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20:26: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间工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间工艺发展措施探求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文化经济竞争的加剧,现代工业文明的日益扩张,镇江民间工艺的存在和发展也同时面临着挑战。由于传承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濒临失传。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地保护与利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张应着力选择个性化特色项目,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以及关键性产业切入点的有机嫁接,形成产业链布局。同时,政府更应致力于民间工艺产业的宏观规划,注重培植优势品牌,引导资源产业规范管理,以此为镇江民间工艺保护研发提供广阔的拓展平台。
关键词:镇江民间工艺;政府扶持;产业集聚;市场化;品牌建设
镇江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名城,拥有3500多年历史,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通过在镇江市各辖区进行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普查调研来看,本土民间工艺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展现着本地域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是民众智慧的佐证。镇江地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剪纸、面塑、竹编、石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缋、烙铁画、瓷刻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查的辖区内民间技艺传承人中就有全国十大民间美术家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名,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有8名。
当前,镇江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张,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多样性冲击,有的传统工艺品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传承困难,一些传统民间绝技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创新意识薄弱,地方民间工艺缺乏产业个性化规模运作:民间工艺行业亟待长远规范管理与保护;民间工艺发展资金短缺:民间工艺发展人才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促进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发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和扶持民间工艺的发展
民间工艺数字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兔儿爷”作为北京地域文化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为传承手工技艺和传播文化内涵,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视觉设计表现形式和动态交互对内容进行创新设计。本文依托北京地域文化,运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法对民间工艺品兔儿爷进行设计创新,体现数字媒体艺术赋予传统工艺文化的时代创新成果,旨在阐明数字媒体艺术在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中所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传统民间工艺;移动应用设计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八月十五祭祀“兔儿爷”的传统逐渐衰落甚至销声匿迹,老北京传统手艺人的拿手泥塑绝活儿的继承更是屈指可数,拜“兔儿爷”的习俗和形象也就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和生活,成为人们心底的一份怀旧记忆和一种稀缺的文化遗产。目前市场上关于“兔儿爷”的文化介绍类的移动应用作品较少,故以此为契机开展详细的传统文化类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从而让更多的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应用学习“兔儿爷”工艺的技艺并感受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2移动应用兔儿爷的视觉设计
2.1场景设计。民间工艺品兔儿爷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离不开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为了更加贴近北京胡同生活的情景展现出具有真实的生活状态,选取北京胡同为原始素材进行特点的归纳提取,在界面场景的表现形式上运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法,经过扁平化手绘处理以及色彩归纳的设计来呈现出胡同真实的生活状态的视觉效果。根据北京胡同的建筑风格多元化的变化,精神情感的人文化以及文娱的生活化特点,选取了符合北京胡同具有特色的元素进行场景的搭建,为了使场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建筑设计上是传统四合院的形式,门楼是双开门的木门,在门楼上会选择一些灯笼、门墩和旗帜来装饰,街道上的店面是生活化的小卖部的店铺形式,其次是现代风格的整体贯穿式建筑高楼,通透的落地窗设计展现时代的发展。此外将场景从左到右依次进行春夏秋冬的季节性的变化设计,让用户欣赏到四季变化下的胡同魅力;以长图形式呈现,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整个胡同的全景全貌,符合胡同的建筑设计排列形式,这不仅让场景表现力更加丰满而且增加视觉冲击力。2.2人物设计。场景中的人物形象视觉设计为契合胡同主题场景,全部采用简约扁平化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贴合北京胡同的人物真实生活状态,利于北京胡同特定场景信息的准确传达。人物设计了一起在街道上玩耍的小朋友和骑车上学的学生,展示胡同的童年欢快时光;现在胡同有了旅游业的发展,设计了黄包车载游客逛胡同的人物形象;根据胡同朴素的气息设计了开出租的胡同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设计进行概括和特征的提取,以此来凸显人文气息和童趣性。此外,为体现时代变迁发展的潮流,在场景中加入了目前生活里最普遍发展最快的元素,有最潮流的共享单车元素和快递车元素等来丰富场景,既体现的传统的亲和力又展示了潮流的时尚性。2.4版式设计。移动应用兔儿爷中衍生品香囊部分由于创新衍生品香囊造型和数量的因素,香囊引导页运用遮挡关系横向排列,滑动可清晰浏览四种新型香囊设计样式。香囊的具体介绍界面,考虑到衍生品香囊是由不同坐骑和兔儿爷形象设计组合,为区别于兔儿爷的具象形象,将兔儿爷坐骑以剪纸艺术形式展现,丰富版式设计。坐骑分布在界面的四周,兔儿爷的主体形象放在中间位置,让用户知道是不同坐骑和一种兔儿爷的结合,并且每一种造型的解说文字以竖排版方式分布在坐骑的旁边,以便阅读。香囊内部装有香料的种类的界面版式设计直观的分为上下两行香料插图的设计,每一个香料的正下方设置了图形块可呈现香料的名称。
