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21:19: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间信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间融资信用危机的法律探析
一、民间融资信用危机的表现
民间融资行为也存在效率边界问题。非组织化的民间融资行为一旦突破了熟人社会网络的界限,就会面临规模、范围和法律方面的劣势,产生极高的信息成本和交易风险。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企业倒闭潮、部分企业及民间资本因资金链断裂问题而出现关停或“跑路”现象,恶意逃债的行为出现,就是非组织化民间金融发展中面临的巨大风险的体现。2011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民间融资信用危机,其后果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在温州依然存在大量“融资难”问题,企业家跑路现象也不断发生,同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依然居高不下。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温州市不良贷款率为379%,个别银行甚至一度突破8%,远远高于全国银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在对效益与防风险的权衡中,天平往往会向后者倾斜。银行惜贷使得原先缺钱的企业更为步履维艰。温州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不仅是伤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削弱了温州的信用体系。企业与融资机构之间的信用度越来越低,融资机构不相信企业,企业也同样不相信融资机构。②更为严重的是,就连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基础,也在不断削弱。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与高额回报的诱惑,在民间融资尤其是民间借贷无序发展,全民放贷的背景下,民间借贷俨然成了诸多投资者新的“投资渠道”。如果资信状况差且负债率较高的中小企业在融资后产生经营风险与信用风险,必将损害投资者利益与投资的积极性,并将民间融资领域的风险向正规金融部门渗透和传递,加之民间融资领域的风险具有隐蔽性,更加剧了对其监管的难度。③尽管民间资本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其有效引导规范发展的制度约束,使其往往只能游离在非法集资和投机炒作的边缘地带。在民间融资隐藏下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二、民间融资信用危机的成因
(一)针对民间融资的法律制度缺位
我国虽没有在国家法层面对民间融资活动一律规定为非法,但也没有对民间融资活动予以明确确认和保障。除了在《民法通则》、《贷款通则》、《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刑法》、《非法金融机构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中有一些调整民间融资的零散的法律规定,大量民间融资活动处于缺乏法律明文规范的模糊状态,凸显了我国民间借贷活动的制度性风险。即使是现有的零散的法律规定也并没有保护融资活动中各利益相关人的权利,而是倾向于保护所谓的社会秩序或金融稳定等抽象的公共法益。④这种以社会秩序和金融稳定为目标的保护倾向,忽视了在融资活动中应该受保护的利益相关人的合理融资需求,疏远了法律规范和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这一问题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刑事犯罪,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直接导致了公众的法律信任危机⑤。法律制度的缺位没有给民间资本一个合理合法的发展空间,不仅造成监管的真空,而且也难以有效解决民间金融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吴晓灵曾指出,出于对产权的尊重,国家应给资金拥有者以运用资金的自由。应在强化信息披露、严厉打击信息造假的同时放松直接融资的管制,让筹资人、投资人自主决策。这表明了民间融资是资金盈余者对自有资金行使选择权与处分权的结果,是符合宪法中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立法精神的。尽管近年来国务院、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与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肯定了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但这些规定只是停留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一级,法律层级和效力较低,难以改变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缺位的现状。因此,积极合理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对民间融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实现民间融资的正规化与合法化,逐步建立与完善民间融资机构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是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重要举措⑥。
(二)信用制度落后与缺失
我国民间信用分析论文
摘要:民间信用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利用民间资金加大经济增长推力的重要融资形式,因此研究民间信用意义重大。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探讨民间效用的经济效应,提出推动民间信用发展的合理策略,以推动民间信用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民间信用;效应分析;对策选择
1民间信用产生的主要原因
