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15:58: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法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法学

民法学与宪法学研究论文

关键词:民法学/宪法学/对话

内容提要:民法学与宪法学是基于双方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法学学科。双方展开对话一是因民法学与宪法学作为对话主体对自身不自足性认识而产生的内在需求,二是“民法与宪法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不能满足法学发展整体性要求的客观必然性,三是民事立法的现实需要。无论对话是否达成较多共识,对话本身都有助于推进双方的理性发展。在对话中,法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通是渐进的。

这个年代,是一个走向交往“对话”的年代。无论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政治家们,还是周旋于各种场合的社会与商业人士,都喜欢言必称“对话”。对话一词的运用,几乎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对话的英文为dialogue,意指双方主体就某一项议题展开沟通与交流,而这种沟通与交流不是各自言语的简单阐发,而是在互相交流与沟通过程中收获一些理解和启示。早在古希腊,对话即是当时学者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论证方式,也是学者之间进行学术研讨、思想情感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①]如柏拉图的著作、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我国春秋时代的《论语》。

作为法学范畴的两大学科由于自身相对独立性的外在特征日趋强烈,同时也因为法学的发展以及共同的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发展,展开了对话。除2006年5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民法学与宪法学对话”研讨会正式昭示着面对面的对话外,两个学科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两门学科的对话实质上是关于两者在研究对象上的态度、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相互可以融通和借鉴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基于两学科之间关系的当前现状,以及法学学科之间的割据状态,本文试探讨两者对话的前因后果,以求学界能够冷静对待部门法学之间的关系,进而谋求法学内部的和谐发展。

一、对话的前提

查看全文

民法学与宪法学研究论文

关键词:民法学/宪法学/对话

内容提要:民法学与宪法学是基于双方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法学学科。双方展开对话一是因民法学与宪法学作为对话主体对自身不自足性认识而产生的内在需求,二是“民法与宪法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不能满足法学发展整体性要求的客观必然性,三是民事立法的现实需要。无论对话是否达成较多共识,对话本身都有助于推进双方的理性发展。在对话中,法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通是渐进的。

这个年代,是一个走向交往“对话”的年代。无论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政治家们,还是周旋于各种场合的社会与商业人士,都喜欢言必称“对话”。对话一词的运用,几乎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对话的英文为dialogue,意指双方主体就某一项议题展开沟通与交流,而这种沟通与交流不是各自言语的简单阐发,而是在互相交流与沟通过程中收获一些理解和启示。早在古希腊,对话即是当时学者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论证方式,也是学者之间进行学术研讨、思想情感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①]如柏拉图的著作、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我国春秋时代的《论语》。

作为法学范畴的两大学科由于自身相对独立性的外在特征日趋强烈,同时也因为法学的发展以及共同的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发展,展开了对话。除2006年5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民法学与宪法学对话”研讨会正式昭示着面对面的对话外,两个学科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两门学科的对话实质上是关于两者在研究对象上的态度、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相互可以融通和借鉴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基于两学科之间关系的当前现状,以及法学学科之间的割据状态,本文试探讨两者对话的前因后果,以求学界能够冷静对待部门法学之间的关系,进而谋求法学内部的和谐发展。

一、对话的前提

查看全文

折扣商品不退民法学研究

在商品买卖中,商家经常会把商品打折来吸引消费者。打折,英文discount,降低商品定价,按照商品原价的若干成进行定价。作为商品促销的一种手段,打折愈来愈受到商家的青睐,同时也为消费者所接受。不同于便宜无好货,打折商品并不是残次品和有问题的商品,如果是处理商品或残次品,只有在事先明示的前提下才能出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这类处理性的降价商品,经营者不再承担“三包”责任,可在发票上注明“处理商品概不退换”字样。打折一方面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给商品降价一个合理的理由,有利于促进商品的销售,实现出售者和消费者的双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建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打折现象普遍可见,为人们所熟知。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现实的考察,打折的相关规定和操作具体都由商家进行,消费者并未参与其中,而打折作为一种促销手段,是出售者和消费者双方之间的一种相互妥协,在这一活动的进行中,消费者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发言权,许多打折活动中,出售者总是会习惯性地加上一条,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这一霸王条款。在商品的买卖中,必定要产生双方的买卖关系,由一方制定规则,并拥有最终的解释的权力,若消费者在打折活动所购买的商品质优价廉,且符合自己的需要,自不会产生什么问题,然而多数情况下则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商品的打折往往是在换季时节,新店开张,清理库存时等进行,其目的不外乎吸引顾客,回笼资金,提高消费量,增加收入,而消费者往往是抱着一种性价比比较的心态进行购买,这就决定了双方在打折活动促销中难免会有冲突,而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打折商品概不退换,不妨先来看一下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有关打折商品的具体认识:

1.商家的“独角戏”大多数消费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买了商场的打折商品,回家后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商家退换时,却遭到了商家的拒绝,理由是打折商品售出概不退换。一听到商品要打折,人们的购买欲望一下子会被刺激起来,因为便宜啊!但具体便宜多少,作为消费者永远是一脸的茫然,因为对于原价格,消费者一无所知。我们消费者大部分是普通的老百姓,如果按正常价格买了一件商品,回去发现了问题,脑子第一反应就是要求商家退换。如果想换的话相对要顺利的多,毕竟进来的“资金”不用再“出去”;但是要求退的话,问题就会比较麻烦。要是消费者买的是打折商品,想退换犹如登天。商家在促销的同时,也要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商家不重视商品的质量,只一味把目光盯在“利润”上,久而久之,打折会成无人喝彩的商家“独角戏”。

2.温柔的掠夺打折是用来促进和鼓励消费的,它与一般的降价处理是不同的,凡是减价处理的商品是允许有瑕疵的,而且商家应该明白告诉消费者。花少于标价的钱买的处理品,或过时或陈旧或磕皮掉瓷或有疤坑等等,这消费者能接受。但是换季打折的商品是与处理品不一样的,仅仅是因为季节更替变化了,为尽快回笼资金加快周转,商家特别进行的清货行为,它的标的不应当是残次伪劣品,而是非应季的正品,并理应承担国家规定的各种售后服务规定。但我们常见的情况却是,商家借打折之名倾销商品,趁机再夹带些伪劣残次等商品糊弄消费者。而消费者自己则不理智消费,一遇到打折就蜂拥而来,乃至乱了方寸,最终吃了大亏,复去理论多半遭遇狡辩推委而负气而归。

3.不诚信的表现只要消费,就会遇上商家各种打折或变相打折的促销手段。绝大多数消费者先是“痛述”自己曾遭遇的买打折商品受骗的经历,然后就是“痛斥”商家打折中的不诚信行为。换季打折,在近几年越来越变得像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斗智”大战。打折商品好不好,从价格上说是好,因为便宜;但从质量上说,那就未必好了,因为商家有可能在其中玩“猫腻”。一方面是商家想借打折多招些顾客,多挣些钱;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想既不上当又能买上好东西。这两股力量至少在目前看来,多少有些“对立”的意思。假如商家能够以“诚信”为本,真正把利让给消费者,那么有关打折上当的投诉就会少了许多,市场也能“清静”许多。从以上人们对打折的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打折,消费者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商家进行让利,可以以花尽量少的钱买尽量多的东西,恨的是商品的质量或者售后服务,打折商品几乎等同于三无产品。

查看全文

民法学说司法适用分析

摘要:《民法总则》第十条首次明确规定了法律和习惯为民法渊源,法官处理的大量民事纠纷很多是法律或者习惯均没有规定的,无法较好的处理各类民事纠纷。民法学说适用与其他某专业领域学说的适用有所区别,民法学说的功能和特点也充分体现民法学说作为法律渊源的合理性。为此,应对民法学说作科学处理。

关键词:民法学说;司法适用;法律渊源

《民法总则》第十条规定民事法律渊源仅包括法律和习惯,①排除了国家政策、行政法规、司法解释、法理、司法判例及学说等作为民事法律渊源,而且该条规定的法律限定为狭义的法律,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过的法律,极大地缩小了司法适用的法律渊源范围。为此,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法律和习惯能否满足日益繁杂又广泛的民事纠纷所需要的法律规范。[1]司法实践证明,司法适用中仍存在许多民事纠纷无法找到法律依据的问题,导致法官向理论学说寻求解决之道。研究法律的人对成文法的阐释,对习惯法之认知及法理之探求所表示的意见,称为学说。[2]从概念表述可知,学说应作广义理解,即一切有关法的学说,但本文是指民法方面的学说。当然,学说只是代表学者个人之意见,属于学理解释,不能直接发生任何拘束力。学说只有被法官采为判决的依据时,方成为法源[3]。在采成文法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往往将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某一学说引入法律中,使该学说上升为法律规范。我国法院在裁判案件中遇到疑难复杂问题时通常征求学者的意见已成惯例,此亦表明,我国的学者学说是民间的间接法源。[4]