室内设计中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将民间工艺和现代设计相融合,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不断地生活和发展中智慧的表现。因此民间工艺作为一项新型的室内设计方式,我们会必须将其与传统工艺区分开。在室内设计的现代设计中,民间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也给现代设计带来的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空间,因此本文针对室内设计中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进行详细的研究,带动我国整体室内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室内设计;民间工艺;现代设计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民间工艺的由来已久,并且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民间工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虽然民间工艺的状态和形式各异,但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发展都能带来更大的帮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也开始加大了对民间工艺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将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两者之间通过相互的影响和借鉴,不断地将室内设计的水平进行发展和提高。
一、民间工艺的含义和特点
民间工艺指的对物体的加工过程。民间工艺不是指产品的生产场所或所在地是在民间,而是指用相对传统的民间工艺对民间工艺品进行加工和生产,除了人们可以用眼睛看到的物体的表象,民间工艺本身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民间工艺的内涵和表现,才是把民间工艺和普通工艺相区别的一种基本标志[1]。民间工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地域性。民间工艺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民间工艺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第二,多样性。一个地区的民间工艺并不是单纯的表现在一个地区的某一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工艺表现在方方面面,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涉及的种类也十分繁多,丰富程度更是难以想象。比如在东北地区,建筑的种类都多的数不胜数,比如在哈尔滨主要流行的是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在朝鲜主要流行韩国居住风格的圆顶房等等[2]。这些建筑中不仅包含了多种形式的建筑行业的民间工艺,同时样式、种类的丰富也更加突出了民间工艺的多样性。
二、室内设计中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民间工艺特点试析论文
内容摘要:中国民间工艺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民间文化的积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中国民间工艺有许多闪光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设计灵感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民间工艺分类特点思想内涵
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民间工艺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民间工艺有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特色。我国的民间工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原始艺术的一种延续,民间工艺中有很多原始艺术的影子。它同样继承了实用与审美统一的特点,大部分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带有乐观向上、淳厚、真实的感情色彩,是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也光彩夺目。
一、民间工艺的分类
1.美化日常生活用品的民间工艺
为了美化日常生活,勤劳的民族围绕着直接的衣食住行制作了很多必需品,如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服饰鞋帽、房间装饰品、器皿家具、雨伞、扇子、帐子、帘子等。这些民间工艺有很多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一般都是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手工制作而成,简练质朴,明快大方。“在汉族地区的印蓝花布和花格土布,少数民族的蜡染和织锦,都是富有特色的染织品。贵州的蜡染,湘西的蓝印画布,云南和湘西的扎染,都是民间印染中几个极具特色的品种。”
新媒体下民间工艺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斑铜是云南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斑铜产品丰富多样,色彩绚丽夺人眼球。云南省会泽是斑铜之乡,也是斑铜工艺的发源地。到目前为止,斑铜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且斑铜制作工艺在2008年已经列入第二批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下,因此云南斑铜工艺是兼具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民间工艺代表,研究其推广和营销的策略也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新媒体为背景,通过顺应时展和灵活传承方式来打造云南斑铜工艺的自主品牌。通过互联网营销方式的研究,让斑铜这一云南传统手工艺能得以推广和传承。