(1)民间财富增加是根本。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论是生产企业或是劳动者个人积攒的“钱”都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劳动者自由支配其收人,使我国闲散游动资金规模数额巨大,形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源泉。只要这个源泉不断增大,民间信用融资的规模就必然增大,这是客观现实。
(2)所有制多元化是民间信用繁盛的一个原因。改革开放后,原来计划经济时几乎是单一的国营经济逐渐转为集体、个体、混合型、外资或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所共存共长,而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同时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制,企业内部核算体制变小,部门自主权相对扩大,都增大了单位资金余缺差异的扩大和余缺调剂的机会,而这正是企业间能够相互融资的基础。
(3)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等方面原因,助推了民间融资的扩大。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人增长快,钱多了也不好办。存银行利率过低(实际是负利率),再加上利息税,一般人心里并不愿意存款,但家里又不能存放大量现金,因此就在达到满意的条件下借给他人而对于需要贷款的人来说,银行、信用社的贷款条件、额度、审批手续、归还时间、担保抵押等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转向私人借贷筹资。客观上形成了有钱的并不想往银行存款,用钱的也不愿到银行借款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就是亲朋好友、哥们弟兄之间在利益均等条件下的余缺调剂,这种客观现实促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快速发展。
我国民间信用分析论文
1民间信用产生的主要原因
(1)民间财富增加是根本。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论是生产企业或是劳动者个人积攒的“钱”都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劳动者自由支配其收人,使我国闲散游动资金规模数额巨大,形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源泉。只要这个源泉不断增大,民间信用融资的规模就必然增大,这是客观现实。
(2)所有制多元化是民间信用繁盛的一个原因。改革开放后,原来计划经济时几乎是单一的国营经济逐渐转为集体、个体、混合型、外资或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所共存共长,而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同时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制,企业内部核算体制变小,部门自主权相对扩大,都增大了单位资金余缺差异的扩大和余缺调剂的机会,而这正是企业间能够相互融资的基础。
(3)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等方面原因,助推了民间融资的扩大。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人增长快,钱多了也不好办。存银行利率过低(实际是负利率),再加上利息税,一般人心里并不愿意存款,但家里又不能存放大量现金,因此就在达到满意的条件下借给他人而对于需要贷款的人来说,银行、信用社的贷款条件、额度、审批手续、归还时间、担保抵押等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转向私人借贷筹资。客观上形成了有钱的并不想往银行存款,用钱的也不愿到银行借款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就是亲朋好友、哥们弟兄之间在利益均等条件下的余缺调剂,这种客观现实促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快速发展。
2民间信用的社会经济效用分析
2.1民间信用的正效应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论文
摘要:民间金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文章简要介绍了民间金融相比其他融资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并指出应从规范民间金融主体,改善民间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合作入手,促进民间金融发展,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金融;规范措施
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已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征,各种融资方式共同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我们必须创新融资模式,民间金融就是一种较好的融资新模式。
一、民间金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一)民间金融概念
不同学者对于民间金融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民营的角度理解民间金融,把民间金融视为以民间资本投入而成立的,产权属于民间的各种公开或非公开的金融组织或金融交易活动,包括了国有金融以外的正规金融和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各种民间金融。另一类则强调了资金融通活动并未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而是在民间较小范围有时甚至较为隐秘的条件开展,主要包括了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农村合作基金、地下钱庄以及合会等。本文所指的民间金融主要指后一类。由于民间金融缺乏系统的网络组织,其活动范围和活动空间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民间金融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更多地发生在熟人之间。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解决论文