一、民法学说不同于其他专业领域学说

学说是一个通用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应结合具体情况作准确理解。在民事法律中,学说是指民商事法理论学说,在刑事法律中,学说自然是指刑事法相关理论。在本文中,将学说区分为两种,一种为民法领域学说,即法学研究者对涉及民事法律规范适用的观点和看法,比如侵权责任法中因果关系认定的必要性因果关系说和相当性因果关系说、死者人身损害赔偿中的继承丧失说和扶养丧失说及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学说等等;另一种为某专业领域学说,即与民事案件事实认定有关的各种专业领域的观点和意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鉴定意见或者检查、诊疗方案的合理性所参照采用的理论学说,比如临床医学领域的脑震荡的成因与诊断学说、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发病理论学说、病理学说等各种疾病检查、诊断及治疗理论等学说。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两者从各自本身性质出发,在适用阶段、适用主体及适用效果上都有所不同。(一)适用阶段不同。某专业领域学说作为小前提适用,而民法学说作为大前提适用。三段论贯穿于法律的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过程,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就是指可以适用的法律规范,换言之,就是寻找请求权基础;小前提是法律事实,必须是经过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并且经过证据证明后予以认定的事实;结论就是法院判决。法院的审判就是将小前提放在大前提下予以证成,作出裁判。某专业领域学说通常作为证明某一事实的证据适用,尤其是对存有较大争议的事实,在性质上仍然属于案件事实部分,与法律规范无涉,故通常出现在裁判文书“事实”部分。而作为大前提适用的民法学说主要出现在裁判文书的“理由”部分,法院在遇到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无规定或者规定模糊时,且通过其他法律渊源———习惯等仍无法寻求依据时,法院通常参照理论学说,并对所要适用的理论学说进行解释,以达到释法明理之效果,从而作出合法合理、公正有效地司法裁判。(二)适用主体不同。对法律规范的适用主体专属于法院。根据我国宪法及法律规定,法院作为我国的专门审判机关,依法裁判既是法律之规定,又是司法之专属权能。法院所具有的司法中立性,要求法院在认定事实和证据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举证责任分配。所以,法院不仅是法律规范适用的法律主体,也是是否认可某专业领域学说能否证明案件事实的法律主体。无论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可参照适用的民法学说还是法院自己主动提出的可参照适用的民法学说,法院都是适用民法学说的最后决定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保证司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因为,很多当事人为自身利益之考量或将参考运用某种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专业领域学说及参照其制定出的鉴定意见用于进行庭审质证和辩论。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如果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需要证明的事实涉及专业技术问题,那么他们通常会委托专门的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但需要鉴定的事实往往是具有一定疑难复杂的,所以在鉴定过程中通常存在一个问题,即可供参考和依照的技术规范存在空白,或者没有明确规定,此时,专家辅助人可能借助于国内外某个人或者通说的著述学说制出鉴定意见书。(三)适用效果不同。鉴定意见往往是案件查明和责任负担的关键所在,故在质证过程中争议较大。遇此情况,法院通常依法认定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②。如“原告郭某某与被告三门峡市湖滨区某幼儿园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被告对司法鉴定意见书所采用的展开测量学说提出质疑认为没有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的问题,法院认为该鉴定行为没有相关禁止性规定,且鉴定机构根据临床经验已经作出了合理解释,法院予以支持。一般而言,法院对依照学说作出的鉴定意见通常持有认可与不认可两种态度,不认可的原因有二:一是鉴定意见被对方重新申请的鉴定意见推翻或者对方提出证据足以证明该鉴定意见错误③;二是鉴定意见依据个人学说制定而成,且该学说尚未成为领域通说。在很多医疗纠纷案件中,医疗人员的诊疗方案和诊疗行为带有许多个人经验性和临床研究性,而尚未成为医疗诊疗的统一规范,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治疗得当且效果好,自然心存感激,但是如果造成严重后果,便引发医患纠纷。④其中最关键的证据就是鉴定意见的认定,法院认可当事人提出的鉴定意见,一般指对方当事人未提出重新鉴定或者未提出足以推翻鉴定意见的证据,且该鉴定意见系参照当前某领域通说制定而成并符合法律规定。