关键词:云南斑铜;民间工艺;营销策略
一、云南省斑铜工艺的历史情况
云南斑铜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调查显示,在明清时期,云南向朝廷进贡的珍品中云南斑铜就是其中之一,在今天,云南斑铜亦作为主要陈列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里进行展览。云南斑铜工艺品历史悠久,不仅继承了古滇国青铜文化遗产又创新了中国古老的铸铜工艺,因此,斑铜工艺品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意义,对斑铜工艺品文化价值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与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程。斑铜工艺作为云南特有的民间工艺,其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多种多样,审美意识淳厚朴质。近几年来,复古风的兴起使得老物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云南斑铜工艺品也因其高端的选材、精确的制作、典雅的外形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追求。
二、云南省斑铜工艺的发展现状
斑铜,属于云南特有的传统工艺品,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末清初斑铜作品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斑铜产品丰富多样,色彩绚丽夺人眼球,每个斑铜作品都有自身独特的韵味。铜工艺也是云南省特有的民间传统金属工艺,云南斑铜经历了近300年的曲折发展,在此过程中不断吸取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融合了云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塑造了云南斑铜款式多样、风格多变的艺术形式。斑铜在当代年轻人心中的认知度逐渐下降,斑铜的真实发展与现代化产生一定的差距。从整体来说,云南斑铜的发展和雕刻还保持着相对陈旧的思想观念,成品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民间工艺造像艺术管理论文
[关键词]汉代;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徐州;民间工艺
[摘要]徐州民间工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造像艺术:剪纸、泥模、糖人贡和泥玩具等在表现内容、制作技法和艺术风格上吸收了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中的养料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汉代文化的历史渊源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
汉代文化更是华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汉家文化有着浓郁的先楚因子,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楚人,汉朝的开国元勋们,除张良外,全都是土生土长的楚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载范增引“故楚南公”语),当这些威猛无比的楚国子弟们用血肉之躯推翻暴秦统治时,也就是决定了:他们要将故国乡里的一切文化传播到长江天堑的另一边,传遍汉家帝国的大江南北。
浅析传统布玩具中的民间工艺
就地取材
布玩具是伴随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而产生的。平静、安逸且相对封闭的农耕生活为耗时费力但又精致巧妙的布玩具提供了存在的肥沃土壤。布玩具的基本造型是在布缝的外壳内填人填充物,成为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布玩具的外壳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布料,棉、麻、绸、缎、丝、绢、绒布等;填充物更是五花八门:棉花、荞麦皮、高粱壳、锯末、蚕沙、米粒、艾草、干花等等。事实上,布玩具的主要制作者——孩子的母亲或其他母性亲属常常就是利用做针线活剩下的边角余料甚至旧衣烂衫,就地取材来制作玩具的。裁衣时剩下的布角可以变成动物的身体,旧毛衣上拆下的毛线变成了五彩的绣线,无用的谷壳则可以变成了使玩具可以立起来的填充物,甚至喜糖的糖纸也可以碾成装饰的金丝。这些材料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及的平凡物件,却在妈妈们的巧手下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实在值得赞叹。就地取材除了使布玩具得以保持质朴和廉价外,也使其有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如盛产蓝印花布的江浙地区,就有特别的蓝印花布玩具,体现出质朴的乡土风格特征。对于民间玩具的制作者而言,不浪费任何材料、尽可能地物尽其用,不仅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也是因为某种隐约的对“造物”的敬畏。而这种取材观念,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则完全符合“绿色设计”的理念,也与环保的倡导不谋而合。
顺势而为
布玩具是集“雕塑性”与“柔软性”于一体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艺术,在艺术形态学上类似于现代艺术中的“软雕塑”。柔软的布料如何变成立体造型呢?民间布玩普遍采用了最简洁的造型方式:将两片布料缝合起来做成布壳,中间再塞满蓬松的棉花或谷壳、米粒等细碎颗粒。这样布片既能立起来,又能保持柔软的手感,适于幼儿抓玩。这种两片缝合的造型手段,一方面一定程度地决定了布玩具的外部形态:动物的身体常被分为左右两片,荷包也常由正反两片缝合而成;另一方面也成为了针线装饰的基础:人们会在缝合处增加针脚、缝上花边或缀上珠子以进行装饰和强调塑形,这种装饰方法在荷包及挂件上最为明显,甚至一些具象的动物玩具也是如此。当然,布玩具材质不尽相同,制作的工艺的各个有别,但显然遵循着这样的塑形及装饰规则:那就是因材施艺,顺势而为,让技艺尽量符合材料本身的特性,甚至故意夸大其特性,来彰显材料的独特之处。