摘要:民间金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文章简要介绍了民间金融相比其他融资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并指出应从规范民间金融主体,改善民间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合作入手,促进民间金融发展,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金融;规范措施
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已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征,各种融资方式共同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我们必须创新融资模式,民间金融就是一种较好的融资新模式。
一、民间金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一)民间金融概念
不同学者对于民间金融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民营的角度理解民间金融,把民间金融视为以民间资本投入而成立的,产权属于民间的各种公开或非公开的金融组织或金融交易活动,包括了国有金融以外的正规金融和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各种民间金融。另一类则强调了资金融通活动并未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而是在民间较小范围有时甚至较为隐秘的条件开展,主要包括了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农村合作基金、地下钱庄以及合会等。本文所指的民间金融主要指后一类。由于民间金融缺乏系统的网络组织,其活动范围和活动空间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民间金融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更多地发生在熟人之间。
农户资金借贷现状探析
农户资金借贷的实证分析
农户的资金借贷渠道可以分为正规金融渠道和非正规金融渠道,正规金融渠道主要包括“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此外还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不过在所调研的农村地区,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对农户的贷款支持依然很弱,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对农户的借贷业务有所发展。非正规金融渠道主要包括民间私人借贷、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及银背机构。民间私人借贷在河南农村地区依旧活跃,而农村合作基金会于1997年被政府取缔后基本上从农村地区消失。虽然合会及银背机构在东部地区较为广泛地存在,但在所调研的13个河南农村地区却均未发现,只有2个调研地区发现私人钱庄,不过很少有农户从那里取得贷款。所以,这里民间借贷数据统计的是河南农村地区的民间私人之间的借贷情况。表1给出了704户农户2011年度四类借贷资金来源的统计结果,农户来自农村信用社累计借贷资金总额为5939000元,农户借贷发生比率,也就是指发生过资金借贷的农户数量占总调查户数的比率。2011年度从农村信用社借贷的农户有296户,在总调查户数中所占的比例也即农户借贷发生比率为41.8%,是正规金融渠道中借贷比率最高的,这说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可获得性要远比商业银行强,其信贷资金发放的覆盖面比较广。不过借贷平均金额却是正规金融渠道中最低的,只有20064元,说明农村信用社更多的是发放小额贷款。农户来自其他商业银行的累计借贷资金总额为4735000元,这略低于农村信用社的累计借贷金额,有69户农户取得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借贷发生比率最低,仅为9.8%,借贷户均额度却是最高的,为68623元,这说明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是服务于农村少数的高端群体的客户。农户来自农业银行的累计借贷资金总额最小,只有1772000元,借贷户数为71户,借贷发生比率较低,为10.1%,累计平均借贷金额略高于农村信用社,却只有24957元,这说明农业银行已淡出农村地区,支农覆盖面窄,支农融资服务力度较小[2]。农户来自民间私人处的累计借贷总额为5219600元,借贷户数为391户,借贷发生比率最高,为55.3%,这说明民间私人借贷的资金总量较大,而且贷款的可获得性最强。不过,民间私人处的累计平均借贷金额最低,只有13349元,较能满足农户的小额支出项目的融资需求,但却缺乏对农户大项支出的融资支持。如表2所示,2011年度,农户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笔数,共有37笔,占农村信用社借贷总笔数比例的12.5%,而农户来自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笔数,仅有10笔,占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借贷总笔数比例的7.2%,可见,极小额度的贷款还得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来发放。况且,农户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10000元之间的,共有75笔,占农村信用社借贷总笔数比例的25.4%,而农户来自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10000元之间的共有34笔,占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借贷总笔数比例的24.3%,两者的比例大致相当且都较低,这说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额度较小的贷款仍是不足的,正规金融机构要想提高借贷发生比率,就应该多发放额度较小的贷款。农户来自农村信用社的每笔借贷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共有184笔,占农村信用社借贷总笔数比例的62.1%,而农户来自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却有96笔,占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借贷总笔数比例的68.5%,两者比例都很高,这说明三年来,随着我国货币量72.6%的增长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大额度贷款上,且在它们之间出现过度竞争。