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维护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15:51: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法维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法维护

小议胎儿权益民法维护

权利能力制度肇始于罗马法中的人格制度,但是人格是指法律上做人的资格,是自然法上的概念;“权利能力”是指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地位,是实在法上的概念。人格侧重表示的是条件,而权利能力侧重表示的是一种结果。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在传统的民事权利能力制度中,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而胎儿是一种处于母体受胎之后,自然人出生之前的生物体状态。胎儿尚未出生,没有独立地人格,因此也无法以自己的名义来享受权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因对胎儿的侵权行为导致胎儿出生缺陷,或是因侵权导致胎儿的抚养人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都会对胎儿出生之后的自然人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在立法上往往缺少对胎儿权益的保护。

一、胎儿的概念

何谓胎儿?根据医学辞典解释,受孕12周(也有的认为是8周)开始,四肢明显可见,手足已经分化,才是胎儿。S而在此之前则是受精卵和胚胎期,而不是胎儿。若依此定义,那么在12周之前的生命体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因此,为了避免保护上出现盲区,法律上的胎儿与医学上的胎儿定义有一定的区别。我国台湾法学家胡长清关于胎儿的观点“胎儿者,乃母体内之儿也。即自受胎时此起,至出生完成之时止,谓之胎儿”。也有学者观点为胎儿是指自受胎时起,至出生完成前,在母体内尚未出生的生命体。在美国的侵权法上,曾经认为“一个未出生的胎儿不能与他母亲分离,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因此,他不会因为不法行为中获得赔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侵权法也开始逐渐重新认识胚胎的法律地位。1946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法院于Bonbes.Koz一案中最早承认了自然人得就其在胎儿期间所收损害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不具有权利能力。但是任何人都是经过胎儿期间才可能成为一个民事主体,对于胎儿,“只因其出生时间的纯粹偶然性而否定其权利是不公平的”。在自然人出生之前,也客观地存在某些人身利益,对这些人身利益有予以保护的必要。并且胎儿期间,“不仅未来的利益要保护,某些现实的利益也需要保护。”

二、对胎儿侵权的行为分析

1.对胎儿的直接侵权。即在出生前因不当行为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如某甲在生产其子某乙时难产,某医院用产钳牵拉助产,在手术中出现困难,导致七分钟后胎儿才分娩出来,并造成新生儿头部严重产伤。后又发现某乙患有继发性脑积水,法医学鉴定为出生时产程时间过长及产伤造成,某乙父母以某乙的名义将该医院诉至法院,要求医院对其在助产过程中损害原告的行为承担责任,并给予经济赔偿。若胎儿出生后为活体但是带有缺陷,这种直接侵权行为将给出生后的自然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若是按照我国目前的立法,胎儿不能就该种侵害行为提起诉讼,只能由母亲对侵权人对其的行为要求赔偿。这样的规定极为不合理,造成对胎儿权益保护的不周延。但是就此种侵权行为的侵权主体也有较大的争议:

查看全文

民法对死者人格利益维护考究

一、民事权利介绍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9条的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该条的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存在的期间从其出生到其死亡,当公民死亡后,其民事权利能力也当然消灭。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当公民死亡后,原先归属于其的某些权利并未因为其生命的逝去而消失,仍然存在,受到民法的保护;而有些权利则因为当事人的逝去也一去不复返,这就说明,并非所有死者生前所享有的权利都能够被继承和保护。那么,哪些权利属于前者,哪些权利属于后者,这是我们研究本文所提出问题的前提,因为,只有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我们才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和思考,否则,就会理不清思路,容易产生混淆。

二、关于死者民事权利能力的保护思考

近期实务上的重点问题是已故人的姓名在案件中是否应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这就涉及到所保护的死者人格利益的界定问题,自然人生前享有财产权和人身权,自然人死后,其财产当然可以通过遗嘱,遗赠等各种方式由后人继承,然而对于其人格权,多数是无形的东西,是否需要界定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国《民法通则》在第五章民事权利中专门设立一节规定了人身权,其中包括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诸多权利,当然也包括公民的姓名权,并且规定公民的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规定属于公民权利,依照《民法通则》第9条的规定,应当以有生命的自然人为限,而对于自然人死亡,因为丧失了民事权利,不能再作为民事权利主体。若死者仍然具有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资格,那么,在诉讼活动中,应当以死人作为民事诉讼的原告,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

