30亿元,通过“强根造血式”旅游扶贫,助推毕节打造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助力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引起广泛关注。我们这么做,主要基于几个考虑。首先是前面讲到的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民营企业不能袖手旁观。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对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民营企业参与攻坚战责无旁贷。第二,民企参与政府对口帮扶,具有示范意义。根据中央安排,广东省对口帮扶西部4省(区)8市(州),广州市帮扶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毕节市。这不仅是广东省和广州市党委政府的责任,也是广大民营企业的责任。雪松作为广州最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应更好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加入扶贫大军,为广东和广州完成对口帮扶任务出一份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一份心。第三,毕节脱贫事关贵州脱贫攻坚大局,具有带动作用。毕节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一体,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比较低下。目前农村贫困人口仍有72.46万人,约占贵州全省的1/4,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毕节脱贫,对贵州全省意义重大;毕节如何脱贫,可以对贵州贫因地区脱贫产生带动作用。龙头民企要敢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投入30亿元,能给毕节带来什么?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是提供就业机会。雪松建设的毕节文旅小镇管理运营将全面实现本土化,预计80%的景区运营人员为当地人口,可为当地大量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问题。二是汇聚人流和资金流。文旅小镇建成后,按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人均消费1000元计,每年将为当地带来20亿元收入。三是繁荣地方经济。旅游业是综合性行业,一个游客到毕节旅游时的“吃住行,游购娱”,将至少带动20个以上大类产业和50个以上子行业的发展,起到“一业带百业”的作用。四是提高贫困人口创富能力。雪松将在毕节建立文化旅游培训学校,每年至少培训1000人,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五是促进环境改善和文化传承。通过有序的产业化引导,保护濒临失传的技艺,发展地方性民俗文化,能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扶贫毕节,善莫大焉。为啃下毕节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我在雪松进行全员动员、尽锐出战。我自己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实抓好。我们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雪松扶贫不以盈利为目标,不以虚名为诉求,毕节文旅项目在实现盈利后将整体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支持当地内生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帮助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
找准穷根,盘活资源,打通贫困地区发展脱贫的任督二脉
反复强调,脱贫攻坚要找准“穷根”。脱贫攻坚,产业是根,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形式。我们经过调研,确立以“强根造血”模式参与脱贫攻坚。这一模式有助于解决当下产业扶贫的几个常见问题。扶贫项目变负担。凭着一腔热情大干快上,项目建起来后问题就来了,由于市场定位不准,盈利模式不清,项目运营收入很少甚至没有,相反还产生人工水电等一大笔支出,贫困地区骑虎难下,有苦难言。短期见效不长远。有的项目对短期效果重视有余,对长期效果关注不足。把更多精力投入短平快产业,在长效产业、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产品营销等“内功”上做得不够。于是,扶贫项目短期效果似乎不错,但后续运营堪忧,甚至出现贫困人口脱贫之后再返贫的情况。扶贫对象不精准。一些项目习惯于“大水漫灌”而非“精准滴灌”,产业发展起来了,但贫困人口“获得感”不够。扶贫收益大多流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群体,虽然总体收入在增长,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没有相应增长,区域内贫富差距在拉大。为找准毕节扶贫的关键,我专门带队前往毕节黔西县新仁乡化屋基、自由村、乌江源百里画廊等地,深入察看当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越看越对扶贫有信心。贵州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近年来旅游业保持“井喷式”增长,是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地理位置位居西南中心的毕节,自然条件良好,旅游资源独特,民俗文化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我们有信心把毕节旅游打造成为增长极中的增长极。我们的思路是,打通产业链,在连接上下功夫,通过强根造血,把资源打通,把优势盘活,将毕节打造成为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旅游嘉年华。一是打通毕节的“三色”旅游资源。雪松控股旗下雪松文旅集团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运营经验。而毕节具有丰富的“三色”资源,即绿色旅游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民族特色资源。这里山峦起伏,河谷深切,拥有织金洞、百里杜鹃、威宁草海等知名景点,雪松将补齐毕节旅游业短板,释放绿色旅游资源的产业能量。毕节是革命老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众多,雪松将做好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毕节旅游业新增长点。毕节还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77个民族乡,风土人情多彩多样,民俗民风绚丽多姿,雪松将积极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二是打通贵州乃至西部的旅游资源。随着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毕节区位优势将得到显著改善。雪松将通过专业的运营模式,为毕节在全国旅游产业链中找到价值点,完善文旅小镇、精品酒店、主题公园等旅游基础设施,为到贵州和西南旅游的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旅游服务,聚拢人气,带动人流,显著增强毕节的旅游吸引力,打造贵州乃至西南的旅游集散中心。三是打通雪松旗下各产业集团的扶贫资源。雪松旗下拥有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文化旅游、地产、社区生态运营、金融等六大产业集团,将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中心”的发展方向,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重点补强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将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全部打通,为毕节培育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中心。比如供通云供应链集团可以发挥大宗商品产业链优势,帮助毕节的矿产资源“出山”“出海”和就地深加工,雪松社区生态运营集团将吸纳毕节的贫困人口就业,通过完善的产业链吸引更多优质配套项目投资毕节,形成产业发展的集聚倍增效应。
在“推动”扶贫中激活“能动”脱贫,开创可持续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