2011年度,农户来自民间私人处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笔数,共有116笔,占民间私人借贷总笔数比例的28.5%;5000~10000元之间的笔数,有122笔,占民间私人借贷总笔数比例的30.0%;10000元以上笔数,有169笔,占民间私人借贷总笔数比例的41.5%。可见民间私人借贷的额度分布较均匀,其提供的5000元以下的小额借贷要比农村信用社强得多。民间私人借贷额度有增大的趋势,不过受农户储蓄能力的限制,民间金融要想更多的发放大额度贷款,就必须要有组织化形式并且合法化,还要改善民间借贷的信用环境。析2011年度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436户农户中,有337户认为自己取得贷款需要担保抵押,另有99户农户认为不需要担保抵押,至于托关系送礼,有223户农户认为贷款需要托关系送礼,另213户农户认为贷款不需要托关系送礼。当年没有申请上贷款的农户有187户,没申请上贷款的原因主要有担保抵押不足,怕自己还不起和可供信贷的资金紧张等。这说明农户基本上不能取得纯信用贷款,农户要想取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要符合多项苛刻的条件,如担保抵押等,还要受信贷政策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尽管过半的农户表示愿意以房屋,动产或田地作为抵押来贷款,但由于农村地区的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这些都限制了抵押物的品种选择及其合理估价,结果就使得农户因缺少承贷载体而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3],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是比较困难的。而对于民间私人借贷,作出回答的504户农户中有88户认为借钱需要担保抵押,而416户农户则认为完全不需要担保抵押,在借贷手续上,作出回答的501户农户中有349户表示借钱至多需要口头承诺,152户则认为需要签订借款字据。由此可见,河南农村的民间私人借贷的手续比较简单且借贷形式灵活,能够方便快捷地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但却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还款保障,这也就决定了民间私人借贷多局限于亲朋和邻里之间,借贷的范围比较狭窄,缺乏人脉的农户较难获取民间私人贷款,且考虑到民间的大笔借贷会成倍放大信用风险程度,放贷的农户较为担心自己大额借贷资金的安全,不肯轻易放贷,所以农户的大笔借贷难以有效从民间私人处得到满足。在借贷期限上,有147户农户愿意选择的期限不超过半年,255户农户希望贷款期限在6个月到不超过1年,另有282户农户要求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到3年之间。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安排上,474户农户认为其贷款期限为1年,196户农户认为其贷款期限能达到2年,只有15户农户认为其贷款期限能超过2年。可见,农村信用社贷款在期限上还是低于农户所要求的理想贷款期限,这就抑制了农户出于现代农业和非农生产投资目的的融资需求。至于农户从民间私人处的借贷期限,作出回答的农户有302户表示根据自己需要来定还款期限,191户表示还款不约定期限,仅11户表示民间私人借贷期限与农村信用社期限一致,可见民间私人借贷的还款期限安排得比较灵活,更符合农户的实际需要。在借贷利率上,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多数集中在6.5%左右,也有一部分贷款利率在8.5%~12%之间,对于这样的利率水平,作出回答的686户农户中有463户表示可以接受这样的利率水平,另223户则表示利率有些偏高,希望利率降低些,可见,河南不同的农村地区,利率有较大差异,尽管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有一定的市场浮动空间,但是对于风险大小程度相同的贷款种类,利率差距不宜过大,中等风险程度的农户借贷利率还是以不高于9%为宜,而风险大的贷款种类如信用贷款和消费贷款等,可出于补偿风险溢价的目的,制定相对高的利率。同时农户对利率高低的敏感度较低,较多的农户满足于自身的借贷利率状况,这说明农户关心的是能够取得贷款,贷款的缺失成本远比借贷利率成本高,所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即使多发放贷款,还是能够从较高的借贷利率上得到风险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补偿。至于民间私人借贷,作出回答的农户有357户认为它是无息的,117户认为它是低息的,还有28户认为它是高息的,具体到2011年度发生民间私人借贷,若是有利率的话,利率大多为6%,10%和12%。从中可见,民间私人借贷主要出于亲情友情的互助目的,大都不需要支付利息,所以借贷的范围必将受限,但也有一些放贷户,有了初步的放贷获息的观念,如果这种意识能被合理引导并被认同,将会使民间私人借贷突破“人情圈”的限制,得到市场化的飞跃发展。如表3所示,农户借贷资金的投向可分为生产性用途和生活性用途。生产性用途包括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两个方面,2011年度,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累计资金总额过少,只有2381300元,其中1719000元借贷资金来自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正规金融渠道,主要用于购买农机、特色种植(如食用菌等)和养殖上。同时投入到非农生产领域的累计资金总额达9791000元,其中来自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占72.1%的比重,主要用于做生意、开商店、买车搞运输、农产品加工、农村建筑等非农产业领域。而投入到生活领域的累计资金总额为5493300元,其中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有3675000元,占66.9%的比重,来自民间私人借贷资金有1818300元,占33.1%的比重,主要用于建房、子女上学、婚嫁、买家具和看病,以解决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见河南省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投向已严重偏离农业生产,为非农生产和生活性支出提供过多借贷资金,由于农户的非农生产项目风险大且竞争日趋激烈,而农户的生活性支出本身却不能带来收益,所以正规金融机构的这些贷款暗含着巨大的信贷风险。而民间私人借贷由于其市场化程度低和农户储蓄意愿低,河南的民间私人借贷远不如东西部地区活跃[4],对农户的融资需求满足程度低,并且民间私人借贷用于满足农户生活性支出的累计金额是1818300元,远低于其满足农户非农生产支出的累计金额2739000元,这说明民间私人借贷的扶贫救济功能大为弱化,贫困农户的资金扶持问题凸显。