虽然,法律在例外的情况下规定了对自然人死亡后的某些利益进行保护,例如著作财产权在作者死后的50年内仍然受到保护。但这里毕竟是少数的特殊规定,是基于法律明文规定予以保护的。在本案件中,其中的姓名权并未有法律明文规定在权利人死后仍予以保护,并且原告的父亲已故,其姓名权自然也就消失,其儿女无继承其姓名权的权利。法院的判决也证明了这一点,认为原告父亲的姓名权因其民事权利能力的消失而消失,其子女无继承该权利的权利,故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老字号企业不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本案之所以产生争议,主要是对死者的人格利益的保护的界定角度认识的不同,我们应该看到,民法所保护的虽然是平等主体的合法权益,但是并不等于说就是保护平等主体的所有权益,或者是任何时候的权益。其应该是有限制和范围的,而针对死者,这是民法研究中的一个特殊的主体,因为死者已经不具有作为民事主体所应当具备的民事权利能力,因而当然不能作为民事主体,或者参与民事诉讼。但这并不是说死者就没有了权利,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资格,是权利享有的基础,其区别在于:(1)作为一种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只是法律上的一种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主体就实际享有,而民事权利则是主体已经实际享有的利益;(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两方面,而民事权利则只涉及到权利,是单方面的;(3)民事权利能力,只有国家才可以直接赋予,和个人或者他人无关,而民事权利是一种具体的权利,都是由个人决定的,只有参与了具体的法律关系才能享有;(4)在存续期间上,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民事权利的存续只决定于特定的法律事实,与民事主体无必然联系。从以上的这些区别,我们可以看到,自然人的死亡并不代表其原先享有的并为民法所保护的权利的消失,自然人死亡,其原先的权利,仍然应当为法律所保护,只要其所参与的民事法律关系在其死后仍然有效,只要这种特定的法律事实仍然存在,这与民事主体和民事权利能力并无必然联系。在我国,由于传统的观念,对于死去的人,人们在心理上和感情上总会认为死者的任何东西都是极其珍贵的,死者的任何尊严都是不能侵犯的,对于死去的人,应当给予更多的宽容,保护和理解以及尊重,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这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对他人的极大尊重。但是客观的说,对于死者——这种特殊主体,我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道德理念和社会公德,而对于其在法律上具体该如何对待,我们应当本着对死者最大尊重,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行为人对死者权利的侵害,我们当然要用一定的手段予以惩戒,但有没有上升到法律管辖的地步,应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需要本着公平客观的态度认真的去做出判断,当事人不能认为以死者的名义进行民事诉讼,就一定是取胜的保险锁,在一个民事纠纷中,究竟孰是孰非,应当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的对待,这既是对社会公德的维护,也是对已故人的负责和尊重。即便是对死者的权利的侵害已经到达了应当以民法来管辖的层次,也应当与平日里一般的民事诉讼区分开来:有时,法律在一定情况下,特别规定对死者的某种利益加以保护,准许死者的继承人或者其他亲属以某种方式维护死者的利益,这并不是承认死者本人仍享有某种权利,而是赋予死者的继承人或者其他亲属以某种权利,例如某些国家在死者的名誉受到损毁时,准许死者的子女请求民法上的保护措施,这只是赋予子女以保护其死亡父母的权利,而非赋予死者这种权利。例如前文所说的关于著作财产权在作者死后的50年内仍然受到保护,其保护的只是著作财产权。著作权可以延续到作者死后若干年,但这并不是承认死者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著作权包括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前者可继承,归属于继承人,而后者,法律不承认其存在,对于死者死后的继承问题,法律只规定了著作人的字号或由死人享有,其亲属或继承人仅仅可为维护死者人格上的利益而行使这些权利。