当然,顺势而为也是因为条件的限制。布玩具大多由无法制衣的小块碎布拼凑而成,因此常常只能因材造型,这也是为什么布玩具型制一般小巧,而且多拼、贴工艺的原因。绣线的选择也是如此,家里有棉线就用棉线,有毛线就用毛线,没有严格的造型着色规范,随意性很大。材料的短缺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布玩具的型制和造型色彩,另一方面却也激发了制作者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布玩具比其他布制品更加轻松随意而灵动多变。
简工取意
剪纸艺术对民间工艺的发展价值
摘要: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已经构建出了一套极为全面的剪纸体系。随着现代生活的进步,人们与各种民间艺术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剪纸艺术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剪纸艺术对民间工艺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此做了相应的分析与思考,从传统的剪纸中发掘出了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特性。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间工艺发展;创新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发源于古代民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剪纸艺术独特的艺术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相较于文字,图像的传达方式更加古老,也更为广泛。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在不同区域就建立了自身的图像体系,而剪纸艺术就是借用图像向人们传达情感和表达意思。剪纸艺术是从人们的指尖开始出现的,通过镂空的组合传达出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渴望与憧憬,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在视觉上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标准,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群体中较为闪耀的一员。当代,剪纸艺术从日常生活逐步过渡到高雅生活之中,在通俗与高雅之间建立了桥梁。人们既可以借助剪纸进行多层次的情感表达,也可以人人动手,剪出最朴素、最简单,最真挚的作品。多样的新型艺术应用的出现,使剪纸艺术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从创新与发展的角度,重新诠释了剪纸的艺术性。这是当代剪纸艺术传承的研究重点。在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趋势下,剪纸艺术走出国门,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东方传统的民间艺术。在这种情形下,剪纸艺术也承担起了传播文化、展现中国魅力、弘扬中国精神的责任。与此同时,更广阔的环境也给了剪纸艺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其拥有了更多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可能。
一、剪纸艺术构成
(一)外观
剪纸艺术是一种图像艺术,通常利用不同的构图,传达出创作者的情感用意,传统的剪纸艺术,讲究的是对称性、整体性与和谐性,所设计的每一条纹路,都有相应的价值定位,通过不同线条与局部图案的灵活搭配,构成一幅生动、完整的剪纸作品。部分剪纸作品利用纸张的对折进行裁剪,呈现出最终的效果,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对称性,符合中国审美中,对称这一特性。另有一些更为复杂的剪纸艺术作品,可以在对称之外,采用独特的剪纸技巧,在不同的区域,展现出局部特点,并对各个部分进行综合,从而构造出一幅具有连贯性、整体性的作品。与其他类型的艺术作品不同,剪纸的图像传达重点在于镂空,镂空之外,又有精巧而独特的衔接,使其更加完整,从观察剪纸作品的镂空设置,我们可以从中深刻感受到创作者的构思巧妙与高超的技巧。
民间工艺图形元素美术教学研究
摘要:徽派民间工艺中的图形元素富有传统形式意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着对徽文化的高度提炼。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对徽州工艺图形元素引入美术教育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从课程建设和课型研究方面拓展美术类教学的思路,进而培养应用型创意人才,为弘扬传统文化艺术贡献力量。
关键词:徽州工艺;图形元素;美术类教育;教学策略
一、徽州工艺图形元素引入美术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徽派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宗族文化和儒商文化的地域特色。安徽省徽学研究会副会长鲍义来在《徽州工艺》中写道:“徽州文化是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正统文化传承的典型。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1]3赵玉晶在《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一书中描述:“每一个民族都以它特有的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创造着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工艺美术品。这些制品反映了各民族在不同时代里的不同制作工艺和审美观”。[2]1徽州工艺内涵丰富,种类大多是生活、民俗和娱乐类,如徽州三雕、徽派版画、徽州年画、歙砚、徽笔、徽纸、徽墨、剪纸、徽派盆景、草编、刺绣等,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徽派个性特色。徽州文化类工艺有版画、刻书、文房四宝等,几百年来发展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但在当代社会,因为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遭到破坏,徽州民间工艺也因人亡艺绝。徽州民间工艺怎样才能完成历史转型,跟上世界经济大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考虑,传统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全民族、教育行业的参与和长期的努力。一方面保护具有价值的民间艺人、历史资料和作品;另一方面教育保护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形式。