产生农户借贷问题的供给方面的原因分析
河南农户节余的闲置资金用于放贷的比例远不如东部和西部地区,也就是说河南农村民间私人借贷不够活跃,这里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河南农户整体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生活性支出有很大一部分不需要民间借贷,当然部分贫困农户由于缺少还款能力和人脉关系,其生活性支出往往难于取得民间借贷。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河南民间私人放贷过于局限于亲朋和邻里之间的“人情圈”,可供放贷范围狭窄,此外,不少放贷农户对非农生产的融资有了获利取息的意愿,但出于农村旧有的传统观念,不能付诸实施,也就削弱了民间私人放贷的积极性,同时,河南缺少东部地区所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机构如私人钱庄、标会和银背等等,民间私人之间的资金余缺就不能通过民间金融机构这个平台来进行调剂,所以河南民间金融发展比较迟滞。河南农户的闲置资金只能是大多数存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但是其对农户发放贷款的占存款的比例也即是存贷比过低,原因是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机构大都淡出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很少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而农村信用社出于信贷风险和交易成本的考虑,只愿意发放信用风险小和交易成本低的贷款,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只是处于推广阶段,在河南所调研的地区均不存在,所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位或弱化了其支农服务功能。当然对于河南农村的高端客户,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出现越位争贷的局面,且发放的都是大额度的贷款。对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而言,其现有的农户信贷产品所要求的信贷条件较高,一方面是贷款手续复杂、审批贷款时间长,甚至贷到款还需要托关系,远不如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贷款方便快捷,其对于所申请的贷款,从申请—审核—批准—发放的速度为1~2周,平均周期为10天左右。具体到实际当中,老客户1~2天,新客户7~10天,最慢的2周时间能拿到贷款[5]。另一方面贷款需要担保和抵押,都增加了农户贷款的难度,所以农户如果是额度不大的贷款,往往不愿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因为贷款的隐性成本过大。此外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不愿意发放信用贷款,这对于缺少承贷载体但有还款能力,且守信誉的农户来说是很不利的,造成其融资需求必然会有一部分被抑制。对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不同用途种类的贷款产品而言,非农生产贷款过多,而河南农村地区的这些非农生产项目已暴露出投资风险,非农生产性贷款不宜过多。当然对于农业生产性项目,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高产化农业等,其投资的泡沫成分小,对其投资的风险小,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却对农业生产性项目的贷款过少。同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产品在利率和期限上也不够合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搞“一刀切”,没有区分不同种类贷款的风险大小,致使不同种类贷款的利率差异不大,致使风险大的贷款发放过度并且风险损失在利率上得不到足额补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期限多为一年,而不顾农户贷款期限的实际需要,这样的融资产品不利于农户的生产和投资。至于民间借贷无论是在贷款用途、贷款期限、贷款信用形式、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等上,大都是出于人情上的考虑,所以安排得比较随意而无固定的规定。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农村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纷纷减少农村的金融业务或者淡出农村地区,如农业银行最为明显,农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大量地撤并县以下机构,努力在大城市增设网点;在业务发展上,不再直接面向一般农户和乡镇企业开展业务,重点开发城市大客户、行业垄断性客户和城镇高收入群体等;在信贷管理上,采取信贷资金管理权限上收,县域、乡镇营业所主要任务是组织存款、清收贷款本息[6]。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农户的借贷资金回报率低,借贷利率自然不能定得太高,而且借贷利率也要受人民银行的限制,但是对农户信贷的成本过高,所以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出现了困难局面,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了削弱。农户信贷成本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发放小额贷款和大额贷款的签约成本是相差无几的,而小额贷款本身利息收入少,扣除签约成本后,银行在小额贷款上的赢利微小,自然影响到小额贷款的发放量。然后农村金融机构缺少社会资本,不具备民间借贷的信息优势,难以筛选农户的类型,事后也不能对农户贷款的使用实施有效监督。所以其贷款的风险比较大,带来的坏账损失也大,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很少愿意发放信用贷款。最后农村金融机构为克服信息不对称、不足值抵押以及法律约束不力的问题就越需要复杂规范的风险控制和评估技术,其管理成本也会相应急剧上升,而组织规模越大,更易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解决内部利益冲突的成本也相应较高。