查看全文

网络财产民法维护综述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随着网络发展而诞生的新兴事物,我国现行法律对其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界对其含义的观点不一。主要有两种观点:广义的网络虚拟财产说,认为一切存在于特定网络虚拟空间的具有专属性的财产都是虚拟财产。狭义的网络虚拟财产说,认为网络虚拟财产特指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交易的,具有现实交易价值的虚拟物。笔者认为,综合两种学说,狭义上的网络虚拟财产说更为合理。对网络虚拟财产价值的确定,必须同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相联系。

二、侵害网络虚托的民事责任

1、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责任的构成要件

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由四个方面组成:侵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第一,存在侵害事实,由于其他网络游戏玩家或者是网络游戏运营商的的行为,对权利人的网络虚拟财产造成了不利后果。在这里,权利人的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具有合法性,对于不是通过不合法的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不予保护。这里的合法性主要是指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虚拟财产、虚拟财产自身的内容合法等。第二,存在违法行为,侵犯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侵犯行为必须是违法的。比如:盗取他人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等。第三,侵害行为和侵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是侵害行为人对损害事实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之一。第四,存在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通过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的故意和过失。由此可见,当网络游戏运营商侵犯玩家的利益时,因为网络游戏运营商居于统9巾地位,网络游戏运营商仅一般过失就可以认定其主观存在过错。

2、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责任的归责原则

查看全文

人格尊严权民法维护

一、人格尊严权独立性之争

人格尊严是指生存的尊贵庄严,不容侵犯的身份、地位、资格。人格尊严作为一种人格利益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已成为共识,但对其采取何种方式保护?民法学界存在争议,经概括基本上有以下三种观点。其一是一般人格权说。认为:“人格尊严已涵盖了人格权的全部内容,应作为一般人格权对待”;‘人格尊严权是一般人格权的代名词”;梁惹星教授也在《民法总论》中认为:“人格权有一般人格权与特别人格权之分。一般人格权,指关于人之存在价值及尊严之权利,其标的包括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自由、姓名、贞操、肖像、隐私等全部人格利益。因此,一般人格权是以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标的总括性权利。……特别人格权,指法律就特定人格利益所规定的权利。其二是名誉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相当长的司法实践也是将人格尊严权纳入名誉权中保护的。其三是独立的具体人格权说。认为:“人格尊严的内容不能完全为其它人格权所分化,更不能为哪一种具体人格权所包容,它具有自己的独有内容,应当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规定和保护。”谢怀杭先生认为,在今天,人格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以权利人的人身为客体的,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一类是以权利人的其他人格利益(精神上、心理上、作为独立人格者而存在的利益)为客体的,包括姓名权、自由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个人秘密权)、个人尊严权、个人情报知悉权等;栅罗玉中、万其刚和刘松山也曾论述到:‘《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对于这一规定,有的学者将其认定为‘公民的一般人格权’。我们在这里把它作为‘个别人格权’看待。”嗍以上三种观点可以看出,将人格尊严权等同于一般人格权来保护,基本是以我国著名民法学者如王利明、杨立新等为代表,大多数学者关于此的学术论文都追随这一观点。但这种观点没诠释人格尊严权、一般人格权与人格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名誉权说主要原因在于《民法通则》把人格尊严权内容规定在名誉权中,实质上人格尊严与名誉人格利益有许多不同。基于人格尊严权立法历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人格尊严权成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更具必然性。

二、人格尊严权走向独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独立的人格尊严权是和谐社会应有的内容