二、司法适用中民法学说的特点

查看全文

民法典时代民法学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民法典》颁行对民法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是客观的。民法学课堂教学须因应应对。在教学理念上,应该确立整体、系统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基于《民法典》编章布局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合理安排各科目课时、学分;在教学内容上,应注意增加新型民事法律问题的讲授,应寓思政教育于民法学教学全过程;在案例教学环节,应并且注意章节案例与相对综合性案例相得益彰,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民事法律问题能力。

关键词:《民法典》;民法学;课堂教学

一、引言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即是整个国家,”[1]源于民法之于社会关系主体和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学教学一直备受法学教育界重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民法学教学效果优劣是评判一个国家法学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民法典》是一部融时代性、先进性、民族性与一体的法典,其是对我国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创新性编撰与重整,她的颁行不仅影响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及其适用,也影响民法学教学,民法学教学须因应变革。

二、教学理念的应对

《民法典》颁行前,不同的民事法律规范和制度因其调整民事法律关系对象的不同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民事法律立法文本中,主要有民法通则、物权法、继承法、婚姻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律。单行民事法律规范立法例导致民法学教学长期以来成较松散,不利于学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民法知识体系。以至于有学者谓:“法学教育的中国模式是在没有民法典情况下的自说自话,毫无科学性可言。”[2]《民法典》颁行终结了民法学教学松散的尴尬局面,民法学者的主要任务将转为体系化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的适用能力,民法学教学松散的教学理念应当随之而变。在教学理念上应该确立整体、系统理念,强调民法学不同科目教学教师间的合作。所谓整体理念意指虽然民法课程应该被细分为若干子课程,但各个子课程教师构成整个民法学教学团队,各个子课程授课教师在完成自己分担子课程法律规范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要与其他子课程授课教师沟通协调,不得各自为政;所谓系统理念意指各子课程授课教师应该在自己讲授过程中回顾民法典总则部分的规定,将民法共通的规定要求贯彻于各子课程讲授全过程,在相关教学内容讲授过程中,将民法教学视为闭合系统。

查看全文

民法学思维方式与教学策略

在整个法学课程体系当中,民法学的基础性地位是其他法学课程无以比拟的。在理论层面,民法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足以构成支撑整个法学专业的理论根基,法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权利理论皆发轫于民法学。民法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其他部门法学而言具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实践层面,整个社会法律纠纷的构成中,民事案件所占比例最大,而且民事纠纷也远比其他种类的法律纠纷复杂,民事案件的正确审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良好的民法学理论素养和灵活的民法学方法论的运用。以上两个方面决定了民法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法学教育的成败。民法学“不仅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核心课程。”【l】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法学课程,为了彰显其在法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发挥其在法学课程体系中应有的功能,民法学应该拥有区别于其他法学课程的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民法学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反思传统民法学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就如何构建与现代民法理念相适应的民法学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表己浅见,谨充砖材。

一、民法学思维模式及其特征

民法学思维模式是指运用民法学理论进行学术研究,或者按照民法学的逻辑观察、分析和解决民事实践问题的方法,简而言之,民法学思维模式即民法方法论。民法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会采取一定的思维模式。近代民法发展至德国法时期,民法学逐步走向科学化和技术化。我们在承受了德国民法学理论和民事立法的同时,也继受了德国法的思维模式。通过比较近代以来大陆法系的两部标志性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内容可以看出,德民并没能如法民一样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换言之,在实质精神方面,德民要远远逊色于法民,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德民是一部守旧的法典。那是什么让德民取得与法民相媲美的历史地位,并成为后世诸多大陆法系国家纷纷仿效的模板呢?笔者认为,德民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其立法技术的考究、概念用语的严谨以及所采用的民法学思维模式的精致。从而“使得民法学成为一个高度技术化的产物,使得民法可以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层次的概念去表达和把握,民法的思维走向了理性。”【2】从这个意义上讲,德民其实也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民事立法体例和民法学思维模式的新时代。由德国法孕育和倡导的传统民法学思维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极尽抽象化之能事正好契合了德国潘德克顿法学的思维方式,在高度抽象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民法学逐渐走向概念化,一系列抽象的民法学概念和术语,例如,法律行为,行为能力,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客体等,成为民法制度和民法理论学说的基本构成要素,这就要求民法研习者和实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准确把握民法概念和术语的真正内涵,才能深刻把握民法制度的价值诉求,进而构建以民法基本理念为指导的民法价值观和民法方法论。