政策建议
针对农户小额贷款供给不足局面,应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多发放小额贷款,政府可以考虑按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户数和贷款总量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偿,以求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户资金互助会、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贷款机构,以增加小额贷款的供给。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农业银行应改变淡出农村金融的策略,扩大支农贷款业务覆盖面,多为农户发放效益高的生产项目贷款,真正实现双赢,而其他商业银行则要提升为中高端农户贷款的水平。至于民间金融组织,可考虑逐步引导私人钱庄、合会或银背等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和制度化,发挥为农户融资的功能,使农户的闲置资金能够借助民间金融组织调剂资金余缺,并按农户提供闲置资金的多少来分红取息,以此调动民间借贷的积极性,至于河南民间私人借贷,应避免农户的盲目投资,提高农户储蓄意愿,鼓励对生产性借贷取息,规范农户融资的信用形式,提高抵押借款和担保借款的比例及合同化借款行为[7],扩大民间私人借贷的圈子,以求繁荣民间私人借贷。首先要对农户多供给小额贷款,如果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过高,可适当上浮贷款利率,并实行农户联保贷款的形式,降低小额贷款的违约风险。其次,放宽贷款的信用期限,依据农业季节特点、生产项目的不同周期和贷款用途以及借款人综合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还款日期。再次,逐步放宽对农户贷款抵押和担保的要求,适当允许农户将宅基地和集体用地进行抵押,鼓励多种形式的动产质押典当[8],以此提高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同时,科学制定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的差异不应体现在地域上,而应体现在贷款的风险种类上,风险极大的非农生产项目,若没有足够的担保抵押,正规金融机构不应对其提供贷款,风险偏高的贷款项目,要制定较高的风险溢价水平,而对于低风险的贷款项目,利率可以适当低一些。最后,要放宽对农户借贷的条件并做好农户借贷的服务,积极向农户宣传贷款的政策、程序和条件等等,让农户了解如何进行贷款,并积极进行农户征信制度建设,对信用好的农户可发放信用证,每年提供规定额度的贷款,对还款及时的农户累进其借贷额度,此外,要帮助农户顺利取得担保和抵押贷款,在贷款审批和发放过程中,要缩短时间到15天以内,总之,要做好贷款的服务工作。首先,政府应对生活困难和急需脱贫的农户多投入财政性的扶贫资金,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则应用于农户致富。然后,在农户借贷资金投向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把绝大部分的贷款资金用于非农生产项目和生活支出项目,这就产生了巨大信贷风险的隐患,生活支出项目本身缺少还款资金来源,非农生产项目投资过度,虽然暂时收益多,但风险大,一旦投资失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大额信贷资金就难以收回,所以,正规金融机构应严控在非农生产项目和生活支出项目的信贷风险,落实更严格的贷款审核,且应减少这类贷款发放量。当然对于农业生产性项目,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高产化农业等,其投资的泡沫成分小,对其投资的风险小,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增加农业生产性贷款总量。最后,民间借贷不应偏离生活性支出项目,它应满足农户的短期和急需的用款需要,应有较高的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非农生产项目占用过多民间借贷资金,将会使农户在生活方面承担巨大的资金缺失成本损失,所以民间私人对于非农生产项目的借贷可采用收取利息的办法进行限制,并能起到补偿高风险损失的目的。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论文
内容提要
农村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一般官方界定为合作金融组织。从资产负债表上看,所有者权益里没有国家,应属于民间金融。现实中,信用社有的属于国有金融(仍由国家控制),有的属于民间金融(实际被民间接管),有的界于二者之间。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合会:是各种金融会的通称,在国外称为“轮转基金”,在国内包括标会、轮会、摇会、抬会等。民间借贷:此处指无组织的民间拆借活动。集资:包括生产性、公益性、互助合作办福利等集资。此外民间金融还包括典当业、私有银行、私人钱庄、互助会、储金会、各种信贷机构、代办人等。发展现状:信用社:1998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约为12192亿元,占整个金融机构的13%,其中储蓄存款占整个金融机构的20%;各项贷款余额约为8340亿元,占整个金融机构的10%.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发展较快,信用社多属于民间金融,经济落后地区信用社多属于国有金融,经济中等地区信用社多界于民间与国有之间。基金会1999年全国资产总额为1600亿元。其它民间金融在发达地区比较活跃,在经济中等地区,人们规避着法律从事着活动,在落后地区民间金融较少。