从权利产生来看,任何一项权利都根源于社会主体的某种生活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用实验的方式举例说明了人的基本需求的范围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对美的需要等等。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成为了现代人格权的立法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对人格利益的需求不断丰富,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人格利益在法律上表现出多层次性:最低层次的生物形态的人格利益,主要包括人的生命、健康和身体部分机能的安全利益需求,它以权利主体的人身为核心;较高层次的社会形态人格利益,它是公民与他人或社会发生联系的需求,主要包括归属与爱的需求(婚姻自主权、信仰自由等),尊重的需求(姓名权、名誉权、个人隐私权等)等;最高层次的心理形态人格利益,主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对美的需求等,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因此人格权制度的立法基础经历了从纯粹把人作为生物发展到作为社会关系的载体,又发展到对人的精神存在赋予了法律意义的过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倡和保证人的基本人格的要求,重视人的社会化和精神健康。人格尊严,是一个人作为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应受到他人或社会最起码的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当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就会产生精神痛苦和疾病,就会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目前我国正处于大量社会形态人格利益法律确认和保护阶段,许多社会性权利要求在未来制定的民法典中被确认为独立权利,如隐私权、婚姻自主权、声音权、信用权等。人格尊严在人格利益的三种形态上属于社会形态上的人格利益,是社会性权利,对人格尊严权保护能使民事主体的自身完善和发展得到了保障,推动社会文明与和谐发展,在现代法律权利本位的思想下,法律赋予它独立地位是社会走向和谐的必然之路。

(二)独立的人格尊严权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查看全文

小议网络虚拟财产民法维护

1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

网络虚拟财产是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但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现实中的财产。他们有虚拟性,同时也体现着其现实的物品属性,是虚拟和现实价值冲突的连接点,同时也是所有对于虚拟财产矛盾的中心所在。

2法律保护的网络虚拟财产的范围

在法律上对网络财产加以限定,排除那些不正当的网络数据影响是必要的,以下即为笔者在借鉴民法中财产权的法律条件之后,对于构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条件所做的归纳。①须具有合法性。其合法性体现在:第一,主体资格合法。第二,财产内容合法。第三,取得程序合法。②须依法取得,网络虚拟财产须经过法律允许的方式取得。这种财产须产生并存续于网络之中,体现为无形性和虚拟性。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信息权利,而不是信息化的权利。③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须具有可评估性和确定性。网络虚拟财产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④须具有现实的财产性即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网络虚拟财产的经济价值可以理解为:第一,与现实的金钱发生联系;第二,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三,对主体有积极意义,能满足某种需要。