(二)严密的逻辑性

查看全文

民法学教学反思与重构

摘要:自被引入法学教育领域以来,案例教学法在民法学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案例的运用,对于生动形象地阐释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制度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逻辑思维,增强学生法律实践应用能力都有莫大裨益。但现有的民法学课堂教学对案例的运用模式的不完善严重影响案例教学法作用的发挥,无法充分满足法学教育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因此,对民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反思与重构极为必要。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反思;重构

目前的法学教育框架下,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成为民法学教学的自觉选择。案例教学法能丰富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氛围、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生动性,能有效弥补传统讲授法的不足,是民法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现状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学中引入案例,以案例辅助教学内容的学习。案例教学法在民法学课堂教学中得到普遍使用,但在具体使用模式、使用方法和使用频率上存在较大差异性。1.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模式。第一,例证式案例教学法。例证式案例教学法,是民法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案例教学法。此种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基本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穿插案例,用案例来解释印证民法学基本理论制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往往针对某一具体、微小的知识点即可使用案例进行阐释说明,相应的教学案例数量众多,教师应用起来难度不大,本质上是通过列举案例印证相应的知识点,因此,这种案例教学法被学者称为“例证式案例教学法”。第二,驱动式案例教学法。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是在课程开始时采用案例引入的方式导入新的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带着问题进入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此种案例教学法通常选用与教学章节内容相对照的案例,在教学开始时起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随着授课内容的展开逐步实现对案例涉及问题的解答。第三,实训式案例教学法。实训式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内容进行一段时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时,专门拿出一定的教学时间,针对具有一定综合性和系统性的重要知识点,使用案例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训练的案例教学模式。此种案例教学模式大多选用较为复杂的案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对案例的整理、设计与剖析,注重基本知识点与法律实务的对应,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现状。第一,例证式案例教学法和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得到较多使用。例证式案例教学法简单好操作,案例资源比较丰富且已经形成一定数量的常规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几乎所有的民法学授课教师都会在课堂上使用例证式教学法,以此实现对知识点的深入阐释、加深学生的理解。驱动式教学法对于统摄章节全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逐步受到民法学授课教师的青睐,在课程开始通过提出引例导入授课内容的做法成为受到师生普遍欢迎的授课方法,有一些民法学教材在编著体例上也是采用了案例导入的创新方法,通过引例带动教学内容的进行,并适当结合引例对相关教学内容展开分析。第二,实训式案例教学法被逐步引入、改进完善。随着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弊端日益显现,不断有新的改进措施被付诸实践,实训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引进民法学教学中的。但总体而言,实训式案例教学法尚处在摸索尝试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实训体系,实训模式不够成熟稳定,没有明确的实训大纲、缺少实训教材、实训流程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均有待完善。第三,其他新型教学方法得到探索。围绕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应用能力,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很多民法学教师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有教师提出在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法,“在民法课堂中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辩论中充分挖掘基本知识点和案情的联系,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法律和事实依据,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有教师提出案例摘要撰写教学法,“要求学生查找与授课内容直接相关的判例,并要求学生写出判例摘要”,以此让学生通过对真实判例的分析,实现理论知识点与法律实务的有效对接。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民法学教学创新与设计

(1)(2)教学设计1.面授辅导设计《民法学》(1)(2)的计划学时均为81学时,学时分配情况相同,教学时间均为27学时;余下三分之二为学员自主学习时间。①关键的第一学时。民法学(1)(2)专题均为26学时,预留1学时作为首次面授课向学生说明情况、布置教学任务之用。详细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安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②专题教学的具体应用。民法学(1)基本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民法总论部分、物权部分。所划分的专题有14个:民法基础理论;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公民(自然人)与法人;合伙、个体、联营;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物;民事法律行为与时效;有权与表见;物权概论;财产所有权;善意取得与财产共有;相邻关系与其他物权。民法学(2)的主要内容是债权部分、人身权部分、知识产权部分、财产继承权部分、民事责任部分。所划分的专题也有14个:债权;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债的其他理论;合同分论;人格权;身份权;法定继承、代位继承;遗嘱与继承;违约责任;侵权责任。③期末复习课。在进行完全的专题教学之后,还要安排期末复习,教师将本学期全部考核范围进行梳理,学员可以理顺知识结构,把所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将知识点变成知识面。