高等院校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上具有很大的作用,更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发展者、创新者最系统的教育场所,对受教育对象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怎样保护丰富多彩的徽州民间工艺,使徽州工艺后继有人,是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将徽州民间工艺纳入高校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徽州工艺中图形符号有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地方艺术教育审美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联系。徽州民间工艺中提炼出的图形符号,从造型语言和视觉特征来看,大都蕴藏着吉祥如意、平安幸福、驱邪庇佑的意蕴,所传达的民俗真谛有着独特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标识。徽学专家张海鹏教授认为:“这些以‘新安’或‘徽’为标志的文化特产,反映了当日的徽帮是商成派、学成派,并由此而构成了‘徽学’这座地域文化的大厦”。[3]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通过系统学习徽州民间工艺的概念、分类和特征,培养学生学习民间美术图形的兴趣,为美术类各个专业提供丰富的素材,对后续的专业课程有很好衔接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地方艺术院校特色办学应立足于本土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研究徽派图形符号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教育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美术类教学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既要掌握基本技能,又要迎合市场需求具备创新能力,教学体系应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二、艺术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元素的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薄弱的情况,设置徽派传统文化教育普及课程。教师将徽州工艺不同类别图形符号创作方法的特点和学生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从传承和创新的角度出发,总结图形元素的造型语言与形式法则,并作为素材寻找出多种民间艺术创作方法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切入点。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民间艺术一脉相连,民间艺术中呈现的思想观念、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再现。通过学习不但能丰富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领会和掌握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的艺术语言,而且能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地方艺术样式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一)课程建设。著名华裔建筑师孙鹏程称赞徽州是“建筑师、规划师、园艺师、画家、雕刻家、工艺美术家们获取灵感的源泉”。[4]518在艺术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和相关课程,使学生普遍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教育。对徽派工艺图形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基础研究,构建民间工艺课程建设研究,拓展美术教学的空间,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内容包括:(1)徽派图形元素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研究;(2)徽州工艺纹样的吉祥寓意研究;(3)徽派图形元素的造型原则和审美研究;(4)徽派图形元素蕴含的根文化与民族意识的关联性研究;(5)民间工艺大师走进高校的实践研究;(6)徽派图形元素的儒学理念研究;(7)徽州传统装饰图形的色彩运用研究;(8)徽州建筑装饰图案研究;(9)徽派图形元素蕴含的象征性研究等。课程以传授徽州工艺图形元素的形式和构成开始,教学内容以最有典型性的图形符号作为主要传授内容,通过课堂学习打开教学视野,研究徽州工艺作品的风貌与样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生态、环境、社会等因素对民间艺术产生的影响。把徽州工艺图形元素作为课程素材,课程的构建从基础课到专业课进行阶梯式教学,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进行良好衔接,有效建立与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二)课型研究。1.由训练型教学转向创新型教学训练型教学和创新型教学不同,前者是技艺的传授,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学习徽派传统民间艺术图形符号的造型、色彩、纹样、构成等。它既有平面的剪纸、版画、年画、壁画、绘画等平面造型,也有建筑、砖雕、木雕、石雕、刻碑等立体造型。在训练型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临摹感受、理解、再现各种民间工艺造型特征,并体会图形元素背后隐藏的深层象征意义。创新型教学以传承和创新为重点,是在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三大构成、图形创意、装饰图案、插图设计等课程中所学的重组、同构、异变、聚集、共生等方式,开拓创作思路和教学模式。徽派民间工艺图形元素有着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徽派图形元素渗透到美术类专业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应在教学中用图例为学生分析、讲解徽派民间工艺图形元素艺术表现原理,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徽派民间艺术形式,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启发学生懂得创新运用。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富有生命力的作品。2.现代设计语言的转换徽派民间工艺图形元素的思维方式是主观和感性的,与各类设计专业有着内在联系。在课题实践训练中,对徽州工艺的形态、选材、技艺、色彩、审美、构图、造型等方面予以分析、研究,拓宽学生设计视野,在较高的文化层面上进行研究和创作。