3我国民法对网络虚拟财产予以保护的意见

3.1程序方面

查看全文

自觉维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良好形象

坚持遵守党的纪律,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自觉维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良好形象党的纪律是实现党的队伍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实现党的纲领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党的利益的体现。共产党员以党的利益为利益,能够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因而我们党的纪律,是建立在广大党员自觉基础上的纪律。但对于某些缺乏这种自觉性的党员来说,党的纪律又有强制性的一面,所以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党章规定:党组织对违犯纪律的党员,要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还规定违犯政纪国法的党员,必须受到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政纪或法律处理。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应开除党籍。党的纪律的强制性,还体现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党员,不论资历多老,地位多高,如果违的纪律,都要受到纪律的制裁。既重视通过纪律教育提高党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又坚持执行纪律的严肃性,强制性,把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与执行党的纪律的强制性统一起来,是我们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发展史证明,党的纪律是党赖以建立、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保证。我党始终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一、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十五大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点。党的纪律是严格的、铁的纪律;同时,又是自觉的纪律,它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靠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自觉遵守和执行的。这种强制性与自觉性的辩证统一,就是共产党的纪律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同其他政党的纪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党的纪律具有强制性、严肃性和统一性。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服从和执行,违反者就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纪律的处分。遵守纪律是无条件的,不能以个人认为是否正确作为遵守与否的前提条件。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谁违反了纪律,都要受到相应的处分。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有着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坚持了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的纪律不仅仅是靠强制性,而且还依靠党员的高度的自觉性。遵守党的纪律就是服从党和人民的意志,就是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因而党员把遵守纪律看做是自己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党的纪律在讨论和制定过程中,党员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党的纪律反映了全体党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党员既是纪律的自觉执行者,又是纪律的自觉维护者。切实加强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是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几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加强纪律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党的纪律得到改进和加强。但也应该看到,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党的纪律观念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包括有些领导干部中淡漠了,从而影响了党的思想统一、组织巩固和战斗力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要历经数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要经历若干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而要完成党在每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就必须时时有党的纪律作保证,否则党的每个时期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党的千秋伟业迟早会毁于一旦。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做到:第一,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每个党员都要加强组织观念,顾全党和国家的大局,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在政治上光明磊落,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第二,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自觉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做到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不论何人,何时何地,职务高低,都服从组织的调遣接受组织的监督,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坚决反对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决定干部人事任免,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行事,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第三,严格遵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财政经济活动中的各项财经政策和财经制度。第四,严格遵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努力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严格执行群众工作纪律,任何党员和干部都不允许与民争利、以权谋私,侵犯人民群众的权益。二、遵循法官职业道德,是树立法官形象的重要途径法官作为特定职业的群体,除了遵循普通人都应当遵循的一般道德规范之外,还应遵循法官职业所要求的特殊的道德规范。也正是这些规范,法官的道德准则才不能等同于普通群众。因此,法官职业道德的提高比普通群众职业道德的提高更为重要。同时,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有着更为严格的职责性、强制性和自律性。这是因为,法官行使国家赋予的审判权,法院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承担着维护社会正义的重大职责。因此,对法官职业道德的要求应当高于其他职业道德的要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多种因素的干扰,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现象并不少见,这其中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道德品质偏低是重要原因之一,并已成为司法公正高效的一大障碍。因此,法官如果不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做不到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司法为民,司法公正高效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法官的职业是高尚的、也是高危的。法官履行司法审判职责,是代表国家进行惩罚犯罪、解决社会矛盾的审判活动,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法律权威性,法官审理案件、做出判决,代表着国家和法律的形象,法官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足够的权威,才能保证司法权威。而法官的权威又离不开法官的公正、独立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因此,在审判活动中,法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金钱至上的干扰,致使一些法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纪律松驰、作风散漫,对当事人态度生硬,乱办案、办假案、办错案、违法违纪,致使人民群众对法院意见很大,社会公信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法院和法官在社会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司法公正。因此,法官必须严格遵守法官职业道德,树立清正廉明的法官形象。法官形象是法官品质和职业道德的自然表现和流露,良好的法官形象应当是文明、公平、公正、规范、廉洁、高效的典范。(一)、自觉遵守法官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是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要求。法官作为一个高素质的职业群体,要有良好的作风和形象,要以好的作风取信于民,以好的形象赢得人民的满意和尊重。(二)、法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形象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体现。从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高度正确认识和了解法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法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形象应该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法官应当是公正、公平、高效、廉洁、文明的形象,这种形象深深植根于中国法律历史文化之中,成为人们评判法院和法官的标准。如果法官的行为不检点,有损法官形象,即使案子判得对,也很难让人信服。(三)、自觉遵守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业道德树立法官的良好形象是司法公正的具体要求。司法公正形象的树立,是通过每一位法官的形象来体现的。法官在执法活动中表现出的素质、修养、文明程度、道德水准乃至仪表举止,都体现着法律的公正、廉洁和威严。法官因为伸张正义而被推崇,因为主持公道而被称道,因为惩恶扬善而被褒扬。在公众的观念和期盼中,法官代表着法律,代表着公正。法官的神圣、庄严和权威,都来自于司法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允许法律有漏洞,但不能允许法官不公正。西方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社会上追求完人的话,那么法官就应该是完人。这就是公众对法官形象的期望。司法公正是社会良知的底线,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法官则就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是社会正义的最高守护神。当社会全体成员将自身的生命、自由与财产的终极保护,托付给国家的法官时,法官就是正义之神的化身。他们的职业素质如何,道德素养如何,是否值得公众信赖并依托,就成为了社会正义真正实现的保证。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下,人情、关系的干扰无处不在,金钱、物欲的诱惑日渐增多,腐蚀与反腐蚀斗争更趋激烈。如何做到拒腐防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对每一个党员都是严峻的考验。因此,执掌着生杀予夺之权的法官,要加强世界观改造和党性锻炼,经常进行自我解剖、自我反思,不断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很强的道德自制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坚持以德立身、以德励志、以德谋政、以德服人,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自觉抵制吃喝玩乐、酒绿灯红等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时时警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渗透,保持纯洁的交友圈、娱乐圈和生活圈表率,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诱,不为恶所惧,不为情所累,永保其浩然正气。

