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18:21: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名胜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由风景游览区和风景复育区组成,具体范围和界线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确定。
风景游览区包括祝融峰景区、磨镜台景区、忠烈祠景区、藏经殿景区、禹王城景区、五岳溪景区、水帘洞景区、卧虎潭景区、方广寺景区、芷观溪景区、古镇景区,其中祝融峰景区、磨镜台景区、忠烈祠景区、藏经殿景区、禹王城景区为核心景区。
风景复育区是指风景名胜区内除风景游览区以外的用于景观恢复和生态培育的区域。
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单元按照保护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保护景观单元,景观单元的具体名录由南岳区人民政府公布。
风景名胜区资源规划措施论文
摘要:缺乏科学、客观的资源评价体系和政策措施体系规划,缺乏对风景名胜区在利用上“度”的准确把握是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此导致了规划与实施相背离现象的产生。文章以这3个方面为切入点,就如何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完善政策措施体系规划内容以及如何从风景名胜区系统的质、能、信息层面控制,以保证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资源评价
1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广泛实践和探索,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与规划初衷相背离的现象,诚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的不完善也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之一。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缺乏准确认识。习惯上将风景名胜区看作是与外国国家公园等同的概念而忽视了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混淆风景名胜区与一般意义上旅游区的概念。
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保障风景名胜区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繁荣旅游产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辖区内风景名胜区的设立、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名胜资源比较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地域。
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资源是指具有游览、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处的环境。
第四条风景名胜区工作应当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和为公众服务的原则,面向社会,开展健康、有益的游览和文化活动。
全市风景名胜区工作计划
按照局里工作要求,2012年全市风景名胜区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职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开展风景区立法工作,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风景名胜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宣传贯彻《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开展条例宣贯,组织完成风景名胜区设立30周年庆祝活动;组织一期(次)领导干部培训学习活动,促使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继续推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区一法”立法工作,推动天台山风景区完成县级层面立法初稿拟订,为其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立法工作探索经验。
二、制定上报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有关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强化风景资源保护,推进景区合理开发利用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政府文件;力争在财政资金补助、职责分工和职能定位上有所突破。
三、继续推进风景区规划编制和报批。一是重点推进划岩山和桃渚风景名胜区详规编制,进一步提高景区详规覆盖率,最终达到详规全覆盖。二是抓好已完成编制的规划报批工作,力争完成国家级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批复,促进依规建设。三是进一步理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开展景中村规划,推动风景区村庄规划上台阶。
四、抓风景区升级提升。一是全力支持临海桃渚风景名胜区升国家级,组织开展专家现场踏看,基本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力争年内得到国务院命名或建设部审查通过。二是鼓励、帮助石塘风景区、大陈岛—一江山申报省级风景区。
五、推进景区科技进步。组织学习外地好的做法,推广玉环县大鹿岛风景区经验,抓好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继续推进电子门票、视频监控系统、应急广播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景区信息系统等子项目建设,完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省级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监管水平。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论文
一、项目背景
玉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鞍山市区东部,规划总面积为20.21平方公里,由玉佛山森林公园(玉佛山、立山、双头山、营城子西山四块林地组成)、二一九公园、玉佛苑三部分组成。
二、现状分析
玉佛山风景名胜区由自然山林、城市公园、玉佛苑三个游览内容不同的区域构成,各景区间通过不同的景观和游赏内容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内容丰富、景观序列开合有度、游览特色鲜明的风景游览系统。
三、规划设计分析
玉佛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按游览系统分为三个功能分区:一是生态文化健身区,主要是以玉佛山山林为主,体现生态保育和自然生态文化游赏的特点,通过景区内次级景区或景群的科学划分,实现一年四季对风景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游人进行合理分流,达到自然风景旅游和生态保育有机结合目的;二是休闲文化娱乐区,主要是以二一九公园区域为主,体现地域文化、城市历史和山水园林特色,以城市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相结合,凸显东北城市山水园林的特点;三是玉佛文化产业园区,主要是以玉佛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5平方公里的区域,以佛文化、玉文化和玉佛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其文化特征和内涵,将玉佛苑景区融入玉佛山风景名胜区大的生态文化背景之中,体现佛学文化的精髓和境界。
党建风景名胜区条例宣贯讲话
同志们: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镇化、旅游经济高速发展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国务院最近颁布了《风景名胜区条例》,《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对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实行规范化、法制化保护和管理又步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规范和指导风景名胜区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必将对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条例》,切实做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风景名胜区工作全面健康发展。下面,结合《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1985年6月,国务院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对指导和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新时期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的高度,深刻认识风景名胜资源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就要进一步明确保护和管理责任,规范各项工作,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此,在总结分析《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二十多来的实践经验,并在研究借鉴国外风景名胜资源管理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修改、论证,在广泛征求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以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条例,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颁布《条例》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宣传贯彻、实施《条例》作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积极组织学习,严格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把《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和要求落到的实处,促进风景名胜区工作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使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不仅让它们惠及当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改善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风景名胜资源得以完好地保护和延续,使其不断增值,造福子孙后代。
二、认真组织好《条例》的宣传学习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论文
摘要:缺乏科学、客观的资源评价体系和政策措施体系规划,缺乏对风景名胜区在利用上“度”的准确把握是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此导致了规划与实施相背离现象的产生。文章以这3个方面为切入点,就如何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完善政策措施体系规划内容以及如何从风景名胜区系统的质、能、信息层面控制,以保证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资源评价
1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广泛实践和探索,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与规划初衷相背离的现象,诚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的不完善也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之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缺乏准确认识。习惯上将风景名胜区看作是与外国国家公园等同的概念而忽视了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混淆风景名胜区与一般意义上旅游区的概念。
(2)在对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缺乏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导致在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制衡保护和利用行为的客观标准。
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维护游览秩序,根据《风景名胜管理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生产经营、工程建设和浏览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域的风景名胜工作。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在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风景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依照本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条擅自改变规划及其用地性质,侵占风景名胜区土地进行违章建设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退出所占土地,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原状,并处以每平方米30元以下的罚款;不能恢复原状的,经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处以每平方米100元至200元的罚款。
第六条对于破坏植被、砍伐林木、毁坏古树名木、滥挖野生植物、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导致特有景观损坏或者失去原有科学、观赏价值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破坏活动,没收非法所得,限期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责令赔偿经济损失,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风景名胜区秩序管理意见
*是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盛名远扬。近年来,*风景名胜区景区由于管理不到位,旅游秩序混乱,游客反映十分强烈,严重影响了景区形象。为了切实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整顿景区秩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加强景区秩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1.加强景区秩序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旅游消费市场异常活跃,努力为游客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安全舒畅的旅游景区,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
2.加强景区秩序管理,是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的需要。景区内黄牛、黑车现象,宰客、欺诈游客行为,严重损害游客合法权益,影响对外形象。加强景区管理,是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保证。
3.加强景区秩序管理,是推动景区发展,打造*品牌的需要。目前*旅游开发步伐加快,但仍然存在产品单一、投入不足、发展缓慢等问题。加快景区开发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旅游开发的多元化投入。加强景区秩序管理,树立对外良好形象,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是增加对外吸引力,推动景区发展,打响*品牌的需要。
4.加强景区秩序管理,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我市正式启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景区秩序管理情况是“创优”考核验收的主要内容,景区内有无欺诈、投诉多少直接影响得分高低。所以景区秩序良好,管理措施到位,对于确保创优成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