学生能充分理解徽州图形元素的内涵,了解传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从传统民间工艺图形符号中摄取养分。创作思路不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复制,而是借鉴传统符号的深刻内涵,通过隐性的语言和符号加以想象、扩展、衍变,把体现的艺术精神和语言融入到现代设计中,用现代审美观念对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创造出新的视觉语言,进而继承和发展徽州民间工艺。徽派民间工艺图形元素运用现代设计语言进行转换,分别从徽派民间工艺图形的“形态”“材料”“抽象精神”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形态的借鉴和衍生徽派民间工艺图形元素为当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传统图形符号中提取形态的元素,以多维立体的创作思维寻找新的契合点进行再设计,用独特的视觉语言以现代艺术形式呈现。将徽派木雕、石雕、砖雕的图形符号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要求学生借用、提炼徽派图形元素的造型特点,适应市场需要,设计出既能体现商品的内在特征,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包装设计,更好地传承了徽派文化元素(图1)。徽派民间工艺图形中的一些造型独特的云纹、冰纹、回纹等抽象图案,对其进行简化、提炼并运用到设计中,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既能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又能体现浓厚的文化底蕴(图2)。作为徽派建筑重要造型特色的马头墙,有着简单的形态、错落有致的特征,中国原创家具品牌“半木”创始人吕永中利用马头墙的形态特征,将实用性和功能性相结合,设计出极简风格的置物架和高低衣架(图3)。图1徽州窗雕冰纹和简化的马头墙图形元素在现代包装的应用图2方形回纹台灯图3以徽州民居和马头墙为图形元素设计的清风系列置物架、高低衣架(2)材料的沿用徽派民间艺术有徽州三雕、徽派版画、徽州年画、歙砚、髹漆、剪纸、徽派盆景、草编、刺绣等许多独特的工艺,将其材料语言恰当、灵活地加以借鉴,能够丰富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诸如徽州木雕是以木材为艺术创作形态,高炉家酒的设计师把徽州木雕图形符号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当代的设计语言在徽派木雕的材料上进行沿用并加以延伸创作,创造出符合现代人消费理念的设计(图4),视觉语言上体现了很强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图4徽州木雕图形元素的现代包装应用(3)抽象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精髓,徽派民间工艺图形元素中蕴含儒家思想的智慧,当代设计应努力探求民间工艺图形元素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而不仅是表面形式的拷贝和借鉴,也不仅是具体的一个形态、一个图形符号的传承。民间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艺术家应当从精神层面充实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修养,并通过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去传承,最完美地将徽州艺术的儒家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吕永中创作的“徽州系列”中式家具,把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图形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从精神层面用抽象的概念理解徽派文化精神传承,用徽派古建筑中的图形元素(如砖雕、石雕、木雕、马头墙、青瓦等)重新演绎符合东方人思维的当代中国设计作品(图(三)教材的编订。对徽州工艺图形元素教学、实践及各种成果进行整理,并把每个学生每学期的作品进行系统分类、归纳、整理并制作成光盘,形成具有特色的徽州工艺教学成果档案。在当前高校民间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民间美术元素和教学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有针对性地编写成系列民间美术教材,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并不断学习与补充新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和考察,也可以和地方的多名高校教师一起编订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各个高校搜集、整理的民间美术资料,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地方美术文化的交流。
民间工艺染衣设计管理论文
一、何为艺术染衣?
艺术染衣就是用特定的工艺技术,在服装随意哪个部位染上任意的颜色、花型、图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任意设计你喜欢的颜色、图案,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一件可以是旧的、普通的、甚至不能再穿的衣服立刻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成为彰显你个性的代言人。
二、个性时代呼唤艺术染衣的到来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正经受着强大的生存竞争力带来的精神压抑和人性异化。他们迫切需要心理放松和个性释放,渴望得到休闲慰籍和人文关怀,人们不仅要穿暖、穿好,还要穿出个性、穿出品位,要张扬个性,这时,艺术染衣应运而生,它已远远超出传统的“省钱”的古老内涵,而成为人们追赶时尚,超越时尚,彰显品位的有力手段。
三、民间工艺在艺术染衣中的应用
民间工艺中的印染工艺主要有蜡染、扎染、模版印和糊印等几种,本文所讲的艺术染衣中的民间工艺,是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时尚气息而创新的技法和图案,使古老的工艺焕发清新的气息,而又使现代时尚的衣饰艺术染衣总体有两大类:一类是染单色,根据个人爱好或时尚潮流配制色彩;另一类是染花,就是在衣物整体或局部染上之间自己喜欢的图案花样。前者根据三原色配色道理,运用红、黄、绿三原色配制出不同色彩,依据浅色染深色的总原则下,配以相应的工艺条件,从而达到艺术染衣的目的;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难度加大,这就涉及到相关工艺,下面就一一介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9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