查看全文

增强服务大局意识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正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是一次澄清思想认识、端正司法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是一次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推动科学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一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权威的教育活动。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司法事业重要力量之一的人民法院,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刑事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责任更加重大;以人为本,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更加突出;依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与艰巨。因此,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用什么理论指导、审判职能履行的好坏,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的成败,是关系到能否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原则问题。因此,人民法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统一思想,促进法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奠定基础。人民法院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明确提出了“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和要求,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司法为民理论。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始终坚持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落实到人民法院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保障人权,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法院各项工作,推进民生司法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至上”

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三个至上”是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新时期人民法院正确履行审判职能,紧密围绕大局搞好审判工作的根本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他们要求人民法院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大局,承担起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保障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更加关注民生,进一步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便民为民,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法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就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组织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落脚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贯彻落实“三个至上”要求上。从思想上理清“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司法、如何司法”等重大问题,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的历史定位,更加牢固地根植和践行司法为民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在司法全过程体现“三个至上”,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从人民法院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可靠安全保障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人民法院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要深刻领会和贯彻好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总书记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维护社会稳定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民法院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主要切入点,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成效落实到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稳定,以及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上,坚持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安全和侵犯人民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按照打防结合方针,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切实有效解决妨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注重解决那些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查看全文

司法能力研究论文

摘要: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开展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的先进性建设,重点就是要大力加强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使法官始终保持司法能力上的先进性。

关键词:司法能力先进性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提高共产党员的执政能力。先进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所在,是维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生命所系,是促进党的健康发展的力量所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重点是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使党始终保持能力上的先进性。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开展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的先进性建设,重点就是要大力加强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使法官始终保持司法能力上的先进性。

一、新时期法官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本质内涵

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着每个时期的先进性的不同要求,同时党员先进性既有共性要求,也有个性要求。共性要求,是每名共产党员必须达到的基本条件,即党章及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集中地体现在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坚持”,即: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个性要求,是每名共产党员随着不同的岗位体现着不同的先进性要求和标准。具体到法官岗位,根据《法官法》的规定,作为一名党员法官,其先进性要求和标准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应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党员先进性意识,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言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查看全文

增强服务大局意识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正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是一次澄清思想认识、端正司法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是一次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推动科学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一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权威的教育活动。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司法事业重要力量之一的人民法院,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刑事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责任更加重大;以人为本,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更加突出;依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与艰巨。因此,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用什么理论指导、审判职能履行的好坏,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的成败,是关系到能否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原则问题。因此,人民法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统一思想,促进法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奠定基础。人民法院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明确提出了“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和要求,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司法为民理论。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始终坚持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落实到人民法院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保障人权,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法院各项工作,推进民生司法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至上”

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三个至上”是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新时期人民法院正确履行审判职能,紧密围绕大局搞好审判工作的根本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他们要求人民法院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大局,承担起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保障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更加关注民生,进一步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便民为民,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法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就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组织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落脚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贯彻落实“三个至上”要求上。从思想上理清“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司法、如何司法”等重大问题,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的历史定位,更加牢固地根植和践行司法为民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在司法全过程体现“三个至上”,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从人民法院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可靠安全保障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人民法院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要深刻领会和贯彻好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总书记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维护社会稳定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民法院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主要切入点,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成效落实到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稳定,以及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上,坚持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安全和侵犯人民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按照打防结合方针,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切实有效解决妨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注重解决那些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查看全文

经济法和民法的关系

摘要:经济法和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本文从经济法和民法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入手,谈谈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挥的作用。对经济法和民法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经济法;民法;区别;互补

一、经济法和民法的主要区别

(一)经济法与民法在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民法的本质是公平和自由,它追求的是平等的原则,民法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遵循意思自治,民法是典型的私法,它的出发点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民法对私权有着充分的保护。为了维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被民法所确认,通过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确认了对主体的充分尊重。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个人经济利益有着极大的追求和兴趣,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民法中所提倡的意思自治原则。经济法是在市场本身调节不灵的情况下,国家采取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的法律规范,这种法律规范是确保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

(二)经济法与民法在调整方法方面不同

查看全文