现有政策及其效果:除了无息或低息的友情借贷以外,基本不允许民间金融存在,此政策不利于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也不利于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完善有关政策:中国经济50人论坛认为:“打击高利贷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赋予民间金融合法地位,在农村建立和发展民间借贷市场,并加以适当的规范、监管,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并率先实行利率市场化。20年前,我国的经济改革最先从农村起步,20年后,也许金融改革需要在广大农村率先展开。”经济学家樊纲认为:1、在规范的前提下,让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重新注册登记,鼓励其发展。2、鼓励民营企业家以各种形式参与金融投资,发展民间金融资本。3、民间金融可以享受与国有金融机构同等的政府信用,以防止因信用不抵后者而吸收不到存款。4、实行利率市场化,给予一定的利率浮动区间,因为如果利率相同,存款人当然情愿把钱存在国有金融机构,这样民间金融机构就没有了存款来源。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初始确实免不了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法制健全了,监控体系完善了,最终是可以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走向成熟,这主要是个观念问题
一、农村民间金融概念
(一)概念
本文民间概念是相对于国有而言的,除了国有的以外,都属于民间。国有的概念为: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国有独资公司和最大股东是国家的股份有限公司。而民间即是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部分。
农村民间借贷分析论文
一、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特点
近年来,农村民间借贷呈快速发展之势,且较之以往出现了新变化。农村民间借贷不再局限于本乡本土的亲朋好友,只要可靠,即可发生借贷关系。借款用途多由过去的婚丧嫁娶、购买生产资料,发展到现在的弥补经营资金不足,受贷主体逐步向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种养殖专业户集中。借贷期限有长有短,利率主要参考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水平,根据农业生产周期、资金供求状况等来确定的。与银行贷款相比,民间借贷具有“不交税、成本低、手续简、包袱轻”等先天优势。
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地域差异性。民间借贷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诚信程度影响较大,因地区不同而不同。经济发展较慢的乡村,民间借贷金额小、利率高。经济发展较快且诚信程度较高的乡村,则金额大、利率低。二是期限趋长性。随着借贷用途的变化,民间借贷的期限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两三个月的临时借用,发展到现在的一、两年,长者三、五年的项目投资。三是金额趋大性。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借贷项目的变化,民间借贷金额也成倍扩大,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五万、十万元。如某县一农药经销商,在行情好、销路广、银行贷款却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金30多万元,其中单笔最大金额达5万元。四是利率走低性。现行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要真实,借贷行为要合法,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贷款的4倍。据对许昌农村调查,民间借贷利率并没有人们传言的那么高,一年期借贷利率由1999年前的4分之高,一路走低,直至目前的1分左右。个别乡村只有5厘,低于农村信用社同期贷款利率。
二、农村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根据借贷双方当事人积极程度,民间借贷可以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种。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借贷属于被动型,一般为生活所困,贷款无门;主动型民间借贷一般出于投资目的,获取较高利息收入。在当今农村,由于多种因素,被动型民间借贷仍有一定市场,但主动型民间借贷更呈高速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
(一)农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没有证券营业机构,国债下不到乡镇,加之受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信息渠道等因素影响,银行存款仍是目前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方式。而存款利率则一降再降,加之开征利息税,使存款收益大大降低,成为广大农民较关注的焦点之一。以整存整取、定期一年存款为例,扣除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1.584%,是连续8次降息前的1/7。由于银行存款收益过低,部分存款就寻找其他出路,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这是主动型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市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报告