2.针对各个专题都制作了相应的课件。课件的形式和内容丰富,效果直观,应用于课程教学也更符合远程教育的教学理念。③三维案例。案例教学乃法学专业教学之根本,在知识点的讲解上,绝对不可无案例。否则便是枯燥的脱离实际的,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因此,我在小课件中尽量加入一些生动的、能引起学生共鸣、并适合讨论的视频案例,使教学效果大大改观。④网上教学、网上答疑和BBS论坛。网上教学和答疑安排在教学过程的中前期和中后期,不早不晚,恰到好处。在专题讲座之外的知识点,为学员自学范围,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通过网上答疑向责任教师提出;当然,面授过程中有没理解,没消化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提问;网上答疑,可以使平时不方便参加面授课的学员得到与教师交流的机会;一些平日比较腼腆的学员因网络的平等性也可以放开手脚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⑤实时解惑E-MAIL信箱。针对平日的小问题,学员可以通过主讲教师公布的指定网络信箱来进行提问。相对于网上答疑来说,E-MAIL信箱具有灵活性,及时性的特点。⑥更新网上资源。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教学相关信息及辅助资料。例如: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最新法律咨询;与课程相关法律法规;教学活动信息;网上作业;网上自测习题及参考答案等。⑦中央电大的录像资料。此资料虽非我校自主资源,但对教学工作帮助甚大。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中央电大专家的讲授进行自主学习,既丰富了学员的学习方式,也又现了远程教育的真谛。

总结:针对《民法学》(1)(2)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媒体资源建设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操作价值。在教学中的试验推广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后将陆续全部投入实际教学工作。并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直至完全贴合远程教育需要。

本文作者:李智姝工作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查看全文

关于民法学教学的初探

教学中要注意基本法律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的案例的有机结合

对民法学的教学除了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巩固外,还要能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课本教材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这样在学习的时候使得理论联系实际,也能改善学生学习民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抽象、枯燥、乏味的弊端,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比如:在学习“民事”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案例。老王出国考察业务,朋友赵某听说后委托老王代买一种该国的药物。老王回国后将其所买的近两千元的药物送至赵某家中。但赵某的儿子告诉老王,其父已病逝,这药是给他治病的,现在父亲用不着,药也就不要了,请老王自己处理。老王非常生气,认为不管赵某是否健在,这药赵家都应该收下。请问:老王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到底应由谁来承担?同学们通过激烈讨论,最后认为这是一宗民事案件,正常情况下应该由赵某出钱,赵某病逝后,这就变成一种债务,这种债务应该由被继承人赵某的儿子来兑现。因此,赵某的儿子应该买下这些药物。通过这些小的案例进而提高学生对民事的重视,提高他们从专业法律角度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而去解决这些小的纠纷。

教师应增加各种实践性教学的环节

1.分组讨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组长,各个小组之间的成员运用所学的民法的理论知识先针对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得出一致结论后,在每个组之间进行讨论分析。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民法理论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再也不是被动听课的一方,而是变成了积极努力去获取知识的一方。同时,这种讨论,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勇气、信心,还会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为他们以后接触到实际的案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建立模拟法庭的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去亲自接触一些真实案例,比如:我们可以去社区参加公益法律咨询的活动,让学生直接和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困难的,需要法律帮助的人们去接触,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收集到真实的案例,而且也会积极主动地运用民法的专业法律知识去解释各种法律纠纷。然后,教师让各个小组把最典型、优秀的案例先进行一番讨论后,我们在课堂上进而设立一个模拟法庭,各自站在被告双方的角度以代表律师的身份去进行辩解。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的角色被改变,他们已经由被动学习的人变成必须主动去为自己的代表方争取权益的法律工作者,这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过来,也使他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更加勤奋用功地去学习。民法学的理论非常的深奥、晦涩,专业用语也是需要记忆的,但是经过上面的教学指导,再加上学生的努力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会更加的生动有趣,为我们以后的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作者:高瑞红工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

查看全文

民法学素质教育综述

一、在法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法学教育是以培养法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律职业工作者,要公平公正地执法、实现法律的价值并维护法律的尊严,而这一切都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民法学的教学现状

伴随着民事立法的发展,民法学教学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然而,在民法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学生对民法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认识不清。现实生活中的民事行为是复杂多变的,因为社会现实中掺杂了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有时候还可能出现社会现实与法学理论知识的规定完全相背的情形。面对这样的现实,学生往往会很困惑。其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面对民事法律实务时,难以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学生接受了较长时间的正规法学教育,但在真正处理实际问题时,却不能完美地将理论正确运用于实践。导致上述情形的出现,总的来说,是由于目前我国民法学教育的滞后性所致。无论是教育的培养目标、结构设置等宏观方面,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微观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三、关于民法学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在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突出前沿理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