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的、灵活的融资形式。它作为一种自发的融资方式,其产生与发展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是借贷主体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外在供给不足情况下的无奈选择。为了了解民间借贷的相关情况,搞好民间借贷监测,进一步制订信贷政策,提高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服务“三农”力度,根据《关于开展对民间借贷情况调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人行市支行和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联合组成调查专班,对辖内民间借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近几年来,我市政府围绕“一主三化”方略,加快了地方经济建设步伐,农村经济形势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个体、民营等不同经济形式蓬勃兴起,民营及私营企业主市场意识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那种传统而单一的生活模式已彻底改变,大多数农民已不仅仅依靠土地为生,而是在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而民营、私营企业的发展需求,均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基层的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地收缩网点,缩小规模,紧缩信贷资金投放,作为地方性金融组织的农村信用社担当起了支持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重任,由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实力不足,撤并信用站以及贷款利率调整等原因,导致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加之金融机构严格的信贷政策及低效的信贷程序,导致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间借贷。灵活、多样、快捷的民间融资因此得到了很大发展,个人找个人、企业找个人借贷非常普遍。主要原因:一是存款利率的大幅下降,存款人收益大幅下降;二是个体户、民营企业处在发展初期,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向银行贷款手续比较繁杂、严密,特别是大额资金借贷必须要有合规、足值的抵(质)押,加之办理抵押登记费用较高,加大了筹资成本,而且不好贷,即便是农村信用社的品牌业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贷款灵活方便,但额小,不能满足需求,而民间借贷手续简便,资金额度可大可小,运用时间长,倍受青眯。三是贷款利率上调。2004年,国家上调了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信用社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2.3倍以内,一年期贷款最高可达到12.834%。据调查,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6-12%左右,大部分低于贷款利率。民间借贷的借贷主体多元化,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成为主要借款者。放贷者由传统经商人员为主,发展为三大类:一是以获利为目的的“食利”人员;二是借款人的亲朋好友。沿袭至今的小农经济为民间借贷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民间借贷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态之一,伴随着小农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农村作为典型的“乡土社会”,建立在家族血缘乡邻基础之上的民间借贷可谓源远流长。三是资金宽松的私营业主,求贷者由原来的农户为主,发展到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为主。放贷者的资金是收入增加后的富余资金。用途主要是生产经营性的流动资金需要。期限较长,弥补了银行、信用社贷款以短期为主的缺陷。当前民间借贷的期限多为一年或一年以上,以往三个月、六个月短期约定已不多见。
二、民间借贷的信用状况和风险问题
民间借贷对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弥补农村资金供求缺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金融秩序,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小企业从民间信贷机构获取资金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在对珠海市207家小型企业的民间借贷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民间借贷和银行小企业贷款的现状及特点,对珠海市民间借贷迅速膨胀并挤占银行小企业信贷空间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社会信用建设、银行体制改革、小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法律保障等层面对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推动银行小企业信贷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民间借贷;小企业贷款;社会信用建设
为了解民间借贷现状以及对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的影响,笔者对珠海市207家小型企业的民间借贷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抽样结果显示珠海市小企业民间借贷余额大约在50亿元左右,接近银行小企业贷款余额的42%,巨额民间借贷已严重挤占银行小企业信贷空间。[1]
一、民间借贷的现状及特点
1.数量多,额度大。在抽样调查的207家小型企业中,共有115家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行为,占抽样企业的55.6%,其中:借贷余额在10万元以下企业为38户,余额10万元到100万元企业为62户,100万元以上企业为15户。按2006年第6月末约22000家小企业测算,珠海市大约有12000户小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行为,借贷余额估计在50亿元左右,大约比2003年初(测算余额为20亿元)上升150%。
2.效率高,期限短。在上述有民间借贷行为的115家小企业中,有81户企业反映能在3至5天内通过民间借贷形式完成融资行为,占比70%;21户表示能在5至15天内完成融资行为,占比18.3%;13户需要15天以上才能完成融资行为,占比11.7%。一般来说,民间借贷融资额越大,涉及对象越多,所需时间相对越长。但从效率上看,民间借贷确实体现了“随需随借”的特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9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